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随堂练习(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6第18课《古诗二首》同步测试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6第18课《古诗二首》同步测试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6第18课《古诗二首》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7题;共48分)1. (2分)爬的笔画顺序是________,共________画。

2. (5分) (2019二下·景县期末) 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3. (5分)根据意思写词语,再选词填空。

(1)先根据意思写词语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

________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________指不说话;不出声。

________(2)她默默无闻,总是________地做好老师布置的事。

(3)面对美国的贸易施压,我们可以________地拒绝。

4. (8分)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淘________ 祸________ 衰________ 绞________掏________ 锅________ 蓑________ 跤________5. (8分) (2019二下·鹿邑月考) 把下面的词语和音节连一连。

(8分)年龄________ zhē yǎn茁壮________ zhè táng懊丧________ nián líng地毯________ zhuó zhuàng杜鹃________ ào sàng蔗糖________ ní nìng遮掩________ dù juān泥泞________ dì tǎn6. (2分)我会默写。

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

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

7. (18分) (2019五下·南宁期中)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游园不值》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这是赞美________(季节)的诗。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后作业A-《古诗二首》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后作业A-《古诗二首》

课后作业A-《古诗二首》一、填空题。

1.用“\”划去错误的读音。

宿(sù shù)寺(sìshì)辰(chén chéng)庐(nú lú)2.加偏旁,变成本课新字再组词。

月+ = ()以+ = ()仓+ = ()京+ = ()3.按要求填空。

(1)“茫”是结构的字,偏旁是。

(2)“敢”的第一笔是,第七笔是,可以组词为。

(3)“野”的第五笔是,最后一笔是,可以组词为。

4.根据意思写诗句。

蓝蓝的天空下,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

风吹低牧草时,出现了原来藏在牧草中的一群群牛羊。

5.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恐惊天上人。

(1)“危楼”指。

A.危险的楼 B.高楼(2)“高百尺”是。

A.指楼有一百尺那么高 B.虚数,形容楼很高(3)诗人之所以不敢大声说话,是因为(4)诗人真的能摘到天上的星星吗?为什么诗人要说“手可摘星辰”呢?二、同步阅读。

夜泉[明]袁中道山白鸟忽呜,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1)这是一首()言绝句,应该怎样朗读才能表现诗歌的韵律?用“/”在诗中画出停顿。

(2)这首诗是()代的()写的。

(3)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欲”的意思是()。

A.将要 B.希望 C.需要②“化”的意思是()。

A.融化 B.变化 C.感化(4)“()”一句写到了山中突然传来的鸟鸣;“()”一句将山中的泉水比作洁白寒冷的雪。

A. 山白鸟忽鸣B. 石冷霜欲结 C.化为一溪雪(5)下面哪幅图更符合这首诗的内容?打“√”。

①②③()()()(6)这首诗描绘的环境是()的。

A.幽静、清冷 B.温暖、热闹 C.阴森、恐怖(7)给爸妈读一读这首诗,并试着背一背。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要划去的读音:shùshì chéng nú2. 阝阴示例:阴山亻似示例:相似艹苍示例:苍老忄惊示例:惊吓3.(1)上下艹(2)㇀示例:勇敢(3)丨亅示例:田野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 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的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19课《古诗二首》,其中包括王昌龄的《采莲曲》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我们将深入理解这两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学习诗中的修辞手法和用词特点。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这两首古诗,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并能够运用诗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并理解诗文内容,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领会诗中的意境,并能够运用诗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文的感悟。

2. 课堂讲解:先讲解王昌龄的《采莲曲》,解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然后讲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同样解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随堂练习:让学生默写这两首诗,并解释诗中的重点字词。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运用诗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采莲曲》荷叶罗裳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七、作业设计1. 背诵这两首古诗。

2. 运用诗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们对诗文的背诵和理解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对诗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同时,我也会尽量多提供一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在教学内容部分,我选择了王昌龄的《采莲曲》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进行教学。

这两首诗各有特色,分别描绘了采莲的场景和西湖的美景。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同步练习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同步练习

18.古诗二首基础过关一、选择正确的读音连线。

k ǒng l ǒng s ì ch én l ú笼 似 辰 庐 恐 二、看拼音,写词语。

b ù g ǎn ch ī j īngc āng m áng y īn sh ān三、比一比,再组词。

跟我学:形近字比较组词,先通过偏旁部首将下面的字进行区分,然后根据部首来进行组词。

比如“京、惊”中“忄”表示情感,因此“惊”可以组词“惊吓”。

能力提升四、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语句。

1.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 )2.建筑在山顶的寺庙。

( ) 3同“现”,呈现。

( ) 4.恐怕。

( )五、将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夜宿山寺危楼 , 摘星辰。

高声语,恐惊 。

【参考答案】一、kǒng恐 lǒng笼 sì似 chãn辰 lú庐二、不敢吃惊苍茫阴山三、北京惊险阴天明朗似乎以为苍白仓库四、1.穹庐 2.危楼 3.见 4.恐五、高百尺手可不敢天上人19.雾在哪里基础过关一、用“___”画出生字的正确读音。

淘(táo tǎo)于(yú yǘ)甚(sân shân)顽(wǎn wán)街(jiē gāi)躲(duǒ dǔ)二、读一读,写一写。

wú lùn sàn bùxiāo shībùjiǔ三、辨字组词。

论()于()步()消()伦()干()走()悄()能力提升四、照样子,写句子。

1.雾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2.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3.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五、给下面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2.雾把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都藏起来了3. 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4.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水藏起来呢【参考答案】一、táo yú shân wán jiē duǒ二、无论散步消失不久三、不论伦理于是干部散步走路消失悄悄四、1.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邮递员都会按时送信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18课《古诗二首》一课一练(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18课《古诗二首》一课一练(带答案)

2020-2021学年二年级上学期部编版语文一课一练第18课《古诗二首》一课一练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tián yě C āng máng guāng yīn jīng xià B ù gǎn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危( ) 敢( ) 惊( ) 阴( ) 茫( ) 角( ) 取( ) 凉( ) 阳( ) 忙( )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危楼:百尺:恐惊:茫茫:四、阅读李白的《夜宿山寺》,完成题。

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1.首句通过哪些词语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的?其实,这种手法在李白的其余古诗中我们也见到过,试写出连续的两句。

3.3.试赏析“恐惊天上人”一句中“恐惊”一词的妙处?第二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wēi lóu B ù gǎn jīng kǒng tiān C āng C āng( )( )( )( )yīn tiān sì hū tián yě yě máng máng ( )( )( )( )二、课文整体梳理。

1.《夜宿山寺》的作者是唐朝( ),这首诗用( )的手法。

把山寺的( )和夜晚的( )写得非常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敕勒川》哪两句交代的是敕勒川的位置,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 ),( ),( )。

三、查字典。

1.“宿”的部首是,除去部首还有画。

它有三个读音分别是:①xiǔ,②sù,③xiù,在“住一宿”“宿舍”“星宿”这三个词语中的读音分别是( ),( ),( )2.“似”的部首是,结构,在“相似”一词读“”,另一个读音是,可以组成词语。

19《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9《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9《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望庐山瀑布》和《绝句》。

通过这两首古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同时加强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朗读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古诗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两首古诗,掌握生字词,理解古诗大意。

2. 教学难点:古诗的意境理解和部分生僻字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两幅山水画,引导学生欣赏并描述画中的美景,进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

2. 课文学习(10分钟)(1)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逐句解释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大意。

(3)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用彩色笔画出生字。

3. 例题讲解(15分钟)(1)选取一首古诗,分析诗句中的对仗和韵脚。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平仄规律。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模仿例题,分析另一首古诗的对仗和韵脚。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5. 小组讨论(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古诗中的意境美。

(2)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书写两首古诗,用不同颜色标注生字词。

2. 在旁边列出两首古诗的对仗和韵脚,并用实例进行解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并分析其中的对仗和韵脚。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难点进行重点讲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古诗,了解古诗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同步练习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同步练习

8.古诗二首基础过关一、读一读,写一写。

照(zào zhào) 依(yī yí) 穷(qïng qiïng ) 尽(jìn jìng)二、读一读,写一写。

shàng lóu yān huāshān chuān yīcãng三、辨字组词。

炉())烟()楼()庐()桂()因()搂()能力提升四、请你从中选出正确的解释,并用“√”标出。

1.疑是银河落九天。

()A 好像B 怀疑 C疑惑2.欲穷千里目。

()A 想要B 欲望 C好像3.日照香炉生紫烟。

()A 白天B 日期 C太阳五、理解诗文内容填空。

1.《登鹳雀楼》诗人( )朝( )。

本诗中( )是借诗喻理。

告诉我们,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则要( )。

2.《望庐山瀑布》是( )朝诗人( )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 )的瀑布时写的。

我还知道《》、《》也是他写的。

一、zhào yī qióng jìn二、二、上楼烟花山川层次三、香炉庐山挂着桂林烟花因为楼房搂抱四、1.A 2.A 3.C 五、1.唐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断提升自己 2.唐李白庐山《静夜思》《赠汪伦》9.黄山奇石基础过关一、读一读,写一写。

nán bùyīwâi shēng qǐtiān gǒu二、我会组词。

部()位()每()狗()培()站()梅()拘()倍()拉()海()句()三、我会选词填空。

一块一座一棵一只一阵1.巨石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雄鸡。

2.()秋风吹来,黄叶纷纷落下。

3.生日那天,我吃了()大蛋糕。

4.山顶长着()高大的松树。

5.小明家对面有()高耸入云的山峰。

能力提升四、我会给带点的词语换一种说法。

跟我学:本题考察的是近义词相关知识,先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再选择意思相近的词语补充进去,新的词语填进之后读一读,检查句子是否通顺,语义是否不变。

【精品】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8课《古诗二首》一课一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精品】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8课《古诗二首》一课一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一课一练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lóu céng huǒ lú shān chuān guà zài jìn tóu ()()()()()二、比一比,组词语。

依()尽()挂()烟()衣()层()桂()因()三、选择带点字正确的解释。

1.疑.是银河落九天()①不相信②难于解难于断定的③猜忌2.白日依.山尽()①依靠②同意③按照3.欲.穷千里目()①需要②将要③想要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朝诗人()写的,这首诗作者看到()时写的,我还知道()也是他写的。

3.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香炉峰在阳光照射下生起紫色的烟雾,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挂在山前。

4.根据不同的环境运用诗句。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看瀑布。

当我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那么壮观,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

”5.这首诗最后两句运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第二课时一、选字组词。

炉护保()()子烟因()花()为尺尽()子()力云层()朵()次二、填空。

1.“烟”字用音序查字,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查()部。

2.“照”用音序查字,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查()部。

除部首外还有()画。

3.“楼”共()笔,第十一笔是(),部首是()。

三、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错误的打“×”。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是一千米高。

()2.《登鹳鹊楼》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

()3.“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上最高处落下来。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是,我感到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

()四、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随堂练习(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个字不是形声字?()
A.层
B.依
C.楼
2.选出下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
A.香炉(lú)
B.穷尽(jīn)
C.瀑(pù)布
3.关于这两首古诗,表述恰当的是()。

A.《望庐山瀑布》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

B.《望庐山瀑布》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

C.鹳雀楼和庐山在同一个省。

4.选择合适的字。

(1)(炉、庐)山有座香(炉、庐)峰。

(2)在一个(遥、摇)的地方,人们靠(遥、摇)船外出。

(3)他披着上(衣、依)(衣、依)靠在墙上。

二.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更上一层楼。

2.__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3.日照_______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白日___________,黄河入海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解析:B和C都是左形又声的形声字。

2.答案:B解析:“尽”在这里读四声。

3.答案:A解析:《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作品,鹳雀楼和庐山不是同一省份的。

二者相隔千里。

解析:结合课文主题回答,答案不唯一。

4.答案:答案:(1)庐炉(2)遥摇(3)衣依
解析:无
二.填空题。

4.答案:略解析: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