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导学案课题《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型:新授执笔:审核:一、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基本史实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2、探讨一战爆发的原因,认识一战的性质及危害,培养自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二、学习过程<一>我能行(指导独立自学,初步达成学习目标)1.“一战”爆发的背景(1)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在第二次工业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导致组织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阶段过渡,继而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①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后起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帝国主义的矛盾日益加剧,导致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②组成、和组成三国同盟;、和组成三国协约。
③性质:。
④影响:。
2、“一战”爆发的原因综合上述背景试一试归纳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3、“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4、“一战”的简要经过。
⑴开始的时间与标志:、。
⑵交战双方:集团与集团,但为了自身利益加入到对立方作战。
⑶主要战场在,后扩展到。
⑷转折点是战役,历史上也称之为。
⑸1917年,对德宣战,中国也加入方面作战,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⑹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5、一战的性质是:。
6、一战带来的灾难有哪些?<二>交流学(合作探究,加深理解学习目标)探究活动一:怎样理解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探究二:有人说萨拉热窝事件中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利益而战是正义的,有人认为该事件是恐怖暗杀行为是非正义的。
你认为该如何正确评价萨拉热窝事件?探究三:你认为一战的性质如何?说一说你的理由。
探究四:一战的影响有哪些?通过对一战相关史实的学习,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三>学后思(当堂训练,巩固强化学习目标)1、选择题(1)下列能够准确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剑拔弩张气氛的是()(2) 2012年7月,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
学案4: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习目标】1.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通过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进行评价,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2.说说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3.通过对一战灾难性后果的学习,牢固树立起热爱和平,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学习导航】1.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德、奥匈、意大利。
核心:德国2.拼盘式的“三国协约”:成员国:英、法、俄。
3.结盟目的:增强自身实力,在扩展势力的竞争中战胜对手以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世界领土。
4.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具有争霸性质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5.后果: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合作探究】1.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及造成的影响2.两个同盟条约是针对哪些国家签订的?二是两个同盟条约是什么性质的条约?3.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皇反应如何?【检测反馈】1.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A.萨拉热窝事件爆发B.德、俄、英、法卷入战争之中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D.凡尔登战役.2.本身隶属于同盟国,而在大战爆发后望风使舵加入到协约国一方作战的国家是()A.德国B.土耳其C.奥匈帝国D.意大利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中最残酷的一次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日德兰海战D.索姆河战役4.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最终以哪个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的失败而告终()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C.轴心国集团D.反法西斯同盟5.一战中有一场战役,双方共损失了70 多万兵力,巨大的伤亡使这场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它是指()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日德兰海战D.索姆河战役6.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世界上33个国家和地区卷入到战争中来,你能分别说出这次战争中的四个同盟国国家和主要的几个协约国国家吗?7.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法国、俄国等国家很快地卷入战争,1914年7月大战全面爆发。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列举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成员国,归纳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感受突发事件对人类的威胁。
3.简述一战的爆发、一战的进程与结果,归纳一战爆发的原因、特点与影响。
4.重点: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1.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1)原因: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过渡到以垄断为主要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
但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殖民国家英、俄、法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矛盾激化。
其中,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
(2)形成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②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3)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活动,导致国际关系极度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1914 年6月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帝国主义者发动战争的借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2)爆发:1914 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8月,俄、德、法、英等国纷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意大利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讨论: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自己的盟友开战说明了什么?意大利三心二意、望风使舵,充分说明了帝国主义发动一战,完全是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
就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而言,只有利益的结合,而毫无信义可言。
所以我们说,一战实际是一场帝国主义间的掠夺战。
(3)转折点:1916年开始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碾碎法军的石磨”,是一战的转折点。
(4)加速大战结束的事件:1917年,美国参战,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
(5)大战的结束:1918 年11月,德、奥战败投降,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6)大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7)大战的危害:第一次世界持续了4年零3个多月,30多个国家,一半以上的世界人口被卷入战争的深渊,死伤人数达3000万,战争破坏和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历史九上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历史九上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结果及影响。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自主学习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__________阶段。
2、以德、意、奥为首的和以英、法、俄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展开疯狂地扩军备战。
3、1914年6月,事件的发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1914年7月底,__________向塞尔维亚宣战。
、、、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其中被成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_。
6、1917年4月,对德宣战,协约国力量大增。
1918年11月,无条件投降,历时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__________的失败而告终。
7、第一次世界大战总体上是一场战争。
合作探究课本129页思考与讨论达标测试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其中由英国、法国和俄国建立的是A.三国协约B.华沙条约组织C.三国同盟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2015·西)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家分别是A. 奥匈帝国和英国B. 德国和法国C. 意大利和俄国D. 德国和英国3.某同学利用右边的漫画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结论应该是A.巴尔干是欧洲战争的“火药桶”B.人类迈入“电气时代”C.协约国必将战胜同盟国D.凡尔赛体系确立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B.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C.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前提5.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城有一块石碑上刻着:“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习目标:明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识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成员国。
掌握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认识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
了解美国参战的原因及影响。
理解一战的性质。
感知战争给人类发展与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重点: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一、合作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①主要原因:②根本原因:2、战争双方:和3、导火线:4、时间:5、战争规模:6、战争经过:①爆发②主要战役:③中美参战④结束7、战争性质:二、自主检测:1、下表是1870-1913年美、德、英、法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对此表的解读,正确的是①英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下坡路②法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崛起③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下坡路④美德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崛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一战”爆发后反而参加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
这种情况最说明“一战”的()A.原因B.性质C.特点D.影响3、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近200万兵力,共伤亡70多万人,属于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历史上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
把凡尔登战役称为“绞肉机”主要是用以形容A.武器的先进性B.进攻的快速性C.范围的广泛性D.战争的残酷性4、1914年7月,右图中的哪一国家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A.①B.②C.③D.④2.阅读下面材料: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与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回答:(1)这段话表露了德国什么样的外交倾向?(2)“这样的时代过去了”指的是什么?(3)德国在中国“争夺阳光下地盘”做了些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4)德国为在全球“争夺阳光下地盘”作了哪些准备?B B D B2: 德国要加紧殖民扩张,争夺霸权,强占殖民地。
九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导学案: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1.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2)形成: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②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3)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萨拉热窝事件(1)背景:由于列强之间的争夺和其他复杂因素,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2)过程: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遭枪击,当场毙命。
(3)影响: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大战的经过1.爆发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望风使舵,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2.主要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3.大战的规模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4.加速大战结束的事件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中国也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
5.大战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三、大战的性质和危害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危害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问题】有人认为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可以避免,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请简述你的理由?探究: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导致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2)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最终导致了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学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原因。
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和重要战役。
3、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和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包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形成等。
(2)重要战役,如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
2、难点(1)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等方面的复杂影响。
(2)分析一战期间各国的外交策略和国际关系的演变。
三、知识梳理(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 1882 年结成同盟。
(2)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于1907 年最终形成协约国集团。
3、萨拉热窝事件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1、战争的爆发1914 年 7 月 28 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此后,德、俄、法、英等国相继参战。
2、主要战役(1)马恩河战役:1914 年 9 月,德军进攻巴黎,英法联军在马恩河一带抗击德军,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2)凡尔登战役:1916 年 2 月至 12 月,德法在凡尔登展开激战,此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3)索姆河战役:1916 年 7 月至 11 月,英法联军在索姆河地区发动进攻,这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3、美国参战1917 年 4 月,美国对德宣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4、俄国退出战争1917 年11 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战争。
21课__第一次世界大战__导学案

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在word文档中插入艺术字的方法2、能对插入艺术字进行简单的调整3、根据实际设计合适的艺术字(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观察和收集生活中的艺术字标语,了解艺术字的特点感受艺术字的美感。
2、创设情景任务,增强学生上机操作实践的创作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与态度目标:发展个人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的尝试操作,提高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word文档中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难点:根据实际对艺术字进行合适的调整修饰。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的艺术字标语,如:报纸、书刊、杂志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室,演示文稿,电子的黑板报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让同学们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文字这些漂亮的文字与我们平时收集到的文字相比有什么不同呢?请几个学生来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不同之处?艺术字的特点:(形状不同、字体不同,颜色不同)归纳:像这类形状不同、字体各异、色彩丰富的字,我们就把它叫做艺术字。
艺术字的作用;美观,醒目2、引新课比如现在广告设计公司要从你们之中招聘一名艺术字设计人员,那你会怎么设计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在word文档中插入优美的艺术字。
(板书:在word文档中插入艺术字)(二)新课讲解布置任务:今天我们就学习用word制作贺卡,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1、复习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在word文档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让同学们回答,老师给以评价。
(操作方法:从“菜单栏”中找到“插入”在其中找到“图片”到“剪贴画”)2、(教师讲解法)教师通过演示文稿给学生讲解插入艺术字的方法,以及对艺术字进行的调整。
插入艺术字的方法:一是“菜单栏插入艺术字”二是“先输入要设置艺术字格式的字体选中该字菜单栏插入艺术字3、(教师演示法)教师利用电脑对上节课制作的为完成的贺卡插入艺术字。
4、(操作法)老师让学生采取分组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完成各自的贺中的艺术字的插入及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九年级上册 07-21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编写人:审核:历史组课型: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及经过、结果。
2、认识沙拉热窝事件在一战中的导火线的作用,及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通过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法指导】
情景剧表演、辩论会、归纳法等
【知识链接】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1863年—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之弟卡尔·路德维希大公之子。
皇帝独子皇太子鲁道夫于1889年精神病自杀后成为皇位继承人。
1898年任奥军副总司令。
1908年,他极力主张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加深了俄与奥匈之间的矛盾,导致波斯尼亚危机,他极力反对南斯拉夫独立,主张通过兼并塞尔维亚王国将奥匈帝国由奥地利、匈牙利组成的二元帝国扩展为由奥地利、匈牙利与南斯拉夫组成的三元帝国,所以1914年与其妻“霍恩贝格女公爵苏菲”视察时为奥匈帝国波黑省的首府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身亡。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学习过程】
导入:情景剧——刺杀斐迪南大公
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这名塞尔维亚青年为什么要刺杀斐迪南大公?引起这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今天我们学习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来共同探讨这次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知识点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背景(说到原因,我们不得不追溯到第一次工业革命。
请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
了哪些影响呢?第二次工业革命又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经济背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等,
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政治背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争夺。
(过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
(2)表中前三项内容与第四项内容之间存在着什么矛盾?这一矛盾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导致的结果是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是核心)
三国:英国、法国、俄国(是核心)
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总结:正如列宁所说:“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
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
”“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
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
知识点二:一战的爆发
1、巴尔干半岛的形势
长期以来列强之间的争夺和其他复杂因素,素称。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直接原因)
情景剧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爆发:年7月底,向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战火扩大:德国、俄国、英国、法国很快卷入战争,望风使舵,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知识点三:空前的灾难
1、凡尔登战役:1916年2月21日到12月18日,法国和德国在西线战场进行的消耗战,此次
战役双方共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
2、战争规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战争,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后来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3、新式武器的使用:1915年4月,德军第一次使用毒气;1916年,英军第一次使用。
还有飞艇、飞机,在海上还出现了260多艘战舰的混战。
活动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
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
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请回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哪一年爆发?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3)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4、一战的结果加速一战结束的事件:(1)1917年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中国也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
(2)1917年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结果:年11月,德国投降,历时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的失败而告终。
(过渡大战结束了,但战争却给世界留下深刻的影响。
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后果呢?)性质及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性质的战争。
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历史活动三:辩论赛——我看萨拉热窝事件
正方观点:萨拉热窝事件是反侵略的、正义的英雄壮举,应该肯定;反方观点:萨拉热窝事件是个人恐怖活动,给世界带来灾难,应该否定。
活动设计四: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海报。
【归纳小结】
【课后反思】
1、学后收获:
2、学后疑问(错题集锦):
3、我的大胆尝试:
4、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当堂检测】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B、德奥为了加强同俄法对抗,缔结军事同盟
C、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的矛盾
D、意法矛盾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2、被称为欧洲“火药桶”的地区是()
A、萨拉热窝
B、奥匈帝国
C、巴尔干半岛
D、塞尔维亚
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参加了同盟国集团,战争开始后又参加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C、德国D、意大利
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
B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C、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D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争霸斗争
5、2011年5月初,制造了9.11事件的世界头号恐怖分子本。
拉登被美军击毙。
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样带有恐怖主义活动色彩、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借口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珍珠港事件
D、古巴导弹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