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操作规程
火炬岗位操作规程

1 工艺流程说明1.1 主火炬排放系统联合装置及系统排放的放空气体经放空气体管道 FG-500 进入火炬单元的分液罐 V-2320-01,分液后进入阻火水封罐 V-2320-02,经放空管道FG-03 进入火炬筒 FS-2320-03 、分子密封器 FS-2320-02 、火炬头 FS-2320-01 燃烧后排放。
异构扮装置排放的放空气体经放空气体管道 FG-350 进入火炬单元的分液罐 V-2320-01,分液后进入阻火水封罐 V-2320-02,经放空管道 FG-03进入火炬筒 FS-2320-03、份子密封器 FS-2320-02、火炬头 FS-2320-01燃烧后排放。
1.2 副火炬(酸性气体)排放系统硫磺回收装置的酸性气体经酸性气体排放管道 DN200(蒸汽伴热)进入火炬单元,经阻火器在火炬头 FS-2320-01,燃烧后排放。
2 火炬点火操作火炬点火系统是采用OMRON 可编程掌握器及掌握指示灯、按钮开关、高空火炬点火器、紫外火检、燃气阀、火炬引火筒为核心而组成的掌握系统;主要用于火炬有排放气时, PLC 接收到分液罐出口的压力信号(5KPa) ,再通过自动、手动点火方式,翻开点火燃气掌握电磁阀,点燃引火筒,引燃长明灯、主火炬及酸性气捆绑火炬;当火焰检测器检测到火焰信号送给PLC,完成三次点火,高压点火系统停顿工作,电磁阀关闭, PLC 处于待机监控状态。
2.1 自动点火操作2.1.1 翻开主电源,确认现场掌握面板的电源指示灯亮起,将面板上“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处于自动位置,此时PLC 进入自动点火掌握状态,面板上 PLC 运行指示灯亮。
2.1.2 当装置及系统放空时,放空气体排向火炬, PLC 掌握系统依据分液罐出口管道上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到达设定值 5KPa 时,掌握面板上“点火指示”指示灯亮,三台点火器实现三次自动点火过程,同时三台燃气阀随之翻开,当两台紫外火检任意一台检测到火焰时,面板上的火检指示灯亮,说明自动点火完成。
火炬系统操作规程

火炬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1、高压岗位外操(氧化)负责对火炬系统的巡检、操作,内操(氧化)负责对火炬系统的监
控操作。
2、严格控制火炬水封罐水位400±50mm,液位不足或太高,应及时补液或排液,严防液位不
足造成回火爆炸或液位太高造成火炬冒液等事故发生。
3、严格控制火炬分液罐液位零液位,每班检查二次,发现有液体存在及时上报,查明情况,
分析液体成分,并启动凝液输送泵回收液体。
4、岗位必须在每个月25日白班对火炬点火系统进行一次远程点火测试,确保点火系统正常
好用,并做好如实记录。
5、岗位必须在每个月25日中班20:30时对水封罐水质进行一次置换,置换废水排往事故池
进行回收处理,并做好如实记录,严防乱排乱放等违章操作,防止污染环境事故发生。
6、火炬筒体每班班前排液一次,严禁排液阀长时间开启造成筒底长流水,确保班中筒底无存
液,保证本班火炬运行不带液、冒液等事故发生。
7、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加强对火炬系统的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做
好如实记录。
安全环保部
生产技术部
2011年4月21日。
火炬操作规程

火炬操作规程
《火炬操作规程》
为了保障火炬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我们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火炬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以下是火炬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1. 火炬的正确使用方法
- 在点火前,要确保火炬的供气阀关闭,并确保火炬的所有连接部件都安装牢固。
- 点火后,要保持火炬垂直并稳定地握住火炬的手柄,以防止意外的摔倒或烧伤。
- 火炬的使用时间不宜过长,连续使用超过30分钟时需要进行休息,以防止过热或疲劳。
2. 火炬的安全操作
- 火炬不得用于易燃易爆场所,也不得在有风的户外环境下使用,以防止火焰失控造成事故。
- 火炬使用完毕后,应将供气阀关闭,并等待火焰完全熄灭后再存放。
- 禁止擅自改装或拆卸火炬的任何部件,以防止出现故障或危险情况。
3. 火炬的维护保养
- 定期检查火炬的连接部件和阀门,确保其正常运转。
- 清洁火炬的表面和喷嘴,防止灰尘和杂物堵塞火焰孔,影响火炬的使用效果。
- 如果火炬出现故障或损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在使用火炬时,必须严格按照上述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效率。
任何违反规程的操作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因此在使用火炬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好这些操作规程。
希望大家都能遵守规程,做到安全使用火炬,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有力工具。
地面火炬安全操作规程

地面火炬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地面火炬是一种用于航空、水上、地面通信导航的重要设备,由于其高功率的激光光束,如不正确使用将会对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使用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二、操作规程2.1 环境要求•确保周围不会有人的干扰。
•确保工作场所地面不会反射镭射,或反射到其他人或物体上。
•确保设备在使用期间未被更改或损坏。
2.2 操作前准备•手部清洁:使用前应将手部彻底清洗干净,避免灰尘或其他杂质污染设备光学元件。
•检查设备:使用前须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无损、电源是否正常、设备光束是否无阻碍,并检查激光所用的电源和连接线是否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安装遮光装置:在使用地面火炬时,必须使用适当的遮光装置以防止激光光束照射到其他人或物体上。
2.3 操作过程•启动:打开地面火炬电源,等待设备启动。
在充分检查设备、周围环境并穿戴好防护用具后方可点亮激光。
•操作流程:在操作过程中,应小心地操纵地面火炬,避免激光照射到其他人或物体上。
可使用遮光板、遮光墙、护目镜或其他遮光装置来确保光束不会照射到非操作者身上。
•避免长时间持续使用:地面火炬的使用时间应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且每次操作应间隔至少30秒以上才能重新操作,以防止激光产生过热现象。
2.4 操作后处理•关闭: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关闭地面火炬,清理周围环境和设备,检查设备是否损坏。
•禁止被他人接触:地面火炬应放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避免造成人身伤害。
三、使用人员资质要求操作地面火炬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操作经验和技能,并在规定的范围内具有合法的资格证书。
四、设备维护和校准•所有设备必须具有完整的维护记录。
•每次使用前应检查设备是否有所损坏,并施以校准,包括激光输出功率、波长、光束聚焦、光束点度等参数的校准,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
五、总结地面火炬是航空、水上、地面通信导航的重要设备,正确使用可以带来极大的实用价值,同时错误的操作也会带来潜在的危险。
火炬安全操作规程

火炬安全操作规程目的为了确保火炬使用的安全和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本文档旨在为使用火炬的人提供必要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火炬的常见用途火炬因其明亮的光芒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比如: - 户外探险- 露营 - 救援行动 - 搜索行动 - 检修维护火炬的基本性质光源类型火炬的光源类型分为白光和红光两种。
白光火炬适用于已经有光线的环境(比如晚上城市街道、深夜的房间内等),红光火炬则更适用于夜间无光或低光环境下使用。
光强度火炬的光强度是衡量其亮度的参数,一般通过流明(Lumen)数来表示。
光强度越高则火炬亮度越大。
电池驱动方式根据电池驱动方式,火炬分为两种:手电筒和充电式火炬。
手电筒通常采用干电池,而充电式火炬则采用可充电电池或内置锂电池。
火炬的安全注意事项电池的正确使用电池是火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使用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因此,使用火炬时应注意: - 使用与火炬匹配的电池,不要用不同品牌或型号的电池混用 - 安装电池时遵循说明书,不要强行插入或安装不合适电池 - 适时更换电池,不要等到火炬无法正常工作时才更换,以免影响使用光源对眼睛的影响火炬的强光可能对眼睛产生刺激和损伤,因此在使用火炬时应注意: - 避免直视火炬光源 - 不要将火炬光源直接照射在眼睛上 - 长时间使用或在狭小的空间内使用火炬时,应适当降低光强度火炬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在使用火炬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不要向人或动物照射火炬光源- 不要将火炬放置在易燃物或不稳定表面上 - 不要让火炬的电池短路或长时间过度放电 - 使用充电式火炬时,遵循说明书和常识,不要过度充电或使用过多时间 - 不要让儿童或不熟悉使用火炬的人使用火炬总结在使用火炬时,遵循本文档提供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是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合理、谨慎的使用火炬,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火炬操作规程

火炬操作规程火炬操作规程火炬是象征着光明、希望和团结的象征,承载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在大型活动、庆典、体育比赛等场合中,火炬的传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了保证火炬传递的顺利进行,下面是火炬操作的规程:一、火炬传递前的准备工作1. 火炬传递的时间、地点、路线、参与人员等需要提前确定并通知相关人员。
2. 火炬传递的组织者负责制定火炬传递的详细计划,并确保参与人员了解和熟悉传递的顺序和要求。
3. 火炬传递的组织者需要安排足够的工作人员,包括火炬传递的主持人、火炬护卫人员和安保人员等。
4. 火炬传递的组织者需要提前联系各个环节的参与人员,确保他们了解火炬传递的时间和要求,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二、火炬传递时的操作规程1. 火炬传递的参与人员需要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集合,确保准时参加活动。
2. 火炬传递的主持人在活动开始前需要向参与人员介绍火炬的象征意义,提醒大家要保持安全和文明的行为。
3. 火炬传递的参与人员需要佩戴统一的服装或标志,以便于辨别身份。
4. 火炬传递的参与人员需要排队等候,按照事先确定的顺序进行传递。
每个参与人员需要等候时刻,确保火炬能顺利传递给下一个人。
5. 火炬护卫人员需要在火炬传递的过程中负责保护火炬的安全。
他们应站在火炬传递的两侧,保持警惕,防止火炬被意外触碰或摔落。
6. 火炬传递的参与人员需要稳定地将火炬传递给下一个人。
传递时,需要保持节奏和力度的一致,确保火炬可以顺利传递。
7. 火炬传递的参与人员需要在传递火炬之前,将手轻轻托住火炬的底部,然后用另一只手接过下一个人递来的火炬。
8. 火炬传递的参与人员在接过火炬后,需要稳定地站立,保持平衡,确保火炬不会意外熄灭或摔落。
9. 火炬传递的参与人员需要向观众展示火炬,以示尊重和感谢。
在火炬传递过程中,他们需要面带微笑,保持庄重和自信的姿态。
10. 火炬传递的参与人员在将火炬传递给下一个人之前,需要将火炬的燃料有序地传给火炬护卫人员,确保火炬能够持续燃烧。
火炬操作规程

1.装置概述 (2)火炬的功能 (2)火炬气及公用工程 (2)火炬气设计参数 (2)公用工程 (3)工艺流程 (3)火炬的组成及其功能 (6)火炬头 (6)火炬筒体 (6)分子密封器 (6)水封罐 (7)分液罐 (7)火焰传输器 (7)节能型长明灯 (7)第2章公用工程启用程序 (8)蒸汽引进 (8)燃料气引进 (8)氮气引进 (8)第3章装置点火 (8)火炬点火系统点火前准备 (8)第4章系统开车 (10)手动操作 (10)手动点火操作程序 (10)地面爆燃点火装置的调试、使用方法 (10)自动运行 (11)远程操作 (11)第5章系统停车 (11)第6章装置联锁 (12)第7章常见故障及维修 (13)第8章火炬设施的正常运转 (14)概要 (14)仪表监视 (14)设备正常运行时点检内容 (14)安全注意事项 (15)1.装置概述火炬的功能xx项目在正常、事故、紧急、非正常生产工况下都会产生易燃、有毒的气体,为满足环保和安全需要,需经火炬焚烧处理后排放。
火炬可保证各有关装置单元在事故、紧急、非正常生产工况下产生的易燃、有毒的放空气提能够及时、安全、可靠的放空燃烧,并满足热辐射、有害气体排放达标等环保要求,不仅避免了这些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对整个生产装置形成的安全威胁,还使这些气体中有有害成分通过燃烧进行无害化排放,是一种必备的安全环保设备。
火炬气及公用工程火炬气设计参数1. 热火炬放空气(1)工艺设计参数见表1-1。
(2)气体组分见表1-2。
表1-22. 冷火炬放空气(1)工艺设计参数见表1-3。
气体组分表1-3公用工程工艺流程系统点火前的准备(手动):应从放空气源头用氮气对放空气管道和火炬系统进行彻底吹扫。
打开热火炬分子封的气封氮气阀和冷火炬的放空管氮气吹扫阀并在放空过程中始终保持常开,确保火炬系统内部与外界空气隔离。
(注意:密封隔离用氮气在火炬运行和停止放空期间都必须处于连续供应状态,证炬筒体内始终处于正压状态)。
火炬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火炬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火炬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员工和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本规程制定。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者,包括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火炬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第四条火炬操作人员必须全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耳塞等。
第二章火炬操作第五条在使用火炬前,操作人员必须检查火炬的外观和工作情况,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给领导或维护人员。
第六条操作人员在操作火炬时,必须站稳脚跟,保持平衡,以防操作失误或摔倒。
第七条使用火炬时,操作人员必须握住火炬的手柄稳固,并确保手柄干燥,以防滑动。
第八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摆动火炬,必须稳定地将火焰矢量控制在预定区域内。
第九条操作人员在点燃火炬后,必须距离火焰一定安全距离,避免火焰烧伤皮肤或燃烧杂物。
第十条在使用火炬进行焊接或切割时,必须确保工作区域周边没有易燃物,以免引发火灾。
第十一条使用火炬时,在周围应保持一定距离的安全区域,防止他人或行人接近,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第三章火炬维护第十二条火炬的维护人员必须定期对火炬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十三条维护人员在对火炬进行维修时,必须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并特别注意维护部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第十四条维护人员发现任何火炬存在安全隐患或故障时,必须立即报告给领导,并停止使用该火炬。
第十五条火炬维护人员必须定期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教授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使用。
第十六条维护人员必须确保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安全,防止因工具使用不当造成的人身或设备伤害。
第四章火炬管理第十七条火炬使用者应当在使用前仔细阅读操作指南,并按照指南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正常使用和安全操作。
第十八条管理人员应当建立相应的检查制度,定期对火炬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
第十九条管理人员应当对火炬的使用者进行安全培训,宣传安全理念,提高安全意识,确保火炬的安全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XNNY 03(QH)J 02 05-2008 火炬操作规程编写:冯长志陈广庆赵旭清审核:李美喜仇庆壮审定:董忠明批准:石集中新能能源公司气化车间二○○八年十二月目录1火炬用途 (3)2技术参数 (3)3火炬组成及各部件功能 (4)4火炬系统联锁报警 (5)5启动火炬点火系统 (5)5.1火炬点火系统启动前的准备 (5)5.2启动火炬点火系统 (7)5.2.1地面爆燃点火 (7)5.2.2高空手动方式点火 (8)5.2.2高空自动方式点火 (8)5.2.3高空DCS远程点火 (9)5.2.4冷凝泵的操作 (9)6火炬系统停车 (9)7火炬系统正常维护 (10)8火炬系统管辖范围 (10)9附录 (11)9.1防爆照明配电箱图 (11)9.2火炬系统主控箱图 (12)1火炬用途火炬系统采用一个塔架支撑式高架火炬,高度为75米,最大设计排放量为670694Nm3/h。
用于全厂开车及事故排放气的安全充分燃烧,以达到环保要求。
2技术参数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火炬燃烧器JRSQ DN1600/2600×8×4000台 1SS310,高温陶瓷处理带伴烧长明灯的扩散型火炬头2 节能长明灯JCM-2 台 6 SS3103 火炬分子密封器JFZF DN1600/3000×12×5000台 1 16MnR节能型、无积液4 防爆高空点火器RHDQ-IIB 台 6 专利产品ZL98201394.9)防爆合格证(CE90118)5 引火筒YHT-3 只6 304SS6 防爆地面爆燃点火器RHDQ-1B 套 1 防爆合格证、专利产品7 火炬塔架JTJ-1F H=70.5m 台 1 GB8162-1999结构用无缝钢管,20#热浸锌防腐,四边形变截面钢管结构、法兰螺栓连接8 火炬竖筒JTT-1 DN1600×12H=66m台 116MnR 设计压力:0.4MPa9 火炬分液罐DN4000×12×128000 台 1 16MnR,卧式;设计压力:0.7MPa10 火炬水封罐DN4000×16×128000 台 1 16MnR,卧式;设计压力:1.0MPa11 凝液泵CYZ-75 台 2 防爆型,Q=25m3/h,H=50 m P=7.5KW 上海标日3火炬组成及各部件功能火炬主要由火炬筒体,火炬燃烧器,点火控制系统,公用工艺管道,变截面形塔架等组成。
为防止回火,火炬采用阻火分子密封器和水封罐,点火系统采用高空点火和一套地面爆燃点火两套独立的点火系统,确保任何状态下,可靠点燃火炬;火焰检测采用热电偶火检和紫外线火检可使火炬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3.1火炬燃烧器(火炬头)火炬燃烧器的作用是将排放到火炬系统的火炬气燃烧掉。
能够满足不同流量、不同参数和不同组成成分的排放气完全燃烧,并且燃烧时产生的噪音和光害小。
3.2火炬筒体火炬筒体作用是将经过水封罐的放空气输送到高空分子封。
利用在塔架垂直方向上设置的若干个抱箍和平拉杆将火炬筒体所受水平风载传递给支撑塔架。
3.3分子密封器折流式分子密封器主要功能是确保在排放气中断后阻止空气倒流进火炬筒体内,确保再次排放时不会发生回火或爆炸。
其工具原理是使用分子量较小的氮气作为密封气体,利用气体的浮力在分子密封上部钟罩内形成一个高与大气压的区域,阻止空气进入火炬系统内部,从而防止火炬燃烧器头部燃烧着的火焰倒灌及发生内部爆炸事故。
3.4分液罐火炬设置卧式分液罐,分理出排放气中大于600μm的滴液,防止下火雨。
分液罐设置出口处破沫网、进出气管、排凝管、放水管、人孔、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
为防止冬季凝液结冰,分液罐采用蒸汽伴热。
分液罐设置高低报警,当液位高时凝液泵启动,液位低时凝液泵停止。
3.5水封罐水封罐的作用是防止回火,将火炬与装置隔离,保护上游管道和装置;水封罐出口设置破沫网,分离放空气夹带液滴。
进气管侵入水下,采用多孔扩径结构,阻止液体流动、均匀分散气体,保证液封高度。
进水管、液面控制排液阀组、排水管、人孔、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
为防止冬季结冰,水封罐采用蒸汽伴热、保温。
水封罐设置高低报警,当液位低时补水阀打开,液位高时补水阀关闭。
3.6长明灯在火炬燃烧器上设置JCM-1节能型长明灯6各。
采用文丘里原理,引射空气预混型,长明灯上设置测温热电偶,通过检测温度及时把长明灯燃烧情况反馈给地面的控制系统。
3.7点火设施设置高空手动/自动点火、DCS点火和现场地面爆燃传焰点火两套独立点火系统以保证火炬点火安全、可靠运行。
4火炬系统联锁报警序号仪表名称仪表信号报警值联锁动作(报警)备注1 热电偶TT1001~06 >130℃热偶火检灯亮长明灯燃烧2 压力变送器PT1001 >5KPa 火炬有放空气3 流量变送器FT1001 >1Nm3 火炬有放空气4 液位变送器LT1002 300mm 水封罐低液位开启补水切断阀水封罐液位600mm 水封罐高液位关闭补水切断阀5 液位变送器LT1001 1300mm 分液罐高液位开泵分液罐液位380mm 分液罐低液位停泵6 紫外线火检检测到火焰紫外火检灯亮检测放空气燃烧情况5启动火炬点火系统5.1火炬点火系统启动前的准备5.1.1检查火炬系统安装负荷设计要求。
5.1.2管线吹扫、冲洗合格,设备清理干净,冷凝泵单机试车完成,。
5.1.3火炬系统气密合格。
5.1.4装置区清理干净,平台护栏、火炬架、爬梯、电气接地等安全设施负荷要求。
5.1.5火炬系统控制功能调试合格,检查压力表、液位计根部阀打开。
5.1.6水封罐V9002做建液位准备5.1.6.1确认水封罐导淋阀关闭,3只溢流阀关闭。
5.1.6.2检查液位开关阀LV1001前后阀打开,旁路阀关闭。
5.1.6.3打开新鲜水界区阀接收新鲜水,检查新鲜水压力0.4MPa。
5.1.7分液罐V9001系统检查:检查分液罐V9001导淋阀关闭,两台冷凝液泵进出阀门关闭。
5.1.8投用蒸汽伴热系统(冬季)5.1.8.1打开新鲜水总管蒸汽伴热手动阀及疏水阀前手动阀投用新鲜水总管蒸汽伴热系统。
5.1.8.2打开0.3MPa蒸汽界区阀,打开水封罐V9002蒸汽伴热手动阀,并打开疏水阀前手动阀(注意暖管),投用V9002蒸汽伴热。
5.1.8.3打开分液罐V9001蒸汽伴热手动阀,并打开疏水阀前手动阀(注意暖管),投用V9001蒸汽伴热。
5.1.8.4打开去分子封蒸汽伴热手动阀,打开该管线上疏水阀前手动阀(注意暖管),投用分子封蒸汽伴热系统。
5.1.8.5打开冷凝液泵及进出口管线蒸汽伴热手动阀及V9001排净管线和液位计蒸汽伴热手动阀,打开V9001下部疏水阀前手动阀(注意暖管),投用冷凝液泵及进出口管线、V9001排净管线及液位计蒸汽伴热系统。
5.1.8.6打开新鲜水管线伴热手动阀,打开V9002下部疏水阀前手动阀(注意暖管),投用新鲜水管线,V9002排净管线、溢流管线及液位计蒸汽伴热系统;打开火炬放空筒底部疏水阀前手动阀(注意暖管),投用放空筒排液管线伴热系统。
5.1.9投用分子封吹扫氮气系统:打开低压氮界区总阀接收低压氮气,检查氮气压力0.45MPa;打开吹扫阀XV301前后阀及旁路阀,将氮气送入分子封。
5.1.10接收燃料气或液化气5.1.10.1检查长明灯电磁阀XV201、XV202、XV203、XV204、XV205、XV206的前后阀打开,旁路阀关闭,导淋关闭。
5.1.10.2检查引火筒电磁阀XV101、XV102、XV103、XV104、XV105、XV106的前后阀打开,旁路阀关闭,导淋关闭。
5.1.10.3检查自力式调节阀PCV1003前后阀打开,旁路阀关闭;去爆燃装置自力式调节阀PCV1002前后阀关闭,旁路阀关闭。
5.1.10.4如果没有燃料气,确认燃料气界区阀关闭,接液化气罐并打开液化气阀控制压力在0.1-0.3MPa。
5.1.10.5当燃料气供应后,打开燃料气界区阀,关闭液化气阀,控制压力0.3MPa。
5.1.11接收仪表空气:检查自力式调节阀PCV1001前后阀关闭,旁路阀关闭,导淋关闭;打开界区阀,检查仪表空气压力0.6MPa。
5.1.12将爆燃器后6根传焰管线上的阀门打开,导淋关闭。
5.1.13打开火炬放空筒排液管线手动阀。
5.1.14联系电气送电,两台控制箱电源指示灯亮。
5.1.15将‘补水阀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切向‘自动’。
补水阀LV1001打开向水封罐V9002补水,‘补水阀开’指示灯亮,当V9002液位LIA1002高时补水阀自动关闭。
5.2启动火炬点火系统5.2.1地面爆燃点火5.2.1.1将控制箱‘吹扫开关’切向‘开’,吹扫阀XV301打开吹扫,‘吹扫阀开’指示灯亮。
5.2.1.2将控制箱‘常明灯电磁阀开关’切向‘开’,长明灯电磁阀打开,‘常明灯电磁阀开’指示灯亮。
5.2.1.2全开仪表空气自力式调节阀PCV1001的前手动阀,将后手动阀开一半,检查减压后仪表空气压力0.35-0.4MPa。
5.2.1.3全开燃料气自力式调节阀PCV1002的前手动阀,将后手动阀也全开,检查减压后燃料气压力0.1-0.15MPa。
5.2.1.4 30秒后按下点火面板上‘点火按钮’,当发生震动时,观察爆燃器上的观火孔,有蓝色火苗说明点火成功。
若不成功调节燃料气自力式调节阀PCV1002的后手动阀使仪表空气和燃料气混合在爆炸范围,再次点火直到成功。
点火成功后‘热偶火检’指示灯亮。
5.2.1.5点火成功后关闭仪表空气自力式调节阀PCV1001和燃料气自力式调节阀PCV1002前手动阀。
5.2.2高空手动方式点火5.2.2.1将控制箱高空‘手动/自动’点火转换开关,切向‘手动’。
5.2.2.2将控制箱‘常明灯电磁阀开关’切向‘开’,长明灯电磁阀打开,‘常明灯电磁阀开’指示灯亮。
5.2.2.3按下‘点火按钮’,自动打开吹扫电磁阀XV-201吹扫30秒,同时5秒后引火筒电磁阀打开,启动点火器点火15秒,此时引火筒中燃料气被点燃,会引燃长明灯中的燃料气或火炬燃烧器中的放空气,为了保证点火的可靠性控制系统暂停10秒后再次打开引火筒电磁阀、点火器点火15秒,此时热电偶检测到长明灯火焰或紫外线火检检测到主火炬放空气被点燃,此时面板上的火检指示灯亮。
如果此次还没有检测到火焰,系统会再次执行点火一次,点火过程中若检测到有火焰,将立即停止点火,如果还没有检测到火焰,‘点火故障’报警。
5.2.2高空自动方式点火5.2.2.1将控制箱高空‘手动/自动’点火转换开关,切向‘自动’。
5.2.2.2将控制箱‘常明灯电磁阀开关’切向‘开’,长明灯电磁阀打开,‘常明灯电磁阀开’指示灯亮。
5.2.2.3按下‘点火按钮’,自动打开吹扫电磁阀XV-201吹扫30秒,同时5秒后引火筒电磁阀打开,启动点火器点火15秒,此时引火筒中燃料气被点燃,会引燃长明灯中的燃料气或火炬燃烧器中的放空气,为了保证点火的可靠性控制系统暂停10秒后再次打开引火筒电磁阀、点火器点火15秒,此时热电偶检测到长明灯火焰或紫外线火检检测到火炬放空气被点燃,此时面板上的火检指示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