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文学理论考研大纲——温州大学
2020年温州大学考研真题90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20年)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简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
1.请简述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
2.请简述作文教学的过程。
3.请简述好课的标准。
二、论述题(共60分,每题30分)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请你阐释一下这四个方面的关系。
三、材料分析题(共60分,每题60分)
1. 分析以下语文课堂教学案例,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说说你的看法与理解。
【案例】关于《孔乙己》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这篇小说你们已经读了几次了,还听说你们还拥有很多《孔乙己》的赏析资料。
读了这篇小说,孔乙己这个人物一定会在你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那么,请你告诉我,这个连名字都不被人记住的孔乙己,你在阅读小说后,最能记得的是他的什么?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阐述。
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可以是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也可以是表示境况的形容词,当然,也可以是表示性格的词。
(学生思考)
生1:我觉得他很可怜。
师:你最能记得孔乙己的“可怜”,为什么?
生1:因为他本来就很不幸,科举没有考上,而且之后在店里还经常遭到顾客冷眼。
师:请坐。
你记得孔乙己什么?
生2:我记得孔乙己的“守信”。
第1页,共3页。
温州大学考研真题文学理论试题A卷2006

入学考试试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考试科目:文学理论(A)
报考学科、专业:文艺学
请注意:全部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一、辨析题:简要说明下面几段话的含义,并写出你对这几段话的 评论。(每题 10 分,共 60 分) 1.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童庆炳主编《文学 理论教程》) 2.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 黄莺等唱歌的鸟学会了唱歌。(德谟克里特) 3.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而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 4.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 5.每一次新的阅读都会产生一部全新的作品。(英·加登) 6.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二、问答、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90 分) 1.唐代国力强盛,经济高度发展,文学艺术十分繁荣;魏晋时期社 会动荡,经济凋敝,文学艺术也十分繁荣。试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 2.什么是文学创作中的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有哪些主要特点?作家 怎样才能有艺术发现?举例说明。 3.什么是读者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举例说明读者 的期待视野在文学接受中的意义。
第 1 页,共 1 页
温州大学文学理论2004--2018,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5文学理论适用专业:050101文艺学、050102
中国古代文学、050103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Z1文化创意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专业概念解释(50分)
1. 悲剧(10分)
2. 期待视野(10分)
3. 游戏说(10分)
4. 无意识(10分)
5. 文如其人(10分)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所列问题。
法国批评家帕斯卡尔·卡萨瓦诺在她的名著《文学世界共和国》中谈到:远离强势文化中心的作家并不必然是外在于“世界文学”的,文学有其自然的评判、接受和传播逻辑,正是这种文学逻辑可以让文学拥有不同于政治标记的领土和疆界。
有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例子,鲁迅在《阿Q正传》等作品中对“精神胜利法”的描述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我们认为是汉民族国民劣根性一面的集中凸显,但后来在日本和韩国学者的相关讨论中,他们认为在他们民族内部同样有相当普遍的“精神胜利法”的民众心理基础,因此有学者提出将“精神胜利法”理解为一种儒学文化圈影响下的“东亚国民性”。
然而,又有很多学者发现,在《堂吉诃德》等不少西方名著里,也能找到这种“精神胜利法”。
这个例子至少说明,鲁迅的创作从社会的实际和民族的具体性出发,但以其深广的忧患和境界的超拔,而达至了“世界文学”的高度,属于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此外,鲁迅在《孤独者》等作品中对于孤独情境和心灵异化的探讨,也具备一种存在主义的深度,这是学界早已有的共识。
2014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4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考研真题科目代码及名称:812文学理论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文学1.谈谈你对文学性的理解。
(30分)2.分析下面两段话表达了何种文学观念。
(30分)近人章炳麟:“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韦勒克:“文学研究不仅与文明史的研究密切相关,而且实在和它就是一回事。
在他们看来,只要研究的内容是印刷或手抄的材料,是大部分历史主要依据的材料,那么,这种研究就是文学研究”。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3.下面是作家汪曾祺1987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一次笔会上说的话,请分析这段话的主旨含义(30分)中国作家现在很重视语言。
不少作家充分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
……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
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
语言不能像橘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
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
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小说使读者受到感染,小说的魅力之所在,首先是小说的语言。
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
……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
4.《论小说的社会学》一书中,戈德曼着重分析了社会精神结构和小说结构之间的同源性关系并以之解释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学史。
例如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作品的主人公往往是努力奋斗的个人主义者,而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个人奋斗的价值日益丧失,作品的主人公也越来越失去其作为个人的热情与个性,因而出现了卡夫卡·式的作品。
该如何评价这种研究模式,谈谈你的看法。
(30分)5.下面是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上发言的一部分,分析这段话的主旨并进行评论(30分)我在故乡生活了二十一年,期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一次青岛,还差点迷失在木材厂的巨大木材之间,以至于我母亲问我去青岛看到了什么风景时,我沮丧地告诉她: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头。
2020年温州大学考研真题816汉语基础(自命题)(2020年)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6汉语基础(自命题)
适用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注意: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生考现代汉语部分,汉语言文字学及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学生考古代汉语部分。
现代汉语部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粉碎"属于主谓型合成词。
()
2.“的”字短语、方位短语、偏正短语都是名词性短语。
()
3.汉语普通话的浊辅音只有5个。
()
4.“仅仅、猩猩”都是重叠式合成词。
()
5.鼻音、边音声母字和部分零声母字合称“全浊”字。
()
6.“样”的声母是y。
()
7.“智力、智慧、智利”这三个词里的“智”是同一个语素。
()
8.“老张、老鼠、老师、老屋、老人”的“老”都是前缀。
()
9.“日光灯、黑板报、派出所、玫瑰花儿、田径队”都是由三个语素组成的词。
()
10.韵腹是韵母不可缺少的部分。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汉字中,不是合体字的是-----。
A、秉
B、走
C、亦
D、重
第1 页,共6页。
2022年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温州大学研究生研究生入学考试参照书目030304民俗学1.《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中国民间文学概论》,黄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2.《中国文学史》(第一版),章培恒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050101文艺学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2.《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古代汉语》(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3.《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古代汉语》(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2.《中国文学史》(第一版),章培恒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050103汉语言文字学1.《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古代汉语》(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3.《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古代汉语》(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2.《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中国文学史》(第一版),章培恒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050105中国古代文学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6),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2.《古代汉语》(1-4)册(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050106中国现现代文学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2.《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060105专门史《历史学专业基本》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史学概论》,庞卓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或后来版2.《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冯达文、郭齐勇主编,人民出版社,0401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本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语文教学研究概论》,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040102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本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吴于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陈万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田克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思想政治教育措施论》,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030505思想政治教育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陈万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田克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思想政治教育措施论》,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040102政治·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本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刘强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月2.《政治学原理》,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伦理学引论》,章海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040102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本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及跨专业加试参照书:1.《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高等教育出版社,2.《新编英语教程》(第4-5册),李观仪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修订版3.《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等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070104应用数学1.《数学分析》(第三版),华东师大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及跨专业加试参照书:1.《常微分方程》(第二版),东北师大,高等教育出版社2.《复变函数》(第三版),钟玉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3.《概率论与数理记录教程》(第一版),魏宗舒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040102数学·课程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本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及跨专业加试参照书:1.《数学分析》(第三版),华东师大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常微分方程》第二版),东北师大,,高等教育出版社4.《复变函数》(第三版),钟玉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070201理论物理1.《量子力学教程》(第一版),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2.《一般物理学教程:力学》(第一版),漆安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电磁学》(上、下册)(第二版),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及跨专业加试参照书:1.《热力学记录物理》(第三版),汪志诚,高等教育出版社,2.《原子物理学》(第三版),杨福家,高等教育出版社,3.《理论力学》,周衍珀,高等教育出版社,4.《光学教程》(第三版),姚启钧,高等教育出版社,070205凝聚态物理1. 《量子力学教程》(第一版),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2. 《一般物理学教程:力学》(第一版),漆安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 《电磁学》(上、下册)(第二版),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及跨专业加试参照书:1.《热力学记录物理》(第三版),汪志诚,高等教育出版社,2.《原子物理学》(第三版),杨福家,高等教育出版社,3.《理论力学》,周衍珀,高等教育出版社,4.《光学教程》(第三版),姚启钧,高等教育出版社,040102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本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二版),闫金铎,高等教育出版社,2.《理论力学》,周衍珀,高等教育出版社,3.《光学教程》(第三版),姚启钧,高等教育出版社,跨专业加试:1.《电磁学》(上、下册)(第二版),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2.《一般物理学教程:力学》(第一版),漆安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070303有机化学1.《有机化学》(上、下册),胡宏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2.《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2.《有机化学实验》第3版,曾昭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化学文献及查阅措施》第2版,余向春编著,科学出版社,1994年070304物理化学1.《有机化学》(上、下册),胡宏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2.《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2.《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复旦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化学文献及查阅措施》(第二版),余向春编著,科学出版社,1994年081704 应用化学《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有机化学》(上、下册),胡宏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2.《综合化学实验》,浙江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化学文献及查阅措施》(第二版),余向春编著,科学出版社,1994年040102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本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等加试参照书:1.《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刘知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3.《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论》,蔡亚萍著,浙江教育出版社,040102生物·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本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刘恩山,高等教育出版社,2.《一般动物学》(第3版),刘凌云、郑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植物学》(上册,第2版),陆时万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4.《植物学》(下册,第2版),吴国芳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学科专业基本综合》涉及数据构造、计算机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由全国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版), 萨师煊、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2月2.《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郑君里、杨为理、应启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张海潘,清华大学出版社,2月版4.《离散数学》(修订版),耿素云、屈婉玲,高等教育出版社,1月第2版040102计算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本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程序设计教程》,沈阳,李勇敢,电子工业出版社,10月2.《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修订版),叶金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1月第二版;3.《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张海潘,清华大学出版社,2月版4.《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版), 萨师煊、王珊, 高等教育出版社,2月050402音乐学1.《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第一版2.《西方音乐史略》,李应华,人民音乐出版社, 1月3.《曲式分析基本教程》,高为杰,陈丹布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照书:1.《中国老式音乐概论》,袁静芳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5月2.《视唱练耳》第3、4册,许敬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3.《音乐理论基本》,李重光,人民音乐出版社,。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815文学理论真题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5文学理论适用专业:050101文艺学、050102中国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专业概念解释(50分)
1. 悲剧(10分)
2. 期待视野(10分)
3. 游戏说(10分)
4. 无意识(10分)
5. 文如其人(10分)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所列问题。
法国批评家帕斯卡尔·卡萨瓦诺在她的名著《文学世界共和国》中谈到:远离强势文化中心的作家并不必然是外在于“世界文学”的,文学有其自然的评判、接受和传播逻辑,正是这种文学逻辑可以让文学拥有不同于政治标记的领土和疆界。
有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例子,鲁迅在《阿Q正传》等作品中对“精神胜利法”的描述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我们认为是汉民族国民劣根性一面的集中凸显,但后来在日本和韩国学者的相关讨论中,他们认为在他们民族内部同样有相当普遍的“精神胜利法”的民众心理基础,因此有学者提出将“精神胜利法”理解为一种儒学文化圈影响下的“东亚国民性”。
然而,又有很多学者发现,在《堂吉诃德》等不少西方名著里,也能找到这种“精神胜利法”。
这个例子至少说明,鲁迅的创作从社会的实际和民族的具体性出发,但以其深广的忧患和境界的超拔,而达至了“世界文学”的高度,属于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此外,鲁迅在《孤独者》等作品中对于孤独情境和心灵异化的探讨,也具备一种存在主义的深度,这是学界早已有的共识。
【爱考宝典】2020年温州大学文艺学考研介绍、专业目录、分数线、参考书目、报录比

【爱考宝典】2020年温州大学文艺学考研介绍、专业目录、分数线、参考书目、报录比
人文学院是温州大学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朴学大师孙诒让、一代词宗夏承焘、戏曲宗匠王季思、古文字学家戴家祥、著名作家王西彦、九叶诗人唐湜、敦煌学专家蒋礼鸿、戏曲学家徐朔方等为学院铸就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2017年11月,原人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整合成立新的人文学院。
新人文学院现有教职工158人,专任教师142人,其中教授25人,博士56人;入选国家、省、市各类人才工程20余人。
全日制在校硕士生245人,本科生1394人。
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和中国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课程与教学论学术硕士点和学科教学专业硕士点的语文、英语、历史三个方向,今年新增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
学院按照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广告学、英语及翻译五个专业实施本科教学,并负责全校大学语文、大学外语教学。
学院“立足瓯越,融合中西,传承人文精神”,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教学科研育人氛围。
目前中国语言文学是浙江省“十三五”A类一流学科,浙江传统戏曲研究与传承中心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A类重点研究基地,拥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和温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温州市中国南戏艺术研究中心两个市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设有中国及周边俗文学研究中心、文艺学研究中心、社会学民俗学研
究所、口述历史研究所、公共外交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等20个校内研究机构。
建有国内先进的广告与文化创意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笔译实训室。
专业目录
2017年分数线
门类:总分/ 政治(外语)/ 专业课
文学:345/55/83
2017年报录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文学理论考研大纲——温州大学
一、参考书目:
童庆柄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考试内容范围: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诞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第二节中国当代的文论建设
当代文论建设的理论指南;当代文论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建设的实践品格。
第二编文学活动论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第一节文学活动极其构成
作品与世界;文学的反映活动;作品与作者;文学的表现活动;作品与形式;作者的创造活动;作品与读者;文学的再创造活动
第二节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探讨文学活动原始发生的途径;关于艺术起源的假说;文学活动发展的复杂性极其成因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第一节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文学与话语;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反映。
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的非功利性;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情感性
第三节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
文学语言的概念内涵;文学语言的类型;文学语言的特点;关于语
言局限第三编文学创造论(16学时)
第六章文学创作的特点
第一节文学创作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区别;精神生产的特殊性;文学创作与一般精神生产的区别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主客体
文学创作主体的涵义;文学创作主体的特殊性;文学创作客体的涵义;文学创作客体的特殊性
第七章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积累阶段
素材与题材的区别与联系;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创作动机的触发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构思/物化阶段
艺术构思的涵义;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艺术构思的方式;物化阶段的创作技巧问题
第八章文学创作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艺术真实性原则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艺术真实的特点;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方法
创作方法的内涵;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第四编文学作品论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体裁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分类
分类的基本方法;小说的基本特征;剧本的基本特点;散文的基本特点
第十一章文学作品的风格
第一节风格的涵义和形态
风格的定义;风格与创作个性;风格与话语情境;风格形态的多样性
第二节文学作品风格的特点
风格的时代性、风格的民族性、风格的地域性、文学流派的风格;文学风格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区别与联系
第五编文学接受论
第十二章文学接受的性质
第一节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文学消费作为一般的商品消费;文学消费作为特殊的精神消费;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文学接受的对象和主体
文学接受对象的属性;文学接受主体的属性;文学接受的整体性
第十三章文学的接受过程
第一节文学接受的发生
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隐含的读者;读者类型
第二节文学接受的发展
空白与对话;还原与变异;理解与误解;共鸣与净化;领悟与延留
第十四章文学批评
第一节文学批评界定与文学批评形态
文学接受与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的界定;文学批评文体的多样性;文学批评的类型
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文学批评主体的素养
批评方法的内涵;主要的文学批评方法举要;批评家的职责;批评家的态度;批评家的素养
三、试卷结构及题型比例:
试卷共150分,题型均为主观题,题型有1、名词解释(20分),2、简答(30分),3、论述(50分),4、材料分析题(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