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郑克鲁版)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欧美文学中编-导论)

郑克鲁《外国⽂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欧美⽂学中编-导论)导论0.1 复习笔记⼀、19世纪欧洲⽂学(⼀)19世纪欧洲⽂学的发展19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的产⽣与发展是⼈类历史上的⼀场变⾰,它改变了⼈的⽣存处境,促进了西⽅⽂化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精神⼼理的变化,从⽽也带来了⽂学思潮的新旧交替与更迭。
(⼆)具体表现19世纪欧洲的主要国家相继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然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等⽂学思潮和流派,从⽽给近代欧洲⽂学带来了繁荣景象,也标志着欧洲⽂学的成熟。
(三)基本特征1.⼀⽅⾯继承与发展了⾃古希腊、罗马,特别是⽂艺复兴以降欧洲⽂化与⽂学的传统,⽽且也悄悄地发⽣着由近代向现代的历史性过渡;2.另⼀⽅⾯使欧洲近代的⼈⽂观念和艺术精神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与弘扬,另⼀⽅⾯也酝酿了对传统的怀疑与批判精神,预演了近代⽂学在成熟之后向现代形态的历史嬗变。
⼆、19世纪欧美⽂学⼈⽂观念的变化(⼀)背景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后,欧洲社会中⼈的⽣存处境发⽣了重⼤变化,⼈对⾃⾝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资本主义新的政治经济制度打碎了原有的社会结构,改变了⼈与⼈之间的关系。
1.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类⽂明的向前发展,它给⼈带来了⼀定程度的⾃由、解放和物质的富裕,2.使⼈与⼈、⼈与社会、⼈与物之间的关系恶化,新的⽂明给⼈带来了新的束缚,尤其是物对⼈的束缚,使⼈的⾃由得⽽复失。
(⼆)浪漫主义⽂学思潮1.浪漫主义⽂学思潮浪漫主义⽂学思潮流⾏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这⼀新旧历史交替的时代。
浪漫主义⽂学以艺术的⽅式描摹了这⼀特定时代⼈的激荡、亢奋⽽敏感、纤弱的⼼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我”。
2.浪漫主义⽂学思潮的发展概况(1)德国浪漫主义⽂学被勃兰兑斯称之为“精神病院”的德国浪漫派,是⼀些内⼼敏感善于体悟⼈的情绪与⼼理状态、热衷于描写离奇怪诞充满神秘⾊彩事物的作家。
他们对⼈的感性⾃我的关注远远胜过对理性⾃我的张扬;他们热衷于表现的怪诞、梦幻、疯狂、神秘、恐怖,等等,恰恰是⼈的理性的触⾓所难以指涉的感性内容。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第1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特点?答: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1)这一时期文学思想的特点①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使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批判意识进一步增强,常常从阶级观念或社会主义思想角度观察社会问题,描绘社会现实。
②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他们力图全面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当代社会为对象,或者对历史进行再认识,充分展开社会背景的描绘。
有的作家别开生面,解剖一个家族的发展史或盛衰史,从一个家族的荣枯变迁去反映整个历史时代的变化,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还有的作家索性将视野局限在一两个家庭中,描写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物,以此去表现社会变化。
③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的内容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与资产阶级的财富迅速增长,成为20世纪上半叶社会生活的突出现象。
工人的斗争变得更有组织,他们的罢工从经济考虑出发发展为带有政治性质,而且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结成一个整体,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这种变化必然进入现实主义作家的视野之中。
④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两次世界大战,因其规模的巨大,战斗的激烈,残杀和迫害犹太民族的酷烈,政治斗争的复杂等,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灾难性后果,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
现实主义作家纷纷表现反法西斯的主题,抒发爱国主义激情。
(2)这一时期文学的艺术特点①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深入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这种写法较为集中精练,内涵丰富,容量更大。
“长河小说”深得现实主义作家的喜爱,20世纪上半叶,长篇小说的繁荣与此密切相关。
②创作明显表现出内向化、主观化特征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无疑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变化。
《外国文学史》考研郑克鲁版考研复习笔记

《外国文学史》考研郑克鲁版考研复习笔记上编欧美文学论导复习笔记0.1一、古希腊文学(一)文学地位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主要源头之一。
(二)创作特征1.个体自由、个体本位意识普罗米修斯和俄狄浦斯象征着作为群体的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的行动意识和自由意志,荷马史诗中的阿基琉斯集中体现了个人与群体分离状态的个体本位意识。
2.个体生命意志、欲望的放纵古希腊文学的文化内质呈“神-原欲-人”三位一体的结构框架,这体现了一种世俗人本意识,其人性取向是自然原欲。
爱欲的描写突出体现了这种个体生命意志与欲望的放纵。
二、古罗马文学(一)文学地位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主要源头之一。
(二)创作特征1.对集权国家、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古罗马人崇尚文治武功、崇拜人的力量的文化个性表现为对政治军事之辉煌业绩的追求,在文学上演化出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
2.富有理性意识、责任观念古罗马文学富有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在审美品格上趋向于庄严和崇高的风格。
三、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一)文学地位欧洲文学的源头。
(二)创作特征1.重视人的精神与灵魂,重视对彼岸价值世界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
2.宗教人本意识,即尊重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
四、文艺复兴运动(一)形成原因中世纪晚期,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相互冲撞,促成西方文化的大转型和文学中“人”的观念的重大变化。
(二)创作特征——人文主义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即以人性取代神性、以人智取代神智,肯定人的价值和主体性。
这实质上是原欲与理性、肉体与灵魂的对立。
2.“人”的觉醒与解放文艺复兴调整了极端化的人与神、原欲与理性、个体与客体的关系,推动了“人”的觉醒与解放。
3.“人”的观念的创作在后期人文主义作家的作品中,“人”的观念呈“原欲+人智+上帝”的形态。
代表作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
(三)产生影响1.积极影响带来了人的解放和社会的发展。
2.消极影响对个性自由的片面追求造成了人的道德水准的下降与社会的混乱。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笔第一章古代文学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
(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一古代希腊文学。
(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二)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
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
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
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代表作:(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等二时期(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其中戏剧成就最大。
抒情诗中琴歌成就重大: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独唱琴歌代表诗人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
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 代表作《胜利颂》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几次著名的战役后,出现了正式的历史著作。
外国文学史上期末重点(郑克鲁版)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1.欧洲文学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
2.古希腊文化的内质特点:“神—原欲—人”三位一体。
3.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影响:①特征:一是想象力极强。
它把自然界万事万物拟人化、神话化,也把人类精神领域、感情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拟人化、神话化了,而且入情入理,合乎逻辑,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
如阿波罗的爱情故事。
二是故事性极强。
希腊神话故事普遍具有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娓娓道来,十分动听。
如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三是哲理性极强。
希腊神话既富有情趣,又极其深刻,许多故事都有丰富而深刻的寓意,发人深思。
如金苹果的故事。
②影响:首先,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
著名的荷马史诗是在希腊神话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赫西俄德的《神谱》是用长诗对希腊神话的系统整理,大量美术、雕刻作品也是以它为素材的。
其次,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古罗马从政治、军事上征服了古希腊,而古希腊的文化艺术又征服了古罗马,其中,希腊神话当居首位。
如奥维德的《变形记》几乎是对希腊神话的全面转述,只是神明和英雄的名字被改为罗马名字而已。
4.罗马文学特征:①古罗马文学具有比古希腊文学更强的理性精神和集体意识,因而也具有更强的庄严崇高的气质,但又缺少了古希腊文学那种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和无拘无束的儿童式天真与浪漫,相比之下显出了精神与情感世界的相对贫乏。
②古罗马文学在艺术上强调均衡、严整、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矫饰,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自然质朴的特征。
5.《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①规模宏大,构思精巧是史诗结构的一大特色。
②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使用了大量口头艺术的表现形式,如夸张、烘托、明喻、暗喻、象征、固定修饰语和套语等。
③诗歌本身独特的韵律和源于神话传说的丰富的想象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④史诗无论是在题材处理及谋篇布局,还是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都显现了惊人的水平。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17世纪文学)

第4章17世纪文学4.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古典主义文学1.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
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2.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兴起的原因(1)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2)古典主义的繁荣同路易十四的爱好和政策也存在密切关系。
他爱好宫廷喜庆和热闹场面,鼓励戏剧创作。
虽然他喜欢崇高壮丽的风格,但他同样欣赏莫里哀的滑稽讽刺,莫里哀由于得到他的保护而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取得《伪君子》上演的胜利。
3.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勒内·笛卡儿的唯理主义观点。
(1)“纯粹的自然而然的理性”笛卡儿的《方法论》是法国第一部重要的哲学和科学著作,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的重要著述。
笛卡儿提出要运用“纯粹的自然而然的理性”。
他将人的思维分为4个阶段:通过直觉和推理揭示真理;运用分析,透过复杂的事物找到普遍的真理;从孤立的因素出发,重新构造出复杂的事物;运用验证以弥补可能遗忘的东西。
(2)“我思故我在”笛卡儿认为“我思故我在”,感觉是不可靠的,理性是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是一切认识的根源,人凭理性认识万物的真伪,判明是非。
(3)万物之美全在于真他还认为万物之美全在于真,真存在于条理、秩序、统一、均匀、平衡、对称、明晰、简洁中,人凭理性才能认识这种真。
此外,他的《心灵情感论》(1649)主张意志可以直接改变人的情感。
4.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1)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古典主义作品大多描写主人公的感情与家族责任或国家义务的冲突,表现感情服从责任、个人服从义务的主题。
(2)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要以理性去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家庭义务和荣誉观念的矛盾,因而爱情或情欲只能放在第二位。
(3)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20世纪俄苏文学)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20世纪俄苏文学)第2章20世纪俄苏文学2.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20世纪上半期俄苏文学的基本面貌1.19世纪末20世纪初——“白银时代”(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同时,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各种现代社会哲学思潮开始传播,欧洲优秀的艺术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介绍到了俄国,这为俄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动力,并促成了新的文化高潮(所谓“白银时代”)的到来。
(2)文学成就①现实主义文学依然繁荣除了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樱桃园》,1903)等老作家继续在推出他们的新作外,高尔基、蒲宁、库普林(《决斗》,1905)、安德列耶夫(《红笑》,1905)和魏列萨耶夫等后起的作家又为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象征主义、未来主义、阿克梅派等各种文学流派纷纷登场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作家,如巴尔蒙特、别雷(《彼得堡》,1916)、梅烈日可夫斯基(《基督与反基督者》三部曲,1896~1905)、梭罗古勃、勃洛克、洛扎诺夫、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赫列勃尼可夫等,他们为俄国文学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3)代表作家及作品①高尔基高尔基的主要作品发表在20世纪,他以自己优秀的作品承继传统,启迪未来。
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他在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②蒲宁蒲宁的早期诗集《落叶》曾获普希金奖,后致力于小说创作,主要成就在中短篇小说上。
a.前期小说创作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俄国的社会生活,主题深刻、风格独特,较重要的作品有:《乡村》(1910)、《苏霍多尔》、《伊格纳特》和《旧金山来的绅士》(1915)等。
b.1920年起,他侨居法国。
后期创作了200多篇中短篇小说,基本主题是死亡、爱情和大自然,艺术成就很高,较重要的有:中篇小说《米佳的爱情》、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27~1938),以及短篇集《幽暗的林荫道》等。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课后答案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课后答案【篇一: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产生的?答:文艺复兴运动出现在在14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社会历史的原因从根本上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1.1生产力的发展使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产生了萌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市场以及工商业,也产生了资产阶级。
随着环球航行的成功和海外掠夺的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新兴阶级要求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争取政治权利,首先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发起进攻。
1.2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西方利用中世纪东方的文明成果推进了海外贸易、扩张、掠夺等进程,人们活动的天地得以扩大,培养了人们的自信心,鼓舞着人们进一步探索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诸种文化的融合、碰撞是导致文艺复兴新文化产生的直接的原因2.2在13世纪前后的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已经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文化形态的胚胎和因子——城市市民的文化形态。
作为一种性质完全不同于教会文学的市民文学,它本身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
在艺术上也表现出某些近代艺术的明显特征,体现出城市市民独特的文化品位。
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受到14世纪初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后,必然会适时而强劲地发展起来,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2.3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直接文化动因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被重新发现。
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给西方带回了东方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
尤其是1453年土耳其攻陷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之后,大批东罗马帝国的学者逃亡到西欧,被中世纪湮没了近千年的古代文化在西方获得了被重新发现的机会。
资产阶级学者从这些古代文化中,发现了许多与封建神学相对立的精神,引发了一场研究古典学术的热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的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和中世纪欧洲文学;(两希文学,希腊人和希伯来人)六大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17 世纪古典文学思潮;18 世纪的启蒙主义思潮;19 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9 世纪中后期20 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二战后的后现代主义。
1.古希腊文学发展概况:古希腊文学可追溯到公元前12 世纪,一直发展到公元前2 世纪,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a.公元前12 世纪—前8 世纪: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文学主要是人民群众口头集体创作,主要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b.公元前8 世纪—前 6 世纪: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体现集体意识的史诗衰落,作家的个人创作兴起,适合于抒发个人感情的抒情诗繁荣,民间还流传许多散文故事;《伊索寓言》 c.公元前 6 世纪末—公元前4 世纪初:“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指雅典文学,以戏剧成就最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此外散文和文艺理论也很繁荣,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公元前 4 世纪末—前 2 世纪: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文学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田园诗:又称牧歌,是一种描写牧人生活或农村生活的短小抒情诗,主要诗人是亚利山大城的忒奥克里托斯。
2.古希腊文学的地位古希腊文学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它孕育了后世欧洲文明地位发展的各种因素:a.在思想上,它体现了以人为本,执着现世,积极进取的人本意识,成为欧洲文学的文化内核之一; b.在艺术上,它具有创造性,后世欧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都可追溯到希腊; c.在体裁上,欧洲文学中的主要体裁如:史诗,抒情诗,寓言,悲剧,喜剧等均始于希腊;d.在理论上,它形成了完整的文艺理论,为后来欧洲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希腊神话(三类)第一类:情欲与理智的冲突《金苹果的故事》《伊阿宋夺取金苹果》;第二类:关于人与命运的冲突《斯芬克斯之谜》《普罗米修斯》;第三类:关于女性命运与地位《美狄亚》。
希腊神话的各种神: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爱与美神:阿佛洛狄忒;火与工匠神:赫菲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雷电神(众神之主):宙斯;空气女神:赫拉;海洋之神:波塞冬;冥王:哈得斯;农神:得墨忒尔酒神:狄俄尼索斯盗取天火到凡间的是:普罗米修斯4.荷马史诗:古希腊流传下来最早的完整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这两部史诗是在公元前9 至前8 世纪之间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民间口头流传的短歌编成,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 ,它是西方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5.《伊利亚特》主人公性格特点:阿基琉斯a.具有忘我、残忍的战斗精神;(为朋友复仇)b.有天真、温厚、善良的情感;c.对个人荣誉和尊严极度敏感;以上三点构成了阿基琉斯性格的三角形,其核心是:个人本位;阿基琉斯的典型意义:a.体现了希腊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b.阿基琉斯的脚后跟:个人和民族的致命伤6.古希腊的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俄俄瑞斯忒亚》;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新喜剧:米南德《恨世者》;7.古罗马文学代表人物:维吉尔(代表作《埃涅阿斯纪》);贺拉斯;奥维德。
8.中世纪文学概念:中世纪是指公元476 年—1640 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分为三个时期:初期(5-11世纪);中期(12-15 世纪);后期(16-17 世纪中叶);就文学史而言,中世纪文学只包括初期和中期的一段时期的文学;几种类型: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史诗和谣曲);城市市民文学。
《贝奥武甫》是欧洲流传迄今最完整的一部史诗。
9.但丁《神曲》:但丁《神曲》维吉尔象征理性,他引导但丁游历低于和炼狱;说明人应在理性的指导下认识罪恶和错误;贝亚特丽齐象征信仰,她引导但丁进入天堂;说明人只有靠信仰才能达到真理和至善的境界;10.中世纪文学主要特点1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概况: 意大利文学:彼特拉克:“桂冠诗人” “西方诗坛的诗圣” “西方爱情诗的始祖” 意大利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代表作:《歌集》;创造了“彼特拉克体” (十四行诗);薄伽丘:《十日谈》(欧洲现实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巨人传》(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 法国文学:拉伯雷:蒙田: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随笔集》《蒙田随笔》; 英国文学:培根:《随笔》“知识就是力量” ;英国杰弗利·乔叟:英国诗歌之父;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英国文学和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英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第一部典范; 大学才子派:指莎士比亚之前的一群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和较高的古典文化素养,他们的创作敏锐而强烈地表达了时代精神,在艺术上作了多方面的大胆创新,为英国戏剧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12.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a.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内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b.自觉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c.文学形式丰富多样;d.采用民族语言,打破教会制定的必须用拉丁文写作的陈规;13.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艺术特点:堂吉诃德是一个带有骑士狂热的人文主义者,其审美性既具有喜剧性,又具有悲剧性,其形象复杂性表现在: A. a.脱离实际,耽于幻想,行动盲目,十分可笑; b.荒唐的行为往往出于善良、高尚的动机;c.他有高于时代,超乎常人的英雄品质;d.在矛盾中构建了形象的复杂性;e.是作者思想的寄托;B.喜剧性:a.梦幻中的时代与现实世界的错位;b.其主观任意的幻想与企图。
c.梦想中的贵族骑士地位与其现实中的破落绅士地位错位; d.年轻骁勇的游侠骑士形象与年至羸弱的乡绅形象的错位;艺术特色:a.采用骑士的结构方式;b.通过对比的方式着力刻画两个典型;c.锐利、强烈的讽刺;d.小说语言鲜明生动、幽默、既大众化又富于情趣; e.不足之处:结构松散,有些穿插的故事与主要情节缺乏有机联系,细节也有重复和疏忽之处,次要人物形象不够鲜明。
14.莎士比亚:创作的三个时期:第一期:第一期(1590~1600)主要创作历史剧、喜剧和诗歌:历史剧:《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约翰王》;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皆大欢喜》《第十二夜》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诗歌:《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十四行诗》。
第二期:(1601~1607)主要创作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第三期(1608~1612)主要创作传奇剧:《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15..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的特点:a.现实与想象相结合,具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双重风格;b.戏剧情节生动而丰富; c.在发展中展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人物形象个性鲜明;d.语言生动、丰富、个性化。
16.莎士比亚化:指的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及其戏剧艺术手法,即要求作家不从抽象概念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优美的语言,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用形象化的艺术描绘和再现现实生活,表现时代精神。
17.《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为什么性格延宕?答:a.美好的人文主义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b.在历史重任面前感到力不从心;c.他面临的对手强大而阴险,而他单枪匹马,力量对比悬殊;d.他是一个善于思考,处事思考周密的人。
18.17世纪欧洲文学概况:古典主义文学。
巴洛克文学:是巴洛克在文学上的体现,其特点是华丽散漫,繁复造作。
它刻巴洛克文学意雕琢,追求怪异,支离破碎的形式和夸张繁艳的语言表达悲观颓废的思想,表现为一种矫揉造作,在17 世纪的欧洲文学史上盛极一时。
英国:弥尔顿:17 世纪欧洲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主要作品为《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法国:彼埃尔·高乃依:代表作《熙德》(男女主人公分别是:罗迪克,施曼娜)法国拉封丹:是17 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寓言诗人;19. “三一律” 指戏剧创作中的地点、时间、情节三者的完整统一,即剧本的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个地点,时间在同一天之内,情节限制在同一件事。
《伪君子》的面世为标志;20.莫里哀:古典文学喜剧的创建者。
代表作:着封建与教会势力的衰落,莫里哀的成就标志法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转换;《伪君子》中答尔丢夫的形象特点:答尔丢夫是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化身: a.骗人信任的虚伪伎俩; b.深入骨髓的表里不一; c.道貌岸然的好色本性;d.穷凶极恶的忘恩负义;《伪君子》的艺术特点:a.妙用讽刺,巧设揶揄,击中伪善;b.结构精谨,情节多变,层次分明;c.人物集中,笔法夸张,高度概括;d. 灵活运用古典主义法则,大胆吸收民间闹剧手法。
21.18 世纪欧洲文学概况:英国启蒙文学:英国代表人物:丹尼尔·笛福《鲁宾孙漂流记》约拿旦·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萨缪尔·理查生《克莱丽莎》;亨利·菲尔丁《汤姆·琼斯》。
法国启蒙文学:代表人物: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伏尔泰《老实人》《查第格》《天真汉》;狄德罗《百科全书》;卢梭《新爱洛绮丝》《爱弥儿》《忏悔录》。
德国启蒙文学:席勒:《强盗》《阴谋与爱情》22. 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80年代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学运动。
一大群文学青年,在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抑,要求个性解放。
他们崇高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提倡民族风格。
他们的理论旗手是赫尔德尔,代表作品有席勒的《强盗》、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这一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
23.18.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a.鲜明的政论性和民主性;b.广泛的人民性和现实性;c.文学体裁的独创性和多样化;d.也有明显缺陷:过分强调文学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人物缺乏鲜明个性。
24.歌德和《浮士德》A.歌德是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
第一次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浮士德” 的性格特征:a.从社会内涵看: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象征性的形象; b.从人的发展本性上看,浮士德是一个永远追寻永远探索的人;c.从精神追求看:浮士德成为一种精神代表;其局限性在于:a.浮士德走的是个性自我完善的道路; b.浮士德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他要求自我精神的解放,脱离群众,孤军奋战。
a浮士德与魔鬼靡菲斯特的关系:1靡菲斯特是诗剧中与浮士德既矛盾对立又相辅相成的另一重要形象2靡菲斯特是恶的代表,对现实的一切采取玩世不恭、虚无主义和否定的态度,以破坏和毁灭为宗旨,与浮士德相反;3. 靡菲斯特是一种生命的反推力,他的作恶不但没有阻碍浮士德的追求,反而从反面促进了浮士德的精神的发展,成为浮士德探求人生真理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