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危害及防冰除冰的措施

合集下载

对架空输电线路防冰危害与防范措施研究

对架空输电线路防冰危害与防范措施研究

对架空输电线路防冰危害与防范措施研究摘要:近年来南方气候反常,寒潮频繁的席卷着电网,使得输电线路大面积覆冰,这种现象不仅会造成杆塔设备损坏,更严重时还会引起杆塔倒塌导致跳闸,严重威胁输电网的运行安全。

很多输电线路架设在野外的山区,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极难进行抢修,为此,每年输电线路防冰及融冰工作尤其重要。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防冰;融冰;研究分析在寒冷的冬季,输电线路防冰工作是每年运维的重点工作之一,由于冰面的覆盖,输电导线的自然承受负荷会增加,不仅会使得导线受损,严重时会出现断裂,这会使得杆塔出现倒塌,最严重时会导致大面积的停电,长时间的停电将导致国民经济受到损失。

因此,相关电网单位为保证防冰工作有序开展,制定并完善防冰抗冰工作方案,引进先进覆冰监测及融冰技术,才能去除输电线路的潜在风险,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就此进行要点阐述。

一、输电线路防冰的工作流程(一)防冰准备阶段的流程及步骤简介1、涉及部门及工作概况公司生产技术管理部,职责:①检查督促各单位防冰准备工作的落实。

②规划覆冰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管理工作,督促检查各单位覆冰监测预警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

③组织编制(修订)、发布《超高压输电公司防冰业务指导书》及其它相关技术、作业标准。

公司安监部,职责:①组织开展公司层面低温冰冻灾害应急演练。

②组织排查应急装备,掌握装备配置情况,及时组织补充缺额,动态更新应急装备需求与到位信息。

检修试验中心,职责:①维护覆冰预警系统主站工作。

②审核各局填报的覆冰监测终端基础数据,并录入主站系统。

③配合各局完成覆冰监测终端的消缺调试。

④组织开展公司层面防冰工作培训。

2、流程预试定检、维护及消缺,编制试验方案。

站内设备试验及检查消缺:试验融冰装置、检查融冰管母、刀闸等。

检查消缺具备地线融冰功能线路的防冰设施。

制定年度防冰工作方案和防冰工作手册,结合所辖线路实际情况,制定年度“一线一册”防冰工作手册,涉及到由同一套融冰装置融冰的线路,沿线各局均应对工作手册进行会签,并由融冰装置管辖单位以正式文件报送公司应急办和生产设备管理部。

输电线路覆冰

输电线路覆冰

输电线路覆冰输电线路覆冰:问题与解决方案引言输电线路是现代电力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常由高高架设的电杆和跨越数百公里的导线组成。

然而,在寒冷的冬季,输电线路可能会面临覆冰的问题。

这种现象会导致诸多电力供应方面的挑战,例如加重输电线的重量、增加输电线路的传输损耗和破坏导线与绝缘子的绝缘性能。

本文将探讨输电线路覆冰的现象、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输电线路覆冰的现象输电线路覆冰是指在严寒天气条件下,导线上结冰的现象。

在低温环境中,输电线路常常暴露在大气中,且电流正常工作温度较高,使得导线表面辐射热量不足以融化附着在导线上的冰。

结果,冰会积聚并逐渐增厚,形成厚厚的冰帽,导致输电线路的性能下降。

输电线路覆冰会导致以下问题:1. 重量增加:冰的附着会增加导线的重量,进而增加线路对电杆的负荷。

2. 传输损耗:冰的热阻特性会导致异常电导,降低导线的导电能力,造成电流损耗增加和电压下降。

3. 绝缘性能破坏:覆冰导线加重了电杆的负荷,可能会导致电杆的倾斜和断裂,进而损坏绝缘子。

二、输电线路覆冰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输电线路覆冰带来的问题,许多新技术和设备已被开发出来。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1. 冰除器冰除器是一种用于去除覆冰的设备,通常采用机械或化学手段来清理导线表面的冰。

机械冰除器通过高速旋转或振动来震落冰块。

而化学冰除器则释放一种化学物质,使冰块迅速融化。

这些冰除器可以随时组装和拆卸,以适应不同的线路需求。

2. 阻冰涂层阻冰涂层是一种应用于导线表面的特殊涂层,可减轻覆冰的形成和积聚。

这种涂层通常具有良好的阻冰性能和较强的耐候性,能有效地减少冰的附着并帮助冰块快速融化。

3. 导线预热导线预热是一种预防覆冰的技术。

通过在导线表面加热导线,可以增加导线的表面温度,使其超过冰的融点,并防止冰的附着。

这可以通过电阻加热、感应加热或太阳能加热等多种方式实现。

4. 线路改进在设计和建设输电线路时,可以采用一些改进措施来减少覆冰的影响。

浅谈输变电线路的覆冰及其消除措施

浅谈输变电线路的覆冰及其消除措施

浅谈输变电线路的覆冰及其消除措施摘要:输变电线路覆冰可以导致输电线路的跳闸、断线、倒杆事故,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主要对输电线路覆冰产生的原因、事故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防止消除的措施。

关键词:输变电线路覆冰消除措施随着近年来雪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由覆冰、舞动引起的输电线路倒杆(塔)、断线及跳闸事故,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及供电可靠性。

在输变电线路的运维过程中,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一直是广大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一、架空线路覆冰的原因架空线路的覆冰是在初冬和初春时节(气温在-5 ℃左右),或者是在降雪或雨雪交加的天气里,在架空线路的导线、避雷线、绝缘子串等处均会有冰、霜和湿雪混合形成的冰层。

这是一层结实而又紧密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冰层,形成覆冰层的原因,是由于在自然界物体上附着水滴,当气温下降时,这些水滴便凝结成冰,而且越结越厚。

有时,也会在导线表面上结上一层白霜,呈冰渣性质,其质量比坚实的覆冰轻得多,但其厚度却大得多。

一般当空气中有大量水分且有微风时,最易形成霜。

在湿雪降落时,湿雪一方面粘在导线上,同时又会浸透正在结冰的水,使冰层越来越厚,最厚可达10cm 以上。

当风向与线路平行时,覆冰的断面呈椭圆形;当风向与线路垂直时,覆冰的断面呈扇形,即在导线的一个侧面;当无风时,覆冰则是均匀的一层。

此外,覆冰还与线路走向有关,在冷、热空气的交汇处经过的线路,覆冰就更严重。

覆冰在导线或绝缘子上停留的时间也是不同的,这主要决定于气温的高低和风力的大小,短则几小时,长则达几天。

二、因覆冰而发生的事故导线和避雷线上的覆冰有时是很厚的,严重时会超过设计线路时所规定荷载。

如果导线、避雷线发生覆冰时还伴着强风,其荷载更要增加,这可能引起导线或避雷线断线,使金具和绝缘子串破坏,甚至使杆塔损坏。

尤其是扇形覆冰,它能使导线发生扭转,所以对金具和绝缘子串威协最大。

常见的线路覆冰事故有以下几种:杆塔因覆冰而损坏。

输电线路覆冰危害及防冰除冰技术分析

输电线路覆冰危害及防冰除冰技术分析

输电线路覆冰危害及防冰除冰技术分析摘要:输电线路覆冰不仅会对运行及维护工作产生影响,如果不及时解决,严重时还会导致重大事件事故的发生,比如发生短路、绝缘子闪络、断线倒塔等。

当前,我国对覆冰厚度的设计取值范围还不够全面,正是很多气象台站关于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资料不够,所以大部分都只是根据现场调查为主,这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输电线路覆冰的伤害持续时间会比较长、而且发生频率较高、所占的面积也很广、影响非常大,已经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以及稳定运行。

关键词:输电线路;覆冰危害;防冰除冰技术如今,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已经严重影响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导线覆冰现象的发生,必须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正常而言,应该尽可能的避开覆冰严重的地区以及考虑避开不利地形,也就是绕开覆冰严重之地,更要在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发生。

拉线时,尽可能避免横跨垭口、水库等容易覆冰的地方和线路应该往较为平坦的地形走线,翻过山岭时要考虑档距大、高度差的问题,沿山岭通过时,为了达到减少覆冰情况和覆冰程度变小的目的,尽量不要把转角点安札在开阔的山脊上,而且角度要合适。

一、输电线路覆冰危害以及意义输电线路覆冰是我国电力系统中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经常导致输电线和杆塔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被破坏,电网大面积停电的恶劣后果。

覆冰事故严重地威胁了我国电网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解决线路覆冰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输电线路覆冰之后,对电力系统有十分严重的危害,其中最常见的为以下4种。

(1)过负载的危害,(2)不同期脱冰或者不均匀覆冰的危害,(3)覆冰导线舞动的危害,(4)绝缘子冰闪的危害二、输电线路覆冰主要融冰方法1 .线路覆冰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很大,很容易对电网产生不可逆的后果,所以国内外学者对输电线路导线与绝缘子的覆冰特性和机理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也有了许多的成果,目前常用的除冰方法有4类:1.1热力除冰法通过加大导线电流,如使覆冰导线断路,来提高导线温度,从而使坚冰融化的方法称为热力除冰法。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及应对措施摘要:电源分布在地理位置偏僻的山区或者林区,这些地理位置偏僻的地区的天气条件往往比较复杂。

架设的输电线路极易发生覆冰现象,严重的覆冰甚至会对输电线路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造成影响,最终导致事故发生,阻碍供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危害;应对措施一、覆冰种类分析输电线路覆冰种类主要有四种:(1)雨凇。

雨凇主要是指在冻雨期,一些低海拔地区出现的覆冰问题。

这一覆冰类型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当周围环境的温度降至冰点时,输电线路将会出现积冰透明的现象。

此外,这一现象与导线的粘合力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比于冰的密度而言,雨凇密度较低,并且雨凇是混合凇覆冰的一种初级形式。

(2)混合凇。

当外面的环境温度降到冰点以下时,如果外界环境中风较大,就会形成混合凇。

混合凇覆冰条件下,冰在输电导线上有着较大的粘合力。

此外,如果导线长期暴露在湿气环境中,就容易出现混合凇。

混合凇在密度方面较高,并且出现的速度相对较快。

因而,混合凇对于导线的危害较为严重。

(3)软雾凇。

如果低层云中有着较多的过冷水滴,当温度降低时,就会形成这一覆冰形式。

这一类型的积冰雨风速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冰不透明,密度较低。

因而,在输电线路上的附着力较弱,容易出现单向结冰现象,进而造成输电线路发生机械失衡的问题,这一形式的覆冰对输电线路不会造成严重的威胁。

(4)白霜。

当外界环境的温度低于0℃,空气中的水分与物体接触,湿气就会在物体的表面进行凝合,最终将会形成白霜。

由于白霜在输电线路的上附着力相对较弱,因而即便振动的幅度较小,白霜也会从电线的表面上挣脱出来,因而白霜并不会对输电线路的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输电线路覆冰的形成原因输电电线路覆冰主要是因为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到温度在冰点以下的输电线路时释放热能而气体本身在线路表面形成覆盖冰层。

由此可以发现输电电线路覆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大气湿度以及大气温度,相对来说温度的影响更多一些,除此之外空气对流这一物流现象也对线路覆冰具有一定影响。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危害及防冰除冰的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危害及防冰除冰的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危害及防冰除冰的措施摘要:架空输电线路覆冰是一种广泛分布的自然现象。

导线结冰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冰灾会影响维护的安全,造成大面积的冰闪跳闸和倒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交通运输和人民的生活安全。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履冰;防冰除冰前言为了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传输电压与负荷在不断提高,地区的架空输电线路越来越密集,范围也越来越大,因此跨越的区域和环境比较复杂。

而一旦遇到低温、冰雪等恶劣天气,架空线路就会造成覆冰问题的出现,这对稳定国家电力输送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一旦出现状况就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1架空线路覆冰的成因与对电网的影响1.1架空线路覆冰的成因架空导线覆冰的形成原因是由多种条件决定的,主要有气象条件、地理条件、海拔高度、导线悬挂高度、导线直径、风向和风速、电场强度等。

气象条件对架空线路覆冰的影响主要是由线路经过地的环境温度、空气湿度以及风向风速等因素综合造成的。

架空线路覆冰问题并非偶然事件,在我国很多地方每年冬天都会发生架空线路覆冰问题。

但是不同地区、地形上架空线路覆冰的类型不太相同,具体来说可分为雨凇、雾凇、混合凇、湿雪4种。

1.2覆冰对电网的影响架空线路覆冰对电网的影响主要有过负载、绝缘子冰闪、覆冰的导线舞动、脱冰闪络等。

过载会导致架空线路出现机械和电气方面的故障,即会出现倒塔、金具的损坏和由弧垂增大而导致的闪络烧线等。

当绝缘子上覆冰时,可以看作绝缘子上出现了污秽而改变了绝缘子上的电场分布,特别是冰中往往会含有污秽,这就更易造成冰闪。

在风力的作用下,架空线路上的覆冰是不对称的,这就造成线路极易发生舞动,且舞动幅度较大、持续时间长。

对线路轻则引起相间闪络、线路跳闸,重则引起断线或倒塔。

2防冰与除冰技术2.1常见的防冰技术路径选择:应充分考虑规划路径沿线微气象、微地形因素和运行经验,尽量避开微地形、微气象区域。

实在无法避开的,应根据规程规定的重现期确定设计冰厚与验算冰厚,对重冰区及中重冰区过渡区段进行差异化设计,适当缩小档距,降低杆塔高度,提高线路抗冰能力。

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杆塔覆冰危害及防治

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杆塔覆冰危害及防治

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杆塔覆冰危害及防治摘要:自2008年冰灾后,输电线路设备覆冰情况日益频发,恶劣环境下的架空输电线路大面积覆冰,导致杆塔、绝缘子倒塌,严重影响输电网的正常运行。

2016年3月、2017年1月、2017年12月,新疆部分地区均爆发出大面积覆冰事件,造成新疆电网输电线路设备受损、电网稳定收到严重威胁。

因此,架空输电线路在冬季的运维工作中,防治覆冰隐患已作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输电线路;导地线;杆塔;覆冰;运维0 引言覆冰输电线路容易发生多种事故,是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输电线路覆冰,会导致杆塔荷载过大,导线弧垂变大,脱冰时导地线发生跳跃等现象。

近几年来,大面积覆冰事故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输电线路覆冰导致跳闸及倒塔的事故越来越严重。

线路覆冰直接的危害就是导线、金具和支架负载,随着覆冰厚度的增加输电线路的水平负荷也在增加,严重的覆冰会导致导线、地线断裂,杆塔倒塌和金具损坏;不均匀的覆冰或者不同期脱冰会引起张力差,容易造成导线舞动,会造成导线断裂、杆塔横杆扭曲变形、绝缘子损伤和破裂。

绝缘子覆冰或被冰凌桥接后,绝缘强度下降,泄漏距离缩短,容易引起绝缘子闪络;融冰过程中冰体表面的水膜会溶解污秽物中的电解质,提高融冰水或冰面水膜的导电率,引起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畸变,从而降低了覆冰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形成绝缘子闪络。

导线舞动时还可能造成相间短路故障。

1 输电线路覆冰危害的特点线路覆冰倒杆(塔)断线的特点:一是由于覆冰时杆(塔)两侧的张力不平衡造成的。

在一些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两相邻的杆(塔)在高度和距离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还未覆冰时两侧就形成了较大的不平衡张力,当线路上出现大密度的覆冰时,杆(塔)两侧的不平衡张力加剧,当张力不断加大,直至到达杆(塔)、导线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出现了导线断落或杆(塔)倒塌的现象。

因此,在灾后恢复和未来的设计改造中,应尽量避免大高度差、大距离和大转角。

二是线路上有大密度的雨凇覆冰时,因为雨凇覆冰是“湿”度增长过程,其粘附能力强,不易掉落。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性与防范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性与防范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的危害性与防范措施摘要:电源分布在地理位置偏僻的山区或者林区,这些地理位置偏僻的地区的天气条件往往比较复杂。

架设的输电线路极易发生覆冰现象,严重的覆冰甚至会对输电线路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造成影响,最终导致事故发生,阻碍供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架空线路覆冰;危害性;防范措施作为电能传送载体的输电线路在电力产品运行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输电线路的运输效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电力产品输送速度的关键性因素。

但是,输电线路运输效能的高低受多种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冰害事故因发生较为频繁。

造成经济损失较为严重等备受人们的关注,因此,加强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原因的调查研究力度,完善输电线路冰害事故防治措施,提高对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应变能力,是实现电力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和满足企业电能需求的双重目标。

1架空输电线路的危害性电气危害:架空线路覆冰后绝缘子被覆冰桥接,绝缘性能会下降导致泄露距离变短,极易发生绝缘子闪络;线路覆冰融化时,由于冰体污秽物中存在的电解质溶解,导致冰水的导电性提高,进而使绝缘子串电压分布产生畸变形成绝缘子闪络。

机械危害:线路覆冰对输电线路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机械危害,输电线路一旦覆冰就会增加导线、金属支架等设备的负载,随着覆冰层厚度的增加负载也会不断增加,当负载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导线或者金属支架出现断裂,严重的会造成杆塔倒塌;此外由于输电线路的覆盖冰层厚度不均匀使导线张力下降,容易引起导线摆动,造成导线折断、杆塔扭曲、绝缘子损坏。

2引发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原因1、多数电力工作人员对冰害认识不到位,并且没有掌握冰害的规律,在进行电路设计时,没有选择合理的线路,同时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冰害进行预防,导致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冰害,这会对输电线路的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2、一些电力企业在进行输电线路设计时,虽然设计了坑冰厚度,但是其值较小,防治效果不理想,输电线路运行期间,如果覆冰严重,仍然会引起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危害及防冰除冰的措施
摘要:架空输电线路覆冰是一种广泛分布的自然现象。

导线结冰问题已成为世
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冰灾会影响维护的安全,造成大面积的冰
闪跳闸和倒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交通运输和人民的生活安全。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履冰;防冰除冰
前言
为了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传输电压与负荷在不断提高,地区的架空输电线路越来
越密集,范围也越来越大,因此跨越的区域和环境比较复杂。

而一旦遇到低温、冰雪等恶劣
天气,架空线路就会造成覆冰问题的出现,这对稳定国家电力输送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一旦
出现状况就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1架空线路覆冰的成因与对电网的影响
1.1架空线路覆冰的成因
架空导线覆冰的形成原因是由多种条件决定的,主要有气象条件、地理条件、海拔高度、导线悬挂高度、导线直径、风向和风速、电场强度等。

气象条件对架空线路覆冰的影响主要
是由线路经过地的环境温度、空气湿度以及风向风速等因素综合造成的。

架空线路覆冰问题
并非偶然事件,在我国很多地方每年冬天都会发生架空线路覆冰问题。

但是不同地区、地形
上架空线路覆冰的类型不太相同,具体来说可分为雨凇、雾凇、混合凇、湿雪4种。

1.2覆冰对电网的影响
架空线路覆冰对电网的影响主要有过负载、绝缘子冰闪、覆冰的导线舞动、脱冰闪络等。

过载会导致架空线路出现机械和电气方面的故障,即会出现倒塔、金具的损坏和由弧垂增大
而导致的闪络烧线等。

当绝缘子上覆冰时,可以看作绝缘子上出现了污秽而改变了绝缘子上
的电场分布,特别是冰中往往会含有污秽,这就更易造成冰闪。

在风力的作用下,架空线路
上的覆冰是不对称的,这就造成线路极易发生舞动,且舞动幅度较大、持续时间长。

对线路
轻则引起相间闪络、线路跳闸,重则引起断线或倒塔。

2防冰与除冰技术
2.1常见的防冰技术
路径选择:应充分考虑规划路径沿线微气象、微地形因素和运行经验,尽量避开微地形、
微气象区域。

实在无法避开的,应根据规程规定的重现期确定设计冰厚与验算冰厚,对重冰
区及中重冰区过渡区段进行差异化设计,适当缩小档距,降低杆塔高度,提高线路抗冰能力。

覆冰观测:应合理规划、建设覆冰观测气象站点,气象站址选择应尽量靠近线路具有代表
性的覆冰段,并将积累的覆冰气象数据作为今后线路设计和技改的依据,有条件的地区可配
置微气象或覆冰在线监测装置。

导、地线设计:重覆冰区宜采用少分裂、大截面导线以抑制不均匀覆冰时导线的扭转和舞动,并采用预绞丝护线条保护导线。

对于山区线路,设计时应校验导、地线悬挂点应力,悬
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

中、重冰区还应校验导线间和导、地线间在不均匀覆冰
和脱冰跳跃时的电气间隙。

挂点设计:对于重要交叉跨越直线杆塔,应采用双悬垂绝缘子串结构,且宜采用双独立挂点,无法设置双挂点的杆塔可采用单挂点双联绝缘子串结构。

连接金具选型:与横担连接的第1个金具应转动灵活且受力合理,选型应从强度、材料、
型式3方面综合考虑,其强度应比串内其他金具强度高一个等级,不应采用可锻铸铁制造的
产品;
绝缘子串设计:易覆冰地区或曾发生过冰害跳闸的线路故障点附近区域的新建或改建线路,应采用加强绝缘设计,增加绝缘子片数、采取V型串、大小伞间插布置方式或防冰闪复合绝
缘子等防冰闪措施。

重冰、重污叠加区域绝缘子选型:重冰区与重污区叠加区域线路外绝缘配置宜采用复合化
瓷质或玻璃绝缘子,并遵循微气象区域加强外绝缘抗冰设计原则。

复合化的瓷质或玻璃绝缘
子兼有盘型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的优点,运用在重冰和重污叠加区域的线路上,不仅能有效
缩短导线悬垂串长,缩小杆塔尺寸,还可降低线路本体造价,提高线路耐污和抗冰能力。

杆塔设计:重冰区塔位设计应尽量避免大小档、大高差、大档距,无法避免时,应减少耐
张段长度或采取独立耐张段。

融冰规划:对易覆冰地区的变电站,应同步规划设计融冰母线、融冰间隔或短路开关。

2.2常见的除冰技术
2.2.1机械除冰
机械除冰是一种简单的除冰方式,即一般直接使用人工除冰、滚筒除冰、机器人除冰、
冲击波机械法等。

使用机械方法来破碎相同大小的冰块所需能量远低于热力法,约为热力方
法所需能量的1/200,但在实际应用中,机械除冰方式的能量效率范围为3%~4%。

机械除冰的方式虽然简单,但除冰效率较低,使用受环境地形影响较大,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2.2.2短路与热力除冰法
短路融冰法指由一端供电而另一端短路,使线路一侧中的短路电流增大,短路电流的增
大会使导线产生电磁力,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导线会相互撞击,从而使导线覆冰脱落,达到除
冰的目的。

面对架空线路覆冰问题,国内外都在短路除冰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当选择这
种除冰方式时,会增加相应的辅助设备,如为实现短路而在短路侧加装开关设备等。

交流融冰法:不管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当有电流流过导线时,导线都会发热。

对于现在
的电网来讲,大部分采用的是交流输电,这就可以直接利用自己电网的交流电来进行融冰,
从而达到降低费用的目的。

当面对长距离输电时,为了满足融冰功率的要求,要提供能够满
足要求的融冰电压,从而获得满足要求的电流。

方式融冰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加入其他的附加设备,仅仅是通过改变电网的结构来实现的。

但一般而言,正常运行的输电线路所产生的负荷电流相对于能达到融冰的电流还较小,产生
的热量不足以防止线路结冰或者除冰。

所以要想用这种方式融冰,就必须改变线路的正常运
行方式,从而满足负荷电流所产生的热量能达到融冰的要求。

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单分裂导线中,考虑到融冰电流较大和对电网稳定性,对于多分裂导线而言,一般不用此方法。

结束语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冰和除冰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其对国内的电力输送的稳定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覆冰问题时,要综合考虑线路的实际工作和环境情况,从而针对性
地选择合适的防冰、除冰技术,保障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与此同时,要加强对防冰和除冰
技术的研究,以提高国内这方面的科技和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蒋聪.对架空电力线路防冰除冰技术国内外研究的论述[J].电子制作,2015(22):68
[2]巢亚锋.分裂导线和多串并联绝缘子覆冰模型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