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

合集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参考文献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参考文献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参考文献作息时间控制器是一种能够根据人们的作息时间需求自动控制开关的设备,通常用于智能家居系统或办公环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根据您提供的主题——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参考文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中文文章。

一、引言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是智能家居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根据人们的作息时间需求自动控制照明、电器等设备的开关,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本文将从单片机技术、作息时间控制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二、单片机技术在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1. 单片机概述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其小巧灵活的特点使其在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编程控制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口,可以实现对作息时间控制器的精准控制。

2. 单片机在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中的优势(1)精确控制:单片机具有精准的计时和控制功能,能够准确地实现根据时间设定的开关控制。

(2)灵活性:单片机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编程,实现各种复杂的时间控制模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作息时间需求。

(3)节能环保:通过单片机控制作息时间器,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浪费。

三、作息时间控制理论与实践1. 作息时间控制理论作息时间控制理论是基于人体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现代生活的节奏和需求,制定出的时间管理原则和方法。

在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中,理论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

2. 作息时间控制器实践案例(1)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硬件设计:通过对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与搭配,实现对照明、空调等设备的自动控制;(2)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软件设计:利用单片机的编程功能,实现对时间的准确监测和控制,创建各种时间控制模式。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回顾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是一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项目,需要综合考虑单片机技术、作息时间控制理论与实践等多方面的知识。

基于单片机的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设计课题基于单片机的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0705 学生姓名:胡超学号: 20074280515 指导教师:王黎设计地点:中原路校区2-417设计时间:2010-06-14~2010-06-20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基于单片机的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专业班级:自动化0705学生姓名:胡超学号:20074280515指导教师:王黎课程设计地点:课程设计时间:2010.06.14—2010.06.20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校园是一个生活非常有规律的地方,良好的作息时间制度是学生能够安心学习的有力保证。

社会在进步,教育事业在稳步发展,许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此时,良好的作息时间制度显得更加重要。

可靠、安全、方便的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是学校需求的。

用单片机设计这样一个控制系统能够很好的满足要求。

该控制系统是采用AT89S52单片机来实现的,控制系统偶6位数码显示器,具有实时显示时钟(显示当前时间的小时、分钟及秒)功能,通过外扩锁存器还可以实现多点、多电器设备的控制。

该控制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学校、工厂和机关单位的自动打铃,电视、室内照明及其他对象控制,也可用于家庭或学生寝室进行时间指示基多点时间提醒。

该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实现了对上下课打铃、教学楼照明、学生宿舍灯、校园路灯四个开关量的精确控制,月时间累计误差小于等于1分钟,该系统设有键盘电路,方便定期进行时间校准。

体现了系统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价廉、控制时间精确及系统体积小等优点。

关键词:AT89S52、时钟芯片1 引言 (1)总体方案设计 (1)2.1系统整体设计 (1)2.2 控制系统时刻分析表 (2)2.3 处理器的选择 (3)2.4 时钟芯片的选择 (4)2.4.1 时钟芯片功能介绍 (4)3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7)3.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框图 (8)3.2 单片机控制部分 (8)3.3 键盘部分 (9)3.4 显示部分 (10)3.5响铃及扩音部分 (10)4.作息时间控制钟程序设计 (12)4.1主程序流程图 (12)4.2 时间控制比较子程序流 (14)4.3键盘扫描子程序流程图 (15)总结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7)1 引言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蓬勃的发展着,近些年许多学校都在积极的扩招,许多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摘要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对一些以24小时为周期的开关量进行自动控制。

该控制系统是采用8031单片机来实现对上述开关量的控制,利用内部时钟来提供时钟信息,设有六位数码管、可以实时显示时间、系统还设有输入键盘,用以修改实时时钟,体现了系统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价廉、控制时间精确及系统体积小等优点。

关键词作息时间控制定时器语音芯片 8031AbstractThe campus the daily timetable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mainly used in the campus, it auto-control some switches which have periods of 24 hours.This control system carries out the switch parameter controls all above by SCM 8031 .It uses the to provide the clock information. It could show the real time with 6 bit digital tube. And it could modify the real time clock with the input keyboard. The system is simple, the running is steady and dependable, the controlled time is exact, and the physical volume of the system is small, all the advantages above can be incarnated in this system.Key words:THE DAILY TIMETABLE CONTROL,TIMER, DELAYED ACTION,8031目录1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设备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单片机以其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廉,使用灵活等优势,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

基于单片机的校园作息时间系统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校园作息时间系统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校园作息时间系统控制
校园作息时间系统控制可以使用单片机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
1. 设计电路:设计一个电路,通过单片机控制要显示的时间、
切换时间区间、自动切换时间、亮度等功能。

2. 编写程序:使用C、Assembly等编程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
实现校园作息时间系统控制功能。

3. 烧录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通过编程器烧录到单片机芯片中。

4. 测试验证:将芯片插入到实验板中,将开发板与电脑连接,
通过串口调试工具测试程序是否运行正常,验证控制功能是否正确。

5. 改进优化:对程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试和优化,达到更好
的控制效果。

总结:基于单片机的校园作息时间系统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切换
时间、显示当前时间等功能,是一种便捷、高效的控制方式。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参考文献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参考文献

文章标题: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参考文献在当今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作息时间管理成为了一项越来越重要的关注点。

而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正是一个应对这一挑战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进行综合评估,并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文献。

一、引言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一种智能化时间管理系统,旨在帮助人们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升生活质量。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并提供深入的参考文献。

二、单片机技术在作息时间控制中的应用1. 单片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内存和I/O接口的芯片,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作息时间控制器的设计。

2.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原理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其中硬件设计包括时钟电路、显示模块等,软件设计包括时间设置、定时功能等。

3. 单片机技术在作息时间控制中的优势相比传统的作息时间控制器,基于单片机的设计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更大的灵活性和更丰富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作息时间管理的需求。

三、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的发展现状1.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当前,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已经在家居领域、办公场所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2. 研究热点和难点在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领域,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于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完善用户体验、降低成本等方面,同时也面临着软硬件协同设计、能耗管理等难点。

四、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的关键技术和挑战1. 关键技术在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中,关键技术包括低功耗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数据通信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2. 挑战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面临着功耗管理、通信协议兼容性等挑战,同时在用户需求多样化和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作息时间控制器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

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
通过定时器读出相应的高低电平,先读出低电平,再读出高电平,如果中间有非正常的值则重新接收。每八个位为一个字节数据,总共四个有效数据,最后在数码管上显示。
#include <AT89X51.H>
#define c(x) (x*110592/120000)//便于数据分析
sbit Ir_Pin=P3^6;//接收管脚
2.2.1液晶SYB12864介绍………………………………………………………………8
2.2.2液晶与单片机的接口………………………………………………………………8
2.2.3液晶写操作时序……………………………………………………………………9
2.3.1红外发送与接收……………………………………………………………………10
方案二:采用实时时钟芯片计时,红数据输入。
时钟芯片常见的有美信公司的DS1302、DS12887等.前者与后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有没有自带的备份电池。前者需要增加额外的电池以及相关的充电电路,后者DS12887本身已经集成了锂电池,而且掉电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可以正常走时,最重要的是它还剩下114字节的非易失RAM,由于有备份电池供电,相当于一个存储器,可以充分利用,而不需要增加另外的存储器,减少了外围电路。电视红外遥控比较常见,只要解码出来,可以充分利用面板上的多个数字键,接收电路也相当简单,另外由于是非接触式按键,避免了普通机械按键的磨损弊端。
RS=“L”,表示DB7~DB0为显示指令数据
5
R/W
H/L
R/W=“H”,E=“H”,数据被读到DB7~DB0
R/W=“L”,E=“H→L”, DB7~DB0的数据被写到IR或DR
6
E
H/L
使能信号:R/W=“L”,E信号下降沿锁存DB7~DB0

基于STC89C51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钟控制系统

基于STC89C51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钟控制系统

目录目录 (1)1、摘要 (2)重庆科技学院 (3)课程设计任务书(专题实验) (3)2、方案设计 (5)2.1 整体方案设计 (5)2.2 硬件方案设计 (5)2.3 硬件方案原理图 (5)3、硬件电路设计与分析 (7)3.1 CPU时钟电路 (7)3.2 复位电路 (7)3.3 数码管显示电路 (8)3.4 按键接口电路 (9)3.5 LED指示电路 (9)3.6 蜂鸣器接口电路 (10)3.7 RS-232接口电路 (11)3.8 电源电路 (12)4、软件设计 (13)4.1 总体软件程序设计 (13)4.2 主程序设计 (14)4.3 数码管显示程序设计 (14)4.4 时钟程序设计 (15)4.5 闹铃程序设计 (17)4. 6 模式程序设计 (18)5 调试与测试 (21)5.1 调试方法 (21)5.2测试结果 (21)6、技术总结 (22)6.1硬件方面 (22)6.2方案设计方面 (22)6.3编写延时程序方面 (22)6.4电路图方面 (22)6.5闹钟设计方面 (23)7、参考文献 (24)附录源程序 (25)1、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和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设备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单片机作为高新技术之一,以其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使用灵活等优势,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开发推出单片机的公司很多,各种高性能单片机芯片市场异常活跃,新技术的不断采用,更加使单片机的种类、性能以及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提高。

因其功耗低、超高型、低成本、功能完整,在国内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和广泛使用。

本设计是一个具有报时功能的作息时间控制钟,它以AT89C51单片机为cpu,由蜂鸣器、LED灯、按键、4位数码管组成。

4们数码管上可以显示五种模式,分别是北京时间显示模式、修改北京时间小时模式、修改北京时间分钟模式、修改闹钟小时模式、修改闹钟分钟模式。

前三种模式显示的是北京时间,后两种模式显示的是闹钟时间。

基于单片机的学校作息时间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学校作息时间控制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学校作息时间控制完成日期 2009年 5月 17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的学校作息时间控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单片机设计一个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首先,对系统进行深入理解,包括系统的可行性、实用性等,然后确定设计方案。

方案确定后,进行硬件设计,其中包括利用Protel绘制原理图和PCB以及实物的制作。

最后,进行软件设计。

在软件设计的时候,先用仿真软件在PC机上调试,然后在电路板上进行功能验证和完善。

通过此课题的设计,学会利用单片机开发小型的应用系统。

本设计通过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进行1S定时,利用8位七段LED数码显示器显示时间,显示格式为:时-分-秒,最大计时时间为23-59-59。

在计时的时候,将当前时间和定时时间比较,如果相等,就铃响10s。

由于定时计数存在误差,所以需要不定期调整时间。

在调时的时候,调整单元开始闪烁,利用键盘输入调整时间。

关键词: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 Protel;调整;秒表Single-chip-microcomputer based control of the school schedule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how to design a daily schedule control system using the SCM. First, understand the system deeply,including the feasibility、practicality and so on,then determined the design proposal. After that, design the hardware, including uses the Protel plan schematic diagram and the PCB board as well as the material object manufacture. Finally, design the software. In software design, use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to debug on PC machine first, then confirm and improve the function in the self-made circuit board. Through this topic's design, learn to develop small appl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CM.This design carries on 1S through the SCM internal timer fixed time, uses 8 the LED numerical code monitor tell time, the display format is hour-minute-second, the biggest time is 23-59-59. When timing, compare current time with fixed time, if is equal, makes a sound 10s on the bell. Because there is fixed time counts error, therefore requires the non-periodical time. In timing time, the adjustment unit does not stop the twinkle, uses the keyboard entry time.Key words: SCM ;Rest time control; Protel; Debugging; stopwatch目录前言 (1)1 绪论 (2)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2)1.2 设计的要求 (2)2 硬件设计 (3)2.1系统框图 (3)2.2 AT89S52单片机 (3)2.2.1 功能特性 (3)2.2.2 引脚功能 (4)2.3键盘部分 (7)2.3.1键盘工作原理 (7)2.3.2独立式键盘 (9)2.3.3 行列式键盘 (9)2.4显示部分 (11)2.4.1 LED显示器简介 (11)2.4.2 LED静态显示法接口设计 (12)2.4.3 LED动态显示法接口设计 (12)2.4.4 74LS244芯片 (13)2.5复位电路 (14)2.5.1 复位操作 (14)2.5.2 复位电路 (14)2.6 时钟电路 (15)2.6.1 振荡电路 (15)2.6.2 指令时序 (15)2.7 音响电路 (16)2.8 电源部分 (16)2.8.1 AC220V转换DC5V (16)2.8.2 DC9V~DC40V转换DC5V (17)2.9 ISP模块 (17)2.9.1 ISP技术 (17)2.9.2 ISP的工作原理 (17)2.9.3 74HC373芯片 (18)2.9.4 ISP试验软件Easy 51Pro v2.0 (20)3 软件设计 (21)3.1 主程序设计 (21)3.2 子程序设计 (22)3.2.1 显示子程序 (22)3.2.2 定时器T0中断服务程序 (22)3.2.3 定时器T1中断服务程序 (23)3.2.4 键盘处理程序 (24)3.2.5 调时功能程序 (24)3.2.6 闹铃判断子程序 (25)4 系统安装与调试 (26)4.1 系统构建 (26)4.1.1设计原理图 (26)4.1.2 实验验证 (26)4.1.3 制作PCB (27)4.1.4 安装元器件 (27)4.2 硬件调试 (28)4.3 软件调试 (28)4.3.1 PC+在线仿真器+编程器 (28)4.3.2 PC+模拟仿真软件+编程器 (28)总结 (30)附录 (31)参考文献 (46)致谢 (47)前言21世纪是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世纪,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就是其中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江宁校区09机电一体化刘荣指导老师赵华【摘要】目前,我国单片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工业生产过程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时控制及优化控制。

单片机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本次设计主要介绍单片机的应用实例,加深了对单片机的理解,进一步开拓视野,为今后应用微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起了一个入门的作用。

通过本次设计,我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为提高。

关键字:单片机接口芯片寄存器目录1 课题目的意义 (1)1. 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2)2 总体方案设计 (3)2. 1总体设计及系统原理………………………………………………………………12-132. 2 芯片比较 (3)2.2.1 单片机选型…………………………………………………………………………3-42.2.2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8279的使用………………………………………………… 4-72.2.3存储器的选择…………………………………………………………………………7-92.2.4继电器的选择………………………………………………………………………9-123 硬件设计 (13)3.1寄存器部分…………………………………………………………………………22-253.2 电源与复位电路部分 (25)3.2.1电源部分 (25)3.2.2复位电路 (25)3.3 电铃和继电器部分 (26)4 软件设计 (27)4.1 主程序设计 (27)4. 2 子程序设计 (29)5 系统安装与调试 (31)5.1 软件调试 (31)5.2 系统调试 (31)致谢 (31)参考文献 (32)1 课题目的意义1. 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摆脱了传统由人来控制时间的长短的不便,是现代学校必不可少的设备。

2 总体方案设计2. 1总体设计及系统原理在确定系统的大体形式之后,画出本系统的结构布局,电路原理如图2-2所示。

图2-2显示电路自动复位电路 电源电路 继电器电路 单 片机电铃电路2. 2 芯片比较2.2.1 单片机选型当今单片机厂商琳琅满目,产品性能各异。

常用的单片机有很多种:Intel8051系列、Motorola和M68HC系列、Atmel的AT89系列、荷兰Pilips的PCF80C51系列、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Atmel的AT90S系列、韩国三星公司的KS57C系列4位单片机、台湾义隆的EM-78系列等。

我们最终选用了ATMEL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

AT89C52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8K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256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与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52产品引脚兼容,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AT89C52单片机适用于许多较为复杂控制应用场合。

2.2.2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8279的使用单片机系统中有两种 LED显示方式,即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静态显示的优点是显示效果好,编程简单,但由于输出的每一位都需要锁存,使用的硬件较多;动态显示方式中,各位数码管的a–h端并连在一起,每一时刻只有一位数码管被点亮,各位依次轮流被点亮,硬件电路简单,但由于需要不停地进行刷新显示,降低了CPU的效率,而且编程的工作量很大。

为了解决动态显示中存在的问题,Intel 公司研制出了专用的键盘、显示器接口电路芯片8279,该芯片能自动完成对显示的刷新,同时还可以对键盘自动扫描,识别闭合键的键号,使用非常方便。

8279用A0来区分信息特征,当A0为0时,CPU 从8279读出的是状态,写入的是命令,且每个命令也有自己的特征;当A0=1时读出和写入的都是数据。

8279内部有两个缓冲区,即一个8字节的FIFO(First In First Out)键盘RAM和一个16字节的显示RAM,显示数据时只要将待显示数据的段码写入显示RAM即可;当有键闭合时,8279会自动执行去抖、得到键值、等待按键释放等操作,最后,将键值存入FIFO RAM中,程序只需从FIFO中读取键值即可,编程十分简单,具体实验线路图17所示。

8279键盘、显示器接口器件是实现人机对话的主要部件,它已为广大用户欢迎和广泛应用。

然而在有些应用场合,既要键盘具有普通的数据输入和控制功能,又要键盘具备按钮功能。

例如,微机控制的注塑机,在手动控制时需要有点动功能:按钮按下进行调模运动,按钮松开,调模运动停止。

本文介绍使8279构成的键盘具有以上功能的实现方法,供读者参考使用。

为了使8279具有合适的键盘、显示功能,首先要对芯片初始化。

可适当地挑选8279的控制字,例如:使8279具有8位显示、右端输入、编码键盘、双键锁定时可选控制字10H.这时每次按键都将产生键特征码,并且存放在FIFOROM中,同时使8279的IRQ 引脚变为高电平,可作为向CPU申请中断信号,如果CPU是中断开放的,则转向中断服务程序,可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读取特征码。

每当CPU读取FIFOROM中的数据后,8279自动撤消IRQ信号,IRQ引脚变为低电平。

CPU返回主程序后,可由键特征码来决定程序的流向。

问题是,当CPU从8279的FIFOROM中读取键特征码后,IRQ虽然恢复底电平,但FIFOROM中的数据并没有消失,仍保存在里面,这时即使使用对改8279清除的指令D3H,也不能将FIFOROM中的数改变,只有按其它键才能改变FIFOROM中的数据,因这样是无法实现按钮功能的。

为了使键盘具有按钮功能,应该利用8279的传感方式功能,在传感器方式中,8279每当检测到传感状态变化时,IRQ 就变为高电平,图1是以8031CPU 构成的系统为例,说明IRQ 引脚电平的翻新过程。

8279的IRQ 端经反相器接到8031的INT1端(即P3.3引脚)。

先将8279设置成编码键盘,允许INT1中断,当键按下时,反相器输出低电平,CPU 进入中断服务程序,读取键特征码后,又为高电平。

返回主程序后,转向功能程序(例如调模进)。

输出控制信号(例如P1.0为“1”时调模进电磁阀得电)后,将8279设置为传感器方式,并且不允许INT1中断,然后调试P3.3是否为低电平。

如果按键松开,8279将测出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而使IRQ 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

也就是说P3.3脚为低电平时,按键已经松开,程序重新设置8279为编码键盘,INT1中断开放,以便使键盘脱离按钮功能。

实现以上功能的程序清单如下:中断服务程序略,以上方法在注塑机控制器上使用,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2.2.3存储器的选择由于计算机集成芯片技术的发展,存储器的价格已下降,因此,为保证应用项目的正常投运,一般要求PLC的存储器容量,按256个I/O点至少选8K存储器选择。

需要复杂控制功能时,应选择容量更大,档次更高的存储器。

(一)冗余功能的选择1、控制单元的冗余(1)重要的过程单元:CPU及电源均应1比1冗余。

(2)在需要时也可选用PLC硬件与热备软件构成的热备冗余系统、2重化或3重化冗余容错系统等。

2、I/O接口单元的冗余(1)控制回路的多点I/O卡冗余配置。

(2)重要检测点的多点I/O卡可冗余配置。

(3)根据需要对重要的I/O信号,可选用2重化或3重化的I/O接口单元。

(二)经济性的考虑选择PLC时,应考虑性能价格比。

考虑经济性时,应同时考虑应用的可扩展性、可操作性、投入产出比等因素,进行比较和兼顾,最终选出较满意的产品。

输入输出点对价格有直接影响。

每增加一块输入输出卡件就需增加一定的费用。

当点数增加到一数值后,相应的存储器容量、机架、母板等也要相应增加,因此,点数的增加对CPU选用、存储器容量、控制功能范围等选择都有影响。

在估算和选用时应充分考虑,使整个控制系统有较合理的性能价格比。

引脚功能CS:片选信号。

高电平有效,低电平时进入等待模式。

在连续的指令之间,CS信号必须持续至少250ns的低电平,才能保证芯片正常工作。

CLK:串行时钟信号。

在CLK的上升沿,操作码、地址和数据位进入器件或从器件输出。

在发送序列时,CLK最好不停止,以防止读/写数据的错误。

DI:串行数据输入。

可在CLK的同步下输入开始位、操作码、地址位和数据位。

DO:串行数据输出。

在CLK同步下读周期时,用于输出数据;而在地址擦/写周期或芯片擦/写周期时,该端用于提供忙/闲信息。

VSS:接地。

VCC:接+5V电源。

ORG:存贮器构造配置端。

该端接VCC或悬空时,输出为16位;接GND时,输出为8位。

指令及时序地址擦指令(ERASE)该指令用于强迫指定地址中所有数据位都为“1”。

一旦信息在DI端上被译码,就需使CS信号保持至少250ns的低电平,然后将CS置为高电平,这时,DO端就会指示“忙”标志。

DO为“0”,表示编程正在进行;DO为“1”,表示该指定地址的寄存器单元已擦完,可以执行下一条指令。

擦/写允许指令(EWEN)由于在上电复位后 AT93C46/56/66首先将处于擦/写不允许状态。

故该指令必须在所有编程模式前执行,一旦该指令执行后,只要外部没有断电就可以对芯片进行编程。

地址写指令(WRITE)写指令时,先写地址,然后将16位的或8位数据写入到指定地址中。

当DI端输出最后一个数据位后,在CLK时钟的下一个上升沿以前,CS必须为低,且需至少保持250ns,然后将CS置为高电平。

地址读指令(READ)读指令用于从指定的单元中把数据从高位到低位输出至DO端,但逻辑“0”位先于数据位输出。

芯片擦指令(ERAL)该指令可将整个存贮器阵列置为1,其它功能与地址擦指令相同。

芯片写指令(WRAL)该指令可将命令中指定的数据写入整个存贮器阵列,其它功能与地址写指令相同。

该指令周期所花费时间的最大值为30ms。

擦/写禁止指令(EWDS)使用该指令可对写入的数据进行保护,操作步骤与擦/写允许指令相同。

2.2.4 继电器的选择1)按使用环境选型使用环境条件主要指温度、湿度、低气压、振动和冲击。

此外,尚有封装方式、安装方法、外形尺寸及绝缘性等要求。

由于材料和结构不同,继电器承受的环境力学条件各异,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环境力学条件下使用,有可能损坏继电器,可按整机的环境力学条件或高一级的条件选用。

对电磁干扰或射频干扰比较敏感的装置周围,最好不要选用交流电激励的继电器。

选用直流继电器要选用带线圈瞬态抑制电路的产品。

2)按输入信号不同确定继电器种类按输入信号是电、温度、时间、光信号确定选用电磁、温度、时间、光电继电器,这是没有问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