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合集下载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
(二)临床实践
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学习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 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方法和临床路径,危重病症的识 别与紧急处理技能,基本药物和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达到各专业培训标准细则 的要求.
掌握临床通科常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临床合理用血原则、心肺复苏技 术、突发性疾病院前急救、姑息医疗、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与正确处理 流程.在培训第一年能够达到医师资格考试对临床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1公共理论
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相关人文知识等,重点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 章制度和标准,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预防医学、社区卫生、循证医学和临床教学、临床科研的有关 基础知识.
2临床专业理论
主要学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应融会贯通于 临床实践培训的全过程.
麻醉科轮转应包括麻醉科所有亚专业的基本训练.非麻醉科室轮转由各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普通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小儿内科、急诊科、心电图室、影像科等科室中任选2~3个科室,各轮转2~3个月,合计不能少于6个月.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见表1.
轮转时间和顺序由各培训基地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能缺项.33个月的基本培训后可以有3个月的机动培训时间,建议安排非临床麻醉的轮转(超声技术、疼痛诊疗、教学、科研等).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完成.
四、其他
(一)各专业按照相应专业培训细则实施. (二)各省(区、市)可根据本地区疾病谱适当调整相关专业培训内容,原则上
不得低于相应专业培训细则的要求.
(三)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另行制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年修订版)全科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年修订版)全科培训细则
科室轮转期间,每月应安排不少于 2 天 时 间 参 与 基 层 实 践 基 地 全 科 医 学 科 实 践。 每 周 应 安 排 不 少 于 4 学 时 学 习 相 关 学 科 知 识 ,学 习 形 式 包 括 教 学 查 房 、小讲课、病例点评、案例讨论、专题讲座、相关学术会议、自 —2—
全科培训细则
儿科轮转时间为 2 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管理床位数 2~3 张; 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神经内科轮转时间为 2 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管理床位数 2~3 张;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其他科室轮转安排在门诊完成。同时,应保证全科住院医师在门诊轮转 期间一定的接诊量(建议平均每个工作日接诊不少于 5 人次)。
二、培训时间和方式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全科医疗实践和其他临床科室轮 转培训。
(一)全科医疗实践 全科医疗实践(以下简称“全科实践”)总计培训时间为 10 个月。轮转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 年修订版)
地点包括临床基地的全科医学科和基层实践基地。培训建议由基层实践基地 全科医学科开始,最后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全部培训。
门诊
2
全科实践 临床基地
全科医学科
门诊或病房
1
基层实践基地 全科医学科
门诊为主
3
预防保健科
门诊
2
选修科室 临床基地或基 临床科室、影像科或基层 门诊或病房
3
层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
合计
36
注:1. 各基地可根据本标准适当调整轮转顺序。 2. 临床基地为综合医院,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月至少安排 2 天基层实践基地培训(建议固 定在同一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门诊)。 3. 基层实践基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4. 轮转建议由基层实践基地开始,第 3 年在基层实践基地结束。 5. 基层实践基地部分培训内容不达标的,可弹性安排临床基地完成。原则上同一基地轮转计 划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6. 选修科室重点考虑当地疾病谱发病情况与住院医师实际需求。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
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
(1)住院医师基本职能:包括临床医疗工作,科技新兴领域探索,社会及行政工作背景及其相关规定;
(2)临床医疗培训:全面深入学习和理解临床医疗知识、临床技能和工作程序;
(3)医疗卫生法规:学习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卫生技术指导意见及社会及行政相关的工作要求;
(4)医疗风险管理:了解医疗风险管理,学习应对各类医疗风险的措施和方法;
(5)预防保健护理:关注临床防护、应急处理等预防保健护理知识;(6)诊断护理:了解和掌握各个诊断科室的护理,学习护理诊断、诊断护理技术;
(7)治疗技术:通过掌握各种治疗技术手段,熟悉临床治疗过程;(8)医疗新技术:了解病理学、影像学等新兴领域,学习最新诊疗技术;
(9)护理咨询与护理规范:学习和掌握护理咨询的正确方式,明确实施的护理规范;
(10)职业生涯规划:探究职业发展路径,学习面向未来学术研究及实践必备的技能。

2、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1)学习成绩要求: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需要达到课程要求,完成练
习与考试等,合格率达到90%以上;
(2)课程完成标准:培训的过程中,住院医师需通过系统实践和学习,形成定期回顾,最终完成课程要求;
(3)知识更新标准:根据临床新发展的需要,定期开展新的培训,保
持住院医师知识的更新;
(4)技能要求:明确需要掌握住院医师在临床医疗护理实践中所需要
的临床护理技能;
(5)效能测评:进行定期测评,考核学员培训成果,以及解决实际工
作问题的能力;
(6)专家考核要求:培训过程中需要专家外部考核,提高学员的实践
能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项目操作标准:四步触诊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项目操作标准:四步触诊法

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作前嘱孕妇排空膀胱后平卧于检查床 上,两腿屈曲略分开
6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检查者位于孕妇右侧,面向孕妇(前三 步均面向孕妇)
5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第一步:确定宫底胎儿部分。 (1)检查者面向孕妇头端,双手置于 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并摸清子宫底 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 符。(2)以两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推, 判断宫底部的胎儿部分,若为胎头则硬 而圆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 形状略不规则。
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训练考核标准 四步触诊法
项目
操作准 备
操作者准备 患者准备
操作内容

评分
考评细则
着装规范,工作服整洁,洗手
3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核对孕妇姓名、床号,问患者的孕周及 有无不适,排空小便,说明操作目的和 配合注意事项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遮挡病人,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
5
未指导扣5分,指导不全酌 情扣
3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 未作介绍不得分
2 未完成不得分
2 未完成不得分
3
操作不熟练,每处扣1分, 扣完为止
3
程序颠倒一次扣1分,扣完 为止
2 超过规定时间20%不得分
回答问题
操作时 间:10
目的: 1.检查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2.检查胎先露是否衔接。 3.估计胎儿大小。 注意事项: 1.轻柔,检查前温暖双手。 2.产妇体位选择合适。 3.检查中注意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的 感受。 4.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交代注意事项 。
7
一处未回答扣1分,扣完为 止
第 2 页,共 2 页
10
目的不知扣5分,先露判断 错误扣5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项目操作标准:班贴试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项目操作标准:班贴试验
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训练考核标准 斑贴试验
项目
操作 准备
操作者着装规范

操作内容
在前臂内侧皮肤进行,将斑试器(标准芬兰小室)标好顺 序
评分
考评细则
3 未按要求不得分
10
完成良好:10分;有缺陷: 6-9分;重大错误:0-5分
将斑试物放于斑试器小室中
10
完成良好:10分;有缺陷: 6-9分;重大错误:0-5分
(-)无反应
完成:7分
(±)淡红斑、无浸润
完成:7分
判读 (+)红斑、浸润、丘疹
35 完成:7分
(++)红斑、水肿、丘疹、小水泡
完成:7分
(+++)在红斑、水肿上出现大水疱
完成:7分
无菌观念
整体 评价
人文关怀
操作熟练
操作时间:10分钟
测试区清洁
2 未清洁扣2分
操作者自我介绍 观察、询问患者不适感及安慰患者 操作后整理复原患者衣物 操作流畅 程序正确 完成时间
1 未作介绍不得分
1 未完成不得分
2 未完成不得分
2 未完成不得分
2
程序颠倒一次扣1分,扣完 为止
2 超过规定时间20%不得分
总 分:100分
第1页
操作 流程
将加有变应原的斑试器用胶带敷贴于上背部或前臂屈侧
10
完成良好:10分;有缺陷: 6-9分;重大错误:0-5分
斑贴48h后除掉斑贴胶带
10
完成良好:10分;有缺陷: 6-9分;重大错误:0-5分
间隔30min待斑试器压痕基本消退时判定反应强度
10
完成良好:10分;有缺陷: 6-9分;重大错误:0-5分

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重庆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13.04.19•【字号】渝中医〔2013〕37 号•【施行日期】2013.04.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局、北部新区社发局、万盛经开区卫生局,市级各医疗单位:为推进我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保证培训质量,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我局制订了《重庆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并就2013年度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申报认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可以独立申报,也可以1所三级中医医院为主联合申报。

主申报单位应至少具备培训基地标准要求的2/3的学科数量,联合申报单位不得多于2个。

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由三级中医医院联合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申报。

三、同一单位可同时申报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

四、各申报单位依据基地标准进行自评,填写《重庆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申报表》(见附件),并就申报理由、基地条件、基地特色(专科特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形成自评报告。

五、请申报单位于5月15日将基地申报表一式3份及自评估报告报送我局。

联系人:市卫生局中医二处刘璐联系电话:67706809电子邮箱:****************附件:重庆市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申报表重庆市卫生局2013年4月19日重庆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第一章基地总体要求一、基本条件(一)医院等级及规模1.医院等级为三级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下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项目操作标准:澳丝弓丝弯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项目操作标准:澳丝弓丝弯制

1.5 不能正确识别扣1.5分
1.5 不能正确取用扣1.5分
1.5 不能正确取用扣1.5分
1.根据石膏模型,用标记所需澳丝长 度,末端终止于双侧第一磨牙(或第二 磨牙)远中1/3
2.5
长度截取过长扣0.5分,截 取过短扣1.5分
操作 流程
标准弓形 弯制
整体
2.5
不能正确使用末端切断钳, 扣2.5分
3.以石膏模型牙列形态为参照,弯制标 准弓形,牙列唇面中份进行弯制
5
弯制手法不正确扣2.5分, 调平弓丝方法不正确扣2.5 分
4.修整弓丝形态: (1) 弓形对称 (2) 弓丝平面水平 (3) 弓丝光滑,无折痕或钳痕
7.5
弓丝基本对称不扣分,不对 称不得分
7.5
弓丝基本水平不扣分,不水 平不得分
7.5
弓丝基本光滑不扣分,不光 滑不得分
操作过程熟练
3
操作熟练不扣分,不熟练扣 3分
弓丝形态标准
7
弓丝形态基本标准不扣分, 与标准弓形有差异不得分
第 1 页,共 1 页
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训练考核标准 澳丝弓丝弯制
项目
操作内容
评分
考评细则
正确认知澳丝弓丝特性(提供规格 0.016澳丝)
操作 准备
所需弓丝材料及 器械准备
末端切断钳
细丝钳
标记笔
石膏模型
不能正确回答澳丝特性扣
1.5
1.5分,刚度大0.5分,不易 变形0.5分,弹性恢复能力
强0.5分
1.5 不能正确识别扣1.5分

重庆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

重庆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

重庆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局、北部新区社发局、万盛经开区卫生局,市级各医疗单位:为推进我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保证培训质量,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我局制订了《重庆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并就2013年度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申报认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一、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可以独立申报,也可以1所三级中医医院为主联合申报。

主申报单位应至少具备培训基地标准要求的2/3的学科数量,联合申报单位不得多于2个。

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由三级中医医院联合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申报。

三、同一单位可同时申报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

四、各申报单位依据基地标准进行自评,填写《重庆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申报表》(见附件),并就申报理由、基地条件、基地特色(专科特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形成自评报告。

五、请申报单位于5月15日将基地申报表一式3份及自评估报告报送我局。

联系人:市卫生局中医二处刘璐电话(略)电子邮箱:67706807@附件:重庆市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申报表重庆市卫生局2013年4月19日重庆市中医类别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第一章基地总体要求一、基本条件(一)医院等级及规模1.医院等级为三级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下同)。

2.总床位数≥400张。

3.省级以上中医重点专科、学科、专病≥4个。

4.具有同时接纳不少于60人(每年不少于20人)的能力。

(二)必备的医疗设备脑电图机、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仪、X线摄片机、CT、纤维胃镜、纤维肠镜、纤维支气管镜、呼吸机(≥3台)、心脑复苏等急救设备(≥3台)等。

(三)科室设置设置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推拿科、中医康复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耳鼻喉科、中医眼科及辅助科室(包括心电图、影像、中药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科培训细则医学影像学科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发展迅速,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放射医学,包括传统的X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学;(2)超声医学(US),包括B型超声、超声心动图、介入超声;(3)核医学,包括γ照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PET)和介入核医学。

鉴于该学科专科医师日后从事的医疗工作侧重点不同,因此培训计划的特点既包括有共性部分,也包括个性的部分。

医学影像学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3年。

一、培养目标强调受训者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训练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

了解医学影像和核医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医学影像概念(包括影像诊断及其治疗)。

通过培训使受训者达到能独立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水平,并能够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科研工作。

二、培养方法前18个月,在学科内各专业组之间轮转,影像技术组1个月,影像诊断专业组8个月(神经、胸部、腹部、骨关节组各2月),介入组3个月,超声科3个月,核医学科3个月。

第19~24月,根据受训者和临床培训基地具体情况,安排继续在本专业轮转或到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内科2个月,外科2个月,非指定科室培训2个月(即根据本专业所涉及的科室进行安排,其中包括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此外,也可根据专业特点适度延长在内、外科的培训时间)。

第3年,本专业组内进行专科培训。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一)第1~18个月1.轮转目的系统掌握和熟悉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初步掌握本学科所涉及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断和治疗原则。

了解这些专业组的日常工作程序、内容及涉及的相关临床知识,为下一段时间至各临床科室轮转奠定基础。

2.基本标准(1)医学影像科(包括介入治疗)在本科内技术组及五个专业组(神经、胸部、腹部、骨关节和介入组)内轮转,每组时间为2~3个月。

掌握:医学影像的基本理论,包括X射线、CT和MRI的成像原理和检查方法。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的书写原则,并完成表1所列疾病、例数的报告书的书写,要求受训者每周至少书写诊断报告书50份。

熟悉:医学影像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及其诊断原则,了解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度。

了解:X线投照和CT,MR检查操作方法。

表1系统(检查技术)病种/操作名称例(次)数(≥)神经系统(以CT和MRI为主)脑出血15脑梗死15脑肿瘤15脑外伤15呼吸循环系统(以平片和CT为肺结核25 主)肺肿瘤15支气管扩张10支气管肺炎15纵隔肿瘤 5胸腔积液15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2心包积液 5消化、泌尿系统(以CT和MRI肝肿瘤15 为主)肝硬化 5胰腺炎10胰腺肿瘤10胆系肿瘤10肾肿瘤10膀胱肿瘤10消化道肿瘤(造影检10查)消化道溃疡(造影检10查)骨关节系统(以平片为主)骨折10骨肿瘤 5骨结核 5退行性骨关节病20 熟悉介入放射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原则,以及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术。

(2)超声科掌握:超声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超声医学原理,超声诊断基础和诊断原则,超声诊断仪的类型、原理和结构。

熟悉:超声诊断的步骤、图像分析方法,包括检查前准备、操作程序和手法、观察内容和指标、分析及诊断原则。

学习和熟悉:超声图像资料的记录方法,能基本正确书写诊断报告书,并完成表2所列疾病、例数的报告书的书写。

表2系统疾病/操作名称例数(≥)消化系统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肝细胞癌胆囊石,胆管石,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癌,胆囊增生性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脾肿大,脾淋巴瘤各5例各5例各2例各2例泌尿系统先天性肾发育异常(异位肾、融合肾、肾缺如),肾积水,肾囊肿,肾癌,肾盂癌,肾结石,肾炎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积水,输尿管肿瘤膀胱残尿测定,膀胱结石,膀胱憩室,膀胱肿瘤各2例各5例各2例生殖系统正常早孕、中孕和晚孕,异位妊娠,流产,前置胎盘,羊水过多、过少先天性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癌,卵巢囊肿、肿瘤(常见类型),盆腔炎性肿块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炎,睾丸肿瘤(常见类型)各2例各2例各2例心血管系统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风湿性瓣膜病,扩张型、肥厚型心肌病,心包积液各2例各2例颈动脉、椎动脉和四肢动脉硬化性闭塞,四肢静脉血栓内分泌系统甲状腺肿(单纯性、弥漫性、结节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腺瘤各2例各1例其他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癌腮腺囊肿,腮腺混合瘤,腮腺癌各2例各1例(3)核医学科①初步掌握显像设备的原理及其操作(SPECT或γ相机)。

初步掌握核素发生器的原理,能够独立进行常用放射性药物的标记。

②熟悉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和内、外防护的具体措施。

③初步掌握131碘吸碘率测定的原理、操作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肾图的原理、操作,初步掌握常见图形的分析。

④了解体外标记免疫分析的原理和进展、体外放射分析的基本类型和基本操作技术。

⑤在核素显像方面,要求初步掌握脑血流显像、心肌灌注显像、肺灌注显像、甲状腺显像、甲状旁腺显像,以及全身骨显像的原理、方法、临床应用及其图像分析。

熟悉肿瘤的核素显像,特别是PET-FDG 显像的原理及临床价值。

⑥初步掌握核素治疗的机理,各种治疗用核素的特点。

初步掌握常131碘治疗甲亢的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能够正确估算给药剂量。

⑦掌握核素防护基本原则。

⑧完成表3所列的技术操作和报告书的书写例次。

表3例(次)数(≥)疾病/操作名称实际演示射线防护原则2次2次核素发生器淋洗药物操作示踪剂的标记2次2次131I吸碘率测定肾图测定及报告书写2次参与131I治疗甲亢计算剂量2次参加体外分析实验(最好放免)2次在指导下参加SPECT操作4次甲状腺显像准备、采集、报告2例骨显像准备、采集、报告2例静态心肌显像准备、采集、报告1例肿瘤FDG显像准备、采集、报告1例肺灌注显像准备、采集、报告1例脑血流灌注显像准备、采集、报告1例3.较高标准除完成以上基本要求外,受训者还应阅读英文相关文献,完成读书报告一篇。

(二)第19~24个月根据受训者和临床培训基地具体情况,安排继续在本专业轮转或到相关临床科室轮转。

1.培训目的(1)拓展医学影像和核医学科住院医师的知识范围,熟悉与医学影像领域相关的临床知识;明确医学影像和核医学在临床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价值和限度。

(2)在初步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医学影像和核医学诊断中各种常见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明确它们对这些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3)了解适于影像介入治疗和核医学治疗的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其所涵盖的各种治疗方法及应用价值。

2.基本标准(1)内科轮转学习2个月,要求掌握常规问诊和物理检查技术,并熟悉下述表4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诊断要点。

表4系统病种呼吸、循环系统支气管扩张,细菌性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包炎;消化、泌尿系统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胃癌、结直肠癌),肝硬化,肝细胞癌,胰腺炎,胰腺癌;各种类型肾炎,肾衰,膀胱炎内分泌系统各种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外科轮转学习2个月,要求掌握外科无菌操作技术,并熟悉表5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手术治疗类型和术式。

表5系统病种呼吸、循环系统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乳腺癌,胸部外伤二尖瓣换瓣术,主动脉瘤消化、泌尿系统胃癌,胃溃疡,结直肠癌,肠梗阻,胆囊炎和胆囊石,胆系肿瘤,肝细胞癌,胰腺炎,胰腺癌,脾外伤肾肿瘤,肾外伤,肾上腺肿瘤,膀胱肿瘤骨关节系统骨折(手法复位,内固定),半月板撕裂,椎间盘脱出(3)根据本专业日后工作,在选定的非指定科室(包括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口腔科、眼科)轮转学习4个月。

①儿科轮转学习2~3个月,要求了解小儿常见疾病特点,与成年人疾病表现的差异,并熟悉表9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和诊断要点。

表6系统病种中枢神经系统颅内感染(脑膜炎、脑脓肿),颅内肿瘤(常见类型),锥体外系病变(肝豆状核变性)呼吸、循环系统小儿肺炎,小儿支气管扩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消化、泌尿系统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常见类型),小儿急腹症(常见类型),肝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②妇产科轮转1~2个月,要求了解妇产科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并熟悉表7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手段。

表7科别病种产科早孕,异位妊娠,胎儿畸形,胎盘异常,妊娠合并症(常见类型)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常见类型)卵巢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常见类型)③神经内科轮转学习1~2个月,要求熟悉神经科疾病的物理检查技术和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并熟悉下述表8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表8病种病名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脑萎缩颅脑先天性发育异常脑先天性发育异常(常见类型)神经皮肤综合征(常见类型)脑变性疾病Alzheimer病、Parkinson病脱髓鞘疾病Wilson病、多发性硬化④神经外科轮转学习1~2个月,要求熟悉表9所列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表9病种病名脑肿瘤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转移瘤颅脑外伤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颅内感染和寄生虫疾病脑脓肿、脑囊虫病脊髓疾病椎管内肿瘤、脊髓外伤⑤眼、耳、鼻、喉和口腔科轮转学习1~2个月,要求了解眼、耳、鼻、咽、喉和口腔科常规物理检查和内镜检查方法,并熟悉下述表10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求和治疗原则。

表10疾病病名眼和眼眶炎性假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泪腺肿瘤,眶内异物耳部先天性中、内耳发育畸形,中耳乳突炎,中耳癌,颞骨骨折鼻和鼻窦急、慢性鼻窦炎,鼻窦囊肿和息肉,鼻和鼻窦肿瘤(常见类型)咽部咽和咽旁脓肿,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喉部喉癌,喉外伤口腔颌面部牙源性囊肿,造釉细胞瘤,腮腺良、恶性肿瘤(常见类型)3.较高标准第2年轮转期间除完成以上基本要求外,还需完成读书报告1篇。

(三)第3年从事医学影像诊断、超声和核医学的住院医师在本专业科室内进行专科培训。

1.培训目的进一步巩固和充实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1)能够对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态有所了解。

(2)能够初步掌握本专业常见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本专业治疗项目的指征、技术操作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3)初步学习和了解本专业的科研方法,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科研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