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贴设计的风格

合集下载

什么是招贴设计

什么是招贴设计

什么是招贴设计招贴又名“海报”或“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分布在各街道、影剧院、展览会、商业闹区、车站、码头、公园等公共场所。

国外也称之为“瞬间”的的街头艺术。

招贴相比其它广告具有画面大、内容广泛、艺术表现力丰富、远视效果强烈的特点。

大概对于我们学设计的人来说.提起广告。

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招贴。

1.画面大招贴不是捧在手上的设计4而要张贴在热闹场所,它受到周围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必须以大画面及突出的形象和色彩展现在人们面前。

其画面有全开、对开、长三开及特大画面(八张全开等)。

2.远视强为了使来去匆忙的人们留下印象,除了面积大之外;招贴设计还要充分体现定位设计的原理。

以突出的商标、标志。

标题、图形.对比强烈的色彩,或大面积空白、简练的视觉流程.成为视觉焦点。

如果就形式上区分广告与其它视觉艺术的不同,招贴可以说更具广告的典型性。

3.艺本性高就招贴的整体而言,它包括了商业和非商业方面的种种广告。

就每张招贴而言.其针对性很强。

商业中的商品招贴注注以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摄影、造型写实的绘画和漫画形式表现较多,给消费者留下真实感人的画面和富有幽默情趣的感受。

而非商业性的招贴,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艺术表现力丰富。

特别是文化艺术类的招贴画,根据广告主题.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尽情施展艺术手段。

许多追求形式美的画家都积极投身到招贴画的设计中,并且在设计中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设计出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招贴画。

不少现代派画家的作品就是以招贴画的面目出现的.美术史上也曾留下了诸多精彩的轶事和生动的画作。

我们要充分发挥招贴面积大。

纸张好、印刷精美的特点.通过了解厂家、商品、对象和环境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其新颖的构思、短而生动的标题和厂告语,具有个性的表现形式,强调招贴画的远视性和艺术性。

“招贴”按其字义解释,“招”是指引注意,“贴”是张贴,即“为招引注意而进行张贴”。

招贴的英文名字叫“poster”,在牛津英语词典里意指展示于公共场所的告示(Placard displayed in a public place)。

招贴设计

招贴设计

招贴设计概述30年前就有一种说法,“招贴已经不再是广告宣传的主要媒体了”。

除了报纸、电台、电视、杂志四大媒体以外,互联网等新媒体不断涌现,然而世界范围内的各类招贴设计展越办越多、越办越大,每年招贴的制作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发的增加了,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的活力便是印刷品大量增加的一大原因。

古代中国、古埃及、和西亚的文字发明,是人类信息传达文明史的第一次革命。

据说目前仍保留在伦敦博物馆中,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张招贴,是英国军队在埃及古城底比斯遗址发现的一份3000年前的寻人文字招贴,招贴大意是用一个金币悬赏捉”逃跑的奴隶“。

作为媒体的一种形式,招贴具有可复制和可传播性,它的可复制性有赖于印刷术的出现。

8世纪前后我国产生了雕刻印刷,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世界上最早的招贴埃及的一张寻人文字广告,内容为追捕一名逃跑的奴隶。

中国最早的招贴,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一张印刷广告。

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印刷广告。

现代招贴的诞生:法国著名画家和设计师朱尔斯。

谢雷特制作的第一张彩色石版招贴的产生。

招贴时广告中的一种特殊的,也是一种最早的形式,招贴是一种以传达信息为目的,以印刷媒介为主的,招贴为形式的广告。

也可以说,招贴是广告的一种特殊媒介形式。

招贴的基本概念(一)招贴与海报与宣传画招者,举起来吸引别人看,贴者,到处招贴。

海,说明范围很大。

报,是发布,告诉大家。

招贴、海报、原本是指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街头巷口)张贴的大量复制的纸质印刷视觉广告,以告诉大家某一个事情。

我们中国所谓的宣传画实际就是招贴、海报。

(二)构成招贴的基本要素<图形、文字、色彩>招贴的基本要素之一,招贴设计中的图形。

设计师在设计不同类型的招贴时,一般都会选择不同的图形形式,我们大致可以分为“具象图形”“装饰图形”“抽象图形”“漫画图形”“标志图形”等。

基本要素之二,招贴设计中的字体。

“字画同源”是指在创意文字过程中,图画和文字的关系。

招贴设计发展及风格流派

招贴设计发展及风格流派

响。
2020/9/25
埃尔·李西斯基,是最成功地实现构成主义理想的设计师,《红色楔子攻打白色》用纯 抽象的几何图形构成,设计元素具有象征意义,红色三角为布尔什维克,白色图 形为克伦斯基的“白”军,红色锐角侵入白色圆形,碎片四溅,具有很强的力度 感。
这是一幅典型的运用抽象 图形来表达社会政治观点的招 贴,也是俄国构成主义设计最 为典型的招贴作品之一。
2020/9/25
客船诺曼底号宣传招贴(1935年)
构成主义运动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 又名结构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
十月革命前后,俄国掀起了构成主义运动。构成主义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和
浮雕技法,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同时也吸收了绝对主义
的几何抽象理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和浮雕构成物,对现代雕塑有决定性影
2020/9/25
1897年的商业招贴/阿尔丰斯·穆夏
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于1925年起源自法国,后流行于世界,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主导
设计风格之一。

在工业迅速发展、商品日益繁荣的形式下,仍然留恋手工业生产的新艺
术运动,已不能适应机械化生产的要求。以法国为首的各国的设计师,纷纷
站在新的高度肯定机械生产,对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现代建筑和各种工业
2020/9/25
《格尔尼卡》/毕加索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受西 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而创作的,这 幅画将画家的表现手法、主题思想和 个人情感完全统一起来,更重要的是 毕加索发展了拼贴画的表现手法。
2020/9/25
《亚威农的姑娘》(1970年)/毕加索
由不同组件组成的人 体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观看。

招贴设计的风格和色彩

招贴设计的风格和色彩

招贴设计的风格和色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招贴广告,它们以生动形象的图案和文字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传达着各种信息和产品促销的信息。

而在这些招贴广告中,其风格和色彩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们可以有效地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和记忆力,提升广告效果和推广效果。

一、招贴设计的风格招贴广告的风格多种多样,根据其产品的特点和推广方式的不同,采用的设计风格也会有所不同。

一些常见的风格包括:1、极简主义风格极简主义风格的设计,强调简洁、明了和准确的概念,通常使用单一的颜色、大小和形状来表现出设计的主题。

这种设计风格非常适合一些面向职业人士、高端消费群体的产品广告,如高端服装、餐饮和珠宝等。

2、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觉风格,强调对创意的重视和表现力的提升。

艺术风格的招贴广告通常使用了丰富的颜色和形状,有时还融入了一些艺术元素,如手工画、水彩画等。

这种设计风格通常可以吸引那些对艺术有较大兴趣的消费群体,如些文化、艺术或音乐等产品的广告。

3、现代风格现代风格强调创新和时尚的特色,通常采用喜欢圆角、渐变或者具有立体效果的图案设计,使得其在视觉效果上非常醒目。

现代风格的招贴广告常常用在一些年轻、时尚、休闲的消费领域,如手机、运动品牌和科技产品等。

4、复古风格复古风格以浪漫和怀旧为特色,通常使用古早味的色彩和图案表达。

复古风格的招贴广告通常被用于一些老年人或一些深受年轻人喜爱且有历史底蕴的产品广告,如书籍、文具和手工艺品等广告。

二、招贴设计的色彩招贴广告的颜色和使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配色可以为广告带来丰富的情感和氛围,从而提高广告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一些常见的配色包括:1、红色红色是最常用的颜色之一,它传达了强烈的情感和热情,通常用于食品、商业促销和运动产品等广告。

红色的设计可以提高视觉效果,并且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2、黄色黄色通常表示快乐、乐观等情绪,这种色彩在广告中可以有效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且让人产生愉悦的联想。

招贴设计——瑞士风格

招贴设计——瑞士风格
使得平面设计版面简明扼要,清晰明了, 既有高度的视觉传达功能,又有强烈的秩序 感和时代感。
左图《四重奏》——1958 右图《Tannhauser Bluthochzeit》 – 1966
招贴设计
Poster Design
9
约瑟夫•穆勒•布洛克曼( 苏黎世学派)
Josef Müller-Brockmann
倡导将图形、照片、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构筑在 数学网格上,并使之出现秩序、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招贴设计
Poster Design
8
约瑟夫•穆勒•布洛克曼( 苏黎世学派)
Josef Müller-Brockmann
风格特点
约瑟夫•穆勒•布洛克曼是20世纪50年代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的奠基人。
德国的包豪斯学院解体后,瑞士的设计 师继承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发展出一种网 格结构系统,在数理逻辑的基础上将版面分 割出一系列分界线和骨格点,在版面的结构 中寻找图片与文字的相互联系以及图形与文 字的位置。
左图为《Les Noces》(婚礼)——1988 右图为Botta/ter Design
18
安东•斯坦科夫斯基
Anton stankowski
风格特点
在表现科技和现代工业题材方面具 有卓越贡献。
他把科学和工程的观念、物质的运 动和特征及其内在的概念,成功地转化 为抽象的形态,并运用构成主义等设计 语言,创造出了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简 洁图形,有效地传递了信息。
注重视觉设计元素的强度和明晰度,使之适 合功能性传播的要求,强调抽象、具象图形的高 度概括、简洁,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性。
在数学比例、几何空间分割、无衬线字体运 用等方面具有独到的创新意识。
注重形式和功能的统一、字体的易读性和信息传达

浅析法国招贴设计风格

浅析法国招贴设计风格

达达晚会 1922
置换,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受到了达达主义的影响。
代表人物:马塞尔· 杜尚、让· 阿尔普、斯维特斯· 杜斯 杜斯堡 的招贴作品

超 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以达到吸
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 引和刺激人为目的。形象虽然是怪诞的,可是其用意和目 的却是非常明确的,实际上已摆脱了超现实主义的神秘色 彩。这种怪异的手法,能够使人更了解其用意,也更能够 引人注目,引发联想。 超现实主义创造的表现形式和技法,
和招贴作品
粹平面化的装饰性是拼贴画风格的精髓所在。
达 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巴黎是
达主义,语源于法语"达达"(dada),是二十世纪 这一流派的活动基地。达达主义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 打倒一切。因此,达达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 现。达达主义20世纪的艺术和招贴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当代招贴设计中,对世界名画中形象进行夸张、变形、
入20世纪之初,现代主义艺术的各种风格和流派标
响了招贴设计家的创作理念。他们摒弃旧有的设计模式, 将绘画和设计的各种风格互为交融,创作出了多种风格的 招贴。其中,起源于法国的装饰艺术、立体主义、超现实 主义等将法国的先进艺术思想带入招贴中,并对欧美和世
界的招贴产生深远影响。招贴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和绘画作品
大众汽车广告
记忆的永恒 1931
超现实主义、对20世纪的艺术做出了严肃认真的贡献。在 他所描绘的梦境中,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 达利风格的 将普通物像并列、扭曲或者变形。达利对这些物像的描绘 招贴作品 精细入微,几乎达到毫发不差的逼真程度,使幻想具有真
实性。
波兰骑士 1954

招贴设计手法

招贴设计手法

招贴设计手法
1.精简清晰设计:使用简单的色彩和清晰的字体,让招贴信息一目了然。

2.醒目的主题:设计一个令人难以忘记的主题,以吸引人们停下步伐
看它。

3.色彩搭配:使用一种或两种颜色来传递信息,并让它们互相衬托出
重点。

4.大胆的字体:使用大号字体来突出主要信息,增加信息的吸引力。

5.充分利用空间:通过在画布上选择合适的大小和形状,使信息更加
突出。

6.突出产品优点:明确表现产品或服务的特点,让消费者知道它们为
什么是不可或缺的。

7.创新手法:使用不同的设计手法或图像使招贴更加有趣、独特和引
人注目。

8.品牌经营:在招贴上展示品牌标志和口号,使消费者对品牌留下深
刻印象。

9.简短的句子:使用短而简单的语句来传达信息,让人们更容易接受
和记住。

10.人性化设计:使用图像和形象必项人类情感,使广告更具感染力,刻画出全新的视觉期待,吸引消费群体。

论国外招贴设计的风格及特色

论国外招贴设计的风格及特色

论国外招贴设计的风格及特色一、瑞士招贴学派瑞士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招贴大国的地位。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瑞士的设计师们着手探索一种新的设计风格,由于这种风格简单明确,具有很好的视觉传达功能,因而很快传遍世界,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的平面设计风格,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

瑞士的招贴设计也深受“国际主义风格”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在于注重字体在招贴中的传达信息作用。

瑞士设计师喜欢把字体变形、重组,作为招贴的主要图形来使用,达到非常强烈的平面效果,如罗丝玛丽蒂斯为个人作品展设计的招贴(图2),将自己与合作者名字的首写字母“O”、“T”并置排列,两个字母紧靠而又独立,形象地展示出两个人的工作方式,其直接、清晰、饱满的风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曾获华沙招贴双年展金奖。

除了重视字体设计,瑞士招贴的另一个特点是高度的次序化、理性化和功能化。

马克斯比尔的作品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设计时首先以纵横的线条为中心,把平面空间划分为几个简单的功能区域;然后以方格组成网状框架,将每个方格作为基本模数单位;运用数学比例进行版面编排,设计上强调次序化,将平衡、对称、比例、对比互补关系等视觉内容清晰明朗地表现出来。

20世纪70年代,瑞士巴塞尔的一些设计师发起了“新浪潮”平面设计运动,他们感到瑞士发展起来的国际主义风格有单调、刻板、缺少人情味的弊病,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审美需求。

在沃夫根魏纳特的影响下,一批年轻的瑞士设计师组成了后现代平面设计集团,在招贴设计中探索新的可能性。

如今瑞士的招贴艺术已非常多样化,每一位设计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如米修英博顿带有传统瑞士风格的文字招贴,斯切拉瓦格看似迷乱却又迥然有序的蒙太奇招贴,尼古拉斯特罗斯勒充满活力的爵士乐招贴,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高度重视招贴的信息传达功能,这是与瑞士招贴学派的功能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的。

较之其它学派,波兰招贴设计起步较晚,但艺术水准极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冈特· 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二战 结束时他才8岁,他的童年是在炮声、废墟 和饥饿中度过的,当时处于饥饿时期的德 国人发现,从美国引进的土豆经过二十天 的种植就可以食用,是土豆救活了德意志 民族。由于这段特殊的历史,土豆在德国 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有种植的文化、储 存的文化、烹调文化。土豆使兰堡度过了 苦难的童年,土豆救活了兰堡,没有土豆
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兰堡设计了约3000幅招
贴,每一幅招贴后面都有一则故事。他的招贴画多次在 国际艺术大展和双年展上获奖,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 他的几幅作品作为永久藏品珍藏。


2.1深度的分离 深度的分离是 指在空间和层 次上的分离, 也包括元素的 分离,整体和 部分的分离。 兰堡的土豆系 列作品就具有 明显的深度分 离特征。
3.教学思想
很多人都知道兰堡的 招贴艺术成就,其实兰 堡的影响同时在于他是 一位优秀的设计教育家。 从1970年开始至今,他 在28年的教育生涯中, 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年轻 的设计师。
兰堡的教育思想植根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包豪斯设计 教育思想体系中所提倡的功能主义,正如他的作品所表 达的那样,用视觉语言说话,强调视觉功能,善于用最 简单的视觉语言表达最深刻的内涵。兰堡能非常准确地 捕捉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寻找非直观的视觉元素,经 过艺术性夸张,表现其深刻的内质;视觉功能至上,恰 如其分地把握视觉语言,使人一目了然。



1982年应耶鲁大学之邀 担任客座讲师 1997 日本通产省设计功 劳奖--紫绶勋章 1998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 馆评委 2006第7届金蜜蜂国际 平面设计双年展国际评 委 福田繁雄被誉为“五 位一体的创意大师”, 即:多才多艺的全能设 计人、变幻莫测的视觉 魔术师、推陈出新的方 法实践家、热情机智的 人道关怀者、幽默灵巧 的老顽童。
第二代代表人物:田中一光 作品
第二代的代表人物为田中一光、福田繁雄、五十岚威畅、 胜井三雄等 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为石岗瑛子、浅叶克己、伊藤晃一、 户田正寿、上条乔支 永井一正认为: 第一、二代日本设计家强调自我设计表现语言的探索, 确立了日本现代设计的基础,第三、四代设计家则以摄 影、电脑方面获得了更多的表现上的自由,向着多元化 的方向发展。永井一正的这些论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 日本设计真实的发展状况。
叠合视感作为强烈的对照物研究,他的招贴作品以其虚 幻的写实性摄影图形著称,他感兴趣的是物体、照片和抽象 概念的综合艺术效果。这个时期的摄影招贴作品不仅感染了 观众,也是摄影艺术家们感觉到了摄影艺术的自我价值和应 用价值的存在。90年代,当一批设计师陶醉于摄影招贴时, 兰堡的思维又一次起了变化,单纯、简洁、明了、注重视觉 力度又成为他追求的新风格。

冈特 兰堡的艺术植 根于他的民族文化, 包豪斯思想是他的 艺术根基,土豆文 化是他的灵魂,60 年代西方的学潮则 奠定了他视觉设计 的革命性。兰堡被 成为当代世界最杰 出的视觉诗人,他 以其丰富的阅历, 超群的智慧和卓越 的想象力,不断更 新和塑造自己的设 计风格。
三 西摩· 切瓦斯特

1.简介
革新加以融会贯通。每一批作 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
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
心。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 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
Hale Waihona Puke 连续性。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 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他 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 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 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 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 怪异的情趣。由于他在设计 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 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 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真正使日本设计获得国际声誉的是六十年 代。特别是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使以龟 仓雄策为代表的一批设计师有机会在全世 界展示他们的才华。事实上也正是以此为 契机,日本设计家开始确定他们的国际地 位。 日本知名设计家永井一正,对现代招贴在 日本的发展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他把日 本设计家分为四代人: 第一代的代表人物为龟仓雄策、早川良 雄、大桥正、伊藤光治

他常常表示反对使用太多不同的工具,对于使用计算机,他同样持 批评的态度,他认为艺术设计随着使用计算机而日趋衰退,当然他 并不想废除使用计算机或否认它作为一种工具的用处,但他宁愿使 用铅笔也不愿依赖计算机,因此在卡塞尔大学时,只要有必要,他 就会叫人把计算机吊到天花板上,留出设计的工作空间,这并不是 说他怕被电子设施所沾染,而是他要避免使自己的学生在选择主题 或媒介物时过早地变得太专业化。


冈特· 兰堡
1.简介
冈特· 兰堡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 兰堡,1958年进入卡塞尔造型艺术学 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毕业后担任 了多年广告代理机构的艺术总监,设 计产品和服务业的广告,从中积累了 大量经验,在此期间,他创建了自己 的摄影工作室,1968年迁到法兰克福, 1974年担任卡塞尔大学平面设计专业 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成员。
就没有兰堡和他的艺术。兰堡对土豆有一
种特殊的感情,土豆文化是他本能领悟的 民族文化,是他面向世界的一扇最初的窗 口。兰堡的土豆文化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 本身,而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

在兰堡为"Egoist"杂志所作的招贴以及兰堡 1966--1988年个展系列招贴作品中,我们 能看到一个普通的土豆在绘声绘色地讲述一 个不平凡的故事。他通过艺术处理使得土豆 达到非同寻常的视觉效果,又通过土豆文化 的表达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和生命力。
龟仓雄策
田中一光
一 福田繁雄

1.简介
1932年生于日本,1951年毕业于岩
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毕业于 东京国家艺术大学,1967年IBM画廊 个展(纽约),1997年日本通产省设 计功劳奖--紫绶勋章,1998年东京艺 术大学美术馆评委,现任日本平面设 计协会主席、国际平面设计联盟 (AGI)会员、东京艺术大学兼职教 授、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国际广 告研究设计中心名誉主任,2009年1月

福田繁雄先生曾经指出:
“设计中不能有多余”。从 这个观点中不难看出他的设
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美学讲究
的“恰倒好处”有某一个共


1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欧洲 和美国的平面设计形成了新流派-观念形象设计。这个强调视觉传达 的准确性、形象性和理性的新流派 是战后平面设计的重要发展之一, 在平面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 义和现实意义。它与现代艺术运动 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设计运动的 艺术影响因素之一是现代主义艺术 运动的各种风格,特别是立体主义、 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等等。 [1](P.269)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欧洲的观念形象设计流派代表便是" 视觉诗人"派。它反对所有传统的、 保守的、商业化的设计,强调现实 存在的东西与想象结合,表达出个 人的想法与观念,让海报等平面设 计达到明确的视觉传达功能。冈 特· 兰堡是欧洲"视觉诗人"派公认的 一位最有创造力的代表人物。
2.风格

从1960年学生时期到20世纪末, 兰堡在近四十年创作生涯中,创 作了200多件代表作,基本上可 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60年代 绘画图形广告时期 70年代-80年代 摄影图形广告时 期 90年代 符号性图形广告时期
兰堡60年代的绘画图形广告造型优美, 表现自然,深刻,注重画面整体设计意 念的把握,尽可能摆脱纯绘画艺术中直 观的写实表现;八十年代的摄影图形广 告风格是兰堡的又一个顶峰时期,兰堡 风格也好,德国风格也好,摄影图形都 把广告艺术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引导了 国际潮流,他为慕尼黑费舍尔出版社设 计的系列招贴作品表现了兰堡对现实主 义的理解和发展。他善于用摄影手段表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国际广告研究设计中心名誉主任 工作广泛涉及动画片、书籍装帧、插图、 企业形象设计、环境设计、包装等领域 导向了20世纪新美国视觉设计运动 西摩· 切瓦斯特在二十世纪对美国乃至世界视觉设计的 影响
2.作品欣赏
现梦幻世界与现实世界,虚与实之间的
关系,注重把一种元素的
叠合视感作为强烈的对照物研究,他
的招贴作品以其虚幻的写实性摄影图形 著称,他感兴趣的是物体、照片和抽象 概念的综合艺术效果。这个时期的摄影 招贴作品不仅感染了观众,也是摄影艺 术家们感觉到了摄影艺术的自我价值和 应用价值的存在。 90年代,当一批设计 师陶醉于摄影招贴时, 兰堡的思维又一次起了 变化,单纯、简洁、明 了、注重视觉力度又成 为他追求的新风格。


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 一(福田繁雄教授与岗特兰堡(德)、 切瓦斯特(美)并称“世界三大平面设 计师”),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 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面设 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福田 繁雄的设计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
地广为展出,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


3.2式样的转换 式样的转换是指从一种组成形式转 换到另一种组成形式。这也是兰堡 创造中经常运用的设计方法。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 在兰堡眼中,书籍能给人带来光明 和希望。他每年至少为S· 费舍尔出 版社设计一幅招贴。这个系列作品 中展现了平面书籍给人带来的想象 空间十分广阔。他往往把平面设计 元素分成几个层次,书被手握住, 这只手由平面转向立体,书似乎悬 浮在空中并投下阴影,营造出一种 失重的空间感。它传达了把握住了 知识就拥有了力量的设计理念。书 上的手有只笔,这只笔将书的一维 空间向整幅画面的三维空间转化, 自然而有力。笔在背景上写出出版 社的名字,宣传意味油然而生。
招贴设计的风格
澹圆圆02
概况

日本的招贴设计在 东方设计史中独具魅力。 日本——“这个地域狭 窄而人口众多的国家, 历史上从来就具有非常 强烈的平面设计意识, 日本的书籍插图,木刻 印刷印刷海报招贴,各 种传统包装等,都具有 世界的影响力”。而对 于世界的其他民族而言, 没有一个民族像日本和 中国那样有着深厚的历 史文化根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