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含答案)基础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腐蚀.(shí)棘.手(là)迥.乎不同(jiǒnɡ)B. 喑.哑(yīn)稽.首(qí)楔.形文字(xiē)C. 龟.裂(ɡuī)枯涸.(hé)骇.人听闻(hài)D. 狡黠.(xiá)山麓.(lù)锲.而不舍(qì)2. 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B. 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C. 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
D. 就好像一丙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3. 下列各句中,省略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湖边、海边……形成的岩石就常常是这样的。
B.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C. 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D. 在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4.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扫过上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________(2)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________(3)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________ (4)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________阅读题(一)可燃冰是天使还是魔鬼?①21年前的夏天,德国科学家在北太平洋海底800米深处,第一次取出可燃冰样品,并使人类第一次看到,冰雪般的东西被点燃后,发出魔幻般淡红色的火焰,耗尽能量后,硕大的冰块竟变成了一摊清水……可燃冰的由来②可燃冰的学名叫甲烷水合物,它的形状像石蜡遇热未融化前的样子,洁白而绵软。
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8.《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行走在秋色弥漫的田野,思绪就会随着这山、这景,这些飞鸟翩跹地起舞,倾听秋虫的dīyín qiǎn chàng ,我便不由自主地让心绪放肆地飘飞起来,越过年轮的gōu hè,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春风吹呀,吹呀,她吹绿了大江南北。
她的身影无处不在,她的踪迹无处不有。
B.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金钱来腐蚀国家公职人员。
C.近年来,全国各地道德模范络绎不绝,传播正能量,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D.世界上有一种情最伟大,就算斗转星移、海枯石烂也不会动摇,这便是亲情。
3.(原创题)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
B.宋代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C.《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冰心。
D.阿西莫夫,英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业分层二: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一)课内主旨归纳4.文章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是否偏离了主旨?5.本文有许多运用拟人化写法的语句,如何理解它们的作用?(二)拓展阅读与提升假如没有月球①月圆之夜,遥望天空。
你可曾想过,没有月球会怎样?②生命起源于海洋,因为海洋更适合于生命活动。
生物要从水域移到陆地是一种十分危险和艰难的蜕变。
而潮汐区则提供了一种可能:一个可作为水陆之间的桥梁的环境。
许多人相信,一些生物就是利用这座“桥梁”完成登陆这个进化过程的。
而在引发潮汐的动力来源中,月球是主要的推动力。
因为月球与地球相隔较近,引力较大,对潮汐的作用也较大,是太阳的两倍多,并且,月球在一天内绕地球一周,会引发地球各处的海水涨落两次。
③如果没有月球的引力,地球上的潮汐将会微弱得多,覆盖陆地的海水的体积和海水覆盖的陆地面积都会大为减少,陆地上生命的丰富性将大打折扣。
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8 时间的脚印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沙砾.(lì) 琥.珀(hǔ) 粗糙.(zāo) 山麓.(lù)B.低洼.(wā) 踪.迹(zōng) 崩.落(bēng) 烘.烤(hōng)C.龟.裂(jūn) 腐蚀.(shí) 帷.幕(wéi) 楔.形(qì)D.湖泊.(bó) 沟壑.(hè) 扫帚.(zhou) 钟鼎.(dǐng)2.下列句子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细中造成破坏。
B.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
C.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D.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楔形文字更困难些。
但是, 有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
而在读懂以后, 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A.或者尽管因为所以B.和尽管不仅而且C.或者不管不仅而且D.和不管因为所以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因为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沉入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
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
③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④有些科学家猜测,石炭纪时的真菌、细菌,或许还没有能力分解树木里的木质素……⑤数百万年的稳定气候,又使一代代植物在当地周而复始地生长,大量堆积。
A.⑤③①④②B.③①⑤④②C.③④①⑤②D.⑤④③①②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借由一个个故事,让读者可以洞察复杂而真实的世界。
B.有效的科学探测数据对于科学研究来说非常重要。
C.实现干部自身能力与任职情境的匹配,需要完善和建立相应的制度。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

8《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基础锤炼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逝.去()低洼.()沙砾.()掸.去()山麓.()沟壑.()腐蚀.()烘.烤()崩.落()裂fèng()包裹.()楔.形()帷mù()2.解释下列词语。
(1)海枯石烂:(2)悬崖绝壁:(3)无时无刻:(4)山麓:(5)腐蚀: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年龄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如果每天买菜、煮饭、干家务活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这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干家务活”不能与“买菜、煮饭”并列。
)B.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在“倾斜”后加“力度”)C.昨天,各大卫视的跨年演唱会使观众审美疲劳是由于跟风严重、缺乏创意、没有特色的结果。
(可去掉“由于”。
)D.记得我初次见她的时候,还是个八九岁的孩子,天真可爱,无拘无束。
(可以在“还是”前补上“我”或“她”以消除歧义。
)4. 根据语境进行续写,使之构成排比。
时间好比一条无形的的河流,它无声地流过每一个人的身旁;,;,。
5.文学常识填空。
《时间的脚印》是一篇___________说明文,作者___________。
课内精读1.说说文章标题的作用。
2.请说说导致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有哪些。
3.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
①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
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②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4.赏析句子。
①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判断句子作用)②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修辞手法的角度)5.岩石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它对人类有怎样的意义?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拓展阅读二氧化碳为何能防蚊袁一雪①天气热了,蚊虫重回人们的生活。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时间的脚印

8 时间的脚印同步卷3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加黑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踪迹(zōng)山麓(1ù)沟壑(hè)B.粗糙(cào)犀牛(xī)帷幕(wéi)C.沉淀(diàn)海枯(kū)瘫痪(tān)D.忌惮(dàn)扫帚(zhǒu)崩落(bēng)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粒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B.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C.当然,如果海洋或湖泊的底是倾斜的话,那么沉淀物堆积的面也就随着倾斜。
D.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帷幕的一角而已。
3.下列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在地球上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B.一个成年人,只要一点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1400大卡的能量。
C.人,每天除了要吃进一定分量的水和盐以外,还要吃淀粉、蛋白质、脂肪。
D.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到低洼的地方堆积地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4.下列句子中,省略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B.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C.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D.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等……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___________楔形文字更困难些。
但是,___________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
部编八下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解析版)

第8课《时间的脚印》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踪迹.( )装zhì( )悬崖绝bì( )腐蚀.( )沙砾.( )山麓.( )沟壑.( )粗糙.( )覆.盖( )wéi mù( )楔.形( )海枯石烂.( )2.判断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
所有这些都叫作“化石”。
( )(2)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 )(3)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
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 )3.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滴漏宗迹低洼海枯石滥B.悬崖裂缝烘烤吹拂C.光蹓蹓扫帚沙砾浑浊D.山麓沟壑石碳纪鹅卵石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B.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岩石能记录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科学道理说得有声有色。
C.本文从形式上看,拟人化的题目,别具一格的题记和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内容生动具体的正文,相互映衬,浑然一体。
D.课文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
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能体现作者构思的巧妙。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B.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C.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第8课、时间的脚印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犹豫.yù腐蚀.shí刨.刮páo 掸.去dǎnB.山麓.lù沟壑.hè浑.浊hún 地壳.kéC.沉淀.dìng 沙砾.shuò琥珀.pò陨.石yǔnD.楔.形xiē龟.裂jūn 脉.络mài 繁衍.yǎ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B.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C.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
D.就好像一丙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3.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声( )迹周而( )( )花( )鸟( ) ( )长( )飞风雪( )( ) ( )( )连天4.指出下面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根据计算,大约 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2)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
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3)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B.食品安全规划提出,获得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全面推行“明厨亮灶”;严格互联网食品经营、网络订餐等新业态,落实网络平台食品经营资质审核责任。
C.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乱停乱放、直接骑回家甚至恶意破坏等诸多不文明现象也层出不穷。
D.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6.下列语句的组合,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②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练习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练习试题(含答案)㈠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沉淀/绽开湖泊/停泊分摊/海滩海枯石烂/沽名钓誉B.腐蚀/蚀本忌惮/掸去露天/山麓烘烤/一哄而散C.扫帚/打扫造就/粗糙刨土/刨刮掺杂/渗透D.地壳/躯壳海龟/龟裂倾斜/顷刻契约/楔形文字【答案】C。
㈡根据拼音写汉字1.浑zhuo〖〗;2.zong〖〗迹;3.沟he〖〗;4.jiao〖〗结;5.钟ding〖〗文;6.wei〖〗幕;7.沙li〖〗;8.低wa〖〗;【答案】1.浊;2.踪;3.壑;4.胶;5.鼎;6.帷;7.砾;8.洼。
㈢通读全文,填空。
课文是一篇_____________,介绍岩石时间的奇异功能,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作出深入浅出的说明。
【答案】科普作品;为什么岩石能记录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㈣阅读课文,选出信息与原文不符一项【】A.“海枯石烂”会有时。
B.每一厘米的岩石与层之间的顺序可以知道过去的时间。
C.根据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D.岩石的颜色反映了地壳的活动。
E.化石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答案】B。
㈤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时间在岩石上留下了哪些“脚印”?这些“脚印”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答案】留下的“脚印”: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古代生物的繁衍及灭绝等大量信息。
导致因素:炎热的阳光、严寒、霜、雪、风、雨、空气、水和水中的酸类、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人类的活动等。
2.阅读第1-5段可知,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有哪些?课文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钟表、日历、铜壶滴漏等。
目的是引出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发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索。
3.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阐释事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含答案)
基础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腐蚀.(shí)棘.手(là)迥.乎不同(jiǒnɡ)
B. 喑.哑(yīn)稽.首(qí)楔.形文字(xiē)
C. 龟.裂(ɡuī)枯涸.(hé)骇.人听闻(hài)
D. 狡黠.(xiá)山麓.(lù)锲.而不舍(qì)
2. 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B. 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C. 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
D. 就好像一丙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3. 下列各句中,省略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湖边、海边……形成的岩石就常常是这样的。
B.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C. 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
D. 在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4.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扫过上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________
(2)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
速度可要快多了。
________
(3)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________ (4)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________
阅读题
(一)可燃冰是天使还是魔鬼?
①21年前的夏天,德国科学家在北太平洋海底800米深处,第一次取出可燃冰样品,
并使人类第一次看到,冰雪般的东西被点燃后,发出魔幻般淡红色的火焰,耗尽能量后,硕大的冰块竟变成了一摊清水……
可燃冰的由来
②可燃冰的学名叫甲烷水合物,它的形状像石蜡遇热未融化前的样子,洁白而绵软。
它是甲烷气体和水分子在高压低温作用下的特殊产物,它像地毯一样覆盖了10%的海底,总面积达4000万平方公里,深度在数百米到数千米不等。
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可燃冰总储量高
达2.5万万亿立方米,是石油、天然气和煤总储量的两倍,假如能够安全开采,至少可供
人类使用数百年。
③按美国科学家的说法,可燃冰是海洋微生物和海底油气在海洋板块作用下的产物。
因为占地球2/3的生命是由生活在海床下微生物构成的,那里没有氧气,一片黑暗,亿万年来,不计其数的微生物从不停歇地制造着甲烷。
另外,当海洋板块下沉时,海底油气随板块边缘喷涌而出,在接触到冰冷的海水后,天然气与海水发生化学作用,日积月累,在高压低温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