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资料09级整理
(完整版)外国文学史复习提纲整理

外国文学史一、考试范围:本门课教学大纲所设置的内容均为考试范围。
二、考试要求:本大纲在每个章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
凡属于“识记”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努力记忆,并在各种情况下准确辨识。
“理解”部分要求学生不仅熟知其概念,还要理解其原理,并能够联系有关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及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和意义加以简略说明。
凡要求“掌握”的内容,必须做到能够运用有关理论和知识,分析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中的重要问题,强调对综合能力的考察。
总之,学生要在“识记”、“理解”、“掌握”三个知识层次上认真学习,系统把握,并能融会贯通。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概述考核目标与考核知识点1.识记: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和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
1)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2)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历史上称大移民时代。
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最著名的诗人→萨福)和寓言;3)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历史上又称“雅典时期”,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散文(历史著作→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和演说辞→苏格拉底)和文艺理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4)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2.理解:早期欧洲文学的各种样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3.掌握:奴隶主民主制与古希腊文学繁荣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神话考核目标与考核知识点1.识记:希腊神话中主要神的名字,尤其是古罗马神名。
2009年外国文学史

1、希腊神话:太阳神——阿波罗酒神——狄奥尼索斯众神之王-宙斯2、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以短歌为基础,在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之间,最后形成了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写了最后一年中51天内发生的故事,“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
《奥德赛》——木马计3、希腊戏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最杰出的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悲剧之父” 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代表作《俄底普斯王》——“十全十美的悲剧”(亚里士多德)4、但丁:“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新生》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剖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神曲》分为三部:《地狱》、《炼狱》、《天堂》维吉尔象征理性,贝阿特丽象征信仰5、《圣经》:基督教经典,包括《旧约》和《新约》。
《旧约》是希伯来人古代典籍的总汇,《新约》是基督教自己的经典,内容是关于耶稣及其使徒的传说。
6、塞万提斯:西班牙文学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堂吉可德》堂吉诃德形象分析:喜剧性——讽刺骑士文学;悲剧性:注重行动,不切实际,追求理想主义的悲剧,一心要实现为一个现实世界所不容的理想。
堂吉诃德犯了时代的错误,企图在现实生活中恢复过了时的骑士精神,因而使他成了一个喜剧性的角色,但是作者在种种场合中,反复突出他醉心铲除人间罪恶的这一特点,从而展示出他性格中高贵的品质,即为了追求正义、理想而置自身危险于不顾,愿为社会而不惜牺牲的生命,因此与单纯的喜剧性角色不同,他又是月个亿带有悲剧因素的人物,一个有着崇高精神境界的“疯子”,荒唐可笑中透出悲剧性,赢得了人们更深的同情和尊敬。
7、莎士比亚:(英)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四大悲剧有《哈姆雷特》、《麦克白》、《奥塞罗》、《李尔王》8、古典主义戏剧:原则:“三一律”: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统一特点:1、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2、注重理性3、模仿古代,重视格律9、卢梭: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法国启蒙运动中最富民主倾向的代表。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名词解释1、威塞克斯小说:哈代以其故乡英国西南部农村为背景所创作的小说的总称,又称性格与环境小说,反映了19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农村的生活,特别是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农村之后所激起的剧烈社会变动,农民的破产、农村经济、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精神痛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教育制度等多有批判,有浓厚的宿命观念和悲剧气氛,代表作是《德伯家的苔丝》2、托尔斯泰主义:指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的思想。
主要内容是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
3、忏悔贵族:他们是托尔斯泰笔下的理想主人公,贵族知识分子,作家的自传性人物。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关于进行精神探索,探索宇宙,人类,阶级,个人的出路和人生的意义,表现了俄国民族的反思精神和作家本人的精神探索,寻找俄国出路。
代表作有尼古林卡的《自传三部曲》(《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
)4、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
有十几部,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等,他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现在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形式。
5、迷惘的一代: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迷惘的一代“并非文学实体,它既无组织又无纲领,但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经盛行过一二十年的文学流派,它是对战后一代美国青年厌恶、恐惧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而痛苦迷惘的集中反映,对当时的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坛产生过重要影响,代表作家有海明威。
6、冰山原则:一种文学创作理论,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上面,有八分之七在水下;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对于作者而言,也没有必要写得太过于直露,因为读者是能读懂的。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外国文学史是一个广阔而丰富的领域,里面蕴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思想。
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一些重要的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多样性。
1. 古典文学的辉煌1.1 古希腊的戏剧古希腊的戏剧是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你知道的,像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这样的剧作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上演。
希腊戏剧不仅仅是娱乐,它还探讨了人性、命运和道德等深刻问题。
比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王子为了逃避预言,却最终走向了不可避免的悲剧。
剧中人物的内心挣扎,让人感同身受。
1.2 古罗马的文学影响罗马文学则继承了希腊的精华,又加入了自己的特色。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就是一个经典。
它不仅是史诗,更是罗马民族的象征。
书中埃涅阿斯的旅程,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新生活的渴望。
这种情感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
罗马的散文和诗歌,像西塞罗和贺拉斯的作品,也展现了对哲学和政治的思考。
2. 中世纪的沉默与复兴2.1 哥特文学的神秘进入中世纪,文学的主题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期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宗教色彩。
比如,《神曲》的作者但丁,通过他的诗歌,展现了人类灵魂的救赎之路。
书中描述的地狱、炼狱和天堂,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读起来仿佛可以感受到那种沉重的压迫感,以及对救赎的渴望。
2.2 文艺复兴的光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再次焕发出活力。
莎士比亚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文学界。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无论是《哈姆雷特》的犹豫与挣扎,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情爱情,都让人无法忘怀。
莎士比亚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人类最深处的感受。
3. 现代文学的探索3.1 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进入19世纪,现实主义逐渐占据了文学的舞台。
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巴尔扎克通过《人间喜剧》展现了当时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人物众多,栩栩如生。
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则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探索了个人与历史的关系。
外国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整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19世纪初浪漫主义产生:对资本主义现实的不满,贫富对立更尖锐,阶级压迫更残酷,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更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特点:①浓郁的主观抒情性。
偏爱表现主观的思想,着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作品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②传奇性。
追求新奇,不满现实,对一切非凡的事情有强烈的兴趣③在表现手法上,喜欢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以期达到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印象的效果。
辞藻华丽,作品中充满生动丰富的比喻。
④对民间文学的重视。
利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进行创作,包括民间传说、民歌、民谣等⑤在体裁形式上多种多样,具有强烈感情色彩。
如抒情诗、抒情叙事诗、戏剧、历史剧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作品主题:鞭挞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揭露社会的不平,对受压迫者和贫苦人的同情《巴黎圣母院》:反映了作家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恨和对受压迫的下层人民的同情(弗罗洛、爱斯美拉达、卡西莫多)《悲惨世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穷苦人注定要过悲惨的生活,指出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就是反对穷人的普希金(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作品主题:表达诗人渴望自由,反映进步贵族青年寻求社会出路的情绪,揭示沙皇专制制度反人民的本质《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是一个“多余人”的形象。
他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奋起战斗;既接受了启蒙影响,想有所作为,又带有十二月党人脱离人民的弱点,同时不能克服贵族的懒散恶习。
他们聪明而有教养,自视清高,跟周围人格格不入,但不打算面对现实、深入实际,结果一事无成。
作品反映了俄国19世纪20年代贵族青年的彷徨苦闷和自私自利的品性,揭露与批判贵族社会的腐败和丑恶。
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是属于资产阶级范畴的文学。
其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其社会政治主张主要是改良主义,其创作理论的哲学依据基本上是唯物论的反映论。
《外国文学史》 考核内容 知识点整汇

《外国文学史》考核内容知识点整汇以下是《外国文学史》的一些重要考核内容和知识点:1. 古代文学: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发展,包括史诗、戏剧、诗歌等主要作品和作家,如荷马、维吉尔等。
2. 中世纪文学:学习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特点,包括骑士文学、史诗、宗教文学等,了解重要作品和作家,如《贝奥武夫》、但丁等。
3.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运动和主要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但丁的《神曲》等,理解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4. 17 世纪和 18 世纪文学:了解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如英国的现实主义小说、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等,熟悉重要作家和作品,如狄更斯、卢梭等。
5. 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学习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歌德的《浮士德》、拜伦的诗歌等,理解浪漫主义思潮对文学的影响。
6.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掌握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和主要作品,如巴尔扎克的小说、托尔斯泰的作品等,了解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7. 20 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了解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和各种流派,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等,熟悉重要作家和作品,如海明威、卡夫卡等。
8. 后现代主义文学:学习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等,了解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文学的影响。
9. 非西方文学:了解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文学发展,包括重要作家和作品,如泰戈尔、马尔克斯等。
10. 文学批评与理论:学习文学批评的方法和理论,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读者反应批评等,了解不同文学批评流派的观点和方法。
以上是《外国文学史》的一些重要考核内容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具体的考核内容和重点可能因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而有所不同,建议你参考教材和教师的讲解进行更详细的学习。
外国文学史自考大纲2009年版

《外国文学史》自考大纲整理(2009年版)《外国文学史》(2009年版)主编:孟昭毅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1. 识记: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化和文学的发源地。
古罗马文学的分期及主要代表作家作品。
古希腊文学的三个分期及代表作家作品。
第一部文人史诗《爱涅阿斯纪》。
2.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
古罗马文学是古希腊和后世欧洲文学之间的桥梁。
“伊索寓言”;《埃涅阿斯纪》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应用:古希腊文学的特征和价值。
第二节古希腊神话1.识记:奥林波斯神系。
英雄传说。
2.理解:希腊神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3.应用:希腊神话的特征。
第三节荷马史诗1.识记:《伊利昂纪》的主要英雄人物。
《奥德修纪》的主人公。
2.理解:荷马史诗3.应用: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四节古希腊戏剧1.识记: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和喜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古希腊戏剧的起源。
古希腊悲剧和喜剧的基本特性。
3.应用: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
三大悲剧诗人对希腊悲剧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第二章中古文学第一节概述1. 识记:中古各种类型文学的代表作品2.理解: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市民文学。
《罗兰之歌》。
《列那狐传奇》。
3.应用:中古文学的特征和价值。
第二节但丁1.识记: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神曲》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
诗集《新生》。
2.理解;《神曲》的主题思想3.应用:《神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一节概述1.识记: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英国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流浪汉小说;大学才子派。
七星诗社。
3.应用: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十日谈》的思想内容。
《巨人传》的巨人形象。
外国文学史考试大纲含解答(第一章)

《外国文学史》自考大纲整理(2009年版)《外国文学史》(2009年版)主编:孟昭毅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1.识记: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化和文学的发源地。
古罗马文学的分期及主要代表作家作品。
古希腊文学的三个分期及代表作家作品。
第一部文人史诗《爱涅阿斯纪》。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
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主要成就:神话、荷马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代表作:(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又译《田功农时》:这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是研究古希腊神话的重要史料。
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其中戏剧成就最大。
抒情诗中琴歌成就重大:萨福: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独唱琴歌代表诗人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
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代表作《胜利颂》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几次著名的战役后,出现了正式的历史著作。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
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
代表作《对话录》。
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第三时期(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
又称“世态喜剧”。
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雅典人)田园诗(牧歌):主要作家:忒俄克里托斯2.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早期欧洲文学的各种样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作为欧洲文学的源头,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品种齐全,既有神话、史诗、悲剧、喜剧,又有寓、抒情诗、散文、小说。
古希腊文学形成的背景1、古希腊民族是海洋民族;2、古希腊文明是本土文明,与外来文明的融合,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罗马文学形成的背景1、古罗马是以牧耕为主的民族,建立了奴隶制的大帝国;2 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文化。
奴隶主民主制与古希腊文学繁荣之间的关系奴隶主民主制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古希腊文学的繁荣。
由于有了民主政治,当时的雅典出现了一个比较民主、自由的政治环境,它尊重公民独立的人格,并保证和发展了公民的个性,这为从事精神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文化的发展有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由于有了民主政治,文化事业在雅典能够受到国家和社会充分的重视,并且获得了繁荣所需要的物质上的保证。
在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条件下,处于兴旺发展时期掌权的工商业奴隶主,能尊重知识和重视人才,并且制定和实行了比较正确的政策,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利于吸收外部世界的先进文化成果,同时也开阔了雅典人的视野,并为文化的繁荣广罗了人才。
这就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由于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公民群众性的文艺生活的要求。
雅典奴隶主文化不再是为宫廷贵族服务的文化,而主要是为公民阶级(即工商业奴隶主、小农和手工业者下层自由民)服务的文化。
因此,希腊的许多作品,大多反映城邦的政治理想和公民的生活,代表自由民的意识形态。
在这一意义上,它具有一定的群众性和进取精神。
这就使希腊文化走向现实主义的道路,并且具有较多的民主色彩。
它反映对神权和专制政治,相信和歌颂人的力量。
】第二节古希腊神话的价值古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前提和土壤,为希腊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原料;古希腊神话是后世欧洲艺术家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对后世欧洲文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古希腊神话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崇高的审美理想,对后世的人们有启迪和教育作用;具有很高的历史参考价值,是研究史前时期社会的重要资料。
希腊神话与人类原始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1 从神话和生产力的关系看,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
希腊原始初民因生产力低下,缺乏科学知识,神是自然力的化身,成了人格化的自然物。
同时,神也是人们幻想中的自然力的支配者,表现出人类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美好理想。
2 从神话和时代特征的关系看,它是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
希腊社会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人和自然的矛盾。
老辈神谱的故事,表现出母系氏族社会中母权制的许多特征。
以宙斯为首的12主神,则更多地反映了父权制的特征。
全部神祗故事,都表现出原始时代的群婚制特点。
神话在演变过程中,最初作为自然力化身的希腊诸神,也逐渐染上了社会和阶级的色彩:天神宙斯最早是雷电之神,是自然威力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他已成为暴君的形象;到了希腊悲剧家的笔下,宙斯又成了贵族奴隶主的象征了。
3 从神话和希腊宗教的关系看,它也是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其宗教崇拜的古老对象,就是神话中的众神和英雄。
希腊神话作为宗教,实际上是崇拜他们的部落和城邦,随着城邦的衰亡,神话作为宗教也就失去了意义。
荷马史诗:三个主要人物形象和意义:阿喀琉斯:是一个典型的个人主义英雄,同时也是西方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
他勇敢善战、坦率、重荣誉、讲义气,同时又蛮横任性、报复心强,一切一个人为中心,把个人荣誉和自尊心置于民族集体利益之上。
赫克托耳:是一个富于理性的、成熟的政治军事领袖,同时也是一个更加成熟的悲剧英雄。
在赫克托耳身上表现出了群体利益的高度责任感和为个人荣誉而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
奥德修斯:是西方文学史中第一个智勇双全的形象,他足智多谋、坚毅果敢、不怕困难,在不可想象的困难中表现出英雄本色,是古代出色的政治家和政治领袖。
同时他也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自我异化和回归本真的英雄。
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异同内容上:同: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皆反映了氏族社会瓦解,奴隶制度形成的一种社会过渡现状,记载的都是古希腊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总汇。
异:伊利亚特以战争结束前50天的故事为描写的重点,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主线,描写了希腊联军与特洛伊人及其盟军在城墙下、海滩边的喋血苦战。
奥德赛写的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
主题上:同:史诗的主题思想是歌颂氏族社会的英雄,表现了古希腊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异:《伊利亚特》的基调是把战争看成正当、合理、伟大的事业,基本主题是歌颂与异族战斗的英雄。
但同时又描与了战争的残酷、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人民的厌战反战情绪,并通过英雄们的凄惨结局,隐约地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
《奥德赛》是歌颂英雄们在与大自然和社会作斗争中,表现出的勇敢机智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奥德赛为维护个人权利、荣誉而进行的斗争,体现了人的个人意识的觉醒。
与神的关系:同:神与人的关系密切。
异:伊利亚特比奥德赛更多地暗示了众神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具有复杂性。
在伊利亚特里,神的行为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
阿佛洛狄忒曾以横蛮的态度对待海伦,而阿波罗则在赫克托耳需要帮助的紧要关头离他而去。
相比之下,奥德赛中雅典娜与俄底修斯的友好交往代表了一种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物塑造上:异:《伊利昂纪》中的英雄形象是由战争造就的,所塑造的众多“英雄”是残忍的,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而战,杀人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得的更多。
奥德赛叙述方式比较委婉,所塑造的英雄形象也是比较生动。
更多的是通过奥德修斯的回家历险的际遇,强调了奋争的可贵。
在神的助佑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竭尽全力,以自主和积极的态度求索进取,百折不回,直至胜利。
手法:两部史诗都涉及10年时间所发生的事,但都是采取戏剧式的集中、概括和浓缩的手法。
比较荷马史诗与埃涅阿斯纪书P24古典时期喜剧的特征产生于言论比较自由的民主政治繁荣时期。
剧作主要是政治讽刺剧,以阿里斯托芬为代表.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尤其擅长讽刺当权人物。
喜剧作家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滑稽、偶然的事件,通过夸大来表现生活的本质。
喜剧通过嘲笑而起教育作用。
结构一般较松散,由六部分组成:开场-进场-对驳-评议-插曲-退场。
使用滑稽戏谑的情节;使用散文台词希腊戏剧繁荣的原因1、从作家来看:戏剧对作家综合才能要求很高,(抒情诗写作有单纯性),戏剧必须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积累了一定文学经验后方能出现。
2、从接受者(观众看):戏剧要求接受者强烈的接受需求,而普通人产生娱乐的需要,是在物质充足,时间有闲暇后。
古典时期战事少,城市繁荣起来,大批市民有了娱乐需要,故把农村的祭神活动中歌舞表演经过改造后来演出,戏剧演出就此开始。
3、城邦的文艺政策:古希腊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与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有密切的关系,当政者为了宣传、教育民众,重视戏剧,促进戏剧的繁荣。
戏剧不仅是一种创作活动,而且是生活的一部分。
戏剧后来发展成全民的庆祝节日。
不仅每个公民每年演戏时至少有一天看戏的机会,而且政府还发放观剧津贴。
通过三位悲剧诗人的创作说明希腊悲剧的基本特征1 内容上,大多取材于神话,往往描写崇高、悲壮、宏伟的内容并带有命运观念,但反映的却是当代的社会生活和斗争;悲剧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形象高大雄伟,气势壮烈磅礴,有鲜明的倾向性与深刻的思想性,一般没有悲观色彩。
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俄瑞斯忒亚>主要描述了阿特柔斯家族的世仇.深化了命运主题.反映了父权制对母权制的斗争和胜利. 但并不悲观,戏剧化地突现了道德力量的局部对与对的抗争.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取材于神话.描写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善良刚毅的英雄俄狄浦斯在和邪恶命运的搏斗中遭到不可避免的毁灭,歌颂了具有独立意志的人的勇敢坚强的斗争精神,反映了当时奴隶主民主派的思想特征。
欧里庇得斯认为神的意志最终也将在某种程度上接受“命运”的制约,并提到了“必然”的作用。
代表作《美狄亚》来源与希腊神话,通过一个血腥的复仇时间,提出了“妇女地位”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沦妇女遭受压迫的生活现实。
(2)风格上,庄严,有阳刚之美。
埃斯库罗斯悲剧气势磅礴,线条粗旷,美学风格庄严豪放;索福克勒斯严峻高雅;欧里庇得斯通俗细腻。
(3)形式上,由戏剧成分和抒情成分组成即演员与合唱队,演员朗诵对白,合唱队唱抒情诗。
希腊悲剧有固定的程式,一般分为开场、进场、三至五个戏剧场面、退场四个部分。
埃斯库罗斯三联剧索福克勒斯,突破三联剧欧里庇得斯单独的剧本俄狄浦斯王形象分析一个英雄形象他破译狮身人面妖兽的妖谜,摧毁这妖兽而拯救下城邦,使忒拜城的公民把他看作是天灾和人祸的救星。
另外,他体察下情,关心人民疾苦,对臣民有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当知道城邦里出现了灾难他悲痛,立即派国舅克瑞翁到光明神阿波罗的庙上去求问要怎样才能拯救这城邦。
2、正直、诚实;当阿波罗可怕地预言他命中注定杀父娶母,正直的忠诚的他毅然逃到外邦去力图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有独立意志和坚强毅力,遵循高尚的道德准则,敢于反抗神喻。
可惜最终还是不能战胜命运。
3、大公无私、对国家对臣民高度的负责在追查杀害老王的凶手一事中,尽管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入命运的罗网,却仍然一查到底,决不逃避罪责,直到王后自杀,他毫不畏惧地从王后的衣袍上摘下两只她佩戴的金别针,举起来朝自己的眼睛狠狠地刺去,实践诺言,自我惩罚,他忍受着肉体上与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自愿出外流亡,就像他先前对凶手所诅咒的那样,免得这个家因为他的罪恶再遭劫难。
真诚地为城邦消灾造福。
俄狄浦斯王是坚毅勇敢、反抗命运、忧国忧民、勇于承担责任的英雄。
①.智慧与无知的矛盾②.自我与伦理的抗争③.接受与逃脱的抗争《俄狄浦斯王》命运观念与艺术成就在这部悲剧中,命运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性质是邪恶的,不可顺从的,中心人物俄狄浦斯在邪恶的命运总是努力抗争而不是消极顺从,并且敢于面对现实,勇于自我惩处。
他的悲剧不是有意杀父娶母的结果,而是毫无犯罪动机,在竭力摆脱厄运之中不知不觉犯了罪,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无罪的。
体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
《俄狄浦斯王》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在情节的整一、结构的严密、布局的巧妙等方面,堪称希腊悲剧的典范。
戏剧采用“终局式”结构,剧情紧凑生动,矛盾突出集中,环环相扣。
索福克勒斯不写神而写理想化的人,而且把人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使之动作性强,性格鲜明。
他把演员从两个增加到三个,这样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扮演各种人物,表现人物的多方面性格。
他又以对白代替合唱成为戏剧的主要成分,使悲剧成熟为真正的戏剧艺术。
第五节奥古斯都时代三大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古罗马文学的地位——沟通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埃涅阿斯纪》成就《埃涅阿斯纪》是一部史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