2017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合集下载

最新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最新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最新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想知道的都在这里据统计,当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7 亿。

最新发布的《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 版)》为临床医生高血压诊疗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一起来看看要点总结吧。

基层高血压管理流程图管理对象:年龄≥ 18 岁的成年高血压患者。

诊疗关键点:血压测量「三要点」: 安静放松, 位置规范, 读数精准。

诊断要点: 诊室血压为主,140/90 mmHg 为界, 非同日三次超标确诊。

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 限盐减重多运动, 戒烟限酒心态平。

治疗「三原则」: 达标、平稳、综合管理。

基层高血压转诊四类人群: 起病急、症状重、疑继发、难控制。

血压测量及诊断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1)去除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测量前30 分钟内禁止吸烟、饮咖啡或茶等,排空膀胱),安静休息至少5 分钟。

测量时取坐位,双脚平放于地面,放松且身体保持不动,不说话。

(2)上臂袖带中心与心脏(乳头水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水银柱血压计也应置于心脏水平);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2.5 cm(约两横指),松紧合适,可插入1-2 指为宜。

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时,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勿绑缚于袖带内。

(3)首诊测量双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读数较高的一侧。

若双侧测量值差异超过20 mmHg,应转诊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确诊期间的血压测量,需间隔 1~2 分钟重复测量,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诊室及诊室外高血压诊断标准:生活方式干预对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并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

戒烟、减轻体重、适度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方法,不但可明显降低血压,也可预防心血管病。

生活方式干预目标及降压效果药物治疗1. 启动药物治疗时机所有高血压患者一旦诊断, 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仅收缩压2. 降压药物选择尽量选用证据明确、可改善预后的五大类降压药物, 即ACEI、ARB、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下文根据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分别以 A、B、C、D 简称。

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要点——诊断和转诊

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要点——诊断和转诊

血压测量
➢2.测量仪器
高血压诊断(1)
(1)选择经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 计或符合标准的台式水银柱血压计, 定期校准。 (2)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上臂臂围 ,袖带气囊至少覆盖80%上臂周径, 常规袖带长22~26 cm,宽12 cm,上 臂臂围大者应换用大规格袖带。
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要点—— 诊断和转诊
对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
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要点—— 诊断和转诊
已用药患者的治疗方案调整建 议
已达标: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如已用药 达标,可维持原治疗方案;若伴有上述合并 症,建议采用上述推荐方案治疗。
未达标:建议采用上述治疗方案调整药物。
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推荐方案,则以降压达 标为根本,允许使用其他类别降压药物。
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要点—— 诊断和转诊
启动药物治疗时机
所有高血压患者一旦诊断,建议在生活方式 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仅收缩压<160 mmHg且舒张压<100 mmHg且 未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外周动 脉粥样硬化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的高血压 患者,医生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暂缓给 药,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3个月,若 仍未达标,再启动药物治疗。
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要点—— 诊断和转诊
降压目标
治疗
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收缩压< 14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年 龄≥80岁且未合并糖尿病或慢性 肾脏疾病的患者,降压目标为: 收缩压<15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
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要点—— 诊断和转诊
生活方式干预
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要点—— 诊断和转诊
评估
➢2.体格检查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7年版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7年版

制定原则
本指南制定的核心是可操作性,同时兼顾管理效果的可追踪、可考核。 提供基层医务人员可掌握的简单实用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的推荐以具有明 确循证医学依据的药物为基础,逐步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在高 血压管理上的同质化。
制定范畴
本指南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管理人群涵盖辖区内≥ 18 岁的成年高血压患者。本指南主要内容包括基层高血压管理的基本要求、管 理流程、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长期管理要求,为确保其可实施性,以直接
读数精准: 电子血压计直接读取记录所 显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 水银柱血压计,放气过程中听 到的第 1 音和消失音(若不消 失,则取明显减弱的变调音) 分别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眼睛 平视水银柱液面,读取水银柱 凸面顶端对应的偶数刻度值, 即 以 0,2,4,6,8 结 尾, 如 142/94mmHg。避免全部粗略读 为尾数 0 或 5 的血压值。
保障基本药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配备下述五大类降压药,即: A:ACEI 和 ARB。ACEI 与 ARB 降压作用机制相似,应至少具备一种; B:β 受体阻滞剂; C:CCB,即钙通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常用于降压; D: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常用于降压。
3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_ V1.3 _ 2017.7
5 初诊转诊: 见第 19 页。
6 随访转诊: 见第 19 页。
诊疗关键点 1. 血压测量“三要点”:安静放松,位置规范,读数精准 2. 诊断要点:诊室血压为主,140/90mmHg 为界,非同日三次超标确诊 3. 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 4. 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 5. 基层高血压转诊四类人群:起病急、症状重、疑继发、难控制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 2)仍≥ 180/110mmHg, 或症状明显, 建议转诊;
( 3)24~48h 降至 160/100mmHg 以下, 之后调整长期
治疗方案;
( 4)注意: 严禁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等短效药物快速降压。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合并疾病/情况 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脏疾病 LDL-C目标值 <1.8mmol/L
禁忌症:痛风患者一般禁用噻嗪类利尿剂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BP<160/100mmHg 单药治疗 C或A或D或B BP≥ 160/100mmHg
两药联合
2到4周未达标,原药加量或更换药物或两药联合 C+A, A+D, C+ D 或 C+B 药物治疗方案原药加量或更换药物或三药联合 C+A+D 或 C+A+B
<2.6mmol/L
< 3.4mmol/L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 血压≥ 180/110mmHg, 伴有心、 脑、 肾
急性并发症 2 的临床症状:
( 1) 立即转诊;
( 2) 等待转诊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安

高血压病的转诊
• 1) 血压显著升高≥ 180/110mmHg, 经短期处理仍无法控制; ( 2) 怀疑新出现心脑肾并发症或其他严重临床情况; ( 3) 妊娠和哺乳期女性;
糖尿病 TC≥7.2mmol/L或LDL-C≥4.9mmol/L 吸烟+≥45岁男性或≥55岁女性; 吸烟 + HDL < 1mmol/L HDL-C < 1mmol/L( 40mg/dl) + ≥ 45 岁男性或 ≥ 55 岁女性
LDL-C ≥ 3.4mmol/L( 130mg/dl) (不符合上述情况)

2017 国 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解读

2017 国 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解读

2017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解读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高血压的防治管理水平,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指南。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对 2017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指南明确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高血压防治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基层医疗机构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与居民联系密切,能够提供长期、连续的医疗服务。

指南强调了基层医疗机构应承担起高血压的筛查、诊断、治疗和随访等工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在诊断方面,指南给出了清晰的标准。

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的重要手段,指南提倡使用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计或水银血压计进行测量。

对于首次测量血压升高的患者,应在不同日多次测量,以确认是否患有高血压。

同时,指南还强调了要排除白大衣高血压等特殊情况。

诊断时,不仅要考虑血压水平,还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的临床疾病等情况,以确定患者的危险分层。

治疗方面,指南提出了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危险分层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对于血压轻度升高(140-159/90-99mmHg)且无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观察 3 个月。

如果血压仍未达标,则开始药物治疗。

对于血压≥160/100mmHg 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在药物选择上,指南推荐了五大类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合并疾病等,选择合适的药物。

例如,对于老年患者,CCB 或利尿剂可能更为适用;而对于合并糖尿病、蛋白尿的患者,ACEI 或 ARB 则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同时,指南还强调了单片复方制剂在基层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因其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药物治疗PPT课件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药物治疗PPT课件

.
-受体阻滞剂的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 严重心动过缓(心率<55次/分)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 支气管哮喘
相对禁忌证
− 慢性阻塞性肺病 − 周围动脉疾病
.
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
-受体阻滞剂的常见不良反应
心动过缓 支气管痉挛 其他:
- 糖脂代谢异常(如普萘洛尔)
.
噻嗪类利尿剂:适应证
老年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心力衰竭
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
.
噻嗪类利尿剂:禁忌证及不良反应
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
绝对禁忌证:痛风(高尿酸血症) 相对禁忌证:妊娠 主要不良反应:低血钾
.
D类:噻嗪类利尿剂用法
药物名称 氢氯噻嗪 吲达帕胺
单次剂量
每日服药次数 常用起始用法
.
23
谢谢!
.
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
.
常见受体阻滞剂剂量及用法
分类
名称 阿替洛尔
单次剂量 6.25~25mg
每日服药次 数
1~2
β受体阻滞
美托洛尔
12.5~100mg
2

美托洛尔缓释片 23.75~190mg
1
比索洛尔
2.5~10mg
1~2
α-β受体阻
卡维地洛
3.125~25mg
2
滞剂
阿罗洛尔
5~10mg
2
拉贝洛尔
相对禁忌证
− 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3mg/dl) − 可能怀孕的女性
.
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
.
14
ACEI/ARB:不良反应
咳嗽:仅ACEI,若出现可换用ARB 血管神经性水肿:少见

高血压防治与管理2017

高血压防治与管理2017

高血压长期随访管理
1. 未达标患者 随访频率:每 2-4 周,直至血压达标。
随访内容:查体(血压、心率、心律),生活方式评估及 建议,服药情况,调整治疗。
高血压长期随访管理
2. 已达标患者
随访频率:每 3 个月 1 次。
内容:有无再住院的新发合并症,查体(血压、心率、心律, 超重或肥胖者应监测体重及腰围)生活方式评估及建议,了 解服药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
转诊
1. 初诊转诊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血压显著升高≥ 180/110 mmHg,经短期处理仍无法控制; 怀疑新出现心脑肾并发症或其他严重临床情况; 妊娠和哺乳期女性; 发病年龄< 30 岁; 伴蛋白尿或血尿; 非利尿剂引起的低血钾; 阵发性血压升高,伴头痛、心慌、多汗; 双上肢收缩压差异>20 mmHg; 因诊断需要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高血压诊断标准
1.以诊室血压测量结果为主要诊断依据。 首诊发现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 mmHg,建 议在 4 周内 复查两次,非同日3次测量均达到上述诊断 界值,即可确诊; 若首诊收缩压≥ 180 mmHg 和或舒张压≥ 110 mmHg,伴 有急性症状者建议立即转诊; 无明显症状者,排除其他可能的诱因,并安静休息后复 测仍达此标准,即可确诊,建议立即给予药物治疗。
2-8mmHg
减轻体重
5-20mmHg 减重10kg
规律运动
4-9mmHg
戒烟 限制饮酒
/ 2-4mmHg
心理平衡
高血压治疗
药物治疗 所有高血压患者一旦诊断,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立 即启动药物治疗。
尽量选用证据明确、可改善预后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即 ACEI、ARB、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

201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

201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

201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们压力日益增加,高血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中国医学界出台了一份权威的指南,即201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建议。

1. 定义与流行病学数据高血压是指持续性的血压升高,其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g 和/ 或舒张压≥90 mmHg。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中国。

因此,及早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2. 高血压的分类根据201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高血压、二级高血压和三级高血压。

具体等级的划分是基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范围,用以指导医生或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

3. 高血压的危害与并发症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控制,会增加出现心血管事件、脑卒中、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早期发现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高血压的评估与诊断通过血压测量和相关的体格检查,可以对高血压进行评估与诊断。

201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详细解释了血压测量的方法和标准,包括正确的测量位置、测量时间和测量次数等。

在评估过程中,还要关注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脏器损害情况。

5.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根据201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生活方式干预,如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增加体力活动等。

如果非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无法达到,药物治疗会成为必要的选择。

6. 药物治疗的选择与监测在药物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压控制的目标,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压控制效果和药物耐受性。

7. 并发症的防治除了控制高血压本身,预防和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也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钙离子拮抗剂: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
- 快速型心律失常(C易引起心率加快,特别是短效药物) - 充血性心力衰竭
钙离子拮抗剂:不良反应
胫前、踝部水肿
- 为常见副作用 - 与ACEI/ARB合用可以减轻或消除水肿症状
头痛
二氢吡啶类降压药物用法
药物名称
氨氯地平 左旋氨氯地平 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缓释片 硝苯地平控释片 尼群地平 非洛地平缓释片 拉西地平 贝尼地平 乐卡地平 西尼地平
评估内容:
− 病史: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等 − 体格检查:血压、心率(每次),身高、体重、腰围(年度) − 辅助检查(建议):血、尿常规、生化(肝肾功、电解质、血
糖、血脂)、心电图
13
高血压治疗
− 治疗原则 − 降压目标 − 生活方式干预 − 药物治疗
高血压治疗原则
达标
− 降压达标为根本,考虑当地条件及患者承受能力
高血压诊断标准
诊室血压:主要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非同日3次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 建议在4周内完成非同日3次测量
诊室首次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 − 伴有急性症状者建议立即转诊 − 无明显症状者,排除其他可能的诱因,并安静休息后复测仍 达此标准,即可确诊,建议根据需要给予药物治疗
17
常用降压药物
尽量选择证据明确、可改善预后的五大类降压药物
− A– ACEI,ARBs: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 拮抗剂
− B – β-blockers:β受体阻滞剂 − C – CCBs: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常用于降压) − D – Diuretics: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常用于降压)
1
12.5mg Qd
1
1.25mg Qd
给药及调整策略
先选用一种药物治疗,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若血 压仍不能达标再加用第二种药物
先选用一种药物治疗,在增加至最大剂量之前加用 第二种药物,或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
每调整一次药物种类或剂量,观察2-4周
JNC8
降压药物联用原则
协同降压 副作用抵消 改善预后,保护靶器官
改善预后
− 心肌梗死后 − 心力衰竭(稳定期)
减轻症状
− 劳力性心绞痛
-受体阻滞剂的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 严重心动过缓(心率<55次/分)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 支气管哮喘
相对禁忌证
− 慢性阻塞性肺病 − 周围动脉疾病
-受体阻滞剂的常见不良反应
每日服药次数 常用起始用法
2~3
12.5mg Tid
1~2
5mg Bid
1
4mg Qd
1~2
10mg Qd
1
5mg Qd
பைடு நூலகம்
1
10mg Qd
1
10mg Qd
1
5mg Qd
1
80mg Qd
1
50mg Qd
1
150mg Qd
1
40mg Qd
1
4mg Qd
1
20mg Qd
B类:β-受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降压适应证
注意:
首诊测量双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读数较高的一侧。若双侧测量值差 异超过20mmHg,应转诊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同时测量仰卧位和站位血压(站位血压测 量时间:卧位血压测量后1分钟和3分钟)
诊断高血压需非同日三次测量,要求每次重复测量血压3次,每次间隔 1-2分钟,取后两次中收缩压较低的测量结果记录;随访管理测量血压, 如果血压≥140/90mmHg,应间隔1-2分钟重复测量第二次,取收缩压较 低的测量结果记录。
单次剂量
2.5~10mg 2.5~5mg 10~20mg 10~20mg 30~60mg 10~20mg 2.5~10mg 2-8mg 2-8mg 10~20mg 5~10mg
每日服药次数
1 1 2~3 1~2 1 2 1 1 1 1 1
常用起始用法
5mg Qd 2.5mg Qd 5mg Tid 20mg Bid 30mg Qd 10mg Bid 5mg Qd 2mg Qd 2mg Qd 10mg Qd 5mg Qd
通道阻滞剂 D:利尿剂,常用于降压的是噻嗪类利尿剂
5
高血压诊断
− 血压测量 − 诊断标准 − 评估
血压测量
诊室血压是基层医疗机构诊断高血压的主要方式,家庭 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可辅助诊断
强调规范测量三要点:安静放松,位置规范,读数精准 明确首诊及确诊期间血压测量要求及记录方式
7
D类:利尿剂(噻嗪类)
噻嗪类利尿剂:适应证
老年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心力衰竭
噻嗪类利尿剂:禁忌证及不良反应
绝对禁忌证:痛风(高尿酸血症) 相对禁忌证:妊娠 主要不良反应:低血钾
D类:噻嗪类利尿剂用法
药物名称 氢氯噻嗪 吲达帕胺
单次剂量
每日服药次数 常用起始用法
6.25~25mg 1.25~2.5mg
ACEI ARB
药物名称
卡托普利 依那普利 培哚普利 贝那普利 雷米普利 福辛普利 赖诺普利 咪哒普利 缬沙坦 氯沙坦 厄贝沙坦 替米沙坦 坎地沙坦 奥美沙坦酯
单次剂量
12.5~50mg 5~20mg 4~8mg 10~20mg 1.25~10mg 10~40mg 5~80mg 2.5~10mg 80~160mg 25~100mg 150~300mg 20~80mg 4~12mg 20-40mg
由上述五大类药物组合而成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也推荐使用
18
常用降压药物
其他有明确降压作用的药物仍可使用
− 如复方利血平片,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0号)等
19
降压药物治疗方案
A类:ACEI或ARB类药物
ACEI/ARB:适应证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后 糖尿病 慢性肾脏疾病:伴蛋白尿者尤其适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胸部X线检查及眼底检查
上述设备(除软尺)均应定期校准 4
基层高血压管理要求
保障基本药物:应配备下述五大类降压药物
A:ACEI/ARB,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 体拮抗剂。ACEI与ARB机制类似,应至少具备一种
B:β受体阻滞剂类 C:CCB,即钙通道阻滞剂,常用于降压的是二氢吡啶类钙
1.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2.2011年中国血压测量指南
诊室血压的规范测量
位置规范
袖带
− 上臂袖带中间与心脏(乳头水平) 在同一水平;水银柱血压计也应与 心脏持平
− 袖带气囊中部放置于上臂肱动脉上 方(电子血压计见说明书)
− 袖带下缘:肘窝上2.5cm(约两横 指),袖带松紧度:可插入1-2指
无合并症*高血压治疗流程
*合并症:特指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
21
有合并症1高血压治疗流程
患者特征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心肌梗死
A+B2
A+B+C3或A+B+D4
转诊或A+B+C3+D
心绞痛
B或A或C
B+C或B+A或A+C
B+C+A或B+C+D
心力衰竭
A+B2
减轻体重
BMI<24kg/㎡,腰围<90cm(男),<85cm(女)
5-20mmHg/ 减重10kg
规律运动 戒烟
中等强度运动,每次30分钟,每周5-7次 科学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4-9mmHg /
限制饮酒
每日饮酒量限制:白酒<50ml(1两),葡萄酒<200ml, 啤酒<500ml。
/
心理平衡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合并上述四类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尤其适用
ACEI/ARB: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 妊娠 − 高血钾 − 双侧肾动脉狭窄
相对禁忌证
− 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3mg/dl) − 可能怀孕的女性
ACEI/ARB:不良反应
咳嗽:仅ACEI,若出现可换用ARB 血管神经性水肿:少见
A类:ACEI/ARB降压药物用法
心动过缓 支气管痉挛 其他:
- 糖脂代谢异常(如普萘洛尔)
常见受体阻滞剂剂量及用法
分类
名称 阿替洛尔
单次剂量
每日服药次 数
6.25~25mg
1~2
β受体阻滞
美托洛尔
12.5~100mg
2

美托洛尔缓释片 23.75~190mg
1
比索洛尔
2.5~10mg
1~2
α-β受体阻
卡维地洛
3.125~25mg
11
高血压诊断标准
诊断不确定或怀疑“白大衣高血压”
有条件的可结合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辅助诊断 无条件的,建议转诊
紧急或危重情况,以及怀疑继发性高血压,则建议转 诊治疗
12
评估
目的:评估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 床情况,是确定高血压治疗策略的基础
频次:初诊,及以后每年
2 两药合用,应从最小剂量起始,避免出现低血压。 3 C类用于心肌梗死时,限长效药物。C类用于心力衰竭时,仅限氨氯地平及非洛地平两种药; 4 D类用于心肌梗死时包括螺内酯;用于心力衰竭时包括袢利尿剂和螺内酯。 5 肌酐水平首次超出正常,降压治疗方案建议由上级医院决定。
诊室血压的规范测量
安静放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