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分组实验报告单(人教版) 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实验报告单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实验报告单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3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和3.8V),开关,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四、实验过程:(1)检查器材。

(2)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开关状态正确。

(3)闭合开关,查看两灯是否正常发光。

(4)将电流表接入A点,测出L1灯的电流。

(5)将电流表接入B点,测出L2灯的电流。

(6)将电流表接入C点,测出干路的电流。

(7)整理器材。

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一、实验目的: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跟各部分电路电压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压表(0~3V、0~15V),小灯泡3个(灯泡规格不同),开关,导线若干。

四、实验过程:(1)检查器材,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2)连接串联电路(注意开关的正确状态)。

(3)闭合开关查看两灯是否发光。

(4)将电压表与L1灯并联,测出它两端的电压,记入表格中。

(5)将电压表与L2灯并联,测出它两端的电压,记入表格中。

(6)将电压表与整个L1 L2串联电路并联,测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记入表格中。

(7)更换一只小灯泡,重复实验步骤(4)至(6)。

(8)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各用电器的电压和。

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名称:用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结论: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条支路电压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一、实验目的探究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10Ω)。

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指针是否指向零,并记录两表接入电路中的量程。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学生分组实验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学生分组实验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同学们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

特别是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量程要选择合适,读数时要弄清分度值,读数准确。

原始数据的记录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不许随意改动。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分析查找原因。

两个灯泡串联的实验记录:5.分析和论证引导学生分析:同学们认真分析你们测量出的数据。

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和你原来的猜想一致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得到的结论。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评价:表扬学生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归纳大家的实验,得出结论。

并引导学生分析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否能普遍适用。

启发: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伴的配合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祝贺同学们得到了一个正确的结论。

不过,对同学们来讲获得结论的过程更重要。

请大家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回顾,认真分析、思考在实验过程中真正明白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回顾探究的过程,思考总结。

6.评估与交流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索过程,寻找问题。

刚才提到的问题,请同学们互相讨论,看能不能找出问题的原因。

(教师巡视并参加同学们的讨论)同学们在实验中会发现一些问题,并且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要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所收获。

在同学们的交流中会发现许多同学都用了“几乎相等”这个词,而不是说“相等”,这又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读数或用电压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了误差,如读数时视线没有与电压表刻度盘垂直等影响了数据的准确程度。

最后指导学生根据他们的探究过程写一份科学探究的小报告。

学生完成探究报告,教师巡视,选择完成较好的,利用投影和同学们交流、小结。

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分组实验报告单(人教版)

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分组实验报告单(人教版)

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分组实验报告单(人教版)不要”)要:正确连接电路、选择合适的量程不要:让电流倒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量程2.测量电路中的电流,需要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才能得到准确的电流值。

教师评分:日期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各支路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

表达式为:U总 = U1 + U2 + U3 +。

+ Un。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不同支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值,验证了这个特点。

同时,在使用电压表时也要注意“两要、两不要、两看清”的原则,确保正确测量电压值。

实验名称: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

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恰好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5V。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等于小灯泡额定电压的1.2倍。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记录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注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它的额定电压太多)。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等于小灯泡额定电压的0.8倍。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记录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5.计算出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功率。

6.断开电路,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实验要求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在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2倍和0.8倍时,小灯泡的亮度都会发生变化。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

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有关。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了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粗细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呈正比关系,与其材料和横截面积呈反比关系。

此外,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会使导体电阻增大。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学生电源、电流表、开关、导线、小灯泡、镍络丝、锰铜丝和钨丝等器材。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物理实验报告册九年级彭原初中目录一、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2)二、练习使用电流表 (4)三、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5)四、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6)五、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7)六、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8)七、、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9)八、伏安法测电阻 (10)九、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12)一、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一、提出问题:1、如何组成串联电路?2、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什么?3、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能否独立工作,受不受另外一个用电器的影响?二、猜想或假设1、;2、;三、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组成串联电路(1)按图1-1的电路图,先用铅笔将图1-2中的电路元件,按电路图中的顺序连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2)按图1-1的电路图接好电路,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观察结果: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串联电路(3)把开关改接在L1和L2之间,重做实验B;再改接到L2和电池负极之间,再重做实验B.观察开关的控制作用是否改变了,并分别画出相应的电路图.电路图电路图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与论证4、结论:在串联电路里只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_________.5、评估:(从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测量的结论是否可靠等方面入手)6、交流:把你的探究过程及结论告诉同学和老师,或者把这个探究记录给他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既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又要为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做法辩护。

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目的: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铁圈(或三脚架)、温度计、蜡、海波、大号试管两支、烧杯、石棉网、水、火柴等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按课本组装器材,在试管中加入一些蜡,将温度计的上端悬挂在铁圈上,下端插入蜡中,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点燃酒精灯,对盛有水的烧杯加热,注意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当温度上升至40℃时,每隔1 min 记录一次示数,直到固体蜡完全熔化,再继续加热几分钟;将盛蜡的试管换成盛海波的试管重复上述操作,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实验结论:1海波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石蜡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实验名称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目的: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仪器和器材:激光笔,1/4圆的玻璃片和木板各2片,铁夹平面镜一小片,记号笔,刻字用的胶面纸,木块铰链(2个),金属棒。

实验过程:闭合激光笔的开关,可以观察到入射光线。

转动金属棒改变入射角,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得出:光在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放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一、实验名称: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二、实验目的: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三、实验器材:铝块(或铁块)、、直尺等。

四、实验步骤:1、用直尺测出铝块1、铝块2、铝块3的体积,将数据填入表格。

2、用已经调好的天平测出铝块1、铝块2、铝块3的质量,将数据填入表格。

3、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六、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的八年级下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铅笔,刻度尺。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引言:物理实验是九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验证物理定律,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精神。

本报告册将详细记录我在九年级物理实验课程中进行的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等内容。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掌握使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方法,了解质量的概念和测量原理。

实验原理:物体的质量是指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数量,通常用千克(kg)作为单位。

质量的测量可以通过比较物体与已知质量的物体的重力来实现。

实验步骤:1. 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天平使其水平。

2.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中,记录下示数。

3.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待测物体的重力,记录下示数。

4. 重复上述步骤,取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通过对不同质量物体的测量,得到了一系列质量值。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物体的质量是一个固定的值,不受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是相互印证的。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体积的实验,学习使用容量瓶和游标卡尺等仪器,了解体积的概念和测量原理。

实验原理:物体的体积是指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通常用立方米(m³)作为单位。

体积的测量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宽、高来实现。

实验步骤:1. 用游标卡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宽、高,记录下示数。

2. 用容量瓶装满一定量的水,记录下初始水位。

3. 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容量瓶中,记录下新的水位。

4. 重复上述步骤,取不同体积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通过对不同体积物体的测量,得到了一系列体积值。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物体的体积是一个固定的值,不受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容量瓶和游标卡尺的测量结果是相互印证的。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学习使用密度计和天平等仪器,了解密度的概念和测量原理。

九年级全册物理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全册物理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全册物理实验报告单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中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流表(量程:0.6A、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

实验原理回答问题为什么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处处相等?。

讨论、分析实验中的问题评语教师签名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电压表2.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实验器材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量程:3V、15V),2个灯泡(额定电压不同),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

2.将电池组、开关连接在电路上组成串连电路(注意开关的正确状态)。

3.用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V1。

4.用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V2。

5.用电压表测L1与L2两端的总电压V。

6.整理器材。

回答问题如果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会有什么现象?讨论、分析实验中的问题评语教师签名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用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压表,研究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实验目的正确设计并连接该实验电路实验器材电压表(量程3V、15V),电流表(量程:0.6A、3A),待测电阻(10-30Ω),开关,导线,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滑动变阻器。

新版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实验与探究报告册答案

新版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实验与探究报告册答案
十一页交流1、看电流的路径或看用电器间是不是互相影响
2、图一串联图二并联
十二页日期
测量电流的大小,(符号自己画)
1、串联,接线柱正进负出,选合适的量程,不能直接接电源两端
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
问题:无
猜想:无
十三页设计:连接串并联电路并用电流表测量不同位置的电流
器材:电流表开关电源导线灯泡
收集:无
分析论证:无
五十八页
1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2略(可根据自己知道的写)
批改日期:
镍铬合金0.5米电流0.3A
镍铬合金0.8米横截面积更大的电流0.25A
酒精灯加热的镍铬合金0.5米电流0.44A
论证: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
三十二页交流1、注意观察电流表示数,不足时电阻小容易损坏电源
2电阻大电流小所以小灯泡不发光
3灯泡的作用是保护电路
4不能,因为她没有用不同长度的电阻做实验
目的:测灯泡功率
问题:略
假设:略
设计:测处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流并根据P=UI计算功率
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
收集:(你们自己书上有实验数据自己填写)
论证:
(1)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不同。(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
四十九页
1额定的是标注的正常工作的数据,而实际的是实际发生的数据
三页探究日期:
不一样,质量大的用的时间长
1、不相同,因为相同热源加热水的时间长
探究目的: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相同吗
猜想假设:不相同
四页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热量看谁温度升高的高
实验器材:酒精灯水没有温度计烧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实验用品: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试管2支、试管夹、温度计2只、秒表、冷水、食用油实验步骤:(1)、组装好铁架台,将盛有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两试管底部紧贴在石棉网上,用同一盏酒精灯加热,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通过温度计观察两试管中液体温度的变化;(2)、记下两种液体温度先后达到50摄氏度时所用的时间;(3)、将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的不同转换成吸收热量的不同;实验结论:物质种类质量初温末温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吸收热量水60 20 45 25 6 多食用油60 20 45 25 3 少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水吸收的热量较多,即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强(比热容较大)。

小组成员:教师评分:九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目的: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实验用品:学生电源灯座及灯泡单刀开关导线实验步骤:1、组成串联电路(1)按上图的电路图,连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和断开各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实验结论:串联并联1在串联电路里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用电器同时(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会(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___所有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__不变__.2、在并联电路里有多条电流路径;用电器单独(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不会(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干路开关控制___所有___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__所在之路上的____用电器。

小组成员:教师评分:九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练习使用电流表实验目的: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流表灯座及灯泡开关导线实验步骤:1、校零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若没有则用螺丝刀调节校零螺母让指针回到零刻度处2、按电路图把电流表与用电器(小灯泡)串联,并注意要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3、测出灯泡工作时候的电流值。

实验记录:小灯泡工作时的电流I= 0.3 A实验结论:1. 电流表正确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两要、两不要、两看清”)“两要”: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电流要“+”进“-”出。

“两不要”: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量程,不要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两看清”:看清电流表所用量程,看清电流表每一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值即分度值。

小组成员:教师评分:九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练习使用电压表实验目的: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用电器工作时的电压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表灯座及灯泡开关导线实验步骤:1、校零观察电压表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若没有则用螺丝刀调节校零螺母让指针回到零刻度处2、按电路图把电压表与用电器(小灯泡)并联,并注意要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3、测出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值。

实验结论: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U= 1.2 V1. 电压表正确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两要、两不要、两看清”)“两要”: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电流要“+”进“-”出。

“两不要”: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量程,不超量程时可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测出电源电压。

“两看清”:看清电压表所用量程,看清电压表每一小格所表示的电压值即分度值。

小组成员:教师评分:九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干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AB之间、BC之间、AC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压值;③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一次。

实验记录:L1两端的电压U1/V L2两端的电压U2/V 总电压U/V 第一次测量 1.2 1.6 2.8 第二次测量 1.3 1.5 2.8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电源两端电压表达式:U=U1+U2小组成员:教师评分:九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干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AB之间、CD之间、EF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压值;③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一次。

实验记录:L1两端的电压U1/V L2两端的电压U2/V 总电压U/V第一次测量 1.3 1.3 1.3第二次测量 1.4 1.4 1.4实验结论: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表达式:U=U1=U2小组成员:教师评分:九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实验目的:学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实验器材:学生电源、小灯泡及灯座、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实验所需器材是否齐全。

2、观察滑动变阻器的铭牌:观察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并记录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3、画电路图。

4.、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1)断开开关,连接实物;(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最大阻值处;(3)检查电路是否正确。

5、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位置,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记录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电阻变化,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ABACADBCBDCD实验结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滑片P自左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变化情况(即由A滑向B端)小灯泡(变亮,不变,变暗)电流(变大,变小,不变)A B 不变不变A C 变暗变小A D 变暗变小B C 变亮变大B D 变亮变大C D 不变不变小组成员:教师评分:九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并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学生电源、定值电阻两个、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开关断开,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阻值最大位置;2、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位置,观察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3、改变滑片位置,观察电流表示数I1,电压表示数U1,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4、仿照步骤3,再重复四次,观察电流表示数I2---I6,电压表示数U2---U6,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实验结论:次数电阻R/Ω电压U/V 电流I/A15 2 0.42 4 0.83 6 1.24 8 1.65 10 2.06 12 2.4结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小组成员:教师评分:九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探究,得出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学生电源、三个不同阻值定值电阻、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各、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将R1接入电路,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阻值最大位置;2、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位置,观察电压表示数等于2v时,观察电流表示数I1和电阻值R1,并将I1、R1记录在数据表格中;3、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阻值最大处,用R2替换R1,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位置,观察电压表示数为2v时,观察电流表示数I2和电阻值R2,并将I2、R2记录在数据表格中;4、仿照步骤3再做四次,将I1---I6,R1---R6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实验结论:次数电压U/V 电阻R/Ω电流I/A1 3 5 0.62 10 0.33 15 0.24 20 0.155 25 0.126 30 0.1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电阻成反比。

小组成员:教师评分:AVRS Rp 九年级 班级: 姓名:实验名称: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器工作时的电阻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 ,改变滑动变阻器Rp,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3)算出电阻器的阻值。

实验结论:项目次序U ∕V I ∕A R ∕Ω1 3.8 0.37 10.272 3.7 0.36 10.263 3.7 0.37 10.00 43.80.399.74结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10 Ω。

小组成员: 教师评分:九年级 班级: 姓名:实验名称: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实验器材: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 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恰好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5V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等于小灯泡额定电压的1.2倍。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记录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注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它的额定电压太多)。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等于小灯泡额定电压的0.8倍。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记录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5、计算出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电功率6、断开电路,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1)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 不同。

实际电压越 ,小灯泡功率越 。

(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 决定,实际功率越 ,小灯泡越 。

实验要求发光情况 电流(A ) 电压(V ) 电功率(W )1 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2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3 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小组成员: 教师评分:九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部实验目的:通过探究得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规律实验器材:通电螺线管磁场演示器、条形磁体、菱形小磁针、铁屑、干电池、开关、导线实验步骤:1、开关断开,连接电路。

2、在通电螺线管的四周放上菱形小磁针。

3、闭合开关,观察菱形小磁针的指向小磁针排列情况。

把小磁针的指向画下来(可用相机照相),断开开关。

4、在条形磁体的放上菱形小磁针,观察菱形小磁针的指向,观察小磁针的排列情况,把小磁针的指向画下来。

(可用相机照相)5、对比两次所画的图或者照片,总结规律。

实验结论:结论:比较通电螺线管周围和条形磁铁周围小磁针的排列情况,分析实验现象,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的磁场相似。

小组成员:教师评分:祁东县河洲镇第二中学物理实验报告单九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实验器材:蹄形磁体、灵敏电流表、导线、铜棒、铁架台、细线、开关实验步骤:1、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一根导体棒ab,用导线将它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