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时间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基于8051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8051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8051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设计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片机成为了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等功能。

8051单片机是一种常用的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控制系统中。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基于8051单片机,设计一套高效稳定的控制系统,以满足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第二章:8051单片机概述2.1 8051单片机的特点8051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的设计。

2.2 8051单片机的结构8051单片机由CPU、RAM、ROM、I/O口等部分组成,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接口。

2.3 8051单片机的指令集8051单片机的指令集非常丰富,包括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控制转移等指令,可满足各种控制系统的需求。

第三章:控制系统设计3.1 硬件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是基于8051单片机的外围电路设计。

包括输入输出接口设计、传感器接口设计、电源电路设计等。

3.2 软件设计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程序的编写和功能的实现。

可以利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并通过编译、烧录等步骤将程序加载到8051单片机中。

3.3 通信设计控制系统通常需要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可以通过串口、I2C、SPI等通信协议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3.4 控制算法设计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控制算法的设计,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并实现在8051单片机中。

第四章:实验与测试4.1 硬件实验在控制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硬件实验验证,包括外围电路的连接、传感器的测试、电源的稳定性测试等。

4.2 软件实验在硬件实验通过后,可以进行软件实验,测试控制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是否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4.3 性能测试在控制系统正常工作后,可以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控制的精度、响应时间、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基于单片机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任务书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设备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单片机以其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廉、使用灵活等优势,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开发推出单片机的公司很多,各种高性能单片机芯片市场也异常活跃,新技术的不断采用,更加使单片机的种类、性能以及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提高。

因其功耗低,超高型,低成本,功能完整,在国内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和广泛使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不断的提升。

一块大而复杂的模拟电路花费了您巨大的精力,繁多的元器件增加了您的成本。

而现在,只需要一块几厘米见方的单片机,写入简单的程序,就可以使您以前的电路简单很多。

相信您在使用并掌握了单片机技术后,不管在您今后开发或是工作上,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以AT89S52为核心控制器件的作息时间控制钟,由键盘、声音输出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存储模块四部分组成。

它利用AT89S52的定时/计数器来计算时间,并用存储器记录数据,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AT89S52单片机是整个设计的核心控制器件,根据从键盘接受的数据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

整体性好,人性化强、可靠性高,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摆脱了传统由人来控制时间的长短的不便,是现代学校必不可少的设备。

本次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对一些以24小时为周期的开关量进行自动控制。

如上下课打铃及扩音设备的开与关。

采用AT89S52单片机来实现对上述开关量的控制,利用24C02芯片来存储数据,设有六位数码管、可以实时显示时间、系统还设有输入键盘,用以修改实时时钟,体现了系统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价廉、控制时间精确及系统体积小等优点。

关键词:作息时间控制; AT89S52; 24C021 绪论 (1)1.1背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51单片机的多功能电子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多功能电子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多功能电子钟设计1. 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时钟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多功能电子钟的设计与实现。

51单片机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编程等特点,在工业控制和教学实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阐述如何利用51单片机的这些特性来设计和实现一个具有基本时间显示、闹钟设定、温度显示等功能的电子钟。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将详细介绍5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为后续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将分析电子钟的功能需求,包括时间显示、闹钟设定、温度显示等,并基于这些需求进行系统设计。

将详细讨论电子钟的硬件设计,包括51单片机的选型、时钟电路、显示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等。

软件设计部分将介绍如何通过编程实现电子钟的各项功能,包括时间管理、闹钟控制、温度读取等。

本文将通过实验验证所设计的电子钟的功能和性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电子钟的设计提供一种实用、经济、可靠的方法,同时也为51单片机的应用提供一个新的实践案例。

2. 51单片机概述51单片机,作为一种经典的微控制器,因其高性能、低功耗和易编程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仪器和家用电器等领域。

它基于Intel 8051微处理器的架构,具备基本的算术逻辑单元(ALU)、程序计数器(PC)、累加器(ACC)和寄存器组等核心部件。

51单片机的核心是其8位CPU,能够处理8位数据和执行相应的指令集。

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并行IO口、串行通信口等。

其存储器分为程序存储器(ROM)和数据存储器(RAM)。

程序存储器通常用于存放程序代码,而数据存储器则用于存放运行中的数据和临时变量。

51单片机还包含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用于控制IO端口、定时器计数器和串行通信等。

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基于冯诺伊曼体系结构,即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块存储器中,通过总线系统进行传输。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

1、电子闹钟的硬件系统框架:设计出电子闹钟的基本整体框架。

2、电子闹钟的电源设计:采用交直流供电电源。

电子钟一般采用数码管等显示介质,因而必须以交流供电为主,以直流电源为后备辅助电源。

3、电子闹钟的主机电路设计:主要有1)系统时钟电路设计:对时间要求不是很高,只要能使系统可靠起振并稳定运行就行。

2)系统复位电路设计:本系统采用的是RC复位方式3)按键与按钮电路设计:按键与按钮电路设计中关键要考虑的就是按键的去抖动问题。

本系统采用软件去抖。

考虑到对时和设定闹铃时间操作的使用频率不高,为了精简系统和降低成本,本系统只设置两个按键。

a)SET键,对应系统的不同工作状态,具有3个功能:在复位后的待机状态下,用于启动设定时间参数(对时或定闹);在设定时间参数状态而且不是设定最低位(即分个位)的状态下,用于结束当前位的设定,当前设定位下移;在设定最低位(分个位)的状态下,用于结束本次时间设定。

b)+1键,用于对当前设定位进行加1操作。

4)闹铃声光指示电路设计:本系统采用声音指示,关键元件是蜂鸣器。

4、电子闹钟的显示电路设计:设计一个由LED数码管组成的显示电路,显示采用共阳极数码管,其目的是为了简化限流电路的设计和实现亮度可调的要求。

一功能模、设计指标:1. 显示时、分、秒。

2. 可以24小时制或12小时制。

3. 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对小时和分单独校时,对分校时的时候,停止分向小时进位。

校时时钟源可以手动输入或借用电路中的时钟。

4. 具有正点报时功能,正点前10秒开始,蜂鸣器1秒响1秒停地响5次。

5. 为了保证计时准确、稳定,由晶体振荡器提供标准时间的基准信号。

二、设计要求:1. 画出总体设计框图,以说明数字钟由哪些相对独立的块组成,标出各个模块之间互相联系,时钟信号传输路径、方向和频率变化。

并以文字对原理作辅助说明。

2. 设计各个功能模块的电路图,加上原理说明。

3.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在面包上接线验证、调试各个功能模块的电路,在接线验证时设计、选择合适的输入信号和输出方式,在充分电路正确性同时,输入信号和输出方式要便于电路的测试和故障排除。

单片机指令的时钟和定时器控制

单片机指令的时钟和定时器控制

单片机指令的时钟和定时器控制时钟和定时器控制是单片机中非常重要的功能模块。

单片机的时钟主要用于控制指令的执行过程,而定时器功能则可以实现精确的时间测量和任务调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片机指令的时钟和定时器控制。

一、时钟控制在单片机中,时钟是指定时单元(Timer/Counter)的运行时钟。

时钟信号可以是外部晶振信号,也可以是由外部晶振经过分频电路产生的。

时钟信号的频率直接影响到单片机的运行速度和性能。

不同型号的单片机支持的最大工作频率不同,需要根据具体型号的手册来设置时钟频率。

时钟的分频系数可以通过内部的控制寄存器来设置,通常可以选择不同的分频因子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在设置时钟的分频系数时,需要考虑到单片机的工作环境、外部设备的要求以及功耗等方面的因素。

在程序中,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来设置时钟源、分频系数等参数。

常见的时钟源有外部晶振,内部振荡器等。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C#include <reg51.h>void main(){// 设置时钟源为外部晶振,分频系数为12TMOD = 0x01;TCON = 0x00;TH0 = 0x1A;TL0 = 0x1A;TR0 = 1;while(1){// 在这里编写其他的代码}}```在上面的示例代码中,通过设置TMOD寄存器来配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

TCON寄存器用于启动定时器,并设置定时器的计数初值。

最后通过设置TR0寄存器来启动定时器的计数。

二、定时器控制定时器是单片机中常用的功能模块之一,它可以根据设置的参数自动定时中断,并执行相应的处理函数。

定时器通常用于实现精确的时间测量、任务调度、脉冲计数等应用。

在单片机中,常见的定时器有定时器0和定时器1。

定时器0通常用于系统的时基控制和通信协议的实现,定时器1则通常用于编码器计数、PWM信号生成等应用。

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计数器的自动累加和溢出来实现的。

当定时器溢出时,会触发相应的中断,并执行中断处理函数。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钟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钟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钟系统设计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课设计任务书摘要片机作息时间控制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设备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单片机以其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廉、使用灵活等优势,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开发推出单片机的公司很多,各种高性能单片机芯片市场也异常活跃,新技术的不断采用,更加使单片机的种类、性能以及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提高。

因其功耗低,超高型,低成本,功能完整,在国内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和广泛使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不断的提升。

一块大而复杂的模拟电路花费了您巨大的精力,繁多的元器件增加了您的成本。

而现在,只需要一块几厘米见方的单片机,写入简单的程序,就可以使您以前的电路简单很多。

相信您在使用并掌握了单片机技术后,不管在您今后开发或是工作上,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以AT89S52为核心控制器件的作息时间控制钟,由键盘、声音输出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存储模块四部分组成。

它利用AT89S52的定时/计数器来计算时间,并用存储器记录数据,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AT89S52单片机是整个设计的核心控制器件,根据从键盘接受的数据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

整体性好,人性化强、可靠性高,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摆脱了传统由人来控制时间的长短的不便,是现代学校必不可少的设备。

本次校园作息时间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对一些以24小时为周期的开关量进行自动控制。

如上下课打铃及扩音设备的开与关。

采用AT89S52单片机来实现对上述开关量的控制,利用24C02芯片来存储数据,设有六位数码管、可以实时显示时间、系统还设有输入键盘,用以修改实时时钟,体现了系统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价廉、控制时间精确及系统体积小等优点。

关键词:作息时间控制; AT89S52; 24C02目录1 绪论 (1)背景介绍..................................................作息时间控制钟概述 (1)2 硬件介绍 (2)硬件仿真环境介绍 (2)系统整体设计 (2)控制钟硬件设计 (3)系统整体电路图 (4)3作息时间控制钟软件设计 (6)总体介绍 (6)软件环境介绍 (6)流程图介绍 (6)系统主程序 (6)系统数据读写子程序 (10)显示子程序 (14)报警扫描子程序 (19)键盘扫描子程序 (20)设置时钟子程序 (22)T1定时器中断子程序 (25)4 系统调试 (28)5结论 (29)6附录 (24)参考文献 (30)主要元件列表 (31)1 绪论背景介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设备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单片机以其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廉、使用灵活等优势,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时钟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精品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时钟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精品

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时钟设计班级:xxxxxx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xxxx指导教师:xxxx日期:xxxx-xx-xx摘要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

由于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使数字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它还用于计时、自动报时及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

尽管目前市场上已有现成的数字钟集成电路芯片出售,价格便宜、使用也方便,但鉴于单片机的定时器功能也可以完成数字钟电路的设计,因此进行数字钟的设计是必要的。

在这里我们将已学过的比较零散的数字电路的知识有机的、系统的联系起来用于实际,来培养我们的综合分析和设计电路,写程序、调试电路的能力。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不仅已成为工业测控领域普遍采用的智能化控制工具,而且已渗入到人们工作和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有力地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字:单片机,数字时钟。

AbstractDigital clock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necessities in People's Daily life, widely used in personal family and office and other public places, to people's life, study, work, entertainment, bring great convenience.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and adopts the advanced quartz technology, walking make digital clock has advantages of accurate, stable performance, easy to carry, it is also used in timing, automatic feed and automatic control and other fields. Although already on the market at present the ready-made digital clock chip for sale, cheap, use is convenient, but in view of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imer function also can complete the design of the digital clock circuit, therefore is necessary for the design of digital clock. Here we will have learned more fragmented knowledge of digital circuit of the organic link, the system used in practice, to develop ou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circuit design, programming, debugging circuit ability.SCM has small volume and powerful function, high reliability, low price and a series of advantages, not only has becom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ntelligent control instruments, and has penetrated into every corner of the people work and life,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ndustry's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ducts, the wide prospect of application.Keyword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Digital clock.目录第一章设计方案 (1)1.1 课程设计目的 (1)1.2 设计要求 (1)1.3 实现时钟计时的基本方法 (1)1.4 电子钟的时间显示 (1)1.5 电子钟的时间调整 (2)1.6 总体方案介绍 (2)1.6.1 计时方案 (2)1.6.2 控制方案 (2)第二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2.1 单片机模块设计 (3)2.1.1 芯片分析 (3)2.1.2 晶振电路 (4)2.1.3 复位电路 (5)2.2 数码显示模块设计 (5)2.3 按键模块 (8)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9)3.1 软件设计分析 (9)3.2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 (9)3.2.1 主程序流程图 (9)3.2.2 定时器流程图 (9)3.2.3 按键检测流程图 (10)3.2.4 时间显示流程图 (10)3.3 源程序清单 (11)第四章系统仿真与实验测试 (16)4.1 系统仿真 (16)4.2 实验测试 (16)小结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附录 (20)第一章设计方案1.1 课程设计目的(1)巩固、加深和扩大单片机应用的知识面,提高综合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业控制的能力;(2)培养针对课题需要,选择和查阅有关手册、图表及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提高组成系统、编程、调试的动手能力;(3)过对课题设计方案的分析、选择、比较、熟悉单片机用系统开发、研制的过程,软硬件设计的方法、内容及步骤。

基于单片机的校园作息时间系统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校园作息时间系统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校园作息时间系统控制
校园作息时间系统控制可以使用单片机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
1. 设计电路:设计一个电路,通过单片机控制要显示的时间、
切换时间区间、自动切换时间、亮度等功能。

2. 编写程序:使用C、Assembly等编程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
实现校园作息时间系统控制功能。

3. 烧录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通过编程器烧录到单片机芯片中。

4. 测试验证:将芯片插入到实验板中,将开发板与电脑连接,
通过串口调试工具测试程序是否运行正常,验证控制功能是否正确。

5. 改进优化:对程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试和优化,达到更好
的控制效果。

总结:基于单片机的校园作息时间系统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切换
时间、显示当前时间等功能,是一种便捷、高效的控制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学校时间方面,由于时间多,时间乱等原因,不得不去改善其时间方面的设备。

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实现了对时间控制的智能化,摆脱了传统由人来控制时间长短的不便,是现代学校必不可少的设备。

在整个设计中,我们主要用的是单片机的自动控制原理,包括硬件和软件。

在硬件部分,包括继电器,存储器和显示器接口芯片;软件部分,主要是主程序设计。

软硬件结合在一起,先调试子程序,然后逐级叠加调试,最后系统调试通过。

在本论文中我是利用单片机把自动复位电路,显示电路,电源电路,继电器电路,电铃电路连接起来,再通过单片机的编程实现设计要求。

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系统是利用定时器计时处理来做秒计数,当所设置的时间到了,则发出一阵声响,启动继电器,由继电器可以控制放音机开启或关闭。

时,分,秒数据是存在变量内并写入七段显示器的缓冲区内,由显示器扫描程序中定时扫描而显示出时间。

关键词:单片机;定时;显示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progress, all walks of life continue to improve and update technology in school time, as time is over, time disorder and other reasons, had to improve their timing equipment. SCM rest time control to achieve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of time, from the traditional by people to control the duration of the inconvenience it is essential to the modern school facilities. Throughout the design, we mainly used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microcomputer principles, including hardware and software. On the hardware parts, including relays, memory and display interface chip; software components, mainly the main program design. Hardware and software together, the first debugging subroutines, and then stack one level debugging, the final system debugging through.In this paper, I have to use microcontroller to automatically reset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power supply circuits, relay circuit, electric bell circuit connected, and through the MCU programming design requirements. SCM rest time control system is to use the timer to do time dealing with seconds count, when the set time is up, then a flurry of sound, start relay, Radio Cassette Recorder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relay on or off. Hours, minutes, seconds, there is a variable data is within the seven-segment display and write within the buffer by the display scanning program regularly scans and show the time.Keywords: microcontroller,;timing; display1 概述科技的进步需要技术不断的提升。

一块大而复杂的模拟电路花费了您巨大的精力,繁多的元器件增加了您的成本。

而现在,只需要一块几厘米见方的单片机,写入简单的程序,就可以使您以前的电路简单很多。

相信您在使用并掌握了单片机技术后,不管在您今后开发或是工作上,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单片机应用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配以输入、输出、显示、控制等外围部件和软件,能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实用系统。

硬件是应用系统的基础,软件则在硬件的基础上对其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使用,从而完成应用系统所要求的任务,二者相互依赖,却一不可。

软件和硬件总体包括,电源电路、显示电路、复位电路、扩展存储器、电铃电路等,通过以上几部分的组合,最终达到一定的效果。

设计系统图如图1.1所示:图1-1系统连接图2 硬件设计2.1 单片机部分2.1.1 单片机的选择当今单片机厂商琳琅满目,产品性能各异。

常用的单片机有很多种:Intel8051系列、Motorola和M68HC系列、Atmel的AT89系列、台湾Winbond(华邦)W78系列、荷兰Pilips的PCF80C51系列、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Zilog 的Z86系列、Atmel的AT90S系列、韩国三星公司的KS57C系列4位单片机、台湾义隆的EM-78系列等。

我们最终选用了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

AT89C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8K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256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与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51产品引脚兼容,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AT89C51单片机适用于许多较为复杂控制应用场合。

所以我们最终选用AT89C51单片机。

2.1.2 AT89C51的功能概述(1)、特点:1.与MCS-51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2.8K字节可重擦写FLASH闪存。

3.1000次擦写周期。

4.全静态操作:0Hz-24MHz。

5.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

6.256X8字节内部RAM。

7.32个可编程I/O口线。

8.2个16位定时/计数器。

9.5个中断源。

10.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

11.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2)、功能特性概述:AT89C51提供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闪存,256字节内部RAM,32个I/O口线,2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6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同时,AT89C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

空闲方式停止CPU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

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他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AT89C51的芯片管脚图如图:图2-1 AT89C51引脚图引脚功能说明:VCC——电源电压GND——接地P0口——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

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0写“1”时,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8位)和数据总线复用,在访问期间激活内部上拉电阻。

在FLASH编程时,P0口接收指令字节,而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校验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

P1口——P1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

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出口。

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

与AT89C52不同之处是,P1.0和P1.1不可以分别作为定时/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输入(P1.1/T2EX),参见表2-1.1。

FLASH编程和程序校验期间,P1接收低8位地址。

表2-1 P1.0和P1.1的第二功能P2口——P2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

对端口P2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DPTR 指令)时,P2口送出高8位地址数据。

在访问8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执行MOVX@RI指令)时,P2口输出P2锁存器的内容。

P3口——P3口是一组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

P3口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

对P3口写入“1”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为输入端口。

此时,被外部拉低的P3口将用上拉电阻输出电流。

P3口除了作为一般的I/O口线外,更重要的用途是它的第二功能,如下表所示:表2-2.2 P3口的第二功能此外,P3口还接收一些用于FLASH闪存编程和程序校验的控制信号。

RST——复位输入。

当振荡器工作时,RST引脚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将是单片机复位。

ALE/PROG——当访问外部程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ALE(地址锁存允许)输出脉冲用于锁存地址的低8位字节。

一般情况下,ALE仍以时钟振荡频率的1/6输出固定的脉冲信号,因此它可对外输出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

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

对FLASH存储器编程期间,该引脚还用于输入编程脉冲(PROG)。

如有必要,可通过对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中的8EH单元的D0位置位,可禁止ALE操作。

该位置位后,只有一条MOVX和MOVC指令才能将ALE激活。

此外,该引脚会被微弱拉高,单片机执行外部程序时,应设置ALE禁止位无效。

PSEN——程序储存允许(PSEN)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当AT89C52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数据)时,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即输出两个脉冲,在此期间,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将跳过两次PSEN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