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例题及习题解析
高中化学《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对气体体积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 .温度B .压强C .分子直径D .分子个数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标况下,1mol 酒精的体积约为22.4LB .3.6gH 2O 中含有N A 个水分子C .1mol/L NH 4Cl 中含有N A 个Cl -D .1molNa +中含有6.02×1024个电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是一种物理量B .22molCO 的摩尔质量是188g mol -⋅C .标准状况下,1mol 水的体积约为22.4LD .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氧气和臭氧,它们的质量也相等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N 2的质量为28 g/molB .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 LC .Cl 2的摩尔质量为71 gD .3.01×1023个SO 2 分子的质量为32 g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标况下1mol N 2的体积为22.4L/molB .分子总数为N A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常温常压下,8g O 3中含有8N A 个电子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H 2O 中含有2mol 氢和1mol 氧B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C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D .一个CO 2分子的质量约为A44N g 7.物质的量相同的甲烷(CH 4)和氨气(NH 3),一定相同的量是( )A .电子数B .体积C .质量D .原子数8.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C 6H 14含有的分子数为N AB .通常状况下,N A 个C 2H 4分子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C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 •L -1的CH 3COOH 溶液中,含有的H +数为N AD .常温常压下,46gCH 3CH 2OH 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CH 3CH 2OH 分子数为N A9.常温下,将0.2mol/LKMnO 4酸性溶液0.1L 与一定量pH=3的草酸(HOOC —COOH)溶液混合,放出VL 气体。
化学气体的摩尔计算练习题详解

化学气体的摩尔计算练习题详解在学习化学中,摩尔计算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了解化学气体的摩尔计算方法对于理解气体行为和进行实验操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解析几个化学气体的摩尔计算练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
题目一:在标准条件下,2摩尔的氢气和1摩尔的氧气反应生成水,求生成的水的摩尔数。
解析:根据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可以得知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2:1。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该反应中,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即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也为1摩尔。
题目二:在体积为3升的容器中,氢气和氧气按照体积比为2:1充满,求氢气和氧气各自的摩尔数。
解析:根据体积比和摩尔比之间的关系,可得知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为2:1。
又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以将体积转换为物质的量。
在标准条件下(1 atm,273 K),1摩尔气体的体积为22.4升。
因此,在该体积为3升的容器中,氢气的摩尔数为3/22.4×2=0.268摩尔,氧气的摩尔数为3/22.4×1=0.134摩尔。
题目三: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氧气和氮气按照摩尔比2:1充满容器,求氧气和氮气各自的体积比。
解析:根据摩尔比和体积比之间的关系,可得知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2:1。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我们可以将摩尔数转换为体积。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氧气和氮气的摩尔数比为2:1。
假设氧气的摩尔数为2n,氮气的摩尔数为n,则氧气的体积为2n×22.4升,氮气的体积为n×22.4升。
由此得出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2n×22.4升:n×22.4升,即2:1。
通过解析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出化学气体的摩尔计算涉及到物质的量、体积和摩尔比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题目要求,我们需要根据已知条件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来求解。
熟练掌握化学气体的摩尔计算方法,对于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6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标准状况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O2,另一个装有CH4,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 )A.质量B.原子总数C.密度D.分子数解析:本题需要联系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阿伏加德罗定律?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较易?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所构成物质的分子数之比,因为体积相等,所以分子数?物质的量都相等,但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一个氧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一个甲烷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所以构成的原子总数不同;根据公式m=nM,两者的摩尔质量不等,所以质量也不相等;根据密度公式ρ=m/V,两者的质量不同,体积相等,所以密度不同?答案:D2.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解析:等质量的He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H2的体积是He的2倍,H2的分子个数是He的2倍,且氢气为双原子分子,而He为单原子分子?答案:A3.如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各充入一定量NO 和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NO与O2充分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A.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相同B.反应前后NO室压强相同C.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相同D.最终容器内无O2存在解析:由左右两室体积相同,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可知,两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一定相等,而NO和O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故其物质的量不相等,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不相同,故A错误?由于反应前后NO室的气体物质的量要减小,故压强要减小,B 错误?由于NO与O2反应,O2过量,故最终容器内有O2存在,D错误?答案:C4.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C2H4和COB.同温度同体积的C2H6和NOC.同温度同压强的CO和N2D.同体积同压强的N2和C2H4解析:C2H4和C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同质量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分子数相等,A正确;B项未指明压强,故错误;C项未指明体积关系,故错误;D项未指明温度,故错误?答案:A5.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D.气体摩尔体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解析: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本身的大小可以忽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故A错,B正确;C项没有指明条件,故错误;气体摩尔体积在不同条件下数值也不同,D项错?答案:B6.在标准状况下,a g气体A与b 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则与此有关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气体A与气体B的摩尔质量之比为a:bB.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b:aC.质量相同的气体A与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b:aD.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 与气体B 的质量之比为a:b解析:对于分子数相同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之比等于质量之比,A?D 对;同温同压下,A 与B 的密度之比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a:b,B 项错;质量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C 项对?答案:B7.只给出下列甲中和乙中对应的量,可以组成一个求物质的量的公式的是(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⑤解析:①中正确;②也正确;③中由固体的ρ和V 只能求得固体的质量;④中正确;⑤由w 和V(aq)无法求n.因为n=cV(aq)?答案:C8.(2010·全国卷Ⅱ)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 mL 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 mL O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 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4B.1:3C.1:2D.1:1解析:本题考查混合气体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根据CH4+2O2=CO2+2H2O,利用差量法,1 mL CH4完全燃烧生成干燥的CO2时,混合气体体积缩小2 mL,现混合气体缩小了40 mL,则CH4为20 mL,Ar为80 mL?答案:A9.(2010·全国卷Ⅰ)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 g磷消耗掉314 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3:1B.5:3C.2:3D.1:2解析:本题考查化学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计算基本方法的应用能力?0.25 g磷的物质的量为标准状况下314 m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则n(P):n(Cl)=0.008:(0.014×2)=2:7,设PCl3?PCl5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x+y):(3x+5y)=2:7,x:y=3:1,A项正确?答案:A10.(2010·福建卷)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18 g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B.标准状况下,22.4 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C.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 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5L-1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意在考查考生对物质的量与物质结构?元素化合物等相结合的计算能力?18 g18O2所含氧原子数为A项正确;空气由N2?O2?CO2?惰性气体等组成,由于空气中含有CO2等非单质物质,因此标准状况下22.4 L空气中所含单质分子的数目小于NA,B项错误;氯气与水?NaOH溶液的反应中,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C项错误;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 L水中,溶液的体积不是1 L,则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D项错误?答案:A11.(2010·上海卷)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B.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AC.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D.标准状况下,2.24 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A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意在考查考生对物质结构的分析能力和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能力?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相同,只有二者均为1 mol时,所含分子数才为NA,A项错误;1个H2O2中含有电子数为1×2+8×2=18,故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8×NA=0.9 NA,B项正确;1 mol Na2O2中含有2 mol Na+和1 mol O2-2,离子总数为3 NA,C项错误;标准状况下戊烷为液体,2.24 L戊烷的物质的量不为0.1 mol,所含分子数不为0.1 NA,D项错误?答案:B12.(2010·江苏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L 0.1 mol\5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 NAB.1 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 NAC.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C—H键数为4 NA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计算能力?A项,正确;B项,1 mol羟基中的电子数为9 NA,不正确;C项,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 NA,不正确;D项,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C—H键数小于4 NA,不正确?答案:A13.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6.72 L,质量为12 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比是________,CO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C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C和O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________?解析:根据题意列方程组为解之得:n(CO)=0.075 mol,n(CO2)=0.225 mol,则:CO的体积分数等于CO的物质的量分数,即×100%=25%×100%=17.5%,n(C):n(O)=(1+3):(1+3×2)=4:7,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对氢气的相对密答案:1:3 25% 17.5% 4:7 40 2014.(1)在标准状况下,8.96 L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7.6 g,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混合气体中的甲烷的体积为________,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2)上述混合气体与标准状况下16.8 L的氧气混合点燃完全反应后,冷却至标准状况,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解析:(1)标准状况下,8.96 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4 mol,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解得n(CH4)=0.3 mol,n(CO)=0.1 mol,所以V(CH4)=6.72 L,m(CO)=2.8 g?(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推知0.3 mol CH4和0.1 mol CO在16.8 L O2(0.75 mol)中能完全燃烧生成0.4 mol CO2,剩余0.1 mol O2,因此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答案:(1)19g/mol 6.72 L 2.8 g (2)41.6 g/mol。
气体摩尔体积习题与答案详解

气体摩尔体积1.四种因素:①温度和压强②所含微粒数③微粒本身大小④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态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 )A.②③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质量大小决定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D.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它们的体积3.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分子直径的大小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D.分子数目的多少4.在标准状况下,与12 g H2的体积相等的N2( )A.质量为12 gB.物质的量为6 molC.体积为22.4 LD.分子数为6.02×10235.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22.4ab cN ALB.22.4bcaN ALC.22.4acbN ALD.22.4bacN AL6.在标准状况下,由0.5 g H 2、11 g CO 2和4 g O 2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 ) A .8.4 L B .11.2 L C .14.0 LD .16.8 L7.同温同压下,用等质量的CH 4、CO 2、O 2、SO 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 4的是 ( )8.在一定条件下,1体积气体A 2和3体积气体B 2完全反应生成了2体积气体X(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X 的化学式是 ( ) A .AB 2 B .A 2B 3 C .AB 3D .AB 29.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 .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 .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D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10.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质量相等的N 2和COB.体积相等的CO和C2H4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11.标准状况下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8.96 L,其质量为7.60 g,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为________;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
气体练习题大全

气体练习题大全1. 已知在25°C下,气体体积为3.5 L,压强为2 atm,求气体的物质的量。
答案: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将所给数据代入该方程:(2 atm)(3.5 L) = n(0.0821 L·atm/mol·K)(298 K)解得n ≈ 0.256 mol2. 一个气体的温度从27°C升高到177°C,压强保持不变。
求温度升高的倍数。
答案:气体温度的绝对温标单位是开尔文(K)。
要计算温度升高的倍数,先将温度转换为开尔文:初始温度27°C + 273 = 300 K最终温度177°C + 273 = 450 K温度升高的倍数为最终温度除以初始温度:450 K / 300 K = 1.5倍3. 一个气体在0°C时体积为4 L,压强为1 atm。
将其加热到100°C,求新的体积。
答案:根据查理定律,当温度增加时,气体体积也会增加。
根据该定律可得:(V1 / T1) = (V2 / T2)其中,V1和T1为初始体积和温度,V2为新的体积,T2为新的温度。
将所给数据代入该关系式:(4 L / 273 K) = (V2 / 373 K)解得V2 ≈ 5.42 L4. 一个气体的初始温度、压强和体积分别为50°C,2 atm和2 L。
将其分别压缩到原来的1/4,求最终的温度、压强和体积。
答案:根据波义尔定律,对于温度和压强相等的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初始体积之比。
根据该定律可得:(V1 / V2) = (T1 / T2) = (P1 / P2)将所给数据代入该关系式:(2 L / V2) = (50°C / T2) = (2 atm / P2)解得最终体积V2 = 0.5 L,最终温度T2 = 273 K,最终压强P2 = 8 atm。
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A组——知能训练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 mol H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为2 gB.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体积是22.4 L,则可认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约是1 mol C.在20 ℃时,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总比22.4 L大D.1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4 g,则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无法确定解析:气体的质量与气体的温度、压强无关,A选项不正确;22.4 L·mol-1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所以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体积是22.4 L,则可以认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 mol,B选项正确;由于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的温度、压强有关,因此仅温度定,而压强不定,1 mol气体的体积自然不能确定,也就是说在20 ℃时,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可能比22.4 L大,也可能比22.4 L小,还可能等于22.4 L,C选项不正确;D项中M(混)=24 g1 mol=24 g·mol-1,即M r(混)=24,故该项错误。
答案:B2.(2010·11大连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氯气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 AB.在常温、常压下,氦气为1 mol时含有的原子数为N AC.32 g氧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6N AD.28 g CO和CO2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 A解析:常温常压下,V m>22.4 L·mol-1,故A对;氦气为单原子分子,1 mol He含有N A个He原子,故B对;n(O2)=32 g32 g·mol-1=1 mol,1个O2分子中含有2×8=16个电子,故C对;M(CO)=28 g·mol-1,M(CO2)=44 g·mol-1,二者混合气体M∈(28 g·mol-1,44 g·mol-1),故28 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因此D错。
高中物理理想气体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物理理想气体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气体分子热运动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分子的间距比较大,所以不会频繁碰撞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可由牛顿运动定律求得D.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的速率将偏离正态分布2.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说明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C.气体压强是气体分子间斥力的宏观表现D.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分子运动3.如图所示,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成a、b两部分。
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
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
在此过程中()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D.单位时间内和容器壁碰撞的分子数目不变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简易温度计,一根透明吸管插入导热良好的容器,连接处密封,在吸管内注入一小段油柱,外界大气压保持不变。
将容器放入热水中,观察到油柱缓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外做的功小于气体吸收的热量B .气体对外做的功等于气体吸收的热量C .容器内壁的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分子的平均作用力增大D .容器内壁的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分子的平均作用力减小5.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a 经历如图所示的过程,最后到达状态c ,设a 、b 、c 三状态下的密度分别为a ρ、b ρ、c ρ,则( )A .a b c ρρρ>>B .a b c ρρρ==C .a b c ρρρ>=D .a b c ρρρ<=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其过程如V T -图上的线段所示,则气体在这个过程中( )A .气体压强不断变大B .分子平均动能减小C .外界对气体做功D .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其增加的内能7.在被抓出水面后河鲀会通过吸气使体内的气囊迅速膨胀,假设某河鲀吸气前总体积为是3108cm V = ,吸气后整体近似为半径5cmr = 的球体,河鲀皮肤的张力系数为70N /m ,河鲀内压强差与半径R 、张力系数α的关系为2Δp Rα=。
气体动理论---习题及答案解析

气体动理论练习1一、选择题1. 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B、C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
A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n1,它产生的压强为p1,B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2n1,C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3n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为( )A. 3p1;B. 4p1;C. 5p1;D. 6p1.2. 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温度为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k为玻尔兹曼常量,R为普适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A. pVm⁄; B. pVkT⁄; C. pV RT⁄; D. pV mT⁄。
3. 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pV2=恒量的规律膨胀,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 )A. 将升高;B. 将降低;C. 不变;D. 升高还是降低,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1. 解释下列分子动理论与热力学名词:(1) 状态参量:;(2) 微观量:;(3) 宏观量:。
2. 在推导理想气体压强公式中,体现统计意义的两条假设是:(1) ;(2) 。
练习2一、选择题1. 一个容器内贮有1摩尔氢气和1摩尔氦气,若两种气体各自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A. p1>p2;B. p1<p2;C. p1=p2;D. 不能确定。
2. 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为n,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为E kV⁄,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为ρ,分别有如下关系( )A. n不同,E kV⁄不同,ρ不同;B. n不同,E kV⁄不同,ρ相同;C. n相同,E kV⁄相同,ρ不同;D. n相同,E kV⁄相同,ρ相同。
3. 有容积不同的A、B两个容器,A中装有刚体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中装有刚体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内能E A和E B的关系( )A. E A<E B;B. E A>E B;C. E A=E B;D.不能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气体的状态参量
1、温度T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T = t + 273 K 就是气体所充满的容器的体积 . 单位:有 、升(L) 、毫升(mL)等 1 m3 =103 升= 106 毫升 产生: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容器壁 而产生的容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单位:Pa(帕斯卡) 、大气压、 mmHg柱等
C.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乙容器中气体
分子的平均动能
D.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乙容器中气体
分子的平均动能
04年湖南16
16 .一定量的气体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并 对外做功,则此过程的末态与初态相比, ( D ) A.气体内能一定增加 B.气体内能一定减小 C.气体内能一定不变 D.气体内能是增是减不能确定
气体
气体
一、气体的状态参量 二、一定质量的气体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 三、等温变化的图象: 四、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五、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例1 2004年江苏高考5 2004年湖南16 2004年北京理综15 2005年天津卷14 2005年江苏理综卷20 05年广东卷4 2005年江苏高考9 2005年全国卷Ⅱ/16 2005年上海卷15 2005年上海卷21
例1、 分子流以平均速率v和面积为S的器壁碰 撞,分子流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是n0,每个分 子的质量是m0,如果 运动方向与器壁垂直, 且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向弹回,求分子流对器壁 的作用力和压强。
解:画出示意图,t 秒内通过截面S的分子总质量m m=n0Vm0 = n0 vtSm0
由动量定理
Ft= - mv – mv = - 2mv v s
作用力 F=2n0m0Sv2
压强 P=F/S=2n0m0v2
vt
04年江苏高考5 甲、乙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 同种气体,已知甲、乙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 p乙 ,且p甲< p乙 , 则 ( B C ) A.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高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 B.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低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
p (×105Pa)
1
0
1
2
0
0.2
0.4
0.6
0.8
四、 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气体的压强是大量的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容器器 壁而产生的。 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的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 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0越大,气体的平均速率越大, 气体的压强越大。 P=1/3×n0 mv2 =2/3×n0 E E为分子的平均动能 五、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微弱; 分子间的碰撞十分频繁; 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 分子的速率按一定规律分布(“中间多,两头少”) 。
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普适气体恒量
p1V1 p2V2 nR T1 T2
三、等温变化的图象:
次数 压强(×105Pa) 体积(L) 3 2 p (×105Pa) 1 3.0 1.3 2 2.5 1.6 3 2 1 V (L) 1/V(L-1 ) 3 4 3 2.0 2.0 4 1.5 2.7 5 1.0 4.0
1大气压=760 mmHg柱=1.013× 105 Pa
2、体积V
3、压强 p
二、一定质量的气体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
在物理学中,当需要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 往往采用“控制变量法”——保持一个量不变,研究 其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然后综合起来得出所要研究 的几个量之间的关系,
1、等温变化: 当温度(T)保持不变时,体积(V)和压强(p)之间的关系。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 与体积V成反比.或压强p与体积V的乘积保持不变. pV=常量 ——玻-马定律
C. 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产生的
D. 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
2005年江苏理综卷20.
20.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下列过程
可以实现的是 ( A ) A. 温度升高,体积增大 B. 温度升高,体积减小 C. 温度不变,体积增大
D. 温度不变,体积减小
05年广东卷4 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气体体 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 D )
A. 气体的密度增大
B. 气体的压强增大 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 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2005年江苏高考9 9.分别以p、V、T表示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一定 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初始状态表示为(p0、V0、T0),若 分别经历如下两种变化过程: ①从(p0、V0、T0)变为(p1、V1、T1)的过程中, 温度保持不变(T1 =T0) ②从(p0、V0、T0)变为(p2、V2、T2)的过程中, 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在上述两种变化过程中,如果V1 =V2>V0 ,则 ( A ) A. p1 > p2, T1 > T2 B. p1 > p2, T1 < T2 C. p1 < p2, T1 < T2 D. p1 < p2, T1 > T2 解:在②中,由热一律, ΔE=W+Q Q=0 W<0 ∴ΔE<0 T2< T0 = T1 即 T1 >T2 由气态方程 p1V1/T1=p2V2/T2 V1 =V2 T1 >T2 ∴ p1 > p 2
2、等容变化: 当体积(V)保持不变时, 压强(p)和温度(T)之间的关系。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 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 p1 /T1= p2 /T2 =常量 3、等压变化: 当压强(p) 保持不变时,体积(V)和温度(T)之间的关系 。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p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体积 V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 V1 /T1= V2 /T2 =常量 4、气态方程:
04年北京理综15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B.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
增大
C.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
的平均动能越大
D.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
的均动能越大
2005年天津卷14.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 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时,气体压强不一定增大 B.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时,其体积也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