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陕西关中民俗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讨的开题报告

陕西关中民俗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讨的开题报告

陕西关中民俗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讨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俗主题公园在国内逐渐兴起,成为旅游
业的新亮点。

民俗主题公园不仅是一种旅游模式,也是民俗文化的传承
和推广,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缩影。

而陕西关中地区作为中
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深厚的民俗文化积淀,关中民俗主题公园的建设有着非常好的条件和前景。

因此,以陕西关中
地区的民俗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是十分必
要的。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陕西关中地区民俗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实践经验和设
计方法,为今后的相关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是对陕西文化的宣
传和推广,以期形成有其特色的关中文化,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

三、研究范围
本文主要研究陕西关中地区民俗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实践经验和设
计方法,主要包括景观设计的概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调研、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专家
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以深入了解陕西关中地区
民俗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具体情况。

五、预期结果
本文将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陕西关中地区民俗主题公园景
观设计的实践经验和设计方法,并对其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进而提出
相应的改善和优化方案,以期为今后关中地区民俗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提
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文也将为关中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做出一定的贡献。

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无障碍设计
注重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无障碍的通行和设施,体现社 会的人文关怀。
创新科技应用设计
1 2
新材料与技术的应用
积极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景观的质 量和性能。
智能化的管理
运用智能化技术进行公园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 服务质量。
3
互动科技的应用
通过互动科技的应用,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 性,提高公园的吸引力。
绿色可持续发展
生态优先
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降低人为干扰,实现 生态平衡。
节能减排
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 和碳排放。
水资源管理
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采用雨水收集、循环使用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
高科技应用与创新发展
01
智能化技术应用
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 景观的智能化管理和游客体验的优化 。
建筑与设施设计
01
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应与公园的文化主题相 协调,体现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 底蕴。
设施完善
02
03
无障碍设计
设置完善的设施,包括照明设施 、休息设施、卫生设施等,以满 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注重无障碍设计,确保所有游客 都能够方便快捷地使用各种设施 。
04
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实 践案例
北京故宫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植物绿化设计
植物多样性
选用多种植物种类,以增加公园的生态多样性和景观 丰富度。
季相变化
合理搭配不同季节的植物,使公园在不同季节呈现出 不同的景色。
植物文化内涵
选择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如寓意吉祥、象征高尚等 ,增强公园的文化氛围。
雕塑小品设计
艺术性
雕塑小品应具有艺术性,能够引起游客的共鸣和 欣赏。

民俗风情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方法——以关中地区为例

民俗风情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方法——以关中地区为例

2016年第8期现代园艺景观设计|民俗风情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方法—以关中地区为例陈沙沙(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陕西宝鸡721000)摘要:通过探讨关中地区风情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总结出关中地区民俗风情主题公园应与当地民俗文化和周秦 文化相结合,并提出了具体的景观设计手法。

关键词:民俗文化;周秦文化;景观设计1关中地域景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开始建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景观,宝鸡市作为关中地区具有民俗代表性的地区,在眉县、扶风、凤翔等县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民俗风情园、民俗旅游园等。

关中民俗景观无论是在建筑主体,还是在景观设计方面,都要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通过对民俗旅游开发的整体分析布局,结合形式美法则进行统一部署设计。

通过走访调查扶风关中风情园的实地分析,并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总结出关中民俗风情园的一些景观设计手法:1.1传统元素与现代手法相结合通过调研能发现,关中民俗风情园中的民俗景观设计表达手法,注重将传统的元素通过现代材料或设计手法表现出来。

植物品种选用关中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海棠、紫薇等,拴马桩作为一种传统物件,原来是用来拴马绳用的,现在却以现代构成的设计手法散落在草丛里,看上去既有秩序感,又有历史感。

1.2突显地域文化关中民俗风情园园中规划与设计要想标新立异,应注重体现当地地域特色。

游客既可以感受到关中纯朴与粗矿的民风,同时也能近距离感触园林小品的设施;既可以拉近景观元素与游客之间距离,又可以使游客体会民俗景观的质感、沧桑和淳朴,以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显现“原生态风景”的内心感受,冲击视觉记忆。

此外,关中民俗中最基本的农业生活用具被作为陈列的展品呈现给游客,让游客怀念农耕文化,寄思乡愁。

2 周秦文化理念的体现与民俗生活的再现关中宝鸡地这作为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在景观设计方面应使用现代的手法再现周秦文化,如将青铜器经过抽象、变形、再造以后,作为景观雕塑、景观座椅、景观灯具,甚至是景观地面来使用。

国外民俗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案例

国外民俗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案例

国外民俗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咱来聊聊国外那些超有趣的民俗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哈。

先说说日本的一个民俗文化公园。

那里面的景观设计可真是把日本的传统元素玩得贼溜。

一进公园,你就能看到用竹子做的各种小装置,像那种竹筒流水的小景,水从竹筒里一滴滴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声响,就像在演奏一首传统的日本小曲儿。

还有日本传统的庭园设计,地上铺着白色的小石子,就像一片迷你的小沙滩,旁边搭配着精心修剪的矮松,形状那叫一个别致,有的像云朵,有的像小山丘。

再加上一些传统的石灯笼,到了晚上,点上灯,那氛围感一下子就拉满了,就好像穿越回了古代的日本人家的院子里。

再看荷兰的民俗文化公园。

荷兰嘛,郁金香是他们的招牌。

这个公园里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郁金香花海,各种颜色的郁金香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而且这些郁金香可不是随随便便种的,它们被设计成各种图案,有的是风车的形状,这可太荷兰了,毕竟风车是荷兰的标志性象征。

在公园里,还有那种传统的荷兰木鞋展示区。

景观设计师很聪明地把木鞋和周围的植物景观融合在一起。

比如说,在放木鞋的架子旁边种上一些五颜六色的小花,木鞋就像从花丛中长出来的一样,特别有趣。

而且,周围的小路都是用荷兰特色的红砖铺成的,走在上面,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荷兰的小村民,正走在去赶集的路上呢。

还有巴西的民俗文化公园。

巴西人热情似火,他们的民俗文化公园也充满了活力。

公园里有很多巨大的彩色雕塑,这些雕塑都是以巴西的神话故事或者民间传说为原型创作的。

比如说,有一个雕塑是半人半鸟的形象,色彩超级鲜艳,红的、黄的、蓝的颜料涂满了整个雕塑,在阳光的照耀下,简直闪瞎眼。

巴西的民俗文化公园还有专门的桑巴舞表演区域。

这个区域的景观设计也很有特色,地面是用彩色的马赛克拼成的各种桑巴舞的舞步图案。

周围的树上挂着很多彩色的布条,就像舞女的裙摆一样随风飘动。

当桑巴舞表演开始的时候,整个区域就像一个欢乐的海洋,观众们就像置身于巴西盛大的狂欢节现场一样。

论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策略

论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策略

论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策略作者:卢哲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0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我国文化主题公园发展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关于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园林景观的发展起到一丝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化主题公园;现状;景观设计公园是给人们观光、休闲以及身体锻炼活动提供比较完善的设施和优良环境的公共绿地。

现在,随着公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主题公园作为一种新颖的公园模式,已经成为了很多城市进行公园文化建设的首选。

现阶段,我国的主题公园主要有两类:娱乐文化主题公园和展示文化主题公园。

一我国文化主题公园的发展现状我国文化主题公园发展的比较晚。

1989年我国深圳建成的“锦绣中华”主题公园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

受此影响,现在全国各地的主题公园已经超过了2500多所,发展很快,种类也越来越多。

比如,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有:北京的“大观园”、珠海的“圆明新园”等。

以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有:北京“中华民族园”、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等。

以世界景观为主题的有:广州的东方乐园和南湖乐园等。

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和体验。

不过主题公园大多属于高投入项目,同类项目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若要想将主题公园发展好,就要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上别出心裁。

二对我国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些建议(1)首先进行文化主题的选择主题公园的建造,实际上是将人类的文化进行一个新的创构。

公园中的景观就是丰厚文化的载体,要想体现出载体的作用就要先选择需要表现的文化内容即选定公园的主题。

一般而言,公园兼具休闲娱乐和教育活动的多种功能,适合于不同年龄段,主题公园与之相比又多了一点特定的文化侧重点。

进行主题的设定时,首先要对周围市场做一个充分的调查。

如北京的“世界公园”、深圳“世界之窗”的主题公园10多家,有“西游记宫”近40家,每一家都客源不足。

在进行主题选择时要避开这些扎堆点,选择一些数量较少又拥有广大爱好者的主题,如动漫、游戏类主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规划方案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两河城市森林毗邻古蜀文明代表之一的金沙遗址是国内唯一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

整个主题公园占地4897亩主题公园将分三期建成总投资预计20亿元。

第一期主题公园核心区占地1400亩在2007年6月9日前完成并对游人开放第二、三期将逐步在后两年内完成。

建筑原则按照“传承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融入生活方式、守望精神家园”的原则主题公园建设将坚持“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与产业化相结合、与市场化相结合”着力打造成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主题公园。

建成后的主题公园将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文化旅游景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公园构成十个聚落据悉由于日前国务院公布的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518项中分成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传统中医、民俗等10大类别主题公园内将划分为十个聚落即中国民俗风情聚落、中国民间工艺聚落、中国民间美术聚落、中国中医药聚落、中国地方戏剧聚落、中国曲艺聚落、中国民间文学聚落、中国传统竞技聚落、中国民间音乐聚落和中国民间舞蹈聚落每一个聚落都代表一种类别。

按照保护性原则、独特性地域性原则、阶段性原则、产业化原则将在每一类别中甑选二至十个具有代表性并能、 实现互动体验效果的文化产业项目。

八百工程主题公园内还将打造“百卷楼”“百工坊”、 百戏城”、“百草堂”、“百趣园”、“百闲河”、“百味街”、“百客栈”等“八百工程”。

按照初步规划“八百工程”将在一期工程中建设完成。

其他部分主题公园将突出人的参与性并通过功能分区和特色项目立体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独特的文化感观和景区吸引力主要分为展示区、体验区、展销区、文化景观区和商业服务区五大功能区。

主题公园由生态、水景、园林、建筑和文化景观五大部分构成其建筑风格将以中国古代建筑、民族建筑、中式园林为主国际馆则拟采用古罗马或希腊的建筑风格。

民俗文化公园设计方案

民俗文化公园设计方案

四季花卉图二
睡莲
百 子 莲
八仙花
雪松
杨树
腊梅
秋季植物配置
节点效果图三
红松
枫叶 大丽菊
银杏 荷兰菊
枫叶 荷兰菊
枫叶 银杏 梧桐树
地面铺设
圆 形 石 踏 螺 旋 草 坪
铺地布置图
曲线铺路
甲骨造型








鱼 鳞 造 型
棋 子 路
行浓缩和提炼充分围绕主题布局,结合四季的变化创造出无限飘渺的意境,让更多的 人了解我国古老灿烂的民俗文化,
二、设计取材
总平面图
交通分析图
景观视线图
功能分析图
景观夜视图
节点效果图一
节点效果图二
节点效果图三
春季植物配置
四季花卉图一
报春花 花桃
桃花
杏花
炮仗花
翠竹
银翘
垂柳
夏季植物配置 冬季植物配置
民俗文化公园设计方案
看山看水独坐 听风听雨高眠 花开花落年年 客去客来日日

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目录
设计说明
一、设计构想
1 景观的主题文化:民俗文化主题 2 设计主题:梦回远古神话 3 设计风格:四季迥异的自然园林风格 4 设计目标:借助梦回远古神话这一主题,对古代各种神话、传说文化进

农村民族风情园设施布设方案

农村民族风情园设施布设方案

农村民族风情园设施布设方案农村民族风情园是一处旨在展示各民族风情文化的场所,为游客提供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风俗的机会。

因此,设计合理的设施布设方案对于营造良好的游览体验至关重要。

首先,入口处是整个园区的门面,需要设计精美的园林景观和标志性建筑,以吸引游客的注意。

可以考虑设置喷泉、雕塑和各民族特色建筑,增加视觉冲击力。

其次,设立主题广场或表演区域是展示各民族文化的重要区域。

可以在广场中央设置大型的舞台,用于举办各种民族歌舞表演和文艺演出,吸引游客驻足观看。

然后,园区内设有各个民族特色建筑展示区,展示不同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特点。

游客可以参观各个展示区,了解不同民族的居住风貌和建筑风格,增进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

接下来,设置手工艺品展示区和工艺制作体验区也是必不可少的。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并有机会亲自参与工艺制作,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此外,为游客提供民族服饰试穿和拍照区域也是一项不错的设计。

游客可以在此尝试穿各个民族传统服饰,拍摄美丽的照片,留下美好的回忆。

除了以上内容,还可以增设民族美食品尝区,供游客品尝各民族特色美食,领略不同地域的独特美味。

另外,设置民族传统游戏区也是一种不错的设计,让游客在游览中可以参与各种传统游戏,感受民族传统的乐趣。

在园区的角落可以设置一些静谧的小憩区,让游客可以在这里休息放松,欣赏园区的风景,感受民族风情的独特魅力。

最后,园区内还可以设置民族文化展览馆,展示各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变迁等内容,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总结而言,在农村民族风情园的设施布设中,除了要有吸引人眼球的景观和建筑外,还要考虑到展示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必要设施,如主题广场、展示区、手工艺品展示区等,让游客在园区中获得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留下美好的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应运而生深圳中华民俗村、北京中华民族园、武汉中华民族园先后兴起。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特定历史时期或者特定地域的民俗文化为主题经过艺术地加工、提炼而塑造的给游人带来娱乐性和体验性的模拟景观。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种重要类型不仅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需求而且集中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民族民俗文化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宣传和交流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同时一个成功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提升了地区的旅游形象和文化品位为所在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根据表现出的民俗文化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历史民俗文化型、民族民俗文化型、异地民俗文化型然而根据表达形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原地自然式、异地仿建式。

各类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都有特定的功能特性对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三个方面。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要突出创意、个性、娱乐、传递文化等特性。

随着游客对古文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民俗文化主题景观利用其独特创意、鲜明个性的特点激起人们深入了解和体验的兴趣。

特色鲜明的主题文化景观向游客展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给人新奇的审美体验成为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成功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现代游客追求的娱乐模式是,不仅有身体的感官体验,还要有心灵的精神体验,独特的文化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内涵。

与一般具有游憩、休闲、观赏功能的城市公园的不同娱乐性是主题公园的主要特点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大人们渴望能在忙碌的生活之余有一个能够轻松娱乐的空间环境人们来到主题公园的目的就是寻找快乐体验快乐的主题公园的娱乐特点也就决定了烘托娱乐气氛的景观是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特征营造具有独特娱乐气氛的景观环境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对民俗文化的优秀元素经过艺术的提炼和加工集中的展现给人们某一历史时期或者某一地域的民俗风情及生活情境。

具有浓缩历史和风情的主题文化景观很多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聘用少数民族的群众来热情接待游客游人一边观赏一边同这些村民们交谈并且参与他们民族节日的歌舞和文体娱乐活动同时还品尝了民族地方风味的饮食就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增加了有关民族及其文化习俗的知识增进了对民族的了解和感情。

以游乐和欣赏的轻松方式让游客不知不觉学习和亲身体验这些传统民俗文化获得新知。

俗文化主题公园在我国从其产生至今在弘扬和展示民俗文化、提升地区旅游形象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中不乏经典的成功案例如深圳的世界之窗、中华民俗村、杭州的宋城等成为中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旗帜和榜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不和谐之音。

我国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许多是在深圳中华民俗村获得巨大成功、投资回报率高的背景下仓促上马的缺少对项目的选题、选址、定位、规模、经营等方面细致周密的调查规划中更是照抄照搬造成其景观设计、施工的质量下降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我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稳定、健康发展大多数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层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 规划布局不合理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91年10月深圳“中华民俗村”开业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兴建民俗文化村17个民族文化村12个文化风情园19个发展到了少数民族地区也就地仿建自己的“民俗文化村的”的程度。

我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盲目开发与建设各自为政的做法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布局上非常不合理造成多数民俗文化主题公园项目重复建设各主题公园之间在客源上的恶性竞争例如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40公顷的海南最大的民族人文景观—中华民族文化村开业八个月亏损总额已超出千万元不得不申请停业究其原因在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周围100千米范围内以民俗风情为主的“黎村苗塞”旅游景点有十多家之多其规模和特点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真可谓三十里一个村五十里一个寨。

从地域分布来看规划布局不合理近距离地重复是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很快受到冷落的一大原因。

文化娱乐市场的容量不可能无限扩大恶性竞争之下难免两败俱伤。

二规划设计简单我国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普遍沿袭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开创的模拟、荟萃等造景方式和手段只是把民俗文化的某些有特色的东西东挪西搬再简单地加以排列拼凑无所谓规划也无所谓设计而使其艺术水平仅仅停留在模仿、复制、翻版阶段。

要充分展示民俗文化主题需要巧妙的规划构思对造景素材进行有创意的安排整合同时也需要高水平的设计技巧将造景素材中蕴含的无形文化内涵用具体的物质实体加以外化和表现因此对规划创意和制作设计的水平要求非常高。

(三)文化场景失真缺乏艺术表现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营造的是一种游憩化的文化场景它是以各种自然人文资源为基础运用一系列各种场景道具依据特定的文化主题营造出戏剧性的拟态情境。

“舞台真实”是主题公园文化的核心。

我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表达方式过于艺术化、舞台化商业化的运作以及缺少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升而导致其文化场景失真缺乏艺术表现力失去民俗的乡土气息和原始气息。

四主题内容单一缺少文化内涵国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仅停留在外形渲染的层面上不能从多个侧面多种角度对主题进行充分的展示淋漓尽致地表现民俗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文化内涵的魅力未能充分以景观的形式传承与表达游客置身其间视觉虽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很难获得深刻的心灵体验和文化的品位。

主题内容单一的形式很难让游客长久保持新鲜感缺乏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主题公园在游客一旦热情退去这些主题公园立即就会陷入“人去楼空“的困境。

五、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索1、将文化内涵融入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环境文化是景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景观是没有生命力的。

景观中的文化内涵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发展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华侨城的主题公园闻名全国,其闻名之处在于它赋予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对主题公园进行文化包装方面。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只有植根于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牢牢把握民俗文化的基调和底蕴将文化内涵融入景观环境使之相得益彰凸现活力才有可能进一步做大做强。

1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的精髓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各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独特民俗文化这些文化和当地的自然景观融合形成各自独有的风格和个性这些独特的民俗风情为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2民俗文化景观的真实表达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因带给游客独特的文化体验而受到青睐因此民俗文化景观的真实性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规划设计水平较低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由于文化挖掘不充分从而为了迎合游客而制造“假景观”这样的假景观文化底蕴不足没有任何当地民俗的生活气息最终将被市场所淘汰。

3对历史文脉的传承所谓的历史文脉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及历史渊源。

在城市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每个历史时代都留下自己的痕迹形成了深远的历史文脉历史文脉加深了人们对地域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宿感。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所在地的历史文脉在其景观环境中传承历史演绎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形成其独有的景观气质和特色从而才能有持久的吸引力。

比如俄罗斯风情小镇位于哈尔滨著名的太阳岛核心区内紧邻松花江沿岸风景线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

整个小镇由27座彰显着纯朴、浓郁的俄罗斯风情的颇具上世纪特色的别墅和民宅构成是以实景展示俄罗斯文化、民俗及生活的特色。

哈尔滨市在历史上是一个移民城市曾经先后有33个国家的侨民移居哈尔滨除建筑外服饰、饮食、音乐等方面也受到欧洲的影响。

哈尔滨的地域文化与欧洲尤其是俄罗斯的文化发生了碰撞与融合形成了一种蕴含丰富的独特文化积淀。

俄罗斯风情小镇景观的文化底蕴与哈尔滨的欧陆风情的城市风格一脉相承在其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形成了独特的魅力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欢迎和热爱成为了哈尔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解读地域特征的景观设计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离不开特定的地域和场所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再加上人们在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等方面长时间的生活积淀各地人民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适应中形成了有浓郁地域特征的民风民俗。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扎根于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营造出体现场所精神体现地域文化氛围的景观。

吴良镛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对本土文化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尊态度和文化自强精神。

”(1)重视传统手工技艺、地方性材料的运用由于不同地域的地质特点气候特点不同在石材木材等资源的分布方面也相差甚远从而影响建筑景观用材及手工技艺的使用并因此形成地域景观特征。

地域特征是特定区域的土地上的自然和文化的特征它包括在这块土地上天然的、由自然成因构成的景观也包括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改造形成的大地的景观林箐、王向荣2005。

传统手工技艺、地方性材料的运用是本地区居民在长期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逐渐了解后对地域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中传统的手工技艺和地方性材料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体现场所精神表达地域景观。

(2)运用乡土植物营造地域景观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拥有极为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同时也孕育了众多的乡土植物种类。

乡土植物因其浓郁的乡土气息而最能表现地方特色是体现地域景观特色的要素之一。

从某种意义来讲乡土植物还代表了一定地域风情成为地区的标志与象征比如椰子树代表了热带海滨风情而白桦则代表了北国边疆的风情。

(3)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在不同地域造就的不同特色资源而这些特色资源又在述说和表达着地域的景观。

比如产于太湖的太湖石成为了苏州园林的标志景观。

对于北方的主题公园来讲其地理位置决定了植被景观季相变化明显无法做到一年常绿四季有花因此冬季的景观单调萧条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但是如果可以充分地利用大自然赋予这一地域的神奇礼物---冰雪资源创造出有独特地域特征的季节性公园景观使淡季的主题公园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3、基于生态主义的景观设计理念在资源缺乏、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现象日益严重的今日使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用景观生态设计理念来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一种类型具有较高的生态意义和生态价值。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态功能是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城市环境敏感区域特别是城市郊区边缘地带等这些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特殊意义的区域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异质性从而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