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筋长度弯钩长度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长度计算
1. 四肢箍下料长度计算:⼤箍套⼩箍的⼤箍=[(构件长-保护层*2)+(构件宽-保护层*2)]*2+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箍=[(构件长-保护层)/3+(构件宽-保护层*2)]*2+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两箍相同时
{[(构件长-保护层)/3*2+(构件宽-保护层*2)]*2+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2个
2. 四肢箍下料有⼏种形式的。

⼀般为外围是⼀个箍筋,中间是⼀个箍筋。

另⼀种形式是两个箍筋相互套着的。

占构建截⾯的三分⼆。

电算:只要你在构件属性中设置正确的肢数软件会⾃动计算的。

计算式:⼩箍=[(构件长-保护层)/3+(构件宽-保护层*2)]*2+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两箍相同时
{[(构件长-保护层)/3*2+(构件宽-保护层*2)]*2+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2个
3. 四肢筋的下料长:⼀柱箍筋如下:1.截⾯周长+两弯钩长-8个保护层 2.(截⾯长的/3在截⾯宽)*2+两个弯钩;⼆梁的下料长同柱⼀样的;如果是电脑做预算的说就不⽤了,直接输进去就可以了,
4. 1.外为⼤箍,中间⼩箍:⼤:(B-25*2)*2+(H-25*2)*2+2*10*D
⼩:(b-25*2)*2+[(h-25*2-主筋d)/3+主筋d]*2+2*10*D
2两个⼩箍::(b-25*2)*2+[(h-25*2-主筋d)/3+主筋d]*2+2*10*D
5.外⾯⼤的可⽤这个公式计算:4*边长-8*保护层厚度+2*弯钩长度
⾥⾯⼩的:横向长度⽤其所在的结构长除以被四肢箍分成的三段,竖向长度你是知道的(即竖向截⾯长减去箍筋保护层厚度),再加两个弯钩长度(可查图集03G101-1).。

小度写范文[箍筋长度计算公式,弯钩(45度、90度、135度、180度)]箍筋弯钩长度计算公式模板

小度写范文[箍筋长度计算公式,弯钩(45度、90度、135度、180度)]箍筋弯钩长度计算公式模板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弯钩(45度、90度、135度、180度)]箍筋弯钩长度计算公式理论计算方法:L=2(b+h)-8bhc*1.9d+2max(10d,75)。

箍筋弯钩长度计算1、对转半圆弯钩180度,为6.25d2、对直弯钩为90度,3.5d3、对斜弯钩为45度,4.9d4、135度箍筋弯钩为11.9d,长度11.9d弯曲值的计算:计算时,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

还有《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15)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弯钩度数详详细解释1、180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2、90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3、135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上面讲得太复杂,如果你是做预算的,只要记住:钢筋的外皮长度+弯钩长度。

外皮长度=矩形断面周长-8*砼保护层厚度+8*箍筋直径;弯钩长度:180度=6.25*箍筋直径; 90度=3.725*箍筋直径;45度=4.25*箍筋直径以复合箍筋5 ×4 为例, 在老规范公式的基础上来推导新规范各种箍筋长度的计算公式。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弯钩(45度、90度、135度、180度)]箍筋弯钩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弯钩(45度、90度、135度、180度)]箍筋弯钩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弯钩(45度、90度、135度、180度)]箍筋弯钩长度计算公式理论计算方法:L=2-8bhc*+2max。

箍筋弯钩长度计算1、对转半圆弯钩180度,为、对直弯钩为90度,、对斜弯钩为45度,、135度箍筋弯钩为,长度弯曲值的计算:计算时,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

还有《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

弯钩度数详详细解释1、180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180+3d=300+,弯曲调整值=L1-L2=、90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 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90+100-D/2-d=300+,弯曲调整值=L1-L2=、135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135+10d=300+10d+,弯曲调整值=L1-L2= 上面讲得太复杂,如果你是做预算的,只要记住:钢筋的外皮长度+弯钩长度。

外皮长度=矩形断面周长-8*砼保护层厚度+8*箍筋直径;弯钩长度:180度=*箍筋直径; 90度=*箍筋直径;45度=*箍筋直径以复合箍筋5 ×4 为例, 在老规范公式的基础上来推导新规范各种箍筋长度的计算公式。

新规范因保护层为箍筋外皮到外皮, 在老规范的基础上减去8 d , 就是新规范2 ×2 外围封闭箍筋1长度的计算公式。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

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箍筋长度计算方法与公式及图解一般的算法是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2+1.9d*2+max(10d,75mm)*2如果按实计算及下料长度,那么算法是:90/90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5个90°弯钩内皮差(0.288d)+2个弯钩处的平直段长度(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8.56d 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41.3690/180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4个90°弯钩内皮差(0.288d)+1个180°弯钩中心线长+2个弯钩平直段长度(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28.268d 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199.61135/135的箍筋钢筋计算公式为:箍筋内皮周长-3个90°弯钩内皮差(0.288d)+2个135°弯钩中心线长(135°弯钩中心长度=3π/4*(R+d/2),R=2.5d)+2个弯钩平直段长度(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10d,10d<75mm时,平直长度为75mm)即在钢筋规格为10d>75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33.266d 钢筋规格为10d<75mm,即箍筋直径为6mm时,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厚度+229.6箍筋内皮周长长度=2*(H-2bhc)+2*(B-2bhc)=2(H+B)-8bhc(即构件周长-8个保护层)b×h=(构件横截面) 宽×高;c——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拉钩长度计算

箍筋、拉钩长度计算

箍筋或者拉钩的长度计算一、外围封闭箍筋长度:按外皮计算预算长度={(b+h)*2-8c+8d}+{1.9d*2+max(10d,75)*2}可简化为(b+h)*2-8c+31.8d按中心线计算预算长度={(b+h)*2-8c+4d}+{1.9d*2+max (10d,75)*2}可简化为(b+h)*2-8c+27.8d03G101-1的保护层是梁、柱主筋外边至构件边的距离,所以梁、柱箍筋按外皮计算长度时箍筋四侧的每边长度加d,整根箍筋要加8d,弯钩长度为23.8d。

梁、柱箍筋按中心计算长度时箍筋四侧的每边长度加0.5d,整根箍筋要加4d,弯钩长度为23.8d。

二、内箍的计算:内箍主要是要需要计算内箍的宽度,长度的计算是和外箍一样的。

内箍的宽度=(b-2c-D)/(n-1)+D D为梁、柱主筋的直径三、单支箍或拉筋长度计算1.单支箍筋只钩住纵筋:按外皮计算预算长度=直段长度+两个弯钩长度=(h-2c)+{2d+1.9d*2+max(10d,75)*2}可简化为h-2c+25.8d按中心线计算预算长度=直段长度+两个弯钩长度=(h-2c)+{d+1.9d*2+max(10d,75)*2}可简化为h-2c+24.8d2.单支箍筋钩住纵筋和箍筋:按外皮计算预算长度=直段长度+两个弯钩长度=(h-2c+2d)+{2d+1.9d*2+max(10d,75)*2}可简化为(h-2c+2d)+25.8d 按中心线计算预算长度=直段长度+两个弯钩长度=(h-2c+2d)+{1d+1.9d*2+max(10d,75)*2}可简化为(h-2c+2d)+24.8d 3.梁、柱拉钩计算:规范要求拉筋应同时拉住梁、柱的箍筋或者主筋,所以计算梁、柱拉钩的长度的平直段都为(h-2c+2d),或者是梁、柱外箍宽度+2d。

按外皮计算两个弯钩长度为25.8d,按中心线计算两个弯钩长度24.8d。

4.墙、板拉钩计算:墙、板的保护层外侧钢筋的外边到结构边的距离,拉筋平直段长度为墙厚、板厚-2c,按外皮计算两个弯钩长度为25.8d,按中心线计算两个弯钩长度24.8d。

箍筋长度和弯钩取值

箍筋长度和弯钩取值

1、箍筋长度有N种算法,到底哪个算法更准确?
(1)先列出下面的式子,这时箍筋的长度公式:2*(H-2*bhc+B-2*bhc)+2*弯钩长度
(2)在上面的式子中,有两个变量,一个是BHC,这是箍筋的保护层。

梁的保护层假定是25mm,那么,梁箍筋的保护层是多少,箍筋长度?
(1)是25-d(箍筋直径)。

(2)因此,有了下面的式子:2*(H-2*25+B-2*25)+2*弯钩长度+8d 弯钩长度取多少?
(1)我们在计算钢筋弯钩的时候有一个潜在的规则,那就是按照中心线计算。

(2)我们知道,板的钢筋一般是一级钢筋,其末端计算时一端加6.25d。

而180度弯钩平直段长度是多少呢?是“3d”。

同样的道理,箍筋135度弯钩末端钢筋平直段是10d,而我们计算时也取其中心线长度。

箍筋长度的计算方法

箍筋长度的计算方法

只要记住:钢筋的外皮长度+弯钩长度,即可。

外皮长度=矩形断面周长-8*砼保护层厚度+8*箍筋直径;弯钩长度:180度=6.25*箍筋直径; 90度=3.725*箍筋直径;45度=4.25*箍筋直径.于箍筋长度的计算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

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长度会变化: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

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 取2.5d。

1、18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2、9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3、135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承台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承台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承台箍筋长度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承台箍筋长度的计算可是个重要的环节。

要弄清楚这个计算公式,咱们得先从承台和箍筋的基本概念说起。

承台呀,简单来讲就是在桩基础顶部设置的一种平台,它就像一个大力士的底座,承担着把上面传递下来的各种力均匀分散到桩上的重要任务。

而箍筋呢,则像是给承台这个大力士系上的“腰带”,起到固定和约束的作用,增强整体的稳定性。

那承台箍筋长度到底怎么算呢?这就得提到一个关键的公式了。

假设我们把承台看作一个长方体,那箍筋的长度就等于 2×(长 + 宽) - 8×保护层厚度 + 2×弯钩长度。

这里面的每一项都有它的讲究。

比如说保护层厚度,它就像是给承台穿上的一层“防护服”,保护里面的钢筋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

而弯钩长度呢,一般是根据钢筋的规格和施工要求来确定的。

我想起之前在一个建筑工地上的经历。

当时有个年轻的施工员,对承台箍筋长度的计算总是出错。

有一次,他按照自己想当然的方法计算,结果加工出来的箍筋长度短了一大截,导致无法正常使用,只能重新加工,不仅浪费了材料,还耽误了工期。

我过去跟他耐心讲解,告诉他要按照标准的公式来,一步一步算清楚每一个参数。

从那以后,他每次计算都特别认真,再也没出过差错。

咱们再回到这个计算公式,在实际应用中,还得考虑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如果承台的形状不是标准的长方体,而是有斜边或者圆弧边,那计算就会变得稍微复杂一些,需要根据具体的形状进行相应的调整。

还有啊,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如果长度用的是米,那保护层厚度和弯钩长度也得换算成米,不然得出的结果可就差之千里啦。

总之,承台箍筋长度的计算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掌握了正确的公式和方法,再加上细心和耐心,就一定能算得又准又好。

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让每一座建筑都稳稳地矗立在大地上。

希望大家在实际操作中都能熟练运用这个公式,建造出更多坚固耐用的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