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艺术专题-期末整理完全版

合集下载

日本文化漫谈期末总结

日本文化漫谈期末总结

日本文化漫谈期末总结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一名对日本文化充满了浓厚兴趣的学生。

在这个学期的日本文化漫谈课程中,我有幸深入了解了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并通过研究和发表漫谈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在今天的演讲中,我将对我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谈谈对日本文化的一些个人感悟。

首先,我想分享我在调查日本风俗习惯方面的发现。

日本作为一个独特的岛国,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传统。

其中,日本的饮食文化尤为有名。

通过我的研究,我发现日本人的饮食习惯非常注重平衡和健康。

他们通常以米饭为主食,并且会搭配新鲜蔬菜、鱼类和豆腐等天然食材。

此外,日本人还注重用心地制作美食,并将其视作一种艺术形式。

例如,寿司就是一种融合了创意、美学和品尝享受的典型代表。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礼貌和尊重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日本人有一种传统的礼仪叫做“礼仪之国”。

他们注重礼节,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中,会对对方表示尊重和谦虚。

这一点体现在他们的一些行为细节上,例如鞠躬、礼貌用语和对他人的关心。

当我研究日本的娱乐文化时,我对日本动漫和电子游戏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日本动漫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受欢迎,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剧情和吸引人的角色吸引了全球的观众。

动漫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同样,日本的电子游戏产业也非常发达,世界上许多知名的游戏公司,如任天堂和索尼都来自日本。

在我对日本文化的深入了解中,我发现虽然日本文化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与我们中国文化相似的地方。

例如,日本的茶道文化与中国的茶文化有着共同的起源。

茶道是一种追求和谐、平和和自省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与中国的茶文化有着相似的价值观。

我认为这种共同点反映了中日两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此外,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日本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例如,日本的“加班文化”被广泛认为是一种不健康的工作习惯。

很多日本人通常在工作后加班到深夜,这导致了很多人出现了各种健康问题,如过劳死。

日本文化知识点

日本文化知识点

日本文化知识点日本文化是世界上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之一,深受全球各地的人们喜爱和瞩目。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日本文化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国家。

1. 日本茶道日本茶道是一种传统的茶艺表演和品茶方式,强调礼仪和心境。

茶道的核心是和谐、平静和尊重。

在茶道中,主持人会精心准备和煮茶,然后将茶倒入茶碗中,递给客人。

客人接过茶碗后,会先欣赏茶碗的外观,然后品尝茶汤。

茶道强调品味和感受茶的味道,同时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2. 歌舞伎歌舞伎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戏剧形式,起源于17世纪。

它以高度夸张的表演风格和精美的舞台布景而闻名。

歌舞伎演员会化浓妆,穿着华丽的服装,通过舞蹈、动作和音乐来表达故事情节。

歌舞伎的剧目通常取材于历史、传说和戏剧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吸引了许多观众。

3. 和服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服装,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品。

和服通常由长袍、带子和腰带组成,其设计和颜色都非常精美。

和服的穿着方式非常繁琐,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正确穿着。

和服在特殊的场合和庆典上才会被使用,如婚礼、成人礼和传统节日等。

4. 浮世绘浮世绘是日本的一种传统绘画形式,起源于17世纪。

它以描绘日常生活、历史事件和美丽的风景而闻名。

浮世绘通常使用木版画技术制作,艺术家会先在木板上雕刻图案,然后涂上颜料,最后印刷在纸上。

浮世绘作品以其细腻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而受到赞赏,也成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5. 温泉温泉在日本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健康和放松的方式。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下富含温泉资源。

人们可以在温泉中泡澡,享受热水的舒缓和疗效。

温泉常常被认为具有治疗功效,可以缓解疲劳、舒缓肌肉和改善皮肤。

因此,温泉也成为了日本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6. 樱花樱花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之一,也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国花。

每年春天,樱花盛开的季节被称为“樱花季”,成千上万的游客会赶到公园和街道上观赏樱花。

樱花的盛开时间很短暂,通常只有一周左右,但它们的美丽和浪漫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本文化艺术专题参考

日本文化艺术专题参考

第一讲日本文化艺术的源流第二讲日本的雕塑艺术解词:1 绳文陶塑:距今12000年前至公元前300年,随着日本原始社会的采集狩猎活动的发展以及原始居民头脑的发达,日本的原始陶塑也逐渐发展起来。

据推测,其形成年代与我国的仰韶文化(前5000年-前3000年)陶塑不相上下,甚至更早。

当时的日本人用草绳在陶坯表面滚动,或是变换草绳的缠绕方式,从而获得了丰富多彩的花纹,于是这样制得的陶塑被称为绳文陶塑。

这一陶塑装饰方法在世界雕塑史上十分突出。

2 弥生陶偶: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4世纪之间的五六百年被称为弥生时代。

弥生陶偶传自大陆,随大陆的移民自西南而遍布本州岛东北部。

弥生陶偶简洁朴素,重视实用性,着意用陶偶本身的线条来展示造型美。

因为弥生陶偶并非来源于绳文陶塑,而是传自农耕文化发达的大陆,因而较之绳文陶塑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

3 古坟陶塑:美术史上的日本古坟时代是指4世纪至佛教公传的6世纪中叶左右。

公元3世纪-5世纪,受我国汉代厚葬习俗的影响,在日本也开始大量地修筑巨大的古坟。

在这些古坟的外面装饰着古坟陶塑。

古坟陶塑最大的特点是中空的制作法,其眼睛和嘴是用竹刀旋割而成,体现出梦幻之美;第二个特点是上面不施釉,用橙红色陶土完成,体现出质地之美。

4干漆像制法:8世纪后半,由随鉴真渡日的鉴真弟子制作的鉴真干漆像成为日本干漆像的嚆矢。

其制作方法如下:先做一个泥塑的芯,然后贴上若干层麻布,待其固定成型后,抽掉泥芯,中间放一根木条来支撑,最后在外表反复刷漆定型。

干漆像制法比起木雕像来,有质量轻,不易裂的特点。

这一制法目前在我国也已恢复。

思考题:1 请简述6世纪前日本古代陶塑艺术的概况及其在艺术上的特征。

答:6世纪前日本陶塑艺术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三个阶段。

距今12000年前至公元前300年,随着日本原始社会的采集狩猎活动的发展以及原始居民头脑的发达,日本的原始陶塑也逐渐发展起来。

据推测,其形成年代与我国的仰韶文化(前5000年-前3000年)陶塑不相上下,甚至更早。

日本文化艺术复习资料

日本文化艺术复习资料

日本文化艺术日本历史简介绳纹时代(约BC10000——BC300)岛国的封闭的狩猎采集弥生时代(约BC300——AD300)传入大陆文明农耕稻作小国争斗古坟时代(约300——500)传入中国六朝文化大和国家形成飞鸟白风时代(约500——710)隋·初唐文化传入佛教大兴国家集权强化奈良时代(710——794)盛唐文化传入国家行政完备佛教事业大成平安时代(794——1192)与北宋几乎平等交往民族文化成长贵族文化艺术昌盛镰仓时代(1192——1333)与南宋·元交流密切禅宗传入武士掌权武士文化昌盛室町时代(1336——1573)与明交流密切贸易发达民族艺术开花禅艺术鼎盛(一休)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信长秀吉霸主气势豪华灿烂江户时代(1603——1868)锁国士农工商艺道文化形成西方文化传入明治维新(1868)开国近代国家成立板书)日本文化艺术的源流(一)日本的自然环境与宗教思想(P1~P5)岛国 3900个岛屿 37,77万平方公里表日本里日本 200座火山年降水量1700毫米 3492种海洋生物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日本地图(p1) 日本原始时代的四季生活(P3)人依存于自然人与自然共生对大自然感激与恐惧日本原始信仰——‘万物有灵’图:日本原始时代陶俑(p4)日本里层文化与表层文化的区别及原因(二)日本的原初文化环境与民族的起源(P5~P7)日本原初的文化环境(P5)来自西伯利亚的文化----日本文化根基弓箭石器服饰自然崇拜精灵崇拜萨满教来自中国的文化----巨大推动力物质制度宗教民俗来自印度的文化----佛教(来自中国东南(村落)、东南亚地区的文化(渔业))多个种族混血而成-(大和民族)---古蒙古利亚人新蒙古利亚人(印度支那族印度尼西亚族韩族汉族马来族)日本民族的形成(P7)(三)日本文化艺术的流变与中国绳纹时代(约BC10000——BC300)岛国的封闭的狩猎采集----绳纹陶器(原始巫术的出现)盘蛇禽兽造型的绳纹陶塑P8弥生时代-约(BC300——AD300)传入大陆文明农耕稻作小国争斗---铜铎(祭祀文化的形成)铜铎上的图案(P9)古坟时代(约300——500)传入中国六朝文化大和国家形成--- -古坟红陶明器(权力社会的成长)陶塑人物P9飞鸟白风时代-(约500——710)隋·初唐文化传入佛教大兴国家集权强化---法隆寺佛像药师寺佛像高松冢墓壁画(对中国隋、初唐文化的成功模仿)法隆寺铜佛像P10 木佛塔药师寺P10奈良时代-(710——794)盛唐文化传入国家行政完备佛教事业大成---正仓院(唐风文化盛行)奈良干漆佛像P11平安时代-(794——1192)与北宋几乎平等交往民族文化成长贵族文化艺术昌盛---藤原氏平等院凤凰堂阿弥陀佛像(图P11)和歌的形成(《古今和歌集》大和绘源氏绘(国风文化形成)雅乐定型镰仓时代(1192——1333)与南宋·元交流密切禅宗传入武士掌权武士文化昌盛- ---水墨画(宋元文化盛行)(雪舟《天桥立》P12)室町时代(1336——1573)武士掌权与明交流密切贸易发达民族艺术开花禅艺术鼎盛(一休)----能乐(民族审美意识确立)桃山时代(1573——1603)信长丰臣秀吉霸主气势豪华灿烂----城堡(姬路城P13)障壁画茶道(民族艺术开花)江户时代(1603——1868)锁国士农工商艺道文化形成西方文化传入----浮世绘歌舞伎(民族艺术烂熟)俳句花道香道(香道具P14)(板书)日本的雕塑艺术(一)日本民族的原始雕塑(P16~P20)(浓厚的主观性和观念性)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绳纹陶塑(缺少稳定性缺少均衡性有粗糙的大块装饰凭空想象)与中国仰韶陶塑对比绳纹陶塑制作过程主要器型变迁绳纹女性陶偶(人体轮廓模糊只求与大自然共生而对自然物体漠不关心视而不见)(二)中国雕塑对日本雕塑艺术的影响(P20~P27)弥生陶塑(有稳定性重实用性造型简练以线条美取胜)P20个例分析弥生陶罐古坟陶塑古坟陶俑(中空制作不施釉料单纯明快缺乏个性)P21《弹琴女》P22《戏鹰武士》飞鸟金铜佛像(法隆寺释迦三尊像P23只供正面瞻仰面部呈长方衣纹图案化)该佛像的源流奈良泥塑佛像(戒台寺四尊泥塑四天王佛像法华寺金刚像P26 表现细腻略有不当)奈良干漆佛像(鉴真像阿修罗像亲近自然易于保存)P27(三)日本独特雕塑艺术的形成(P27~P31)平安拼装木佛像(平等院阿弥陀佛像(里程碑)佛像作者——定朝曲线优美圆满女性美)P29镰仓木雕佛像(愿成就院阿弥陀佛像运庆接近写实武士风采男性美)P30室町能面木雕(象征性抽象性“中间表情”)桃山装饰木雕(浓彩厚重多用金箔例:西本愿寺)(四)与西方艺术的比较----以人体雕塑为例(为什么日本没能诞生写实的雕塑)(1)西方:富裕的生活使其把精力物力贡献给文学、艺术、哲学,他们较自满,把神看作与人平等的关系,祭祀是为了给自己带来好处。

日本传统艺术总结

日本传统艺术总结

日本传统艺术总结1. 日本传统艺术的概述日本传统艺术是日本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几百年来一直深受日本人民的热爱和推崇。

这些艺术形式包括绘画、花艺、茶道、剪纸、和服等,它们不仅体现了日本人民的审美观念,还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传统价值的尊重。

2. 日本传统绘画日本传统绘画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其中,最有名的是水墨画(Sumi-e)和浮世绘(Ukiyo-e)。

•水墨画(Sumi-e):水墨画是使用墨汁和水绘制的艺术形式,通常以山水、花鸟为主题,追求简洁、流畅和自然的笔触。

它强调墨色的变化和空白的运用,可以通过简练的线条和渐变的灰调表现出深远的意境。

•浮世绘(Ukiyo-e):浮世绘是一种以木版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绘画艺术,主题包括风景、历史和戏剧。

浮世绘以生动的色彩和精细的线条描绘了日本人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对时尚和娱乐的追求。

3. 日本传统花艺日本花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哲学理念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華道(Kado)和生花(Ikebana)。

•華道(Kado):華道是一种追求自然、简约和平静的花艺形式。

它强调作品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注重创造一种富有意境和静谧的空间。

華道追求山水的美和虚实相生的原则,通过花材的选择、形状切割和摆放来表现自然之美。

•生花(Ikebana):生花是一种注重花材摆放和姿态的花艺形式。

它强调平衡和对比,追求一种简单而精致的美。

生花注重空间感和节奏感,通过选择合适的花材、使用不同的容器和加入其他元素来创造独特的作品。

4. 日本茶道茶道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内外的和谐和恬淡的生活态度。

茶道追求简约、自然和平静,通过礼仪、艺术和心灵交流来达到心灵的净化。

•茶道的过程:茶道的过程分为数个步骤,包括烧水、泡茶、奉茶和拜茶等。

茶道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礼仪和规范,这些规范代表了对尊重和谦逊的追求。

•茶道的精神:茶道注重仪式的过程和心灵的交流,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日本文化解读》期末试卷

《日本文化解读》期末试卷

1单选(2分)1. 日语中“イクメン(i-ku-men)”是指()。

得分/总分A.帅哥B.不工作的丈夫C.积极参与育儿活动的男性2.00/2.00D.独身男性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2单选(2分)少子化现象指合计特殊出生率低于()。

得分/总分A.4.07B.3.07C.2.072.00/2.00D.1.07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3单选(2分)日本学校的入学时间是()。

得分/总分A.3月B.4月2.00/2.00C.9月D.10月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4单选(2分)寿司用于供奉神灵的时代为()。

得分/总分A.平安时代B.镰仓时代C.奈良时代2.00/2.00D.绳文时代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5单选(2分)1960年后日本钱汤减少的原因是()。

得分/总分A.钱汤经营不善B.不喜欢很多人一起泡澡C.收入提高2.00/2.00D.钱汤不卫生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6单选(2分)现代人泡温泉的主要目的是()。

得分/总分A.强健身体B.清洁身体C.娱乐休闲2.00/2.00D.保养皮肤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7单选(2分)日本人一般说的寿司是指以下哪种类型的寿司()。

得分/总分A.卷寿司B.军舰寿司C.押寿司D.2.00/2.00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8单选(2分)“宽松教育”的内容有()。

得分/总分A.提前放学B.增加“综合学习时间”2.00/2.00C.对学生按成绩进行排名D.提高上课效率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9单选(2分)日本大学生中正在参加社团活动,或有社团活动经历的学生所占比例大概为()。

得分/总分A.70%2.00/2.00B.80%C.50%D.60%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10单选(2分)日本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投入精力最多的是()。

得分/总分A.上课B.打工C.社团活动D.兴趣爱好2.00/2.00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11单选(2分)日本大学生中正在打工、或有打工经历的学生所占比例大概为()。

A.85%B.75%C.65%2.00/2.00D.55%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12单选(2分)历史上对终身雇佣制产生的时期并没有明确的记录,但根据对其产生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于()后不久出现的。

日本文化练习题答案

日本文化练习题答案

日本文化练习题答案日本文化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而多元的特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今天我们来解答一些关于日本文化的练习题,以更深入地了解它的魅力所在。

1. 日本的国花是什么?答案:樱花。

樱花是日本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之一,每年春季樱花盛开的时候,人们会进行赏花活动,以庆祝短暂而美丽的花季。

樱花还寓意着生命的短暂和美丽。

2. 请解释一下“和食”是什么。

答案:和食是日本传统的饮食方式,强调食物的平衡和谐。

它包括了米饭、鱼类、蔬菜等丰富的食材,以及各种精致的烹饪技巧。

和食强调色彩、口感和季节性,充分利用了自然食材的鲜味和营养。

3. 日本的传统服饰是什么?答案:传统的日本服饰是和服。

和服是一种由长袍和腰带组成的装束,通常用于特殊场合或者传统节日。

和服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精致的纹理而闻名,穿着和服也被视为一种表达文化传统和个人品味的方式。

4. 什么是“茶道”?答案:茶道是一种以制作和品尝抹茶为重点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

茶道强调的是宁静、平和和自我反省,通过仪式化的过程,人们可以体验到一种追求内在美和与自然亲近的感觉。

5. “武士道”是什么?答案:武士道是指日本武士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武士道强调勇气、忠诚、纪律和荣誉等价值观,被认为是维持和平和保护家族的基石。

武士道在日本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被广泛赞扬和传承。

6. 请介绍一下“浮世绘”。

答案:浮世绘是指日本江户时代(17世纪至19世纪)流行的一种木刻版画。

它以明亮而生动的色彩、鲜明的线条和丰富的主题而著名。

浮世绘以其描绘城市生活、历史场景和戏剧艺术等内容而闻名,也是日本美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练习题的解答,我们对日本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日本的文化传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价值观,它们也在当今社会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樱花盛开的春天,还是和食的美味,日本的文化都是充满魅力和独特性的。

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个国家的魅力吧!。

日本文化高考知识点

日本文化高考知识点

日本文化高考知识点日本作为一个非常有名的亚洲文化强国,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备受世界瞩目。

在中国的高考中,日本文化也经常出现作为考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日本文化相关的知识点。

1. 日本传统艺术日本传统艺术包括茶道、歌舞伎、能剧、浮世绘等。

茶道以茶艺为核心,强调从内而外的修养。

它强调“和敬清寂”,并有着独特的礼仪和道具。

歌舞伎是日本最有代表性的戏剧形式之一,以其丰富的色彩、夸张的表演和精彩的舞台设计而闻名。

能剧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传统表演形式,通常与歌舞伎一起演出。

浮世绘是日本版画的一种,以其细腻的线条和生动的色彩而闻名于世。

2. 日本传统节日日本的传统节日丰富多样,反映了该国人民的深厚传统和文化。

其中最著名的节日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日本人认为这四个节点代表了自然界的重要转折点,因此都有庆祝活动。

此外,日本的新年、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备受人们喜爱。

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和庆祝方式,非常值得一提。

3. 日本的传统建筑和庭院日本的传统建筑和庭院以其简约而精致的风格而闻名。

寺庙、神社和古宅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

这些建筑物通常采用木材和竹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日本的庭院以园林艺术见长,意在营造出一种平静和谐的氛围。

常见的庭院元素包括石子、苔藓、盆栽植物和水池等。

4. 日本的传统服饰日本的传统服饰以和服为代表,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服装之一。

和服通常由一件长袍和一个宽腰带组成,给人一种温柔、典雅的感觉。

和服制作精细、色彩丰富多样,往往与季节和场合相呼应。

除了和服,日本的传统服饰还包括褞袍、木屐、折扇等。

5. 日本的传统音乐日本传统音乐融合了宗教、文化和自然元素,具有独特的音调和节奏。

传统音乐的代表形式是雅乐和箏曲。

雅乐以其庄重、高雅的特点而闻名,通常在宫廷仪式和祭祀活动中演奏。

箏曲则是一种弹拨乐器演奏形式,它优美的旋律和传统的音乐技巧深受人们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文化艺术专题》往届考题整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系马玉玲 1100012805/* ********************* 比较题整理 ********************* */ 1.绳纹火焰式陶塑 & 弥生陶罐左图为绳纹火焰式陶塑,是绳文时代的雕塑;右图是弥生陶罐,诞生于弥生时代。

绳纹陶塑存在量块的堆积,用绳纹的装饰体现美感,不具稳定性、均衡性,它体现丰富的想象力,具非写实性、主观性、观念性;弥生陶塑重实用性,仅用器形本身线条展示造型美,有稳定性、均衡性。

两者的不同体现出陶制品对其时代环境的适应,也印证日本文化从本土源起到吸收外来文化的轨迹。

绳纹时代日本人过着采集、捕捞的群居生活,对实用性需求不高,且原初艺术对自然存有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故造型显示出主观性、观念性;弥生陶塑传自农耕文化的亚洲大陆,注重实用,适应农耕文化和进步的生产生活需求。

2.绳纹火焰式陶塑 & 仰韶陶瓶左图为绳纹火焰式陶塑,日本绳文时代雕塑;右图是仰韶陶瓶,诞生于同时代中国大陆。

绳纹陶塑凭借想象制造而成,有粗糙的大块装饰,有浓厚的主观性和观念性,明显缺少稳定性和均衡性;仰韶陶瓶模仿自然物质加工的器皿制成,具稳定性和均衡性,更实用。

两者的不同反映当时日本与其他文明不同的生活形态和文化意识。

绳纹陶塑缺少对自然物体的模仿,体现日本原初艺术对自然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当时日本尚未进入农耕文明,对器具要求不高。

而仰韶陶瓶所展示的实用性理念更适合中国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

3.唐招提寺鉴真干漆佛像 & 平等院凤凰堂阿弥陀拼装木佛像左图为唐招提寺鉴真干漆佛像,右图为平等院凤凰堂阿弥陀拼装木佛像。

鉴真干漆佛像采用泥塑干漆像技术制作,重量轻、不易裂、易搬动,是日本引进、模仿大陆雕塑艺术的标志性成果;阿弥陀拼装木佛像采用拼装木雕法制成,既防干裂又可流水作业;佛像神态安详、纹饰华丽,表现日本人崇尚的优美圆满的阿弥陀极乐世界,宣告着日本民族风格雕塑艺术的成立。

(中国影响/ 日本独特)这反映了日本雕塑艺术经历了从对大陆文化的模仿—咀嚼—融合—自我创新的过程,印证了日本文化艺术对外来文化的大量吸收。

4.法隆寺释迦金铜佛像 & 青州石佛像:韩小华造弥勒佛左图为法隆寺释迦金铜佛像,右图为中国青州石佛像:韩小华造弥勒佛。

韩小华造弥勒佛为半浮雕石刻,采用切凿式制作方法;而法隆寺释迦金铜佛像为铜制,采用浇灌式制作方法。

后者本可以方便地塑造佛的独立、立体的形象,但仍做成半浮雕式,可能是对大陆连体佛像的模仿。

两者的不同印证了日本雕塑艺术体系对外来文化(尤其是中国雕塑文化)模仿和吸收的历史过程。

5.神乐 & 左方乐舞《兰陵王》左图为神乐:人长持镜起舞;右图为左方乐舞:《兰陵王》。

人长舞属日本本土文化,《兰陵王》是来自大陆的文化。

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同存在于日本文化雅乐体系中,印证了日本文化艺术对外来文化大量吸收的历史轨迹。

6.荒事歌舞伎《鸣神》 & 和事歌舞伎左图为荒事歌舞伎《鸣神》剧照,右图为和事歌舞伎剧照。

“荒事”风格主要表现勇者,融入不动明王的神灵信仰,主人公扮作具有超能力的荒人神惩治恶人或恶魔,在武士较多的江户流行;“和事”表演风格以身边琐事为题材,剧情写实性高,受商人文化人较多的上方市民喜爱。

两种不同的歌舞伎表演风格共存,体现了歌舞伎艺术对不同地区文化需求的适应,是歌舞伎成熟的一种表现,也昭示着其市民文化艺术的属性。

7.歌舞伎舞台 & 能乐舞台左图为歌舞伎的舞台,右图为能乐的舞台。

歌舞伎舞台有许多独特设施,如伴奏席、伴奏台、打击乐席、旋转台、升降台、花道等,使演员与观众融为一体,展现歌舞伎独特华丽的“样式美”。

而能乐舞台的原型是神社拜殿,其舞台由主舞台,廊桥,乐队位,伴唱位,白洲五大部分组成。

没有幕或背景,进深大于面宽,设有廊桥,便于神人交感,绘有象征神灵依附之处的松树,体现对神灵的崇敬和礼拜。

从能乐到歌舞伎,两种内核不同的表演并存于日本艺术体系中,展现了日本艺术的两种文化根源——神道文化和娱乐文化,从中可看出日本古典艺术从神道传统到关注身边现实的文化意识转变。

8.《托水罐的女人》 & 浮世绘《吹哨的美人》左图为《托水罐的女人》,右图为日本浮世绘《吹哨的美人》。

《托水罐的女人》是传统西方绘画,以写实性为主。

技法上展现点线面色中的要素,采用阴影体现立体感、真实感;构图多用三角构图。

《吹哨的美人》是日本浮世绘,注重装饰性,以粗细线条在平面上展示二维空间,有动感和表现力;绘画构图随意,多采用大胆的拼接、艳丽的色彩,不显呆板。

这体现了西方传统绘画技法和以日本浮世绘为代表的东方绘画的不同。

西方绘画重在再现、具象、客体,东方重在表现、抽象、精神。

9.断臂维纳斯与日本磐境左图为西方雕塑的杰作:断臂维纳斯;右图为日本神体的一种:磐境。

维纳斯雕塑中,女神的形象仿照人的形象,外形刻画细致逼真,是写实风格的雕塑;日本的神灵无具体形象,自然之物(石、树等)即为神体。

这体现西方和日本文化观对神的不同认识。

西方人自信人体是美丽的,神像形似人像,只是神更强大。

日本人认为神无具象,出于对神的崇拜和敬畏不设计神的形象;同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无可赞之处,不以人像为神像。

由于崇尚自然和万物有灵的文化信仰,日本文化观常以自然之物为神。

10.青苔枯山水庭园 & 砂石枯山水庭园左图是京都龙源寺的青苔枯山水庭园,右图为京都东海庵的砂石枯山水庭园。

京都龙源寺是枯山水庭园形成初期:庭园中无水,绿色的青苔衬托着白色的石头;而京都东海庵则是定型后的枯山水庭园,它通常作为独立的庭园,用白色的砂粒代替青苔,表现海洋,并有不同种类的水纹(图中为同心圆砂文),其上放置自然石。

两者的不同显示枯山水庭园从最初的诞生到发展成熟的演化过程,也是庭园艺术的摹写技法从自然之物到象征物使用的转变。

11.唐物青瓷花瓶 & 日本茶道中使用的茶碗左图为唐物青瓷花瓶,右图为日本茶道中不均齐的陶釉茶碗。

左图花瓶为唐物,光滑、正圆、对称;它作为插花的花瓶等,主要用来欣赏、装饰居室,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而右图是茶具,茶碗碗口歪斜、表面凹凸、陶釉不均、图案不对称。

两图的不同反映中日不同的美学观念。

中国人以对称、正直、方圆为美,日本人吸收唐文化后,创造出以“尊崇自然”为根基独特的“日本美”,其内核为禅中“无”的艺术,否定世俗意义的审美观,向内在的精神领域发展,讲求“不均齐、无法”的审美情趣。

同时这也反映了花道和茶道审美情趣的不同。

12.立花 (除真造型右开放式) & 自由花左图为立花(除真造型,右开放式);右图为自由花。

立花由9枝构成,其造型、位置、作用等有一定之规,注重花枝本身的美和空间表达,确定了以均衡、比例和统一为生命的日本花道理念。

自由花由3枝构成,可自由选择花瓶和花材(包括非天然植物材料),无固定模式,着重突出花朵、花枝、花瓶或点线面均可。

它讲求创作灵感,旨在表现插花人对美的独特的感动。

两者的不同体现了日本花道发展先由简到繁(立花)又由繁至简(自由花)的过程,这也是花道艺术从制度化到自由化、审美理念由外在程式到内在体验的转变。

/* ********************* 连线题整理 ********************* */1.日本原始宗教思想的“万物有灵论”发生于日本人对大自然的双重感情:感激与恐惧。

2.日本文化史由以下断代文化组成:绳纹文化、弥生文化、古坟文化、飞鸟文化、白凤文化、奈良文化、平安文化、镰仓文化、室町文化、桃山文化、江户文化。

3.公元3~5世纪,日本受中国汉代厚葬习俗的影响产生以大量修筑巨大古坟为特征的古坟文化。

4.雅乐、能乐、人偶净琉璃、歌舞伎是日本四大古典艺术。

5.日本雅乐主要承传了唐代燕乐的要素。

6.现行日本雅乐艺术包括国风歌舞、外来乐舞、管弦吟唱。

7.日本能乐曲目的剧情进展特色被归纳为:序、破、急。

8.日本能乐的曲目种类分为5大类:神戏、武戏、文戏、狂戏、鬼戏。

9.能乐为歌舞剧,狂言为白话剧;能乐善于表现人物的表层,狂言善于挖掘人性的里层;能乐表现虚幻,狂言描写现实。

10.日本的一种传统乐器,外形似箫,音色空疏悲凉:尺八。

11.歌舞伎剧目由历史剧、舞蹈剧、市井剧三部分组成12.歌舞伎许多剧目搬演自人偶净琉璃,其剧本最初也来自于人偶净琉璃。

13.歌舞伎的两种表演风格:荒事风格和和事风格。

14.与唐绘的构图形成相比,大和绘的构图形式具有平远、宽阔、舒缓的特点。

15.源氏物语绘长卷画从艺术上欣赏。

人物设置:三角、对线;压角场景设置:脱顶鸟瞰式;主题描述:用女仆做连线;人物表情:一抹眉目法(引目勾鼻)。

16.与源氏物语绘长卷画并为最著名的画卷:《源氏物语绘卷》、《鸟兽人物戏画绘卷》、《伴大纳言绘卷》、《信贵山缘起绘卷》。

17.四季风韵、名胜古迹、节庆岁时、街市风情是16世纪日本屏风画的四大主题。

18.日本浮世绘的三大画家:美人画家——喜多川歌磨、剧照画家——东洲斋写乐、风景画家——葛饰北斋。

19.浮世绘对现代西方绘画的影响:改变西方传统的写实主义绘画观念(再现->表现,具象->抽象,客体->精神)。

20.日本的三大美景:松岛、严岛、天桥立。

21.日本庭园的五大类型是:磐境神篱庭园、寝殿庭园、枯山水庭园、茶道庭园、回游庭园。

22.重森三玲认为庭院石组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磐座·磐境。

23.继武野绍鸥后,千利休在唐物供不应求情况下创制和物,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基础。

24.茶道具的美被归纳为:自然之美、用之美、生命之美、各美其美。

25.茶道的行礼动作氛围三个档次:真礼、行礼、草礼。

26.茶道中客人之间反复行的三种礼是:前礼、次礼、送礼。

27.茶道的礼法是全面的,包括:主客之礼、客与客之礼、人与物之礼。

28.继田中鹤翁成为第二位煎茶道家元的是:小川可进。

29.日本哲学家久松真一先生认为茶道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

30.日本早期民俗信仰中,人们把盛开的花朵看作可以让死去的灵魂起死回生的媒介。

31.保留至今的日本花道三大造型形式:立花、生花、自由花。

32.生花造型中最高规格“真级”造型是由松、竹、梅三种花材构成。

1.雅乐:《东游》(教材P50)《东游》演出的舞台环境设定在海边、沙滩上,其用意为:在海边招海神。

乐队取站姿,其用意为:体现野外性、虔诚性,神是游动的,乐队站立可随神而动。

演员的服饰上有松的纹样,其用意为:神的栖息地。

演出时须点燃篝火,其用意为:迎神。

2.能乐舞台 (教材121)能乐舞台没有幕,因为:可看到神从远方来回到远方去的全过程,便于与远来的大神直接交流。

能乐舞台的背景处画一棵松,因为:松树是神灵依附之处,游动的神降临在新长出的松枝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