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及变质岩石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石学复习超强总结

岩石学复习总结一、名词解释1、岩浆:是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高温熔融体。
2、岩浆岩的相:就是指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岩石和岩体总的特征,包括形成深度、结构、构造和产状等,可分为侵入岩相和火山岩相两大类。
3、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和矿物之间的关系;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填充方式等。
4、拉斑玄武结构:又称填间结构,表现为在杂乱分布的长条状斜长石所组成的多角形空隙中,既充填有辉石和磁铁矿等小颗粒,又充填有隐晶质或玻璃质,是介于间粒结构和间隐结构之间的过渡类型。
5、粗面结构:是粗面岩常具有的特征结构。
在偏光显微镜下看来,基质中的碱性长石微晶呈大致平行的排列,这反映熔岩凝固时的流动情况。
其特点是,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见基质中的碱性长石微晶大致呈定向或半定向的排列,这反映熔岩凝固时的流动情况6、间隐结构:又称填间结构。
间隐结构由辉石和斜长石及黯黑色玻璃组成玄武岩常见的一种结构。
一种半晶质的基质结构。
其特点是长柱状或板条状矿物不规则分布,互相交接呈格架状,在格架的间隙中的为玻璃或隐晶物质所充填,有时也含有极少量铁镁矿物或金属矿物微粒。
如晶体间隙中除玻璃质之外,还有粒状矿物,如辉石、磁铁矿等,则称为拉斑玄武结构或拉玄结构7、间粒结构:浅成相或喷出相火山岩基质中,由辉石等暗色矿物以及隐晶质玻璃质充填于微晶斜长石粒间空隙形成的结构。
称为填隙结构。
充填物均为粒状矿物时称间粒结构。
充填物为隐晶质-玻璃质称间隐结构。
二者的过渡类型称间粒间隐结构。
8、色率:岩浆岩中铁镁矿物含量的体积百分比。
9、镁铁矿物:矿物中氧化亚铁,氧化镁的含量较高,包括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和黑云母类。
这些矿物的颜色一般较深,又称为暗色矿物。
10、硅铝矿物:又可以称为“浅色矿物”,它是火成岩中的石英及含钾、钠、钙较多的铝硅酸盐矿物的总称。
《岩浆岩及变质岩石学》教改项目成果概述

《岩浆岩及变质岩石学》教改项目成果概述一、项目成果的具体内容及主要特色1. 选择区域变质作用及其岩石这一章在教师先讲主体内容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学生方式让学生展示本章更详细内容,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自学与自我展示技能。
2.加强学科知识实践应用及归纳总结方面的内容,分组讨论各个实验的难点和注意内容,组织研究生和上课学生一起总结探讨,教师给予点评,并收集他们的问题进行有征对讨论与解答。
3. 强化综合性实践与野外实习的教学内容,到昌平周边的二龙山和军都山实习,野外观察认识岩石岩性、结构、构造、产状、脉体及风化等特征,并要求大家就感兴趣的方面分组讨论、查阅资料完成实习报告,做到课堂实习与课间野外实习相结合。
二、实践运用情况及效果评价1. 培养了学生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学习与实践的兴趣。
2. 让学生熟练掌握了不同类岩浆岩和变质岩近四十块手标本认识特征,并能运用鉴定知识和技能方法对未知岩石进行有效鉴定。
3.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查阅文献、发现问题等能力,初步培养其科学素养及创新精神。
三、项目成果支撑材料目录授课计划或教学日历研讨课和实习课教案学生实习和实验总结报告项目研究主报告1.项目研究与改革的背景、思路和方法1.1项目背景岩浆岩及变质岩石学是地质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既是地质学专业登堂入室的必经之路,又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科的内容不仅与专业前导课程密切相关,而且与后继理论课程及地质综合实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该门学科对于指导学生野外综合实习,提高地质学综合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课程的学科体系已基本成熟,但内容丰富、教学时间短,要记忆的东西很多,要观察标本也多,传统的教学为记忆这些费时,常使学生困难重重。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会学生从大量岩石标本和丰富的资料中理出头绪,应采取研究性的教学方法。
先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方法、研究思路,再以此为线索理解、审视丰富的资料,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考研经验谈

回想⾃⼰半年多的考研之路,感触良多。
⼀些学弟学妹向我询问考研的经验与感受,这⾥我很愿意写出来,与⼤家分享。
那么我将分不同的⽅⾯说说我在备考北京⼤学地质学系矿物学岩⽯学矿床学专业硕⼠研究⽣专业课⽅⾯的⼀些经验和感受。
可能下⾯的⽂字稍显琐碎,希望⼤家见谅。
关于考试科⽬: 北京⼤学地质学系矿物学岩⽯学矿床学专业是考这四门:英语、政治、⾼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岩⽯学。
其中英语和政治⽤的是全国卷,⾼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是⼆合⼀的试卷,为北⼤⾃命题。
⾼等数学部分占75分,地质学基础部分占75分。
岩⽯学科⽬是三合⼀的试卷,是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岩类混合在⼀起考察的,共两种题型: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关于备考⽤书: 北⼤地质系“岩⽯学”的考试科⽬以路凤⾹、桑隆康的《岩⽯学》为主要考试书⽬,是地质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为⽬前岩⽯学最新版的教材。
除了这本书,我认为还有些书可以作为备考的参考书来使⽤,主要有以下⼏本:武汉地院乐昌硕编写的《岩⽯学》、成都地院卫管⼀等编写的《岩⽯学简明教程》、中国地质⼤学邱家骧编写的《岩浆岩⽯学》、南京⼤学孙鼐、彭亚鸣编写的《⽕成岩⽯学》、北京⼤学王仁民编写的《变质岩⽯学》,长春地院贺同新编写的《变质岩⽯学》以及⽯油⼯业出版社的《沉积岩⽯学》和西南⽯油⼤学唐洪明编写的《矿物岩⽯学》,此外,在阐述不同构造环境的岩浆作⽤产出的岩⽯的地化特征时也可以⾃学⼀下韩吟⽂的《地球化学》的相关内容。
另外,这⾥推荐⼀篇参考⽂献:北京⼤学张⽴飞教授在2007发表的⼀⽚综述性⽂章《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变质地质学研究的前沿》,读完这篇⽂章,可以对变质地质学部分有个宏观的了解。
关于如何使⽤专业课资料: 如果有时间,⾄少要精读⼀遍考试书⽬。
因为尽管每年的考试试题重复率很⾼,但基本上保持在150分的卷⼦⾥有100分左右是过去曾经考过的,但每年都会有50分左右的试题是新出的。
所以,研究往年真题的⽬的在于保住已有的100分,⽽精读的⽬的就在于争取未知的50分! 参考书不⽤全看,参考书是⼀个⼯具书的作⽤,我们主要是带着问题去看!边看边总结抄录关键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3选课须知及选课手册

2周
230
地质11-10转专业班,地质121班,地质12-2班,地质12-3班, 地质12-4班 学院统一安排 ,地质12-5班转专业,地质12创 新班,地质12卓越班 勘查12-1班,勘查12-2班,勘查 12-3班,勘查12-4班 勘查12-5班留学生班
7月1日-10日
6 地学院
100101P002 02 普通地质实习
40化工学院 100306P005 01 企业生产实习(轮岗) 必修
3
30
学院统一安排
过程10-4班卓越班
41化工学院 100306P006 01 企业生产实习(定岗) 必修 42化工学院 100307P001 01 43化工学院 100307P002 01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水 必修 泵和泵站的设计
50机械学院 100408P005 01 计算机辅助绘图
必修
李
杰
1
20
126
6月30日至7月4日
第4页;共8页
教务处
2013年6月9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2至2013学年短学期(夏季)本科生开课一览
序 开课院系 课程号 号 课序号 课程名 课程 属性 上课 教师 学分 学时 课容量 上课地点 主修班级 备注 选课限制 说明
8.13-8.23
30化工学院 100305P005 01 炼厂认识实习
朱建华、曹 睿 必修 徐 建、刘梦溪
2
20
179
8.23-8.30
31化工学院 100305P006 01 化工厂生产实习
必修 谭华平、孙学文
4
4周
151
8.16-8.27
32化工学院 100305P009 0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33化工学院 100305P009 02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34化工学院 100305P009 0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35化工学院 100305P009 04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36化工学院 100305P009 05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沉积岩石学》课程PPT

地球表层的特点是什么?
---低温、低压、有生命活动
沉积岩:在地球表层,由母岩的风化产物、有机物质、 火山物质等,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成岩作用而 形成的一类岩石。
“地球表层”的特征(低温、低压): 1、温度:地表温度,-70 ℃ ~85 ℃,一般- 30 ℃ ~40 ℃。 2、压力:地表压力,大部在0.1-2MP(1-20atm)的范围内,可达1000atm。 3、水和大气的作用活跃:水和大气是母岩风化的主要营力,也是母岩风化 产物以及火山物质等搬运的主要介质。没有水和大气,就没有沉积岩。 4、生物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活跃:生物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也是沉积岩形 成的重要因素。
沉积岩:在地球表层,由母岩的风化产物、有机物质、 火山物质等,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成岩作用而 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在地球表层,由母岩的风化产物、有机物质、 火山物质等,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成岩作用而 形成的一类岩石。
“成岩作用(沉积后作用)”:沉积物沉积之后到变质作用之前或因构造运动 重新抬升到地表遭受风化以前所发生的、导致结构或成分变化的一切作用,包 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
常见 无
成层性 好
块状
高温高压下已 暗色矿物常 颗粒棱角状; 无
有岩石变质形 见,特有矿 矿物定向排列
成
物
形成的线理,
面理
成层性 差
矿物成分差异
岩浆岩
结构差异
变质岩 沉积岩
非可燃生物岩
沉积岩与岩浆岩和变质岩 有何不同?如何区分?
岩石类型
三大类岩石之间的主要区别特征
成因
矿物成分 结构与构造
化石 其它
沉积岩 岩浆岩 变质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石学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7769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石学期末备考题库77696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单选题:(1)花岗岩矿物成分最常见的是()A.石英,钾长石,辉石和黑云母B.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和黑云母C.石英,斜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D.斜长石,钾长石,白云母和黑云母正确答案:B(2)辉绿结构主要形成于()A.沉积岩B.花岗岩C.变质岩D.岩浆岩正确答案:D(3)同一大类的岩石,其喷出岩与相应的侵入岩的主要不同表现在()A.矿物成分上B.结构和构造上C.颜色深浅上D.化学成分正确答案:B(4)砂岩中,纹层相互平行,称为()A.平行层理B.水平层理C.楔状层理D.槽状层理正确答案:A(5)花岗岩受到变质后形成的岩石可以称为()A.沉积岩B.火山岩C.正变质岩D.副变质岩正确答案:C(6)下列与其他岩石类型不同的是()A.构造角砾岩B.碎裂岩C.糜棱岩D.角砾岩正确答案:D(7)()具块状构造,中粒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物成分主要由碱性长石(36%),石英(32%),斜长石(18%),黑云母(8%)等组成A.辉长岩B.流纹岩C.闪长岩D.花岗岩正确答案:D(8)()的矿物成分主要由单斜辉石(27%),紫苏辉石(18%),基性斜长石(40%)等组成,含有少量橄榄石及角闪石,具中粗粒等粒结构,且其辉石与斜长石的自形程度相近A.辉长岩B.闪长岩C.玄武岩D.花岗岩正确答案:A(9)()结构是由于含(0H)-的斑晶矿物在地表高温氧化条件下因氧化分解,失去水分,析出铁质而形成的A.暗化边B.环带C.反应边D.海绵陨铁正确答案:A(10)()构造是一种不均一构造,是由岩石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或成分的差异造成的,表现为岩石在颜色,矿物粒度等方面都非常不均匀,没有一定的规律性A.块状B.斑杂C.带状D.原生片麻正确答案:B。
地质学类专业解读:地质学

地质学类专业解读:地质学一、地质学专业是什么?地质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性理学专业,主要研究地球及其演化的历史。
地质学属于地质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的基础,具备扎实的地质学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地质勘探的方法、规范及流程,了解地质学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与应用前景,具备从事与地质学有关的研究、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具备独立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毕业后可到国土、地矿、冶金、建材、能源、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等行业的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地质学专业学什么?示例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浆岩与变质岩岩石学、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与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矿床学等。
示例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地质学(基地班):结晶学与矿物学(双语)、古生物学(双语)、地史学(双语)、晶体光学、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遥感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矿床学基础、地质微生物学(双语)、地质学专业英语、沉积学与古地理学、区域大地构造学基础、区域地质调查学、流体包裹体、中国区域地质学、学科前沿课等。
(2)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晶体光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遥感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沉积学与古地理学、区域大地构造学基础、区域地质调查学、矿床学基础、地质学专业英语、中国区域地质学、学科前沿课等。
(3)地质学(地质-地球物理复合):结晶学与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晶体光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区域大地构造学、矿床学基础、重磁电原理与方法、地震与测井原理与方法、地震数据处理、区域地质调查学、地质学专业英语、学科前沿课等。
《储层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储层地质学》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储集岩:具有孔隙空间并能储渗流体的岩石。
2、储层:凡是能够储存油气并能在其中参与渗流的岩岩层即为储层。
3、储层地质学:是研究储层成因类型、特征、形成、演化、几何形态、分布规律,还涉及储层的研究方法和描述技术以及储层评价和预测的综合性地质学科。
4、孔隙度:岩样孔隙空间体积与岩样体积之比5、有效孔隙度:指相互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6、流动孔隙度:指在一定压差下,流体可以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7、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为某单一流体所饱和时,岩石与流体之间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能力称为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8、相渗透率:又称之为有效渗透率,指岩石孔隙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流体共同渗流时,岩石对每一种流体的渗透能力的量度,称之为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9、相对渗透率:岩石孔隙为多相流体饱和时,岩石对各流体的相对渗透率指的是岩石对各种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的比值10、原始含油饱和度:油藏开发前,所测出的油层岩石孔隙空间中原有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称为原始含油饱和度11、残余油饱和度:残余油是在油层内处于不可流动状态的那一部分油,其所占总孔隙体积百分数称为残余油饱和度.12、达西定律:位时间内通过岩石截面积的液体流量与压力差和截面积的大小成正比,与液体通过岩石的长度以及液体的粘度成反比.13、成岩作用:沉积物沉积之后转变为沉积岩直至变质作用之前,或因构造运动重新抬升到地表遭受风化以前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以及这些作用所引起的沉积物或沉积岩的结构、构造和成分的变化。
14、同生成岩阶段: 沉积物沉积后至埋藏前所发生的变化与作用时期。
15、表生成岩阶段: 处于某一成岩阶段的弱固结或固结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因构造作用抬升至地表或近地表,受大气淡水的溶滤等作用所发生的变化与作用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至2018学年第二学期
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岩浆岩及变质岩石学性质_必修课
总学时_40 讲课20 实验20 其它___
授课班级地质17 - 1、2、4,资源15-留学生学生人数68 人
任课教师_牛花朋_职称_副教授_
所在院(系、部) 地球科学学院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名称:矿物岩石学作者:陈世悦等
出版单位: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制
填写说明:
1.每上一次课填写一行,节次填写数字“1-5”,一天共分5大节课,例如:一周上三次课填写三行,并在周学时栏合并单元格填写“6”,周一第3、4节,在节次栏中填写2。
2.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
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如有变动,须经课程所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批准,并报院(系、部)办公室备查。
3.上机、大作业、课堂讨论、外出参观、考试等如占课内学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教学日历由教师自存一份、课程所属系存一份,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送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并发一份电子版给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有实验和上机学时的须发一份电子版的给实践科s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