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邮电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北京邮电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考研经验、考研报录比

北京邮电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考研经验、考研报录比
单词问题、句子结构问题、翻译考点问题;笔记可以将参考书由厚变薄,加快复习进度。 下面强调一下翻译真题的使用方法: (1)模拟考试,写出译文 之所以要“写出译文”,是因为我们是在“做”翻译,不是“看”翻译。很多学习英语的人都有这样
的经验:明明自己把句子看懂了,也大概理解英语原文,可是就是表达不出来,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 言传”。问1、单词的意思没有掌握,英语原文的词组没有掌握; 2、对原文的逻辑结构和语法结构把握错了,弄错了修饰关系; 3、汉语意思表达的时候不太符合汉语语言习惯。
2、211 翻译硕士英语 更多信息可以咨询企鹅号 191.4025.246
这个科目的两大学习任务是在广度和深度上提高英语词汇的学习;加大对文章主旨和背景知识的了解和 文章写作意图的理解力上。加强对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区分和学习。高级英语要十分重视写作能力和阅读理 解能力的提高。
公共课(政治),特聘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老师主讲,一般都具备 7 年以上辅导经验,或具有丰 富阅卷经验。
公共课(英语),特聘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老师主讲,一般都具备 7 年以上辅导经验,或 具有丰富阅卷经验。
公共课(数学),特聘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老师主讲,一般都具备 10 年以上辅导经验,或具备丰 富阅卷经验。
北京邮电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
专业一 一、名词解释 卢因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社会资本 《人民的选择》 摩尔定律 整合营销传播 二、简答题 社会信息系统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 危机传播与风险传播的关系 当前我国新闻客户端的分类 说明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业属性又有文化属性 三、论述题 批评学派的类别,具体倾向和共同特征 理解大众传播与消费主义的关系 举例说明面对突发性事件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
3、448 汉语百科知识与写作 (1)名词解释 这部分重点测验的就是考生平时所积累的常识,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建议广大考 试在这阶段重点查看历年真题,梳理出考试的常考点,将知识点精简化、成串化,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用较为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有的词很可能今年这个学校考了明年另一个学校再考。

北京邮电大学《617传播学理论》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北京邮电大学《617传播学理论》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6. 《人民的选择》、《 研究的三部曲。
》和《
》可以说是 “ 传播流 ”
7. 美国著名新闻学家
提出,
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
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
环境。
8. 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
一一定 曰
考试科目: 617 传播学理论
第 1 页 共4 页
9.
即将对象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一 定属性预先分为若
2. 以下概念哪个是米德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A. 组织 B. 个体 C. 思维 D. 行为
3. 下列选项中, 属千控制论模式的是: A. 德弗勒模式 B. 布雷多克模式 C. 申农——韦弗模式 D. 拉斯韦尔模式
4. 蒂奇诺的 “ 知沟 “ 理论提出, 导致 “ 知识沟 “ 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 传播技能的差异 B. 社交网络大小的差异 C. 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D. 学习能力大小的差异
三、 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 共30分) l民主参与理论 2集合行为 3. 《传播与说服》 4自媒体 5. 拟剧理论
四、 简答题(每小题10分, 共30分) l如何理解传播学和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 2试辨析舆论与舆情的关系。 3试论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
五、 论述题(每小题20分, 共40分) l为什么说一 个网络社区在 一 定意义上就是一 个生态系统? 2美国传播学家乔治·格伯纳曾指出: “ 任何新闻, 同时都是一种见解。” 结合具体实例, 谈谈你对这 一观点的理解。
B. 内容分析
C传播媒介研究
D控制分析
6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在控制实验中构成( ) A. "控制组 ” B. "实验组 ” C. "观测组 ” D. "对照组 ” 7. 《通讯的数学理论》这篇论文第一 次从理论上阐明了信息论的基本问

18北大新传考研334真题解析

18北大新传考研334真题解析

18北大新传考研334真题解析| 中央厨房的新闻生产模式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局限?18北大新传考研334论述2: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新闻生产模式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能够解决媒体的什么问题?有没有局限?为什么?请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答题思路“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转型”是历年新传命题的一个大的考查方向,“中央厨房”是这个大框架下的一个重要话题,考察考生对业界前言问题的把握、相关重要理论知识的记忆,并将二者在答题中相结合。

本题思路非常清晰——题目问的很具体,按照题目的内容逐项安排答题即可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新闻生产模式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能够解决媒体的什么问题?有没有局限?为什么?一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生产模式从2014年起,人民日报开始建设“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

中央厨房”的目的不是让新闻成为流水线的产品,所有媒体终端都输出一样的产品,而是保证一次采集后,多元化生产与加工,多渠道发布,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媒介的新闻专业特色,实现个性化新闻生产。

“中央厨房”利用技术手段和业务架构的设计,建设一个全媒体平台,使整个媒体集团的新闻生产模式更趋于平台化,基于信息数据共享的理念,由信息采集者海量输入信息,然后由平台根据各子媒体的需求提供新闻信息,由各子媒体的编辑加工为最终成品。

这样的生产模式更利于资源的流通、共享,力求让报社内的各个子媒体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在“中央厨房”这个平台上各取所需、团结协作,既统筹资源,又维持各自特性,打造一个可以双赢、互赢的平台。

二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特点1、不是简单的“采编发”一体化稿库,而是全流程打通、完整的媒体融合体系。

整体架构中,总编调度中心是指挥中枢,是策、采、编、发网络的核心层,负责宣传任务统筹、重大选题策划、采访力量指挥。

采编联动平台是常设运行机构,由采访中心、编辑中心和技术中心组成,负责执行指令、收集需求反馈,人员来自“报、网、端、微”各个部门,大家组成统一工作团队,听从总编调度中心的指挥,进行全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加工,所有产品直接进入后台新闻稿库。

北京邮电大学2020年《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北京邮电大学2020年《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北京邮电大学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请考生注意:O所有答案(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计成绩。

@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新媒介素养
2.新闻客观性
3.两级传播
4.舆论监督
5.媒介依赖
6.涵化理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请简述对千后工业时代的新闻业而言,记者需要具备什么技能?
2.请简述新闻价值要素。

3.如何看待新媒体时代的公民隐私?
4.请简述你对网络暴力的认知。

5.新闻能构建现实吗?请简述。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请论述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请举例论述个性化推荐平台的文化传播模式及创新趋势。

3.请论述你对新媒介时代下数字鸿沟现象的理解。

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第1页共1页。

北京邮电大学真题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部分回忆版

北京邮电大学真题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部分回忆版

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部分:一、名词解释 40分(每小题5分)1、大众文化2、大众传播3、网络文化4、互联网5、人际传播6、跨文化传播7、通俗文学8、亚文化二、简答题 60分(每小题15分)1、互联网的起源2、大众文化的特征3、网络中的传播4、网络文化的特色三、论述 50分(每题25分)1、大众媒介对大众文化发展的影响2、网络时代的艺术审美与传统的艺术审美之比较2008年传播学理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传播隔阂2、后工业社会3、讯息4、廉价报纸5、社会责任理论6、传播媒介7、知晓权8、世界信息流通失衡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为什么说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2、简述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

3、简述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必要性和主要手段。

4、简述1980年“教科文组织麦克布莱德大会”决议要点。

5、简述关于社会传播的“文化指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阐述美国的赖利夫妇和德国的马莱克兹关于传播过程系统模式的理论,并作简要评价。

2、阐述麦克卢汉的传播学说的三个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3、阐述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并简要谈谈你对互联网作为一种“拟态环境”的认识。

4、阐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内容及特点,并简要概括其理论意义。

大众文化于网络传播一、回答问题:30分(每小题5分)1、大众文化2、数字鸿沟3、网络文化4、把关人5、意见领袖6、文化帝国主义二、简要回答:60分(每小题15分)1、什么是跨文化传播,它与跨国传播有何区别?2、试分析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3、网络时代的艺术和审美有何新特点?4、在网络中,文化的同质化是如何形成的?三、论述:60分(每题20分)1、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一方面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在急剧加速文化的同质化,请就此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

2、如何看待网络传播时代传统新闻媒介的优势和劣势?3、是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分析易中天现象。

北邮传播学考研真题完整版

北邮传播学考研真题完整版

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集锦2007年传播学理论部分:一、名字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传播学的中国化2、信息社会3、“5W模式”4、拟态环境5、传播制度6、怀特的把关模式7、“上限效果”假说8、文化帝国主义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简述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2、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

3、简述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4、如何理解大众传播的公共性和公益性?5、什么是“全球传播”?如何理解“全球传播”?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阐述赖特和施拉姆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理论概括,并作简要评价。

2、阐述资本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中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民主参与理论”,并作简要评价。

3、简述近年来新媒介发展趋势的特点,并对互联网媒介的发展趋势作一简要描述。

4、结合“沉默的螺旋”理论,试论述现代社会中的大众传播和舆论的关系,并作简要分析。

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部分:一、名词解释 40分(每小题5分)1、大众文化2、大众传播3、网络文化4、互联网5、人际传播6、跨文化传播7、通俗文学8、亚文化二、简答题60分(每小题15分)1、互联网的起源2、大众文化的特征3、网络中的传播4、网络文化的特色三、论述 50分(每题25分)1、大众媒介对大众文化发展的影响2、网络时代的艺术审美与传统的艺术审美之比较2008年传播学理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传播隔阂2、后工业社会3、讯息4、廉价报纸5、社会责任理论6、传播媒介7、知晓权8、世界信息流通失衡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为什么说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2、简述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

3、简述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必要性和主要手段。

4、简述1980年“教科文组织麦克布莱德大会”决议要点。

5、简述关于社会传播的“文化指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阐述美国的赖利夫妇和德国的马莱克兹关于传播过程系统模式的理论,并作简要评价。

北京邮电大学617传播学理论2016-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北京邮电大学617传播学理论2016-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2.谈谈你对大众传播与消费主义的理解。 3.试举例说明如何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提升政府信息传播的
公信力。
考试科目:617 传播学理论Fra bibliotek第1页 共1页
北 京 邮 电 大 学 考 研 真 题 试 卷 (原版试卷)
北 京 邮 电 大 学 考 研 真 题 试 卷 (原版试卷)
北京邮电大学
2017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传播学理论
请考生注意:①所有答案(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一律写在答题纸
上,否则不计成绩。
②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一、名词解释(5×6=30)
1.卢因 2.《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3.社会资本 4.《人民的选择》 5.摩尔定律 6.整合营销传播
二、简答题(4×15=60)
1.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结构? 2.简述我国当前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分类。 3.试辨析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关系。 4.为什么说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文化属性?
三、论述题(3×20=60)
1.传播学批判学派中包含哪些主要流派?其侧重点和共性特 征是什么?

2018新传真题整理

2018新传真题整理

2018真题整理南方地区一、中山大学学硕上午卷新闻传播理论(一)简答题(20*4=80分)1、新闻和舆论的区别,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工作应该怎么进行?(20天20题涉及)2、为什么说新闻是选择的结果,新闻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3、麦克卢汉提出了什么理论,结合微信讨论一下在当代的适用性。

(20天20题)4、当前媒介越来越集中,传播和跨国媒介集团在政治经济中越来越重要。

你怎么看到这一现象。

分别有什么好和不好的影响?(二)论述(35*2=70分)1、什么是媒介素养?媒介融合时代媒介从业者、政府机构、受众的媒介素养应该在哪些方面提升?(20天20题涉及)2、试论述人工智能时代给新闻业带来了什么影响?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20天20题)学硕下午卷实务及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1、认知偏差2、框架理论(20天20题)3、刻板印象(20天20题涉及)4、类社会关系5、策略传播6、多重共线性(二)简答题1、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你怎么理解“媒介融合”。

(20天20题)2、第三人效果是什么?什么原因产生的?(20天20题)3、为什么说PPS抽样是等概率抽样?(三)材料分析材料:有关王者荣耀。

1、网络游戏什么特征使其可以吸引众多用户?(20天20题)2、从风险沟通的角度看王者荣耀运营团队应该怎样应对质疑与批评?(20天20题)(四)论述题1、结合实例谈谈你认为的网络欺凌有哪些?2、设计一个研究方法研究网络欺凌的影响。

二、复旦大学学硕上午卷714新闻与基础(一)名词解释1、报刊的有机运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2、信息茧房(今日头条,20天20题)3、王韬(20天20题)4、每周评论5、《人民日报》社论《致读者》(二)简答1、人民性与党性。

(20天20题)2、美国于1984年,2017年,退出教科文组织,谈谈你的看法理解。

3、新闻界在"真理标准讨论"中的表现。

(往年有些学校如华科考过)(三)论述1、材料:大概是真人秀节目火爆,市场很好,也存在同质化倾向严重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北京邮电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2017北京邮电大学考研真题
617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
卢因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社会资本
《人民的选择》
摩尔定律
整合营销传播
二、简答题
1.社会信息系统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
2.危机传播与风险传播的关系
3.当前我国新闻客户端的分类
4.说明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业属性又有文化属性
三、论述题
1.批评学派的类别,具体倾向和共同特征
2.理解大众传播与消费主义的关系
3.举例说明面对突发性事件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
824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
一、名词解释
毒舌
BAT
APP
媒介融合
主流媒体
电信诈骗
二、简答题
1.网络语词的构成背景和方式
2.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
3.奥运会赛事传播的新形式
4.电信传播的媒介化趋势
三、论述题
1.电信传播素养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2.网红在各个时期的表现特点和传播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