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ān kè)B. 揠苗助长(yà miáo zhù zhǎng)C. 蹒跚(pán shān)D.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学习非常刻苦。

C.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他经常向老师请教。

D. 他因为迟到了,所以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

B. 夜幕降临,星星在天空中闪烁。

C.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升起,照亮了大地。

4. 下列成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锦上添花C. 狗尾续貂D. 虎头蛇尾5. 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刘备是蜀国的开国皇帝。

B. 曹操是蜀国的丞相。

C. 孙权是魏国的君主。

D. 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的《春晓》。

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的名言。

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形容人的()。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草船借箭》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帮助刘备巩固势力,决定向曹操借箭。

他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设计了一个草船借箭的计谋。

在一个浓雾弥漫的夜晚,诸葛亮命令士兵们在船上扎满草人,然后驶向曹操的水寨。

曹操以为刘备的大军来袭,便命令弓箭手射箭。

结果,诸葛亮的船队满载而归,借到了十万支箭。

6. 文章中提到的“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谁?(2分)7. 诸葛亮是如何利用曹操的性格的?(4分)8. 文章中描述的事件发生在哪个时期?(2分)9. 诸葛亮的计谋成功的关键是什么?(4分)10. 文章中提到的“草船借箭”的结果是?(4分)四、作文(共3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一、寻觅积土成山积水成渊1.根据给出的拼音将汉字填写在田字格中(依次序)。

(4分)沸téng 荡yàng tiào望líng乱枯jié pǔ写技高一chóu 别出心cái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笨拙(zhuó)参差(cī)鏖战(áo)汹涌澎湃(pài)B.颓然(tuí)菜畦(qí)骤然(zhòu)千钧一发(fà)C.瘦削(xuē)提供(gòng)勾勒(lè)沧海一粟(sù)D.渲染(xuān)瞻仰(zhān)收敛(liǎn)迥然不同(jiǒng)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中国诗词大会》的现场,选手们都全神贯注地听着主持人的题目,以便在第一时间抢答。

B.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C.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嗯,揍我一顿也好!D.他居高临下从高处看向敌人,然后宣布这场战役到此结束。

4.句子天地。

(4分)(1)老人说:“种树是我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我生命的归宿。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2)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缩句)(3)《少年闰土》的作者是鲁迅写的。

(修改病句)(4)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修改病句)5.下列表示“说”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下面的听众:“免费领取,是不是真的?”②“万岁!”我们,“没有作业,太好啦!”③“我的矛什么盾都戳得破,我的盾任何锋利的兵器都无法击破。

”楚国人还在,但周围的人早已散去。

④妈妈从试衣间出来,售货员立刻对她。

A.夸夸其谈议论纷纷赞不绝口欢呼雀跃B.欢呼雀跃赞不绝口议论纷纷夸夸其谈C.议论纷纷欢呼雀跃夸夸其谈赞不绝口D.赞不绝口夸夸其谈欢呼雀跃议论纷纷6.小试身手。

六年级人教语文考试卷子及答案

六年级人教语文考试卷子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 bù)B. 踮脚(diǎn jiǎo)C. 潮湿(cháo shī)D. 嘴唇(zuǐ chú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闯荡(chuǎng dàng)B. 拂晓(fú xiǎo)C. 招待(zhāo dài)D. 舒服(shū fú)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她是我们班上最勤奋的学生,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B. 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科学家。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 小明因为生病,所以迟到了。

4.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本书非常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C. 春天的公园里,花儿争奇斗艳,蜜蜂嗡嗡嗡地采蜜。

D. 她的舞蹈表演得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5. 下列句子中,用关联词不当的一项是:A. 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改为室内活动。

B. 不仅他成绩好,而且他的品德也好。

C. 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D. 因为天气太热,所以我穿了短袖。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小蝌蚪在______的陪伴下,经历了很多困难,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7.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通过小女孩在______的夜晚,点燃火柴取暖,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同情。

8.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描述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______,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

9. 《草原》这篇课文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______和______两个民族之间深厚的友谊。

10.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讲述了闰土给“我”讲述了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等故事,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怀念。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1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小学六年级试卷及答案语文

小学六年级试卷及答案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惊讶(yà)水珠(zhū)B. 感谢(xiè)轻松(sōng)飞翔(xiáng)C. 雕刻(kè)慈祥(xiáng)拼搏(pō)D. 沉浸(jìn)水稻(dào)比喻(y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是老师送给我的,我非常喜欢它。

B. 通过这次比赛,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C. 这篇文章写得很生动,让人读起来很感兴趣。

D. 老师经常鼓励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3. 下列词语中,与“四季如春”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B. 温暖如春C. 春暖花开D. 花团锦簇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就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B. 夜晚的星空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C. 小明长得像他的爸爸。

D. 这本书很厚,有几百页。

5. 下列词语中,属于“ABB”式结构的一项是()A. 欢快B. 绿油油C. 雪白雪白D. 金灿灿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7. 《草原》一文中,作者用“像海一样”来形容()。

8. 《泊船瓜洲》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中描绘了()的景象。

9. 《少年中国说》一文中,作者表达了对()的热爱。

10.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中表达了()的思想。

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出自《》。

(2)文章主要讲述了()的故事。

(3)文章中的“乌鸦把瓶子里的水喝完了”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12.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的作者是(),出自《》。

(2)这首诗描绘了()的景象。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题及完整答案(易错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题及完整答案(易错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题及完整答案(易错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是()A.崇拜(chóngbài)B.憧憬(chōngjǐng)C.磨砺(mólì)D.憔悴(qiáocuì)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他上课总是心不在焉。

B.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C.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不应该在这里添枝加叶。

D.这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戴着一顶蓝帽子,骑着一辆自行车。

B.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C.这部电影太感人了,我看得眼泪都流下来了。

D.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然后去跑步锻炼身体。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A.“你吃饭了吗?”妈妈问。

B.他喜欢读书、听音乐、旅游。

C.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友情和亲情的故事。

D.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5.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是()A.他上课总是心不在焉。

B.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C.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不应该在这里添枝加叶。

D.这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名句。

()3.“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景色非常美丽。

()4.“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掩住耳朵去偷铃铛。

()5.“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是指事情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还为时不晚。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中的《学而》篇。

2.《水浒传》中,宋江是梁山好汉中的首领。

3.“满招损,谦受益”是古代的一句谚语,意思是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会得到益处。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句。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形容思念之情非常深切。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 标致B. 拜访C. 摆脱D. 摆放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豪B. 娇揉造作C. 和颜悦色D. 脉膊相承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喜欢:动词)B.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精彩:形容词)C.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演出:名词)D. 这场演出很精彩,我很喜欢。

(很:副词)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B.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C.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D.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谢谢你。

”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B.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C.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D. 他做事总是粗心大意,这次终于马到成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草原》的作者是老舍。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杜甫的《题西林壁》。

()3. “满招损,谦受益”是一句俗语。

()4. 《童年》是鲁迅的代表作。

()5.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

2.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左传》。

3.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

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礼记》。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 请简述《两小儿辩日》的主题思想。

3. 请简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

4. 请简述《景阳冈》中的武松形象。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一、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题1.课内阅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____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____,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________。

在天底下,_________,而并不_________。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软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_________,好像________。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________ ,天空是那么________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________ 。

在天底下,________ ,而并不________ 。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软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 ,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________ ,好像________ 。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柔软柔美]________[勾勒勾画]________(3)“一碧千里”描写了________,“翠色欲流”描写了________。

2.阅读训练。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

小学生六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六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六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小学生六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篇一」一、积累与运用平台。

(50分)1、请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做到准确、规范、工整、美观。

(2分) 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

2、看拼音,写一写。

(6分)bì 幕完归赵竟铜墙铁lián 浮想翩垂听政舌绽花悯jù 理力争精会神之千里星星火3、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面著名作家的名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朱自清②林海音③丰子恺④季羡林⑤杏林子⑥沈石溪A.②③④⑥⑤①B.③④②⑥⑤①C.③④②⑤⑥①4、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A、不安全B、损害C、端正D、高①危峰兀立②危及生命③居安思危④正襟危坐5、下面三组词语中,是同一类的一组是(2分)A、夸奖谦虚机灵欣欣向荣B、虚伪夸耀勾结当机立断C、简朴刚强嘴脸斗志昂扬6、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语重心长专心致志养尊处优座无虚席B.数以千计功无不克行善积德哄堂大笑C.蜂拥而至肃然起敬和睦相处死的其所D. 轻于鸿毛五湖四海精兵简政千均一发7、读下面的句子完成填空。

(6分)(1)“奶奶!”小女孩叫起来。

“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从这段话可知道小女孩擦然火柴依次看到了、、和慈祥的奶奶。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如。

①这句话把日子比作,说明了时间。

②在句子后的横线上补写一句,使这句话成为排比句。

8、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错的“×” 。

(4分)(1)“谁会说詹天佑不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和“谁都会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这两句话说法不同,但意思一样。

(2)“竭泽而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应该从长计议,合理规划。

(3)《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构成全文。

(4)“思/援弓缴/而/射之.”这句话的朗读停顿是错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基础知识部分姓名考号一、看拼音,写词语qín miǎn yì rán ké sòu sù liào qín jiàn ( ) ( ) ( ) ( ) ( )Jīng yíng méng lóng là zhú shà shí mò shēng ( ) ( ) ( ) ( ) ( )二、选择正确读音,打“√”。

瞥.见( piē piě)要挟.( xiá xié)憎.恶( zēng zèng )刚劲.( jìng jìn )装弶.(qiáng jiàng )贮.存(chǔ zhù)蹿.出(cuān cuàn)绷.着脸( bēng běng)三、比一比,组成词语。

歇()碑()躁()考()竭()脾()燥()虑()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高()重()()吞枣曲()和()()人()笑()()人口()扬顿()()血()杀()不安()五、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一句中,“志”的意思是()A 志向B 心里想到C琴声透出2.“青枫江上秋帆远”的下一句是()A 白帝城边故木梳B松间沙路净无泥 C 绿杨阴里白沙提3.判断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

足智多谋()斤斤计较()A 贬义词B 褒义词C中性词4.下面几组词中,带横线字的意思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 深(深奥)人浅出感情深(距离大)厚深(非常)信不疑B 顾名(名称)思义举世闻名(名字)莫名(说出)其妙C 悲痛欲(将要)绝求知欲(欲望) 欲(想要)擒故纵5.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王婶无论自己受苦,都要收养这两个孩子。

B 全校师生和156名教师参加了这次拔河比赛。

C 诸城市是北方一座美丽的城市。

6.下列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雕粱画栋响遏行云无言以对B 不解之缘大洋彼岸暗无天日C 兴高彩烈久别重逢长途跋涉7.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自己的五道试题已经做完了……是老师来了吗?不,还没来!……为什么要有这样想法啊?A 例举的省略B 话未说完C 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8.鲁迅原名周树人,他首次用“鲁迅”做笔名的发表的作品是()A 《狂人日记》B 《故乡》C 《朝花夕拾》阅读部分六、按课文原文(原意)填空。

1.但存方寸地,。

2.,俯首甘为孺子牛。

3.野径云俱黑,。

晓看红湿处,。

4.大漠沙如雪,。

何当金络脑,。

5.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

6.期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那猹却,反从他的逃走了。

7.老人顺着栏杆,海鸥依他的节奏,排成一片,飞成一篇。

8.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

七、经典诵读1. 连线楼船夜雪瓜洲渡千载谁堪伯仲间总为浮云能蔽日铁马秋风大散关墙头语鹊衣犹湿长安不见使人愁出师一表真名世楼外残雷气未平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横线上1)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

A.学而仕优B.学而不厌C.诲人不倦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A.不愤不启B.不惑不忧C.不悱不发3)知者不惑,,。

A.勇者不惧B.仁者不忧C.后者不畏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赏画小客厅里鸦雀无声,几名美术爱好者目不转睛的望着墙上挂着的那幅油画。

这是一幅很奇怪的画,画面上看不到山冈、树林、河流和人物,只有一团团黄黄绿绿的色彩。

可是油画的主人、美术学院的苏老师却一再说明,这是一幅世界名画。

画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大家都在思索着......风度潇洒的吕林是一个西方画派的崇拜者。

只见他一只手抱在胸前,另一只手托着下巴,不时的点点头,发出啧啧的声音。

他发现大伙都在注意他,便得意地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点燃一根烟。

“谁能谈谈体会?”苏老师问,眼睛里闪耀着狡黠的光芒。

没人回答。

大家把目光移向卢华,他是颇有成就的美院学生。

卢华涨红了脸,讷讷的说:“我还没有看出什么来。

”“这是一幅新印象派的画,”吕林在一旁滔滔不绝地说,“这幅画色彩之灿烂、强烈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颜色,这幅画充满了想象。

这是一幅绝妙的画,真是太美了......”“我还是看不懂。

”卢华轻轻地说。

苏老师微微一笑,走上前去,不慌不忙的取下画倒过来再挂上。

这是众人才()。

那并不是什么”新印象派“,而是大家熟悉的世界名画:《狂风中的橡树》。

1.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成语。

2. 文中画”“的句子表现了吕林怎样的心理状态?3.”卢华涨红了脸“的原因是。

由此可见他是 .4. 苏老师这出人意料的设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 书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还是初病的前几年中,面对日趋恶化的病体,不可知的命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之感。

甚至天边掠过一只飞鸟,也能让我(),潸然泪下。

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

甚至()的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就走出们为我结束,不管认识不认识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

自己村子的借光了,就到别的村去借,常要走很远的路。

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下就”清洁溜溜“了。

母亲只好一趟趟走的更远了。

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头的重担才算放下。

慢慢的,书为我开阔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

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比,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

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

由于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吸取更多的知识。

家中除订了许多份书报之外,也不断的买新书。

每日看书写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

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创书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1. 从下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其乐无穷触景生情记忆犹新何去何从2. 短文第一句是个(修辞手法)句,把比作和。

这句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3. 读了文中对母亲到处借书的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4. 书在你的生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习作部分习作你喜欢艺术吗?写一些你学习艺术过程中的故事和感受。

或写一写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看会展、参观美术馆等。

要求:1. 语句通顺,书写工整2. 内容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3. 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字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答案(满分120分,试题115分,卷面5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每字0.5分,共10分)勤勉毅然咳嗽塑料琴键晶莹朦胧蜡烛霎时陌生二、选择正确读音,打“√”。

(每字0.5分,共4分)瞥(piē)挟(xié)憎(zēng)劲(jìng)弶(jiàng)贮(zhù)蹿(cuān)绷(běng )三、比一比,组成词语。

(每词0.5分,共4分)答案灵活处理,略。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每字0.5分,共8分)德高望重囫囵吞枣曲高和寡惹人讥笑脍炙人口抑扬顿挫浴血搏杀寝食不安五、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第3题2分,其余7题1分,共9分)1.B2.A3.BA4.C5.C6.B7.C8.A阅读部分(30分)一、按课文原文(原意)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1.留于子孙耕2.横眉冷对千夫指3.江船火独明、花重锦官城4.燕山月似钩、快走踏清秋5.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6.顷带银圈、手捏、尽力地刺去、将身一扭、胯下7.边走边放、起起落落、翻飞的白色、有声有色的乐谱8.水天相接、微波粼粼、霎时间二、经典诵读(共10分)1.连线(每线1分,共4分)楼船夜雪瓜洲渡千载谁堪伯仲间总为浮云能蔽日铁马秋风大散关墙头语鹊衣犹湿长安不见使人愁出师一表真名世楼外残雪气未平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每空1分,共6分)①B.C ②A.C ③B.A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共20分)(一)1、略。

恍然大悟(2分)2、故作姿态,以显示自己领略了油画的妙处,读懂了作品的主题。

(2分)3、①他没看懂那副油画的主题。

②诚实的。

(每空1分,共2分)4、在求学的过程中不要不懂装懂,故弄玄虚;应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共2分)(二)1、何去何从触景生情记忆犹新其乐无穷(每空0.5分,共2分)2、比喻书堡垒王国总领全文,点明了书在“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每空1分,共5分)3、我感受到了母亲对孩子的理解与关怀,用一切努力去满足孩子读书的心愿。

(2分)4、合理即可。

(2分)习作部分(3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