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弱电工程实际情况计算设备与线缆的数量

合集下载

常见的6类弱电系统工程线缆设计及配置计算方法

常见的6类弱电系统工程线缆设计及配置计算方法

常见六类线工程设计及配置方法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2、有线电视系统2.1 星型布线计算法: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计算方法,实用!

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计算方法,实用!

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计算方法,实用!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根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1综合布线系统1.1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x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假设是多层设置一个IDF那么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x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x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x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假设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那么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如何计算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

如何计算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

如何计算弱电工程各系统的线缆数量
弱电工程中,不同系统的线缆数量计算方法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
常见的弱电系统及其线缆数量计算方法:
1.光纤通信系统:
-首先确定需要传输数据的终端数量以及每个终端所需的光纤数量;
-然后,根据光纤布线规范,计算每个终端到交换机或主机的距离;
-根据距离和光纤传输损耗特性,确定所需的光纤长度;
-最后,根据光纤的规格和长度,计算所需的光纤总长度和数量。

2.通信线缆系统:
-首先确定需要传输数据的设备数量以及每个设备所需的通信线缆数量;
-然后,根据设备之间的距离和通信线缆的最大允许长度,计算所需
的通信线缆长度;
-根据所选用的通信线缆类型和最大长度,确定所需的通信线缆数量。

3.安防监控系统:
-首先确定需要安装监控摄像头的数量以及每个摄像头所需的线缆数
量(通常包括电源线、视频线和控制线);
-根据每个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和摄像范围,计算所需的线缆长度;
-根据线缆类型和长度,确定所需的线缆数量。

4.智能家居系统:
-首先确定需要安装智能设备的数量以及每个设备所需的线缆数量(例如,遥控器、传感器等);
-根据设备的安装位置和通信要求,计算所需的线缆长度;
-根据线缆类型和长度,确定所需的线缆数量。

除了上述的系统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弱电系统,例如楼宇自控系统、多媒体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等。

每个系统的线缆数量计算方法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线缆数量时,还需要考虑一些额外的因素,例如预留线缆、备用线缆以及可能的后期扩展需求等。

当然,还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设计规范进行计算,以确保弱电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 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 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弱电线缆选型及用量计算方法

弱电线缆选型及用量计算方法

弱电线缆选型及用量计算方法综合布线系统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有线电视系统星型布线计算法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 =(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程项⽬综合布线估算⽅法和公式弱电⼯程项⽬综合布线估算⽅法和公式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些基本⽅法和公式来套⽤。

⼀、综合布线系统1.1 ⽔平⼦系统,线缆⽤量计算⽅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平距离+最近信息点⽔平距离)/2+2H(H-楼层⾼)?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 (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平实际距离,包含⽔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度。

上⾯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层或三层设置⼀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系统,铜线缆⽤量计算⽅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中⼼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平距离。

⼤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合理设计。

100对⼤对数电缆⼀般不要选择,因施⼯较困难。

1.3 主⼲⼦系统,光缆⽤量计算⽅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中⼼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度和弱电井到MDF的⽔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根据弱电工程实际情况计算设备与线缆的数量?一、线缆长度的估算线缆长度估算分为有图纸和没图纸两种情况:1、有图纸情况在图纸上找出线路走向,确定监控室位置;如果是大楼工程要确定监控室离线井距离及位置,如无法确认一定找业务了解清楚。

工程施工一般布线原则是就近走直线,尽量不绕弯。

单支枪最远距离用线长度一般按建筑面积的长和宽再加监控室下线长度、前端预留线之和。

一条线标准计算长度为:前端枪预留1.5米,后端从天花板到地面下线长度也就是天花板到监控柜垂直距离,一般为3.5米,监控机柜预留2米(供机柜短距离移动)这样算下来一支枪预留线路长度为1.5+3.5+2=7米,再按图纸实际环境标注的长度尺寸算出用线总长,以下图为例:建筑长40米,宽30米,监控中心在室内中间位置,那么枪A用线长度为40米+15米(30米宽度的一半)+7米(预留线)=62米,但根据工程部实际工作经验在布线过程中还要经过线缆转角、转弯等,一般会在原长度基础上增加15%,也就是62*10%=10米,那么枪A的实际长度为62米+10米=72米。

枪B用线长度为10米+15米+7米=32米,再加15%,枪B用线总长度为37米,那么两支枪各准备110米75-3视频线、RVV2*0.5电源线、RVVP3×0.5监听线就足够了,管槽长度同线缆长度。

2、无图纸情况在没有图纸情况下,需向业务了解到网点基本情况如楼高、面积、线井位置等基本信息。

然后根据楼层高度(一般楼层高3.5米,1楼在7米高度)估算垂直长度,然后再根据机柜离线井的横向距离算出线缆大概总长度。

3、电梯布线如果是大楼布线有电梯情况,线缆从哪一层进入电梯应按以下公式算出后接入:楼层÷2+1,计算出结果就是实际楼层数。

如一栋16层楼为例,16÷2+1=9应该在9层位置接线进入电梯。

二、线缆类型的选择视频线一般选用75-3和75-5线也有及少数电梯专用线等特种线,75-3视频传输距离一般为200米,75-5传输距离一般为400米。

电源线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型。

目前公司常用24V、12V变压器供电距离不能超过50米,单个变压器可供6支枪,最多不超过7支。

单支的功耗一般在5-12W,选用RVV2*0.5两芯线已足用,见下表:电源线径速查表选用什么类型的线,首先要确定清楚前端器材主要集中在哪一层,如果布线距离超过50米且枪的数量较多,电源线可选择走总线的方式进行布线,把变压器统一放在前端设备箱内。

通过查询电源线径速查表得知3*.075线径最大电流载荷为4A,一支枪按10W功耗算,一条3*0.75线径的电源线可供枪数为88支,计算公式:4A*220V/10W=88支。

反之也可根据此公式算出88支枪需要多粗的线10W*88/220V=4A,再查对照表4A,线径为3*0.75。

三、管槽选择公司常用的25¢规格的PVC管可穿8条75-3的视频线,6条75-5线;混合穿线可走5条75-5视频线+1条电源线,如果是25¢铁管走线在原来基础上减一条(因铁管比PVC管壁厚要厚些)。

器材集中的地方可选择走主槽的方式,用多大的槽是根据主槽要放多少线来决定的。

一般槽满率(槽满率是指线缆放入槽后占用槽内空间的比例)规范要求弱电的槽满率是40%,强电的槽满率是50%。

管槽线缆容量对照表(以五类线为例,其它型号线类似,可参考)1、PVC槽(型号) 20*10 24*14 39*19 59*22 99*27 99*40100*1002、五类线(根数) 2 4 9 16 32 483、PVC管(型号) ф16 ф20 ф25 ф32 ф40 ф504、五类线(根数) 2 3 6 9 15 245、度锌线槽(型号) 25*25 25*50 25*75 50*50 50*100 100*1006、五类线(根数) 7 15 22 30 60 120容量公式:管槽容量=INT(管槽面积*K) 对CAT5UTP来说K=0.012例如:100*100的PVC槽算法:100*100*0.012结果:120根四、辅材的计算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理由的走向;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

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理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ø25和ø20管的计算(通常ø25可以布6根线,ø20可以布4根线)。

计算时,以ø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ø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ø20的长度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ø20=2/3×B,ø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

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1.5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1.5m 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

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

=总辅料价格×10%9、底盒(86×86)的计算。

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五、设备材料的计算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1.1/305说明: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理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1.1中的0.1为富裕量,即10%。

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

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还有一点请注意网线的数量一般为300米左右,不到305米,如果这个工程线缆数量比较大的时候,这个也有考虑。

比如穿线设备端预留的线缆长度,也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根据您的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工艺来判断。

2、模块的计算。

为信息点的数量;3、双口面板的数量:总点数/2;4、48口配线架的计算。

总点数/48,如果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即各自覆盖的信息点数/48,然后相加,4U;5、线管理器的计算。

48口配线架不需要线管理器(自带),主要是给交换机,如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

1U;6、机柜跳线(2m)。

从配线架跳接到交换机的跳线+交换机之间的级联线。

7、工作站的跳线。

总点数的数量;8、RJ45头。

(机柜跳线+工作站跳线)×2×1.1;9、RJ45头护套。

为RJ45头的数量;10、三类大对数的数量。

从弱电井通过桥架到机房的距离+富裕量(大一些,因为大对数不能连接的);11、110DW2-100FT配线架(2U)。

一个为100对;12、110过线槽。

与110配线架的数量一致;13、110背板(4U)。

为:110DW2-100FT配线架数量/2;14、110C4连接块(每包10个)。

110DW2-100FT配线架为100对,即100部电话,它由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为25对,即由5个C4连接块和1个C5连接块组成(5×4+1×5=25),也就是说,100对大对数需要20个C4连接块和4个C5连接块。

15、110C5连接块(每包10个)。

同前;16、电话跳线(盘/100米)。

每根电话跳线需要1.5米。

17、RJ11头。

有电话的数量决定,如200部电话(200对大对数)需要200个RJ11头(另一端直接打在RJ11配线架上);18、电话柜(200回)。

根据电话点数决定;19、机柜(42U,24U)。

计算48口配线架、线管理器,RJ11配线架、交换机、服务器等的高度(U);六、光纤的配置说明:二层有一中心机房,另外有一子配线间,是4和7层还各有一个子配线间,3个子配线间各放置6芯室内多模光纤。

模接方式:需要光纤耗材和ST多模光纤连接器;熔接方式:需要单芯片多模ST尾纤,不需要光纤耗材和ST 多模光纤连接器。

七、如何更精准的计算线缆的数量首先计算线缆的数量应该根据施工图来计算,我们干工程按图施工,图纸核算才是整个工程预算的基本。

拿到施工图纸了,一般要按照图纸对照现场的桥架走向,是不是符合图纸的设计,确定了桥架的走向,主线路基本确定。

关于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的计算,尤其在是在弱电井内的线缆计算,首先要看楼层高度,再者就是弱电井设备安装位置距离桥架的距离,综合考虑,综合计算。

当然计算线缆的数量,一部分根据图纸,一部分根据现场,一部分根据经验,一部分根据施工队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