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成分分析

合集下载

常见化妆品成分解析

常见化妆品成分解析

常见化妆品成分解析化妆品是现代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让我们更加美丽自信。

而化妆品中的成分也是十分重要的,其中不少成分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了解常见的化妆品成分就变得非常重要。

1. 矿物油矿物油是一种常见的化妆品成分,与石油相关,是一种石油副产品。

但是,矿物油可能会影响皮肤呼吸和毒素排放,因此使用过量可能导致毛孔阻塞、粉刺和痤疮等问题。

因此,在选择化妆品时,要尽量选择不含矿物油的产品。

2. 硅硅是一种常见的化妆品成分,用于提高产品的滑爽度和舒适感。

但是,硅可能会导致皮肤水分流失,让皮肤变得干燥,所以如果你的皮肤已经很干燥,最好选择不含硅的化妆品。

3. 香料香料是化妆品中常见的成分之一,但是,它们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和皮肤刺激。

尤其是对于敏感皮肤的人来说,可能会引起皮疹或红斑等问题。

因此,在选择化妆品时,应尽量选择不含香料的产品。

4. 防腐剂为了保持化妆品的新鲜度和耐用性,化妆品中常添加防腐剂。

但是,一些防腐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例如,苯甲酸和甲酸可能会导致皮炎和过敏反应。

因此,在选择化妆品时,应注意选择不含有毒防腐剂的产品。

5. 甲醛对于敏感皮肤的人来说,甲醛可能是一种致敏物质。

甲醛通常用于防止化妆品变质,但是如果使用过多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在选择化妆品时,应注意选择不含甲醛的产品。

6. 酒精酒精是常见的化妆品成分之一,用于增加产品的使用感和质感。

但是,它可能会导致皮肤干燥和炎症,对于敏感皮肤的人来说,使用会进一步刺激皮肤。

因此,在选择化妆品时,应注意选择不含酒精的产品。

7. 甘油甘油是一种天然成分,可以帮助皮肤保湿。

但是,如果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皮肤粘稠和油腻。

因此,在选择化妆品时,应注意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

综上所述,化妆品中的成分对于我们的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不含有害成分的化妆品,并做到适量使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自己的皮肤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美妆成分案例分析报告

美妆成分案例分析报告

美妆成分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美妆成分是指在化妆品中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其具备各自的特性和功能,为化妆品提供了不同的功效和效果。

本文将以几种常见的美妆成分为案例,对其特性和应用进行分析。

二、案例一: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透明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皮肤和关节中的多糖物质,具有保湿和润滑的作用。

它能够吸收并锁住皮肤表面的水分,提供水分给角质层,从而使皮肤保持水润和弹性。

透明质酸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成分,对肌肤的刺激性较低,适合各种肌肤类型使用。

在化妆品中,透明质酸常被用于保湿面霜、精华液和眼霜等产品中。

三、案例二:维生素C(Vitamin C)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防止皮肤老化和色素沉着。

它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改善皮肤弹性,减少皱纹和细纹的出现。

此外,维生素C还可以淡化黑斑和均匀肤色,使肌肤更加明亮。

然而,维生素C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容易被氧化,因此在化妆品中常使用稳定性较好的维生素C衍生物,如维生素C磷酸酯、维生素C醋酸酯等。

四、案例三:尿囊素(Urea)尿囊素是一种天然产物,具有保湿和角质软化的功能。

它能够吸收并锁住皮肤表面的水分,增加角质层的含水量,从而改善皮肤干燥和粗糙。

尿囊素还具有轻微的角质层溶解作用,可帮助去除死皮细胞,增强肌肤的吸收力。

在化妆品中,尿囊素常被用于保湿乳液、霜剂和面膜中。

五、案例四:茶多酚(Polyphenols)茶多酚是一类存在于茶叶等植物中的抗氧化剂,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

它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并抑制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

茶多酚还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合成,从而改善皮肤的色素沉着和暗沉。

在化妆品中,茶多酚常被用于面霜、面膜和防晒产品中。

六、结论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美妆成分具备各自独特的特性和功效,能够满足不同的肌肤需求。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成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各不相同,厂商在配方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化妆品成分分析项目和标准

化妆品成分分析项目和标准

化妆品成分分析项目和标准一、引言化妆品成分分析是保证化妆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介绍化妆品成分分析的项目和相关的标准,以帮助化妆品行业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二、化妆品成分分析项目化妆品成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项目:1. 成分鉴定成分鉴定是确定和确认化妆品中各个成分的存在和含量的过程。

通过使用各种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鉴定化妆品中的成分,包括各种活性成分、防腐剂、香料等。

2. 活性成分分析活性成分是化妆品中起到特定功能的成分,比如保湿剂、抗氧化剂等。

通过活性成分分析,可以确定活性成分的存在和含量,以确保化妆品具有良好的功效和效果。

3. 安全性评估安全性评估是针对化妆品成分进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每个成分的毒理学评估和安全性研究,可以评估化妆品的安全性。

化妆品行业应遵循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如欧盟化妆品法规(Cosmetics Regulation)、美国FDA对化妆品成分的准则等。

4. 外观和质地分析外观和质地是化妆品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过外观和质地分析,可以确定化妆品的外观特征和质地特点,包括颜色、气味、触感等。

三、化妆品成分分析的相关标准化妆品成分分析需要遵循一些相关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ISO 化妆品GMP标准ISO 标准是指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的国际标准,包括化妆品的生产过程、设备管理、质量控制、原辅料采购等方面的要求。

2. 欧盟化妆品法规欧盟化妆品法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化妆品法规之一,涵盖了化妆品中成分的使用限制、安全性评估要求等。

化妆品行业应遵循欧盟化妆品法规的要求,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3. 国家标准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化妆品标准,行业从业者应根据当地的标准进行相关成分分析工作。

例如,中国化妆品行业可以参考《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GB/T )等国家标准。

四、结论化妆品成分分析是保证化妆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通过成分鉴定、活性成分分析、安全性评估以及外观和质地分析,可以确保化妆品满足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化妆品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化妆品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化妆品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化妆品的主要成分由基质类成分、皮肤护理成分、护发成分、酸碱度调节成分、防腐剂、着色剂以及清洁剂等组成。

一、基质类成分基质类成分:化妆品基质原料主要有油质类、粉质类、胶质类、溶剂类,如水、乙醇、矿物油、凡士林等。

主要作用:为化妆品中含量最多的部分,类似溶剂作用。

二、皮肤护理成分化妆品皮肤护理成分根据其含有的特有成分所起的作用可分为:1.保湿作用如甘油、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水解物等。

2.修复角质层如神经酰胺、维生素E等。

3.帮助去角质如水杨酸、溶角蛋白酶等。

4.抗氧化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C衍生物等。

5.滋润肌肤如荷荷巴油及乳木果油等。

三、护发成分护发成分主要对毛发起保护作用成分。

1.头发柔顺作用如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油)、季铵盐、维生素E等。

2.去屑作用如吡硫翁锌、水杨酸等。

四、酸碱度调节成分常用的酸碱调节剂有柠檬酸、磷酸、酒石酸、磷酸二氢钠、三乙醇胺等。

主要作用:酸碱度调节成分维持皮肤及毛发正常的酸碱度。

一些偏碱性的产品能更好地清洁,一些偏酸性的产品能更好地帮助皮肤自我更新,原则是化妆品不能过度破坏皮肤自身酸碱平衡(皮肤的pH值大约在4.5~6.5)。

五、防腐剂成分防腐剂常用的有羟苯甲酯、羟苯丁酯、羟苯乙酯、羟苯异丁酯、羟苯丙酯、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三氯生、苯扎氯铵、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苯氧基乙醇、氯酚甘油醚、脱氢醋酸钠等。

主要作用:以抑制微生物在化妆品中的生长为目的。

六、着色剂成分着色剂成分是指利用吸收或反射可见光的原理,为使化妆品或其施用部位呈现颜色而在化妆品中加入的物质,但不包括染发剂。

如口红等。

主要作用:施用部位呈现颜色。

化妆品中的色素没有标出具体名称,通常用编号标识,如CI77491等,如果着色剂没有索引号,则可采用其中文名称。

七、清洁剂成分清洁剂发挥作用的主要是表面活性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钠及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等。

主要作用:乳化、洗涤、发泡、增溶、杀菌、抗静电、分散等。

化妆品成分分析及对肌肤影响

化妆品成分分析及对肌肤影响

化妆品成分分析及对肌肤影响化妆品是现代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我们的外表增添了光彩,弥补了皮肤的瑕疵。

然而,伴随着化妆品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化妆品的成分对于肌肤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化妆品的成分分析以及它们对肌肤的影响。

一、化妆品成分分析化妆品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例如乳液、粉底、口红、香水等等。

它们的成分也各不相同。

根据美国FDA的规定,所有在美国销售的化妆品都必须在标签上列出其成分。

这样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肤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一些常见的化妆品成分包括:1. 油脂和蜡质油脂和蜡质是很多化妆品中的主要成分,如唇膏、润肤霜、防晒霜等。

它们可以帮助肌肤锁住水分,缓解皮肤干燥的问题。

但是,一些人肌肤较油,使用过多的油性化妆品会导致毛孔阻塞,产生黑头和粉刺。

2. 酸性成分酸性成分如水杨酸和果酸是一些去角质产品中的主要成分。

它们可以帮助挤出毛孔内的污垢和角质,使肌肤更加平滑。

然而,过多地使用这些成分可能会使肌肤过于敏感,并出现湿疹等不适症状。

3. 抗氧化成分一些抗氧化成分,如维生素C和α-酸对肌肤有益。

它们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修复肌肤损伤,防止肌肤衰老。

但是,如果过度使用,也会导致肌肤过敏和刺激。

二、化妆品对肌肤的影响化妆品的成分除了对肌肤有一定的影响外,使用的方法也会影响肌肤的健康。

1. 干燥长期使用某些化妆品会让肌肤失去水分,甚至加速皮肤的干燥。

针对这个问题,应选择含有保湿成分的化妆品,并注意补充水分。

2. 暴露过度涂抹化妆品或者选择经常会脱妆的产品,会导致肌肤过度暴露在不适合的环境中。

这会导致肌肤增加对紫外线和其他可能的伤害的敏感性。

3. 过敏一些人肌肤敏感易过敏,对某些化妆品的成分不适应。

在使用化妆品前,应先做好敏感测试。

三、如何选择化妆品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对自己的肌肤类型进行了解,选择适合自己肌肤类型的产品。

2. 对产品的成分进行了解,在选择产品前可以做好一些功课。

化妆品化学成分分析常用含量解释标准

化妆品化学成分分析常用含量解释标准

化妆品化学成分分析常用含量解释标准
化妆品化学成分分析是评估和确认化妆品产品中所含化学成分的方法。

通过分析化妆品的化学成分,我们可以了解产品的成分含量,并确保符合安全和监管要求。

在化妆品中,常见的化学成分包括香料、防腐剂、染料、表面活性剂和防晒剂等。

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化妆品化学成分分析常用的含量解释标准:
1. 百分比含量:
- 该标准表示化学成分在产品中的百分比。

例如,某个化学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含量为2%,则表示该成分占产品总体积的2%。

2. 千分比含量:
- 这是另一种常用的含量解释标准,表示化学成分在产品中的千分比。

例如,某个化学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含量为20‰(千分之20),则表示该成分占产品总体积的千分之20。

3. 毫克/克含量:
- 这是一种常见的含量解释标准,表示每克产品中的化学成分含量。

例如,某个化学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含量为10毫克/克,则表示每克产品中含有10毫克的该成分。

4. ppm含量:
- ppm是百万分之一的含量单位,表示每百万份产品中的化学成分含量。

例如,某个化学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含量为1000 ppm,则表示每百万份产品中含有1000份该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含量解释标准和监管要求。

为了确保符合法律和监管的要求,建议参考相关法规和标准,例如化妆品成分标签法规和化妆品安全评估指南,以确定适用的含量解释标准。

以上是化妆品化学成分分析常用含量解释标准的简要介绍。

通过了解和遵守这些标准,我们可以确保化妆品产品的成分合规,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化妆品的化学成分解析及安全性评估

化妆品的化学成分解析及安全性评估

化妆品的化学成分解析及安全性评估化妆品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产品之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使用化妆品是为了改善外貌、保护肌肤。

然而,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化妆品的成分及其安全性呢?本文将对化妆品的化学成分进行解析,并评估其安全性。

I. 介绍化妆品的化学成分化妆品是由复杂的化学物质组成的,这些化学物质包括: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一类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化学物质,常用于形成泡沫、增加产品的稳定性。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包括丙烯酸酯聚合物和硅烷基聚乙醚。

2. 防腐剂:防腐剂是防止化妆品中微生物污染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防腐剂有苯氧乙醇、对羟基苯甲酸酯等。

3. 保湿剂:保湿剂用于保持皮肤的湿润度。

常见的保湿剂包括甘油、透明质酸等。

4.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有助于延缓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氧化。

维生素E、维生素C等都是常见的抗氧化剂。

5. 着色剂:着色剂用于赋予化妆品丰富的颜色。

常见的着色剂包括氧化铁、二氧化钛等。

上述成分只是化妆品中的一小部分,化妆品的成分十分复杂且数量繁多。

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配方,其所含的成分也各不相同。

II. 化学成分的安全性评估在化妆品上市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估,以确保产品对用户的安全。

这些评估包括:1. 急性毒性评估:通过动物实验或体外实验来评估化妆品是否具有急性毒性。

这些实验包括皮肤刺激试验、眼刺激试验等。

2. 亚慢性毒性评估:通过动物实验评估化妆品延长接触后是否会引起毒性反应。

这些实验包括28天的皮肤刺激试验、90天的皮肤敏感性试验等。

3. 致敏性评估:评估化妆品是否会引起过敏反应。

这些评估包括人体试验和动物试验。

4. 突变性评估:评估化妆品是否会引起遗传突变,从而导致异常细胞增生。

这些评估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进行。

5. 致癌性评估:评估化妆品是否会引起癌症。

这些评估通过长期的动物实验进行。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有系统的评估,但无法对所有人群的反应做出绝对的预判,因为不同的人群对成分的反应会有所不同。

化妆品成分

化妆品成分
化妆品常见成分大解析
◎基质成分:通常是成分列表中排在最前面的成分,含量最多,如水、甘油等。
◎皮肤护理成分:
1.维生素
维生素A:抗衰老。
维生素B3:强化表皮保湿屏障,调节皮脂分泌,提亮肤色。
维生素原B5:温和保湿、增加皮肤的含水能力。
●维持肌肤弹性--让细胞能固定在身体组织上,给皮肤提供保护与支持的功能,保持肌肤弹性光滑,舒张皱纹。
●锁住肌肤水分--能够保持真皮层内的水分,供应表皮层及表皮附属器官的营养,让肌肤远离干燥,充满水润质感。
●坚固肌肤韧性--可以帮助强化修护肌肤,同时可以强健毛发,帮助伤口愈合与组织复原,修复皮肤疤痕。
天然的配角
甘油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成分,甘油在护肤品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湿,50年前就已经被利用,跟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知名大牌保湿成份相比,甘油只能算是个天然的配角。
但是,当你拿到任何一个产品的成分表时,大多数的前几位都会看到甘油的身影,这说明厂家极舍得用甘油(排在前几位的,也是用量最大的主要成份)的原因就是它便宜又有效。
大分子的胶原蛋白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要以水解方式处理为小分子量的,让它与角质蛋白有相似的氨基酸结构,以加强它的亲肤性。作为保湿剂,胶原蛋白的效果没有玻尿酸好,但它有改善肤质的功效,这是很多保湿剂所不具备的。仅0.01%的胶原蛋白纯溶液,就能很好地抵抗多种辐射,给予含有胶原蛋白的皮肤层所必需的养分,补充17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保持角质层水分及纤维结构的完整性,改善皮肤细胞生存环境和促进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以达到滋润皮肤、延缓衰老的功效。
大分子的胶原蛋白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要以水解方式处理为小分子量的,让它与角质蛋白有相似的氨基酸结构,以加强它的亲肤性。作为保湿剂,胶原蛋白的效果没有玻尿酸好,但它有改善肤质的功效,这是很多保湿剂所不具备的。仅0.01%的胶原蛋白纯溶液,就能很好地抵抗多种辐射,给予含有胶原蛋白的皮肤层所必需的养分,补充17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保持角质层水分及纤维结构的完整性,改善皮肤细胞生存环境和促进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以达到滋润皮肤、延缓衰老的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癌性成分:
成份:二乙基羟二甲苯(BHT)
[用途]化妆品的防氧化剂、食品添加剂
[毒性]引起皮肤炎、过敏症。

误食会导致血清胆固醇上升。

怀疑有致癌性。

有报告称会引起体重减轻、脱毛。

成份:山梨酸(山梨酸盐)
[用途]乳霜类的乳化剂、防霉剂、保存剂、湿润剂、稀释剂、食物添加剂
[毒性]对敏感的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与环境中的亚硝酸反应,有致癌性。

成份:焦油色素
[用途]用于各种化妆品。

一支口红就有10多种焦油色素。

红色:(2、3、102、104、105、106、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13、214、215、218、219、220、221、223、225、226、227、228、230、230(1)、230(2)、231、232、401、404、405、501、502、503、504、505、506号)
橙色:(201、202、203、204、205、206、207、401、402、403号)
黄色:(4、5、201、202(1)、202(2)、203、204、205、401、402、403(1)、404、405、406、407号)
绿色:(3、201、202、204、205、401、404号)
青色:(1、2、201、202、203、204、205、403、404号)
紫色:(201、401号) 偶氮染料
咖啡色:(201号) 黄嘌呤染料
黑色:(401号)
[毒性]大部分的焦油色素都有致癌性。

特别是偶氮染料,经皮肤吸收后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黑皮症。

还具有变异性、致癌性。

黄嘌呤染料在光照下会刺激皮肤、使皮肤发红。

它也有变异原性和致癌性的可能。

成份:滑石粉
[用途]婴儿爽身粉、胭脂、眼影、保护霜、口红、面膜、粉底、洁面乳等
[毒性]对皮肤有毒性。

以硅酸镁为主要成份的粉末,含有硼酸和氧化锌。

吸入会对肺部有刺激性。

与水泥一样会引起肺部受损、致癌。

成份:氯化三异丙基苯磺酰
[用途]洁面乳、洁面霜、粉底、胭脂、眼线、眼影、洗发水、睫毛膏、烫发水、烫发油等的乳化剂、分散剂、湿润剂、稀释剂
[毒性]由皮肤吸收。

与亚硝酸反应生成亚硝酸化合物,有致癌性。

成份:三氯酸
[用途]。

芳香剂、肥皂等化妆品的防腐剂
[毒性]有报告指出它会变成致癌物质。

成份:石蜡
[用途]雪花膏、脱毛腋、美眼膏、书眉墨、口红、护肤霜、睫毛膏
[毒性]刺激皮肤、引起湿有致癌性,引发所谓的“石蜡工人皮肤癌”。

成份:丙烷甲基苯酚(Isopropyl Methylphenol)
[用途]修面液、润手霜的杀菌剂
[毒性]对皮肤、黏膜有强刺激性,导致浮肿、粉刺、脱皮、荨麻疹等皮肤发疹。

腐蚀皮肤、黏膜,堵塞皮肤毛细管、产生怀疥。

有由皮肤吸收后中毒死亡的案例。

致癌性。

成份:苯二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对硝基苯二胺)
氨基苯酚(对氨基苯酚、间氨基苯酚、对苯二酚)对氨基鄰甲酚、硫酸甲苯2,5-二胺,硫酸对甲基氨基苯酚
[用途]染发剂的成分,用它们可以配成各种颜色。

放入过氧化氢就可以染色。

[毒性]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引起过敏。

引起皮肤炎、发疹、从面部、背部、扩散到喉咙。

引起发热、哮喘。

染发剂的成份中在部分具有强变异性,在光照下更强。

怀疑有致癌性。

成份:丁基羟茴酸(BHA)
[用途]化妆品的防氧化剂、食物添加剂
[毒性]对皮肤毒性:弱。

误食会引起步行失调,呼吸亢进,消化器官出血,溃疡、肝脏淤血。

怀疑有致癌性。

成份:氟里昂(二氯二氟甲烷)
[用途]发型定型剂、芳香喷雾等喷雾溶剂化妆品
[毒性]刺激肺部,造成中枢神经低下、昏迷。

在美国游人把它作为毒品吸引,造成多人死亡。

含有发型定型剂的聚烯吡酮(PVP)有致癌性。

大量使用喷雾溶剂会造成臭氧层破坏,导致因太阳紫外线照射引起皮肤癌的增加。

正在被禁止使用。

防腐剂第一大类:
Parabens
(Paraben)
苯甲酸酯类
Methyl Parahydroxybenzoate
(Methylparaben, Methyl Paraben, Methyl
p-hydroxybenzoate,Nipagin M)
苯甲酸甲脂,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羟苯甲酯, 尼泊金甲酯, 对烃基苯甲酸甲酯
防腐剂,不适合加入胺基酸类成份,会在长久储存后分解出有毒之亚硝胺物质
Ethyl Paraben
(Ethylparaben, Ethyl p-Hydroxy-benzoate)
乙酯, 羟基苯甲酸乙酯, 羟苯乙酯, 尼泊金乙酯, 尼泊金乙脂防腐剂,不适合加入胺基酸类成份,会在长久储存后分解出有毒之亚硝胺物质
Butyl Paraben
(Butylparaben)
丁酯,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羟苯丁酯, 尼泊金丁酯
防腐剂
苯甲醇
抗菌及防腐作用、香料、溶剂、口腔卫生剂Sorbic Acid
山梨酸, 己二烯酸
同场加附FANCL提供的常见防腐剂一览表
记住它们!
Arbutin
熊果苷,传统的,常用的,安全的美白剂,曾经有科学家用含有熊果苷的鱼饲料喂鱼,经过一段时间,红色金鱼变成了白色金鱼,美白效果还是有的,但是按成分排序原则,在第二位,很难判断大概加了多少,我推断在1%以下,这个原料加多了配方有变色风险
Sodium Hyaluronate
玻尿酸,玻尿酸似乎是保湿产品必加的成分了,其自身也确实保湿效果很好,在这个排序的位置上,添加量大概是0.03%,因为加多了化妆水的稠度就会很快的粘稠,所以按此化妆水的稠度判断,大概就是这样的含量
Magnesium Ascorbyl Phosphate
VC磷酸酯镁,传统的,常用的,安全的美白剂,在人体皮肤一种酶的作用下,会分解出VC,从而起到美白效果,按成分排序原则,此成分含量小于1%
Dipropylene glycol
二丙二醇,多元醇保湿剂,类似丙二醇
Glycerin
甘油,常用的多元醇保湿剂
Betaine
甜菜碱/三甲基甘氨酸,常用的保湿剂,保湿效果还是很好的,如果将这个原料暴露在空气中,他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由颗粒状变为一团水珠,可见吸湿能力还是很强的
PPG-10 METHYL GLUCOSE ETHER
PPG-10 甲基葡糖醚,润肤剂,提供更滋润的肤感,增强保湿效果
Disodium succinate
琥珀酸二鈉,和下面的琥珀酸一起形成PH调节剂,维持配方弱酸性
Succinic acid
琥珀酸
Styrene/VP Copolymer
苯乙烯/PVP共聚物,通俗的名称叫遮光剂,也叫乳白剂,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水是不是乳白色的?本来这个水是透明无色的,加了这个乳白剂后,就有了类似牛奶的外观,作用就是给消费者一个心理感受,没有护肤作用,今天从环保角度讲也好,从实用有效的角度讲也好,这种没用的东西不加为好
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
银耳多糖体,一种从银耳中提取的,肤感很滑的,有保湿作用的液体,功能和玻尿酸有点重复,而且在配方里加量一定很少很少
Methylparaben
苯甲酸甲脂,防腐剂,我不提倡再使用这类叫做尼泊金酯类的防腐剂,一些人对这个防腐剂过敏的,对于个配方的防腐能力我很怀疑,只用这个一种防腐剂,是不能解决产品在使用中的二次认为污染问题的,配方中也没有其他明显可以辅助增强防腐效果的成分,但是作为曼秀雷敦这样的公司出品的产品,是绝对会充分考虑到产品的二次污染问题的,作何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