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统编版)】《掌声》第二课时-1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三年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三年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段;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学习生字组成的词语;懂得人于之间需要互相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的看待自己。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应用词语,规范地书写生字。
学情分析:学生对掌声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课文的描述,可能不算太熟悉。
指导学生反复读课文,反复进行揣摩,理解课文意思。
教学构想:指导学生反复读课文,反复进行揣摩,理解课文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由马老师来给你们上《掌声》这一课,你们用什么方式对我表示欢迎呢?(鼓掌)抬起高尚的手,给别人掌声,那么你也是高尚的人。
因为掌声能给人以支持、鼓励、肯定,他还可以改变别人的一生。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掌声》这一课,走进小英的内心世界。
谁还记得掌声之前小英是什么样的?来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
二、学习第一和五小节师:这是什么样的小英?自卑(孤独、忧郁的)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总是)读出你的感受。
师:还有那个词?(默默地)你找得真准确。
()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多孤单,多自卑,多可怜!预设:当别人嬉戏打闹当别人在操场欢快地跳皮筋当别人上体育课的时候过渡:是的,当别人又玩又跳又闹的时候,小英只有蜷缩在一个角落嚼着痛苦,体味着忧伤,都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师:谁能用“因为… …所以… …”的句式说一说师:可小英变了,哪一节看出小英变了?师:谁来读一读师:小英变得怎么样了?(开心,自信,乐观)师:我们真为她感到高兴,所以我们应该怎样读?师:你读得真好,通过她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小英?(幸福的)师:请你通过读,把幸福的小英带到我们面前过渡:那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小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掌声)三、学习2~4小节请同学们自读2~4小节,找出同学们为小英鼓了几次掌,划出描写掌声的句子出示:那掌声热烈、持久师:什么叫热烈、持久?我们来试一试(鼓掌)师:谁来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掌声的力量?(找2名同学读)过渡:同学们为什么要给小英这样的掌声?让我们来看看掌声之前发生了什么?再读第2~4小节,找出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句子出示句子:为什么要把头低了下去?(别看我,我害怕,我害羞)你肯定学过心理学,体会的这么好!师: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活了起来。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从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
3.能从第二至四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
教学重点:能从人物到动作和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能从第二至四自然段中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
教学过程一、观看视频,导入课题1.生观看奥运宣传片《掌声》。
2.生交流掌声的作用3.导入课题,生读课题二、前后对照,感受英子变化1.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掌声”前的英子形象。
2.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感受“掌声”后的英子形象。
三、感悟重点,体会英子心情变化1.生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划出描写英子的句子。
2.学生反馈,品析关键词句(1)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2)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3)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4)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5)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3.出示英子来信,生交流:改变英子的仅仅是掌声吗?四、角色转换,直述课文第二段1.创设情境,代入角色。
2.生讲述第二自然段内容,师点评。
3.出示范例,归纳方法4.小组内再次练习讲述第二自然段五、课堂小结1.生交流:我想把掌声送给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2.教师小结。
6.重点指导设问名的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对于这句的回答“非然也”,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朗读时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1)师示范朗读。
(2)集体读。
(3)指名个别读。
三、课堂演练:1.多音字组词造句。
2.节奏停顿划分正确的句子选择。
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词。
3.积累孟子名言。
《小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词语。
2.体会作者对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
课文《掌声》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

课文《掌声》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课文《掌声》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文《掌声》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文《掌声》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
”因此,在本课的预设中,找准切入点,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感悟语言,体验情感。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扣住词语理解句子,扣住句子体悟感情,扣住感情升华知识。
3、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的道理,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英子的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教学过程】(题目:“掌声”先写好。
)一、谈话导入1、这个课堂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有很多听课老师)是的,今天来自嘉兴各县市的老师都来听我们上课,作为实验小学的小主人,我们应该怎么表示对他们的欢迎?──掌声。
2、同学们真热情,周老师为你们鼓掌。
猜猜:周老师鼓掌,是表示什么?(……欢迎……对学生的赞扬……等。
)3、同学们真聪明。
不过,今天有这么多人来听课,周老师真是好紧张啊!同学们能不能也鼓励鼓励我呀!(学生可能用话语,也可能用掌声……)如果是掌声,就追问:你们是想用掌声告诉我什么呢?4、谢谢同学们,听到你们的鼓励,我的心情平静了许多,那么现在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29课《掌声》。
二、前后对比,感受变化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女孩,她的名字叫──英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 掌声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 掌声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掌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文中的“默、姿”等11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落、调”,会写“掌班”等11个字,会写“掌声、文静”,正确理解“忧郁、文静、犹豫”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从而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大意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伸出手掌拍一拍,你们听到什么或者感受到什么?引出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2,引出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来信,指名读。
二、前后对照、感受变化1,学习第一自然段,读课文,请学生说一说现在是英子是什么样的?2,学习第四自然段(1)自读第四自然段,(出示课件)指导朗读,现在英子变成什么样了?(2)英子有什么样的变化?指名回答。
(3)不同形式朗读,学生个人读、男女生PK读、齐读。
2,师:英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现在的英子和从前判若两人,让同学们去找找原因。
三、深入课文,明确重点师:课文一共提到几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指名读)四、领会掌声,理解含义(一)解读“第一次掌声”1,指名让学生读描写第一次掌声的句子2,师: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响起的?英子站上讲台,还没有开口讲故事,同学们为什么送给她掌声?(请学生回答)3,随机交流(读句子、找词语、谈体会)A,师:英子为什么把头低下去?当时英子低下头的时候,她在想什么?B,师:从中想象得到英子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吗?英子在担心什么?害怕什么?C,体会“犹豫”的意思。
人教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3.能从第二至四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理解人与人之间是需要鼓励和关爱的。
教学难点:通过感悟语言,揣摩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小英的心理变化,从而感悟掌声的内涵。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老师听说我们三二班的孩子都是背诗高手,谁愿意来背一背?背得真好,掌声送给他,还有人来PK吗?因为第一次到我们三二班上课,老师特别紧张,你们能鼓励鼓励我吗?多么热烈、友爱的掌声啊,我现在自信多了,浑身充满了力量,谢谢同学们的掌声。
是呀,掌声是神奇的,常常会改变一个人。
正如董保岗叔叔所说:“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25课《掌声》,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掌”字是上下结构,上边是尚字头,中间的“口”要写得扁一些,下面是个手字,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掌声》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因(什么)而(怎样)的小女孩(谁),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不得不(干什么)。
她本以为会被同学(怎样),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什么),从此她变得(怎么样)。
三、走进文本,感受英子前后变化。
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哪些段落描写英子前、后的变化?有怎样的变化?圈画出关键词语。
(一)感受英子的忧郁1.出示句子: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师:读了这句话你知道英子以前是一个怎样的女孩?生:忧郁(师板书:忧郁)师:你抓住了关键词真了不起!忧郁是什么意思呢?生:不开心,不愿与人交往师:忧郁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忧伤愁闷,文中有一处重点描写了英子的忧郁的自然段,请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掌声》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25《掌声》(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3.能从第二至四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
教学重点: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听写句子,导入新课1.听写第5自然段中的句子:“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徽笑着面对生活”。
2.追问:这里的“我”指的是谁?“大家”指的是谁?“大家”给“我”几次掌声?二、学习第1段,感受“忧郁”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仔细想想,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交流:“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想象一下当同学们在干什么。
屏显:当同学们( )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交流: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呢?三、学习重点段,领悟掌声内涵1.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上台前英子会有怎样的心情?画出描写英子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多读几遍,想一想英子的心情怎样?屏显:轮到英子上台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你就是英子,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屏显: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英子,轮到你讲故事了,你为什么犹豫呢?2.思考:第一次掌声的意义是什么?屏显: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如果现在老师是英子,你们是英子的同学,什么样的掌声是“热烈而持久的”,你们能用掌声表示一下吗?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同学们把千言万语都化作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支持)3.思考:第二次掌声的意义是什么?英子的心情如何?屏显: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掌声》第二课时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读中体会,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并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二、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小英获得的两次掌声的含义,体会小英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小英获得的两次掌声的含义。
2、理解小英的内心情感。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第一次到实验小学来上课,还有那么多的老师来听课,大家有信心上好课吗?让我们用掌声为我们鼓鼓劲,好吗?掌声给我们信心,给我们增添力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掌声》。
二、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生字词,读通了课文,谁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学习第5自然段同学样,是什么改变了小英,让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是掌声)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的?请大家齐读第6自然段,(出示课件)这是多么令人难忘的掌声呀!四、学习第1自然段1、让我们先来走近演讲前的小英,看看演讲前的小英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我请一名同学来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原来的小英是个怎样的孩子?2、出示句子: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①从“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句话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你觉是她是个怎样的孩子?②是什么原因让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原因。
③那时的小英内心一定十分痛苦,她会想些什么呢?④说得对,小英非常地忧郁、自卑,你们能把小英的默默无语,忧郁自卑读出来吗?(指名——齐读)五、学习课文2—3自然段1、多么可怜、多么忧郁的小英呀!小英的自卑、忧郁还表现在哪儿呢?请同学们默读2—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能表达小英忧郁自卑的词语。
《掌声》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3篇

《掌声》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前谈话:孩子们,今天来听课的老师真多,你们想用怎样的方式来欢迎老师们呢?掌声这么热烈,真是一群热情的孩子。
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的心情紧张吗?①不紧张好啊,这么自信,不过,老师有点儿紧张,你们怎么鼓励我呢?谢谢同学们的鼓励。
你们是想用掌声告诉我什么呢?②有点紧张(鼓掌)我用掌声为你们加加油,相信你们今天肯定会有不错的表现。
请用自信的声音回答我,好吗?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掌声》(齐读课题)二、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变化。
1.掌声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它还改变了小英的生活。
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一起来看看。
(出示来信,师读)“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读了英子的来信,你有什么疑问吗?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两处写掌声的句子。
汇报:两次掌声的句子并齐读。
第一次掌声(就在大家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抽生读。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热烈持久的掌声应该是怎样的。
同学们为什么会有如此热烈、持久的掌声呢?导入到找出写英子的句子来。
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找找写英子表现的句子,并和同桌说一说,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什么?①“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汇报:体会到了孤独、自卑、忧郁、可怜、沉默……是从“默默地、早早地、最后一个、总是、又总是”中体会到的。
以前的小英自卑忧郁,让我们带着体会一起读读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钟
二、
品读感悟,走进人物内心
自学提示:默读掌声前描写英子的句子,想一想,英子的心情是怎样的?把关键语句圈画在语文书上。
1.关注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心情。
2.关注意思相反的词语。
3.总结人物形象。
5
分
钟
三、
言语实践
1.讲述掌声的故事。
2.理解题目内涵。
1
分
钟
四、
布置作业
把英子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
学期
秋季
课题
掌声(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到人物的心情变化。
3.能从第二至四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
教学重点:
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到人物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能从第二至四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
分
公英子在掌声前后发生的变化。英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为什么两次掌声让英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掌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