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的传说故事

合集下载

盘古开天辟地的寓言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的寓言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的寓言故事今天给你讲个超酷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啊,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大鸡蛋,混混沌沌的,啥也分不清,到处都是黑乎乎、黏糊糊的一片。

在这个大鸡蛋里呢,睡着一个叫盘古的大神。

盘古这一觉可睡得够久的,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他突然醒了。

睁开眼一看,周围乌漆嘛黑的,啥都看不见,而且还特别挤得慌。

盘古心里就想啊:“这啥情况啊,这么憋屈,我得想个办法。

”于是,盘古就开始动手啦。

他伸出两只大手,往上这么一撑,脚往下一踩,就开始用力地把这个混沌的世界往两边撑开。

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啊,就像你要把一块超级黏的口香糖扯成两半一样费劲。

盘古的力气那可真是大得没边儿,他不停地撑啊撑,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只听到“哗啦”一声巨响,这个大鸡蛋就被他硬生生地撑开了。

轻的东西呢,就飘飘悠悠地往上飞,变成了天;重的东西呢,就“咕噜咕噜”地往下沉,变成了地。

可是这天地刚分开,还不稳定呢,盘古怕它们又合到一块儿去,那自己可就白忙活了。

所以啊,盘古就站在天地之间,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他每天都长高一丈,天也就跟着升高一丈,地也跟着加厚一丈。

就这样,盘古像个超级大柱子一样,在天地之间撑了好久好久。

又过了不知道多少年,天变得极高极高,地变得极厚极厚,天地之间的距离变得超级远了,已经很稳固,不会再合到一块儿去了。

这时候的盘古啊,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了。

他“轰”的一声倒下了。

盘古虽然倒下了,但是他的身体可没闲着。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大地的山川,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天上的雷声;他的肌肉变成了肥沃的土地,他的骨骼变成了坚硬的石头。

你看,盘古大神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了整个世界,多厉害啊!这个世界就这么诞生了,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么多奇妙的东西呢。

神话故事120篇 关于盘古的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120篇 关于盘古的神话故事

神话是叙述人类原始或是演化阶段时的故事,它通常可以反映出人类最本质、最原始的思维方式或是精神内涵。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关于盘古的神话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盘古的神话故事一盘古开天地世界上有大大小小数百个国家和地区,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几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最美丽的创世纪传说。

西方人说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先创造了男人亚当,然后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此后才有了人类。

而我们中国人则认为世界是由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人类。

大约在三百二十六万七千年以前,太阳系的地球上。

而这时地球上天地还没有形成,到处混沌一片,即分不清上下左右,也辨不出东西南北,整个世界就像一个中间有核的浑圆体。

人类的祖先盘古便在浑圆体的核心中孕育而成。

盘古经过了一万八千年的孕育才有了生命。

当他有了知觉的那一刻,便迫不及待的睁开了眼睛。

可是周围一片黑暗,他什么都看不见。

急切间,他拔下自己的一颗牙齿,把它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

浑圆体破裂了,沉浮成两部分一部分轻而清,一部分重而浊。

轻而清者不断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者不断下降,变成了地。

盘古就这样头顶天脚踏地的诞生于天地之间。

盘古在天地间不断长大,他的头在天为神,他的脚在地为圣。

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每日生长一丈。

如此一日九变,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盘古的身体也变得极长。

盘古就这样与天地共存了一百八十万年。

盘古想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于是他微笑着倒了下去,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大地。

在他倒下去的刹那间,他的左眼飞上天空变成了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和希望;他的右眼飞上天空变成了月亮,两眼中的液体撒向天空,变成夜里的万点繁星。

他的汗珠变成了地面的湖泊,他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他的毛发变成了草原和森林。

他呼出的气体变成了清风和云雾;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

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在山东),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在陕西),他的左臂化作了南岳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了北岳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在河南)。

中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主要内容

中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主要内容

中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主要内容我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主要内容一、盘古开天地的起源我国古代神话中,盘古开天地是一个重要的创世神话,讲述了世界的起源和创造过程。

在这个神话故事中,盘古被视为万物的始祖,他开天辟地,造就了天地万物的形成。

盘古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伟大的创世神,他的故事也成为了我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根据我国古代神话的记载,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相传在太上老君的帮助下,盘古在九天之上长大,并渐渐变得异常巨大。

在某一时刻,他挥动手中的斧头,一刀劈开了混沌的大地,天地渐渐形成。

在天地形成之后,盘古化为众多万物的始祖,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化为了天地万物的各种形态。

三、盘古开天地的意义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在我国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代表了我国古代人对世界起源的创造精神和智慧。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也寓意着中华民族对宇宙天地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也给人们以启发和反思,让人们明白了天地万物的无限魅力和奥秘。

四、个人观点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代表了我国古代人对天地万物的创造精神和智慧的理解。

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激励着人们探寻宇宙的奥秘,并对人类的责任和担当有着深远的启发作用。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对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的探讨,我们可以深刻理解我国古代神话的文化内涵,对宇宙的创造和生命的本源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断探求宇宙的奥秘,表达了古代人对宇宙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在这篇文章中,我对我国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阐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激励着我们继续不断探求宇宙的奥秘,也应该成为我们珍惜和传承的文化宝库。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部分,它是我国文化宝库中闪耀的一颗明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渊源。

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既是一种宇宙起源的神话,也是古代人对宇宙的创造精神和智慧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宇宙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完整版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完整版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完整版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是中国古代神话学说中的一个主要创世神话。

根据传统的说法,盘古是天地开辟之初最早出现的神祇,他用自己的身躯分开了天地。

下面是完整版的故事:在混沌未分的时代,天地一片混沌,一切都处于虚无飘渺之中。

突然间,一个名为盘古的神祇从混沌中孕育而生。

他拥有九丈高的身躯,紫色的头发和胡须,巨大的肌肉和力量。

盘古醒来后,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充满黑暗和沉寂的世界之中,他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

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开创一番新天地,为自己和其他生物创造一个家。

盘古先用他坚硬的拳头破开了混沌的壳,天地开始分离出来,天上成为天空,地下则形成了大地。

在天空形成之后,盘古挥舞着自己的巨斧,对着混沌中的万物砍去。

他的巨斧有如闪电一般,一砍下去,就有山川、江河、森林等各种景观从混沌中分离出来。

天地开始稳定下来之后,盘古感到自己的体力越来越消耗,他知道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为了延续自己的力量,他决定分离自己的身躯来成就更多的事物。

他将自己的头变成了天空,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嘴巴变成了大风,牙齿变成了小山,舌头变成了江河,鼻子变成了蓝天,耳朵变成了风声,头发和胡须则变成了星星和树木。

盘古用心血和魂魄创造了人类,并教会人们种植农作物、渔猎和建设家园。

最后,当盘古的身体彻底分离,只剩下他的精神存在时,他坠入了长眠。

他的精神则化为九颗珠子,分别代表自然界的各个要素。

这九颗珠子散落在世界各处,成为了历代传说中的宝石。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

它象征着无限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可以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它也表达了人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被广泛运用于文学、绘画、音乐以及各种艺术形式中,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故事也被视为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故事

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故事

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故事
盘古开天地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之一,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著的《三五历纪》。

相传盘古在混沌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后用斧头劈开了混沌,把轻的阳气推向了上方成为天,把重的阴气压向下方成为地。

天和地每一天都会分别长高一丈,最终盘古死后,他的身体各部分变成了世间万物,他的眼睛变成了日月,他的毛发变成了星辰,他的骨头变成了山岳,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

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天地自然的探索和想象,也体现了他们对创世神的崇拜和敬仰。

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象征。

此外,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勇于创新和改变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盘古开天地的勇气和决心,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也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勇于尝试和探索,不断创造新的可能性。

总之,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故事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想象力,也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盘古追日的故事

盘古追日的故事

盘古追日的故事盘古追日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后,为了保护人间免受太阳的伤害,不惜追逐太阳的故事。

以下是关于盘古追日的详细叙述。

在远古时代,天地刚刚形成,一片混沌中,盘古诞生了。

他身高数千丈,体形巨大,头顶有一颗巨大的太阳。

盘古开天辟地,将天地分开,形成了天空和大地。

他用自己的身体,将天地之间的混沌力量分离,形成了天地两极的阴阳之气。

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间的力量开始运转,万物开始生长繁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盘古发现太阳的炙热光芒对人间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太阳的光芒炙烤大地,使得土地干旱,植物枯萎,人们无法正常生活。

为了保护人间免受太阳的伤害,盘古决定追逐太阳,将其困住。

盘古追日的旅程开始了。

他踏着巨大的步伐,追逐着太阳。

他的身体高耸入云,脚步震动大地,引起了天地的震动。

他追逐的速度极快,太阳仿佛只是一个小点,但他却始终无法追上太阳。

盘古追日的旅程持续了数千年,他不断奔跑,不断追逐。

他的身体逐渐疲惫,但他却始终坚持不懈。

他知道,只有追上太阳,才能保护人间免受太阳的伤害。

终于,盘古追上了太阳。

他伸出巨大的手臂,试图抓住太阳。

然而,太阳却如同火球一般,炙热的温度让盘古无法触碰。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太阳继续升起,照耀着大地。

盘古感到沮丧,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决定用自己的身体来保护人间。

他将自己的身体分成了五个部分,分别变成了五座高山,将太阳挡在了天空的边缘。

这五座高山分别是东海之山、南海之山、西海之山、北海之山和中央之山。

盘古的身体变成了五座高山,他的头变成了中央之山,他的四肢变成了四座海山。

这五座高山将太阳挡在了天空的边缘,使得太阳的光芒无法直接照射到大地上。

人们因此得以在阴凉的环境中生活,大地也恢复了生机。

盘古追日的故事告诉我们,盘古是一个勇敢而无私的神灵。

他为了保护人间免受太阳的伤害,不惜追逐太阳,最终将自己的身体变成了五座高山。

他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盘古追日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的关系。

盘古开天地 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地 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地神话故事
盘古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祇,据说他在混沌之中诞生,随后开天辟地,创造了整个世界。

据《山海经》等古籍记载,盘古在混沌之中长大,身躯巨大,头顶入云。

他身上的巨剑凝结自世界间隙的力量,他用这柄巨剑破开了混沌,将天地分离。

他站在天地之间,支撑起天空的重量。

在创造天地的过程中,盘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用自己的身体形成了山川、河流和土地。

他的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鸣和风声,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和海洋。

他耗尽了所有的力量,最后倒下,成为山、河和大地的基石。

然而,盘古的死并不意味着世界的终结。

在他的身体散落的每一部分都变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

山、河、草木、鸟兽、鱼虫等生物都通过盘古的身躯而存在,构成了世界的各个部分。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起源和自然界形成的思想。

它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重要也最著名的创世神话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象征之一。

盘古开天地简要概括

盘古开天地简要概括

盘古开天地简要概括
盘古开天地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重要故事,被广泛流传并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

据传说,盘古是宇宙的始祖,在混沌初开之时,他诞生于一对阴阳鱼的体内。

盘古在混沌中挣扎了许久,最终使混沌裂开,从而形成了天地。

在盘古的努力下,天空成为了天,地下成为了地,而他自己则成为了天地之间的支撑。

他用斧头开天,用身体埋地,为天地间的分隔创造了条件。

在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中,他不仅创造了天地,还促成了日月星辰的形成,使山川河流、草木花果等自然景观得以生成。

盘古的身体不断长大,最终成为了世界的支柱。

然而,在完成了这一创世伟业后,盘古精疲力尽,最终倒下气绝,他的身体化为了世界的各个部分,包括骨骼、血液、皮肤等。

这些部分成为了世界的构成要素,为后来的万物生灵提供了生存的基础。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起源的探索和想象,也蕴含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

这一神话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广泛传颂,并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艺术题材,被绘画、雕塑、文学作品等多种艺术形式所表现和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古的传说故事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在昆仑山开天辟地,盘古神话叙事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

盘古的传说故事是怎样的传说呢?本文是整理盘古的传说的故事资料,仅供参考。

盘古开天很多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

开天大神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

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

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

;;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

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长。

这巍峨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又一个一万八千年。

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倒下了。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他的阳根化为伏羲,双乳化为女娲,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总之一句话:天地就是盘古所造,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

[30]兄妹传说盘古兄妹的结合是为“阴阳之始”[31] ,反映了远古血缘婚的历史,这是盘古神话与伏羲-女娲神话相结合的一种发展。

[32] 如今在桐柏山地区仍然非常流行(《桐柏文史资料》第六辑2004.12)。

马卉欣、韩芳主编的《万代盘古论》所附的《盘古神话选》中几乎都是讲的“盘古兄妹”或“盘古爷”、“盘古奶”的故事,说明这个母题流传既广泛且久远。

[33]泌阳县盘古山:相传,盘古兄妹以打柴维持生活,那时天地混沌未开。

后来天塌地陷,盘古兄妹藏在石狮子肚里躲过劫难。

当时,世上只剩下盘古兄妹二人,天地鸿蒙一片,盘古兄手拿大斧劈开混沌,清者为天,浊者为地。

接着,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都露出来了,地上山川河流交织,花草树木繁茂,鸟儿鸣唱、六畜兴旺……[34]具体版本:青年盘古时的社会风气很坏,老天爷派太白金星下来找好人,同时想毁灭世界。

话说盘古上学的路上有块形状像狮子的石头,石头旁出现了一位白胡子老汉。

老汉让盘古喂石狮子吃馍,并要求他每天都喂,同时告诉他:如果哪天看到石狮子眼红时,就和妹妹一起躲到狮子的肚子里去。

后来,盘古拉着正在院里劈柴的妹妹随石狮子飞上了天空。

地面大雨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天地一片漆黑。

石狮子落下后,盘古拿着妹妹劈柴的斧子劈开了天地,兄妹俩从此生儿育女、安居乐业。

现在,盘古山下还有石狮子以及泛洪水时从天上抛下、准备搭救家禽家畜的石船等。

[35]家族后裔民间神话里,盘古是一对兄妹兼配偶,一般是盘古兄拿盘古妹的斧头开天,也有传说盘古妹开辟天地。

兄妹俩是阴阳之始、万物之祖[31] 。

民俗传说:相传盘古开天之前,一片混荒,万天混沌,万物犹蒙沌!盘古想开天之后,怎么办呢?把自己的身体变成天地万物。

那自己没有传人怎么办?想把自己的本领和性格传给自己的后人。

他在把自己的身体全部变化成天地万物后,剩下眼睛与头发。

等眼睛化做日月星辰之后,他把自己的眼泪藏起来,还有自己的两根头发也藏起来,等过了不知道数年,有亿亿亿……年,当有熊国的国君少典从一个小山丘经过时候,不小心碰到了盘古的眼泪。

天空长虹贯日,气象万千,祥瑞祥和,第一个存在的民族就是伏羲一族,所以伏羲称为人祖,意思是人类始祖,人类始祖经过了若干年后,其中一个民族少典就有了孩子。

这个孩子就是轩辕黄帝,他与炎帝结盟。

成为中国最有名的国君--黄帝。

[36]文学形象盘古用斧头的设定最初出自明清《开辟演义》:昆多崩姿那受佛命毕,只得顶礼辞别世尊并诸大菩萨,驾一朵祥云,离了西方佛境,直来至南赡部洲大洪荒处,大吼一声,投下地中,化成一物,团圆如一蟠桃样,内有核如孩形,于天地中滚来滚去;约有七七四十九转,渐渐长成一人,身长三丈六尺,头角狰狞,神眉怒目,獠牙巨口,遍体皆毛;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

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

自此而混茫开矣,即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相传首出御世。

从此,昆多崩娑那立一石碑,长三丈,阔九尺,自镌二十字于其上曰:吾乃盘古氏,开天辟地基。

亥子重交媾,依旧似今时。

盘古人物渊源盘古传说最早出现在三国文人徐整的《三五历记》。

[6] 又有《五运历年记》记载其化生万物。

[7] 《中国哲学史》教材引用了这两段史料。

对于盘古传说是否反映了中国远古传说的真实情况,教材论证说:“盘古创世的神话传说虽不见于先秦文献,但正如吕思勉所说:‘今世俗无不知有盘古氏’,‘盖其说甚旧,故传之甚广’。

由此推断,由于远古时期没有文字,加之我们的祖先又有述而不作的传统,因此,这一神话传说,形诸文字虽晚,但其内容的发生应在很早的远古时期,是千百年来中华先民口耳相传的结果。

”[8]然盘古公元一世纪已在河南、山东地区有广泛分布,其中一例的确凿年代为公元86年,一些神像可能早至新莽年代。

从而推倒了“盘古来源于印度”的说法[5] 。

王晖先生近来著文, 提出盘古是上古中国土地神“亳”的音变, 并否认盘古神在古代神话序列中最晚出现,而被积薪式地列为时代最早、地位最高的创世主神的说法①。

此文在提示我们从中国本土文化中找寻盘古神话的根源,以及重新将盘古神话纳入史学考察的范围等方面, 具有启发意义[9] 。

正如王文中所归纳的, 历来关于盘古来源的讨论可大体归结为“本土说”与“外来说”两种主要观点②。

持“本土说”的学者主要从两方面立论。

其一没,多将“盘古”与“瓠”相联系,然瓠本是神犬,而盘古是巨人;且瓠最初并无开辟天地、创生万物的神迹或如闻一多、常任侠等先生认为盘古即是伏羲的青转。

李福清已辨其非,这些都是基于所谓音转的证据.而事迹却往往不相符合,故结论很可怀疑。

其二,多有用近世乃至现当代搜集的民族学二民俗学材料来论古代盘古来源者,这种方法面临的挑战更多。

而持“外来说’的学者则大都没有正面回答:如果三国以前没有盘古神话,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中又是如何解释天地生成的?谁又是开辟和创世的大神?此外。

双方学者在使用基本史料时,对史料来源追查不深,使原本有限的史料,定年不清,意涵发掘不够,直接影响了对盘古神话传衍历程的正确理解[9] 。

“本土说”除了王晖的新论,多有主张盘古是“盘瓠”的音转,盘古传说出自苗民盘瓠神话者, 如清人苏时学《爻山笔话》、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乙集、民国夏曾佑《中国古代史》、闻一多《伏羲考》等。

茅盾认定盘古神话本发生于南方, 见《中国神话研究ABC》,1928 年初版, 此据其《神话研究》,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第163;165 页。

杨宽认同盘古与盘瓠的音转关系,却否认其出自苗民神话,认为出自北方或西北,见其《中国上古史导论》, 1938年初刊,此据《古史辨》7 册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第156;175页。

主张盘古来自《山海经》中烛阴( 烛龙)神话者, 有顾颉刚、杨向奎《三皇考》,《古史辨》7 册中编,第151;155 页。

刘起《开天辟地的神话与盘古》, 1988 年初刊,此据《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版, 第74;91 页等。

“外来说”除极少数主张来自巴比伦文化外,更多主张盘古传说来自印度婆罗门神话,然也各有不同。

有主张盘古原型乃tman 者,如明人马欢《瀛涯胜览》;有主张盘古为Brahmā的音译,如何新《诸神的起源; ; ;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年版, 第240;249 页。

高木敏雄氏于1904 年出版《比较神话学》,提出盘古为吠陀神话中原始巨人布路沙之说。

此说最足重视,惜只见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323;329页对其说有引证。

此外,认为盘古神话乃通过汉末魏晋间佛经汉译而得传布者, 见吕思勉《盘古考》,《古史辨》7 册中编,第14;15 页。

饶宗颐《安荼论与晋吴间之宇宙观》, 1965 年初刊, 此据《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版,第347;366 页;《围陀与敦煌壁画》, 《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文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年版, 第16;26 页等[9] 。

据《淮南子》等古书记载具有创世神格的是昊天上帝、伏羲等。

在东汉中后期,因为原来掌管天地开辟的本土最高神太一地位逐渐下降,从而为一个新的开辟大神出现提供了空间。

但中国古人在接受外来观念时,向来都是进行有选择的汲纳。

汉末唐宋间的中国古人接受吠陀经典中巨人尸体化生的神话后,并没有放弃本土原有的气化宇宙论。

盘古神话虽出,盘古虽然逐渐挤掉太一成为开辟之神,但来自印度的宇宙论观念却始终不能够取代中国固有的宇宙生成论。

自三国至唐宋,盘古神话的文献记载之所以如此少见,且多见于“述异”之记、道典秘笈,或是文人戏谑之作,也应是其实际影响有限的一种反映。

20世纪初被古史辨派戳穿的“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神话,也许本就不曾是宋明以前人们的普遍观念[9] 。

盘古神话“外来说”,站不住脚事实证明,盘古神话从古至今,已流传了好几千年。

但近代曾流行“外来说”。

其主要观点有:1、印度是世界上神话、故事的重要发掘地,盘古神话的两大母题(卵生神话母题、尸体化生母题)在印度《吠陀》神歌中都可找到。

2、后汉所译佛经《摩登伽经》等里的大神安荼义为鸡卵,安荼神话中包括此两大母题。

徐整写作时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