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小结梳理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小结梳理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小结梳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小结梳理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小结梳理现在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是什么呢?总结并复习知识点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取得高分。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内容简述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主要围绕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展开,通过一系列精彩的课文,向学生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美丽景色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故事。

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总结,意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和要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们将会学习到如何描绘景物、如何表达情感、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等重要知识点。

同时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们还可以拓宽视野,增强对自然和人文的认识,培养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详细介绍这些重点知识点。

1. 简述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主题和内容概述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展开,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诗歌、散文、说明文等多种文体。

本单元以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强调人类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一单元的课文不仅描述了自然的美丽景色,还通过对生活中某些细节的描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同时通过对一些科学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整体上本单元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 强调知识点总结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的重要性及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学习内容第二部分:强调知识点总结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文学知识、语言表达技巧和文化内涵。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知识点的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还能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从而深化对文学作品的认知与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和核心知识点,如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句型、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三位数和单位的换算:将三位数表示为百、十、个的和,例如将372表示为300+70+2。

2. 三位数和三位数的比较:通过比较百位、十位、个位的大小来判断两个三位数的大小关系。

3. 向前向后数:给定一个三位数,向前或向后数相应的位数,例如向前数100个单位。

4. 位置的数:给定某个数,确定它在数线上的位置,例如在数线上标出的数为350。

5. 十位数的加减:在十位数范围内进行加减法运算,例如64+5、78-9。

6. 百位数的整十整百加减:在百位数范围内进行整十整百的加减法运算,例如300+40、500-200。

7. 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结合百位、十位、个位的加减运算,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例如347+58-109。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同学们可以通过练习题目来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

第1页/共1页。

五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字词。

1. 易错字。

- “祭祀”的“祀”,注意与“巳”“己”的区别,祀字右边是“巳”。

- “水浒传”的“浒”,读音为hǔ,不能读成xǔ。

2. 多音字。

- 泊:bó(停泊)、pō(湖泊)。

例如“小船静静地停泊在湖泊边”。

- 卷:juǎn(卷起)、juàn(试卷)。

“风卷着树叶”中读juǎn,“发下试卷”中读juàn。

3. 词语积累。

- 形容人物特点的词语:神机妙算(形容诸葛亮智谋高超)、膀大腰粗(形容人的身材魁梧粗壮)等。

- 与古典文学有关的词语:榜文(古代官府的告示)、印信(政府机关的图章总称)等。

二、课文内容。

- 这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

- 重点字词解释:- “甚聪惠”中的“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 “孔君平诣其父”中的“诣”是拜见的意思。

- 文中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表现出了他的礼貌,又巧妙地回应了孔君平的玩笑话。

- 故事背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 晏子的语言艺术:- 第一次,楚王让晏子从狗洞进去,晏子说“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他将计就计,以楚王之法反击楚王。

- 第二次,楚王说齐国没有人了才派晏子来,晏子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贬低自己的同时也贬低了楚国。

- 第三次,楚王污蔑齐国人做强盗,晏子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例,说明是楚国的环境使人变成盗贼,反击巧妙。

-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秘密情报,与德国军官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周旋。

- 人物特点:- 伯诺德夫人:沉着冷静,她取出油灯,吹灭蜡烛的动作试图化解危机。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一、生字组词酬(报酬酬劳酬金酬谢)珍(珍珠珍爱珍惜珍视)叮(叮咛叮嘱叮当)嘱(嘱咐嘱托叮嘱医嘱)塌(倒塌塌方坍塌塌架)焦(焦急焦虑焦灼焦点)誓(发誓誓言起誓宣誓)谎(谎言撒谎说谎谎称)延(延长延迟延误延期)悔(懊悔悔恨后悔追悔)扶(扶手扶持搀扶帮扶)牺(牺牲)朗(郎君牛郎女郎货郎)爹(爹娘爹妈亲爹)嫂(兄嫂嫂子大嫂嫂娘)辆(车辆一辆)歹(歹徒歹毒好歹)罕(罕见稀罕罕有人迹罕至)纱(纱布纱帽窗纱纱巾)妻(夫妻妻子妻儿爱妻)趟(赶趟一趟)托(托人托住拜托烘托)泳(游泳泳姿仰泳蛙泳)婚(婚姻婚事结婚婚约)辈(父辈辈分长辈晚辈)挨(挨着挨近挨边挨家)俭(勤俭俭朴俭素俭用)皇(皇宫皇帝皇后皇家)偎(依偎偎傍)衰(衰老衰弱年老体衰)泰(泰山泰安泰国国泰民安)珊(珊瑚)瑚(珊瑚)礁(礁石暗礁珊瑚礁)筐(箩筐竹筐)拗(执拗拗口拗不过)二、多音字挑tiǎo(挑衅)tiāo(挑水)吐tǔ(吐露)tù(呕吐)没méi(没有)mò(沉没)扇shān(扇风)shàn(扇子)了le(好了)liǎo(了解)背bèi(后背)bēi(背包)划huá(划船)huà(计划)三、容易写错的字酬:左边是酉库:第一笔是点罕:上部是穴延:偏旁是廴泳:右部是永纱:右部第一笔是竖四、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尊敬一尊重酬谢一感谢叮嘱一嘱咐崩塌一倒塌催促一敦促镇定一冷静悲痛一悲伤周到一周详亲密一亲近微弱一轻微败坏一破坏尊严一威严厉害一严厉千真万确一毋庸置疑恋恋不舍一依依不舍无拘无東一自由自在反义词清楚一模糊镇定一慌张亲密一疏远微弱一强烈千真万确一模棱两可眉开眼笑一愁眉苦脸勤劳节俭一好吃懒做。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1. 加法交换律:a+b=b+a2. 加法结合律:a+b+c=a+(b+c)3. 乘法交换律:a×b=b×a4. 乘法结合律:a×b×c=a×(b×c)5. 长方形周长公式:c=(a+b)×2(其中a和b分别为长和宽)6. 长方形面积公式:s=ab(其中a和b分别为长和宽)二、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1. x²的读法:x的平方,表示两个x相乘。

2. 2x的读法:两个x相加,或者是2乘x。

3. 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4.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5.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三、数量关系与公式1. 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路程= 速度× 时间速度= 路程÷ 时间时间= 路程÷ 速度2. 总价、单价、数量的关系:总价= 单价× 数量单价= 总价÷ 数量数量= 总价÷ 单价3.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的关系:总产量= 单产量× 数量单产量= 总产量÷ 数量注意:数量不等于“总产量÷ 单价”,这里可能存在误解,应为数量=总产量÷单产量。

4.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四、倍数与因数的概念1. 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如-3、-2、-1、0、1、2、3……等。

2. 自然数: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其中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 倍数与因数的依存关系: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倍数或因数。

4. 倍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词汇1.核心词汇名词:sandwich(三明治)、salad(蔬菜沙拉;混合沙拉)、hamburger(汉堡包)、tea(茶;茶水)形容词:fresh(新鲜的;刚摘的)、healthy(健康的)、delicious(美味的;可口的)、hot(辣的;辛辣的)、sweet(含糖的;甜的)短语:ice cream(冰激凌)2.了解词汇名词:food(食物)、onion(洋葱;葱头)形容词:thirsty(渴的;口渴的)、Dear(用于信函抬头的名字或头衔前)、favourite(特别喜爱的)动词:drink(喝;饮)二、句型(1)核心句型1. 询问饮品: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I’d like some water.举一反三: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你想吃什么?)2. 询问喜好: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Noodles.举一反三: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Who’s your favourite teacher?(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3. 表达喜欢:I like salad very much.举一反三:I love beef noodles.(我喜欢吃牛肉面条。

)Her favourite drink is milk.(她最喜欢喝的饮料是牛奶。

)(2)其他常用句型I’m hungry.(我饿了。

)Here you are.(给你。

)No problem.(没问题。

)Be careful!(小心!)It looks nice!(它看起来很好!)举一反三:It tastes great!(尝起来很棒!)It smells nice.(闻起来很好。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分数的基本概念1. 分数的定义:分数是表示整体被等分后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的数。

2. 分数的组成: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分子表示部分的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

3. 真分数与假分数: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假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

4. 带分数: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组成,如1又2/3。

二、分数的运算1. 分数的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找到公共分母,再将分子按比例调整,最后进行加减。

2. 分数的乘法:- 分数乘以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乘以整数。

- 分数乘以分数: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3. 分数的除法:- 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分子除以整数。

- 分数除以分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三、分数的比较与转换1. 分数的比较:分子大且分母小的分数大。

2. 带分数与假分数的转换:带分数可以转换为假分数,反之亦然。

3. 简化分数: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4. 混合数:包含加法和乘除法的分数运算。

四、分数的应用1.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比例问题、速度问题等。

2. 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需要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五、小数与分数的关系1.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一位小数可以看作是十分之一,两位小数可以看作是百分之一,以此类推。

2. 小数的运算法则与分数的运算法则相似。

六、分数的扩展1.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 百分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与分数类似,但需要注意百分号的转换。

七、分数的性质1.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值不变。

2. 分数的等价性:具有相同值的分数称为等价分数。

八、分数的实际运用1.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购物、烹饪等。

2. 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比例问题等。

九、练习题1. 计算下列分数的和差:- 3/4 + 1/2- 5/6 - 2/32. 将下列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12/16- 30/453. 将下列小数转换为分数:- 0.25- 0.64. 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3/5是男生,求女生人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容易读错的音
发誓.(shì√ sì)谎.话(huǎng√ huāng)牺.牲(xī√ qī)大嫂.(shǎo sǎo√)筛.子(sāi shāi√)挨.着(āi√ ái)酿.酒(niàng√ liàng)偎.依(wēi√ wèi)执拗.(yòu niù√)衰.老(shuāi√ suāi)珊.瑚(shān√ sān)礁.石(jiāo√ qiáo)二、多音字辨音分fēn(分开)重zhòng (重要) 挑tiāo(挑水)fèn(成分)chóng (重复)tiǎo(挑战) [来号háo(号叫)扇shān(扇风)缝fèng(裂缝)第 2 页hào(号码)shàn(扇子)féng(缝补)字音辨析:“扇”表示“(用扇子等)摇动生风或用巴掌打”时读shān;表示“扇子或作量词”时读shàn。

“缝”表示“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的东西连上”时读féng;表示“接合的地方或缝隙”时读fèng。

实战演练:①shān ②shàn 1.台扇()一扇门()扇风()①féng ②fèng 2.缝合()门缝()裂缝()三、容易写错的字。

酬:左边是(酉),不要写成“西”。

珍:“㐱”下部有(三撇),不要少写。

嫂:右边是(叟),上面不能封口。

郎:右边是(阝),不要写成“卩”。

挨:右下部分是(矢),不要写成“失”。

[来谎:右边是(荒),中间“亡”不要多写一点。

[ 四、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1.形近字酬(酬劳)珍(珍惜焦(焦急)塌(倒
塌)洲(亚洲)诊(诊所)郊(郊外)蹋(踩蹋)谎(谎言)延(延长)悔(后悔)嫂(哥嫂)慌(慌张)廷(宫廷)梅(梅花)搜(搜索)誓(誓言)辆(车辆)泳(游泳)挨(挨着)暂(暂时)俩(咱俩)咏(歌咏)埃(尘埃) 2.同音字小老师来解惑 1.② ② ① 2.① ② ② 第 3 页 ding (叮)嘱园(丁)(钉)子(盯)着 yong 游泳()歌咏()永久勇敢hú 珊(瑚)(湖)泊(狐)狸(蝴)蝶五、词语听写酬谢珍宝叮嘱崩塌焦急发誓谎话迟延后悔扶着爹妈嫂子牛郎一辆好歹稀罕纱衣妻子一趟托举游泳结婚挨着一辈子成家立业眉开眼笑无拘无束震天动地乌云密布狂风怒号六、词语搭配 1.填入量词一(辆)车一(块)地一(座)山一(头)牛一(群)鸟一(间)草房一(个)故事一(声)巨响一(个)孩子一(把)蒲扇一(片)树林 2.填入合适的动词。

(种)庄稼(打)瞌睡(挑选)珍宝(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含着)眼泪(涌出)洪水(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大山(崩塌)洪水(淹没) 3.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1)(动人)的故事(可怜)的小东西(敬爱)的猎人(温和)的眼睛(嫩嫩)的青草(干净)的水(亲密)的伙伴(微弱)的星光(粉红色)的纱衣(蓝紫色)的波纹(灿烂)的云霞(震天动地)的巨响(2)(焦急)地催促(勤
勤恳恳)地干活(静静)地听(无拘无束)地游泳(眉开眼笑)地看第 4 页六、近义词[来流传——传播动人——感人热心——热情酬谢——报答着急——焦急感激——感谢镇定——沉着叮嘱——嘱咐悲痛——哀痛周到——周全微弱——薄弱稀罕——稀奇败坏——破坏损害——损坏亲密——亲热常考词义辨析的词组“热心”和“热情”、“微弱”和“薄弱” “热心”是“热心肠”的意思,可以作形容词也可以作动词,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热情”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

1.王阿姨是个()(热心热情)人,邻居谁家有困难她都去帮助。

2.售货员()(热心热情)地向顾客介绍商品。

“微弱”一般指(灯光、气息)等小而弱;“薄弱”一般指意志等容易破坏或动摇,不坚定。

3.意志()(微弱薄弱)的人是经受不住艰苦生活考验的。

4.他经常在()(微弱薄弱)的灯光下看书,所以视力不好。

八、反义词镇定——慌乱周到——怠慢稀罕——平常勤劳——懒惰美满——缺陷怒气冲冲——喜气洋洋九、特殊词语 AABB 式:老老小小原原本本世世代代轰轰烈烈严严实实千…万…式的成语:千真万确千军万马千变万化千辛万苦…天…地式的成语:震天动地上天入地惊天动地顶天立地十、佳句积累 1.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
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

(排比句) 2.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反问句) 3.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反问句)小老师来解惑 1.热心 2.热情 3.薄弱 4.微弱第 5 页 4.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反问句)十一、重点句 1.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

虽然龙王有很多金银财宝,但海力布并不贪图,表明他是一个品质高尚的人。

他要龙王嘴里的宝石也是为了捕到更多的猎物,可以分给乡亲们,表现出海力布的善良,一心为他人。

2.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

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

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

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

这段话写了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从“总是、挑很好的草地、吃嫩嫩的青草、喝干净的水、天热休息、天冷晒太阳、干干净净”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牛郎照顾老牛很细心,也写出了牛郎的心地善良。

3.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织女爱自由的劳动,爱美满的家庭,爱美丽的自然,爱
平和的生活,表现出牛郎织女生活得很幸福。

十二、复习课文 1.《猎人海力布》讲述了猎人海力布因为救了一条小白蛇而得到了一颗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海力布利用这颗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可怕的消息,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却变成了石头。

赞扬了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牛郎织女(一)》写了善良的牛郎从小受到哥嫂的虐待,与老牛相依为命,周到地照顾老牛。

在老牛的指引下,牛郎和织女在树林相识,织女见牛郎心地善良,决定做他的妻子。

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 6 页 3.《牛郎织女(二)》接《牛郎织女(一)》的故事情节,讲述了牛郎织女婚后美满的生活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无情地抓回天宫,最后只得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与牛郎在鹊桥相见等事情。

表达了人民群众(渴望安居乐业、自由幸福)的理想,赞美了牛郎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和(敢于斗争)的精神,鞭挞了王母娘娘代表的(专制、残暴的封建统治)。

十三、背诵、默写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歌大意: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十四、
“语文园地”相关重难点 1.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1)改变叙事人称。

第三人称可以和第一人称进行互换,改变人称后,某些内容和叙述方式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

(2)补充文章的内容。

可以补充原文中的略写或省略部分,如人物的心理描写等,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3)改变体裁,大胆联想。

例如古诗可以改为记叙文和小故事,说明文可以改为童话故事等。

通过改变文章体裁使文章复述起来更生动。

2.了解下面俗语的意思和与之对应的成语(书面语),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

鼻子都气歪了(气急败坏)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 3.丰富故事的细节描写,将故事情节写具体。

通过展开合理的想象,对人物的具体语言、说话时的动作、神态等加以描述,这样故事情节就会更具体、更丰富。

第 7 页十五、考点归纳 1.《猎人海力布》常考查课内阅读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牛郎织女(一)》第 3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出现,着重考查牛郎的人物形象。

3.《牛郎织女(二)》常考查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