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总结交变电流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知识点: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知识点: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知识点: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学习没有界限,只有努力了,拼搏了,奋斗了,人生才不会那么枯燥无味。

为了帮助各位高中学生,整理了“高中物理知识点: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一文:高中物理知识点: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U1/U2=n1/n2;I1/I2=n2/n2;P入=P出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第二册P198〕;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注:(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ω电=ω线,f电=f线;(2)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入;(5)其它相关内容:正弦交流电图象〔见第二册P190〕/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见第二册P193〕。

高中物理知识点: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由整理提供,望各位学子能够认真学习,成就自己的梦想。

更多物理知识点,点击进入【】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二物理选修知识点重点梳理

高二物理选修知识点重点梳理

高二物理选修知识点重点梳理高二物理选修知识点重点梳理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U=﹒;I=﹒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P入=P 出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损=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第二册P202〕;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一样,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它的正确性是由它的一切推论都为实践所证实而得到肯定的。

高二物理选修知识点重点梳理动能定理公式:W=1/2mvt2-1/2mvo2。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物体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这个规律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

1、动能定理的公式初动能(A点):1/2MVo2末动能(B点):1/2MVb2合外力做功:可以是MGH、F合L、MV2/R……动能定理:1/2MVb2-1/2MVo2=W总(合外力做功)W合=F合SCosθ=W1+W2+W3+W4动能定理能用在【恒力】【变力】W合=F合SCosθ只能用在【恒力】公式推导:设初速度为v1,末速度为v2L=(v22-v12)/(2a)F=maW=FL=1/2mv22-1/2mv122、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其数学表达式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过程式:1.WG+WFn=?Ek2.E减=E增(Ek减=Ep增、Ep减=Ek增)状态式:1.Ek1+Ep1=Ek2+Ep2(某时刻,某位置)2.1/2mv12+mgh1=1/2mv22+mgh2[这种形式必须先确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高二物理选修知识点重点梳理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所以正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减小,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相反,所以负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增大,但电势都是沿场强方向减小。

交变电流物理高中公式

交变电流物理高中公式

交变电流物理高中公式物理高中公式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U1/U2=n1/n2;I1/I2=n2/n2;P入=P出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注:(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ω电=ω线,f电=f线;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气体的性质公式总结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1900pxHg(1Pa=1N/m2) 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注: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高三物理备考知识:交变电流

高三物理备考知识:交变电流

高三物理备考知识:交变电流高三物理备考知识:交变电流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U1/U2=n1/n2;I1/I2=n2/n2;P入=P出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P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第二册P198〕;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ω电=ω线,f电=f线;(2)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 入;(5)其它相关内容:正弦交流电图象〔见第二册P190〕/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见第二册P193)。

高三物理备考知识:电磁感应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2.磁通量Φ=BS{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见第二册P173〕;(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

高考物理考点:交变电流

高考物理考点:交变电流

2019 年高考物理考点:交变电流由查词典物理网高考频道供给,2019 年高考物理考点:交变电流,所以老师及家长请仔细阅读,关注孩子的成长。

交变电流 (正弦式交变电流 )1.电压刹时价 e=Emsint 电流刹时价 i=Imsin(=2f)2.电动势峰值 Em=nBS=2BLv 电流峰值 (纯电阻电路中 )Im=Em/R 总3.正(余 )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 E=Em/(2)1/2;U=Um/(2)1/2 ;I=Im/(2)1/2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U1/U2=n1/n2; I1/I2=n2/n2; P 入=P 出中华考试网5.在远距离输电中 ,采纳高压输送电能能够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 =(P/U)2R;(P 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 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 U:输送电压, R:输电线电阻 )〔见第二册 P198〕;6.公式 1、2、3、4 中物理量及单位: :角频次 (rad/s);t:时间 (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 (T);S:线圈的面积 (m2);U 输出 )电压 (V);I: 电流强度 (A);P:功率 (W) 。

注:(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次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次同样即:电=线,f 电=f 线;(2)发电机中 ,线圈在中性面地点磁通量最大,感觉电动势为零 ,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 ;(3)有效值是依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沟通数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准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的耗费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 出决定 P 入;(5)其余有关内容:正弦沟通电图象〔见第二册P190〕/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见第二册 P193〕。

以上是编写老师整理的2019 年高考物理考点:交变电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2019 高考复习信息查找请关注查词典物理网高考频道!。

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正弦式交变电流

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正弦式交变电流

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正弦式交变电流【】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正弦式交变电流是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整理的高中动态,请您详细阅读!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1.电压瞬时值e=Emsint电流瞬时值i=Imsin(=2f)2.电动势峰值Em=nBS=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U1/U2=n1/n2;I1/I2=n2/n2;P入=P出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第二册P198〕;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注:(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电=线,f电=f线;(2)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入;(5)其它相关内容:正弦交流电图象〔见第二册P190〕/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见第二册P193〕。

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正弦式交变电流就为大家整理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物理知识归纳:交变电流

高考物理知识归纳:交变电流

高考物理知识归纳:交变电流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

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动势、电流称为正弦交流电。

2.正弦交流电----(1)函数式:e=Emsinωt(其中★Em=NBSω)(2)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磁通量最大,电动势为零,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线圈平面与中心面垂直时,磁通量为零,电动势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3)若从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为i=Imcosωt。

(4)图像:正弦交流电的电动势e、电流i、和电压u,其变化规律可用函数图像描述。

3.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1)瞬时值:交流电某一时刻的值,常用e、u、i表示。

(2)最大值:Em=NBSω,最大值Em(Um,Im)与线圈的形状,以及转动轴处于线圈平面内哪个位置无关。

在考虑电容器的耐压值时,则应根据交流电的最大值。

(3)有效值: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

即在同一时间内,跟某一交流电能使同一电阻产生相等热量的直流电的数值,叫做该交流电的有效值。

①求电功、电功率以及确定保险丝的熔断电流等物理量时,要用有效值计算,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E=Em/,U=Um/,I=Im/只适用于正弦交流电,其他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只能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来计算,切不可乱套公式。

②在正弦交流电中,各种交流电器设备上标示值及交流电表上的测量值都指有效值。

(4)周期和频率----周期T: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

在一个周期内,交流电的方向变化两次。

频率f:交流电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角频率:ω=2π/T=2πf。

4.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1)电感: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2)电容: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5.变压器:(1)理想变压器:工作时无功率损失(即无铜损、铁损),因此,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阻均不计。

(2)★理想变压器的关系式:①电压关系:U1/U2=n1/n2(变压比),即电压与匝数成正比。

【高三学习指导】2021高考物理复习:交变电流公式

【高三学习指导】2021高考物理复习:交变电流公式

【高三学习指导】2021高考物理复习:交变电流公式高三物理公式:交流公式概述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2.峰值电动势EM=nbsω=2blv电流峰值(在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计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4.理想变压器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之间的关系u1/u2=n1/n2;i1/i2=n2/n2;p入=p出5.在远距离传输中,使用高压传输电能可以减少传输线'=(P/U)2R上的电能损失;(P损耗′:传输线上的功率损耗,P:传输电能的总功率,u:传输电压,R:传输线电阻)[见第二卷p198];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注:(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ω电=ω线,f电=f线;(2)在发电机中,中性面上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穿过中性面的电流方向发生变化;(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4)当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恒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当负载消耗的功率增加时,输入功率也增加,即P out决定P in;(5)其它相关内容:正弦交流电图象〔见第二册p190〕/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见第二册p193〕。

高考物理复习可以帮助大家。

阅读本文的读者也会读到: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 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
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 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
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 ;I=Im/(2)1/2
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U1/U2=n1/n2; I1/I2=n2/n2; P入=P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第二册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注:
(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ω电=ω线,f电=f线;
(2)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
(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入;
(5)其它相关内容:正弦交流电图象〔见第二册P190〕/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见第二册P1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