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族英雄名录及籍贯
中国近代英雄

中国近代英雄-邓世昌广东番禺县(今广州海珠区),这里是中国近代英雄的故乡.这里有朱执信(1885.10.12~1920.9.21)冼星海(1905.5~1945.10.20)邓世昌(1849.10.04~1894.09.17)等英雄人物.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出生于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
其父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尝于广州及津、沪、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并始建邓氏家祠。
因邓焕庄与妻子郭氏饱受世道黑暗和战乱之苦,殷切盼望邓氏家业昌盛,就给他们的独生子起名为邓永昌;然而家业兴旺谈何容易,离不开时势和国运的大环境,故知情达理的邓焕庄又将其子改名为邓世昌。
字正卿.邓世昌从小资质聪颖,勤奋好学,在家乡以优异成绩学完小学学业。
当邓焕庄携世昌到了上海之后,先让他进了教会学校,师从欧人学习英语、算术。
世昌接受新知识能力很强,学业上进步及快,在很短时间内,就能与洋师对话,并能看阅英美原版书籍。
洋师对他赞赏有加,十分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学生。
邓世昌在船政学堂攻读五年,自始至终,奋发学习,自强不息,各门功课考核皆列优等。
“凡风涛、纱线、天文、地理、测量、电算、行阵诸法,暨中外交涉例文,靡不研究精通”尤其是在随“建威”练船到南洋的实习中,表现出实际驾驶、管理舰船很高的素质和技能,深得外教的好评。
加之年龄在同学中偏大,比较稳重和老练。
正因如此,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输船大副。
船政学堂培养的军官开始指挥军舰,这是中国军事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开辟了院校教育的先河。
正值日本侵略军窥台湾、澎湖、基隆诸隘时,任“海东云”炮舰管带,巡守海口,获升千总。
1877年3月,福州船政局首次派学生去英国和法国留学,根据邓世昌的全面素质和表现,所以李鸿章等人几次派他出国去接收新舰。
邓世昌在出国接舰过程中,抓紧机会,虚心好学,弥补了未在国外深造的缺憾。
1880年北洋水师在英国定购的“超勇”、“扬威”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及事迹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及事迹中国近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和事迹,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或是革命先驱、或是富有抱负的改革者、或是不屈不挠的抗日斗士,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脉创造了伟大的历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秘中国近代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一、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他始终致力于推翻清朝政府,用民族独立的方式强化中国的国际地位。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孙中山为了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现代民主的建立,多次逃离家乡前往国外,拓展海外的支持力量。
他在革命和民主的实践中发现社会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提出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思想和理论。
他为中国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
二、林则徐:从肃清鸦片到启蒙教育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另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改革者,他在清朝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在担任广东巡抚期间,果断采取措施,惩治鸦片贩子,并提出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思想。
他谴责中国的传统,提出了前进方向和目标。
在林则徐的领导下,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化和改革,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孟良崮:被烈火淬炼的中国战士孟良崮战役是中国反日战争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之一,它发生在1947年。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军队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孟良崮战役是中国人民勇气和毅力的集中体现,同样也是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伟大历史章节。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展现了自己的勇气、智慧和抗击侵略的精神。
这场战斗永远铭刻在历史中,也为中国近代的独立和自由奠定了基础。
四、雷锋:永不磨灭的人格魅力雷锋是中国人民中的英雄,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中奏响了激越的乐章。
他慷慨赴死、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深刻震撼着全体中国人民,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纪念碑。
雷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解放军的杰出代表,他的精神和行为给全国人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近代英雄人物事迹素材

以下是一些中国近代英雄人物的事迹,供您参考:
1. 林则徐:清朝道光年间,英国商人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他严禁鸦片,于广东厉行禁烟,收缴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其禁烟的正义行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2. 邓世昌:在甲午战争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沉没。
全舰官兵英勇顽强,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 洪秀全: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其起义历时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
4. 杨靖宇: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在1940年的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率领警卫旅转战于濛江县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5昼夜。
他双脚磨破,身边只有一把树皮、2粒子弹和一块破布,却坚决不动摇,直至弹药耗尽。
以上这些人物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坚定的信念,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历史潮流之中,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

1.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
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
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十一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
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林则徐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2.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爱国将领。
字正卿。
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
18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
后历任福建水师海东六、振威、飞霆等兵船管带。
光绪五年(1879),调北洋水师。
六年,随丁汝昌赴英接舰,驾驶扬威舰经地中海、印度洋回国,任该舰管带。
十三年,再次赴英,接带致远巡洋舰。
十四年,授记名总兵,加提督衔;同年,北洋海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
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奋勇战斗,遭日舰围攻,仍毅然指挥已受重创的致远舰向日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猛冲,决计与其同归于尽,不幸在冲击中被击沉,与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
(1782-1850年),名爱新觉罗·绵宁后改为爱新觉罗·旻宁,满族。
嘉庆病死后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28年。
病死,终年69岁,葬于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近代史英雄人物事迹

近代史英雄人物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1. 林则徐:林则徐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官员和思想家,他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在担任湖广总督期间,大力禁烟,并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2. 洪秀全: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他领导了一场反对清朝政府的农民起义,试图建立一个新的政权。
他提出了“拜上帝教”的教义,并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和重要人物,他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即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人民幸福。
他领导了多次反清起义,并最终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4. 李大钊: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 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袖和中国革命的重要人物,他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革命斗争,并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贡献和牺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尊重。
近代名人简介

近代名人简介1:梁启超——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公车上书,并参与了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民国后成为著名教授、社会活动家: 2:林则徐——他是封疆大吏,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其亲身参与了虎门销烟,被人们誉为民族英雄3: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
5: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修建的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6:洪秀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
7:李鸿章——李鸿章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
8: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
:9:康有为——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同时他也是戊戌变法主要参与者10:袁世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时期,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11:谭嗣同——清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之一;谭曾著《仁学》一书,维新派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甘愿流血牺牲,英勇就义。
12:孙中山——是医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族主义者、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亦为中华民国国父。
13:蔡元培——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4:陈独秀——思想家、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及首任总书记。
15: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6:蔡锷——中国政治家、军事家。
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
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17:汪精卫——早期革命家,青年时代加入孙文的革命组织,成为孙文的得力助手。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
以下是一些中国近代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1. 林则徐:清朝道光年间,面对鸦片泛滥成灾的问题,林则徐果断采取措施,进行了大规模的禁烟运动。
他坚决抵抗西方列强的压迫,成功销毁了大量鸦片,展现出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决心。
2. 岳飞:作为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岳飞在抵御金朝入侵的过程中表现出色。
他率领的“岳家军”在多次战役中大获全胜,成功保卫了南宋王朝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3. 杨靖宇:在抗日战争期间,杨靖宇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为抵抗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率领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敌人展开斗争,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
4. 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为了战友们的生命安全,毅然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英勇牺牲。
他的壮举激励了全军将士,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5. 刘胡兰:在解放战争时期,刘胡兰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保守了党的机密。
她还主动承担起向群众传达信息的任务,为了群众和革命的利益英勇牺牲。
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都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英勇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作出
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应该铭记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
近代中国重大人物介绍总结

-6
原名衍鸿,字展堂,号不匮室主,汉族,广东番禺客家人。中国国民党元老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也 是国民党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1901年中举人。1902年、1904年两度赴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师范科 广东 、法政大学速成法政科。1905年9月加入中国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稍后又由孙中山指定任本 番禹 部秘书,从此成为孙中山主要助手之一。1936年5月12日突发脑溢血病逝。 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 浙江 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 绍兴 《朝花夕拾》参加新文化运动。 原名艮寅,字松坡,遗著被编为《蔡松坡集》。蔡锷曾经响应辛亥革命,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
杨度
1874
1931
-1
湖南 特的政治家,先后投身截然对立的政治派别。 湘潭
陈天华
1875
1905
-2
陈天华原名显宿,汉族,汉民族英雄。革命家,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出色的宣传家。字星台,亦字过 湖南 庭,别号思黄,母早逝,父为塾师,幼从父识读,因家境贫寒,乃营小卖以补济,然坚持好学不辍。常 新化 向人借阅史籍之类书籍,尤喜读传奇小说,亦爱民间说唱弹词。 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
康有为
1858
1927
15
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长素、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 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 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 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 广东 考》在我国历史上,他首次倡导了政治体制上的中西结合,最早在中国提出了立宪政体,并提出了具体 南海 的宪政方案:兴民权、设议会、进行选举和地方自治,在坚持儒家传统和帝制的前提下,逐步学习西方 的立宪经验。康有为的立宪思想有很多保守的成份,但作为我们民族思想文化成果的组成部分,仍然应 当重视。 字慰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曾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 河南 亥革命时期,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 襄城 度。开始主张建强国、创建强大的中央政府等,但后来在杨度等立宪人士的鼓惑下复辟称帝被推翻。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 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 湖南 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 浏阳 子”之一。 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之一,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 广东 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 香山 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民族英雄名录及籍贯林则徐(福建福州)、邓世昌(广东番禺)、丁汝昌(安徽巢湖)、刘步蟾(福建福州)、左宗棠(湖南湘阴)、丘逢甲(广东蕉岭)、林泰曾(福建福州)、沈葆桢(福建福州)、冯子材(广西钦州)、刘永福(广西钦州)、关天培(江苏淮安)、朱德(四川仪陇)、彭德怀(湖南湘潭)、杨靖宇(河南确山)、贺龙(湖南桑植)、刘伯承(四川开县)、杨虎城(陕西蒲城)、赵尚志(辽宁辽阳)、赵一曼(女)(四川宜宾)、徐向前(山西五台)、聂荣臻(四川江津)、李宗仁(广西桂林)、佟麟阁(河北高阳)、左权(湖南醴陵)、彭雪枫(河南镇平)、周保中(云南大理)、马本斋(河北献县)、赵登禹(山东菏泽)、张自忠(山东临清)、戴安澜(安徽无为)、蔡廷锴(广东罗定)、将光鼐(广东东莞)、孙立人(安徽庐江)、吉鸿昌(河南扶沟)、谢晋元(广东蕉岭)、吕正操(辽宁海城)、郝梦龄(河北藁城)、李林(女)(福建尤溪)、马占山(河北丰润)、池峰城(河北景县)、冯治安(河北故城)、吉星文(河南扶沟)、何基丰(河北藁城)、王铭章(四川新都)、黄镇(安徽桐城)、聂耳(云南玉溪)、冼星海(广东番禺)、张寒晖(河北定县)、麦新(江苏常熟)、唐淮源(云南江川)、饶国华(四川资江)、高志航(吉林通化)、李桂丹(辽宁新民)、刘粹刚(辽宁昌图)、乐以琴(四川芦山)、沈崇诲(湖北武昌)、武士敏(河北怀安)、马宝玉(河北蔚县)、葛震林(河北曲阳)、胡德林(河北容城)、胡福才(河北容城)、宋学义(河南沁县)、金振中(河南固始)、白文冠(女)(河北河间)、红嫂明德英(女)(山东沂南)、戎冠秀(女)(河北平山)、冷云(女)(黑龙江桦川)、安福顺(女)(黑龙江)、李凤善(女)(黑龙江林口)、杨桂珍(女)(黑龙江林口)、胡秀芝(女)(黑龙江林口)、郭桂琴(女)(黑龙江林口)、黄桂清(女)(黑龙江)、王惠民(女)(黑龙江)、刘傻子(河北正定)、王东沧(河北安平)、许佩坚(河北饶阳)、李混子(河北新乐)、王伟(浙江湖州)等。
中国十大民族英雄十大功臣七战匈奴——卫青卫青(?—前106年),字仲卿,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人,西汉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
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
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大中大夫。
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至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700人,受爵关内侯。
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万骑出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境)反击匈奴,斩获数千。
二年春,与将军李息等领兵出云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阙(今内蒙古临河西北),再折向南,围歼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两部,斩获数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开辟其后出击匈奴单于本部的基地,受封长平侯。
五年春,率骑兵3万出高阙六七百里,夜袭右贤王,俘获1.5万人,拜大将军,统领众将。
六年春、夏,两次率六将军、十余万骑出定襄(今和林格尔西北)击漠南单于大本营,歼万余人(见河南漠南之战)。
元狩四年(前119)春,率4将军、5万骑出定襄奔袭匈奴,击溃单于本部,追至窴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面支脉)赵信城,烧匈奴积粟而还。
是役斩获近两万人,给匈奴以沉重打击(见漠北之战)。
因功与霍去病并为大司马。
卫青一生七次率兵击匈奴。
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作战常奋勇争先,将士皆愿为其效力;处世谨慎,奉法守职。
匈奴末灭,何以家为——霍去病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籍贯河东平阳(属今山西临汾)。
霍去病少年时生活在奴婢群中,贫贱艰苦。
但他随舅父卫青习武,骑射、击刺技艺超群,体魄健壮,寡言守信,智勇兼备。
霍去病18岁即为天子侍中(皇帝身边保卫安全的官),同年便随大将军卫青参加与匈奴右贤王争夺河南地(今河套地区)的最后一战,号“票姚校尉”。
他率领800精骑,距大军数百里之遥,乘匈奴不备,选择便于进攻的目标,出奇制胜,斩杀敌兵1028人,首战告捷,被封为冠军候。
公元前119年,汉朝决定派卫青、霍去病率骑兵5万,步兵几十万人合围漠北。
霍去病出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右北平(今河北平泉县一带),卫青出定襄(今内蒙和林格尔),分兵越过沙漠,寻求与单于决战。
根据沙漠作战的特点,霍去病大胆选用部分降汉的匈奴人和留居匈奴时间较长的汉人为军校,造成熟知匈奴军情和漠北物候的优势。
率领有向导的轻骑兵,离开基地,深入敌后,“取食于敌”,“追奔逐北”两千多里,寻找单于。
由于单于主力西移,他又率部翻离候山(今何地不详),渡弓卢水(今蒙古克鲁伦河),与匈奴左贤王(辖匈奴东部地方的最高长官)部酣战,结果获匈奴顿头等3小王将军、相国、都尉等83人,共斩俘7万余人,匈奴左部几乎全军覆灭。
霍、卫两军终于胜利会师于瀚海(今贝加尔湖),为庆战功,在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德尔山)立祭天高坛,在姑衍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开祭地广场,后班师凯旋。
此役收复大漠以南所有土地,屯田筑垒防御匈奴,“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解除了西汉初年以来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霍去病也晋升为大司马骠骑将军。
两年后,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
汉武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由披铁甲的官兵列队将灵柩护送到自己的墓穴茂陵东,葬于外形仿祁连山状的高大墓中,墓前还有汉武帝为表彰其战功而立的14件大型圆雕石刻。
上书其座右铭:“匈奴末灭,何以家为!”李白《乐府诗胡无人》写道:“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虎剑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满门忠烈——杨业杨业(?——986年),原名重贵,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人。
他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
曾对同伴说:“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鹰犬逐雉兔尔”。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辽国驸马萧多罗率军十万进犯雁门,杨业派遣少数士兵固守关城,自己率军几百绕道辽军背后发起进攻。
他刀斩萧多罗,生擒辽将领李重海,使辽军望之丧胆,“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太平兴国七年,契丹三万骑兵分三路攻宋。
中路袭击雁门,被杨业打得大败,杀死辽军三千人,俘虏一万多,牛马五万多,攻破堡垒三十六个,战果辉煌.由于杨业屡立战功,人们称他为“杨无敌”。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二次征辽,在辽大军压境地的情况下,杨业奉命掩护新收复的四州百姓迁入关内。
在与辽军激战中,由于孤立无援,被困在陈家谷口。
杨业身负重伤后仍奋力杀敌数百人,后因战马受重伤,无法前行被擒。
受俘后,誓死不降,绝食而亡。
其英勇事迹被传为佳话,随即辽代就有人在密云古北口修建杨无敌庙,以祀奠杨业。
北宋苏颂《和仲巽过古北口杨无敌庙》诗云:“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威信仇方名不来,至今遗祠。
”精忠报国——岳飞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
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颖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邢前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文天祥(1236年-1283年),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因父丧未受官职。
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
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职。
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
德佑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
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
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
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
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
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
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
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
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
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抗倭名将——戚继光戚继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
出身将门。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岁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
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都司佥事,次年升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3府。
9月,倭寇800人进掠龙山所,戚继光等即率10倍于敌的明军前往阻击。
倭寇分3路冲杀,1万多明军竟不堪一击,阵渐大乱,纷纷溃退。
戚继光看到形势危急,纵身跳上一块高石,连发3箭,3个倭寇头目应声而倒,倭寇群龙无首,仓皇退逃。
三十八年(1559年)台州倭乱频繁,百姓深受其害。
数千名倭寇包围桃渚千户所,戚继光从宁波率兵连夜驰援台州,解桃渚之围,歼入侵海门倭寇。
接着,亲去金华、义乌等地招募精壮农民和矿工3000余人,以岳家军为榜样进行编练,终成闻名天下的戚家军。
戚继光针对南方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特点,创造了长短兵器配合,因敌因地变换队形、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使用飞刀、飞枪、飞箭的火箭等,屡次打败倭寇。
三十九年(1560年)春,改任台(州)、金(华)、严(州)参将,驻守台州。
在沿海造烽堠,修城墙,训练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