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家庭农场.
中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及启示

了方向。 本文通 过研 究欧 美国家和我 国先 发展 多种形式 的适度规模经营。 ” 当我们 的时期内, 一直 是美 国农业经营 中效率最
行 先 试地 区家庭 农 场发 展 状 况 , 充 分 借 鉴 站 在 农 业 改 革 的 十 字 路 口时 , 发 展“ 家 庭 高 的 经营 形 式 , 也是 美 国农 业 经 营 中最 主
、
靠 留 守老 人 显 得 力 不 从 心 , 尽 管有 些传 统 农 区大 多数 人 没 ‘ 离土 离 乡 ” , 但 以一 家
一
一
美 法 日三 国 家 庭 农场 发展 特 点
阔, 有 着 得 天 独 厚 的 自然 条件 和丰 富 的 农 分为 1 0个 “ 农 业 生产 区 域 ” , 每 个 区域 主
的发展 。 四、 总 结 本 文 以经 济 增 长 、 充分就 业 、 资 源 节 约 为 优 化 目标 ,选 取老 工 业 区 1 0大 主 导 主要 参 考 文 献 :
n c e s — I c c s 结构优 化模 型, 并 以上街 区为例 , 设 计 四 e
理, 2 0 1 0 . 1 .
( 一) 以 美 国 为代 表 的 大 中型 家庭 农 业 资 源 。 由于 地 区差 异 明显 , 美 国 把全 国
户 为单 位 的生 产 模 式 逐 渐 丧 失 活 力 , 农 场 的 发展 特 点
业 生产在信 息采集 能力、 决策能 力、 抵 御
非 常有 限 。
1 、土地 所有 权 的私 有化 。美 国于 要生产 1 ~ 2种农产品, 实现 了生产经营的
这 是 我 们 亟 待 解 决 的 问 少 和 经 营 规 模 的扩 大 。 村 也 发 生 了 巨大 变 化 , 数 以万 计 的 农 民 工 业 现 代 化 的 道 路 ,
国内外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特征、模式及启示

国内外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特征、模式及启示孔令孜;宁夏;麻小燕;谢鹏;李小红【摘要】分析了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特点,以及国内上海松江模式、浙江宁波模式、吉林延边模式、安徽郎溪模式、湖北武汉模式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对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6个启示,分别是政府高度重视及法律支持、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确定适度经营规模、建立各级示范家庭农场制度、优化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培育高素质家庭农场人才.%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al statu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farms in America, Japan, Russia, Korea and Australia, and the 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al management patterns (Songjiang pattern in Shanghai, Ningbo pattern in Zhejiang, Yanbian pattern in Jilin, Langxi pattern in Anhui, and Wuhan pattern in Hubei) of family farms in China.Based on these analyses, we obtained six enlightenment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farms in China: the government's high attention and legal support, the improvement of land circulation mechanism, the determination of moderate management scale, the establishment of different levels of demonstrative family farm systems, the optimization of rural social service system, and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family farm managers.【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7(029)005【总页数】7页(P139-145)【关键词】家庭农场;发展现状;特征;模式;启示【作者】孔令孜;宁夏;麻小燕;谢鹏;李小红【作者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4.1自201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家庭农场”概念以来,我国家庭农场已规范化运行近4年,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成功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情况介绍

五、 日本家庭 农场 日 本主要 以小型家庭农场为主。 二 战后 ,日本政府采 取强硬措施 购
四、法 国家庭农场
从2 0 世 纪6 0 年 代 开 始 ,在 一 系 买 地 主 的 土 地 转 卖 给 无 地 、少 地 的
农场 ,都建立 了正规的会计制度 ,配 列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 ,法 国家庭农 农 户 , 自耕 农在 总农 户 中的比重 占 8 %,耕地面积 占到 了9 0 %,而且农 备了专 门的电脑和其他信息工具 ,进 场数 目逐渐减 少 ,土地 规模 日益扩 8
风险。农会 、银行对农 民也有多种扶 发展 家庭 农 场应 在 职业农 民培训 和社
中部地 区的安 大 略和 魁北 克 两省 ,则 持。法 国对农业 的补助直接体现在贷 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方面多下工夫。随着
一
个巨大的网络。法国的农业合作社 的土地占有给农业发展带来 的障碍。
我 国 目前家 庭农 场 正处 在土 地资
在 出现 于 1 9 世 纪末 , 地保护农民和农业 ,抵御市场带来 的 源开始集中的初始阶段。笔者i ^ 为我国
化程度。德 国的专业合作社坚持 “ 自 根据法 国农会提供的信息 ,法国 成 了以小 规模 家庭 经 营为特 征 的农 业 愿 、 自主 、 自治 、 自助”方 针 ,坚 持 大 约有 5 O 万 个 家庭 农场 ,农 场 平均 使 经营方式 。此后 ,日本政府制定了一
用劳 动力 1 . 5 人。 系列相关法律 ,1 9 6 1 年制定的 《 农业 法 国中小农场 占很大比重 ,专业 基本法 》,鼓励农业生产的扩大和农 坚持 “ 统一供应农资 、统一机耕 、统 “ 民办 、民用 、民有 、民主 ”原则 ,
德 国 家 庭 农 场 种 类 多 样 ,包 括 可 以根据 需 要 自愿参 加 一个 或几 个 协 场 , 代表本地农民的利益。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探析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探析
周忠丽;夏英
【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4(041)005
【摘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释放出我国在农户
家庭经营基础上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信号.家庭农场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历史,以美国、加拿大、荷兰、日本等为代表,分析国外家庭农场经营的经验和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国外如何经营家庭农场,从而得出对我国家庭农场在认定标准、土地流转、
农业补贴以及科技化和机械化经营方面的启示.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周忠丽;夏英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
院农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1.41
【相关文献】
1.家庭农场发展探析 [J], 陈海龙
2.法国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的r融合发展探析 [J], 赵芳鋆
3.家庭农场产品的品牌建设及发展探析——以广西马山县家庭农场的鹰嘴桃为例[J], 覃翠爱;黎珍珍
4.浅析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对广西发展家庭农场的启示 [J], 黄倩
5.安乡县虎湖家庭农场发展探析 [J], 刘军棋;潘求一;冯灿;张运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外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特征、模式及启示

KONG L i n g—z i ,NI NG Xi a,MA Xi a o —y a n,XI E Pe n g,L I Xi a o —h o n g
Ae t a A g r i c u h u r a e J i a n g x i
国 内外 家庭 农 场 的发展 现 状 、 特征 、 模 式 及启 示
孔令孜, 宁 夏, 麻小燕, 谢 鹏, 李小红
( 广西农业 科学院 农业科技信 息研 究所 , 广西 南宁 5 3 0 0 0 7 )
K o r e a nd a A u s t r l a i a , a n d t h e p r i n c i p a l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s e v e r a l ma n a g e me n t p a t t e ns( r S o n  ̄i a n g p a t t e r n i n S h a n g h a i , N i n g b o p a t —
( A g i r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G u a n g x i A c a d e m y o f A g i r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N a n n i n g 5 3 0 0 0 7,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d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l s t a t u s a n d ma i n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f a mi l y f a m s r i n Ame ic r a ,J a p a n,R u s s i a,
国内外家庭农场适宜规模研究的进展

2 2 2 2
河NONGYE
农经透视
NONG JING TOU SHI
国内外家庭农场适宜规模研究的进展
张 源 山东农业大学 271018
摘 要:我国家庭农场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实施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家庭用场用地权问题、家庭农场的规模、家庭 农场主的培养以及家庭农场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家庭农场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基于此对国内外家庭 农场适宜规模的研究做了相关的调研。 关键词:家庭农场;农业;现代化
2
和家庭成员的劳动力,达到增加成本和 收益的作用,黄建新等人对家庭农场用 地的适宜规模进行了研究,认为江西省 家庭农场以种粮为主的农业用地规模以 4.66 ~ 10 hm2 为宜。根据党国英的研究, 我国家庭农场农户的平均收入要能达到 城镇的水平,我国从事农业劳动的家庭 需要减少到 3 000 万户以下,这样才能 确保户均的农业用地规模达到 4 hm2 左 右。党国英认为,在现有条件下,我国 经营粮食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的规模达 到 6.66 hm 左右时,土地的利用效率和 经济效益会达到最高。 范光年等人以河北省为例,认为用 于养殖的用地规模以 0.33 ~ 1.33 hm 为 宜,用于蔬菜的用地以 1.33 ~ 3.33 hm 为 宜,用于种粮的用地以 6.66 ~ 13.33 hm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附件一: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在农地经营体制创新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出现了令人关注的“私营农庄”、“家庭农场”现象。
这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可以说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成果,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诸如土地使用权、资金技术、环境、产品销售等问题。
以史为鉴、以国外家庭农场为鉴,对推动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下面介绍美、法、日三国三种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以期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美、法、日三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特点(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1.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化。
1776年7月,美国宣布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建立何种农业生产制度和经营组织来发展农业,成为美国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于1820年确立了将共有土地以低价出售给农户,建立家庭农场的农业经济制度,正是这种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美国开发西部的移民热潮。
1862年通过的“宅地法”,想在土地上耕作5年以上、年满21岁的个人或者一家之主赠送160英亩的公有土地。
这种把公有土地赠送给真正需要土地的人的国法,使美国家庭农场制度在美国农村得到广泛的建立和巩固,为美国农业经济组织及经营制度奠定了基础。
2.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
从经营规模来看,其发展与趋势表现为农场数目的减少和经营规模的扩大。
1935年家庭农场的数目为681.4万个,到1989年减为214.3万个,每个农场平均用地从1920年的147英亩增至1989年的457英亩。
据统计,占农场总数的25%的大农场生产了全国农产品总量的85%。
这里所指的大农场并非公司农场,家庭农场实际上也能像公司农场、农工商企业一样适应大规模的经营要求。
20世纪末,美国家庭农场在数量上上升至89%,拥有81%的耕地面积,83%的谷物收获量,77%的农场销售额。
3.生产经营的专业化。
美国把全国分为10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一两种农产品。
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日本政府连续出台了几个有关农地改革与调整 的法律法规,以土地租佃为中心,促进土地经营权流动,促进农地的集中 连片经营和共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农协为主,帮助核心农户和生产合作 组织妥善经营农户出租或委托作业的耕地。这种以租赁为主要方式的规模 经营战略获得了成功。
单个的农业生产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法国
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的服务,从技术、采购、销售,扩展到产前、产中、产 后,甚至包括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德国:现代化的家庭农场
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信息化、精准化和知识化,表现出数量减少,规模扩 增的趋势。目前,已形成了用现代工业装备、用现代科技改造、用现代管理方 式管理的现代化家庭农场,和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建立起优质 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和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服务宗旨。
中德交流农业合作社建设与管理
(四)日本:小型家庭农场
1946~1950 年,日本政府采取强硬措施购买地主的土地转卖给无地、 少地的农户,自耕农在总农户中的比重占到了88%, 耕地占到了90%, 并且把农户土地规模限制在3公顷以内。
此后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1961年制定的《农业 基本法》,鼓励农业生产的扩大和农业结构的调整,1962年对该 法修订,农户土地规模可以超过3公顷,前提是只能使用本家庭的 劳力。
(2)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
全国分为10 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一两种农产品。 北部平原是小麦带;中部平原是玉米带;南部平原和西北部山区主要 饲养牛、羊;大湖地区主要生产乳制品;太平洋沿岸地区盛产水果和 蔬菜。就是在这种区域化布局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生产经营的专 业化农场。
(2)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颜志明 博士
目
录
一、家庭农场概述
二、国外家庭农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三、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四、家庭农场的认定 五、家庭农场的补贴优惠政策 六、我国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七、家庭农场的发展趋势 八、发展家庭农场的几点建议
一、家庭农场概述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规模化、集约化、 商品化农业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
量的85%,并且该比例还在逐渐攀升。
(2)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
全国分为10 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一两种农产品。 北部平原是小麦带;中部平原是玉米带;南部平原和西北部山区主要饲 养牛、羊;大湖地区主要生产乳制品;太平洋沿岸地区盛产水果和蔬菜。 就是在这种区域化布局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农场。
(3)农会和合作社发展迅速
在法国,农会和合作社比政府农业部更为活跃有效,它们把
单个的农业生产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法国
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的服务,从技术、采购、销售,扩展到产前、产中、产 后,甚至包括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德国:现代化的家庭农场
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信息化、精准化和知识化,表现出数量减少,规模扩
二、国外家庭农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虽然我国的家庭农场发展道路还在摸索之中,但它在国外却已经 有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美国的家庭农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法国早在
19世纪就形成了专业化的家庭农场,日本在20世纪之初就已经有了为数不少 的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并根据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表现出不同
的特点。
服务宗旨。
中德交流农业合作社建设与管理
(四)日本:小型家庭农场
1946~1950 年,日本政府采取强硬措施购买地主的土地转卖给无地、
少地的农户,自耕农在总农户中的比重占到了88%, 耕地占到了90%,
(一)美国:大中型家庭农场
2、美国家庭农场的特点
(1)美国农业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生产单位 美国小型家庭农场约占各类农场总数的88%,大型家庭农场占9.8%, 其他类型的农场占2.2%。
近年来,美国家庭农场的数量在不断减少,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占农场总数的25%的大农场生产了全国农产品总
畜舍、大型农业机器等,家庭劳力充足,完全自营,自主支配系列的变革: 偏重经济效益,鼓励家庭农场以一定规模的投资,获取最大、持久效益; 加强对家庭农场的社会化服务,并向管理服务方向发展; 提倡因地制宜地向专业性饲养、高产值农业等专业发展。 家庭农场日益向企业化方向发展,已出现了年收益百万美元以上的“大 户”农场。
(2)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
(3)土地所有权私有化
目前,美国的家庭农场主要有3种: 完全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场,占全部家庭农场总数的57.7%; 土地部分自有、部分租用的农场,占家庭农场总数的31%; 土地完全租用的农场,占农场总数的11.3%。 美国人地关系宽松、保障的土地私人所有权
同类型。但不管是哪种家庭农场,都建立了正规的会计制度,配备了专门的 电脑和其他信息工具,进行企业核算。
德国农业发展实现了绿色化生态化发展
德国家庭农场主要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秉承3个坚持:
坚持“自愿、自主、自治、自助”方针,
坚持“民办、民用、民有、民主”原则, 坚持“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机耕、统一防治、统一品牌和统一销售”
(2)发展阶段(1935—1978年) 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鼓励家庭农场实行规模经营,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生产工 具和设备;推行社会化服务措施;发展农业产品加工和运销事业。 到1978年缩减为247.9 万个,平均规模438英亩,农业生产量大幅增加,成为 世界粮、棉出口的头号大国。
典型的家庭农场:拥有自己的土地;足够、舒适的住宅、设备、青贮饲料塔、
增的趋势。目前,已形成了用现代工业装备、用现代科技改造、用现代管理方
式管理的现代化家庭农场,和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建立起优质 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和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德国家庭农场种类多样,包括粮食种植、生猪饲养、蛋鸡和肉鸡饲养、
奶牛和肉牛饲养以及蔬菜、水果、啤酒花、葡萄园、花卉、苗圃、渔业等不
(一)美国:大中型家庭农场
1、美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历程 (1)创业阶段(1862—1935年) 19世纪中叶,南北战争结束,移民垦殖使美国的农地面积从1860年 的1.65亿公顷,发展到1900年的3.39亿公顷。汇集了当时各地的先进农 业技术,推广使用农业机器和化肥、农药,为美国带来了现代化农业的 发展。 1935年,美国家庭农场已发展为680多万个,平均规模120英亩。移 民垦殖为美国生产了大量的粮、棉和畜产品。
(二)法国:中型家庭农场
1、法国家庭农场发展历程
1789 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此后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日益 分成细碎的小块,直至1955 年法国的农用土地具有明显的“两小”
特点:一是农户土地面积小,二是地块小。
二战后,法国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以庞大的政府财政专项预算和信
贷计划为后盾,出台一系列完整、协调和有效的政策体系,直接介入地产 市场,组织劳动力转移和耕地流转与经营集中,有效地支持了中等规模农 场的发展。 1955—1975年间, 家庭农场平均规模由14 公顷扩大到21.3 公顷。 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农业增长速度 最快的国家,跃升为欧盟第一大农 业生产国,世界第二大农业和食品 出口国、世界食品加工产品第一大 出口国。
2、法国家庭农场的特点 (1)家庭农场发展迅速 各类家庭农场66 万个,平均耕地42公顷,其中60%谷物、11%花卉、 8%蔬菜、5%养殖业和水果(葡萄)。
75%以上的劳力由经营者家庭自行承担,仅11%的农场需雇佣劳动力。
(2)专业化程度高 法国农场专业化程度很高,大体可以细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 葡萄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专业农场大部分经营一种产品,以突 出各自产品的特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