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自制
藏区食品制作方法

藏区食品制作方法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收集点击数:350 更新时间:2007-1-30 22:50:44青稞:青稞又称稞大麦、元麦是藏族人民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把青稞炒过后磨成面用酥油拌着吃。
人们也将青稞与豌豆掺合制作糌粑。
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的传统食品,而且作为藏餐出现在拉萨的主要饭店,成为招待中外宾客的重要食品,在宗教节日中,藏族人民还要抛撒糌粑,以示祝福。
牛羊肉:藏族人民主要以食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
在牧区一般不食蔬菜,饮食单调,从单一的饮食结构来说,牧区乃至整个西藏都属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区。
众所周知牛羊肉热量很高,这有助于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抵御寒冷。
有趣的是藏族人民有食生肉的习惯,若到一些牧民或农区家中,你会看到挂到屋内或帐篷内的风干的牛羊肉,你若去这些人家作客,主人会拿出风干的牛羊肉叫你品尝,这种风味只有在高原才能品尝得到。
饮料:各种饮料是构成藏族群众营养食品不可缺少的东西。
藏族的饮料有酥油茶、甜茶、青稞酒等。
酥油茶除与主食糌粑同时食用外,也当作每日食用的饮料。
酥油茶与甜茶分别用酥油、牛奶或奶粉加茶叶、盐、白糖制成,酥油茶与甜茶都具有茶的功能。
在西藏,用酥油茶待客,是藏民族古老的传统。
无论你走进牧民的帐篷,还是农民的泥土小屋,或走亲访友,主人总会打好醇香的酥油茶请你品尝。
藏胞出远门,亲友前来送别会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敬上一碗酥油茶,祝远行者逢凶化吉,一路顺风。
藏族的另一种饮料枣青稞酒是用青稞发酵后酿制而成的,在西藏男女老少都喝此酒,藏族人民在过节前都要酿造大量的青稞酒。
从藏历四月到八月,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和非传统节日,宗教节日和非宗教节日,拉萨人都要提上甘甜醉人的青稞酒,到绿茵的草地上,三五成群,搭起各种色彩的帐篷,一边喝着青稞酒,一边尽情歌舞,显示出藏族酒文化的魅力。
酥油:在西藏随时随地可以见到酥油。
在拉萨的八角街,牧民拿着一块块、一包包的酥油,摆在地上,拿在手上,到处兜售;不论城乡,每个粮油店里,一定断不了酥油的供应;走进每个家庭,柜子里摆的东西可以缺这少那,但不会没有酥油。
《青藏地区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人版》

《青藏地区》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青藏地区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地区,也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青藏地区的生态系统、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因此,对青藏地区进行深入了解和钻研,对于珍爱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增进文化传承和增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2. 掌握青藏地区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状况;3. 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的关注和理解,增强环保认识和文化自大心。
三、教学内容1. 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2.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3. 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珍爱措施;4. 青藏地区的藏传佛教文化和民族风情;5. 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等;2. 线上线下结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线上进修和交流,同时组织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3. 教室讨论法:鼓励学生就青藏地区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增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五、教学过程1. 第一阶段(1-2周):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2. 第二阶段(3-4周):讲解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珍爱措施,组织生态环境珍爱主题活动;3. 第三阶段(5-6周):探讨青藏地区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展开藏传佛教文化体验活动;4. 第四阶段(7-8周):总结进修效果,展开主题钻研和效果展示。
六、评估方式1. 教室表现:包括教室参与、讨论表现等;2. 作业考核:设计相关作业,包括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3. 期末考核:组织期末考试或项目展示,综合评判学生的进修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与青藏地区相关的教材和资料;2. 多媒体资料:准备青藏地区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青藏地区的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九章 青藏地区单元测试-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1.【答题】藏民用于做糌粑的材料是()A.小麦粉B.大麦面C.燕麦面D.青稞面【答案】D【分析】本题是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知识考查。
【解答】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农作物以青稞、小麦为主,藏民的主食是青稞面制作的糌粑。
2.【答题】小丽说:“我参观了布达拉宫,喝了酥油茶,活佛还给我送了哈达。
”小丽去了哪里()A.青藏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南方地区【答案】A【分析】本题是对青藏地区的地理知识考查。
【解答】布达拉宫是青藏地区著名的礼佛圣地,酥油茶是青藏地区的特产,由此判断小丽去的地方是青藏地区,选择答案A。
3.【答题】以下关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江是指图中的①②③B.三江是指图中的②③④C.该保护区地处横断山区D.该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上【答案】B【分析】本题是对三江源的知识考查。
【解答】据图可知:①是怒江,②是澜沧江,③是长江,④是黄河;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河流的源头地区。
该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故答案选B。
4.【答题】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它是我国三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他们是()A.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B.珠江、黄河、塔里木河C.金沙江、黄河、怒江D.长江、黄河、澜沧江【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三江源有关知识。
【解答】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它是我国三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这三条大河分别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选D。
5.【答题】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B.天然降水是该地区的重要水源C.该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D.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三江源有关知识。
【解答】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高山冰雪融水是该地区的重要水源;该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选B。
6.【答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A.北方地区B.青藏地区C.西北地区D.南方地区【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有关知识。
西藏昌都地理标志产品

类乌齐牦牛肉,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类乌齐牦牛放养于海拔3700米以上的类乌齐县天然牧场中,牧民们从 古至今一直沿用了最古老的牦牛“放牧”办法,“原生态、纯天然、全绿 色”的类乌齐牦牛以膘肥体壮、口味浓郁,营养价值高而享誉区内外。
2015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类乌齐牦牛肉”实施地理 标志产品保护。
索多西辣椒酱是采摘海拔2200米至2600米的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索多西 乡等地的优质辣椒,结合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加工而成的产品。因其独特的 地理气候环境,使得索多西辣椒酱具有色泽鲜红明亮、无农药残留、口感 辣而不燥、不伤肠胃的质量特色。索多西辣椒酱
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索多西等乡镇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与云贵高原接 壤,属三江流域峡谷区,地势北高南低。
谢谢观看
八宿荞麦,西藏自治区八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八宿荞麦生长在海拔3300米以上的藏东高原八宿县河谷地带,日照时 间长、温差大,降雨量少、蒸发量大,造就了八宿荞麦优良的品质。
2015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八宿荞麦”实施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
八宿荞麦粒大、皮薄、面白,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是一种营养 丰富,能降血脂、血糖和胆固醇的无公害健康食品。八宿荞麦
八宿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市中南部,地处怒江上游。属于干 热河谷地带,土壤较为疏松,且多为富含养分的壤土和沙壤土,大小河流 纵横遍布,水源充沛且无污染。年平均气温10—14℃,最热月平均气温 18—22℃,最冷月平均气温0—5℃,降水量150—220毫米,常年日照高 达2710小时,蒸发强度大,属半干旱气候,太阳辐射强烈,对荞麦的生长 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气温较高,病虫害难以滋生。加之八宿县城 气候较为干燥,适宜养麦的储存、加工,日积月累,使当地荞麦形成了独 特的品质。
西藏拉萨特产

藏纸的原料藏纸是由树皮纤维及瑞香狼毒藏语即“日加”根部纤维经 石灰和土碱处理制成的 。(主要原料是一种叫狼毒草的有毒性的野草, 藏语叫“日加”。狼毒花色彩艳丽,主要出现在草原或草场上,为标志植 物,它的出现意味着草场的退化。)因草质本身具有毒性,故藏纸久经岁 月不怕虫蛀鼠咬、不腐烂、不变色、质地坚韧、不易撕破、耐折叠、耐磨 等特点。
黑颈鹤主要在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进行繁殖,越冬于西藏、 贵州、云南,国外分布于不丹、印度。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沼 泽地、湖泊及河滩等湿地环境。喜食植物叶、根茎、块茎、水藻、玉米等, 也吃昆虫、蛙、小鱼等动物性食物。黑颈鹤为单配制,繁殖期在5~7月份, 求偶时伴随着跳舞与共鸣,双双把头部伸向前方,并彼此呼应发出“咯咯 咯”声,营巢于水环绕的草墩上或茂密的芦苇丛中,窝卵数通常2枚。黑 颈鹤寿命大约是10~15玛弄矿泉水”实施地理 标志产品保护。
冰川矿泉,是指以冰川融水作为主要补给而形成的天然矿泉水。早在 500多年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曾记载:冰川矿泉,又称夏冰, 可解百毒。在西藏,冰川矿泉水又被称为“圣水”。
曲玛弄矿泉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 品。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第三极”,冰川总量至少是阿尔卑斯山的100倍, 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与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被世界上称为“人 类的最后一片净土”。“曲玛弄矿泉水”水源地背靠念青唐古拉雪山,山 泉水口感纯正、易吸收,锂、锶、偏硅酸同时达到矿泉水标准。
201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当雄牦牛”实施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
《青藏地区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青藏地区》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2. 掌握青藏地区的历史沿革和重要文化遗产;3. 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大。
二、教学内容:1. 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2.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3. 青藏地区的主要民族、语言和宗教崇奉;4. 青藏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重要遗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青藏地区的美丽风景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知识讲解: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民族文化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全面了解;3.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青藏地区的认识和感受;4. 教室练习:设计一些与青藏地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5.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青藏地区的生活和文化;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并展开思考和反思。
四、教学评估:1. 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2. 作业完成:安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青藏地区的文章或制作一份青藏地区的PPT,评判学生的完成情况;3. 小测验:设计一份关于青藏地区知识的小测验,考察学生的进修效果。
五、教学资源:1. 图书资料:准备一些关于青藏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的图书资料,供学生参考;2. 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3. 互动工具:准备一些互动工具,如学生手册、PPT模板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进修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活动设计等,提高教学效果;2.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室活动,培养他们的进修兴趣和能动性;3. 教学评判:及时对学生的进修情况进行评判和反馈,帮助他们及时调整进修方法和提高进修效果。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文化自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青藏地区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青藏地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青藏地区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区,位于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之间,地势高峻,气候寒冷,是中国独特的高原地带。
青藏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人文和自然景观,本次作业设计将以青藏地区为主题,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这一特殊地区。
二、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1. 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地貌;2. 了解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3. 探索青藏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
三、作业内容1. 地理与气候学生需要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气候和自然资源。
他们可以查询地图资料、阅读相关书籍或网站,写一份关于青藏地区地理与气候的综合报告。
报告应包括青藏地区的位置、面积、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主要自然景观等内容。
2. 文化与习俗学生需要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日常习俗。
他们可以选择一种少数民族,深入了解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服饰特色等,撰写一篇关于该少数民族文化的短文。
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一项青藏地区的传统习俗,比如藏式婚礼、藏戏表演等,制作一份相关的海报或手工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3. 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学生需要了解青藏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他们可以选择一处知名的景点或风景区,收集相关图片和资料,制作一份宣传册,推介该景点的特色和魅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探索青藏地区的珍稀动植物资源、生态系统特点,编写一篇关于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短文。
四、作业形式1. 书面报告:地理与气候的综合报告2. 短文撰写:文化与习俗的介绍及分析3. 制作海报或手工作品:传统习俗的展示4. 制作宣传册:旅游资源的推介5. 短文撰写:生态环境的探索五、评价标准1. 报告内容丰富、准确,论据有力,结构清晰、条理分明;2. 短文内容详实、有深度,观点独特,行文流畅、具有感染力;3. 海报或手工作品制作精美,布局合理,内容突出、生动形象;4. 宣传册信息完整、吸引人,设计新颖、美观大方;5. 短文内容丰富、信息准确,观点明确,语言生动、清晰流畅。
具有青藏高原风情的几款美食

高原风情菜谱几例推荐几款菜谱的主要原料均为高原特产,其中有些原料是名贵药材和滋补良药的膳食养生菜谱:虫草鱼肉丸。
原料:冬虫夏草10根、鲜鱼1条、盐少许、酥油5两、生姜2钱、野生蒜1钱、鸡蛋1个、豆粉2钱、水拌豆粉1钱。
做法:虫草加少许冷水盛入碗内放在蒸笼中蒸熟。
去掉鲜鱼的骨刺和鱼皮,用刀背砸成肉泥。
蛋清和干豆粉搅和,鱼肉泥在搅和的豆粉蛋清中做成肉丸子,在化好的酥油中炸熟。
从蒸笼中拿出虫草一根根地插在鱼肉丸子上,整齐地摆在菜碟中。
用微火把菜锅中的酥油化成液体后加入生姜片、盐、野生蒜、少量水、水搅豆粉,煨成出现沸泡的时候,浇在鱼肉丸子上,虫草鱼肉丸这道菜做成了。
需要注意的是火不宜过旺,化酥油的时候千万不能烧焦,把固体的酥油化成液体即可用了。
虫草鸡块。
原料:冬虫夏草15根,鸡胸肉4两、鸡蛋1个、豆粉1钱、生姜1钱、胡椒2钱、葱1钱、水搅豆粉2钱、盐少许、酥油6两。
做法:先把虫草蒸熟。
鸡胸肉切成块状,鸡肉表面上涂上搅和好了的蛋清豆粉,然后在熔化成液体的酥油中炸熟。
再用微火化好酥油后加上盐、生姜、胡椒、慈、炸鸡块、蒸虫草、水搅豆粉。
煨上片刻即可端上菜碟中。
蛋插人参果。
原料:鸡蛋4个,煮熟的人参果2钱、盐少许、酥油1两、水搅和豆粉2钱。
做法:洗好的人参果在水中煮熟。
鸡蛋的蛋清和蛋黄分开,加上盐和水搅豆粉后放在蒸笼中蒸熟。
蒸熟的蛋清、蛋黄切成块状摆在菜碟中,蛋清、蛋黄块上插好人参果。
菜锅中放少许酥油在微火中化成液体后加上少量的水搅豆粉煮至出现沸泡的时候浇在菜碟中的鸡块上,蛋插人参果这道菜做成了。
注意火不宜过旺。
红花羊排。
原料:藏红花少许、羊排骨2斤、盐少许、水搅豆粉2钱、生姜5克。
做法:先把少量藏红花放入冷水中浸泡。
羊排骨切成块状,在化好的酥油中烧好、放入盐、生姜、水,快要烧熟的时候加上事先浸泡好的藏红花和水搅豆粉,再烧至出沸泡即可端上菜碟,火候中等。
贝母鸡块。
原料:鸡胸肉6两、贝母1两、生姜2钱、盐少许、水搅豆粉2钱、酥油2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牲畜
藏牦牛
藏山羊
牦牛的形状如水牛,
藏
牦牛体长2~3米,尾长 37~46厘米,肩高1.3米
绵
以上,体重约1000千克。
羊
被称为“高原之舟”
三、工业
1.自然资源
冷湖的石油
青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天然气、钾、氯化镁、 硼等盐类以及锂、镍、金等矿产资源。当前,大规模的矿产 开发主要集中在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盐的世界”。
澜沧江源头
青藏地区海拔高,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
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使青藏地区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青藏高原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黄河源头
生物多样性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 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巴基斯坦
印度
尼泊尔
不丹
印
缅甸
度
横断山脉
不丹
缅甸 27 °N
(3)板块位置: 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多火山地震,地热能丰富 青藏高原为什么高?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 撞挤压,地形抬升。 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 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 脊”。 本区耸立着110多座7000米 以上的山峰,喜马拉雅山脉 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 峰(仍在上升)。
95°E 100°E
湟水谷地
36°N
(3)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有青稞、
小麦、豌豆
雅鲁藏布江谷地
30°N
西藏的江南
高原种植业
5000m 4500m 4000m 3000m
寒冻 寒冷 温凉 温暖
无 青稞 青稞、春小麦 青稞、冬小麦
1.河谷农业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东南的察隅有 “西藏江南”之称(原因?)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拉萨是“日光城”。
地热能丰富:
西藏地热活动区位于喜马拉雅地热带中,高温地热资源占全国地热总量的80%。西藏地热资 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铁路沿线的拉萨-尼木-羊八井-那曲-错纳湖一带,此外“一江两河” 地区和藏北无人区也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雅鲁藏布江谷地地热能丰富)
藏北高原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 强烈
雅鲁藏布江谷地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高原 东南部降水多,河流水量 大
雅鲁藏布江、横断 山区各河流
内流湖众多
柴达木盆地
太阳能热水器、太 阳能电池
羊八井地热电站,我 国最大的地热电站
待开发
察尔汗钾肥厂、万 丈盐桥(盐铺公路)
2.生物资源:
冬虫夏草、 藏红花、 雪莲等药用植物;
二.区域人文特征
藏袍
1、藏区人们的生活
糌粑
雕房 溜索
2、藏区人们的宗教信仰
藏传佛教
二、农业 高原农业
高原牧业
耐寒
1.河谷农业
(1)限制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90°E
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不足
(2)河谷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耕地集中 灌溉便利
夏季,因海拔高,所以气温低 冬季,因纬度相对较低,受冬季风和
寒潮影响小,气温相对较高
分析青藏高原日温差小的原因: 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 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 温较低
四.河流和湖泊: 内流区
①西北部为内流区; ②东南部多大江大河发源地。
巴颜喀拉山
外流区
B.冰川融水增多
C.冻土融化加强
D.大气降水增加
22.右侧图示湖泊与纳木错相似的是( D )
02 “高”影响的人文特征
一、人口和民族、城市
以藏族人口为主,青海省东北部 汉族较多。少数民族还有喜马拉 雅山脉东南部的珞巴族和门巴族。 全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总人 口800多万,只占全国1%,地广 人稀。
北坡:高山草甸草原带 南坡:常绿阔叶林
2.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谱丰富 的原因?南坡纬度低、为阳坡,热量
条件好; 南坡为西南风迎风坡降水多 南坡相对高度大
3.南坡雪线较低的原因。
南坡受西南季风影响, 降雪量大,雪线低。
六、土壤 小结: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水文
大河源头,湖泊 众多,水能丰富
高
地形
海拔高, 高原为主,
西藏的江南
河谷地带成为人口和城 市主要分布区
西宁 90°E
30°N
青稞
豌豆
(4)青藏地区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品质好的主要的原因?
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
利于糖分积累;气温低,农作物生长周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
海拔高,冬季气温低,有利于减少病虫害;
2.高寒牧区
32°N
三.气候特征:
1.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1)加剧我国西北 内陆地区的干旱。
(2)增加我国西南地 区的降水。
雅鲁 藏布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降水由东南向
江大
西北高原内部逐渐减少。
峡谷
原因:
东南部受到来自印度洋的暖 湿气流顺河谷北上,受地形抬升 形成地形雨
(3)年均温低,热量 不足,但光照充足
印
太
度
平
洋
洋
水
水
系
系
1.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主要河流:
③大河流经高原的边缘山 区峡谷中,水流湍急,落
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雅鲁藏布江
黄河
澜
沧 江
长 江
怒江
三江源地区 中华水塔 长江源头
河流 澜沧江 长江 黄河
水源地
青 藏 高 原
水量比例 15% 25% 49%
想一想,为什么 青藏地区会成为 这些大江大河的 发源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成因示意
(1)内力作用: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结合处,由两大板块碰撞而成断裂带。 (2)外力作用:断裂带处岩石破碎,雅鲁藏布江流水侵蚀而成。
青藏高原 喜
马 拉 雅山 脉
2.范围
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行政范围:包括西藏、青海、四川西部和甘肃小部分及新疆南部边缘。
旅游资源
鸟类资源 鱼类资源
河湖特征 小结:
1.西北部为内流区; 2.东南部多大江大河发源地。 3.“高原群星” ,盐湖广布
五、植被和自然景观的变化
1、水平地域分异 从东南向西北 由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 山草原—高山荒漠。 以高山草甸为主。
2、垂直地域分异---山地垂直地带性显著。
想一想: 1.南北坡基带自然带分别是什么?
湿地资源
湿地也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地、临时栖息地和越冬地。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 肾”、“生命的摇篮”。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长期性 不合理
三
伐木
湖泊萎缩
江 源 地
放牧
湿地干涸 径流量减少
生态环境破坏 濒危物种减少
区
耕作
土地荒漠化
2.“高原群星” ,盐湖广布 青藏高原地区,多山岳冰川和湖泊。
色林错
D.②板块不断向上垂直运动
16.本地区蕴藏量较丰富,且属于可再生新能源的是(
A.水能、太阳能
B.太阳能、地热能
C.地热能、天然气
D.风能、煤
)B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2006年湖区降雨明显少于
往年,但湖水依然上涨。据此回答21~22题。
21.纳木错湖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B )
A.植被覆盖增加
南部是属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东南部是呈南北走向的横断山,
30°N
西北部是较完整的高原, 东北部是柴达木盆地
南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
横断 间是藏南谷地 山区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山间高原面起伏和缓。
1、主要地形区 :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藏南谷地和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
横断 山区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青藏高原海拔高。所以
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的辐射削弱的少,所以太 阳能丰富,但是大气的保温作用也弱,大量热能都散失, 所以形成了“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是青藏高原的高寒 气候.
1、主要地形区 :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藏南谷地和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
80°E
90°E
青藏高原
100°E
北部和内部是呈东西走向的昆
仑山冈底斯山等,
01 “高”影响的自然特征
一、位置和范围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青藏地区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 27°N---40°N 73°E----104°E
(2)相对位置: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73°E
帕米尔 高原
104°E 40°N
巴基 (3)陆上邻国:斯坦
水能丰富:
为什么青藏地区水能丰富?
高原内部和边缘有许多高大山脉, 河流落差大;河流有丰富的冰雪融 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水量较丰富。
雅鲁藏布江 大峡谷
开发利用程度低
资源概况
资源
丰富的原因
主要分布区
开发举例
太阳能
地热能
水能 钾盐 煤、石油、 铅锌等
海拔高、大气稀薄、晴 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小
远看青藏高原是“山”, 但是在高原上时,高原
上的有很多山脉,相对 高度很小,比如唐古拉
山主峰海拔六千多米, 但是在高原上看,相对 高度也就2000米左右, 所以近看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