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好处方法及禁忌

合集下载

母 乳 喂 养

母 乳 喂 养

• 喂奶时尽可能让婴儿吃到后奶,获取更多的营养
二、支持母乳喂养的措施
2.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 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1)早吸吸吮刺激催产素分泌,促进宫缩,减少
母亲产后出血 (2)强化婴儿吸吮能力,让新生儿学会吃奶 (3)反射性刺激催乳素分泌,促进乳汁产生 (4)早吸吮利于婴儿获得初乳营养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环抱式
* 母亲将婴儿放在胳膊下
* 用枕头适当托住孩子的身体 和头部 •母亲的另一只手托住乳房, 帮助孩子含接乳房
•适合:双胎、婴儿含接困难、 治疗乳管有阻塞或喜欢这种体位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 适合非常小的婴儿 • 伤残儿或喜欢这种体位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 需注意的问题
• 避免座位太低,使母亲膝部抬得过高 • 避免座位太高,母亲不宜将婴儿抱在平行于乳房的位置, 身体易前倾。可在母亲腿上放枕头托住婴儿 • 避免坐姿靠前,没有物品支撑母亲的背,身体紧张且不舒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1. 喂奶的体位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坐位
*两肩放松,座椅要有靠背,不宜过高 *母亲坐的椅子高度要适宜 *可利用垫子或枕头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侧卧位
* 母亲侧卧位
•婴儿侧卧位,头不要枕在母亲的
手臂上 * 母亲不要用手按住婴儿的头部
适合: * 剖宫产术后
* 正常产后第一天
* 习惯卧位喂奶的母亲
• 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
以实现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 • 之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 得安全的营养和食品补充,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 2岁或2岁以上
二、支持母乳喂养的措施
• 纯母乳喂养:只给婴儿吃母乳,不添加任 何的液体和固体食物(包括水)。但可以 服用维生素或矿物质补充剂和药物滴剂或 糖浆。对于挤出的奶不用奶瓶喂养(可用 小勺小杯)

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的好处1、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母乳中特别是初乳,含有婴儿所需要的丰富营养,是任何乳制品不可替代的优质乳,婴儿能吮吸到母乳,对婴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可谓是百益无害。

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母乳喂养五大“忌”2、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妇恢复身体健康。

新妈妈通过生产,使身体、精神都发生了变化,如果产后能采用母乳喂养法,就能帮助产妇的子宫恢复减少阴道流血,预防产妇产后贫血,促进身体康复。

同时,还有助于推迟新妈妈再妊期等。

3、母乳喂养有利于增强婴儿抵抗力、免疫力。

有母乳中,尤其是初乳,乳中含有大量的婴儿需要的抗生素,能抗感染。

抗病者是其它任何乳制品、食物不可完全具备的,是母乳独有的。

因此,婴儿吮吸了母乳,就增强了婴儿的抵抗力、免疫力,让婴儿少生病或不生病。

4、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消化和健康发育。

由于母乳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且营养均衡、配比最佳,是其它食品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的优点。

因此,采用母乳喂养法,它有利于婴儿的消化,有利于促进婴儿健康发育,健康成长。

5、母乳喂养有利于增进母子情感。

俗话说,母子连心。

新妈妈们通过婴儿吮吸母亲乳头的刺激,能增进母亲对婴儿的抚爱、关爱、疼爱之情,婴儿通过吮吸母乳,与母亲有切肤之温暖,切肤之亲近,既感到安全,又感到高兴。

因此,母子之间的情感就在这微妙之中不断沟通与递进,不断增进和升华。

6、母乳喂养经济实惠。

母乳不仅对婴儿健康成长有利,对新妈妈恢复身体好,而且比其它喂养品成本低廉,经济实惠。

7、母乳喂养方便快捷。

母乳喂养的好处实在多,不仅经济实惠,而且方便快捷,是名副其实的随吃随有,很方便,很适合婴儿少食多餐的需要。

因为婴儿进食不像大人,定时定量,婴儿是喊吃就要吃,慢了就哭闹不止,且无规律,如果使用其它食品喂养,很难满足这些要求和条件,只有母乳喂养主能适应与满足。

8、母乳干净、安全。

母乳无可非议,它是喂养婴儿的最佳食品。

它安全、干净、无毒,无任何副作用,是其它任何食品都无可比拟的,它是天下新妈妈与生俱来的为婴儿提供的“安全粮仓”。

母乳喂养知识

母乳喂养知识

母乳喂养知识:一、母乳喂养的好处1、对宝宝(子代)的好处(1)可提供婴儿不同时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2)提供生命最早期的免疫物质。

(3)促进宝宝胃肠道的发育,提高对母乳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利用。

(4)促进宝宝神经系统发育(5)减少成后后患代谢性疾病几率。

2、对母亲(1)健康:促进子宫恢复,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妈妈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帮助妈妈尽快恢复体型,每天消耗500卡路里。

(2)情感:哺乳的妈妈更自信,对妈妈与宝宝一生的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

3、对家庭(1)经济:节省时间、减少支出、降低浪费。

(2)方便:随时供应,省时省力,减少污染。

(3)省心:母乳喂养宝宝更健康,让父母有更充足的精力应付紧张的工作,减少事假病假。

4、对社会(1)母乳喂养的孩子身体素质好,不易患病,有利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2)母乳喂养的母亲对婴儿慈爱,有助于小儿智力、社交能力的发育,有助于家庭和睦、社会安定。

二、如何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1、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宝宝的吸吮刺激越早,越能促进乳汁的分泌。

即使母乳尚未分泌,哺喂几次后,经过反复刺激也可分泌乳汁,一般要求在分娩后半小时内就开始第1次哺喂。

2、按需哺乳:乳汁的生成要通过经常地吸吮刺激,一刚开始时乳汁还不丰富,而母乳又很容易消化,所以宝宝很快就会饥饿。

宝宝大约2-3小时就有哺乳要求,在24小时内需哺乳8-10次或还要多些。

随着乳汁生成的逐渐增加,间隔的时间可变为3-4小时。

虽然很费事,但也应根据宝宝的需要来逐渐调整出规律的时间。

3、不要失去信心:如果产后前几天乳汁分泌较少,也不要停止让孩子吸吮,更不要给孩子使用橡皮奶头和奶瓶,因为橡皮奶头可使宝宝产生乳头错觉而不愿用力吸吮母乳,而使母乳越来越少。

最重要的是妈妈们不能失去信心。

只要坚持让宝宝吸吮,乳汁的分泌都是越来越多的,关键是坚持。

4、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有些产妇本来奶量充足,可是因某些原因生气或伤心哭泣等,就会使奶量明显减少甚至停止泌乳。

母乳喂养健康宣教

母乳喂养健康宣教

母乳喂养健康宣教一、母乳喂养的好处对社会和婴儿的好处:有利于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有助于小儿智力、社交能力的发育;经济、方便,增进母子感情,促进家庭和谐;温度适中;有助消化;有DHA、AA、天然胡萝卜素、a-乳清蛋白,增强宝宝抵抗力。

对母亲的好处: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有利于拆后子宫复旧;消耗妊娠期储存的脂肪,使母亲的体型尽快恢复。

增加产乳量,抑制排卵,调整生育间隔;减少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

二、母乳喂养的关键新生儿出生后要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60分钟内开始母乳喂养,频繁的吸吮可以促进母亲乳汁早分泌使新生儿尽早吃到初乳,同时吸吮的过程可以帮助新生儿胃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

出生至6个月纯母乳喂养,在此期间婴儿可以从母乳中获取所需的全部水分,因此在6个月前即使天热也不需要补充其它水分。

如果给婴儿喂哺其它饮料或水,就会减少母乳的摄入。

6个月后添加适当的辅助食品,婴儿6个月后,应及时添加泥糊状食品,首先是强化铁的谷类食物,由一种到多种、由细到粗、少糖无盐,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4个月以上。

三、哺乳次数、时间与喂奶量1~3天的宝宝,按需哺乳,每次喂10~15分钟(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4~14天的宝宝,每4小时喂奶一次,每次喂15~20分钟,每次喂30~9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15~30天的宝宝,每隔3小时喂奶一次,每次15~20分钟。

喂奶时间可安排在早上6、9、12时;下午3、6、9时及夜间12时、后半夜3时,每次喂奶70~10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母乳喂养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因为每个宝宝都是特别的,所需要的也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重要的。

四、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频繁吸吮:最有效的下奶方法24小时吸吮8--12次,平均10次左右。

有效吸吮:孩子在妈妈乳房上吸吮不仅要含住奶头,还要将大部分乳晕含住。

预防乳头疼痛和皲裂:正确含接乳房;应对乳汁不足的方法:早吸吮、勤吸吮、常排空。

母乳喂养讲课

母乳喂养讲课

母乳喂养讲课母乳喂养是保证婴儿健康成长的最佳方式。

它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营养,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还有助于增强母子的情感联系。

然而,对于很多新手妈妈来说,母乳喂养可能是一项全新的挑战。

在本次讲课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正确的喂养方法,以及面临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母乳喂养的好处1. 提供最佳营养母乳是天然的营养源,其中包含了婴儿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糖分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而且,母乳中的成分会随着婴儿的成长而变化,始终满足宝宝的需求。

2. 增强免疫力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能够帮助婴儿抵抗疾病,减少感染的风险。

母乳喂养的宝宝通常比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少患上呼吸道和消化系统疾病。

3. 促进智力发展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脑营养素,如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它们对宝宝的脑部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儿在认知和智力发展方面通常比人工喂养的婴儿更具优势。

二、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1. 合适的喂养姿势母乳喂养时,妈妈应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可以使用靠枕或者躺在一侧喂养的方式。

保持婴儿的脑部和身体在同一直线上,轻轻抬起宝宝的下颚,确保宝宝的嘴唇完全覆盖乳晕。

2. 建立喂养规律刚开始母乳喂养时,宝宝可能每次只吃几分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的胃容量会增加。

建议妈妈按需喂养,即宝宝在吃奶前表现出饥饿的迹象时进行喂养。

初期可尝试每2到3小时喂养一次,但要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调整。

3. 规律的换乳胸每次喂养时,要确保两侧乳房均被充分利用。

一侧乳房喂养完毕后,应立即更换到另一侧乳房继续喂养。

这样可以促进奶液的分泌均衡,同时避免某侧乳腺堵塞或感染的风险。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婴儿吮吸困难有些宝宝可能会因为吮吸困难而无法正常吸食。

这可能是由于宝宝姿势不正确,或者妈妈的乳头受伤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调整喂养姿势,换乳时先用温水清洁妈妈的乳头,保持乳头干燥等。

2. 乳房胀痛或堵塞乳房胀痛和堵塞可能是由于乳房不充分排空或由于乳腺感染引起的。

育婴知识大全及禁忌

育婴知识大全及禁忌

育婴知识大全及禁忌育婴是一项充满挑战和乐趣的任务,新手妈妈和爸爸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

在这里,我们将提供一些有用的育婴知识和禁忌,帮助您更好地照顾宝宝。

第一部分:喂养1. 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品,它富含各种营养物质,有助于宝宝的生长和发育。

母乳可以提供宝宝需要的免疫物质,帮助建立宝宝的免疫系统,减少感染的风险。

母乳还有助于宝宝的智力发展,增强宝宝的认知能力。

如果母亲感染某些疾病,如HIV、乙肝等,应当停止母乳喂养。

3. 婴儿配方奶粉的选择如果母乳喂养不可行或不方便,可以选择合适的婴儿配方奶粉。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奶粉,同时也要注意品牌选择,选择信誉好的品牌。

4. 喂奶的技巧切记不要将奶瓶口对准宝宝的喉咙,这会使宝宝吸入过多的气体,引起不适。

喂奶应该适当俯身,将奶瓶倾斜45度角,让奶头充满奶粉,并且根据宝宝的吸吮速度控制奶瓶的倾斜角度。

5. 喂养的时间和频率新生儿的喂养频率较高,一般间隔时间在2-3小时之间。

随着宝宝的生长和发育,喂养频率逐渐降低,大约每4个小时喂一次奶。

第二部分:护理1. 洗澡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因此,在洗澡前必须确保水温适宜,最好在38度左右。

用温水浸泡宝宝的身体,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不要摩擦,以免皮肤受损。

2. 换尿布尿布需要经常更换,否则会导致宝宝皮肤糜烂或感染。

更换尿布时,要注意清洁宝宝的臀部和生殖器,并且涂抹适量的尿布霜,以帮助保护宝宝的皮肤。

3. 给宝宝剪指甲宝宝的指甲很容易长得比较长,因此需要及时剪短。

在剪指甲之前,先为宝宝准备好挑选指甲剪、擦拭毛巾等物品,以免宝宝在剪指甲过程中受伤。

4. 给宝宝清洁口腔宝宝的口腔卫生非常重要。

用软毛刷轻轻刷宝宝的牙齿和牙龈,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损伤牙龈。

第三部分:安全1. 睡眠安全宝宝睡觉时最好单独一个床位,睡在宝宝专用的睡眠床上,以免窒息。

不要在宝宝的床上放置枕头、毯子等,以及任何能够掩盖宝宝口鼻的物品。

2. 防止宝宝受伤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因此需要家长不断地注意安全。

母乳喂养的好处 这些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母乳喂养的好处 这些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母乳喂养的好处这些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对于一个刚来到人间的宝宝来说,母乳是他们获得身体所需营养物质的唯一途径。

这个时候,妈妈们就需要用母乳喂养他们。

那大家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吗?还有母乳喂养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同时也教给第一次做妈妈的女性朋友们,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母乳喂养的好处其实妈妈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的时候,不仅对宝宝有好处,同时对于妈妈们也是很多好处的。

至于有哪些好处呢,我们就一起接着往下看吧。

一、母乳喂养对妈妈的好处1、哺乳可以帮助妈妈体型的恢复母乳让宝宝拥有健康的身体,哺乳也会帮助妈妈恢复身型。

哺乳可以有效地消耗妈妈体内怀孕时累积的脂肪,促进身材的恢复,并避免产后的肥胖。

哺乳期佩带合适的纯棉胸罩可使乳房丰满,避免乳房下垂。

2、哺乳可以帮助妈妈子宫的复原哺育母乳可以促进子宫的收缩,帮助子宫收缩到以前大小,减少阴道出血,预防贫血。

哺乳产妇的子宫复原比不哺乳的产妇更加迅速、彻底。

3、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母亲的患病风险据调查,全球百分之七十五的女性朋友不知道母乳喂养前六个月,这个时间段可以有效降低妈妈们患乳癌的风险。

然而研究指出,母乳喂养前六个月是可以减低妈妈们患乳腺癌的几率的。

4、哺乳是可帮助妈妈有效避孕多年大量的研究表明,采取一定方式的纯母乳喂养,至少在宝宝出生后头6个月里,是天然而有效的避孕手段。

哺乳的期间,排卵会暂停,也可以达到自然避孕的效果,有助于推迟再一次妊娠。

二、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好处1、增强宝宝抵抗力,减少疾病母乳中中特有的活性物质,能阻止有害细菌和病毒在宝宝尚未成熟的身体里滋长。

母乳喂养的婴儿很少有呼吸道方面的严重疾病,但吃奶粉的婴儿却常受此类疾病的侵袭,例如支气管炎、肺炎等等。

2、易于消化,避免便秘母乳使婴儿肠内产生帮助消化的益菌,因而母乳易于消化;而吃奶粉则产生较少益菌,因而奶粉不易于消化。

母乳喂养的婴孩很少便秘,即使2、3天不大便,排出来的粪便也还是软的。

母乳喂养知识要点

母乳喂养知识要点

母乳喂养知识要点一、母乳喂养的好处1对孩子的好处: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能够满足6个月内婴儿的全部营养的需要;2对母亲的好处: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和贫血;能够帮助妈妈恢复体形;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病的几率..3对家庭的好处:方便;经济;增进家庭和睦..4对社会的好处:有利于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有助于小儿智能、社交能力的发育..二、什么是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三、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的重要性1增加母子之间的感情2预防奶胀3减少乳头错觉及婴儿过敏4避免因添加了非母乳以外的食品减少婴儿吸吮次数而引起母亲乳汁分泌不足5增加婴儿的免疫力;预防感染四、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的重要性三早的作用;有助于保持新生儿体温;减少哭闹;增进亲子情感连结..刺激母亲早下奶;让新生儿学会怎样吃奶..增进母子感情促进宫缩;减少母亲处血..五、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1可以充分保证按需哺乳;促进乳汁分泌2可加强亲子依附关系、增加母子感情及适当的开始哺乳的机会;能够提升母亲母乳喂养婴儿的信心..使母亲和婴儿建立成功的母乳喂养关系..3母亲可以学到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4减少新生儿交叉感染的机会六、产妇喂养的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一正确的喂奶姿势:哺乳时将婴儿抱好的四个要点1孩子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2孩子的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3母亲抱着孩子贴近自己..4若是新生儿;母亲不只托着他的头部还应托着他的臀部..二正确的含接姿势1.嘴张大2.下唇外翻3.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4.面颊鼓起呈圆形5.婴儿口腔上方可见更多的乳晕6.婴儿慢儿深的吸吮7.能看或听到吞咽三正确托起乳房的方法用手“C”字托起乳房;食指支撑着乳房基底部;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两个手指可以轻压乳房改善乳房形态;使孩子容易含接..托乳房的手不要在太靠近乳头处七、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按需哺乳即当婴儿饿了母亲觉得乳房胀了就应喂哺;哺乳的时间、哺乳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受限制..频繁有效的吸吮乳房;促使乳汁增多;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八、如何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母婴同室;按需哺乳;频繁有效吸吮;树立信心;合理营养;睡眠充足;心情舒畅..九、特殊情况下;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母乳喂养1.乙肝:如果母亲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则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为85~90%;如果母亲e抗原HBeAg阴性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则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32%..哺乳期母婴传播可以通过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是最有效的方法..2.艾滋病感染母亲的母乳喂养: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个阶段宫内传播、产程和产后传播..产后哺乳也是母婴传播的重要传播途径;因为艾滋病感染的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我国提出的婴儿喂养政策是: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十、产妇上班后如何坚持母乳喂养妈妈上班前的一段时间要学会挤奶和存储乳汁;等到上班后妈妈不在婴儿身边的时候就吃储存的母乳;母亲下班回到家里又可以在乳房上亲喂了..妈妈要学会挤奶和母乳的储存方法..十一、可以使用母乳替代品的医学原因当婴儿或母亲处于某些特定健康状况时;可建议母亲短时间或者长期放弃母乳喂养..这些状况仅涉及极少数的母亲和婴儿..不论何时考虑停止母乳喂养;都要仔细权衡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下列特殊情况带来的风险..十二、母婴分离的常见原因母亲方面精神类疾病严重心脏病、伴有器官功能损害等产妇母亲正处在传染病疾病传染期母亲重大疾病;需在抢救室婴儿方面早产转院转科新生儿蓝光治疗新生儿抚触、外出检查新生儿重大疾病需在抢救室母婴分离的产妇;分娩后6小时内开始挤奶;每3小时挤一次奶;每次挤奶持续20~30分钟;每天不少于8次;注意夜间挤奶..十三、常见母乳喂养中的母亲问题可以使用母乳替代品的医学原因不应接受母乳喂养的特殊婴儿母乳喂养虽是最佳选择;但在一段时间内需添加其他食物人工喂养的母亲暂时不可母乳喂养的母亲暂时不可母乳喂养的母亲仍可以母乳喂养;但应注意母亲的健康对新生儿有感染风险的患病母亲母亲用药时的母乳喂养十四、不应接受母乳喂养;只能接受特殊配方奶的特殊婴儿患有半乳糖血症的婴儿:需要特殊的没有半乳糖的婴儿配方奶..患有枫糖尿病的婴儿:需要特殊的没有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三种氨基酸的婴儿配方奶..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婴儿:需要特殊的没有苯丙氨酸的婴儿配方十五、母乳喂养虽是最佳选择;但在一段时间内需添加其他食物婴儿出生体重<1500克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妊娠32周的婴儿..可能发生低血糖血症的婴儿:如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或有严重分娩期缺氧缺血病史的婴儿;患病婴儿和糖尿病母亲的婴儿;母乳喂养或者母乳汁喂养不能使婴儿血糖达到正常的情况.新生儿出生后的血糖监测及处理:1 母体血糖控制情况2 胎儿分娩方式3 胎儿大小转儿科母婴同室内生后即监测;Q 0.5h-1h-2h监测指标:2.2-2.6-2.8-3.0mmol/L早开奶、早吸吮的前提下;监测血糖;出现低血糖;5%糖5-10ml口服;少量多次;动态监测十六、人工喂养的母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可实施人工喂养:如果替代品喂养是可接受的;可行的; 可负担的;可持续的;并且安全的;实施人工喂养..不能满足上述任何条件之一;应纯母乳喂养6个月..十七、暂时不可母乳喂养的母亲1.严重疾病至使母亲不能照顾婴儿的;比如败血症..Ⅰ型疱疹病毒感染:所有皮损都治愈前;婴儿口腔应避免直接接触母亲的乳房..母亲在服用以下药物时:镇静类精神治疗药物;抗癫痫药和阿片类药物;以及他们的混合物:引起困倦;呼吸窘迫等副反应;有更安全选择;尽量避免服用此类药物..2. 放射性碘131:尽量避免接触;已接触;2个月后可继续母乳喂养..碘酊或碘制剂:伤口或粘膜避免过量局部用碘酊或碘制剂如聚乙烯吡咯酮碘..化疗药物:在化疗期间传染病急性传染期、隔离期;定时吸出母乳;吸毒或静脉注射毒品;戒毒前..十八、仍可以母乳喂养;但应注意母亲的健康药物使用:如果母亲单次服用咖啡因、阿片或大量饮酒后;建议:母亲挤出母乳弃去母亲使用酒精、阿片类、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及大麻;母亲和婴儿进入镇静状态..鼓励、提供机会、支持母亲戒掉这些有害物质..母亲患成瘾性疾病;如抽烟、饮酒或用药物;母乳仍然是多数婴儿的食物选择..十九、对新生儿有感染风险的患病母亲一肝炎1、甲肝粪口传播..急性期隔离时;暂时停止母乳喂养;挤奶保持泌乳..婴儿接种免疫球蛋白;隔离期过后继续母乳喂养..2、丙肝母乳喂养与非母乳喂养垂直传播率无差异..3、乙肝乳汁中病毒<<< 血液母亲是携带者母乳喂养与奶瓶喂养比较;没有增加婴儿感染的额外危险..血液传染新生儿生后尽早接种疫苗出生12 h内和免疫球蛋白;可以母乳喂养..乙肝妈妈实行母乳喂养时;应注意:1喂奶前洗手;擦拭奶头..2奶头皲裂或婴儿口腔溃疡;暂停母乳喂养..3孩子和妈妈的用品隔离..毛巾、脸盆;喝水杯子等独立用..4婴儿定期检测乙肝抗原抗体..5监测母肝功能二艾滋病感染的妇女针对HIV感染母亲提出的婴儿喂养建议;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应: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 杜绝混合喂养..当人工喂养是可接受的Acceptable 、可行的Feasible、支付得起的Affordable、可持续的Sustainable和安全的Safe;避免所有形式的母乳喂养;进行人工喂养..AFASS二十、母亲用药时的母乳喂养多数药物;少量进入母乳;少数药物影响婴儿..大多数情况下停止母乳喂养风险>药物风险..很少因母亲用药而必须停止母乳喂养..母亲用药对早产儿及<2个月龄婴儿影响可能性较大..最好选择不影响母乳喂养的药物..一哺乳期用药的基本原则1 医生指导下;有明确用药指征;用药..2 用有效最小剂量;不能随意停药或加大剂量..3 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应用入乳汁少;对新生儿影响最小的药..4 用药时间在哺乳刚结束后;间隔4小时以上哺乳; 或根据药物的半衰期;调整哺乳间隔..5 用药时间长或者剂量较大;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时监测乳儿血药浓度..6 乳母必须用药;又缺乏相关的安全证据时;建议暂停哺乳..7 乳母用药也可以应用于新生儿;则一般是安全的..二抗菌药物的应用问题乳汁中有分泌母乳中药物含量不高;≯1%母日用量儿科感染性疾病治疗时也用婴儿从母乳喂中养获得的药量 <<直接用量哺乳期患者时应避免选用: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万古霉素、甲硝唑、氯霉素、磺胺药等;或用药期间暂停哺乳..小结:需要加配方奶的情况婴儿问题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枫糖尿病;及出生体重低于1500g的极低体重儿、早于32周出生的极早产儿、存在低血糖高危因素的婴儿母亲问题HIV感染;严重疾病导致产妇无法照顾婴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产妇用药二十一、如何指导早产儿喂养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建议母乳喂养..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建议应在母乳喂养同时;将母乳强化剂加入挤出的母乳中进行喂养..不能母乳喂养的低出生体重儿;应给予早产儿配方奶..在能够母乳喂养、但无母乳强化剂的情况下;可给予母乳和早产儿配方奶各50%混合喂养..二十二、如何判断新生儿是否得到足够母乳哺乳次数:8-12次/天体重增长:新生儿平均每周体重增加约150克;满月时体重增长600克以上小便次数:第一天1-2次;第二天2-3次;3天以后24小时排尿6次以上;尿清、稀释睡眠:两次喂奶之间满足安静神情:眼睛亮;反应灵敏其它:听到吞咽声;有下奶感..二十三、挤奶的方法和母乳的保存1.挤奶前的准备1、乳母喝一杯热饮料;如“果珍”汤饮等;2、乳母把双手彻底清洗干净;3、先用温热水清洁双乳;然后再温热敷双侧乳房3-5分钟;4、按摩后背2.挤奶的操作手法a、将拇指和示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距乳头根部2公分的乳晕上.b、将拇指与示指先向胸壁方向内侧轻轻下压;压力应作用在拇指与示指间乳晕下方的乳窦上;然后向外有节奏挤压放松.. 放松时;手不应离开皮肤..如此数次;重复进行..c、以逆时针的顺序沿着乳头;依次按照同样挤奶的手法;将乳晕下方乳窦内的乳汁挤出..3.母乳的保存在室温下最好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保存;在24小时内;哺育自己的新生儿是安全的;不需要进行消毒;喂奶前用温水将母乳温热38~39度即可..母乳保存的时间超过24小时或将乳汁喂哺其他的孩子需要巴氏消毒..4.巴氏消毒法将乳汁放在62.5℃的恒温箱内;30分钟进行消毒;即巴氏消毒法..此方法既除掉了母乳中的细菌;又没有破坏母乳中的成分;注意消毒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二十四、母亲回家后遇到婴儿喂养问题;如何寻求帮助①向医院寻求帮助;②向卫生专业人员寻求帮助;③打帮助热线电话;④向母亲支持组织或同伴产妇咨询寻求帮助;⑤向社区服务寻求帮助..创建爱婴医院的目的: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以降低婴儿发病和死亡率..创建爱婴医院的意义: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人性化和人文关怀;推动产、儿科制度改革和学科建设..爱婴医院的服务宗旨:“儿童优先、母亲安全”..二十五、母乳喂养管理主要环节强化环节质量;使母乳喂养落到实处..每个孕妇入院第一天就置身于一个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中;从产科门诊到到病房均有护士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一进病房负责护士就会发给宣教资料;随后有专职人员做好孕期保健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临产妇进入产房后;助产士以胎儿给妈妈一封信的形式;将母乳喂养的好处宣传资料发给临产妇及家属;并实施“一对一”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服务;助产士严密观察产程;减少难产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分娩过程中对母婴造成的伤害;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进行早接触、早吸吮;母亲在产房期间婴儿不能先送产科爱婴区;离开母亲..助产士护送产妇与婴儿到产科爱婴区时;爱婴区工作人员要热情接待;做好新生儿入科处置后;阴-道分娩要求半小时内床旁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指导母乳喂养一次;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鼓励按需哺乳;产科护士每1~2小时应巡视母婴一次;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督导与评估;同时还加大了产科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使病房整洁、美观、家庭化;确保为孕产妇做到“两短”、“六洁”、“五到位”两短头发短;指甲短;六洁:口腔洁;头发洁;皮肤洁;手足洁;会阴洁;肛门洁;五到位:..坚持落实产科查房制度;确保母婴安全;门卫也要有专人负责;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出院前护理人员再次作好母乳喂养评估并告知产妇及家属出院后与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取得联系的方法;使母乳喂养工作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层次..A、产前、产时、产后母乳喂养宣教指导与评估帮助B、母乳喂养的好处与优点C、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哺乳D、母亲的哺乳姿势和婴儿的含接姿势及挤奶等技巧E、母乳喂养支持:母乳喂养热线电话、社区支持组织、咨询门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乳喂养
一、母乳喂养的的好处:
1.对婴儿营养均衡、免疫防病、增强母子感情、有利于智力发育、能促进面部和牙齿的发育,预防龋齿。

2.对母亲预防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方便、卫生、安全、经济且新鲜不变质;减少母亲患乳腺癌及卵巢癌的危险;哺乳期不经事产后6个月内最有效的避孕方法之一。

二、早吸允、早接触、早开奶:
开奶时间正常分娩的产妇在产后30分钟内抱自己的孩子,让母婴皮肤相贴。

剖宫产的产妇在她们能与自己的孩子做应答后30分钟内抱孩子,并使其皮肤像贴。

三、正确的哺乳姿势:
1.抱起婴儿,将婴儿身体贴近母亲,脸向着乳房,鼻尖对乳头,头与身体成一直线,下颌贴乳房。

2.母亲用乳头刺激婴儿口唇周围,可诱发婴儿觅食反射。

3.当婴儿张开嘴、凹起、舌向下的瞬间,即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入口内。

四、怎样判断婴儿的含接姿势正确
婴儿下唇向外翻;舌成勺状环绕乳房;吸允时面颊鼓成圆形;含接时可看到上方乳晕比下方多;有慢而深的吸允,有时会暂停;能看到吞咽动作和听到吞咽声音。

五、不宜母乳喂养的母亲:
1.母亲正在接受放射性核素治疗或暴露于放射性物质的环境中;
2.母亲正在接受抗代谢药物、化学药物及少数会在母乳内排出药物的治疗时间;
3.严重心脏、肾脏、肝脏疾病患者,患高血压、糖尿病伴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的产妇、严重精神疾病、反复发作的癫痫患者;
4.母亲正患传染病,并处于急性传染期;
5.肺结核母亲在仍有传染性期间;
6、吸毒母亲在戒毒前;
7、HIV感染母亲;
8、有不良嗜好,如频繁吸烟、喝酒、喝咖啡等也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