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入门与导读_外语思维导图
图文学英文,入门不用怕32页PPT

谢谢!
图文学英文,入门不用怕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图文学英语,真的很容易 相信你,加油!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基本理论

14
三、美国传播学派
2.主要观点
(1)创造“文化区”(culture area)的概念,意
思是指具有共同文化特质的人们分布的区域,以
此概念,他在美洲划分出了不同的文化区;
( 2 )指出文化区与不同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创了
“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适应关系”的研究路
线。 15
四、对传播学派的评价
肯定评价:
23
三、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
1.文化的功能并非在于满足不同的欲求,而是为 了维护已有的社会结构 。
2.社会是个有机体,其存在依赖于各部分的相互 依赖和相互作用。 3.社会结构受一定规范的制约,这种规范也制约 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 4.不同社会间存在差异,原因在于各个社会用不 同方式发展自己的结构。
31
二、怀特的技术决定论
1.文化由技术体系、社会体系和观念体系三部分构成,技术
体系决定社会体系,间接决定观念体系。
2.文化进化的原因在于技术,而衡量文化进化阶段的唯一而
最合适的标准是每人每年所能得到的能量。
3.文化进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人类仅仅依靠自身能量的阶
段、通过种植和养殖得到太阳能的阶段;通过动力革命,利
10
一、德国传播学派
2.基本观点 (1)不同民族文化相似性可以用文化接触而产生的传播来解 释,否则,就是起源于同一源头。
(2)寻觅传播痕迹的方法:分析文化之间的类理论(culture circle):凡是相同的文化现象,无论 在何地,都属于某一文化圈,起源于某一中心,人类的每一 种文化最初都起源于某一个文化中心,从该中心传播到世界 各地。(Leo Frobenius 首先提出此概念 )
文化人类学-第一章PPT

• 最核心的观念是“文化”。
“文化是一种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规、 习俗以及所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能 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
• 关注的是静态和动态文化研究
文化人类学
• 是对人的文化的研究。 • 主要任务是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三大重 要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关 系,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涉及到物质文化;二是 人与人的关系,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内容, 人不能离开社会单个地存在于自然中,而社会就 是人与人关系的体现;三是人与心理上的关系, 欲了解个人就离不了了解心理。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 朱炳祥《社会人类学》(第二版),武汉大 学出版社; • 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 • 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课程要求
• 1.为了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进而加深学习能力, 提供10篇国内外人类学经典名著,作为课外阅读书籍,并 要求学生完成1篇读书报告,并给予学生考核成绩。 • 2.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指定专题研究内容,由学生分组 学习,并在教师指导下,各组完成一次教学讲课任务,培 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语言与文化》 (北京大学,1950 年,语文出版社,1989年再版)
(三)考古人类学
• 考古人类学,是利用 人类遗留下来的遗物, 遗迹(遗物和遗迹通 称为文化遗存)来研 究过去人类文化的一 门学问。
摘录:《我 国东方沿海 和东南地区 古代文化中 鸟类图像与 鸟祖崇拜的 有关问题》
(四)文化人类学 / 民族学
阅读书目
• 7.格尔茨、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 社1999年版; • 8.马塞尔· 莫斯著、汲喆译:《礼物:古式社会中 交换的形式与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版; • 9.克利福德著、吴晓黎、高丙中等译:《写文化: 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 版; • 10.鲁思· 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等译:《菊与刀: 日本文化的类型》,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文化人类学》课件

文化人类学第一章文化人类学概述第一节人类学的定义及其学科范畴一、人类学的起源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是由两个希腊文字组成,即anthropos(人)和logos(学科),意思是研究人的学科。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西方有部分学者称其为“人的科学”。
1501年德国学者洪德首次使用“人类学”一词,但当时只是用来指人体解剖和人的生理研究。
直到1863年,英国创立伦敦人类学学会,其研究范围才与现在的人类学研究比较一致。
此时,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才逐步形成起来。
二、人类学的含义•20世紀初,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定义。
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人类学专指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包括灵长类学在内。
广义:在英国和美国等国家,人类学不仅包括体质人类学,也包括人类的社会和文化在内,叫做社会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包括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
由于人自身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研究人的人类学显然要研究人的生物方面和社会方面。
这样,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所有人类,研究他们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三、人类学的学科范畴1、四分法(1)体质人类学(2)考古学(3)民族学(文化人类学)(4)语言人类学2、二分法二分法是在四分法的基础上,把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都归入为文化人类学。
(1)体质人类学,这一名称创始于1871年,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学科;(2)文化人类学:一般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
四、人类学的学科地位人类学是整体性、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围宽广,在学科的属性和相关的研究方法上,人类学横跨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种不同的学科领域。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学科一、文化的含义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部分。
2. 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1)文化比文明产生要远古的多。
第一讲-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PPT课件

2024/10/16
第一讲 行政管理学 导论 高淑贤
19
一、田野调查法
马林诺夫斯基---现代田野工作奠基人 一战期间,他到美拉尼西亚的特罗布里恩德 岛等地进行调查,长达4年之久。他首倡参与观 察法,即主张一个文化人类学家应该在所调查地 区长期居留,学习当地语言,完全投入当地人社 会生活中,才能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这种田野 调查方法的创新,被誉为“马凌诺夫斯基革命”。 20世纪20年代,田野调查已成为人类学家的 常规研究方法,“摇椅上的人类学家”成为一个 贬义词。
2024/10/16
第一讲 行政管理学 导论 高淑贤
14
四、文化适应观
每一种文化都是对特定的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的适应结果。当人类学家面 对一个社会的某种特殊习俗时,只能从 适应该社会的特定环境的角度来加以判 断。不过这种适应不是一次性的,也不 是僵化不变的,而是呈现出连续性的整 合和变迁的过程。
2024/10/16
第一讲 行政管理学 导论 高淑贤
29
一、田野调查法
4、调查的开始
(3)熟悉环境 最好通过勘察,画一张草图,标明街道 、行政机关所在 地、民宅、商店、学校、宗教场所、耕地、森林、河流等。 (4)查阅地方文献 地方政府档案、家谱、当地人的民间故事、歌谣等,如 获许可,应择重要者复印。
文化内外环境相似的民族会产生或崇尚相似的文化反应,
而不同的环境尽管产生的文化面貌会有差异,但由于人
类心理基本状况大体相同,因此在文化的不同部分也同
样具有所有文化的共同特色。同时,也正因为人类的心
智和心理的相同或相通,各个不同的文化之间才可以互
相交流、互相传播、互相学习,各个文化之间的要素才
可以互相借用、互相吸纳甚至相互融合。
七年级上英语所学知识点导图

七年级上英语所学知识点导图七年级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同时也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语法和词汇知识。
以下是七年级上英语所学知识点的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和掌握所学内容。
I. 语音知识
1. 英文字母的读音
2. 音标的基本知识
3. 发音技巧:清音和浊音、单词重读等
II. 基础词汇
1. 学校课程:math, English, science等
2. 数字:1-100
3. 人称代词:I, you, he, she, it, we, they
4. 常用动词:be动词、have、do等
III. 基础语法
1. 一般现在时态:基本句型、否定句和疑问句
2. 介词的基本用法
3. 冠词的使用:a, an, the
IV. 日常用语
1. 问候与介绍:Hello, hi, my name is等
2. 表示喜欢和不喜欢的词汇:like, love, hate等
3. 谈论天气和季节:What's the weather like?等
V. 阅读与写作
1. 阅读短文:理解主旨和细节
2. 写作:写作用语、基本句型和段落结构
3. 日常生活场景的写作:介绍家庭成员、我的一天等
以上是七年级上英语所学知识点的导图,每个知识点都非常重要,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以便能够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同时,建议学生多多参与英语口语训练和阅读练习,以提高语音表达和语言理解能力。
初中英语Module-11-Body-Language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1、功能:道歉和提建议。
2、语法:祈使句。
3、词汇:shake, shake hands, smile, what, head, each other, touch, nose, finger, foot, leg, mouth, body, foreign, arm, arm in arm, hold, move, not at all, polite, bring;
语言技能目标:
1、听:能听懂对身势语的描述。
2、说:能用祈使句给对方提出指示和建议。
3、读:能读懂简单的介绍不同国家身势语的短文。
4、写:能用正确的祈使句给出书面指示语的建议。
5、运用:能正确使用祈使句,让他人准确理解所表达的意思并照做。
学习策略:
1、自学策略:能体会、关注不同国家的文化在身势语上体现出的差别。
2、合作学习策略:注意从他人的演示中汲取知识。
文化意识:试比较不同国家身势语的异同,通过身势语了解世界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
外国文学知识结构图

外国文学知识结构图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1】是奴隶社会的产物,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是西方文学的开端。
【2】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其基本精神,也是后来欧洲文学与文化的精神内核。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点:【1】高度人格化,神人同形同性。
【2】具有极强的想象力、故事性和哲理性。
【3】创作方法多样,既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也有浪漫主义的想象与夸张。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比较:【1】起源上,都是人类社会处于原始阶段的产物。
但是二者产生的具体时间不同,这反映在他们对人的起源的认识和表现上。
古希腊认为人类来源于男性,把普罗米修斯当作人类始祖;中国神话则认为人类来源于女性,女娲是人类始祖。
【2】内容和主题上,希腊神话多反映神的故事,但赞美的是人的能力和才智,肯定现实人生的幸福,表达了对智慧和力量的推崇。
中国神话多围绕劳动展开,神的故事和形象往往具有历史化的特点,多肯定神和英雄的优秀品质,表现出历史化和伦理化倾向。
【3】神的形象上,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中国神话多具有人兽同体的特征,其道德上的超凡之处常常得到突出。
《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1】通过英雄形象的描写,表现古希腊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念。
【2】通过众神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
【3】通过写人于命运的冲突,表现了古希腊文学和文化中的悲剧意识。
《荷马史诗》的艺术特征:【1】结构精湛,布局完整。
【2】采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了众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3】语言质朴、自然,叙述明晰轻快又不失沉稳与庄严。
大量使用比喻和反复的叙述手法,便于记忆和传诵,也达到了修饰与强调的目的。
【4】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合。
《俄狄浦斯王》的结构艺术:【1】倒叙手法。
【2】利用和制造悬念。
【3】“突转”和“发现”来增强悲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