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作业
流行病学布置的作业

防治研究与评价的六条标准
(一)病人是否真正随机分配,接受防治措施的试验
(二)是否观察和报告了全部的临床有关结果
(三)被研究的对象是否明确,即是否详细介绍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四)是否考虑了统计学上和临床上的重要意义
(五)防治性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即实用性如何
(六)结果是否包括了防治研究纳入的全部病例
作业
请您对发表在2013年半年任何一种在图书馆能找到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杂志上所发表的有关防治性文章进行一下评价。
要求:1、作业必须交打印稿
2、评价需按六条标准进行。
3、评价结果要有个性化。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流行病学作业答案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B.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题目2
2.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
A.疾病、健康、突发事件
题目3
3.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D.观察法
题目4
4.在研究疾病流行时,首先应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是()
D.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特点
题目5
5.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的大小的指标是()
D.设立对照组
题目9
3.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是?()
A.检验某个或几个病因假说
B.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
C.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
D.确证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联系
题目10
4.队列研究获取基线资料的方式有哪些?()
A.访问研究对象或相关能提供信息的人
B.对研究对象体检或实验室检查
C.环境调查或检测
D.查阅健康保险的记录或档案
对
题目15
3.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人群分布、性别分布、地区分布。()
错
题目16
4.患病率的变化,既可反映发病率的变化,又可反映疾病结果的变化。()
对
题目17
5.患病率一般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对
题目18
6.诊断水平的提高,可使患病率降低。()
错
题目1
1.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
A.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题目2
2.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式的论述,正确的是()
B.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题目3
3.当前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式是()
B.轮状模式
题目4
4.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医学流行病学作业

第一章:临床流行病学绪论1.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答案】:D2.临床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类型,不包括:()A.病因学研究B.诊断性试验C.防治性研究D.系统评价E.人口普查【答案】:E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不正确的说法是:()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是一门实践医学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答案】:B4.临床流行病学主要特色不包括:()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D.临床流行病学定位在临床医学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答案】:E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单个具体病人【答案】:C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要点是()A.随机、对照、盲法B.研究因素、研究对象、研究效应C.设计、测量、评价D.真实性、重要性、适用性E.以上都是【答案】:C3.临床科研设计与实施的基本顺序是:()A.建立假设、方案设计、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B.建立假设、方案设计、统计分析、收集资料与数据、下结论C.方案设计、统计分析、收集资料与数据、建立假设、下结论D.先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建立假设、方案设计E.方案设计、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最后建立假设【答案】:A4.临床研究的选题依据是:()A.选择热门前沿的问题B.选择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疾病负担重的问题C.以国外正在或已经开展的研究为依据D.根据上级的指派任务来立题E.尽量与国际热点研究问题接轨【答案】:B5.临床科研选题、立题,可不必考虑的因素是:()A.可行性B.先进性C.有统计学意义D.临床价值E.公平性【答案】:C6.对于临床研究立题的质量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否为国家或地区性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B.研究重点是否明确C.是否掌握了本研究涉及的最新科技信息D.是否可行E.是否“追新”,并与国际热点研究问题“接轨”【答案】:E7.下列因素中,与临床研究选题立题关系不大的是:()A.疾病谱B.医学新模式C.疾病负担D.地方特色E.尽量用一个研究课题来解决众多研究问题【答案】:E1.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基数的自然增加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答案】:C2.某市1998年人口总数100万,有白血病患者120人,死于白血病的有60人,各种疾病死亡总人数为1500人,某市1998年白血病的病死率是:()A.60/100万B.120/100万C.60/120D.60/1500E.120/1500【答案】:C3.某市1998年人口总数100万,有白血病患者120人,死于白血病的有60人,各种疾病死亡总人数为1500人,某市1998年白血病的死亡率是:()A.60/100万B.120/100万C.60/120D.60/1500E.120/1500【答案】:A4.关于发病密度(ID),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速率,即单位观察时间内人群的发病率B.用于动态队列,以人时为单位计算发病率C.时间单位可以是年、月或日,较常用的是人年D.具有瞬时频率性质E.以上都正确【答案】:E5.以下是临床试验效果的评价指标,除了:()A.有效率B.患病率C.治愈率D.生存率E.保护率【答案】:B6.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预防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的脊髓灰质炎发病率为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为57/10万,该疫苗的保护率是:()A.0.28B.0.45C.0.72D.0.87E.无法计算【答案】:C第二章临床研究的基本要素1.某广告声称:“用金霉素治疗1000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有900名在72小时内症状消失”。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临床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分布规律和控制方法的学科。
而临床流行病学的学习,离不开期末考试的检验和总结。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和复习。
1. 什么是流行病学?答: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分布和控制的学科,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大规模人群中的资料,以确定疾病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伤害和健康问题。
3. 什么是疫情?答:疫情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某种特定的疾病或健康问题在人群中发生的程度和范围。
4.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调查方法有哪些?答: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包括横断面调查、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5. 什么是横断面调查?答:横断面调查是指在某一时点或一段时间内,对特定人群进行观察和测量,了解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发生情况。
6. 什么是队列研究?答:队列研究是指在一个定义的人群中,根据暴露程度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长期跟踪观察,比较两组人群发生疾病的差异,从而推断某种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7. 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答:病例对照研究是指在某一时间点,选取已经患病的病例和没有患病的对照进行比较,分析两组人群暴露因素的差异,从而推断某种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8. 流行病学中的疾病传播途径有哪些?答: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和昆虫传播等。
9. 什么是爆发性疾病?如何进行爆发性疾病的监测?答:爆发性疾病是指在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的发病数目明显超过正常水平的疫情。
进行爆发性疾病的监测需要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分析疫情资料,判断疫情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0.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流行病学》慕课学堂云试题集及答案

1.单选题对伦敦宽街霍乱进行控制研究的是:()2.单选题对坏血病进行治疗研究的是:( )3.单选题对产褥热进行研究的是:( )4。
单选题DME中的D是指:()5。
单选题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6.单选题关于临床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7。
单选题考核饮水中加氟预防龋齿的效果,可采用:()8。
单选题评价某种疫苗或生物制品预防效果,可采用:()9.单选题以下按照从果到因的时间顺序进行的研究是:()10.单选题。
病例分析是:()11。
多选题在临床科学研究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包括:12.多选题临床研究中,增加研究对象的代表性的方法有:13.多选题队列研究选择的对象应该是:A 尚未患病但可能患病的人B 预期发病率高的人群C 易于随访的人群D 已处于患病早期的人群14.多选题影响临床研究样本量大小的因素包括:A 第一类错误概率,即α值B 把握度:即1-βC 容许误差δ或差值D 总体标准差或总体率15。
判断题Kappa指数和符合率都是用来判断可靠性的指标。
正确16。
判断题临床实验中最好的对照方式是历史对照.错误17。
单选题在临床研究中,有关“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阐述,哪条是不对的?A“纳入标准"即在符合诊断标准的条件下,规定选择对象的范围B 不符合纳入标准即为“排除标准”C 在对象选择中,必须有明确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D“排除标准"是指在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的条件下,再规定一些不适合作为研究对象的条件18。
单选题诊断试验研究中的对照组应该是:19.单选题临床试验的研究因素是:A 药物、手术及其他治疗措施B 病人、医师、护士C 转归、费用、满意度D 药物、疗效、病人20。
单选题下列哪条不是确定临床研究观察指标的基本原则21.单选题临床实验中,保证组间均衡的最好办法是:22。
单选题关于临床实验中的盲法,下列哪条是对的?A 盲法包括单盲和双盲两种B单盲是指医生不知道谁是实验组C单盲是指病人不知道谁是实验组D单盲是指资料分析者不知道谁是实验组23。
流行病学作业

《临床流行病学》试卷学期:2014年秋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年级:2014级专业:肾内科姓名:李敏学号:220140902060循环miR-155与糖尿病肾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姓名:李敏学号:220140902060报告正文1.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1)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1)开展糖尿病肾病机制研究,防止糖尿病肾病是国家的重大需求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常见而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糖尿病患者的20%-40%。
在西方国家DN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第一位原因,也是糖尿病致命的主要原因。
在美国每年进入血液透析的患者中,约50%为糖尿病肾病﹝1﹞。
在我国,DN在ESRD原因中的比例亦逐年增加,已经成为ESRD的第二位病因。
2010年中国98,658名18岁以上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11.6%,患者约1.14亿;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估计为50.1%,患者约4.93亿〔2〕。
以糖尿病肾病患者经过10~20年50%发展至ESRD计算,未来10~20年我国新增糖尿病肾病引发的尿毒症患者1500万,每年75~100万。
将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
但由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现有的临床治疗一般只能减慢DN向肾功能衰竭的进程,而无法逆转或阻止病情发展,因此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是糖尿病肾病防治的关键环节,是国家的重大需求。
2)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研究证实肾小球内皮细胞(glomerulus endothelial cell,GEnC)的损伤或激活在DN的发生及发展中其重要作用〔3,4〕。
流行病学单元作业题

第一章:绪论1.(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 )A.揭示疾病的自然史和疾病诊断、防治的效果评价B.探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C.描述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D.所有选项都对正确答案D,得1 分2.(单选题,1 分)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A.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B.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C.以个体为研究对象D.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正确答案C,得1 分3.(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正确答案C,得1 分4.(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 )A.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B.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C.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如何防制的科学D.研究各类公共卫生问题的学科正确答案A,得1 分5.(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是( )A.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患者B.疾病、伤害、健康C.身体、精神、社会D.患者、非患者、一般人群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C 得0 分6.(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A.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D.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A 得0 分7.(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提供诊断依据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不研究疾病预后D.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正确答案D,得1 分8.(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A.各种疾病、伤害和健康状况B.传染病C.传染病、非传染病及寄生虫病D.意外事故及外伤正确答案A,得1 分9.(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A.实验法B.观察法C.病例分析D.分析法正确答案C,得1 分10.(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设立对照组B.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C.盲法D.不设立对照组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D 得0 分11.(单选题,1 分) 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A.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B.对传染病及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D.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B 得0 分12.(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A.疾病、伤害和健康状况B.传染病C.传染病和非传染病D.传染病和地方病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C 得0 分13.(单选题,1 分)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A.观察法和实验法B.临床检查C.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D.现代化的仪器诊断技术正确答案A,得1 分14.(单选题,1 分)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B.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C.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范畴D.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正确答案A,得1 分第二章:疾病的分布1.(单选题,1 分)使用一种新疗法可使某病的康复人数增加,则会发生( )A.该病的发病率减少B.该病的患病率减少C.只减少发病率不减少患病率D.该病的发病率增加正确答案B,得1 分2.(单选题)发病率与患病率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因而常易混淆,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不应包括在研究期间或时点之前已经发病的病例B.两者均为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C.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应为某特定时期或特定时点内患有某病的所有患者D.发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的发生频率正确答案A,得1 分3.(单选题,1 分)关于某病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病的病死率和死亡率都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B.前者用于医院人群,后者用于社区人群C.某病死亡率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而病死率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D.两者计算的分母相同正确答案C,得1 分4.(单选题,1 分)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某病发病率的分母中包括具有该病免疫力和现患病的人B.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C.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D.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频率正确答案D,得1 分5.(单选题,1 分)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期间内某暴露人口中某病的( )A.已患病例人数B.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C.已感染者人数D.新发病例数正确答案D,得1 分6.(单选题,1 分)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 )A.暴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B.病程短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C.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D.流行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正确答案C,得1 分7.(单选题,1 分)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民族调查,均发现同卵双生者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异卵双生者的发病率。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七章 筛检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七章筛检第七章筛检一、作业习题(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 所谓筛检就是A. 对某一特定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B. 在疾病暴发后,在人群中发现引起暴发的可能原因C. 在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发现可能的疾病患者D. 在疾病流行时,对病例发病前所接触的人进行调查,以找出传染源E. 在人群中查找疾病的致病原因2. 为了提高某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可采取A. 增加筛检的次数B. 增加筛检的人数C. 选择高危人群D. 对筛检阳性者进行更仔细的诊断E. 与其他试验方法联合使用3. Slow-growing tumors and fast-growing tumors, screening test may lead toA. Lead time biasB. Length biasC. Selection biasD. Misclassification biasE. Information bias4. 从1990年至2000年,用某筛检试验方法对某病进行筛检。
在这段时间内该病的患病率增加了一倍,试问这种筛检试验方法的哪一特征因受到患病率的影响而发生相应改变A. 灵敏度增加B. 特异度增加C. 领先时间增加D. 阳性预测值增加E. 阴性预测值增加5. To examine 10000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the sensitivity and thespecificity are 98% and 99% respectively in pregnacy testing. If only 1%women are pregnancies,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is:A. 0.1%B. 50%C. 89%D. 47%E. 8.9%6. 所谓金标准(gold standard)指的是A. 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快速的方法B. 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贵的方法C. 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先进的方法D. 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便宜的方法E. 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方法7. 在下列有关似然比的陈述中,哪一项不正确A. 是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杂指标B. 该指标全面反映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非常稳定C. 不受患病率的影响D. 阴性似然比越小,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越高E. 在选择筛检试验时应选择阳性似然比高的方法 8. 用ROC曲线决定最佳临界点,此时A. 筛检试验的灵敏度最大和特异度最小B. 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相对最优C. 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最大D. 筛检试验的灵敏度最小和特异度最大E. 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相对最小 [A3型题](9,13题共用题干)青光眼病人的眼压约在22,42mmHg范围,非青光眼病人的眼压约在14,26mmHg范围内,根据这些资料,可以认为: 9. 将筛检标准值定在下列哪一个范围较合适 A. 22,42mmHgB. 22,26mmHgC. 14,22mmHgD. 26,42mmHgE. 15,42mmHg10. 如果将筛检标准值定为22mmHg,可以认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为A. 灵敏度较好,特异度也较好B. 灵敏度较差,特异度也较差C. 灵敏度较好,特异度较差D. 灵敏度较差,特异度较好E. 无法判断11. 如果将筛检标准值定为26mmHg,可以认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为A. 灵敏度较好,特异度也较好B. 灵敏度较差,特异度也较差C. 灵敏度较好,特异度较差D. 灵敏度较差,特异度较好E. 无法判断12. 采用两项筛检试验串联使用,可以使筛检试验的哪一特征增加A. 灵敏度增加B. 特异度增加C. 领先时间增加D. 阴性预测值增加E. 患病率增加13. 采用两项筛检试验并联使用,可以使筛检试验的哪一特征增加A. 灵敏度增加B. 特异度增加C. 领先时间增加D. 阳性预测值增加E. 患病率增加(二)多项选择题1. 关于筛检,以下哪些陈述是正确的A. 所筛检的疾病有可识别的临床症状和体征B. 对于筛检计划必须要考虑它的成本与效益问题C. 对筛检阳性者,有确实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D. 筛检是用来发现人群中的病情严重的病人E. 用于筛检的方法能够被群众所接受2. 筛检的主要的目的是A. 发现某病的可疑患者,并进一步进行确诊和早期治疗B. 对某病的患者进行明确诊断C. 发现高危人群,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延缓疾病的发生D. 在人群中开展疾病的社区防治,提高群众对疾病的认知E. 了解疾病的自然史3. 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不同在于A. 筛检试验的受试对象是健康者或无症状的病人,诊断试验的受试对象是病人或筛检阳性者B. 筛检试验简单、便宜,而诊断试验往往复杂、昂贵C. 筛检试验是用来识别病情轻的病人,诊断试验用来识别病情重的病人D. 筛检试验阳性者要做确诊,诊断试验阳性者要做治疗E. 用于筛检的试验的易于被健康者接受,用于诊断的试验能够被病人接受4. 影响筛检试验可靠性的因素有A. 受试对象受检时所处的生物学周期B. 检验人员做试验时所处的生物学周期C. 受试对象的性别D. 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E.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5. 采用两项筛检试验串联使用,可以使哪些指标增加 A. 灵敏度增加B. 特异度增加C. 阳性似然比增加D. 阳性预测值增加E. 阴性预测值增加6. 采用两项筛检试验并联使用,可以使筛检试验的哪些特征增加 A. 灵敏度增加B. 特异度增加C. 阴性似然比增加D. 阳性预测值增加E. 阴性预测值增加7. 筛检效果评价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A. 真实性B. 可靠性C. 收益D. 生物学效果评价E. 卫生经济学效果8. 影响筛检效果评价的偏倚有A. 选择性偏倚B. 信息偏倚C. 混杂偏倚D. 领先时间偏倚E. 病程长短偏倚9. 在高血压病的筛检方案中,A医师将收缩压、舒张压的水平分别定为140mmHg/90mmHg,而B医师将将收缩压、舒张压的水平分别定为130mmHg/85mmH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临床流行病学》期末作业
一、临床流行病学中介绍了哪些研究方法?请结合自己的专业,拟一个研究计划,要求至少采用其中的某一方法。
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照设计类型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3 大类。
1.观察性研究中又有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2 种设计类型,观察性研究包括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人群暴露与疾病)。
其中描述性研究: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
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地区、时间、人群)分布的特征,进而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分析性研究主要是研究影响分布的因素。
检验病因假设,它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随访研究)。
2.实验性研究主要是研究评价疾病防治干预措施的效果,可确证病因假设,
它可分临床试验和现场试验,后者包括个体试验与群体试验。
3.理论性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
疾病流行趋势、描述疾病流行规律、考核疾病防治效果。
包括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我拟研究分析急性中毒病人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急性中毒病人的护理措施。
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方式。
研究计划:
急性中毒病人流行病学分析和护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接触各种药物、化学品的机会日益增多,引起中毒的物质种类也趋于多样化,中毒现象屡有发生,中毒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急性中毒具有发病急、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变化快、危害大、后果严重及误诊率高等特点。
大部分中毒尤其重度急性中毒的救治缺乏特异性,病死率高于急诊科总死亡率。
摘要:分析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急性中毒的护理措施,为今后急性中毒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性别、年龄、职业、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逐一调查分析。
针对中毒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症状、改善预后。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2017 年12 月至2018年12 月急诊科收治的各类资料完整的急性中毒患者。
病史不详、资料不完整者或重复者予以排除。
2、方法:制定患者调查问卷和调查统计表,由专人负责,严格填写问卷调查,分项对调查统计表进行统计分析。
回顾性分析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情况、中毒原因、方式、毒物种类、病情分类、并发症、预后转归等。
,
3、统计学方法:通过描述性研究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所有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P<O.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目标:通过调查分析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使我们基本了解中毒的特点,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为实施更好的抢救和护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上述设计的专业相关的课题,你打算如何实施?研究中的“三要素”和“四原则”如何体现与贯彻?要求写出详细的实施计划。
答1:对于该课题我准备分几个阶段进行: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总结
结题。
答2: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实验效应三个部分。
四原则包括对照的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的原则及盲法的原则。
本研究设计三要素着重考虑了以下方面:
(1)受试对象的种类问题。
本研究用本科室住院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
(2)实验因素。
结合专业知识,对众多的因素做全面分析,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实验因素,哪些是非重要的实验因素,以便选用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法妥善安排因素。
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选取合适的因素的水平。
(3)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反映实验因素作用强弱的标志,本研究具体的指标明确,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了客观性强的指标。
本研究设计“四原则”着重考虑了以下方面:
(1)随机原则的贯彻实施:即运用调查统计表的“随机数字表”实现随机化,统计表上只有统计的数据。
(2)对照原则的实施:本研究在调查表中涉及了不同性别、年龄、职业、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资料的对比分析。
(3)重复原则的实施:该研究符合重复原则,可以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做多次独立重复试验研究。
(4)盲法原则:本调查问卷为不记名问卷,统计表上只有数据,研究者和试验对象均对试验组别不知情,统计表上只有统计的数据。
具体实施计划
(1)准备阶段:制作相关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前发放,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填写调查问卷,一人一份,现场回收。
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职业、饮食、中毒方式、主要症状等方面资料。
(2)实施阶段:对调查对象进行资料收集,登记完成问卷调查表。
通过描述性研究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17 年12 月至2018 年12 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进行不同性别、年龄、职业、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调查,完成全部患者的调查问卷。
(3)分析总结阶段:通过问卷调查,完成分项统计调查表统计。
对调查统计表进行统计分析,对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P<O.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得出统计学结果。
(4)结题阶段:总结、分析及论文发表(2019.06-2019.12):以问卷调查分析,完成论文撰写并发表,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