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大题复习提纲
2018思修复习提纲最新版

2018思修复习提纲最新版一、绪论1、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2、适应人生新阶段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二、理想信念1、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理想的内涵与特征信念的内涵与特征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2、崇高的理想信念信仰马克思主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三、中国精神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精神的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2、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3、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做改革创新生力军四、人生观1、人生与人生观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2、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3、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树立正确的得失观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树立正确的顺逆观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的荣辱观4、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辩证对待人生矛盾反对错误人生观成就出彩人生五、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质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社会作用3、道德的历史发展道德的发展规律人类道德的进步性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3、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七、社会主义道德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2、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自觉遵守社会公德3、职业道德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自觉遵守职业道德4、家庭美德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弘扬家庭美德5、个人品德个人品德及其作用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锤炼高尚道德品格八、法律及其历史发展1、法律的含义及其历史发展法律的含义法律的历史发展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从本质属性看从运行机制看从实践作用看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九、宪法1、宪法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改2、我国宪法的地位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4、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十、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2、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3、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诉讼法非诉讼程序法十一、法治思维1、法治思维及其内涵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2、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法律权威的含义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3、培养法治思维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守法习惯十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1、法律权利法律权利的含义与特征法律权利的分类法律权利的行使2、法律义务法律义务的含义与特征法律义务的履行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相互依存的关系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复合性关系。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重点-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间1人的特点:实践性和历史性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了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人生才有价值。
4人生目的与其他的关系: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态度、价值选择。
5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什么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6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1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2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7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
同时,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人。
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8积极的人生态度:保持认真务实、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9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1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2是否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10人生价值评价的普遍标准: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尽心尽力服务。
11如何评价人生价值○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12人生价值的实现的条件是什么○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13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1树立正确的幸福观;○2树立正确的得失观;○3树立正确的苦乐观;○4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精品文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识记:大学生活的特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运用: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识记: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确立马克思注意的科学信仰运用: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识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时代精神的内涵;理解: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运用: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识记:人生观的概念;世界观的概念;理解: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人生观的三个重要方面;反对三种错误的人生观;运用: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识记:道德的本质及功能与作用;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理解: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运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识记:公共生活概念及特点;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社会公德主要内容;法律的作用;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运用: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正确的对待网络生活;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识记: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基本要求;爱情的本质;家庭美德的内容;理解:《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及两部法律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恋爱中的道德要求及几种错误的对待爱情的观念运用:结婚的条件;离婚的条件和方式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识记:法律的定义;法治观念的内容;理解: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的体系;我国法律的运行;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社会主义的法律思维方式及途径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识记:宪法的特征及基本原则;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刑法的概念和原则;犯罪的种类;民事诉讼的概念与当事人;行政诉讼的概念与参加人;理解:我国的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行政行为;刑罚制度;民事诉讼的程序;行政诉讼的程序;刑事诉讼的程序;仲裁的概念运用:民事主体制度;民事行为制度;民事权利制度;民事责任制度;犯罪构成;排除犯罪事由;故意犯罪形态;共同犯罪;仲裁庭的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大题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大题复习提纲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大题复习提纲1.如何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2为什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以及如何提高? P7 3.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
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4.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5.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6.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7.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8.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9.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10.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基本内容)弘扬:做忠诚的爱国者和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培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018思修与法律基础提纲+例卷

2018思修与法律基础提纲+例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绪论一、基本概念1、新时代概念:由19大提出,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五层定义:(1)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中国梦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1)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2)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3、思想道德素质(1)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2)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3)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4、法治素养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二、基本问题1、大学生如何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根本要求: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①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志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②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③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
(2)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1、人生观: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思修复习提纲整理20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复习题目绪论1、新时代概念:由19大提出,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五层定义:(1)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中国梦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1)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2)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3、思想道德素质(1)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2)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3)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3、法治素养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二、基本问题1、大学生如何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根本要求: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①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志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②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③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
(2)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1、人生观: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2、人生目的: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整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社会公德2、依法治国3、民事主体4、故意犯罪形态5、慎独6、知识产权7、法人8、具体行政行为二、填空1、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和()。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核心,以()为原则。
3、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4、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5、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6、民事诉讼时效分为普通诉讼实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两类。
普通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分为两类:一般诉讼实效期间为()年;短期诉讼时效为()年。
7、我国国防安全法律制度主要有《》、《》、《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
8、处理离婚时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
二是()。
()、9、《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义务有: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
10、《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
11、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二是(),三是()。
12、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和()。
13、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4、我国的《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二是(),三是()。
15、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和()。
16、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必然也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恋爱中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及课后大题总汇

思修知识点整理绪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P1-P2(3个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知识点:1.(新时代的5个是)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3.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4.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刚过50岁。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新时代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勤学报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机遇。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2、大学生怎样才能做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P3-P7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有理想)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有本领)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有担当)知识点:1.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
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2为什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以及如何提高? P7
3.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
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4.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5.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6.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7.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8.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9.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10.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基本内容)
弘扬:做忠诚的爱国者和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培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是什么?
基本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时代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12.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只有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感情、
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①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
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②促进民族团结,③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13.大学生如何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列?
①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②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夯实创新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投身创新实践。
1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4个字)P76
15.为什么要增强价值观自信?
因为坚定的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核。
16.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从一开始就扣好人生的扣子;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17.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起源: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本质: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18.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人民服务为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继续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有助于克服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有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20.结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思考如何积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P106
21.如何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P111-130
22.大学生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大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促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23.联系我国实际,说明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24.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地位: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的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首要);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25.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26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P170
27.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
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守法习惯;守住法律底线。
28.如何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P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