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性.ppt

合集下载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2021/4/8
小结
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溶 固 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液 气 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的 同一物质在不同物质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溶 解 物质溶解的能力并非固定不变,会随外
界条件变化而变化。
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
溶解的吸热与放热
探究:食盐在水中溶 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吸热——温度降低;
要_吸_收__热__量__,如硝酸铵;有的温度会__升__高__ 要__放__出__热_量__,如氢氧化钠。
2021/4/8
13
9、将一杯食盐水倒出半于另一杯中,则--( C )
A、倒出的食盐水较咸,留下的盐水较淡
B、倒出的较淡,留下的较咸。
C、倒出的与留下的一样咸。
D、无法判断。 10、在小烧杯中,放一定量的水,再把硫酸铜晶体
3 、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是固定不变的?
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吗?
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是固定不变,可能会随着 外界条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 、色拉油(液态)在水中可以溶解吗?在其它物质
中能溶解吗?
色拉油(液态)在水中可能不能溶解,在汽油中可能能溶解
5 、气体能在水中溶解吗?
2021/4/8
4、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
_2_02_1/4_/8_不__同___的。
12
5、一般地说,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能 力随__温_度______的升高而增大.
6、气体物质在液体里的溶解能力,随温 度的升高而__减__小_____.
7、玻璃棒的作用是:_加__快_物__质__的__溶_解______ 8、物质溶于水时,有的温度会_降__低____,
2021/4/8

第7章 探索溶解现象第4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2024-2025九下化学沪教

第7章 探索溶解现象第4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2024-2025九下化学沪教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常用符号“”表示)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
(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①指该物质在此温度下,在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示例1
在时的溶解度为,就是指在时, 在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 (或在时,水中最多溶解 的质量为 )。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表示①列表法:用表格的形式把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示出来的方法称为列表法。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13.9
31.6
61.3
106
167
②曲线法:
(2)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①“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表现为曲线坡度比较“陡”,如。②“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表现为曲线坡度比较“平”,如。③“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为曲线下降,如。
(4)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①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或溶质、溶剂的种类)。
示例3
如在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它们溶解度不同的原因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溶质本身的性质不同。
②外因:温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固体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①溶解度和溶解性
(4)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典例2 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的溶解性 优质课件

物质的溶解性 优质课件

笔趣阁 / 笔趣阁
jah19kbf
笔趣阁是广大书友最值得收藏的网络小说阅读网,新笔趣阁网站收录了当前最火热的网络小说,笔趣阁免费提供高质量的小说 最新章节,是广大网络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小说阅读网
继续道,“明蕙想代她舅舅讨回成本不遂,便威胁明柯一定要让她顶上宝音的位,这是明蕙向我坦白的真相。”“我没料到蕙 儿会做到这种地步,”老太太怆然道,“都是她那亲娘带坏了她!”“追究谁带的,不重要了。”苏小横道,“重要的是她这 步举动,既毒且蠢,毒犹可用,蠢毒则不可谅,你不会再用她了吧?”老太太点头,忽惊道:“她怎么肯跟你坦白这 些?”“我答应她:她肯坦白,我就接她母女出庵。”苏小横淡然道。“我不要她们回来!”老太太怒了。外事由苏小横担待, 内事由老太太作主,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吗?明蕙母女,明显属于内务!“别担心,”苏小横安抚她,“不让她碍你眼就完了, 我叫她病死罢!”“唔?”老太太睁大眼睛看苏小横。“反正你不用她,给我用罢。”苏小横又道。“假说病死,你把她带 走?”老太太有点儿醒悟了,“可她中用吗?你派她干啥去?”“反正已是一枚废子,试试看用罢!”苏小横抚着她胳臂, “病好些了?”“总归一年比一年差。”老太太闷闷道,“到这个岁数了。”“不如你也上山来跟我修道?”苏小横建议。老 太太兜头又啐他:“你修的什么道!我知道你观里养的都是大姑娘!”“姹女,丹鼎,都是修道法门。”苏小横倒是脸也不红, “再说,你看,我身体比你硬朗,这你总不能否认吧?”老太太也不愿意承认。“算了,你舍不下府里的虚名烂锦。”苏小横 道。“没这些虚的烂的,你在山上也修不成偌大一观,还不得到人家座下侍候,一日三餐沿街叫化去!”老太太伶牙俐齿堵回 去。“你啊你啊,”苏小横不与她争一句之短长,仍然苦口婆心,“不上山也罢了,日常饮食,清淡些;能放下去的,都放下 去;多走动走动,别老闷在屋里,总是有益的。”老太太低头。他这些话原也不错,都是善意的,只是太善意,就生分了。他 和她之间,生分很久了。年轻时她脾气也是很不好的,动不动气噎胸膛、据理力争,争不过时甚至要伸手挠他。一开始,他也 不怎么让她,有时就用莽力,逼着她“床尾和”了。后来,他脾气越来越好,她吵到他面前,他也不过笑笑,真遇到大事,一 二三五,说得清清爽爽,见解委实的高于她,她不得不从。夫妻间相处嘛,原该如此,丈夫水平高于妻子、又肯容让妻子,妻 子使使小脾气、遇大事仍以丈夫意见为准绳,这才是理想家庭。可太过理想了,她渐渐觉得,她跟他的心隔得越来越远。一切 日常相处所须交流,靠规则和理智就可以应付,不必再动用感情了,交流成了应酬。他的感情淡了去,远了、散了,不再浪费 在她身上了。有一天,他说他要搬出去,上山修道。一向爱咋呼吵闹的她,什么都没说,像早已料到似的,就静静帮他收拾日 常所需一应物色,打点他出门。他修行所在的道观,还是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初中科学)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初中科学)

(B)小芳的糖水更甜
(C)小明溶解的糖要少一些 (D)两杯水一样甜
3.能溶于水的物质( D ) (A)只有固体 (B)只有气体 (C)只有液体 (D)可能是固体、液体和蔼体 4. 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食盐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B)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越强 (C)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D)油污不易溶于水中
作业布置: 1、作业本。 2、课外收集有关溶解的知识。 3、探究影响物质的溶解的因素。
谢 谢 指 导!
在巴勒斯坦和约旦的交界处,有一个湖,每 年湖上的降水与蒸发掉的水相差不大,整个湖的 水量基本保持不变。由于四周的岩石是由大量可 溶性的矿物盐组成, 很久以前,湖边的人们发 现有时有很多的岩石都被湖水溶解了,于是开始 担心长此以往湖水会将生存的陆地全部溶解。
人们的这种担心有必要吗?
每当夏季湖水温度升高或暴风雨来临降水骤 多的日子,人们就更加担心了,便自发地组织起 来祈求上天的宽恕。
• 改变被溶解的物质
• 改变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食盐与蔗糖的较量
• 实验时应注意那些事项? 控制相同的条件,。 注意操作动作的正确。
• 两种物质是否都能溶解? 否

• 实验说明:

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
酒精
油、水、碘、酒精的亲和
水 油不能溶解在
中,能溶解在
碘不能溶解在
中,能溶解在
中。 中。
实验说明: 不同的液体对物质的 溶解能力也不同
猜想:物质溶解时还可能产生哪些现象?
• 猜想一: • 猜想二: •: •: • 猜想n:
实验表明: 物质溶解时,有的温度会生高,是放出 热量;有的温度会降低,是吸取热量。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17 沪教版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17 沪教版
蒸发结晶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么现象? 为什么? 变浑浊,因为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升温后会有熟石灰固体析出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课件PPT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课件PPT
3、与溶质 溶剂的多少无关
衣物干洗原理:
利用清洁剂或挥发性的有机溶剂,除掉衣 服上的污渍.目前主要是利用四氯乙烯等 干洗剂溶解衣服上不易溶于水的油脂等污 迹.
一杯水中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某种物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溶解性与 温度 有关。
探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合作实验四
将雪碧到在杯子里,观察现象 ____有_气__泡____实验表明: __气_体_也__能_溶__解_在__液_体_中_____
进一步实验发现:液体的温度越 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学以致用
1、大家都有喝过可乐,那么 你知道喝下冰冷的可乐以后为 什么会打嗝?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4.气体物质的溶解性还与温度、压强有关
小结: 综上所述: 物质的溶解性
1、与溶__质_性__质__(_或溶质的种类()这是内因)
和_溶__剂_性__质__(或溶剂的种类) 有关
2、同时也受温__度__ 的影响
(气体物质的溶解性还与温度、压强有关)
(这是外因)
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
C.固体质量增加
D.固体质量减少
3.将热的饱和的硝酸钾溶液100g降温至常温时, 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溶解度
4.下列措施中,不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
是( D ) A.蒸发溶剂 B.增加溶质 C.改变温度 D.加快搅拌
答,因为冰冷的可乐进入人体后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能力下降, 二氧化碳而逸出,所以打嗝。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
注意: 对一种溶质饱和,对其他溶质不一定饱和。 溶液的浓和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 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 剂里的溶解度。
条件 —— 一定温度
溶解度4要素
标准 —— 100克溶剂 (水) 状态 —— 饱和溶液
结晶: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一、物理方法: ①过滤法 过滤是将可溶物与不溶物分离的方法,步骤有:溶 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如粗盐的提纯等。 ②结晶法 结晶是将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的两种固体加以 分离的方法。如KNO3和NaCl的混合物中提纯KNO3等。 ③蒸馏法 是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加以分离的方法,如分离液 态空气制氧气等。 二、化学方法: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 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 溶质的饱和溶液。
加溶质
搅拌
继续加溶质 继续加溶质 部分溶解
T ℃定量的水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温
不饱和溶液
未完全溶解
完全溶解
5mL水+3g硝酸钾
5mL水+3g硝酸钾
结论:__同_一__溶_质__在_同__一_溶__剂_中__的_溶__解_能__力_与__温_度__有_关_____。
归纳总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溶剂的性质 2.溶质的性质 内部条件
Hale Waihona Puke 3.温度外部条件T℃ 定量的水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计算机模拟技术
利用计算机模拟物质溶解过程,预测不同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提 高理论预测的准确性。
溶解性的实验研究进展
高压/高温实验技术
01
模拟地球深部的极端条件,研究物质在高压、高温下的溶解行
为。
微观结构观察技术
02
利用先进的显微技术观察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揭
示溶解机制。
先进光谱分析技术
03

药物分析
物质的溶解性在药物分析中用于 分离、纯化和鉴定药物成分。
药物输送
药物的溶解性影响其在体内的吸 收和分布,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05
物质溶解性的研究展望
溶解性的理论研究进展
分子间相互作用理论
深入探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解释不同物质溶解性的差异 。
溶解热力学理论
研究溶解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如溶解热、熵变等,以建立更准确 的溶解度预测模型。
按照实验材料清单准备 好所需材料。
为了更好地观察物质溶 解性,设置对照实验, 将相同质量的食盐、白 糖、沙子分别放入三个 烧杯中,并加入相同量 的水。
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的 混合物,观察物质在水 中的溶解情况,并记录 下来。
对于不能完全溶解的物 质,如沙子,使用漏斗 和滤纸将不溶物与溶液 分离。
对比不同物质在水中的 溶解情况,分析影响物 质溶解性的因素,得出 结论。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溶解性的基本概念 • 物质溶解性的规律 • 物质溶解性的实验 • 物质溶解性的应用 • 物质溶解性的研究展望
01
溶解性的基本概念
解性的定义
01
溶解性是指物质在特定溶剂中的 溶解能力,通常用溶解度来衡量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石灰溶 解的少。
结论: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探究并思考二:
1、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植物油 2、一支加少量的水 3、另一支加少量的汽油
现象:植物油在水中不溶解,在汽油中溶解。 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探究并思考三:
1、在1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水 2、加入硝酸钾,振荡,观察、 3、如不能完全溶解,加热,观察
思考:
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面粉在水中 不易溶解,而食盐易溶于水中;
为什么油渍在水中很难溶解,在汽油 中却很容易溶解?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 质(溶剂)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呢?
探究并思考一:
1、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 水 2、分别加入食盐、蔗糖、消石灰 3、现振象:荡在,相观同察的水溶中解食情盐况和蔗糖溶解的多,
现象:硝酸钾加热之前不能全部溶解,加热 后 全部溶解。 结论: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 度有关
以上实验表明:
1、不同的物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
度有关。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质、溶剂、温度
一种物质能不能无限的溶解呢?
探究并思考:
1、在一小烧杯中加少量水,边加加硝酸钾, 边,搅拌,观察
? 1、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硝酸 钾的溶解有极限。
? 2、加水后硝酸钾继续溶解。 ? 3、加热后硝酸钾继续溶解。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定 义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里,不能在溶解的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
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
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
练习:
有两瓶KNO3溶液,一瓶是20℃饱和溶 液,一瓶是20℃不饱和溶液,如何确定哪 一瓶是饱和溶液?
通过哪些途径能将KNO3溶液的饱和溶 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通过哪些途径能把不饱和的溶液变为饱 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加热、加溶剂等
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降温、增加溶质、减少溶剂(如蒸发)等
注:以上为通常情况,不适合所有的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