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合集下载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单位大小。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包和数据帧的概念、特点以及常见的大小限制。

一、数据包的概念与特点数据包是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基本单位,它包含了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传递的数据以及相关的控制信息。

数据包的概念主要应用于网络层和传输层,用于实现数据在不同网络节点之间的传输。

数据包的特点如下:1. 大小可变性:数据包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灵便适应不同网络环境和需求。

2. 带有控制信息:数据包除了携带实际的数据外,还包含了一些控制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校验和等,用于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接收。

3. 独立性:每一个数据包都是独立的实体,可以独立传输和处理,不受其他数据包的影响。

二、数据帧的概念与特点数据帧是数据链路层中传输的基本单位,它是在物理层的基础上构建的,用于实现数据在物理链路上的传输。

数据帧包含了数据、控制信息以及物理层的相关信息。

数据帧的特点如下:1. 固定大小:数据帧的大小是固定的,通常由物理层的传输介质决定,如以太网中的数据帧大小为1500字节。

2. 带有控制信息:数据帧除了携带实际的数据外,还包含了一些控制信息,如帧起始标记、帧结束标记、帧检验序列等,用于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接收。

3. 透明性: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是透明的,不受网络层及以上层次的影响,只关注物理层的传输细节。

三、数据包与数据帧的大小限制1. 数据包大小限制:数据包的大小通常由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协议规定,常见的网络层协议如IPv4和IPv6,它们规定了数据包的最大大小为IPv4的64KB和IPv6的4GB。

2. 数据帧大小限制:数据帧的大小通常由物理层的传输介质和数据链路层的协议规定,常见的以太网数据帧大小为1500字节。

在以太网中,如果数据包的大小超过了1500字节,则需要进行分片处理,将数据包分割成多个数据帧进行传输。

3. MTU与MSS: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指的是网络层协议中规定的数据包的最大传输单元大小,而MSS(Maximum Segment Size)指的是传输层协议中规定的数据段的最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包与数据帧的定义、特点以及常见的大小限制。

一、数据包的定义与特点数据包是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

它是由发送端将原始数据划分成一定大小的块,并添加一些控制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校验和等)而形成的。

数据包具有以下特点:1.1 数据包的结构数据包通常由首部和负载两部分组成。

首部包含了控制信息,用于指示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方式,负载则是实际需要传输的数据。

1.2 数据包的大小数据包的大小是指数据包中负载的长度。

不同的网络协议对数据包的大小有不同的限制,常见的有以太网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为1500字节,IP协议的最大传输单元为65535字节等。

1.3 数据包的传输方式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如广播传输、单播传输、组播传输等。

根据网络协议的不同,数据包的传输方式也有所区别。

二、数据帧的定义与特点数据帧是在物理层上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

它是由数据包添加物理层的控制信息(如帧起始标记、帧结束标记、校验和等)而形成的。

数据帧具有以下特点:2.1 数据帧的结构数据帧通常由首部、负载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首部包含了物理层的控制信息,如帧起始标记、目的地址、源地址等;负载是数据包的内容;尾部包含了校验和等信息。

2.2 数据帧的大小数据帧的大小是指数据帧中负载的长度。

不同的物理层协议对数据帧的大小有不同的限制,常见的有以太网的最大帧长为1518字节,无线局域网的最大帧长为2346字节等。

2.3 数据帧的传输方式数据帧通过物理层的传输介质进行传输,如以太网中使用双绞线、光纤等。

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干扰、丢失或损坏,因此需要通过校验和等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三、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的关系数据包与数据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数据包是在网络层上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而数据帧是在物理层上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数据包和数据帧大小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包和数据帧的概念、特点以及大小的计算方法。

一、数据包的概念和特点数据包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基本单位,它包含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相关信息。

数据包的概念可以类比于现实生活中的邮件,它包含了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邮件内容等信息。

数据包的特点如下:1. 头部信息:数据包通常包含一个头部,用于存储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比如源地址、目标地址、数据包长度等。

2. 数据部分:数据包还包含了实际要传输的数据,可以是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任意形式的数据。

3. 封装和拆封:数据包在发送端被封装,即将头部信息和数据部分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在接收端被拆封,即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解析出头部信息和数据部分。

4. 可靠性:数据包的传输是可靠的,即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一定能够被接收端正确接收。

二、数据帧的概念和特点数据帧是数据链路层中的概念,它是在物理层传输的基本单位。

数据帧可以看作是数据包在物理层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包含了物理层所需的控制信息。

数据帧的特点如下:1. 帧头和帧尾:数据帧通常包含一个帧头和一个帧尾,用于标识一个完整的数据帧的开始和结束。

2. 帧定界:数据帧中的帧头和帧尾起到了帧定界的作用,接收端通过检测帧头和帧尾来确定一个完整的数据帧。

3. 差错检测:数据帧中通常包含差错检测的位,用于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了错误。

4. 可靠性:数据帧的传输也是可靠的,即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一定能够被接收端正确接收。

三、数据包和数据帧大小的计算方法数据包和数据帧的大小是根据具体的网络协议和物理层技术来确定的。

下面以以太网为例,介绍数据包和数据帧大小的计算方法。

1. 数据包大小的计算方法:以太网的数据包大小通常被限制在最小64字节和最大1518字节之间(不包括帧头和帧尾)。

数据包大小的计算方法如下:数据包大小 = 数据部分大小 + 头部信息大小其中,数据部分大小是实际要传输的数据的大小,头部信息大小是数据包头部的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引言概述: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包和数据帧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数据包是网络传输中的基本单位,而数据帧是在数据链路层中进行传输的基本单位。

本文将详细阐述数据包和数据帧的概念、大小以及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正文内容:1. 数据包的概念和大小1.1 数据包是网络通信中的基本单位,它包含了数据的有效载荷和一些控制信息。

数据包通常由数据头、数据体和数据尾组成。

1.2 数据包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协议和应用需求而有所变化。

在以太网中,数据包的最大大小为1500字节,而在互联网协议(IP)中,数据包的最大大小为65535字节。

2. 数据帧的概念和大小2.1 数据帧是在数据链路层中进行传输的基本单位,它包含了数据的有效载荷、控制信息以及帧头和帧尾。

2.2 数据帧的大小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协议和应用需求而有所变化。

在以太网中,数据帧的最大大小为1518字节,其中包括了帧头和帧尾的控制信息。

3. 数据包和数据帧之间的关系3.1 数据包是在网络层进行传输的单位,而数据帧是在数据链路层进行传输的单位。

3.2 在网络通信中,数据包通常会被分割成多个数据帧进行传输,然后在接收端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数据包。

3.3 数据帧中的控制信息包括了源地址、目标地址、校验和等信息,这些信息在数据链路层中起到了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和正确性的作用。

4. 数据包和数据帧的重要性4.1 数据包和数据帧的大小对网络通信的效率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过大的数据包或数据帧会增加网络传输的延迟和丢包率。

4.2 数据包和数据帧的大小也会影响网络带宽的利用率。

合理调整数据包和数据帧的大小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4.3 数据包和数据帧的大小还与网络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有关,合理设置大小可以减轻设备的负担,提高整个网络的性能。

5. 数据包和数据帧大小的调整5.1 在实际网络中,可以通过调整网络协议的参数来改变数据包和数据帧的大小。

5.2 对于大型文件的传输,可以通过分割数据包或数据帧的方式来提高传输效率。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概述: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包和数据帧是常用的数据传输单位。

数据包是在网络层上进行传输的数据单位,而数据帧是在数据链路层上进行传输的数据单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包与数据帧的定义、特点以及常见的大小限制。

一、数据包的定义与特点数据包是在网络层上进行传输的数据单位,它包含了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数据内容等信息。

数据包的特点如下:1. 数据包是逻辑上的概念,是在网络层上进行传输的数据单位,它通过网络传输到目的地。

2. 数据包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协议和需求而变化,一般情况下,数据包的大小是有限制的。

二、数据帧的定义与特点数据帧是在数据链路层上进行传输的数据单位,它包含了帧起始标志、目的地址、源地址、长度、数据内容等信息。

数据帧的特点如下:1. 数据帧是物理上的概念,是在数据链路层上进行传输的数据单位,它通过物理介质传输到目的地。

2. 数据帧的大小受到物理介质的限制,不同的物理介质对数据帧的大小有不同的限制。

三、数据包与数据帧的大小限制1. 数据包的大小限制:在以太网中,数据包的最小长度为64字节,最大长度为1518字节。

这是因为以太网的最小帧大小为64字节,其中包含了6字节的目的地址、6字节的源地址、2字节的类型/长度字段以及46-1500字节的数据字段。

超过1518字节的数据包将被称为巨型帧,无法在以太网中传输。

在其他网络协议中,数据包的大小限制可能不同,如IP协议中的数据包最大长度为65535字节。

2. 数据帧的大小限制:数据帧的大小限制取决于物理介质的特性和网络设备的要求。

以太网的数据帧大小限制为最小64字节,最大1518字节。

其中包括了7字节的前导码、1字节的帧起始标志、6字节的目的地址、6字节的源地址、2字节的类型/长度字段、46-1500字节的数据字段以及4字节的帧校验序列(FCS)。

在其他数据链路层协议中,数据帧的大小限制可能不同,如PPP协议中的数据帧最大长度为65535字节。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数据包和数据帧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数据传输单位。

数据包是在网络层(OSI模型中的第三层)上进行传输的,而数据帧则是在数据链路层(OSI模型中的第二层)上进行传输的。

它们的大小对于网络性能和数据传输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包和数据帧的大小以及相关的标准和限制。

一、数据包大小数据包是在网络层上进行传输的,它包含了源地址、目标地址、协议类型、数据等信息。

数据包的大小对于网络性能和数据传输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不同的网络协议中,数据包的大小有不同的限制和标准。

1. 以太网协议(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局域网技术,它使用以太网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在以太网中,数据包的最大大小为1500字节(不包括帧头和帧尾)。

这个限制是由以太网的物理特性和协议定义所决定的。

超过这个大小的数据包将被拆分成多个数据帧进行传输。

2. 网际协议(IP)网际协议是互联网中常用的网络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

在IPv4协议中,数据包的最大大小为65535字节(包括IP头部和数据部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网络设备的限制,通常将数据包的大小限制在1500字节以下,以适应以太网的限制。

3.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它使用数据包进行传输。

在UDP 协议中,数据包的最大大小为65507字节(包括UDP头部和数据部份)。

然而,由于底层网络设备的限制,通常将数据包的大小限制在1500字节以下。

4. 传输控制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它使用数据包进行传输。

在TCP协议中,数据包的最大大小取决于底层网络设备的MTU(最大传输单元)大小。

在以太网中,MTU通常为1500字节。

因此,在TCP协议中,数据包的大小通常限制在1500字节以下。

二、数据帧大小数据帧是在数据链路层上进行传输的,它包含了源MAC地址、目标MAC地址、帧类型、数据等信息。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一、概述数据包和数据帧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的基本单位。

数据包是网络传输中的逻辑概念,是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单元进行传输的方式,而数据帧是物理层中的概念,是将数据包添加帧头和帧尾等控制信息后,用于在物理介质上传输的单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包和数据帧的概念、大小以及相关的标准格式。

二、数据包1. 概念数据包是在网络通信中将数据分割成较小单元进行传输的逻辑单位。

它包含了数据的有效载荷以及与传输有关的控制信息,如源地址、目标地址、校验和等。

2. 大小数据包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的网络协议和应用需求来确定。

常见的数据包大小有以下几种:- 以太网数据包大小: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局域网技术,其数据包大小通常为最小64字节,最大1518字节(不包括帧头和帧尾)。

- IP数据包大小:IP(Internet Protocol)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其数据包大小可以根据网络协议栈的配置和应用需求进行调整。

常见的IP数据包大小为最小20字节(不包括选项字段),最大65535字节(包括选项字段)。

- TCP数据包大小: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其数据包大小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和网络状况进行调整。

常见的TCP数据包大小为最小40字节(不包括选项字段),最大65535字节(包括选项字段)。

3. 标准格式数据包的标准格式通常由网络协议规定,以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正确传输。

以IP数据包为例,其标准格式通常包含以下字段:- 版本:指示IP协议版本,通常为4(IPv4)或6(IPv6)。

- 头部长度:指示IP头部的长度,以4字节为单位。

- 服务类型:指示数据包的优先级或服务质量要求。

- 总长度:指示整个IP数据包的长度,包括头部和数据部分。

- 标识、标志和片偏移:用于分片和重组数据包。

- 生存时间(TTL):指示数据包在网络中的生存时间,防止数据包在网络中无限循环。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1. 数据包概述数据包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基本单位,它包含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必要信息。

数据包的大小对于网络性能和数据传输的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包的概念、数据包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常见的数据包大小标准。

2. 数据包的概念数据包是在网络中传输的一段数据,它包含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相关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数据长度、校验和等。

数据包通常由数据包头部和数据包载荷组成。

数据包头部包含了传输控制信息,而数据包载荷则是实际要传输的数据。

3. 数据包大小的影响因素数据包大小的选择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网络传输速率、网络延迟、网络拥塞程度以及传输协议的限制等。

较小的数据包可以减少网络延迟,但会增加网络负载和传输开消;较大的数据包可以提高网络吞吐量,但会增加传输延迟和丢包率。

4. 常见的数据包大小标准4.1 以太网数据包大小以太网是最常见的局域网技术之一,其数据包大小标准为最小64字节,最大1518字节。

其中,数据包头部占14字节,数据包载荷最小46字节,最大1500字节。

超过1500字节的数据包称为巨型帧。

4.2 无线局域网(Wi-Fi)数据包大小无线局域网使用不同的协议和技术,其数据包大小标准也有所不同。

在802.11标准中,数据包大小通常为最小84字节,最大2346字节。

其中,数据包头部占34字节,数据包载荷最小46字节,最大2312字节。

4.3 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大小互联网协议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数据通信的基础协议,其数据包大小标准由IP 协议定义。

IP数据包大小通常为最小20字节,最大65535字节。

其中,数据包头部占20字节,数据包载荷最大65515字节。

4.4 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包大小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其数据包大小标准由TCP协议定义。

TCP数据包大小通常为最小40字节,最大65535字节。

其中,数据包头部占40字节,数据包载荷最大65515字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包与数据帧大小
简单的说,你上网打开网页,这个简单的动作,就是你先发送数据包给网站,它接收到了之后,根据你发送的数据包的IP地址,返回给你网页的数据包,也就是说,网页的浏览,实际上就是数据包的交换。

1、数据链路层对数据帧的长度都有一个限制,也就是链路层所能承受的最大数据长度,这个值
称为最大传输单元,即MTU。

以以太网为例,这个值通常是1500字节。

2、对于IP数据包来讲,也有一个长度,在IP包头中,以16位来描述IP包的长度,也就是说,
一个IP包,最长可能是65535字节。

3、结合以上两个概念,第一个重要的结论就出来了,如果IP包的大小,超过了MTU 值,那么就需要
分片,也就是把一个IP包分为多个,这个概念非常容易理解,一个载重5T的卡车,要拉10T的货,它
当然就得分几次来拉了。

4、IP分片是很多资料常讲的内容,但是我倒是觉得分不分片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另一个东西。

一个
数据包穿过一个大的网络,它其间会穿过多个网络,每个网络的MTU值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
接受/发送端都是以太网,它们的MTU都是1500,我们假设发送的时候,数据包会以1500来封装,然而,
不幸的是,传输中有一段X.25网,它的MTU是576,这会发生什么呢?我想,这个才是我们所关心的。

当然,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数据包会被再次分片,咱开始用火车拉,到了半路,不通火车,只通汽车,
那一车货会被分为很多车……仅此而已,更重要的是,这种情况下,如果IP包被设置了“不允许分片标志”,那
会发生些什么呢?对,数据包将被丢弃,然后收到一份ICMP不可达差错,告诉你,需
要分片!
这个网络中最小的MTU值,被称为路径MTU,我们应该有一种有效的手段,来发现这个值,最笨的方法或许是先
用traceroute查看所有节点,然后一个个ping……
编辑本段
举例
5、到了传输层,也会有一个最大值的限制,当然,对于只管发,其它都不管的UDP 来说,不在我们讨论之列。

这里
说的是TCP协议。

说到大小,或许会让人想到TCP著名的滑动窗口的窗口大小,它跟收发两端的缓存有关,这里讨论
的是传输的最大数据包大小,所以,它也不在讨论之列。

TCP的选项字段中,有一个最大报文段长度(MSS),表示了TCP传往另一端的最大数据的长度,当一个连接立时,连接
的双方都要通告各自的MSS,也就是说,它说是与TCP的SYN标志在一起的。

当然,对于传输来讲,总是希望MSS越大越好,
现在超载这么严重,谁家不希望多拉点货……但是,MSS总是有个限制的,也就是MTU-IP头长度-TCP头长度,对于以太网来讲
它通常是1500-20-20=1460,虽然总是希望它能很大(如1460),但是大多数BSD实现,它都是512的倍数,如1024……
6、回到分片上来,例如,在Win2000下执行如下命令:
"ping 192.168.0.1 -l 1473
按刚才的说法,1473+20(ip头)+8(icmp 头)=1501,则好大于1500,它会被分片,但是,我们关心的是:
编辑本段
其他信息
这个数据包会被怎么样分法?
可以猜想,第一个包是
以太头+IP头+ICMP头+1427的数据;
那第二个分片包呢?
它可以是:
以太头+IP头+ICMP头+1个字节的数据
或者是:
以太头+IP头+1个字节的数据"(引号内的内容可否在进步不详细阐述,对于1473的数据如何被分为1427和1不是很清楚2010.01.15 13:50)
也就是省去ICMP头的封装,当然,IP 头是不可以省的,否则怎么传输了……
事实上,TCP/IP协议采用的是后一种封装方式,这样,一次可以节约8个字节的空间。

IP包头中,用了三个标志来描述一个分片包:
1、分片标志:如果一个包被分片了,被置于1,最后一个分片除外;——这样,对于接收端来讲,可以根据这个标志位做为重组的重
要依据之一;
2、分片偏移标志:光有一个标志位说明“自己是不是分片包”是不够的,偏移标志位说明了自己这个分片拉于原始数据报的什么位置,
很明显,这两个标志一结合,就很容易重组分片包了。

3、不允许分片标志:如果数据包强行设置了这个标志,那么在应该分片的时候,……
err,刚才已经说过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