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导论》练习题(含答案)

经济学基础《导论》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经济学研究的是()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问题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D.政府如何管治的问题2.《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公共利益可以通过以下何种方式被最好地促进():A.政府对经济的管制B.好心市民的善行C.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D.对历史悠久的传统的坚持3.麦克花了500美元购买和修理一艘旧渔船,他预计一旦修理完成可以以800美元的价格出售。
可是后来他发现如果彻底修理完成另外需要支出400美元的修理费,这艘船他现在只能卖300美元。
他应该怎么做?A.他应该切断损失,300美元卖掉B.他不应该低于成本卖掉C.他应该把船彻底修理好卖掉D.无论哪种选择结果对他来说都一样4.下列中属于规范分析经济问题的是()A.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B.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C.北京市要限制私人小汽车的发展D.消费者如何对比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二、问题与应用1、 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受灾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动?请简要分析并说明理由。
答: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受灾国的经济资源(土地、人口、资本等)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受灾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可能会向左移。
2、假设世界上打字最快的打字员恰好是脑外科医生,那他应该自己打字还是雇佣一个秘书?并解释之。
答:他应该雇佣一个秘书。
设他作为脑外科医生工作1小时得到20美元,打字1小时10美元。
(外科医生比打字员工作1小时薪水高)。
秘书工作1小时8美元(秘书打字没有脑外科医生快,所以拿得少)他如果打字1小时只得到10美元,而作为脑外科医生工作1小时并雇佣秘书打字可以得到20-8=12美元。
3、假定政府规定年收入6万元,纳税20%,超过6万元以上的部分的税率为50%,请计算一下8万元收入的人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答案:应纳税额=6×20%+(8-6)×50%=2.2万元平均税率=∑税额÷∑收入=2.2÷8=27.5%边际税率=△税额/△收入=(8-6)×50%/2 =1/2=50%4、举例说明“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发挥调节作用的?答:“看不见的手”也就是市场规律或者经济规律,价格就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工具。
经济学导论复习题答案

经济学导论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如何生产B. 为谁生产C. 生产什么D. 如何分配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私有制B. 竞争C. 政府干预D. 自由交换答案:C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的是: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的总效用递减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额外满足感递减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总满足感递增D.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消费者对商品的总满足感递减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需求法则。
答案:需求法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也就是说,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2. 什么是机会成本?答案: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资源或进行某项活动而放弃的其他选择中价值最高的那个。
它强调的是选择的成本,即在有限资源下进行选择时所放弃的次优选择的价值。
三、计算题1. 如果某商品的边际成本(MC)是10元,平均成本(AC)是8元,且该商品的市场价格(P)是12元,那么生产者每生产一单位商品的利润是多少?答案:利润 = (市场价格 - 平均成本) - (边际成本 - 平均成本) = (12 - 8) - (10 - 8) = 4 - 2 = 2元四、论述题1.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可能的政府干预措施。
答案:市场失灵通常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外部性、公共品、信息不对称和垄断。
外部性是指个体或企业的行为对第三方产生未被市场价格反映的成本或收益;公共品是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商品,市场往往无法有效提供;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交易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垄断则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导致价格和产量的扭曲。
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包括:对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征税或限制其生产,以减少其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提供公共品,如国防、公共安全等;通过立法和监管减少信息不对称,保护消费者权益;对垄断企业进行反垄断立法和监管,促进市场竞争。
经济学导论练习题答案

经济学导论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A. 资源的分配B. 资源的创造C. 资源的利用D. 资源的保护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特点?A. 自由竞争B. 价格机制C. 政府干预D. 私有财产答案:C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的是: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增加C. 商品的总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D. 商品的总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保持不变答案:A4. 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设包括:A. 市场参与者众多B. 产品完全同质C. 市场信息完全透明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国民生产总值B. 失业率C. 通货膨胀率D. 企业利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包括:A. 替代效应B. 收入效应C. 消费者偏好D. 生产成本答案:A, B7.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供给曲线的位置?A. 生产技术B. 生产成本C. 产品价格D. 消费者偏好答案:A, B8. 以下哪些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工具?A. 货币政策B. 财政政策C. 产业政策D. 贸易政策答案:A, B9.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市场失灵?A. 外部性B. 公共品C. 信息不对称D. 完全竞争答案:A, B, C10. 以下哪些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A. 国际贸易的增加B. 跨国公司的扩张C. 国际资本流动D. 地方保护主义答案:A, B, C三、简答题11. 简述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
答案:边际成本是指生产额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而平均成本是指生产所有产品的平均成本。
在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会发生变化。
如果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那么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如果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则会上升。
12. 解释什么是机会成本,并给出一个例子。
(完整版)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习题:一、判断题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2.不同制度的社会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方法是相同的。
3.规范分析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为基础,不同的研究者对同样的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4.资源丰富的国家不需要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只有资源贫乏的国家才必须面临这些问题。
5.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和消费者的决策。
6.宏观经济学研究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等。
7.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8.某年某国经济增长率是3%,失业率是4%,这是实证表述。
9.我国现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10.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稀缺性和经济人假设。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何者说明了稀缺性?a 某些国家总是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进行生产;b 尽管资源是有限的,但是资源浪费大量存在;c 资源的数量总是能保证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d 资源是有限的,而欲望却是无限的。
2.实证表述是关于()的表述。
a 价格;b 数量;c 是什么;d 应该是什么。
3.在经济学领域中,研究单个市场的经济学分支被称为:a 宏观经济学;b 微观经济学;c 个体经济学;d 市场经济。
4.当经济学家们研究是否该采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刺激经济时,他们所采用的是a规范分析方法b实证分析方法c既有实证分析法又有规范分析法d不确定。
5.稀缺性的问题a.仅仅存在技术比较落后的时期b.仅仅存在于非常贫穷的国家中c.存在于所有国家中d.将来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消除。
6.下列选项中是实证表述的是a.政府必须降低食用油价格,以便让更多的人消费得起b.最佳的税率是零,因为零税率可以让人们拥有其所有挣得的收入c.经济学课程应该连续开设两个学期d.大学学费增加会导致申请上学的学生人数减少7.英特尔公司决定生产中央处理芯片,而不是存储器芯片,这最直接反映了a.生产什么的权衡b.如何生产的权衡c.为谁生产的权衡d.生活水平的权衡8.可利用的资源无法满足人们欲望的事实称为a.激励b.稀缺性c.为谁生产d.怎么生产9.以下为宏观经济学论题的是a.为什么个人电脑的价格一直在下降b.苹果价格上升如何影响了桔子市场c.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怎么样d.消费者如何决定购买手机的数量第二章习题:一、判断题1.汉堡包和炸薯条是互补品,如果汉堡包降价,炸薯条的需求就会增加。
经济学导论练习题答案

经济学导论练习题答案问题1:什么是需求法则?请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需求法则是指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关系。
例如,如果苹果的价格下降,人们可能会购买更多的苹果,因为他们现在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多的苹果。
问题2: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是什么?请解释其含义。
答案: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指的是随着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即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例如,一个人吃第一个苹果可能感到非常满足,但当他吃第二个、第三个苹果时,每增加一个苹果带来的额外满足感会逐渐降低。
问题3:什么是机会成本?请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高价值。
例如,如果一个农民选择种植小麦,他的机会成本可能是放弃种植玉米所能带来的收益。
问题4:什么是市场均衡?请解释其形成机制。
答案:市场均衡是指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市场上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状态。
形成机制是,当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而需求量减少;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而需求量增加。
最终,价格调整到一个点,使得供给和需求相等,达到市场均衡。
问题5:什么是弹性?请解释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答案:弹性是衡量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敏感度的指标。
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而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敏感度。
问题6: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PPF)?它说明了什么?答案: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图形,表示在给定资源和技术水平下,一个经济体能够生产不同商品组合的最大可能产量。
它说明了经济体在不同商品生产之间的权衡,即为了生产更多的一种商品,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生产。
问题7:什么是垄断?垄断市场有哪些特征?答案: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能够控制市场价格和产量。
垄断市场的特征包括:单一卖者、产品无替代品、进入壁垒高、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等。
问题8:什么是公共品?请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公共品是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商品或服务。
经济学导论复习题答案

经济学导论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资源的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
(A)A. 正确B. 错误2. 需求法则表明,其他条件不变,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B)。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不确定3.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感会逐渐(C)。
A. 增加B. 保持不变C. 减少D. 先增加后减少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这意味着它们(D)。
A. 可以自由设定价格B. 可以影响市场价格C. 必须接受市场价格D. 只能通过改变产量来影响价格5. 经济衰退通常伴随着(A)。
A. 产出和就业的下降B. 产出和就业的增加C. 产出的增加和就业的下降D. 产出的下降和就业的增加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供给曲线的移动?(A、B、D)A. 生产技术的变化B. 生产成本的变化C. 需求量的变化D. 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2.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包括(A、B、C)。
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价格稳定D. 收入分配公平3. 以下哪些是市场失灵的原因?(A、B、D)A. 外部性B. 公共物品C. 完全竞争D. 信息不对称三、判断题1.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在长期均衡时可以获得经济利润。
(B)A. 正确B. 错误2. 货币的三大功能包括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
(A)A. 正确B. 错误3.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的价格水平上升。
(B)A. 正确B.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
答:市场均衡是指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状态。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根据市场价格调整产量。
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企业会增加产量,导致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直至达到均衡价格。
相反,如果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企业会减少产量,供给减少,价格上升,直至达到均衡价格。
2. 描述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目标及其关系。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目标是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
经济学导论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The purpose of making assumptions in economic model building is toA.minimize the amount of work an economist must do.B.simplify the model while keeping important details.C.force the model to yield the correct answer.D.express the relationship mathematically.正确答案:B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A.Efficiency refers to the size of the economic pie; equality refers to how the pie is divided.B.Efficiency and equality can both be achieved if the economic pie is cut into equal pieces.ernment policies usually improve upon both equality and efficiency.D.As long as the economic pie continually gets larger, no one will have to go hungry.正确答案:A3、Rational people make decisions at the margin byA.following marginal traditions.paring marginal costs and marginal benefits.C.following marginal traditions.D.thinking in black-and-white terms.正确答案:B4、The invisible hand works to promote general well-being in the economy primarily throughA.the political process.B.peo ple’s pursuit of self-interest.ernment intervention.D.altruism.正确答案:B5、Causes of market failure includeA.externalities and foreign competition.B.incorrect forecasts of consumer demand and foreign competition.C.market power and incorrect forecasts of consumer demand.D.externalities and market power.正确答案:D6、A circular-flow diagram is a model thatA.helps to explain how the economy works as a whole.B.incorporates all aspects of the real economy.C.helps to explain how participants in the economy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D.helps to explain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正确答案:C7、When can two countries gain from trading two goods?A.when the first country can only produce the first good and the second country can only produce the second goodB.when the first country can produce both goods, but can only produce the second good at great cost, and the second country can produce both goods, but can only produce the first good at great costC.when the first country is better at producing both goods and the second country is worse at producing both goodsD.Two countries could gain from trading two goods under all of the above conditions.正确答案:D8、An economy’s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is also its consump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A.under all circumstances.B.when the rate of tradeoff between the two goods being produced is constant.C.under no circumstances.D.when the economy is self-sufficient.正确答案:D9、Absolute advantage is found by comparing different producers’A.input requirements per unit of output.B.opportunity costs.C.payments to land, labor, and capital.D.locational and logistical circumstances.正确答案:A10、Suppose Jim and Tom can both produce two goods: baseball bats and hockey stick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possible?A.Jim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baseball bats and in the production of hockey sticks.B.Jim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baseball bats and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hockey sticks.C.Jim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baseball bats and in the production of hockey sticks.D.Jim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hockey sticks and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baseball bats.正确答案:A二、判断题1、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evenly goods and services are distributed within society.正确答案:×2、If wages for accountants rose, then accountants’ leisure time would have a lower opportunity cost.正确答案:×3、A marginal change is a small incremental adjustment to an existing plan of action.正确答案:√4、Trade with any nation can be mutually beneficial.正确答案:√5、One way that governments can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is to ensure that individuals are able to own and exercise control over their scarce resources.正确答案:√6、Inflation increases the value of money.正确答案:×7、In the circular flow diagram, payments for labor, land, and capital flow from firms to households through the markets for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正确答案:√8、Points inside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represent inefficient levels of production.正确答案:√9、Interdependence among individuals and interdependence among nations are both based on the gains from trade.正确答案:√10、Trade allows a country to consume outside its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正确答案:√。
经济学导论习题及问题详解

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习题:一、判断题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T 2.不同制度的社会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方法是相同的。
F3.规分析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为基础,不同的研究者对同样的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T4.资源丰富的国家不需要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只有资源贫乏的国家才必须面临这些问题。
F5.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和消费者的决策。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T6.宏观经济学研究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等。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T 7.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T 8.某年某国经济增长率是3%,失业率是4%,这是实证表述(实证表述: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最低工资引起了失业规表述,应该是什么样子。
如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
T9.我国现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F10.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稀缺性和经济人假设。
T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何者说明了稀缺性?da 某些国家总是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进行生产;b 尽管资源是有限的,但是资源浪费大量存在;c 资源的数量总是能保证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d 资源是有限的,而欲望却是无限的。
2.实证表述是关于(c)的表述。
a 价格;b 数量;c 是什么;d 应该是什么。
3.在经济学领域中,研究单个市场的经济学分支被称为:ba 宏观经济学;b 微观经济学;c 个体经济学;d 市场经济。
4.当经济学家们研究是否该采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刺激经济时,他们所采用的是aa规分析方法b实证分析方法c既有实证分析法又有规分析法d不确定。
(实证分析研究的是“是什么”,是对事实的客观反映,不加入价值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习题:一、判断题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T 2.不同制度的社会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方法是相同的。
F3.规分析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为基础,不同的研究者对同样的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T4.资源丰富的国家不需要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只有资源贫乏的国家才必须面临这些问题。
F5.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和消费者的决策。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T6.宏观经济学研究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等。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T 7.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T 8.某年某国经济增长率是3%,失业率是4%,这是实证表述(实证表述: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最低工资引起了失业规表述,应该是什么样子。
如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
T9.我国现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F10.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稀缺性和经济人假设。
T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何者说明了稀缺性?da 某些国家总是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进行生产;b 尽管资源是有限的,但是资源浪费大量存在;c 资源的数量总是能保证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d 资源是有限的,而欲望却是无限的。
2.实证表述是关于(c)的表述。
a 价格;b 数量;c 是什么;d 应该是什么。
3.在经济学领域中,研究单个市场的经济学分支被称为:ba 宏观经济学;b 微观经济学;c 个体经济学;d 市场经济。
4.当经济学家们研究是否该采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刺激经济时,他们所采用的是aa规分析方法b实证分析方法c既有实证分析法又有规分析法d不确定。
(实证分析研究的是“是什么”,是对事实的客观反映,不加入价值判断。
实证分析重在用统计数据、模型等分析。
规分析研究的是“应该怎样”,加入了价值的判断。
规分析重在逻辑推理、论述道理。
)(规分析强调的是:应该是什么,既包含主观意识,建立在个人的价值的判断之上实例分析强调的是:是什么,既只回答或预测结果,但不对结果的性质加以判断就拿四万亿刺激计划来说吧. 规分析:它将致使人民财富贬值,虽然也可以使中国整体经济摆脱危机,【但明显是种短视的措施,是对民众的财富的掠夺】. 实例分析:可以预见中国经济会因这个措施而避免陷入严重衰退,人民币的购买力将受到影响,人民财富被稀释.)5.稀缺性的问题ca.仅仅存在技术比较落后的时期b.仅仅存在于非常贫穷的国家中c.存在于所有国家中d.将来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消除。
6.下列选项中是实证表述的是da.政府必须降低食用油价格,以便让更多的人消费得起b.最佳的税率是零,因为零税率可以让人们拥有其所有挣得的收入c.经济学课程应该连续开设两个学期d.大学学费增加会导致申请上学的学生人数减少7.英特尔公司决定生产中央处理芯片,而不是存储器芯片,这最直接反映了aa.生产什么的权衡b.如何生产的权衡c.为谁生产的权衡d.生活水平的权衡8.可利用的资源无法满足人们欲望的事实称为b a.激励b.稀缺性c.为谁生产d.怎么生产9.以下为宏观经济学论题的是ca.为什么个人电脑的价格一直在下降b.苹果价格上升如何影响了桔子市场c.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怎么样d.消费者如何决定购买手机的数量第一章一、二、第二章习题:一、判断题1.汉堡包和炸薯条是互补品,如果汉堡包降价,炸薯条的需求就会增加。
2.苹果的价格上升将使苹果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降低成本的技术进步将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4.当收入下降对某商品的需求下降,则该商品为低档商品。
5.如果某商品现在的价格是需求量大于供给量,那么,该商品价格将会上升。
6.某种商品的供给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和交易量减少。
7.假定炼钢用的铁矿石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钢材的均衡价格下降,交易量增加。
8.如果一种商品有许多替代品,其需求往往富有弹性。
9.如果某商品降价后总收益减少,则该商品的需缺乏弹性的。
10.长期供给一般比短期供给更缺乏弹性。
二、单项选择题:1.如果A商品价格上升引起B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那么A.A与B是替代品;B.A与B是互补品;C.B一定是低档商品;D.A一定是正常商品。
2.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
3.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导致: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
4.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X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A.用于生产X商品的资源价格下降;B.影响X商品生产技术进步了;C.X商品的价格上升;D.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
5.表示供给量减少的是:A.供给曲线向右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沿着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D.沿着供给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6.如果A是正常商品,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对A的需求:A.增加,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B.增加,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C.减少,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D.减少,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7.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均衡的交易量增加:A.需求与供给都增加;B.需求与供给都减少;C.需求增加与供给减少相结合;D.需求减少与供给增加相结合。
8.如果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突然增加,同时这种商品的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我们可以预料:A.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数量提高;B.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数量下降;C.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左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数量下降;D.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数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9.假定小麦市场的需缺乏弹性的,小麦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条件使小麦产量下降20%,达种情况下:A.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小麦产量下降20%;B.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小麦价格上升低于20%;C.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小麦价格上升高于20%;D.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小麦价格上升低于20%。
10.如果某商品小幅度降价会引起需求量大幅度变动,那么:A.需求缺乏弹性;B.需求富有弹性;C.需单位弹性;D.需求的价格弹性接近于零。
三、计算题假定表3-4是需求函数P Q d 100500-=在一定围的需求表: 表3-4 某商品的需求表(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弧弹性。
(2)请说明该商品的需否富有弹性,如果你是决策者,你期望降价还是提价以增加收益?第二章一、二、第三章习题:一、判断题1.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组合数量。
2.预算线的斜率是所消费的两种产品或服务相对价格。
3.效用表示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4.在基数效用条件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最后得到的各种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相等。
5.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
6.替代效应可分为价格效应与收入效应。
7.消费者对某种产品实际支付的价格总是低于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二、单项选择题1.某消费者只消费X、Y两种产品,其价格P X与P Y之比为2:1。
当消费者的总效用最大化时,消费者在这两种产品上最后消费的产品的边际效用MU X与MU Y之比为A. 1:1B. 1:2C. 2:1D. 1:42.消费者的目标是A. 其总效用或满足的最大化B. 其收入的最大化C. 其边际效用的最大化D. 其偏好的多样化3.一般而言,当一位消费者连续消费比萨饼时,他从第一个比萨饼中得到的消费者剩余()第二个比萨饼的。
A. 小于B. 大于C. 等于D. 既可能小于、又可能大于4.给定某消费者的一条预算线,如果所消费的两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变,而收入增加,那么,预算线会A. 向右移动,但不是平移B. 向左平移C. 向右平移D. 不变5.当正常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会引起需求量(),替代效应会引起需求量()。
A. 减少;减少B. 减少;增加C. 增加;减少D. 增加;增加三、计算题1.某消费者每月收入2000元,全部支出于X、Y两种产品。
已知X产品的价格为200元/件,Y产品的价格为100元/件。
请写出该消费者的预算线方程,并在图中画出该预算线。
2.假设某消费者一月把其收入全部用于消费X、Y两种产品,X、Y的消费量分别是50件和30件,已知两种商品的价格P X=3元/件,P Y=4元/千克。
该消费者每月的收入是多少?3.已知某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为:2100Q P=-+,当市场价格10P=时,请计算:消费者的需求量是多少?4.某位消费者每月有300元钱用于看电影和喝咖啡两项消费。
假定看一场电影的费用是60元,喝一杯咖啡的费用是30元。
她对这两种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变化如下:要实现效用最大化,她每个月应看几场电影,喝几杯咖啡?第三章一、二、第四章习题:一、判断题1.短期是指在这一期间只有一种资源是可变的。
2.从长期来看,所有的资源都是可变的。
3.收益递减规律表明随着资源投入量的增加,单位投入的边际产量最终会下降。
4.如果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则随着雇佣工人数量的增加,劳动的平均产量会增加。
5.总成本首先下降,然后随着收益递减发生作用,总成本随企业产量的扩大而上升。
6.平均总成本曲线,同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一样,呈倒置的U形。
7.平均总成本曲线通常经过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8.从长期来看,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成本,没有成本是固定成本。
9.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的任何部分都位于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的上方。
10.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是一回事。
二、单项选择题1.短期是指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a.经过一年或更短的时间b.所有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c.所有投入要素都是不变的d.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是不变的,其他投入要素是可变的2.从长期来看,a.只有企业使用的资本量是不变的;b.所有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c.所有投入要素都是不变的;d.一个企业要经历规模不经济阶段。
3.总产量除以工人数等于a 劳动的平均产量b.劳动的边际产量c.平均总成本d.平均可变成本4.在什么情况下,收益递减发生a.所有要素投入量增加,产量减少b.所有要素投入量增加,产量以较小的比例增加c.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产量减少d.增加1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其边际产量减少5.在什么情况下,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劳动的平均产量?a.劳动的平均产量处在最高点时b.劳动的平均产量处在最低点时c.劳动的边际产量处在最高点时d.以上选项都不对,因为劳动的边际产量永远都不等于劳动的平均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