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QT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合集下载

可治性罕见病—长QT综合征

可治性罕见病—长QT综合征

可治性罕见病—长QT综合征一、疾病概述长QT综合征(long QT interval syndrome,LQTS)是以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为特征的一种离子通道病。

常因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 T orsades de Pointes)导致晕厥甚至猝死。

该病在世界各地和各色人种均有发现,但在非洲黑种人和美国黑种人中较为少见。

根据一项对44 000名新生儿进行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在白色人种,健康活产婴儿的发病率约为1:2 000。

在这些婴儿中,QT间期超过470 ms的和超过460 ms的,可导致LQTS的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43%和29%。

因此,该病的发生与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自从1995年发现与本病相关的3个基因以来,随着分子医学的研究,现在已证实了13种导致LQTS的基因类型。

包括编码钾通道蛋白、钠通道蛋白、钙通道相关因子和膜适配蛋白的基因突变。

由KCNQ1、KCNH2和SCN5A突变所致的LQT1、LQT2和LQT3基因型占所有经基因检查确诊的LQTS患者的92%。

仍有15%~20%的LQTS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尚不清楚。

由KCNQ1和KCNH2辅勖β亚单位突变有关的LQT5(KCNE1)和LQT6( KCNE2)虽不多见,但其临床表型与LQT1和LQT2非常相似。

Jervell and Lange-Nielsen综合征则包括来源于双亲的KCNQ1纯合子和杂合子的突变,临床恶性度较高并与耳聋有关。

KCNJ2 (Kir2.1,LQT7)突变则可同时导致神经肌肉骨骼病变的Andersen-Tawil综合征。

而LQT4和LQT8-13只在少数家系和散在人群中发现。

二、临床特征主要为心律失常事件和心电图表现。

心律失常事件主要指尖端扭转型室速,根据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导致晕厥、心跳停搏,还可恶化为室颤而猝死。

未经治疗的患者,常在发生数次晕厥时间后,最终猝死。

而有些患者首次发作即表现为猝死,因此应对无症状患者进行治疗。

妊娠合并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妊娠合并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妊娠合并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梁美育;范卓然;华绍芳(审校)
【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卷),期】2022(49)5
【摘要】长QT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导致离子通道结构或功能异常的遗传性心脏疾病,心电图以QT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为特征,易发生心悸、晕厥、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甚至猝死等。

LQTS患者临床最常见的基因亚型为LQT1型、LQT2型和LQT3型,不同基因亚型的LQTS在突变基因、触发因素甚至心电图改变上均有差异,明确患者基因亚型,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及对心脏事件发生的预防。

有效预防心脏事件发生对LQTS患者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合并LQTS孕产妇在妊娠、产褥期将经历激素水平、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一系列生理性变化,均可能影响LQTS相关心脏事件的发生风险;其临床管理也不同于非LQTS 孕产妇,有必要了解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及围生期管理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5页(P580-584)
【作者】梁美育;范卓然;华绍芳(审校)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长QT间期延长综合征研究进展
2.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3.药物相关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4.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5.不应局限于离子通道——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研究进展及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胺碘酮治疗长QT间期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长QT间期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通过本研究发现,胺碘酮在治疗长QT 间期综合征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能够显著缩短QT间期,降低心律失常 的发生率。
02
胺碘酮改善患者生活 质量
经过胺碘酮治疗,患者的心悸、胸闷 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 显著提高。
03
胺碘酮总体安全性良 好
在本研究中,胺碘酮的总体安全性得 到验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多 数为轻微反应。
患者教育
监测指标
如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严重不适或疑似副作用,应立 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胺碘酮,以便医生及时采
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紧急处理
在随访过程中,医生应关注患者的心电图、甲状腺功 能、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 的副作用和风险。
PART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01
胺碘酮可有效治疗长 QT间期综合征
临床表现
LQTS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出现晕厥、猝死等。常见症状包括心悸 、胸闷、头晕等。
诊断
LQTS的诊断主要依据心电图表现,包括QT间期延长、T波异常等。同时,需要结合患 者的病史、家族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对于疑似LQTS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基因
检测以明确诊断。
PART 03
PART 04
胺碘酮治疗长QT间期综 合征的效果观察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
选择符合长QT间期综合征诊断标 准的患者,排除其他严重心脏疾 病和药物过敏者。
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胺碘酮口服治疗,观察 治疗期间的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症 状改善情况。
研究设计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或单臂研究设 计,设立相应的对照组或基线期 进行比较。
胺碘酮药物治疗介绍
药物作用机制

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诊治进展特点和管理

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诊治进展特点和管理

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诊治进展特点和管理滕腾;黄美容【摘要】Congenital long QT syndrome(LQTS) is a latent lethal cardiac channelopathy disease,most commonly seen in children and puberty.At the onset of the disease,some patients present with de pointe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syncope and sudden death as the first clinical symptoms,and most of them may have no obvious clinical symptoms.The diagnosis mainly includes family history,clinical features and electrocardiograph,while currently gene test is another essential methoed,obviously increasing the positive diagnosis rate.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LQTS consists of life-style modification,β-blockers,left cardiac sympathetic denervation,and implantable cardiacdefibrillator.Currently,insights of researches into LQT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recise and individualized.%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的心脏离子通道病,儿童以及青春期发病多见.发病时心电图表现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晕厥、猝死为部分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大部分人可无明显临床症状.LQTS的诊断主要从家族史、临床表现、心电图三个方面进行评分诊断,目前基因检查也成为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明显提高了阳性诊断率.对于LQTS的管理包括生活方式调整,β受体阻滞剂应用,左心交感神经切断术和可置入式心脏除颤仪.深入研究LQTS的基因以及临床特点将对LQTS的治疗越来越个体化和精准化.【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24【总页数】7页(P4936-4941,4947)【关键词】长QT综合征;β受体阻滞剂;左颈交感神经切断术;置入式自动除颤仪【作者】滕腾;黄美容【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上海2001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上海2001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4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临床表现为心悸、晕厥甚至猝死,心脏结构正常,心电图上可见QT间期延长、T波变化、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

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综述与讲座・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刘汝锦,徐书涛(淄博市张店区人民医院,山东淄博255025)关键词:长QT综合征;晕厥;猝死;基因突变;离子通道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09)41-0108-02长QT综合征(LQT.)是一种心室复极化异常致心律失常性疾病,是心律失常的常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体表心电图Q'r间期延长。

LQT.是一种致命性遗传性心率失常,患者常在生理应激和(或)精神紧张时出现晕厥或猝死,极少数也可以在休息或睡眠中猝死。

由于LQTS发生率较低,往往不被人们重视。

最近美国和欧洲统计有基因突变阳性的LqlS发生率为40一50/10万…。

我国目前尚没有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

1LQ-rs的遗传学特征在确诊的LQTS中,遗传学检测阳性者占75/%,绝大多数基因突变为错义突变,且多发生在编码区。

LQr.的基因表型包括各个层次,如基因异常蛋白功能生物物理表型(对电流的效应)、有异常功能引起的细胞表型(对动作电位、钙负荷效应)以及对组织器官表型(心电图、心律失常类型)所赋予的临床表型特征(如晕厥、猝死)。

在每一个表型水平、环境因素(酸中毒、自主神经活性、离子浓度)等都可影响临床表型。

已经在10个与LQTS连锁的基因上发现数百种突变,但绝大多数病例为3个基因突变所致。

这3个基因各编码1个对心室复极化有重要作用的心脏离子通道,由此产生的基因亚型分别是LQTl、LQ他和Lc∞。

多数研究报告发生在编码区内,这与离子通道内蛋自发生改变的氨基酸的位置有关,可能对LQ鸭预后有影响。

LqTSl是LQTS常见的类型,其与编码为Iks的疾病相关基因KCNQI功能丧失、突变有关,可导致Il【8或Il【r通道在细胞表面功能表达降低,而Iks是心脏肾上腺素能敏感电流,因此LQTSl患者发生晕厥或猝死与精神因素或生理应激有关,如游泳或跳水时呤】。

LQTS2是由编码为Il【r的KC.NH2功能丧失突变所致¨’3】。

长QT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及诊治进展

长QT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及诊治进展
长间歇依赖性LQTS 肾上腺素依赖性LQTS 中间型LQTS
概述
先天遗传性LQTS
先天性LQTS较少见 确切发生率尚缺乏精确的流行病学资料 根据大系列家族基因谱调查,估计发生率为1/7000-1/2000 美国每年约有3000-4000 例心性猝死于LQTS,尤其在儿童和年
青人,发生不明原因的晕厥和猝死均应考虑LQTS的可能性
LQT9
LQT10 LQT11 LQT12
LQT13 JLN1 JLN2
基因
KCNQ1 KCNH2 SCN5A ANK2 KCNE1 KCNE2 KCNJ2 CACNA1
染色体
11p15.5 7q35-35 3p21-23 4q25-25 21p22.1-22-2 21p22.1-22-2 17p23.1-24.2 12p13.3
长QT综合征的 心电图特征及诊治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张萍
概述
长QT间期综合征 (Long QT Syndrome, LQTS)是指心电图上 QT间期延长、T波和/ 或U波形态异常,临床 多表现为晕厥、猝死 的一组综合征
概述
LQT的分类
根据有无继发因素分类:先天性LQTS和获得性LQTS 根据临床症状有无家族倾向分类:家族遗传性LQTS和散发性LQTS 根据突变基因分类:13+2 根据TdP发作的诱因分类:
突变基因 KCNQ1
离子通道 钾通道
临床比 率
55%
基因比 率
42%
心电图表现 T波宽大
LQT2
1994
HERG
钾通道
40%
45%
T波低平、切迹
LQT3
1994
SCN5A
钠通道

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刘艳;张新霞;崔长琮
【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
【年(卷),期】2000(015)004
【摘要】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LQTS)是儿童和年轻人发作性晕厥和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结合新近文献,对遗传性LQTS的分子遗传机制、离子通道生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的最新研究予以总结.
【总页数】3页(P254-256)
【作者】刘艳;张新霞;崔长琮
【作者单位】710061,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710061,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710061,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
【相关文献】
1.ICD治疗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1例并家系报道 [J], 尹建国;张社兵;周婉明;唐良秋;范文茂
2.61个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家系成员心电图分析 [J], 刘文玲;胡大一;李志明;李翠兰;李运田;秦绪光;李蕾
3.起搏治疗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23例 [J], 康瑜;章隆泉;张琪;毛家亮;刘辉;何奔
4.1个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家系成员的遗传位点检测 [J], 胡绘;干学东;熊陈岭;郑芳
5.不应局限于离子通道——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研究进展及启示 [J], 马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长QT综合症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综述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长QT综合症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综述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长QT综合症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综述牛淑冬 黄泽林 赵 堃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所引起的心脏节律的异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 rhythmic drug,A A D)基本作用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改变其电生理特征而起抗心律失常作用。

通常按其电生理作用的不同分为4类(Vaug han Willims)[1]。

其中 类为钠通道阻滞剂,具有膜稳定作用,降低动作电位0相除极上升速率和幅度,减慢传导速度,延长A PD和ERP。

对静息膜电位无影响。

根据对钠通道阻滞作用的不同, 类药物又分为三个亚类。

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也抑制钾外流,以延长ERP最为显著。

包括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等; 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轻度减慢除极,缩短动作电位时间。

包括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等; c类明显抑制钠内流,对钾无影响,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速度。

包括普罗帕酮、恩卡尼、氟卡尼等。

类为 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 受体,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起搏电流、钠电流和L-型钙电流增加,间接降低传导和自律性。

包括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类为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的药物,抑制多种钾电流包括胺碘酮、索他洛尔、溴苄铵、依布替利和多非替利等。

∀类为钙拮抗剂,抑制慢反应细胞的除极和自律性,抑制触发活动,减轻心肌细胞内钙超负荷。

包括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等。

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由于A DD的应用引起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者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称为AA D的致心律失常(pro arr hy thmia)作用[2]。

大量的临床实践及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传统还是新型的A A D,均有致心律失常作用[3]。

根据1989年心律失常抑制实验(cardiac ar rhythmia suppres sio n t rial,CA ST)结果,AA D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是A AD引起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抗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正确及时识别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并采取相应对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种常于青少年发病的遗传性心律失常,迄今为止已发现20个致讲;髓Ⅳ凇;Sc舾A;基因特异治疗
QT syndmme(LQT)is
them
an
AbstI。act:Long have been
consensus
inherited an‘hythmia that is often
突变的,然后孕妇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否需要终止妊 娠。只是限于各种原因,目前真正能够实施该项检测 的机构还很少。
死的一组综合征。迄今为止已发现的致病基因有20
个,见表1[1-20]。
已知这种疾病的原因是患者从出生就携带了某些 基因水平的变异,导致心肌细胞里一些细微的改变,虽
然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结构正常,但心脏的功能异常可
LQ鸭等。

LQl'S基因检测原则
目前对LQ,I、s进行基因检测的专家共识推荐建议
是悼“:(1)以下情况推荐进行LQTl—3(KCⅣQJ、
KCⅣJ乾、SC肘A)的基因检测:基于病史、家族史及心
电图表型(静息12导联心电图和/或运动或儿茶酚胺 应激试验)心脏病专家高度怀疑LQrI’S的患者;无症状 的特发性QT问期延长者(其中青春前期QTc>0.48
4从LQ佟致病机制入手探索基因特异性治疗
从LQrI’S第一个致病基因发现起,研究者就一直 希望通过对各个基因致病机制的透彻理解来找到纠 正治疗的方法。但这些遗传疾病致病机制的多样性
异丙肾上腺素后,跨壁不均一性增大,T波形态改变, QT间期进一步延长,出现TdP。这些结果可以解释
LQTl患者在安静状态时多显示正常形态T波,大多 无症状;而运动后交感兴奋可诱发双峰T波,运动后 早期出现一过性宽大T波,心室复极不均一性增大, QTc延长。LQTl患者心脏事件多发生在剧烈运动中
或运动后。从理论上讲,B一肾上腺素能刺激可以增加
3.3
LQTl的致病原因,在于跹ⅣpJ基因突变降低了
心肌复极外向电流的主要成分,∽使心室肌复极延
迟,QT间期延长。从经动脉灌注的犬心室肌楔形组织 块标本LQTl模型上观察到,j。;降低引起心外膜、中层 (M细胞)和心内膜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比较均 一的延长,产生QT间期延长和正常形态T波,不伴显 著的心室复极不均一性改变和心律失常。但当加入
(表1)。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
方各带一个相同或者不同的突变,然后同时把突变传 给了子代。这种情况下子代的患病概率理论值为
25%。由于患者携带两个突变的累加效应,通常这种
亚型的患者临床症状更严重,发生致命性心脏事件的
概率也更高。
表l长QT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
注:各亚型根据相应研究发表的时间先后顺序命名排列。
LQls的致病基因外,最近还发现了2个真正与
diLQTS有关的基因:A£GJO日和ACⅣ9(见表1)。 在临床实践中,避免药物致QT间期延长应注意 以下几点:(1)不使用超过推荐剂量;(2)对已存在危 险因素的患者减少使用剂量;(3)避免已知延长QT间
万方数据
!坠鱼箜疸堂进星兰Q!垒生!!旦箜!i鲞箜鱼翅丛出鱼型i竺堂!旦尘:垒堕!塑i1 2Q!堡:堕!:!!:堂:鱼
3 3.1
用。LQ他是由于艇足G突变降低了心肌复极外向电
流,∽使心室肌复极延迟,QTc延长。大多数册尺G 突变引起胍尺G蛋白在细胞内的转运障碍,使之无法
在膜上表达或表达缺陷,导致j。,离子流减低。
在犬心室肌楔形组织块标本LQ他模型上观察 到,降低的,。,引起心外膜、中层(M细胞)和心内膜细
胞APD不均一性延长,以中层(M细胞)为主,跨壁不 均一性增大。尤其在低钾的条件下,心电图上产生双 峰T波,再介人异丙肾上腺素,可诱发TdP。与LQTl
突变引起
脏K+通道的a亚基。KC,v艘与MinK的同源蛋白
MiRPl(由朋ⅣE2基因编码)组成一个有功能的离子
通道,在心脏中产生快速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 电流主要在平台期或随后的3相快速复极相期起作
族成员及相关亲属进行该特定突变的检测(I类推 荐)。(4)对药物诱发TdP的先证者应考虑行基因检
技术水平还不能保证给所有的LQ偈患者检测出他们 的致病基因,只有其中的80% ̄85%可以通过专门的检 测机构获得他们确切的致病基因信息。 由于LQ,I's的遗传方式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所以在一个病人身上发现突变后,其突变遗传给后代 的概率大约是50%。理论上讲,通过孕期的早期基因 筛查还是可以检测出胎儿是否携带有其亲代的基因
・627・
期的药物联合使用;(4)药物诱发TdP的幸存患者和 猝死者家族成员进行可能的基因筛查,是否存在隐性
突变造成,。。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时,,。。通道不再受 B一肾上腺素能刺激所支配,心室复极离子流的总效应 变为内向电流增加,外向电流减少,APD延长,引起后 除极,甚至诱发TdP和Vf,以至猝死。治疗量的B受体 阻滞剂可防止运动中的双峰T波和运动后的宽大T 波,避免心室复极不均一性增大和运动引起的QTc进
LQ,I’S的主要亚型(LQTl~3)及其发病机制 LQTl的致病原因
有别,LQ他患者在安静状态下呈现的双峰或切迹型T
波反映了其心肌复极的不均一性,惊吓或情绪激动往 往诱发心脏事件。有人发现补钾疗法可使T波切迹 变浅、心室复极不均一性降低、QTc缩短。但其保护作 用还有待于大样本资料积累后评估。,。,离子通道对 药物敏感,是绝大多数获得性LQTS的靶通道。
QT
Syndr锄e
(胁口n cen把r,Pe尼i增跏讹船妙Peopfe’s月。印施Z,Be坑ng 100044,吼in口)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34(2014)06舶25m5
DOI:10.3969/j.issn.1004—3934.2014.06.001
,瞄缓後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K∥决速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N。:铺电流;毛“:L型钙电流;diLQT:药物引起的LQ眄;s!DS:婴儿猝死综合征;
ATs:Andersen-Tawil综合征;TS:Timothy综合征;Af:心房颤动
另外,药物引起的长QT综合征(dmg・induced
上市药物撤出市场的最常见原因。尽管这种不良反 应在人群中相对少见(小于十万分之一),QT间期延
!坠查蟹痘堂迸屋至Q!堡生!!旦箍箜鲞筮鱼期丛生鱼地!旦垫:丝竺坐!至Q!生:堕!:堑:些:鱼
・主题综述・
・625・
长QT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李翠兰王震综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44) New Progress
U Cuilan.WANG Zhen
on
Pathoge玳sis
of Long
测(Ⅱb类推荐)。(5)如果LQTl~3突变检测阴性, 但有QTc问期延长,应考虑基因再评价,包括重复基 因检测或进行其他更多致病基因检测(Ⅱb类推荐)。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专家推荐是从基因筛查所需 的时间、费用等方面的投人产出性价比来评价的,随 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现在新一代测序技术(靶标 捕获与测序)从费用和实用性上都已走近了临床心2。。
are
recommendations for
genetic testing
to
screen
these 3 genes. The most adVanced progress comes f而m research
on
LQT2.
7nle major mechanisms include tm£Eic defective,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tramcking defective
LQT,diLQT)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获得性LQTs。通常与 抗心律失常药、抗组胺药和抗精神病药有关。这些药
物被证明通过延长QT问期,导致TdP,占所有处方量 的2%~3%。大多数导致QT间期延长的药物阻滞心
长也不总是诱发TdP。其他因素如心力衰竭、心室肥
大、女性、低钾血症、隐性LQTS(存在基因突变而QT 问期仍在正常范围)、猝死家族史等影响心脏的复极 稳定性,也与药物诱发的TdP有关。除引起遗传性
80%,致病基因分剐为愆ⅣQj(,。。)、K伽(,K。)、sc舾A(Na),故关于基因筛查专家共识建议只筛查LQTl—3。在3个主要亚型
中,目前研究最多的是LQT2。主要涉及的机制有突变导致蛋白转运障碍、无义介导的mRNA衰减、翻译重启造成N端截短蛋白、影 响PAs域蛋白折叠及与其他部分的相互关系、全长Kvll.1a异构体转换为c端截短的Kvll.1a-us0等。也探讨了对应这些机制 的基因特异性治疗策略。 关键词:
seen
in children.There
are
20 disease-causing genes that
found,锄ong
IJQTl~3 LQ7rls
account
fbr
80%,naIIled鼢州QJ(,Ks),KCⅣ日2(k,)aJld.s(MA(Na),respectiVely.Expert
肌细胞缓慢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J『。。),类似艇RG基
因突变所导致的LQT2。1%~8%的患者接受QT闾 期延长药物会表现出QT间期延长或发展为TdP。因 为QT间期延长易感者容易出现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如 TdP和心室颤动(vf),所以该种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死 率可达10%~17%。因此diLQT是过去几十年里已
NH2一te瑚inally
on
truncated channel by these mechanisms
are
reinitiation of translation,reduced PAS domain stability,isofonn switch,et a1.(kne-8pec击c interventions based also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lo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