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预防在AOM DSS模型基础 研究中的启示

合集下载

浅议DIS实验教学在化学课改中的作用

浅议DIS实验教学在化学课改中的作用

氧气浓度、 化学 p H值等 , 都可 以用这类仪器进行 该 系统上合理搭配 , 就可以更为简单 、 有效 、 准确 测量。通过用“ I 数字化信息系统” DS 开展高中化 地完成实验与证明. 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 在借助
学创新实验的研究 , 不仅能将一些复杂实验简化 。 能够完成以往条件下较难完成 的实验 .同时数字 化信息系统作为一个载体。它能解决的不仅仅是 实验的难点.更重要 的是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 化学教与学 2 1 年第 4 00 期 DS I 实验系统形成新 的探究工具 的同时 .学生 的 合作精神 、 探究精神 、 创新思维及严密思维能力在
在 以下 几方 面 :

力培养 上 的难 点 。 因为 。 在学 习过程 中 , 生通 过 学
观察已经获得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也就有 了验证 这些规律的渴望 , 而在传统的实验中, 由于条件的 限制或者知识的不全面 . 学生“ 求证 ” 往往不能得 到满足 .数字化信息系统正是为学生创设了新的

新 的学 习环境 的创设
DS I 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数字 化的学习环境。DS I 实验系统通过一个传感器获
取实验信息。 经数据采集器传递给电脑 . 进行数据 和图形处理 .实现了实验数据的即时处理和直观 表现。 在科学实验 中有许多物理量 , 如距离、 位移 、 力、 速度 、 温度 、 强 、 压 电压 、 电流 、 度 、 氧化碳 、 湿 二
运算和图线描绘等繁琐 的简单劳动中解放 出来 。 DS I 为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环境 。 提供了“ 求证” 的条件。 二、 新的探究工具的形成 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有效的工具. 以利于培养 学生适应信 时代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普通实

诱发小鼠结肠癌模型方法之AOM联合DSS法

诱发小鼠结肠癌模型方法之AOM联合DSS法

诱发小鼠结肠癌模型方法之AOM联合DSS法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可由自发或慢性炎症发展而致。

炎症性肠病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原因之一,通过诱变剂氧化偶氮甲烷(AOM)和致炎剂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结肠癌模型可以应用于炎症性肠病向结直肠癌转化的机制研究、预防结肠癌化学药物研究,以及肿瘤转移风险等的研究。

化学致癌剂1,2-二甲基肼作用的DNA烷基化产物——AOM,可以由腹腔注射并经由胆汁代谢,由菌群代谢进一步激活AOM使其致癌。

DSS为化学致炎剂,动物引用含有DSS的饮水可以造成炎症性肠病模型,其病理学改变类似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

以AOM与DSS联合使用建立的小鼠结肠癌模型,能够模拟正常黏膜→炎症→肿瘤生成的全过程,呈现急性炎症的初期阶段和较短的潜伏期;模型肿瘤位置多发于结肠远端,先以息肉状生长,其病理学特征与人类CRC 相似,能够反映人类由结肠炎症进展为肿瘤的发展模式。

因此,AOM/ DSS 小鼠模型成为研究炎癌转化的主要模型。

1、AOM联合DSS可加快小鼠结肠癌模型的发生有研究者探讨了使用AOM及AOM联合DSS中不同药物剂量、给药周期及暴露时间对C57BL/6J小鼠建立结肠癌诱导模型效果的影响[1]。

分别予低、中、高浓度AOM(10、15、20 mg/kg,每周1次,共4周,每组24只,AOM对照组24只)或AOM(10 mg/kg)联合DSS(一、二、三循环,小鼠数量分别为50、41、29只,DSS对照组40只)干预,对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处死的小鼠结直肠进行大体与组织病理学评估。

结果单独使用AOM可使小鼠结肠产生异常隐窝灶(ACF),随着AOM药物浓度和(或)暴露时间增加,ACF数量显著增加(P均<0. 05)。

AOM联合DSS可使小鼠结肠形成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相比DSS 一循环,DSS二、三循环可显著增加肿瘤发生率、平均成瘤数量、荷瘤小鼠平均成瘤数量及肿瘤体积(P均<0. 05或0. 008)。

ames实验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ames实验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Ames实验的原理、方法及应用1. 原理Ames实验,又称菌变突变试验,是一种用来评估化学物质是否具有致突变性的试验。

它基于生物学家Bruce Ames于1976年提出的假设:致突变物质能引发细菌突变并促进癌症发生。

该实验常用的是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或其他变种,通过观察细菌突变的发生情况,来评估化学物质对遗传物质的致突变性。

2. 方法Ames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制备测试物质首先,需要准备待测试的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通常是人类接触到的化学物质,如药物、食品添加剂、农药等。

2.2 选择菌株在Ames实验中,常用的菌株是已经进行了相关基因突变的沙门氏菌,这些菌株在某些基因上存在缺陷,使得细菌无法合成某些必需物质。

因此,它们对某些物质的需求更高,能更好地响应突变因子的作用。

2.3 将化学物质添加到培养基中将待测试的化学物质添加到含有菌株的培养基中。

2.4 暴露细菌于化学物质将已经添加了化学物质的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中,接种细菌,并进行培养。

2.5 观察突变产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以及突变产物的形成。

突变产物可通过变异的菌落形状、颜色的改变、突变基因的表达等方式来进行观察和分析。

3. 应用Ames实验在毒理学研究和食品安全评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3.1 毒性评估Ames实验可以用来评估化学物质对遗传物质的致突变性和毒性。

通过观察细菌在暴露于化学物质后是否发生突变,来推断该物质是否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等毒性。

3.2 药物筛选Ames实验也可以用于药物的筛选。

通过检测某种化合物对细菌突变的影响,来评估该化合物的潜在药物毒性。

这对于药物研究和开发过程中,识别潜在的毒性药物非常重要。

3.3 食品安全评估Ames实验在食品安全评估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检测食品添加剂、农药等对细菌的突变性影响,来评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毒性物质。

3.4 环境监测Ames实验可以用于环境监测,评估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致突变性和毒性。

鼠李糖乳杆菌GG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鼠李糖乳杆菌GG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鼠李糖乳杆菌GG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吴玉娇张炜**D0I:17.3969/j.isso.1008-7125.2020.12.017 *本文通信作者,Email:zw8839202@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12001)摘要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生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通过与病原菌竞争、破坏潜在致癌物、减少微生物遗传毒性、增强肠道屏障和宿主固有免疫、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种机制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

鼠李糖乳杆菌GG(LGG)是研究最早和最广泛的益生菌之一,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抗炎、抗增殖以及促凋亡等多种机制在癌症三级预防中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就LGG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GG;结直肠肿瘤;预防;治疗Advancet c Reseerch on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c Colorectal Cancer WU Yujiao,ZHANG Wei.Departmeut of GastToeTjeTology,AfiCd HospitaO of Jiangsp University,Zheeiang,Jiangsp Prdnco(212001)Correspondencc th:ZHANG WeR Email:****************Abstroct Colorectal cancer is a kind of maVgnant tumor that occurs in colorectal mucosal epithekum.As morbidity and mortaVty are of the leading rank in the woPP ProbioUcs are active microorganisms beneficial to the host,which can eedueehheentkoimaengdadhhumoebyeompehndgwnhhpahhogedt detheoyndgpohedhnaeeaeendogedt eeduendgmneeobnae yenotoxicity,enOa/cing intesdnai barber and host innate immunity,reyu/ting cell proliferaVon and apoptosis and other ctobaciUup phamnsp GG(LGG)is one of the earliest and most widely stuPied probioPcs;which has shown great poWnPai in the tehiap prevention of cancer by reyu/Vng intesdnai flora,anti-PflammaWp,anti-ppPeraVve and pp-apopWtic mechanisms.This ar/clo reviewed the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LGG in colorectal cancer.Key word:LactoaaciUus丁血和^磁GG;Colorectal Neop/sms;PrevenPon;Therapy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生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

山竹醇对癌症的化学预防作用

山竹醇对癌症的化学预防作用

山竹醇对癌症的化学预防作用周新莹;张辛燕【摘要】山竹醇是来源于印度藤黄和其他相关种类植物的多聚异戊二烯基苯甲酮.尽管这种水果在热带地区已经使用了上百年,但它的生物活性,尤其是它的抗癌潜能是在近年来的科学研究中才发现的.一些研究显示,山竹醇对多种癌具有抗癌潜能,包括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口腔癌、肝细胞癌和白血病等.山竹醇的抗癌特性通过抗氧化、抗炎、抗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所表现出来.目前就山竹醇的抗癌特性而言,它是一种有前途的抗癌剂,但是后期还需要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更充分地了解并确认其化学预防和/或治疗潜力.【期刊名称】《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26)004【总页数】7页(P30-36)【关键词】癌症;化学预防;山竹醇【作者】周新莹;张辛燕【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81.1 天然植物对癌症的化学预防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造成700多万人死亡(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3%)。

随着世界人口日趋老龄化,预计全世界癌症死亡人数将继续上升,到2030年可能将超过1 310万。

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生率也处于快速上升期,每年发病人数约260万,死亡180多万[1]。

尽管对癌症的治疗方法不断发展,但癌症依然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

化学预防作为一种新的肿瘤预防治疗手段,针对该领域的研究也在近些年取得了较多的进展[2]。

癌症的化学预防就是用天然的或合成的药物干预癌前病变,预防肿瘤的发生或使肿瘤细胞分化逆转,从而达到预防恶性肿瘤的目的。

目前癌症的化学预防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寻找高效低毒、作用机制明确的化学预防药物,而天然产物是合乎这些条件的最好来源之一。

流行病学及大量动物实验已经证实,人类食物中的许多天然成分都具有良好的预防癌症的作用[3]。

基础药学研究病毒扩散模型分析

基础药学研究病毒扩散模型分析

基础药学研究病毒扩散模型分析病毒扩散模型分析是基础药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病毒的传播规律,为药物研发和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基础药学研究中常用的病毒扩散模型,并分析各模型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一、常见的病毒扩散模型1. SI模型:SI模型是最简单的病毒扩散模型之一,将人群分为易感染者(Susceptible)和感染者(Infected),并假设感染后没有恢复和免疫的过程。

该模型可以用来研究病毒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2. SIS模型:SIS模型在SI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恢复和再感染的过程。

即感染者可以被治愈,但在治愈后仍具有易感染的性质。

该模型常用于研究具有短期免疫的病毒传播。

3. SIR模型:SIR模型在SI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恢复和免疫的过程。

即感染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愈后会产生免疫力,不再易感染。

这种模型适用于具有长期免疫的病毒传播。

4. SEIR模型:SEIR模型在SIR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潜伏期(Exposed)。

潜伏期指的是感染者与感染后出现症状之间的时间间隔。

该模型适用于研究带有潜伏期的病毒传播,如新冠病毒。

二、病毒扩散模型的特点和应用范围1. SI模型特点和应用范围:SI模型简单易懂,适用于研究传染性较强、无免疫性的病毒,如流感病毒等。

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得到病毒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为疫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2. SIS模型特点和应用范围:SIS模型适用于研究具有短期免疫的病毒,如结核病等。

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探究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规律,为疾病的控制和预防提供参考。

3. SIR模型特点和应用范围:SIR模型适用于研究具有长期免疫的病毒,如麻疹等。

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了解病毒传播的基本情况,如传播速度、感染人群的比例等,从而为预测疫情和制定疫苗接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4. SEIR模型特点和应用范围:SEIR模型适用于研究带有潜伏期的病毒,如新冠病毒。

电针对痴呆模型大鼠脑组织中SOD、GSH—PX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针对痴呆模型大鼠脑组织中SOD、GSH—PX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针对痴呆模型大鼠脑组织中SOD、GSH—PX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成为十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些实验证明,氧化应激是引起痴呆的重要机制之一。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细胞内的两种抗氧化酶,可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电针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调节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作用,近年来在痴呆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研究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电针对痴呆模型大鼠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为电针治疗痴呆提供实验依据。

三、研究内容
1.建立痴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和未电针组。

2.电针组进行电针治疗,未电针组给予模拟治疗。

3.于治疗结束后,取大鼠脑组织,检测SOD和GSH-PX活性。

4.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四、研究意义
通过实验探究电针对痴呆模型大鼠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电针治疗痴呆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的电针治疗痴呆提供实验基础和指导意义。

同时,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于鼓励更多临床研究来证实电针治疗痴呆的有效性也具有推广价值。

化学实验室环境-安全模糊评价模型的研究

化学实验室环境-安全模糊评价模型的研究

化学实验室环境-安全模糊评价模型的研究蔡毅飞;薛来【摘要】Aiming at the university chemical laboratory manages difficultly in environment-safety, and is lack of uniform standards of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issu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establish a chemical laboratory environment-safe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fter dividing the environment-safety problems into different levels, this paper sets up a chemical laboratory environment-safety fuzzy evaluation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fuzzy math. In general evaluation, the method of using composite operator is proposed, and this way can avoid one-sidedness. Using this system to evaluate one laboratory, the resul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shows that the evaluation system is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and is helpful for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针对高校化学实验室环境与安全方面管理困难而又缺少统一评价标准的问题,建立了化学实验室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环境-安全问题进行层次划分后,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化学实验室环境-安全模糊评价模型.在综合评价中,提出利用合成算子的方法,避免了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利用该评价体系对某化学实验室环境安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该评价体系为实验室管理提供了帮助.【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年(卷),期】2012(029)007【总页数】4页(P198-200,204)【关键词】环境与安全;化学实验室;模糊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作者】蔡毅飞;薛来【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 200090;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 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74;O159随着我国高校办学理念的不断更新,高校化学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预防在AOM/DSS模型基础研究中的启示虽然利用AOM/DSS模型进行化学预防研究的报道数量是十分有限,但是最近和刚出现的研究表明:炎症相关的结肠癌被认为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

到目前为止的基础研究支持用AOM/DSS诱导的小鼠模型作为一个高度相关的系统,而且这种模型在体内化学预防性干预研究中是有意义的。

下面几个部分是概述各种合成和天然膳食成分抑制AOM/DSS诱导肿瘤形成的能力。

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COX-2对散发性大肠肿瘤发展过程中的明显促进作用已经非常明确,但是抗炎物质如5-氨基水杨酸(5-ASA)对炎症相关性大肠癌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

5-ASA及其衍生物对大肠肿瘤形成的影响已经在AOM/DSS小鼠模型中得到评估。

Grimm et al利用低剂量(100mg/kg)和高剂量(300mg/kg)的5-ASA作用于AOM/DSS小鼠模型,研究其化学预防的效果。

在这项研究中,小鼠经单次腹腔注射AOM(8mg/kg)后予以2个循环的DSS处理。

同样,给予另一种5-ASA衍生物,即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处理AOM/DSS 小鼠,并与与对照组相比,高度异常增生区域的数量减少了20%。

在这项研究中仅评估单剂量注射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后的效果,但是没有评估这种剂量对病变和炎症的形态学亚型的影响。

Kohno et al研究报道称在该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发展阶段给予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烟处理,药物对大肠癌抑制效果相对弱些。

这种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实验计划和小鼠品系方面存在着差异。

Kohno et al也报道了用胆烷酸(UDCA)进行处理小鼠,结果抑制AOM/DSS诱导的大肠癌,也没有引起任何有害的影响。

Clapper et al做了一项研究关于评估5-ASA在模型中抑制炎症相关性大肠肿瘤的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暴露于5-ASA能够减轻炎症相关性大肠癌的损伤。

尽管5-ASA大部分有利的影响都归因于它对抑制环氧合酶和前列素H合酶的能力,但是在这项研究中用AOM/DSS诱导的结肠癌模型对照组小鼠与给予5-ASA 处理该模型的小鼠相进行比较,两组的COX-2(基质细胞、上皮细胞)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提示5-ASA的化学预防活性与COX-2表达水平没有关系。

实际上,在先前研究中已经表明5-ASA能抑制缺乏COX-2的DLD1结肠癌细胞增值。

Weber等人研究表明5-ASA具有抑制NF-KB活性的能力。

NF-KB与靶基因结合力下降会减少一些因子的表达,如促炎性因子、粘附分子、生长因子、炎症介质及抗凋亡基因。

5-ASA 衍生物2-14,即一种新的5-ASA衍生物,该衍生物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是5-ASA的10倍。

增殖的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证实2-14抗增殖的效果。

通过对比,用2-14处理的正常小鼠的结肠黏膜在PCNA染色下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从而证实这种化合物基本上不会影响正常结肠细胞生长。

除5-ASA及其衍生物之外,具有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已在大肠癌的动物模型中试验。

特别是,尼美舒利,一种COX-2选择性抑制剂,它能够有效地抑制AOM/DSS诱导的炎性相关性结肠癌的发生。

而尼美舒利对结肠腺癌发展的抑制作用与细胞增殖活性、诱导细胞凋亡以及β-catenin、COX-2、iNOS和硝基酪氨酸的低水平免疫反应有明确的关联。

这些研究表明尼美舒利作为一种有效的化学预防物质,用来预防散发性和炎症相关性大肠癌的发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配体PPARs是一类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

已经确定PPAR有三种亚型:PPARα,PARβ和PPARγ。

PPARγ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而且在脂肪细胞分化和脂滴存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PPARγ也在一些上皮肿瘤中表达,如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

PPARγ配体(如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可以在体外和体内诱导细胞凋亡、脂肪细胞分化和抑制肿瘤生长。

Tanaka等人进行的不同研究表明曲格列酮(PPARγ配体)或苯扎贝特(PPARα配体)的化学预防能力已经在AO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癌模型中表现出来。

由这些PPAR配体引起的结肠黏膜炎症抑制和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可能是这些配体在炎性相关性结肠癌形成过程中所起的化学预防效果。

一种新的第三代噻唑烷二酮类,RS5444,它在AOM/DSS小鼠模型试验中得到的效果大约是罗格列酮的50倍。

在AOM诱导的小鼠模型中,RS5444能够明显地抑制ACF形成,所以它可能具有化学预防的效果。

PPARγ配体能抑制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的增殖,但是在腺瘤上皮细胞中的这种影响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从而表明在肿瘤形成早期阶段这些化合物失去抑制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的能力。

此外,经过RS544处理的小鼠,其肿瘤的发生率降低30%,但这种降低没有显著统的计学上意义。

这项研究中,肿瘤的体积明显可变,以及观察到对肿瘤大小没有显著的影响。

尽管在已形成的肿瘤中RS544不能抑制肿瘤生长,但是对照组肿瘤与从RSS455处理的小鼠中获取的肿瘤相比较,对照组肿瘤有明显异常。

这种结果似乎确实是PPARγ配体促进正常的和转化的胃肠道上皮细胞分化,一直保持它们促进最低程度地转化结肠上皮细胞分化的能力。

阻止起始转化的能力也可以通过抑制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的能力进行解释,由此这种能力减少致癌物作用的靶细胞数量。

天然植物化合物流行病学研究清楚地证实富含水果或者蔬菜的饮食与结肠癌之间存在负相关。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活性化合物,而这种化合物能降低结肠癌发生的风险。

在动物基础研究中,报道了几种有抗炎性能的天然和半合成化合物具有抵抗肿瘤形成的化学预防活性。

Prenyloxycoumarin类化合物,包括橙皮油素和collinin,这些物质是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发现于芸香科和Umbelellierae(橙、柠檬、西柚等)植物中。

橙皮油素和collinin具有抗炎活性已被报道。

其中,橙皮油素能够明显抑制由脂多糖(LPS)诱导的iNOS和COX-2蛋白表达及TNF-α的释放。

橙皮油素和collinin也能够抑制由花生四烯酸和体外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这些天然化合物的影响已在AOM/DSS小鼠结肠癌模型中研究。

不同剂量的橙皮油素和collinin(0.01%和0.05%)处理AOM/DSS小鼠,其大肠腺癌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实验组中结肠腺癌病变形态多样性和结肠的炎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橙皮油素和collinin具有抑制结肠腺癌发展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与结肠腺细胞的增殖活性(用结肠腺癌PCNA标记指数表示其活性)、凋亡以及COX-2和iNOS免疫活性的抑制有着关联。

饮食中橙皮油素和collinin作用于AOM/DSS小鼠产生保护性影响,可能是因为这些物质具有抑制炎症和抗氧化应激的能力。

Prenyloxycoumarins、橙皮柚素和collinin可以有效地抑制由AOM/DSS 诱导的炎症相关性结肠肿瘤。

通过使用包含β-环糊精(β-CD)的混合物,如GOA/β-CD和AUR/β-CD已经验证橙柚皮素和一种新的前药(4-GOA)具有化学预防的性能。

这些化合物通过调控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促炎因子(NF-kB, Nrf2, TNF-α, Stat3, IL-6, and IL-1β)发挥其化学预防作用。

而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AOM/DSS 诱导结肠肿瘤的形成。

已经证实用GOA/β-CD和AUR/β-CD处理小鼠能明显降低DSS引起的结肠炎症。

因此,通过对几种促炎基因产物所介导几种致癌事件表达的调节来抑制慢性炎症,这也许是这些化合物具有化学预防性能的原因。

最近研究阐明了花姜酮(ZER)的几种生物学特性,该物质是一种称为Zingiber zerumbet Smith亚热带姜类植物的主要成分,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iNOS、COX-2表达以及抑制激活的白细胞释放TNF-α从而抑制肿瘤的形成,同样这种成分也能诱导人类结肠腺癌细胞株的凋亡。

给予小鼠ZER饮食,能够明显地抑制DSS 诱导的急性炎症和异常隐窝病灶(ACF)的形成。

给予各组小鼠不同剂量的ZER(100 ppm, 250 ppm,和500 ppm) ,其结肠腺癌的多样性和发生率低于未给予天然化合物处理的AOM/DSS小鼠组。

给予ZER 喂养的小鼠明显降低PCNA标记指数以及降低NF-kB和HO-1(血红素加氧酶)免疫组织化学评分,而这些物质的表达与癌变和炎症有着关联。

利肝灵,从Silybum marianum中分离出的一种黄酮木脂素,已经在AOM小鼠模型中试验。

有趣的是,低(250 mg/kg)和高(750 mg/kg)剂量的利肝灵除了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之外,还能影响炎症和促血管新生因子如COX-2、iNOS和VEGF水平,这表明利肝灵具有预防结肠肿瘤形成的效果,因为该物质影响到大肠癌形成的两个关键事件:炎症和血管生成。

不同的基础研究都支持用AOM/DSS诱导的小鼠模型作为一个高度相关的系统,而该系统允许在慢性炎症设置中为结肠肿瘤形成提供以所需的分子事件的特征。

从化学预防性干预研究结果表明炎症相关性大肠癌是可被预防的。

总结和未来展望在过去的二十年中CRC小鼠模型为大肠肿瘤组织病理及肿瘤形成中潜在分子过程提供详细的视角,同时也促进我们对人类大肠癌和IBD相关的大肠癌形成的认识。

作为强有力的模型系统,化学诱导的大肠癌小鼠模型已被证明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研究中,AOM/DSS小鼠模型已被描述为一个可靠而实用的工具:因为在一个有限的时间框架中受影响的动物有着高的发病率,因此肿瘤发生是可预见的和连续的。

由于在重现人类结肠癌的许多方面有着其特殊的能力,另外当单个异常隐窝出现时,该模型为研究潜在的肿瘤发生的最早连续事件提供了可能性,所以AOM/DSS模型是一个强有力的实验平台,该平台研究新的和有效的化学物质抵抗CRC将非常有用;在研究新的诊断、疾病预后以及临床实践中预测指标中,它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模型。

不久的将来,AOM/DSS模型将进一步改善,并与新的和更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的技术发展相结合,这可能让我们能够解释结直肠癌新的方面,例如通过高分辨率的方法分析在肿瘤形成最早阶段已变的分子网络。

这将有助于识别在结肠的癌前病变和肿瘤发展中那些仍然未知的遗传和表观遗传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