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色温

合集下载

色度学、色坐标,色温,容差,显色指数

色度学、色坐标,色温,容差,显色指数

色坐标,色温,容差,显色指数是什么关系?该如何控制?2700K X:0.463 Y:0.420 4000K X:0.380 Y:0.3805000K X:0.346 Y:0.359 6400K X:0.313 Y:0.337色坐标反映的是被测灯管颜色在色品图中的位置,他是利用数学方法来表示颜色的基本参数。

色温就是说灯管在某一温度T下所呈现出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T0下的颜色相同时,则把黑体此时的温度T0定义为灯管的色温。

容差是表征的是光源色品坐标偏离标准坐标点的差异,是光源颜色一致性性能的体现.显色指数实际上就是显示物体真实颜色的能力,这里的真实颜色指的是在太阳光下照射所反映出的颜色。

显色指数与色温是有关系的,一般而言,色温越低显色指数越高,白炽灯就是100,节能灯通常在75-90之间。

显色指数反映了照明体复现颜色的能力,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认为日光下看到的颜色为物体的真实颜色.色坐标和容差\色温是有关系的,坐标确定后容差和色温也就确定.但他们和现色指数无关.控制它们主要是要稳定制灯工艺,特别是粉层厚薄和真空度,充氩量.然后用荧光粉进行调配,不要随意更换荧光粉厂家.色坐标与色容差是有关系的,色坐标是根据色标图而算出来的,色差就是实际测出的色坐标与标准的差。

色差大从一方面来说也就是你的灯管的稳定性怎么样,以我的经验,你可以去检查一下氩气是否达到工艺要求(氩气适当多一些可增强灯管的一致性),由于T5是自动圆排机,所以也要检查一下系统的真空度是否良好(真空度差也会使颜色产生较大的差异,最后去测一下,圆排机烘箱的上下端温度差是否在40以内。

白光LED光通量随色坐标增大而增加研究了在蓝光芯片加黄色荧光粉制备白光LED方法中,色坐标位置对光通量的影响。

在同样蓝光功率条件下,我们对标准白光点(色坐标x=0.33±0.05,y=0.33±0.05)附近不同色坐标位置的光通量进行了计算。

假设(0.325,0.332)位置流明效率为100 lm/W,计算得出,最大光通量对应的色坐标位置为(0.35,0.38),光通量为112 lm;最小光通量对应的色坐标位置为(0.29,0.28),光通量为93.5 lm。

什么是色温

什么是色温

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开尔文)!在物理学上,色温是指将一标准黑体加热,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颜色开始由深红- 浅红- 橙黄- 白- 蓝,逐渐改变,某光源与黑体的颜色相同时,我们将黑体当时的绝对温度称为该光源之色温。

色温是在摄影、录象、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色温分暖白、自然白(正白)、冷白等。

LED灯色温是指LED灯发光时的颜色,一般分为,暧白(2700K-4500K),正白(4500-6500K),冷白(6500K以上)三种。

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

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

如何准确地进行色温定位?这就需要使用到“色温计”了。

一般情况下,正午10点至下午2点,晴朗无云的天空,在没有太阳直射光的情况下,标准日光大约在5200~5500°K。

新闻摄影灯的色温在3200°K;一般钨丝灯、照相馆拍摄黑白照片使用的钨丝灯以及一般的普通灯泡光的色温大约在2800°K;由于色温偏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照片扩印出来以后会感到色彩偏黄色。

而一般日光灯的色温在7200~8500°K左右,所以在日光灯下拍摄的相片会偏青色。

2700-4000K属于暖白,4000-5700k属于自然白,6000-7000k属于正白,8000k 以上属于冷白。

色温以K为单位的都是白色,其他颜色是按波段单位区分色温的。

电阻功率表示?请问电阻的功率标示有0402是1/16W、0603是1/10W、0805是1/8W、1206是1/4W、1210是1/3W。

请问这些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啊!我知道是功率,但是我不能理解也!!!为什么要用分之几来标示呢?烦!请教回答,万分感谢!3000毫安时移动电源电池,接功耗2.5W,电压5V的用电器能用多久?I=P/U=2.5/5=0.5.=500MA3000mAh,就是3000MA电流可以放电一小时,3000/500=6小时这是在移动电源保证性能且充满时的理论数据,实际应用中,应留少许余量,按照5小时计算比较可靠输出功率2W.5V,多长时间能冲满2000mA的电池,如何算得?谢谢要先知道充电器输出电流,电流A=功率W/电压V,得2W/5V=0.4A,0.4A=0.4Ah,而2000mA=2Ah,充电时间=总容量/充电电流,即2Ah/0.4Ah=5h。

色温是什么意思?

色温是什么意思?

色温是什么?
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

从理论上来说,当一绝对黑体从绝对零度(-273℃)开始加温,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会由黑变红,转黄,发白,最后发出蓝色光。

黑体在受热后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与其温度有密切关系。

某一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与某温度下的黑体所发出的光的颜色相同时,该光源的色温就是那一温度,计量单位为“K”(开尔文)。

光源的色温不同,带来的感觉也不相同。

高色温光源照射下,如亮度不高,就会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低色温光源照射下,亮度过高则会给人们一种闷热的感觉。

一般来说,色温较低的光偏黄,例如白炽灯,其色温大约在2800K左右;而色温较高的光偏蓝,例如紫光灯,其色温在9000K以上。

标准白色光的色温被认为是6500K。

色温在摄影、录像、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光源的色温不同,拍摄出的照片色调也会不同。

因此,了解光线与色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摄影师在不同的光线下进行拍摄,预先计算出将会拍摄出什么色调的照片,并考虑是要强化还是减弱这种色调。

此外,色温也是高档显示器的一个性能指标。

请注意,色温并不代表发光强度,而是光在光谱中的成分的标志。

总之,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成分的一个概念,它反映了光源的颜色特性,对于理解和控制光线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色温

什么是色温

什么是色温?
当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其热辐射能也会增加。

与此同时,物体的颜色会经历一个从红到黄再到白的变化过程。

物理学中,就把黑体定义为一个理想物体,它吸收所有能量并全部以热辐射的方式释放出来。

这样黑体的温度与其辐射的能量的颜色就有了直接的联系。

黑体的绝对温度就被用来表示当前的色温值。

这些颜色就落在理想的黑体轨迹上,如图X,Y色度图所示。

相关色温是用来吧色温的一般概念用于那些接近,但不是正好落在黑体轨迹上的颜色。

相关色温的值是由于等温线决定的。

等温线有一系列直线组成,位于同一等温线上的颜色在视觉上变现为一致。

任何一条位于等温线上的某种颜色的相关色温就等于这条等温线与黑体轨迹相支点的色温。

以下图中便是除了黑体轨迹线,等温线和黑体轨迹线相差。

uv
∆的等值曲线。

如,一个发光源与色温为7000K(K是开尔文的简写,是绝对温度的单位)的黑体在绿色方向上游0.01的色差(uv
∆E)。

就可以表示为相关色温为7000K+0.01(uv单位)。

色温的总结

色温的总结

色温的总结什么是色温?色温是指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偏暖还是偏冷的程度,通常用单位为开尔文(K)的数值表示。

色温越低,光的颜色越偏暖,色温越高,光的颜色则越偏冷。

在实际应用中,色温常用来描述电灯、摄影灯光、显示器等光源所发出的颜色。

色温的分类常见的色温分类有以下几种:1.暖色调(低色温):通常在2700K至3000K之间,呈现出类似黄色、奶黄色的光线。

暖色调的灯光营造出舒适、温馨的氛围,常用于卧室、客厅等场所。

2.中性色调(中色温):通常在3500K至4500K之间,呈现出类似自然光的白色。

中性色调的灯光适合大多数室内空间,使人感到清晰、自然。

3.冷色调(高色温):通常在5000K以上,呈现出类似蓝白色的光线。

冷色调的灯光能够提升警觉性和注意力,常用于办公室、学习区等场所。

色温的应用色温对于不同场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场景下的色温应用案例:•家庭照明:在家庭照明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房间的功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色温。

卧室和客厅通常选择暖色调的灯光,创造出温馨、放松的环境;厨房和浴室则可以选择中性色调的灯光,使空间明亮而清晰。

•商业空间:在商业空间中,色温的选择对于品牌形象和购物体验至关重要。

例如,时尚精品店通常选择中性或冷色调的灯光,以凸显商品的亮度和饱满度;而咖啡厅和餐厅则通常选择暖色调的灯光,创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办公环境:在办公环境中,色温的选择可以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感。

较高的色温可以提高员工的警觉性和注意力,适合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如研发和设计;而较低的色温则有助于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适合长时间办公的场所。

•摄影和影视制作:在摄影和影视制作中,正确的色温选择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绪效果。

摄影师和影视制片人可以根据拍摄场景和所需的表达效果选择合适的灯光和色温,以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

色温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色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灯具的选择:不同类型的灯具可能有不同的色温范围和调节能力。

色温范围标准(一)

色温范围标准(一)

色温范围标准(一)色温范围标准什么是色温范围?色温是指物体本身发出的光的颜色温度,通常用单位开尔文(K)来表示,比如日光的色温为5500K,白炽灯的色温为2700K。

在电子产品中,常用的色温范围一般在2700K到6500K之间。

为什么要有色温范围标准?由于人眼对颜色的感受是非常主观的,因此在电子产品中需要制定一些色温范围标准来保证用户的视觉效果。

目前的色温范围标准有哪些?Windows、Android系统的色温范围标准:•色温范围:1000K~10000K•色温跳变步长:100K•最低亮度:60cd/m2iOS系统的色温范围标准:•色温范围:2700K~6500K•色温跳变步长:50K•最低亮度:40cd/m2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品牌的手机色温范围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处于上述范围之内。

如何设置色温?在电子产品中设置色温的方法一般有两种,手动和自动。

手动设置时,用户可以直接在系统设置中找到色温选项,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色温值即可。

自动设置则是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节色温值。

当环境光线较暗时,系统会将色温调低,以减轻眼睛的视疲劳;当环境光线较亮时,系统会将色温调高,以提高显示效果。

结语良好的色温范围标准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帮助用户更好地保护眼睛。

同时,在平时的使用中也要注意选择适宜的色温值,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视觉疲劳。

注意事项•在不同环境下选择合适的色温值非常重要,例如在晚上较暗的环境下,选择较低的色温值可以避免眼睛疲劳。

•不要盲目追求色温值的高低,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不同的色温值,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色温。

•对于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人群,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辅助软件,例如护眼模式、夜间模式等,以减轻眼睛的负担。

总结色温是电子产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正确的色温范围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在日常使用中,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色温值,同时也要注意护眼,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眼睛造成损伤。

白平衡和色温的关系

白平衡和色温的关系

白平衡和色温有什么关系?我们先了解色温和白平衡的概念。

了解了他们的概念,我们就快知道白平衡和色温有什么关系了。

1、色温:色温简单说就是光线的颜色,是光线在不同的能量下,眼睛所看到的颜色变化,以开尔文(K)为色温计算单位。

例如在打铁的过程中,铁在炉温中温度升高逐渐由黑色变成红色,这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

色温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它很常见。

钨丝灯所发出的光由于色温较低从而看起来为黄色调,天然气的火焰是蓝色的,原因是色温较高。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则偏红。

某一种色光比其它色光的色温高时,说明该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反之则偏红;同样,当一种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时说明该色光的色温偏高,反之偏低。

比如红色的火焰、蓝色的火焰、白色的火焰;人眼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肉眼不能发现色温的变化。

例如在钨丝灯下呆久了,并不会觉得钨丝灯下的白纸偏红,反而觉得这种光线下某种物体的颜色很正常,如果照明条件突然改成日光灯,就会觉查到白纸的颜色偏红了,但这种感觉也只能够持续一会儿。

而摄像机的CCD并不能像人眼那样具有适应性(从这点看来,摄像机是很诚实的),所以如果摄像机的色彩调整同景物照明的色温不一致就会发生偏色,这也是为什么摄像机在性能测试时需要处于标准光源灯箱的实验室环境下了,因为不同的色温和其他的光线会干扰摄像机最终成像的效果。

2、白平衡:白平衡就是在不同色温条件下,通过调整摄像机内部的色彩电路,使得拍摄出来的影像抵消偏色,更接近于人眼的视觉观看习惯。

白平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任意色温条件下,镜头所拍摄的标准白色经过电路的调整,使之成像后仍然为白色。

这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情况,但不是全部,白平衡其实是通过摄像机内部的电路调整(改变蓝、绿、红三个CCD电平的平衡关系)使反射到镜头里的光线都呈现为消色。

如果以偏红的色光来调整白平衡,那么该色光的影像就为消色,而其他色彩的景物就会偏蓝(补色关系)。

什么是色温?色温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色温?色温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色温?色温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我们会看到灯具说明书上标记了3000k、4000k,它表示的其实是这个灯具在正常工作时候发出光的色温。

比如3000k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为3000开尔文,是一种暖白光;4000k 色温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为4000开尔文,是一种中性光。

色温数越大越偏冷色,3000k是偏黄的,比较适合卧室用;4000k接近自然光,适合工作阅读用。

一、什么是色温?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

从理论上说,黑体温度指绝对黑体从绝对零度(-273℃)开始加温后所呈现的颜色。

黑体在受热后,逐渐由黑变红,转黄,发白,最后发出蓝色光。

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就称为这一温度下的色温,计量单位为“K”(开尔文)。

简而言之色温就是指光线的颜色,不同的光源具有不同的色温,例如下面色温对照表:我们一天中的色温也是在不停发生变化的,例如日出之前的色温是蓝色,日出之后的色温是橙色,中午的色温是白色,而晚上的色温是黄色等等,引起太阳光颜色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气层的反射作用,而并不是因为太阳的温度发生了大幅度的改变。

二、色温多少对眼睛好色温4000k、4500k、5000k对眼睛比较好。

因为4000~5000k是属于浅黄白色光,比较柔和,对眼睛没有伤害和刺激,而且能够较好的还原事物本来的颜色,光线的亮度也比较均匀。

通常来说色温值越高,就会越显得发白,色温值越低,就会越显得发黄。

我们所使用的白炽灯,它的色温值达到6000k,直视会很刺眼。

而蜡烛的色温值只有1930k,会发现光偏黄,显色度也不高。

我们所使用的手机都有夜晚模式,此种模式之下的色温是在4000~5000k,因此对眼睛较好。

一般合格的护眼灯产品色温都在4000~5000k之间,光线柔和,不闪屏也不刺眼,光线也非常均匀。

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长时间用眼,而且不要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使用,对眼睛都不好。

三、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对灯具色温的选择1.应选择采用节能光源的灯具,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光源色温不应低于2700K,也就是应该大于或者等于2700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色温色温的定义色温指的是光波在不同的能量下,人类眼睛所感受的颜色变化。

在色温的计算上,是以Kelvin 为单位,黑体幅射的0°Kelvin= 摄氏-273 ° C 做为计算的起点。

将黑体加热,随着能量的提高,便会进入可见光的领域,例如,在2800 °K 时,发出的色光和灯泡相同,我们便说灯泡的色温是2800 °K。

可见光领域的色温变化,由低色温至高色温是由橙红--> 白--> 蓝。

色温的特性 1. 在高纬度的地区,色温较高,所见到的颜色偏蓝。

2. 在低纬度的地区,色温较低,所见到的颜色偏红。

( <---- 低色温------------------ 高色温----> ) 3. 在一天之中,色温亦有变化,当太阳光斜射时,能量被( 云层、空气)吸收较多,所以色温较低。

当太阳光直射时,能量被吸收较少,所以色温较高。

4.Windows 的sRGB 色彩模型是以6500 °K 做为标准色温,以D65 表示之。

5. 清晨的色温大约在4400 °K。

6. 高山上色温大约在6000 °K。

在拍摄黑白片的时候,只考虑光的强度就可以了。

而拍彩色片,除了准确估计曝光外,还要考虑光源的色温,把握好色彩平衡。

否则,拍出来的照片得不到正确的色彩平还原。

色温是什么呢?色温是一种物理现象,即把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就呈现出有颜色的可见光。

这种光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这种光源的温度就叫该光源的色温。

光源在发光的同时也释放热量,不同光源燃点所产生的热量不同,所发出的光也出现不同色彩的变化。

由于这样的变化,每一种光源都发射出特定波长的色彩,形成与与被照明物体自身色彩的混合色彩。

光的色值是作为一种温度来测量的,因为当某一物体,比如一块金属片通过加热的时候,它随着加热的燃烧的温度的升高,发射出从红色到黄色以至白色的光线,如果燃烧的金属片不出现化学或物理变化,它甚至还会发射出蓝色光线。

色温的度数不是光源燃烧的温度,它是光源发光所产生色彩的指示,蜡烛发射黄红色光线的色温值是2000K,并不表示蜡烛燃烧能够达到2000°F的温度。

其实色温,实际上指光源的光谱成分。

比如,晴天中午前后的阳光,在视觉感受是白光,实际上是由许多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早晚的时间不同,或天气的阴情变化,光源中色光的比例也在变化,也就是光源的光谱成分在变化。

如果光谱成分中短波光线所占的比例增加,长波光线所占比例减少,光就偏蓝,色温就升高;反之,光谱成分中长波比例增加,短波光线所占比例减少,光就便红,色温就低。

因此摄影上,色温的高低,只是意味着光源中所含的红、蓝色的不同比例,与实际温度无关。

色温用开尔文度(K)表示。

用以计算光线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测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摄氏度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一1150摄氏度时,就变成黄色……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相对应的。

只不过色温是用开尔文(K)色温单位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

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

当黑体受到的热力使它能够放出光谱中的全部可见光波时,它就变成白色,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

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

K来表示受热钨丝所放射出光线的色温。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

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彩色胶片的设计,一般是根据能够真实地记录出某一特定色温的光源照明来进行的,分为5500K日光型、3400K强灯光型和3200K钨丝灯型多种。

因而,摄影家必须懂得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才会得到准确的颜色再现。

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要靠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温,使与胶卷的厘定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

通常,两种类型的滤光镜用于平衡色温。

一种是带红色的81系列滤光镜,另一种是带微蓝色的82系列滤光镜。

前者在光线太蓝时(也就是在色温太高时)使用:而后者是用来对付红光,以提高色温的。

82系列滤光镜使用的机会不如81系列的多。

事实上,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而不是降低色温。

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

美国一位摄影家的经验是,用微红滤光镜可在色温高达8000K时降低色温,而用蓝滤光镜可使日光型胶卷适用于低达4400K的色温条件。

平时,靠使用这些滤光镜几乎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时候进行拍摄,并取得自然的色调。

但是,在例外的情况下,当色温超出这一范围之外时,就需要用色彩转换滤光镜,如琥珀色的85B滤光镜,可使高达19000K的色温适合于日光型胶卷。

相反,使用灯光型胶卷配以82系列的滤光镜,可使色温下降到2800K。

倘若需要用日光型胶片在用钨丝灯照明的条件下拍摄时,还可以用80滤光镜。

如果当时不用TTL曝光表测光的话,须增加2级光圈,以弥补光线的损失。

而当用灯光型胶片在日光条件下拍摄时,就需用85B滤光镜,需要增加2/3级光圈。

在数码相机上,没有胶卷,那么怎样来处理色温这个问题呢?这就要提到数码相机的专有名词“白平衡”了。

白平衡这个概念在普通的相机中是没有的。

因为胶卷的感光已经固定了,只有CCD在作感光元件时才有,一般都是自动控制的,但作为专业用最好有手动白平衡控制功能。

那什么是白平衡呢?色温: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因为大部分光源所发出的光皆通称为白光,故光源的色表温度或相关色温度即用以指称其光色相对白的程度,以量化光源的光色表现。

根据Max Planck的理论,将一具完全吸收与放射能力的标准黑体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光度亦随之改变;CIE色座标上的黑体曲线(Black body locus)显示黑体由红——橙红——黄——黄白——白——蓝白的过程。

黑体加温到出现与光源相同或接近光色时的温度,定义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度,称色温,以绝对温K(Kelvin,或称开氏温度)为单位(K=℃+273.15)。

因此,黑体加热至呈红色时温度约527℃即800K,其他温度影响光色变化。

光色越偏蓝,色温越高;偏红则色温越低。

一天当中画光的光色亦随时间变化:日出后40分钟光色较黄,色温3,000K;正午阳光雪白,上升至4,800-5,800K,阴天正午时分则约6,500K;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又降至纸2,200K。

其他光源的相关色温度。

因相关色温度事实上是以黑体辐射接近光源光色时,对该光源光色表现的评价值,并非一种精确的颜色对比,故具相同色温值的二光源,可能在光色外观上仍有些许差异。

仅冯色温无法了解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或在该光源下物体颜色的再现如何不同光源环境的相关色温度光源色温不同,光色也不同,色温在3300K以下有稳重的气氛,温暖的感觉;色温在3000--5000K为中间色温,有爽快的感觉;色温在5000K以上有冷的感觉。

不同光源的不同光色组成最佳环境,如表:1. 色温与亮度高色温光源照射下,如亮度不高则给人们有一种阴气气氛;低色温光源照射下,亮度过高会给人们有一种闷热感觉。

2. 光色的对比在同一空间使用两种光色差很大的光源,其对比将会出现层次效果,光色对比大时,在获得亮度层次的同时,又可获得光色的层次。

在讲这两种滤镜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一个专业名词:色温。

开始讲理论了,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这会比较难理解,我会尽量讲得清楚和有趣一些的。

色温的理论,对摄影非常重要,不搞清楚,你根本无没理解PS中的照片滤镜命令。

所以请耐心地看下去,你会收获很多的!色温,色温,色彩的温度。

什么?色彩还有温度?当然了。

色彩也是有温度的。

那什么是色温呢?色温全称为开尔文温度,色温的单位是K,即Kelvin、开尔文。

和我们中国人平时用的摄氏温度、和美国人用的华氏温度一样,色温也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只不过色温是对光的温度的一种描述吧了。

0开尔文相当于459.67华氏温度。

即所谓色温——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度表示色彩。

为了便于不同光谱成份光源之间的比较,选择、适用控制条件的调整及某些应用中的色度计算、通常用色温来表示照明光源的光谱特性。

用以计算光线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测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色彩和开尔文温度的关系就起源于黑体辐射理论,对黑体(能够吸收全部可见光的物体)加热直到它发光(就像把铁加热一样),在不同温度下呈现的色彩就是色温。

将黑体从绝对零度(摄氏负273点15度,又让我想起了圣斗士冰河)开始加温,温度每升高一度称为1开氏度(用字母K来表示)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候,黑体便辐射出可见光,其光谱成份以及给人的感觉也会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发生相应的变化。

于是,就把黑体辐射一定色光的温度定为发射相同色光光源的色温。

当这个黑色物体受热后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摄氏度时,将变成暗红色,如果继续加热达到1050一1150摄氏度时,就会变成黄色,然后是白色,最后就会变成蓝色。

当黑色物体的温度达到3200开尔文时会发出红光,我们平常使用的白炽灯的钨丝也会发出这种光芒。

当温度上升到5500开尔文时,黑色物体会发白光,这种光线强度相当于正午的太阳光,平时我们在黎明时看到的淡淡蓝光则和处于12000开尔文的黑色物体发出的光线强度差不多。

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相对应的。

只不过色温是用开尔文(K)色温单位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

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火炉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

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

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K来表示受热钨丝所放射出光线的色温。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

那我们现在就按照以上的一开尔文理论,即可以推算出:温度越高,蓝色的成份越多,图像就会偏蓝;温度越低,红色的成份越多,图像就会偏红。

2004.06.24蔡正暉老師燈光講座【一】前言:對我(以下我均指蔡老師)而言,色溫表是一種輔助的道具。

他的用處在於控制我們的光源,讓他成為一個正常的光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