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立项课题统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8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8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
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08.08.11
•【字号】鄂教高[2008]15号
•【施行日期】2008.08.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8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
通知
(鄂教高[2008]15号)
各高等学校:
2008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立项项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
经专家评审,我厅审核,同意武汉大学“‘数字化珞珈山’计划”等410个项目为200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现予公布。
开展省级教学研究立项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立项项目的研究工作,加强管理和指导,落实人员和经费,按要求完成研究任务。
望各校加强对已立项项目的管理,督促做好项目的结题和总结工作。
各校2006、2007年立项的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进展情况汇总表(样表见附件2)请于2008年11月30日前报我厅高等教育处,同时上报汇总表的电子文档。
联系电话:87328180,87328007,电子邮件:**************。
附件:1、200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2、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进展情况汇总表
二OO八年八月十一日附件1
200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附件2: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进展情况汇总表
教务处负责人(签字):联系人:电话:填报时间:。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体验英语读写模式研究

影 响的 心理学 家 , “日内瓦 学 派 ” 创始 人 。皮 亚杰 提 出了“ 识是 一种 以主体 已有 的知 识 和经 验 为基 础 认
加深对 客观世 界 的认 识 , 是 师 生得 以形 成 部 分 共 这
识 的基 础 。
的主动 建 构 ”1。根 据 皮 亚 杰 的观 点 , 识 既 非 来 _ J 知 自主体 , 也非 来 自客体 , 而是 在主 体与客体 之 间的相 互作 用 过程 中建 构起来 的 。一方 面新经验 获得 意义
要 以原 来 的经验 为基 础 ; 一方 面 , 另 新经验 的进 入又
( ) 主互 动 , 交 际 过 程 中双 方 之 间 的相 互 2主 指 作用 和理解 ; 这是 指 主体 间性 , 括 师 生互 动 , 生 包 学
与学 生之 间的互动 。
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 , 使它得到丰富、 调 整 或改 造 。这 就 是双 向 的建 构过 程 。
C 212/ N 2 .3 2 C
建 构 主 义 理 论 指导 下 的 体验 英语 读 写 模 式 研 究
廖 正刚 , 张 抒
(. 1吉林 大学 公 共外 语教育 学 院 , 长春 10 1 ;. 30 22 暨南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州 50 3 ) 广 162
摘
要 : 于建构 主义 理论 指 导下 的 大 学体验 英 语 基
念转变 。科学的学习即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 构过程 。建构 主义 的进一 步发展 是 由布鲁 纳等人 将 皮亚杰的 自然建构 主义与维果斯基 的理论 结合起 来 , 生 出了 “ 架式 教 学 ” 衍 支 的思 想 。 目前 , 架 式 支
教学 已成为 心理学 和教育领 域 中最受 欢迎并 最 为有 用 的理 论 之 一 。“ 架 ” 词 原 本 指 建 筑 行 业 中的 支 一
高校教改课题参考

高校教改课题参考“校企一体、多维互动”构建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高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校企双重属性”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有效实施和运用,提高讲课效果课程或课程群相衔接的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1-5 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1-6 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1-7 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研究与实践1-8 提升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素养研究与实践2-6 独立院校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3-1 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3-3 教学激励与评价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3-4 实验和实践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与实践3-5 各类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4-1 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4-2 产学研结合与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研究4-6 校内外实践平台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与实践4-7 实训室开放的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8 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制度研究与实践五、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5-1 以数据平台为基础构建质量保障平台研究与实践5-2 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5-3 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创新与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与实践5-4 专业评估、专业认证标准、方法、程序及反馈机制研究5-5 各教学环节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5-6 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5-7 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5-8 教学评估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机制研究六、教师教学素质提升研究与实践6-1 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6-2 实践教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6-3 专业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6-4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研究33、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发展研究与实践37、独立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与长效机制建设的研究与实践38、独立院校理事会管理体制的构建研究39、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研究与实践40、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42、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研究与实践4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4、跨校、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践64、高等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65、高等学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66、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67、高等学校双语课程建设与实践68、高等学校公共选修课程开设的研究与实践69、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践70、高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71、高校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72、高校通识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73、高校实验、实践、实习、实训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88、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创新研究与实践89、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研究与实践90、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91、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研究与实践92、大学生创业教育案例研究93、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评价的研究与实践94、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与身体锻炼习惯养成的研究与实践95、“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研究与应用96、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五、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能力发展研究101、高等学校教师培养机制与有效途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38、高校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46、高等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开放的政策和运行机制研究147、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148、引企入校建设“校中厂”型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149、企中建校“厂中校”型培训实训共用型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50、政行企校研合作共建共享型职教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151、行业对高等教育指导作用与途径的研究与实践152、高职虚拟实训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53、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154、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改革与管理研究155、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管理的研究与实践156、高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八、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与比较高等教育研究1、民办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研究2、经济结构调整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研究3、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4、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绩效管理体系研究5、民办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10、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11、我院和谐校园建设研究;12、我院办学可持续发展研究;1、学院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民办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对接研究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4、民办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研究与实践10、高职工科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11、我院各类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人才规格研究12、我院各类专业的办学目标定位研究13、高职院校专业组群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践14、高职院校专业发展与激励机制的研究15、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建设规划的研究与实践10、我院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2、学科教学法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评价研究3、高职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经验的整合研究4、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方法创新研究5、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研究与实践6、专业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研究19、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管理;1、学院实践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8、依托行业,服务企业培养新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9、院系两级校企合作的具体途径与方法研究10、高职院校校企战略联盟形成机制的研究与实践1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2、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与合作育人的研究与实践六、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教师管理机制改革与创新的研究与实践3、教师评价机制改革与创新的研究与实践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5、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6、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研究7、教师薪酬管理研究8、青年教师培养与激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9、高职工科类专业课教师与实验实训师岗位轮换研究10、我院兼职教师管理研究11、我院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研究12、我院教学名师的培养研究13、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体系的构建14、我院学生管理队伍建设15、独立院校教师人本化管理研究16、独立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7独立院校教师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的研究18、独立院校科研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的研究19、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20、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及质量监督体系;23、我院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引进与管理研究24、我院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管理七、实习就业研究1、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能力研究3、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体系研究4、关于构建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思考5、大学择业心理及其调适研究6、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7、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观与职业适应性的研究与实践8、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9、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兴趣的调查与研究10、高职院校学生择业能力与专业课程开设相关性的研究11、高职学生就业政策与就业环境调查研究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1、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实施途径、方法与评价研究2、学院德育工作的内容及实施途径研究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与干预机制研究4、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的改革与创新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6、大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研究7、我院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的改革与创新8、高职院校学生合作学习模式研究9、高职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提升研究10、高职院校学生网瘾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11、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12、高职学生素质拓展研究1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方式和手段创新研究14、高职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15、高职学生诚信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九、其他方面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践2、工科类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涵、途径、模式的研究;3、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和实践4、图书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研究5、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的制度化与人性化研究6、高职院校后勤工作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7、高职院校保卫工作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8、培养高职生职业素养的研究与实践9、我院未来生源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10、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研究11、高职教育品牌研究;12、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研究与探讨;13、高职项目化管理改革与实践;14、节约型高职管理改革;15、人本化高职管理改革;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1-1.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适应区域发展研究与实践1-2.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1-3.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试验研究1-4.拔尖型、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1-5.“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1-6.高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7. 江苏省高等学校远程开放教育研究1-8.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模式研究1-9.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研究1-10. 中职-高职-应用本科衔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改革实践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2-1.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的探索研究2-2.分行业人才年度需求分析与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研究2-3. 高校专业综合改革与重点专业类(群)建设研究2-4.依托优势学科的专业建设与共享研究2-5. 高校课程的准入、建设、评价与淘汰机制研究2-6.高校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7.高校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8. 与职业(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探索高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与评价机制研究3-1.高校探究式、案例式、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3-2.高校实验和实践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与实践3-3.高校选修课评价机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3-4. 高校各类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3-5.高校教师教学激励与评价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3-6.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4-1.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4-2.高校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研究4-3. 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4-4.高校精品共享课程、重点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4-5. 高校国际合作办学中的学分互认制度机制研究4-6.高校终身教育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4-7.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探索与实践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5-1. 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5-2. 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和机制研究与实践5-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5-4.成人高等教育实验、实训、实践教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6-1. 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机制研究6-2.高校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6-3.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创新与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试验研究6-4. 高校专业评估、专业认证标准、方法、程序及反馈机制的研究6-5. 各类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6-6.高校各教学环节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6-7. 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6-8. 建立校内外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制度研究6-9.高校教改成果、“质量工程”项目的示范性、推广性研究高校教师教学素质提升研究与实践7-1.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与中青年教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7-2.高校实践教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7-3.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八、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外研社合作立项课题)8-1.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8-2.基于校本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8-3.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8-4.高校英语写作课程、演讲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8-5.高校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求与课程设置研究8-6.数字化环境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与资源建设研究8-7.高校英语教学策略与课堂有效性研究8-8.高校英语课程教学评估体系建设研究8-9.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特征与学习策略调查研究8-10.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与人民邮电社合作立项课题)9-1. 国内外创新教育的理念、模式与途径等的比较研究9-2. 大学园区共建创业教育体系和实践基地的研究9-3. 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9-4. 创新教育与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9-5. 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建设与评价研究9-6.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创业教学资源库开发与应用研究9-7. 技术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研究9-8. 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项目化研究1-1.各类高等学校办学定位及特色办学研究;1-2.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研究;1-3.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研究;1-4.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1-5.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路径研究1-6.河南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战略研究1-7.集团化模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与实践;1-8.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模式研究1-9.高等学校教学资源共享政策、措施和运行机制研究;1-10.新时期省部共建行业特色高校发展对策研究;1-11.民办高校(独立学院、软件学院或合作办学)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1-12.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创新研究;1-13.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名单

以教育生态理论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研究 班集体教育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政府主导型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构建 地方师范大学的使命与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学术生态系统研究 基于大学组织特性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取向研究 高校教育纠纷解决机制创新研究 社会问责视野中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有效性研究
11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拟立项课题一览表
待就业毕业生跟踪与支持体系建设研究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与利用研究 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研究 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代价研究 我国8年制医学博士与美国“4+4”医学博士教 育的比教研究 粤港澳高等教育深化合作研究 《高等教育法》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国际创新型工程教育模式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高质量教师培养中教育实习的构建与实施的实证研究 杨建义 廖晓明 胡平波 卢晓中 范学工 朱建成 汪全胜 康全礼 李腊生 李广平 DIA080106 DIA080107 DIA080108 DIA080109 DIA080110 DIA080111 DIA080112 DIA080113 DIA080114 DIA080115
4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拟立项课题一览表
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研究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研究 中学超常儿童的创造力培养研究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 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及特色研究 社区教育与城市民生问题研究 基于合作的学校组织再造研究 中小学生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顾小清 张丽萍 张立新 董玉琦 刘彭芝 赵帮宏 陈达云 秦钠 孟繁华 李红 BCA080038 BCA080039 BCA080040 BCA080041 BBA080042 BKA080043 BIA080044 BKA080045 BFA080046 BBA080047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20012008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

重点 重点 重点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秦
和
朱云翠 王素珍 何 桥
外语院校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教学改革与 实践 “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 22 目标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对外汉语专业复合型人材培养的研究与实 23 践
24 25
左景江 李凤吾 李文哲 李慎忠
德语专业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专业+英语”复合专业英语教学特色研究
结项时间
2003/10 2003/10 2008/04 2006/09 2006/09 2006/09 2007/05 2007/05 2010/09 2008/06 2008/08 2007/06 2006/10 2006/12 2007/06
备
注
学校资助 省资助额 额(元) (元)
5000 5000 5000 2000 2000 2000 5000 5000 5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5000 5000
课
题
名
称
级
别
负责人
张德文 牛励强 尹秀丽 李晓东 孟庆玲 张德文 秦 和 秦 和 李永夏 郝新生 刘庆双 王正欧 步晓燕 李景文(马 双) 步晓燕
批准时间
2001/10 2001/10 2003/04 2003/04 2003/07 2003/04 2005/06/15 2005/06/15 2005/06/15 2005/06/15 2005/06/15 2005/06/15 2005/06/15 2005/06/15 2006/09
2007/06 2007/06 2010/09 2009/09 2009/07 2010/05 2009/12 2010/06 2012/03 2009/03
哈尔滨师范大学2008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目

20
生物学系
生物技术 郭东林 生物学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副教授
郭长虹 杨冬鹤 王晓萍
校级一般项目
21
教育技术系 教育技术学 隋 毅 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
讲师 王丽丽 韩 强 校级一般项目
22
外研部
王 琪 高校日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副教授
校级一般项目
23
马列教研部
张广才 在“两课”教学中进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探索性研究 副教授 苑 爽 金兴伟 校级一般项目
校级一般项目
姜德红 史 鑫 宋慧颖 周卫国
校级一般项目
周玉华 贾雪池 范俊荣
校级一般项目
付淑芳 周 胜 王选章 吕树臣
校级一般项目
励强华 杨守斌 李 华 段福莲
校级一般项目
李 刚 马慧媛 刘凤华 李淑英
校级一般项目
于 泓 张家伟 校级一般项目
王金辉 周海瑛 张 毅 陈永生
孟庆娣 王历文 单太林 杨林擘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副教授
于 洋王 静 陆春香 杨 东
曲 燕 刘英昕 何水清 杨庆娣
刘柏清 李艳梅 白夜昕 胡志良
高 菲 裴佳兴 隋丽丽 马晓春
校级一般项目 校级一般项目 校级一般项目 校级一般项目
19
英语系
英语
马 佳 计算机中介交流技术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讲师 张春玲 王 静 校级一般项目
王旭
运动生物力学本科教学中实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念的 应用研究
王鸿俊 新世纪综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赵四亮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和创新意识教育 的研究与实践
职称
教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副教授 副教授
大学生科研立项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农业科学、环 境科学 三维地理信息
系统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基于 IDL 的组件式旅游系统开发
地学虚拟现实
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优化 配置研究 ——以张掖地区为例 基于 DEM 的数字水系的自动提取系统
院、系: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学生科研立项申请统计表(07-08 学年度) (共计 18 项,其中本科生 8 项,研究生 10 项)
填表人:王文利
序号
科研项目名称
学生类别 指导教师 小组负责人
本科生 研究生
主要成员
备注
1
昆玉河水质现状调查研究
√
2
依据“北京 1 号”小卫星遥感信息对 √
北京周边地区荒漠化现状及解决方
空气质量相关性研究
1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以北京为研究区
√
张爱武
段文国
√
赵文吉、唐 赵文慧
涛
√
李小娟
何学洲
刘佳、武继广、蔡广杰
穆森、王玉虎
刘洪岐、陈莹、纪轶群、蔡文 博
12
GIS 在矿区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13
北京通惠河的底泥中重金属形态分
析
14
饮用水源地农村非点源污染特征分
析
15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魏明建
马礼 马礼 华珞 洪剑明
刘先林
魏明建、 李虎侯 申玉铭 华珞
刘丽丽
赵文吉、 李小娟
张宁、谢志茹
赵强、于冰洋、焉莉
葛永刚、徐娟、巩晓 藏 秦福来、孟凡德、王 丽华 葛永刚、徐娟、程红
省教改课题

√ 附件4: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 报 书项 目 类 别:重点□ 一般□(可多选)课 题 名 称: 大学商务英语口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主持人:___ 刘智勇___________ _ 学 校 名 称: 南昌理工学院 通 讯 地 址: 南昌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联 系 电 话: 138******** 电 子 信 箱: samulliu @ 填 表 日 期: ___ 2013年4月25日___ __ __江西省教育厅制填表说明1.填写此表时,不得减少栏目、改变内容,内容应简明扼要。
2.《申报表》一式三份。
项目批准后,省教育厅、高校课题管理部门及课题组各存一份。
3.本表所附《申报书(活页)》供匿名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
活页需报送三份,每份单独装订。
4.申请者签名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5.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高校课题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一、简表二、立项背景与意义三、课题实施方案四、课题研究基础五、经费预算六、推荐、评审意见注:填写此表时,不要任意改变栏目和规格;内容简明扼要。
如因篇幅原因需对表格进行调整,应当以“整页设计”为原则。
七、推荐人意见类别:重点□一般□(可多选。
必选)编号(申报人、学校不必填写):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活页)注:活页中不得出现课题主持人、论文作者、获奖者姓名及所在单位名称等信息,统一用×××、××××××代表。
否则,一律不得进入评审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72 65 76 89 79 86 88
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研 究 课堂+网络平台式大学英语写作意识渗透教学法 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蔡清华副教授 孙文成副教授 王晓娟副教授
寓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于第二课堂活动之 刘丽红副教授 中的研究与实践 物流英语在实践环节中课程设置研究 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构建与完善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学生学习兴趣研究与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与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 课堂听写对提高英语短文写作水平的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策略的探究 刘芳副教授 宿晶副教授 葛梅副教授 程秀春副教授 王铁琳教授 张丽萍副教授
所在单位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大学 北华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 范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 白城师范学院
类 别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项目 等级
重点 重点 重点 重点 重点 重点 重点 重点 重点 重点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结题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合格 合格 优秀 合格 合格 延期 合格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9 34 35 41 49 51 56 62 63 40 66 68 69 70 92 75 81 87 1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 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体验式大学英语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型学习”的教学方法在体育院校大学英语 教学中的运用 建立学习共同体开展协作式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 践 职技高师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学习模式的构建、 实施与成效研究 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 究 创建教师合作团队,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素质 构建大学英语立体化交互式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 ESL教学中写作技能培养的欣模式 大学英语视听说学习系统研究与实践 独立学院立体化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 新时期公安院校公共外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高专英语应用文写作与文化渗透 构建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理实合一”教学体系的 研究与实践 高职英语中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以人文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 践研究
长春汽车工业高 高职高专类 等专科学校 吉林交通职业技 高职高专类 术学院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空军航空大学 吉林工商学院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常波、金天得、徐可欣、董昊、袁 雪鸿、杨艳斌 吴小华、王颖、于效群、金艳丽、 陈彦平副教授 孙楠
2009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结题名单 2009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结题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课题 序号 4 10 19 25 52 54 59 60 80 93 3 5 7 8 13 20 23
合格 合格 合格 优秀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长春职业技术学 高职高专类 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 本科类 院
说明 :2009年立项课题62项,2008年延期课题4项,合计66项。本次(2009年)项目结题60项(本科类49项,高职高专类11项),延期2项;2008年项目结题4项。
项 目 名 称
基于文化体验与主体移情的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 模式的构建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构建 《听障生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编写研究 省属高校“双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与 实践 在Blackboard平台上开展大学英语互动教学的实 证研究 职技高师英语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研究 与实践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与自主性学习相融合的改革 与实践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高职行业英语如何实现与企业岗位对接研究
长春职业技术学 高职高专类 院 吉林大学 本科类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2 6 9 11 12 15 17 21 22 28 38 39 42 43 50 53 55 64 71
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基于《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 程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webQuestmos模式的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模式 的建构及研究 教师课堂话语的实证研究及对策反思-- 一项以反 思教学理论为依托的教师发展研究 第五代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的走向及特点研究 语篇分析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缺失原因及教学对 策的研究 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借助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模式(CALL)提高艺术 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高等中医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利用“学习档案”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元认知能 力的研究与实践 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双轴心教学模式的设计 与研究 农业院校开设英语选修课内容的研究与实践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分层递进优化组织实施的研究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环节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构建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立体化大学英语听说教 学模式 精读教学中综合技能集成法的研究和实践 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准确性的若干因素探讨 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研究
长春工业大学人 文信息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 院 长春工业大学 长春职业技术学 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 院 吉林工业职业技 术学院 长春职业技术学 院 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本科类 本科类 高职高专类 高职高专类 高职高专类 高职高专类 高职高专类 本科类 本科类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一般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青年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优秀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武英杰、王越、段凤春、樊祥众、 周爽 闫洪才、李广财、李艳华、张天飞 宋永燕副教授 、李磊、吴惠淑、李圣爱 宋银秋、张景伟、王月露、董雅娟 任春梅副教授 、李秀杰、吴惠淑、徐玲、李圣爱 倪秀杰副教授 王萍、王敏、于影、王晖 楚永娟副教授 姚月英、张亚红、湛霞、孙薇娜、 任丽波、张晔 宋成云、颜世伟、尹威、闫丽莎、 宁颖副教授 张蓓、 张琳琳、孟凌云、张春燕、孙壮飞 兰艳萍副教授 、孙丽娟、张继红 陈俊讲师 陈洋、孟庆娟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建筑工程学 院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体育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 范学院 长春师范学院 吉林财经大学 吉林医药学院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青年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的研 孙文成副教授 究与实践
吴爱华、邵娜、田志君、孙珊、王 晶红、 张秀娟、张春艳、丁浩、杨春宇、 孙丹丹 彭又新、赵红路、王蕾、丁宝昌、 梁春凝、周爽 张晓平 赵丽琢 于慧焱 杜妍妍 艾 博 梁波、胡洋 于丽娜 梁岚、刘晶慧、赵阳、何东秋、朱 立明 李春萍、赵娜、孟琳、程琳、李锐 、周育竹 张玉英 熊东辉、谷丽丽、 张玲、 李参、杜育、左悦 闫洪才、赵颖彩、李艳华、吴冬玲 、李楠、章洋、李圣爱 石喜春、徐朝晖、安淑英、迟韧、 翟冰娜、胡春雨、王静、李炎 张玉菲、谷丽丽、刘丽红、刘玉洁 、熊东辉、温庆春、于英丽、葛梅 于春梅、范可微、董哲、杨春宇、 王立国
项目负责人
刘淑玲讲师 李兴华讲师 张玉双教授 石秀文教授 唐艳玲教授 张丽梅教授 李淑华教授 刘凤侠副教授 黄星教授
课 题 组 成 员
崔敏、高丽佳、田平、黄冬梅、张 晓楠 付天舒、孟庆生、黄英、李兴敏、 王宇、 计艳辉、刘羽荣、朱笑菲、郑海涛 、方芳 刘文霞、贲延青、刘进军、陈波、 李宏伟、孙颖 毕会英、迟宇峰、高岩松、武欣莉 、范宏志 胡秋兰、孙雷、王坤、孙晴霞、姜 冬艳 贾志浩、高洪第、韩国勇、赵岩、 徐向楠 苏伟丽、张冰、李明明、符晗、赵 天阳、赵永梅、于岩 王小平、王宏、胡国良、蒋希娟、 单淑梅、赵中兴 孙威、周建、宫宇、张默、崇秀梅 、于丽 张而立、商学君、杨梅、胡玲、任 佳 齐洪英、李景富、赵茉莉、樊华、 杨丽萍 王守宏、李克访、杨敏、孙卓、陈 昕 杨颖 邸季蓉 王爽 祝贺 嵇让平、 孟庆生 王新、康强、刘莹、马丹尼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 范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 院 吉林动画学院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本科类
突出职业特色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 王宏副教授 实践 语料库作为新型大学外语学习资源的优势及应用 穆婉姝副教授 研究 外语教育规划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体验式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国际商务交际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 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层级性口语评价体系研究 全球化视野下军校英语教师的师资培训与专业发 展 大学专、本过渡阶段英语教师职能转变的研究与 实践 张绪忠副教授 宋云霞副教授 周澍副教授 段翠霞教授 孙笑难副教授
优秀 合格 合格 延期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优秀 合格
吉林华桥外国语 本科类 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博 本科类 达学院 长春大学旅游学 本科类 院 长春大学光华学 本科类 院 吉林公安高等专 高职高专类 科学校 长春金融高等专 高职高专类 科学校 四平职业大学 高职高专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