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作文5篇600字

影片主要讲述是一九二七年四月,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民众。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忠诚与背叛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忠诚与背叛观后感120__年_月_日,迎接党的十八大到来之际,在校领导的关怀之下,校党委组织我们全校党员同志们观看了极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忠诚与背叛》。
虽然我只是一位预备党员,但我还是很幸运的观看了这部电影。
《忠诚与背叛》这部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激励的故事,一九二七年四月,中华大地腥风血雨,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民众。
面对困境,登报脱党者有之,投敌叛变者有之,腐化堕落者有之,已经发展到五万九千多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考验,建立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机构,加强监督、纯洁组织,成为当务之急。
时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王荷波,中国共产党广东区监察委员会委员的杨匏安等,以中国共产党五大代表的名义向大会提出议案,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前身的诞生。
《忠诚与背叛》通过真实可信的历史故事、丰富生动的电影画面,展现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匏安等纪检战线革命先驱,为忠于党的事业、维护党的纯洁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英勇果敢的光辉形象。
看了这部电影我有很深的感触,接着我谈谈观看影片之后的几点感受:1.党是人民的组织。
影片一开始便是国名党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群众。
党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买武器,搞暴动,组织工人和农民运动。
2.党有铁的纪律。
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除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外,靠的就是铁的纪律。
党的纪律是我们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遵守的党内行为规范。
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党的性质、纲领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而制定的。
它涉及党内生活的各个方面,党的纪律一经制定,必须遵守,铁的纪律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3.党内是民主的。
警示教育片忠诚与背叛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4篇

警示教育片忠诚与背叛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4篇《忠诚与背叛》这是一部反腐巨制片,适合大家看,尤其是干部们,我们一定要做到廉洁办公,不要一时的贪而毁掉了前程,毁掉了自己所有的成绩,你观看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警示教育片忠诚与背叛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4篇。
篇一XX年8月9日,产业集团第一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反腐警示教育片《忠诚与背叛》,片中的主人公曾经皆是久经考验的省管领导干部,如今沦为“三湘巨贪”的反面典型。
屏幕上方,他们用苦涩的泪水和深深的忏悔,诉说着各自的蜕变历程、检讨着自己的堕落丑行;屏幕下方,观影的党员们时而议论纷纷,时而唏嘘不已,既为影片中的“反面”演员背叛组织、背弃初心扼腕叹息,更是再一次深刻反思了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和重担。
常言道:行端好比松傲雪,贪念犹似蚁决堤!总结这些落马官员的沦陷历程,虽然从政生涯不同、犯罪情节各异,但是共同点无一例外都是一部违反党纪国法、背离党性初心的堕落史。
唐代李群玉的《放鱼》诗中提到:“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一早便警示世人香饵好吃,鱼钩难咽的道理。
水中鱼正是因为贪食香饵而上钓者之钩,成了餐者盘中之物。
不管是蒋益民们还是张湘涛们,片中违法违纪的主人公们在接受组织调查时,无一例外都表示曾经掉入了情色交易的“美人窟”和熟人情义的“围猎场”。
经济问题和作风问题本就是孪生兄弟,一旦东窗事发,检举揭发之时,曾经风流男女间你侬我侬的所谓“担当精神”便如纸皮薄、利益和权贵场上结交的“仗义兄弟”将比刀剑利。
诸多警世的案例已不言自明,一个共产党员,如若漠视党纪国法,抛却忠诚和担当,那他必将成为诱饵的钩上物和糖衣炮弹的牺牲品。
以公为矛,锐不可当;以廉为盾,坚不可摧!反腐倡廉是党建路上永恒不变的主题,是永葆我党先进性的生命线,更是我们作为一名国企党员干部确保思想作风纯洁的必修课。
眼前“三湘巨贪”的现实教训证明,我们的企业必须用严明的党性纪律来约束和纯洁党员干部队伍,才能不断巩固我们的党建领航根基,实现“一支军队”的企业文化;我们的党员干部不管身居何位,都不要忘记“革命的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的道理,党员干部不光要恪守忠诚、以身作则,对待思想意识有动摇的同事,更要以良师益友或兄弟姐妹的的角色,进行积极引导和关爱帮带,真正把“一个家庭”的企业文化贯穿于日常点滴;我们的干部队伍必须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各自的岗位、忠诚于积极纯洁的信仰,形成你超我赶、追求进步的学习和工作氛围,把忠诚、担当、责任当作必修的“课题”,方能从思想意识领域真正实现打造“一所学校”的政治重任。
革命历史影片《忠诚与背叛》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革命历史影片《忠诚与背叛》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忠诚与背叛》片名的这两个对立的动词讲述了在清党的白色恐怖下,不一样人的抉择,是忠于党还是背弃党。
没有所谓的大腕,没有当红的青春偶像,纯粹地描述一段历史,在成本上也许不是鸿篇巨制,但精神价值将生生不息!我在想,是不是有的人生来就是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而牺牲、奋斗的。
以下是我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范文一上个星期四在学校组织下,我们观看了十八大的献礼《忠诚与背叛》,影片虽然没有很豪华的明星阵容,却更深刻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鲍安等纪检战线革命先驱,为忠于党的事业,维护党的纯洁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并时刻地鞭策着我们。
1927年,蒋介石政府对共产党员进行疯狂的捕杀,应对各种不利环境,部分共产党员在权利诱惑、严刑拷打下没能坚定住自我的信仰,从而出卖党背叛党。
有的登报脱党,有的将党内消息出卖给敌人。
其中印象较深的就是范阿根,开始利用党的军费还赌债,使得王荷波领导的工人运动得不到武器支援,陷入困境。
在这等错误下,党还是原谅了他。
他也信誓旦旦的说不会出卖党,可是,之后在应对个人生命与利益面前,他出卖了党,将重要情报泄露给敌人。
这等错误是坚决不能原谅的,涉及到原则上问题,党没有姑息他。
党的事业是光辉的,党的性质是纯洁的,绝对不允许这种不纯洁、信仰不坚定的人出卖党的秘密、背叛党。
王荷波、杨匏安等纪检先驱也为了更加坚守党的事业,保证党的纯洁性,在各种困难下主张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以对党内人士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督。
仅有严格的纪律,才能铸就一个坚实的组织,才能领到人民完成伟大的事业。
“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这句话在剧中反复出现,也时刻地在警醒着我们。
那些共产党人忠于自我的信仰,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民主,依然的奉献着自我的一切乃至生命,只为了这光辉的事业。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范文5篇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范文5篇该片主要讲述是一九二七年四月,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民众。
面对困境,王荷波和杨匏安以代表的名义向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终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忠诚与背叛》观后感范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忠诚与背叛》观后感12012年9月5日,我校党员教师在学校统一安排下观看了这部让人血脉贲张的《忠诚与背叛》。
影片讲述的是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的背景下,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内外受敌,外部,来自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和无辜群众;内部,快速成长拥有五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投敌叛变者、腐化堕落者……严峻的形势考验着党。
影片通过真实可信的历史故事,丰富生动的电影画面,展现了党的纪律监察组织成立的过程,讴歌了一批忠于党的事业,维护党的纯洁,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通过观看影片,我觉得能否保持政党的纯洁性是一个政党能否取得事业的成功的重要保证。
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快速发展,短短六年内就从五十多名党员发展到拥有五万九千多名党员的规模。
发展速度过快,缺乏组织与制度监管,必然导致鱼龙混杂,从而给党的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列宁曾经说过:“革命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在三段式的影片故事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第一段故事:清除叛徒范阿根的故事。
他曾经也是一个勇敢坚强的革命斗士,他曾经也为革命立下汗马功劳,他也原本心底善良,可最后为什么还是走上了叛变的道路?范阿根蜕变的道路和如今官场的某些人何其相似?这就像我们听过的一个老故事,温水中的青蛙,可以从沸水中逃生,缺不知不觉溺毙在温水之中。
因此,为了保持党的纯洁性,除了制度的健全,执行的坚定,更重要的是个人的自律!只有保持内心信仰的坚定,才能保证对事业的忠诚;只有不断清除内心的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思想的纯洁无暇;只有每一个党员廉洁自律,才能保证党的组织的纯洁,我们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进步!英雄,亦是凡人!面对亲情、友情、爱情,是屈从内心的软弱还是维护信仰的纯洁?面对金钱、权势、美色,是背叛曾经的誓言还是坚定忠诚的信念?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答案。
2024年忠诚与背叛观后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忠诚与背叛观后心得体会 (2)2024年忠诚与背叛观后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一)观看电影《忠诚与背叛》后,我深受触动和思考。
这部电影通过描绘一个复杂的人性图像,让我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忠诚和背叛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概念,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个人选择来判断的。
首先,电影展现了人们在面临困境时所做出的选择。
主人公经历了种种痛苦的考验,在身份、家庭和国家之间陷入了矛盾。
他被迫在忠诚和背叛之间做出抉择,最终选择了自己认为更为正义和人道的一方。
这引发了我对道德和伦理观念的思考,即在特殊情况下,人们是否应该违背金科玉律,去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其次,电影还探讨了权力和利益对人的影响。
在故事中,一些角色出于个人的权力和利益考虑,选择了背叛。
这让我深思,权力和利益是否可以成为背叛的动力?人们是否因为这些诱惑而背叛信仰和原则?同时,电影也表现了忠诚对于人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它是我们对于事业、家庭和社会的契约,毅然坚守才能建立起信任和尊重。
最后,电影还引发了我对信任和背叛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思。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纽带和基石,而背叛则会让这种信任产生巨大破坏。
观看这部电影后,我反思了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以及自己对别人的信任程度。
它提醒我要珍惜身边的人,建立起坚实的信任基础,并认真考虑自己行为对信任的影响。
总的来说,观看电影《忠诚与背叛》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示。
我认识到忠诚与背叛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一个复杂的人性问题。
在面对困境和诱惑时,我们需要保持对道德和伦理准则的坚守,并建立起信任的基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更加正义和和谐的社会。
2024年忠诚与背叛观后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二)《忠诚与背叛》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它揭示了人性中常常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观看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和心得体会。
首先,电影通过讲述主人公在一个特殊背景下的选择和行为,展示了人性中的忠诚和背叛的两种极端。
主人公在遭遇困境和压力时,一方面展现出对部队和国家的忠诚,不惜牺牲自己甚至与家人关系的代价;另一方面,主人公也面临着一些道德和伦理上的困境,需要做出可能会对他人产生背叛行为的选择。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忠诚与背叛观后感15篇忠诚与背叛观后感(一):《忠诚与背叛》经过真实感人的故事、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谱写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十名监察委员忠于职守、为党履职的光辉篇章,着力塑造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一任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匏安同志的英雄形象,热情讴歌了老一辈纪监干部为党的事业威武不屈、刚正不阿、忠于革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看完《忠诚与背叛》,我思绪颇多,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热血和活力所动容,同时也在思考,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一个人,如王荷波、杨匏安那样,在当年清党的白色恐怖下,甘愿放弃个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抛头颅洒热血的风险,无怨无悔的为一个党派的生存和发展弹精竭虑,死而后已?正如影片中王荷波所说:"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也正是这群人放弃了权利名望地位财富,选择了一条凶险万分,环境恶劣的人生道路,从事了一个注定不会显赫一时的事业--为中国富强民主独立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
回望历史,革命先烈为信仰而战的真实场景历历在目,他们的伟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
当前,作为新时期的...员,我们要时刻坚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坚定共产主义梦想信念,始终坚持...员的高尚情操。
在工作上,克难奋进,勇往直前;在权利和利益面前摆正位置,以强烈的使命感、职责感和荣誉感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争做一名合格的...员。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二):9月4号的午时,学校校组织学生党员观看了电影《忠诚与背叛》,此次的观影堪比党课教育,受益匪浅,感慨颇深。
近几年,内地影视关于党的主旋律献礼片层出不穷。
异常是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两部大片子大腕云集,众星闪耀。
雄壮的战争场面,逼真的政治风云气氛,足足吸引不少观众的眼球。
而相比之下,十八大献礼片《忠诚与背叛》既没有耀眼的群星,也没有大幅的战争场面,且表现的历史纵深也只是短暂的一瞬,可是那发人深省的回顾和反思,却也是毫不逊色的。
历史电影忠诚与背叛观后感5篇

历史电影忠诚与背叛观后感5篇在《忠诚与背叛》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我党坚守的民族复兴的大业尚未完成,我仅能成为我党道路上的一颗石子,或许在我党前进的方向上,或许遗弃在路旁。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历史电影忠诚与背叛观后感很久没有看这样的电影了,如果不是这次党员活动,我或许也不会关注这部电影。
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签到,但是观看中,我还是深深的被我党革命先烈的精神鼓舞,内心中那逝去的激情、斗志似乎重新又被点燃。
总觉得心里有那么一股气,在澎湃。
原来想应付下任务的想法被我放弃了,还是自己亲自写下了这么点体会。
我党先烈在那么严峻的白色恐怖中艰苦斗争,获得胜利。
这样的精神和斗志,扪心自问,我不及先烈的万分之一。
“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这句话在烈士王荷波的口中说出,不断地回响在我的脑中。
革命先烈口中的“我们的事业”应该是指同白色恐怖的斗争,但“永远存在的事业”应该是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世纪20年代正是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生死存亡的一线之间。
不断有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寻找道路。
国民党建立的初衷也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且取得了先机。
但是国民党在和我党的斗争中,失去了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机会,由我党带领我们民族逐步实现了民族的复兴。
纵观建国后,我党带领我国在一片废墟中,连一枚钉子都被称为是“洋钉”的环境下,取得的一项项伟大事业,内心中对我党的先烈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
虽然在建国后,出现了各种曲折,但都最终被克服,中华民族还在不断发展中。
近十年来,祖国的大发展,物质极大丰富,民族复兴有望,发展再次出现了曲折。
各种不稳定因素不断积累。
就像我们医疗工作一样,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医务工作者作为医疗工作的基石,不断受到不理性的伤害,社会充斥着对医务工作者的不理解,谩骂。
这些现象不仅仅在医疗行业出现。
这些曲折最终能否再次被克服?我抱着极大的期望。
人性向往着享乐,但是这些的取得必须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
电影《忠诚与背叛》优秀观后感范文700字5篇

电影《忠诚与背叛》优秀观后感范文700字5篇《忠诚与背叛》影片讲述的是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的背景下,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内外受敌,外部,来自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和无辜群众;内部,快速成长拥有五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投敌叛变者、腐化堕落者……严峻的形势考验着党。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今天,我校党员教师在学校统一安排下观看了这部让人血脉贲张的《忠诚与背叛》。
影片讲述的是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的背景下,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内外受敌,外部,来自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和无辜群众;内部,快速成长拥有五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投敌叛变者、腐化堕落者……严峻的形势考验着党。
影片通过真实可信的历史故事,丰富生动的电影画面,展现了党的纪律监察组织成立的过程,讴歌了一批忠于党的事业,维护党的纯洁,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通过观看影片,我觉得能否保持政党的纯洁性是一个政党能否取得事业的成功的重要保证。
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快速发展,短短六年内就从五十多名党员发展到拥有五万九千多名党员的规模。
发展速度过快,缺乏组织与制度监管,必然导致鱼龙混杂,从而给党的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列宁曾经说过:“革命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在三段式的影片故事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第一段故事:清除叛徒范阿根的故事。
他曾经也是一个勇敢坚强的革命斗士,他曾经也为革命立下汗马功劳,他也原本心底善良,可最后为什么还是走上了叛变的道路?范阿根蜕变的道路和如今官场的某些人何其相似?这就像我们听过的一个老故事,温水中的青蛙,可以从沸水中逃生,缺不知不觉溺毙在温水之中。
因此,为了保持党的纯洁性,除了制度的健全,执行的坚定,更重要的是个人的自律!只有保持内心信仰的坚定,才能保证对事业的忠诚;只有不断清除内心的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思想的纯洁无暇;只有每一个党员廉洁自律,才能保证党的组织的纯洁,我们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进步!英雄,亦是凡人!面对亲情、友情、爱情,是屈从内心的软弱还是维护信仰的纯洁?面对金钱、权势、美色,是背叛曾经的誓言还是坚定忠诚的信念?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忠诚与背叛》这部影片真实而艺术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创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通过真实可信的历史故事,丰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鲍安等纪检战线革命先驱,为忠于党的事业,维护党的纯洁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英勇果敢的光辉形象。
看完《忠诚与背叛》我的内心异常澎湃,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热血所动容,被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牺牲一切的精神所感动。
他们在对党的绝对忠诚给予一种信念和力量,使他们在黑暗的环境下同凶残的敌人做斗争的时候没有屈服,没有妥协,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终相信胜利的曙光终将到来。
然而,看完这部影片,我亦对过去我党内部的一些不坚定份子的背叛行为,深感痛心疾首,经受不住敌人的摧残折磨和金钱权力的威逼利诱,最终屈服在敌人的刺刀下,背叛了党,背叛了人民,给组织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面对现在由于党长期执政,地位变了,权力大了,有些人逐渐脱离群众,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肌体受到社会上腐朽思想和消极因素的侵蚀。
抵御不
住各种诱惑,一些党员干部不是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而是用来谋求私利,这些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根本对立的行为,必然为人民群众所不满,被人民群众所唾弃。
忠诚,源自于革命必胜的信念,对共产主义理想崇高的信仰。
忠诚,源自共产党人高尚的情怀,坚毅的品格。
听,王荷波傲然宣告: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会洒下同情的热泪。
他们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信念,不断砥砺自己,拒腐防变,自觉抵抗社会中各种糖衣炮弹的袭击不做党和人民的背叛者。
忠诚于党,坚定信仰,在忠诚与背叛的天平上,可以称量出一个人灵魂的重量,在生死抉择的牢狱之中,可以检验出理想信念的真假虚实,只有通过实践检验,通过时间考验,通过困难磨练,才能铸就真正的忠诚。
鉴往思今,革命先烈冒着生命危险努力为党工作,如今我们的条件如此优越,没有任何理由不发奋进取,干好工作。
今天,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无论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还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同样都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节操。
我们的先辈付出了一切,这些付出始终需要新的高度、新的可能性的展开来给予回应。
回望历史,革命志士为信仰而战的真实场景历历再目,革命先烈虽已化作千古忠魂,但这种精神的伟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
我们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应当奋发的工作,将先烈们播
下的精神火种接过来,让它发出耀眼的光芒,将这燃烧的火炬永远的传下去。
在新的征程中奋力前行,高举忠诚于党的大旗,续写新的辉煌!
十总居姚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