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堂堂清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精选9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精选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教学方法
01
02
03
讲授法
教师对诗歌的背景、作者 生平、艺术特色等方面进 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诗歌。
讨论法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 诗歌的主题、意象、语言 等方面的特点,提高学生 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练习法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和掌握,提高学生的阅读 能力和写作能力。
背诵练习
要求学生背诵全诗或部分诗句,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和 理解。
仿写练习
引导学生仿写诗歌中的句子或段落,培养其写作能力 。
归纳小结
总结诗歌内容
回顾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境, 加深对诗歌的整体理解。
归纳艺术特色
总结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豪 放飘逸、想象丰富等,提高学生
的诗歌鉴赏水平。
引导思考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李 白诗歌中的仙境与现实生活有何 联系?”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
探究唐代诗歌特点
引导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成就,如唐诗的体裁、题 材、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唐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 品。
写作练习
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蓝本,让学生进行仿写或者创作 一首类似的诗歌,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力。
07
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发言、小组讨论等方面的 表现,以此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作业评价
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如翻译、赏析、作文等,通过作业完 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测验或考试评价
定期进行测验或考试,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评价学 生的学习成果。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精选14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精选14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把握诗的情感和浪漫主义风格;力量目标背诵全诗;情感目标感悟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怀。
教学重点:把握诗的第三段梦境的内涵,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法学法:诵读法、点拨法教学难点:认知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理解诗歌主旨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尤其说起“话别诗”,我们很简单会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这首送别诗中有深情的劝慰,却不因远别而哀痛,表现了诗人真挚的友情和旷达的胸怀。
今日我们来学习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首话别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整体感知(一)析题梦游天姥吟留别1:内容:梦游天姥2:形式:吟(诗体名,歌行体当中的一种。
内容多有悲愁感叹之意,形式比较敏捷,犹如散文中的随笔,可不拘一格。
如《游子吟》)3:内容:别东鲁诸公点拨:歌抒情、文载道、诗言志。
这是一首和曲而唱的.歌行体诗——他抒情;这是一篇形式自由的文——他载道;这是一首表达抱负的诗——他言志。
(二)朗读课文品尝语言、感知内涵1、朗读诗歌:同学齐读全诗订正字音,并结合解释强调读音及意义2、同学朗读第一段(节奏轻快雄浑有力)思索:①诗人描写天姥山的奇妙和高大的四个句子是哪四个?②找出几个生动传神的动词。
③体会夸张、对比的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①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②连---横拔---掩倒----倾③神往布满神奇颜色、明知抱负难以实现但还要知难而进。
)3、集体朗读第2段(感情充足语调适合)思索:①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在其次段开头用了一个“之”字代哪些内容而引出了他神往的梦境。
②大胆想象,试述“梦”的过程。
③找出表现诗人梦游时兴奋不已的词及梦醒后的情感。
( ①代第一段内容。
②梦前-梦中-梦后③飞丰富的想象大胆夸张。
抱负之梦:A浪漫:邀明月为伴、著谢公之木屐、登青云之梯----追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优秀8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优秀8篇篇一:《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理解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丰富联想来描绘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一、作者及背景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
天宝元年(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朽,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
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秋(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二、解题:“吟”本指吟咏,即作诗。
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
“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
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
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
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三、课文分析: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2)航海归来的人谈到海中仙山瀛洲,(大海)烟波浩渺(瀛洲)实在难以寻求;三山:蓬莱、方丈、瀛洲,古代传说中东海中的三座仙山。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堂堂清教案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堂堂清教案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堂堂清教案教学教案0115 1559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教学目标: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把握李白诗歌奇逸瑰丽的浪漫笔调和真挚质朴的人情味。
教学难点:李白诗歌中蕴含的复杂思想和多变的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副对联: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请问:这写的是谁?(李白)知道他的诗歌风格吗?豪放飘逸。
那么,他属于哪个流派?浪漫主义。
知道他最擅长哪种文体吗?古体诗。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李白这首写得最好的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板书课题)二、(投影片1:出示教学目标:1、感受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学会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2、李白诗歌中蕴含的复杂思想和多变的情感)(投影片2:诗题《梦游天姥吟留别》)解题: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①吟:是古诗中的一种。
内容上多是抒发自己的悲愁感慨,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节奏上也有许多的变化,要求同学们在诵读的时候注意把握。
②留别,留诗作别。
③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呢?天姥山有怎样的特点?梦游的结果如何?三、学习自主学习课文(一)读、出示自主思考题:(投影片3)1、那些诗句写的是"梦游"?哪些诗句写的是"留别"?2、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呢?同学们看看能不能从诗中第一节中找到答案?3、天姥山有什么特点,诗人是怎样突出这些特点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师:刚才有同学问:诗人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山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姥山太与众不同了。
有什么与众不同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的第一节,把它的特点概括出来。
学生汇报:①天姥山什么特点?高、大、神奇。
②诗人是怎样突出这些特点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对比、衬托。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梦游天姥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详案【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诗人生平;2.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脉络;3.发挥想象,品味组成梦境的意象以及梦境所隐含的精神追求;4.把握浪漫主义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1.发挥想象,品味组成梦境的意象以及梦境所隐含的精神追求;2.把握浪漫主义的特征。
【教学步骤】一、李白简介以时间脉络梳理李白生平,选择典型诗歌分享,最后用学生的诗歌作小结。
你要写李白,就不能只写李白。
你要写笙歌叠奏,阆苑琼楼,写笔的清瘦,不羁的风流凡人三跪九叩只求一朝拜相封侯而他泼墨挥毫一盅烈酒;王权贵胄换不得与他泛舟写剑的寂寞,与花影对酌;玉壶淌出冰心的珍笺,千帆已过人潮九州,成败任评说万重青山,风过映山河他是你参不透的春秋,把天姥幻没“天姥的烟霞,也曾铺天盖地淋过我。
而山的尽头,是万家灯火。
长安,从不寂寞。
”二、整体感知朗诵诗歌,思考:全诗围绕哪一个字展开?请围绕这个字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三段的大意。
教师明确:✓入梦✓梦游✓梦醒三、梦游天姥1.入梦:探寻入梦之因教师明确:瀛洲微茫,天姥明灭,从联想对比到以虚衬实,开篇营造出整体神秘之感,进而夸张地描写天姥“向天横”,用“拔”“掩”倾”形容“五岳”“赤城”“天台”,侧面衬托出天姥山的高大雄伟,正是因为神奇巍峨之景,才会因之产生敬仰向往之情。
瀛洲难求,天姥可睹,正如范云:“瀛洲难求而不必求,天姥可睹而实未睹,故欲因梦而睹之耳。
”2.梦中:品读第2段,结合注释,展开想象,描绘梦中之境,体悟梦中之感。
10min3.梦醒:思考:为何李白在“仙之人兮列如麻”梦境最精彩之时“惊起长嗟”?教师引导:✓梦醒时诗人的心情如何?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分析此句可以看出:情感是惊吓、失落、惆怅的。
✓梦醒之后的感受?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人生无常的伤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蔑视权贵,个性自由解决方法: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目标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难点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巨星。
他壮游天下,平揖王侯,生性狂放,磊落不群;他的诗境界壮阔,想落天外,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着真挚、质朴的人情味。
二.常识简介1.解题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
其它的如“歌”、“行”等。
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
⑸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2.作者简介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
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
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李白的出身及经历具有传奇性,不论生、死还是经历都存在很多谜,其创作也出奇。
古诗词《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通用12篇)

古诗词《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通用12篇)古诗词《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词《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古体诗的一些特点,在此基础上把课文熟读成诵,了解李白及其诗作的相关背景。
2赏析诗歌的巧妙构思,理解诗作的主题思想。
3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的消极反抗,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鉴赏“梦游”的意境,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鉴赏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鸳鸯蝴蝶梦》歌曲:“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熟悉的旋律响起,学生兴趣调起,教师借机发问,歌词化用了哪位诗人的诗?学生答,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学生齐背,“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这首诗作为古体诗的特点非常清晰,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首诗的特点,由此明确古体诗的特点。
二古体诗的特点: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句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
篇幅一般较长,容量也较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简介李白及写作背景。
由以下几句李白的诗串接介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十五好剑术”“五步杀一人,千里不留人”“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素有“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之志,盼望有一天能由“布衣”而“卿相”。
长安三年,占尽了风光,终被赐金放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堂堂清教案教学教案
0115 1559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教学目标: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把握李白诗歌奇逸瑰丽的浪漫笔调和真挚质朴的人情味。
教学难点:李白诗歌中蕴含的复杂思想和多变的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副对联: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请问:这写的是谁?(李白)知道他的诗歌风格吗?豪放飘逸。
那么,他属于哪个流派?浪漫主义。
知道他最擅长哪种文体吗?古体诗。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李白这首写得最好的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板书课题)
二、(投影片1:出示教学目标:1、感受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学会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2、李白诗歌中蕴含的复杂思想和多变的情感)
(投影片2:诗题《梦游天姥吟留别》)解题: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①吟:是古诗中的一种。
内容上多是抒发自己的悲愁感慨,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节奏上也有许多的变化,要求同学们在诵读的时候注意把握。
②留别,留诗作别。
③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呢?天姥山有怎样的特点?梦游的结果如何?
三、学习自主学习课文
(一)读、出示自主思考题:(投影片3)
1、那些诗句写的是"梦游"?哪些诗句写的是"留别"?
2、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呢?同学们看看能不能从诗中第一节中找到答案?
3、天姥山有什么特点,诗人是怎样突出这些特点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师:刚才有同学问:诗人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山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姥山太与众不同了。
有什么与众不同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的第一节,把它的特点概括出来。
学生汇报:
①天姥山什么特点?高、大、神奇。
②诗人是怎样突出这些特点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夸张、对比、衬托。
天姥山这样高大神奇,"一生好入名游"的李白怎能不把自己的梦想寄托给这样的地方呢?迫不及待地,他的梦就开始了!
(二)读、出示自主思考题:(投影片4)
1、诗人是怎样到天姥山去的呢?课文中怎样描写?
(提示:①从哪个地方到哪个地方?②诗人从哪里开始写登山了?③天姥山给我们第一个印象是什么?④天姥山上景色如何呢?⑤可这些都还不算神奇,随着天色变暗,景象也发生了突然的变化。
)
2、从这些描写中看出诗人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一生读:"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
①从哪个地方到哪个地方?从镜湖到剡溪,注意剡的写法。
再到剡溪的谢公宿处。
2、同学们读一读这几句,能不能从这些描写中看出诗人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轻松愉快。
②诗人从哪里开始写登山了?"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
③天姥山给我们第一个印象是什么?陡峭、险峻。
④天姥山上景色如何呢?学生回答。
明确:①"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写山高。
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写山间曲折幽深。
还有野兽的咆哮,天气的变幻莫测。
这些可以看作是梦游的历程。
⑤、可这些都还不算神奇,随着天色变暗,景象也发生了突然的变化。
找同学读读下面这四句,感觉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节奏来读。
学生读,点拨:这时句子由原来的七八个字,变成了整齐的四字句,表明此时的节奏变得急促起来,动人心魄。
(三)读、出示自主思考题(投影片5)
1、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洞天仙府的?写出它什么样的特点?
2、有心的同学可以思考一下这种描写和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哪种场面有些相似?
我们一起朗读描写仙府景象的这一层次。
教师领头(青冥浩荡不见底……仙之人兮列如麻),学生齐读。
1、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洞天仙府的?写出它什么样的特点?
洞府的建筑陈设、仙人的衣着举止、鸟兽的吹打驾车(仙人们出场的声势)。
从这三个方面描绘了"洞天仙府"的富丽堂皇、声势浩大、热闹非凡。
这段描写正是整首诗中最精彩的段落,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一段的思路层次,先开始到达天姥山、然后开始登山并写在山上看到的景象(其中重点写了洞天仙府)、
2、最后梦醒。
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这一思路把这一段读三遍。
学生读
介绍背景的时候,我们提到,李白现实的梦破灭了,他只好依托天姥山重做一个梦,那么大家通过朗读,觉得李白重做的这个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梦?这个梦美好吗?
(四)读、出示自主思考题(投影片6)(互助、讨论)
①美梦。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那么这个美梦象征了什么?表明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②这个美梦象征了什么?表明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③诗人梦醒后的这句宣言在整首诗中起了什么作用?从这里可以看出李白什么性格?
学生自由回答。
(以下是参考答案)
①明确:象征追求的理想境界。
写仙境的美好正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诗人想借这样一个充满幻想、五彩缤纷的仙界来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明确:我说的梦境就是在影射他一年前的宫廷生活。
"一夜飞度镜湖月"的轻松愉快其实就是他被召入宫时的心情。
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他曾经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并非那么美好:梦中的仙界其实就是现实的官场,梦境中的奇特景象正象征着官场的险恶和变幻莫测。
通过这番讨论,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是不是更加深刻了。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现实的梦破灭了,神游的梦美好也罢,险恶也罢,也都烟消云散了。
总之,此刻,"醒"(梦醒、清醒)过来的李白终于向他山东的这位朋友喊出了那句郁积在胸、久久未能爆发的肺腑之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③诗人梦醒后的这句宣言在整首诗中起了什么作用?卒章显志。
显了什么"志"?
表白自己从此与污浊险恶的官场彻底决裂。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白什么性格?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
(投影片7)
(五)读现在,按照这篇诗的脉络:入梦梦游遇仙梦醒,以及具体的小层次,熟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
(学生个人自由朗读)
总结:神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四、当堂训练:
1默写
(1)海客淡瀛洲,________;越人话天姥,________。
(2)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
(4)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仙之人兮列如麻。
(5)诗中表现诗人理想志向的诗句:________。
2学生齐背诵课文
五、作业:(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梦游天姥吟留别
入梦梦游梦醒
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
教学对象分析
目标达成评价
预设与生成分析
学生、同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