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宪法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5)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宪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宪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年卷一第17题)A.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休息杈的主体是全体公民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D.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宪法》第55条的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义务而不是权利,选项A错误。
根据《宪法》第43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休息权的主体是劳动者,选项B错误。
根据《宪法》第45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是不能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选项C错误。
根据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4条的规定:“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三款相应地改为第四款。
”选项D正确。
知识模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第17题)A.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遭受自然灾害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B.我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出版自由也被剥夺C.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与公开传教的自由D.我国公民有任意休息的权利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宪法》第45条第1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宪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宪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在必要的时候,下列哪一机构有权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秘密举行? (2010年卷一20题,单选)A.十个以上代表团联名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C.全国人大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团长会议D.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主席团正确答案:C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20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公开举行;在必要的时候,经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团长会议决定,可以举行秘密会议。
”故C项正确。
题干的“哪一”确实有误导嫌疑,出题人应该认真点! 知识模块:宪法学2.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下列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团的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09年卷一20题,单选)A.代表团团长、副团长由各代表团全体成员选举产生B.两个代表团以上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C.三个以上的代表团可以提出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D.一个代表团和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联合提出对国务院及其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4条第1款,全国人大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各代表团分别推选代表团团长、副团长。
注意是“推选”,而非“选举产生”,故选项A错误。
根据该法第10条,1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大会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
据此,1个代表团即可提案,而非“两个代表团以上”,故选项B错误。
根据该法第15条,全国人大3个以上的代表团或者1/10以上的代表,可以提出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
司法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哪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财产权C. 受教育权D. 以上都是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
因此,正确答案是D。
2. 下列哪项不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A. 1年B. 2年C. 3年D. 5年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民事诉讼的时效期间一般为2年,特殊情形下可以延长至3年或更长时间。
1年和5年并非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因此正确答案是D。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解析: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2.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的行为?A.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其作品B.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公开表演其作品C.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其作品D.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翻译其作品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包括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复制、公开表演、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以及翻译等行为。
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因急需资金,向李某借款10万元,约定一年后归还。
到期后,张某未按约定还款,李某多次催讨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张某辩称,借款时李某口头承诺,若张某无法按时还款,可以延期还款。
但李某否认有此承诺。
问题:法院应如何判决?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借款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张某所称的口头承诺,由于没有书面证据支持,不能作为合同的一部分。
因此,法院应当判决张某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归还李某的借款本金及逾期利息。
结束语:本次司法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解析涵盖了宪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和著作权法等多个法律领域的知识点,旨在帮助考生全面复习和掌握法律基础,提高法律实务能力。
2010年司法考试试题(宪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任职回避的规定由于《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对任职回避的规定比较零散,因此容易忽略选项A中需要回避,审判人员、检察人员离任后2年内,不能在任何法院辖区内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选项B中需要回避,同一个人不能在诉讼的不同阶段分别作为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参与刑事诉讼选项C中需要回避,这是刑事诉讼法关于另行组成合议庭的规定,其实质也是有关回避的问题选项D中不需要回避,审判人员、检察人员离任2年后,也不得担任原单位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但要注意,作为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代理诉讼或者进行辩护的除外因此,选项D中,王某作为其弟弟的辩护人参加诉讼是法律所允许的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任职回避的规定由于《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对任职回避的规定比较零散,因此容易忽略选项A中需要回避,审判人员、检察人员离任后2年内,不能在任何法院辖区内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选项B中需要回避,同一个人不能在诉讼的不同阶段分别作为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参与刑事诉讼选项C中需要回避,这是刑事诉讼法关于另行组成合议庭的规定,其实质也是有关回避的问题选项D中不需要回避,审判人员、检察人员离任2年后,也不得担任原单位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但要注意,作为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代理诉讼或者进行辩护的除外因此,选项D中,王某作为其弟弟的辩护人参加诉讼是法律所允许的
A.吊销
B.撤销
C.撤回
D.注销
【答案】B
【解析】《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本题中,甲公司凭借伪造的申请材料而获得行政许可,因此,应予以撤销。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宪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宪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澳门基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关于中央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一25题,单选)A.全国性法律一般情况下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渊源B.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法官的任命和免职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C.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D.《澳门基本法》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反映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的意志正确答案:B解析:《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8条第2款规定:“全国性法律除列于本法附件三者外,不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
凡列于本法附件三的法律,由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或立法实施。
”据此,全国性法律一般情况下不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渊源,故A项错误。
该法第87条第4款规定:“终审法院法官的任命和免职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故B项正确。
该法第17条第2款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
”据此,C项错误。
我国宪法在特别行政区也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故D项“《澳门基本法》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的说法存在瑕疵。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体现了包括澳门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故D项“反映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的意志”的说法错误。
知识模块:宪法学2.根据我国宪法和港、澳基本法规定,关于港、澳基本法的修改,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1年卷一26题,单选)A.在不同港、澳基本法基本原则相抵触的前提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修改港、澳基本法B.港、澳基本法的修改提案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港、澳特别行政区C.港、澳特别行政区对基本法的修改议案,由港、澳特别行政区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团向全国人大会议提出D.港、澳基本法的任何修改,不得同我国对港、澳既定的基本方针政策相抵触解析:本题为选非题。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宪法学》试卷与答案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30分)1.宪法的内容同其他法律一样,主要取决于社会的A. 阶级力量对比B.物质生活条件C.精神文明建设D.经济制度的改革2.在宪法中体现分权、制衡原则的典型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瑞士3.司法机关在审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对该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的合宪性所进行的审查,叫作A.事后审查B.预防性审查C. 附带性审查 D. 事先审查4.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A.1689年的《权利法案》B.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C.1777年的《邦联条例》D.1787年的《美国宪法》5. .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 )A.到会代表的1/2以上的多数通过B.到会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C.全体代表的1/2以上的多数通过D.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6.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是A.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 B.工农联盟为基础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7.现行宪法序言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A.即无产阶级专政B.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C.形式上接近无产阶级专政D.等同于无产阶级专政8.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国家所有制9.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统一战线称为A.爱国统一战线B.全体劳动者统一战线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社会主义统一战线10.现行宪法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A.主导力量B.领导力量C.核心力量D.中坚力量11.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须报(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B.国务院审议决定C.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D.省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议决定12.现行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在A.法律上一律平等B.立法上一律平等C.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13.在我国,享有申诉权的主体是A.公民B.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C.人民D.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14.现行宪法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A.国家的保障B.社会的保障C.所在工作单位的保障D.国家和社会的保障15.现行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我国公民的A.神圣权利B.光荣义务C.权利和义务D.神圣职责16.新中国建立初期,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机关是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C.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D.政务院17.现行宪法规定,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的机关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B.法制工作委员会C.专门委员会D.委员长会议18.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19.现行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20.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确立于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21.现行宪法规定,有权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国务院各部、委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22.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A.集体领导制B.军委主席、副主席负责制C.军委主席负责制D.委员对军委主席负责制23. 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 )A.没有选举权B.停止行使选举权C.准予行使选举权D.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24.现行宪法规定,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A.民主集中制B.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C.少数服从多数的合议制D.行政首长负责制25.现行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A.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B.省级人大常委会决定C.法律规定D.本级人大常委会决定26.现行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A.上级人民法院负责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C.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D.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27.现行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辞职可以向A.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B.本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书面提出C.原选举单位书面提出D.原选举单位的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28. 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划分选区的原则是( )A.可以按居住状况分B.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和工作单位分C.可以按居住状况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和工作单位分D.可以按居住和工作单位分29.现行选举法规定,选民可以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委托最多不得A.超过五人B.超过四人C.超过三人D.超过二人30.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A.一党制B.两党制C.多党制 D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司法考试宪法学历年真题解析

司法考试宪法学历年真题解析单项选择题:(2013年)20.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关于我国宪法及公平正义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树立及强化宪法权威,必然要求坚定地守持和维护公平正义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公平正义在宪法中的重要体现C.宪法对妇女、老人、儿童等特殊主体权利的特别保护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需要D.禁止一切差别是宪法和公平正义的要求【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宪法及公平正义的关系。
选项D说法错误,宪法禁止的是不合理的差别对待,而非一切差别,合理的差别对待不违背宪法关于公平正义的要求。
21.根据《宪法》的规定,关于宪法文本的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及国际条约的关系B.《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的制定、修改制度C.作为《宪法》的《附则》,《宪法修正案》是我国宪法的组成部分D.《宪法》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产生,两者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宪法文本的内容。
选项A错误。
我国现行《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宪法及国际条约的关系。
选项B错误。
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的修改制度,但没有规定宪法制定制度。
选项C错误。
我国现行《宪法》没有附则。
选项D正确。
《宪法》第111条第1款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22.关于宪法规范,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具有最高法律效力B.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C.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主体参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D.权利性规范及义务性规范相互结合为一体,是我国宪法规范的鲜明特色【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宪法规范、宪法渊源。
选项A说法正确。
我国宪法效力等级最高。
司法考试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致人死亡D. 故意伤害答案: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因此,正当防卫致人死亡不构成犯罪。
2.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人身权和知识产权。
行政权属于行政法范畴,不属于民事权利。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哪项不是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提起的诉讼B.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提起的诉讼C.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不服提起的诉讼D. 对行政机关内部人事任免决定不服提起的诉讼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的规定,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许可等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行政机关内部人事任免决定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答案:A, C, 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的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因此,选项A、C、D均构成贪污罪。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以下哪些情形下,合同无效?A.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B. 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C. 合同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D. 合同当事人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答案:A, B, 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某县人民法院审理一民事案件过程中,要求县移动通信营业部提供某通信用户的电话详单。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何者为正确?(2004年卷一第85题—不定选)
A.用户电话详单属于宪法保护的公民通信秘密的范围
B.县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县移动通信营业部提供任何移动通信用户的电话详单
C.县移动通信营业部有义务保护通信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D.县人民法院有权检查任何移动通信用户的电话详单
[考点]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
[分析]1《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用户电话详单记录了公民的通话对象和通话记录,属于公民的通信秘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只有在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时,才可依法定程序对其进行检查。
因此,A、C是对该条的正确理解。
注意,只有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可以对通信进行检查,人民法院没有这个权力。
因此,B、D项是错误的。
[命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宪法》第40条的记忆和理解,稍有难度,尤其要记忆通信自由和秘密受保护的例外。
[常见错误]陷阱——在本题中,对电话详单的理解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有些考生未将通话详单归入通信秘密的范围,从而错选B、D项。
要注意,对通信的理解不应限于传统意义的书信往来。
[法条导读]掌握本条应从几个方面进行:(1)通信是广义的,包括传统意义的书信往来,也包括电话通话等一切通信交流形式;(2)受保护的内容包括两项,一为通信自由,一为通信秘密,不要漏记;(3)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只能基于国家安全和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其他理由如民事纠纷中对事实的查证等都不构成合法的理由;(4)行使检查权力的机关限于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其他机关都不具该权力。
1答案: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