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沙湾古镇简介

合集下载

沙湾古镇景点资料

沙湾古镇景点资料

沙湾古镇资料(概览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概览沙湾古镇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占地面积2300多亩,始建于南宋,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间艺术饮誉南国。

在8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沙湾形成并保留了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为主体的岭南文化,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广府文化的杰出代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大量祠堂、庙宇等古建筑和商业遗址、民居遗址保存完好,广东音乐、飘色、龙狮、兰花、饮食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长盛不衰。

近年来,沙湾镇分别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国家卫生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文化旅游名镇、中国兰花名镇、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广东最美丽乡村示范点、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广东省专业镇标准化示范点、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面红旗”等众多荣誉称号,是目前广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二、历史文化1、物质文化遗产石阶石巷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并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

全镇现存以留耕堂为典型代表的古祠堂约100多座,还有一筒竹、三间两廊、镬耳屋、高楼、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筑。

古镇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区约48.9公顷,涵括东村、南村、西村、北村4个村落,其中,以车陂街、安宁西街为代表的旧麻石街巷总计达10公里。

作为广东省“民间雕塑之乡”,沙湾古镇保存了大量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艺术精品,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何世良被评为“砖雕艺术传承人”。

目前,沙湾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市级文化保护单位14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文物点109个。

①旧麻石街巷车陂巷这是一条特别的小街:既富且贵,清代至民国年间,这里聚居了众多富人、名人,至今还保留了不少名人故居。

它是古沙湾乡的政治中心,“仁让公局”是目前番禺及周边地区仅存、历史悠久的乡公所旧址。

短短一条街上,还有留春堂、惠岩祠、炽昌堂、佑启堂等4座祠堂,成为体现岭南宗祠文化的重要场所。

沙湾古镇

沙湾古镇

沙湾古镇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的番禺沙湾古镇是广州市拥有丰厚古文化沉淀的地方。

番禺沙湾古镇作为一个拥有800年历史文化的古镇,在日异月新的现代已经不再多见了。

番禺沙湾古镇自古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所以番禺沙湾古镇又被人们称为“文化之乡”。

到番禺沙湾古镇旅游,你可以看到有如沙湾留耕堂、宝墨园、三善古庙群等这样的历史岭南建筑。

你也能看到沙湾飘香的民间艺术瑰宝。

番禺沙湾古镇拥有的美誉已经多的数不过来,已经被国家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到这个有着得天独厚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的地方旅游,宝墨园、沙湾何氏大宗祠、沙湾“魁星楼”等都是你不容错过的景点。

沙湾“魁星楼”又被当地人称为“水绿山清阁”,沙湾“魁星楼”,的建筑理念源自鲤鱼跳龙门这个传说,志在鼓励人们发奋图强。

始建于元朝正年的沙湾何氏大宗祠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建筑,原料上还采用了牡蛎坚硬的贝壳,沙湾何氏大宗祠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景点,因为沙湾何氏大宗祠是一个融合了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的建筑特色。

走进沙湾古镇区,不仅可以清晰辨析古镇发展的历史脉络,现存的街巷错落纵横,宗祠古屋点缀其间,檐缘梁枋巧饰雕琢,砖雕、石雕、木雕、灰雕。

壁画异彩纷呈,深深地体现这“文化之乡”的深厚艺术魅力。

游玩景点沙湾古镇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沙湾古镇“石阶石巷”的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并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

全镇现存以留耕堂为典型代表的古祠堂约100多座,还有一筒竹、三间两廊、镬耳屋、高楼、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筑。

沙湾古镇沙湾古镇游玩景点沙湾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沙湾以飘色、龙狮、广东音乐、雕塑艺术、饮食等最为著名,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产生了广东音乐“何氏三杰”,谱写出了《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广东音乐的名曲。

以精致、巧妙著称的沙湾飘色,被誉为“凝固的戏剧、活动的雕塑”,是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葩,与沙坑醒狮、砖雕均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沙湾的狮舞素有传统,巧妙地融合了民间武术与南派醒狮套路,与广东音乐一起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沙湾古镇的贝壳墙简介

沙湾古镇的贝壳墙简介

沙湾古镇的贝壳墙简介
沙湾古镇是广东四大古镇之一,位于广州番禺区西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临珠江口,西接顺德,北邻佛山,南连番禺。

沙湾古镇是岭南水乡古镇的典型代表。

沙湾古镇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

从沙湾古码头(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至今,沙湾一直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水上交通的咽喉要塞。

古镇三面环水,一面接陆,形成了独特的水网格局,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上“城市”。

沙湾古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和多雨。

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为22℃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约1600毫米;年平均湿度为75%左右;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

沙湾古镇的建筑主要是以砖木结构为主,砖木结构是广东建筑的传统特色之一,沙湾也不例外。

沙湾古镇的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但也有用青砖和石灰砌筑的房屋。

这种房屋的墙体使用了贝壳作为原料砌成。

贝壳是一种具有神奇魅力的建筑装饰材料。

—— 1 —1 —。

2018-沙湾古镇导游词-优秀word范文 (5页)

2018-沙湾古镇导游词-优秀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沙湾古镇导游词篇一:沙湾古镇景点资料沙湾古镇资料(概览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概览沙湾古镇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占地面积2300多亩,始建于南宋,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间艺术饮誉南国。

在8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沙湾形成并保留了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为主体的岭南文化,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广府文化的杰出代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大量祠堂、庙宇等古建筑和商业遗址、民居遗址保存完好,广东音乐、飘色、龙狮、兰花、饮食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长盛不衰。

近年来,沙湾镇分别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国家卫生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文化旅游名镇、中国兰花名镇、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广东最美丽乡村示范点、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广东省专业镇标准化示范点、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面红旗”等众多荣誉称号,是目前广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二、历史文化1、物质文化遗产石阶石巷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并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

全镇现存以留耕堂为典型代表的古祠堂约100多座,还有一筒竹、三间两廊、镬耳屋、高楼、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筑。

古镇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区约48.9公顷,涵括东村、南村、西村、北村4个村落,其中,以车陂街、安宁西街为代表的旧麻石街巷总计达10公里。

作为广东省“民间雕塑之乡”,沙湾古镇保存了大量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艺术精品,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何世良被评为“砖雕艺术传承人”。

目前,沙湾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市级文化保护单位14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文物点109个。

①旧麻石街巷车陂巷这是一条特别的小街:既富且贵,清代至民国年间,这里聚居了众多富人、名人,至今还保留了不少名人故居。

广州沙湾古镇景点

广州沙湾古镇景点

广州沙湾古镇景点
沙湾古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有了,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沙湾古镇共有三条主街:明清街、水门直街、东门直街。

我们先去的是明清街,那里有一条用石头铺成的石板路,它可不是用普通的石头铺成的,而是用青石子铺成的石板路,街道两旁全是古老的房子,你站在街道上看着那些古老的房子,好像走进了一个历史悠久的时代。

水门直街也非常好看,因为那里有许多漂亮的房屋,有些房屋还保留着古代特色呢!我记得还有一个很大的舞台,那里经常会有表演节目,我还在那里看了一个节目,名字叫《龙船》。

东门直街是比较热闹的地方,那里有许多商铺。

我们先去了东门直街最热闹的地方——步行街。

步行街上有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玩具、糖画、木雕……最多人买的是玩具了:陀螺、陀螺……我买了一个陀螺和一根鞭子,玩陀螺是要用鞭子打陀螺才会转得起来。

水门直街里最热闹、最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就是东门直街里有一间卖中药饮片的店——祖堂堂。

—— 1 —1 —。

沙湾古镇

沙湾古镇

沙湾古镇,遗留的历史广东番禺,一个在香港电视剧中经常可以听见的地方;对于我,一个喜欢看香港电视剧的电视迷来说,对于他的了解,却仅仅也只是知道在广州有一个叫“番禺”的地方。

除此之外,就一无所知了。

出门旅游习惯了,就会觉得在家呆不住。

随意在一些旅游网站上看看驴友的攻略,想从中获取一些我所不知的旅游信息,当然,最主要的是想看看有没有一些资深驴友发起的户外旅游或者是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特色旅游。

而沙湾,就是一个对我来说潜藏着的度假胜地。

也对作为一个港剧迷的我来说,对番禺有了深入了解的机会。

依照每次出游的习惯,确定好旅游目的地后就在网上预订酒店,然后整装待发。

沙湾古镇旅游,不同于江南古镇的自然风光,有别于单纯的吃喝玩乐。

它是沙湾镇璀璨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俗文化的全新体验。

集古建筑观赏、历史文化知识的汲取、风土民情的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全面呈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开启了番禺旅游的新篇章。

广州番禺的历史,据说可以一直追朔到公元前214年。

在2000多年的斗转星移中,历经沧桑和战火,许多的文化遗存都湮灭无考了,然而,一座名叫沙湾的古镇,却静静地留存了下来。

走在古镇的小巷里,感受最多的是来自视角的冲击:雕梁画栋的青砖大屋、窄窄曲折的石板小路、斑驳的大门铁环、根系发达的百年古榕……似乎都在向我讲述一段段快乐的故事。

不知哪家的粤曲“私伙局”正在开锣表演,柔美的音乐穿过满洲窗的花棱,一下子让古镇活了起来。

我静静地聆听,隔着时空,我感觉到先人当年劳动的号子、闲谈的话语和市井的喧嚣。

这一刻,古镇历史,就像那堵叠压了几个朝代的围墙一样,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据史书记载,沙湾在宋代时还是一个海湾,历代先人筑堤围垦,将滩涂逐渐建成了美好的田园。

由于这里近水,所以便有了一种以水生蚝壳砌墙的建筑形式,冬暖夏凉不说,单是建筑的外观便足以让外来的访客惊诧不已。

目前在古镇街区内有明清时期“上住下铺”特色的商铺26间,除了保留和发展“当当云吞店”“珠珠照相馆”“新新理发店”和“牛奶皇后店”等传统特色店外,还将把大巷涌路打造成特色手信一条街,安宁中路、光裕路一带打造成饮食街,安宁西街一带打造成休闲酒吧街。

广东沙湾古镇

广东沙湾古镇

说起古镇游,老广们实在不必舍近求远——在距离广州不足一小时车程的地方,就有一座堪称宏伟的沙湾古镇,共由4个古村落组成,目前开发的仅为其中1个古村落的1/3,而这已经足以让人惊叹。

在这里,人们可以追寻800年的历史足迹,轻抚具有传奇色彩的蚝壳墙,听一听发源于此的广东音乐,看一看堪称艺术奇葩的沙湾飘色、沙湾醒狮……沙湾古镇,就是一座历史文化与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藏,值得一挖再挖,一去再去。

沙湾古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番禺区中部,北与番禺中心城区市桥仅一水之隔,西与佛山市顺德区隔河相望,南与榄核镇、灵山镇、东涌镇相连,东与石碁镇接壤。

古镇始建于宋代,因地处古海湾半月型的沙滩之畔,故名“沙湾”。

八百多年来孕育了沙湾独具广府乡土蕴味的文化,自古商业之繁荣,使这里拥有“三街六市”的美誉,成为闻名珠江三角洲的古镇之一。

沙湾古镇是一座历史文化与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藏。

三十出头的何承添出生在这座古镇里,除了外出求学的几年时间,他都生活于此,现在是沙湾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营销策划部主管。

他说,小时候在古镇的大街小巷里滚铁环,他不用抬头,甚至闭着眼,也能从铁环与路面撞击的声响,分辨出自己到了哪里。

现在每天行走于此,到了一个地方,他就能回想起自己当年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场景;到了另一个地方,又是另外一件趣事……在何承添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这座古镇,用手指和精神触摸这800年浩如烟海的历史细节……留耕堂作为广东三大宗祠之一,留耕堂是游人必去的景点。

它是番禺沙湾大族何姓的宗祠,也是广东民间乡村祠堂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

建制呈南北长条形,自南向北依次为大池塘、大天街、正门、牌坊、钓鱼台、中座、天井、后座及东、西廊和村祠,结构严谨,修饰华丽,气势逼人。

留耕堂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后几毁几建,现规模是于清康熙年间扩建而成的,比广州陈家祠(建于1890午)早了170多年。

堂名得自于祠堂门前的对联:“阴德远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

每日名胜广东·沙湾古镇景区

每日名胜广东·沙湾古镇景区

每日名胜广东·沙湾古镇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湾古镇,是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成功创建的第五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宋代,在8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和保留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和独具广府乡土韵味的文化,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广府民间文化中的杰出代表。

沙湾古镇走在沙湾古镇景区,可以清晰看到古镇发展的历史脉络,“石阶石巷”的古村落格局依旧保存完好,宗祠古屋错落有致,檐椽梁枋巧饰雕琢。

沙湾古建筑古镇区现存古建筑面积0.7平方公里,有元、明、清、民国初期的古建筑近300座。

其中,以北村为核心的古镇中心区保存了大量祠堂、庙宇、牌坊、古民居等明清时代的古建筑,是明清时期岭南特色建筑的集中地。

沙湾古建筑古镇著名景点有沙湾何氏大宗祠(留耕堂)、广东音乐纪念馆(三稔厅)、何炳林院士纪念馆(衍庆堂)和文峰塔等,将沙湾传统的祠堂文化、宗族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民间文艺等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显出沙湾古镇的风采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镬耳屋镬耳屋是沙湾古镇的岭南建筑特色之一。

顾名思义“镬耳屋”就是砌成镬耳状山墙的青砖屋。

不但形美,更重要的是具有防火、通风性能好的特点。

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保持屋内空气的流通。

民间还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

沙湾镬耳屋这种镬耳墙呈起伏的弧线,中央高两边低,两边的双耳象征着古代官帽的两耳,有“独占鳌头”之意,只有有功名的村人才能采用这样的建筑形式。

广东沿海多生蚝,蚝壳大而坚硬,用来砌墙冬暖夏凉。

沙湾曾是古海湾,河涌甚多,蚝壳沉积丰富,古人就地取材,用黏土把蚝壳垒砌作为墙体,所以蚝壳建筑遗存不少,宋元时期就有出现,明清时期更是流行。

沙湾蚝壳墙蚝壳墙外表面不施抹灰,在建造房屋时,蚝壳上拌上黄泥、红糖、蒸熟的糯米用于加固和黏合,使墙体风干后坚固不倒、遇水不溶。

沙湾蚝壳墙3.留耕堂何氏大宗祠,惯称“留耕堂”,始建于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是番禺现存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宏大、布局最严谨、造工最精巧、保存最完好的粤中宗祠的经典之作,集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建筑特色于一体,位居番禺清代“四大宗祠”之首,为岭南建筑文化的精华所在,堪称综合性艺术宫殿,是沙湾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番禺沙湾古镇简介
广州番禺沙湾古镇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

以下是该古镇的简介:
1. 历史:沙湾古镇建于南朝梁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在明清两代,沙湾成为了岭南地区的繁华商业中心之一。

2. 文化:沙湾古镇是一个典型的岭南水乡,保存了大量传统民居、庙宇和古桥等建筑和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是清代的“二十四桥”,这些桥梁被誉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

3. 特色:沙湾古镇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而闻名,游客可以欣赏到众多的古建筑群、小桥流水、青石板路和传统店铺等景观,同时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美食,如沙湾鸡、豆腐花等。

4. 活动:沙湾古镇每年会举办多个传统节日和活动,如春节庙会、中秋灯会、端午龙舟竞赛等。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加一些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如编织草帽、打糕点等。

总之,广州番禺沙湾古镇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岭南水乡,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传统的建筑、美食和文化活动,感受到岭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