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词语令人耳目一新高考作文词语活用宝典
最火高考作文写作高频词语大全

写作材料常用词语成语及解释大全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则——就;加——加以。
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2、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意思是摆好阵势以后出战,这是打仗的常规,但运用的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
指高超的指挥作战的艺术。
3、打抱不平——帮助受欺压的人说话或采取行动。
4、莫须有——表示凭空捏造。
5、无风三尺浪——比喻无缘无故也会生出事来。
6、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下不相合。
也说“牛头不对马嘴”。
7、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8、朝里无人莫做官——旧时俗语。
意思是,没有靠山,事办不成。
9、吃一堑,长一智——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
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10、民以食为天——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
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
指民食的重要。
11、求人不如求己——仰求别人,不如自己努力。
12、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方术,治道的方法;物——事物。
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
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
13、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
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
14、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15、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16、言寡尤,行寡悔——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17、疑心生暗鬼——指因为多疑而产生各种幻觉和错误判断。
18、近水楼台先得月——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
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
19、有志不在年高——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
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20、马前卒——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
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21、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
最火高考作文写作材料常用成语(大全)

写作材料常用词语成语及解释大全1、九折臂——九——泛指多次;折——断。
多次折断胳膊,经过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
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
2、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4、紧箍咒——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紧缩,头痛欲裂。
后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5、揭疮疤——比喻揭露人的短处。
6、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
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7、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
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8、死马当活马医——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
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9、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喻虽然有些事物规模较小,但却样样都有有。
10、化干戈为玉帛——指变战争为和平相处。
11、强中更有强中手——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
12、早知今日,悔不当初——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13、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处于困境的人。
14、红眼病——比喻嫉妒他人得到好处的不良心态。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16、无盐不解淡——比喻不下本钱就办不成事。
17、挑得篮里便是菜——比喻得到一点就行,毫不挑剔。
18、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19、胜败乃兵家常事——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
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
20、狡兔死,良狗烹——烹——烧煮。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
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21、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
最火高考作文写作素材常用词语大全

写作材料常用词语成语及解释大全1、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2、恶事行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3、单丝不成线——一根丝绞不成线。
比喻个人力量单薄,难把事情办成。
4、破鼓乱人捶——比喻人失势受到大家的欺侮。
5、远来和尚好看经——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6、东窗计——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7、逐客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
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8、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9、家丑不可外扬——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10、慷他人之慨——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
11、胜不骄,败不馁——胜了不骄傲,败了不灰心。
12、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13、擒贼先擒王——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
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14、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形容干脆说出意见,并且决不反悔。
“快马一鞭,快人一言”与之同义。
15、附骥(jì)尾——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
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
常作谦词。
16、有过之而无不及——过——超过;及——赶上。
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17、河东狮子吼——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18、大鱼吃小鱼——比喻势力大的欺压并吞势力小的。
19、有志不在年高——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
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20、拔赵帜立赤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21、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22、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
23、树倒猢孙(狲)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
比喻靠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24、岌岌不可终日——形容情况非常危险,一天都过不下去。
最火高考作文写作材料高频词语(大全)

写作材料常用词语成语及解释大全1、宝刀不老——比喻年纪虽老但功夫或技术并没减退。
2、恶事行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3、皇天不负有心人——上天不会辜负有恒心的人。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5、小鹿触心头——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
6、三寸不烂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7、求大同,存小异——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而对某些小的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
8、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9、万丈高楼凭地起——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基础开始,再逐步发展。
10、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一个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11、观今宜鉴古——宜——应该;鉴——镜子。
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12、一竿子到底——比喻直接贯彻到底。
也说“一竿子插到底”。
13、只重衣衫不重人——指人势利,看人只重衣着。
14、恶事行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15、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倚——倚靠;伏——隐藏。
祸中有福,福中有祸。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16、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17、应声虫——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18、八九不离十——几乎接近(实际情况)。
19、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相要隐瞒掩盖真相,手段拙劣,结果反而彻底暴露。
20、来而不往非礼也——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21、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竭——使……干涸;渔——打鱼。
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
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22、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23、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24、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他人便利,他人也会给自己便利。
2021年最新高考作文写作材料常用成语大全含解释

写作材料常用词语成语及解释大全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和自显示本领,互相竞赛。
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
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3、干瞪眼——形容在一旁着急而又无能为力。
4、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5、蚂蚁搬泰山——比喻群众力量大,齐心协力,就可以完成巨大的任务。
6、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7、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8、大旱望云霓——云霓——下雨的征兆。
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9、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人——指人心。
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
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11、吃不了,兜着走——指出了问题,要承担一切后果。
12、树倒猢孙(狲)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
比喻靠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13、杯酒释兵权——释——解除。
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
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14、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15、船多不碍路——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碍。
1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17、无官一身轻——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
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
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
18、功到自然成——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19、打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做不到的事。
20、吃不了,兜着走——指出了问题,要承担一切后果。
21、天王老子(天皇老子)——比喻地位权势极高的人。
22、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23、富贵不能淫——富贵——旧指有钱财有地位;淫——迷惑。
最新高考作文写作材料常用成语(大全)

写作材料常用词语成语及解释大全1、横挑鼻子竖挑眼——比喻百般挑剔。
2、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
4、三思而后行——三——再三,表示多次。
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5、眉毛胡子一把抓——俗语。
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6、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的不怀善意,有善意的不会来。
7、穿连裆裤——比喻互相勾结包庇。
8、. 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9、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
10、擒贼先擒王——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
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11、一而再,再而三——再——第二次。
一次又一次。
12、一刀切——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1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金玉——比喻华美;败絮——烂棉花。
外面象金象玉,里面却是破棉絮。
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14、捋虎须——捋——抚摩。
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15、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17、丁是丁,卯是卯(亦作“钉是钉,铆是铆”)——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
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18、难于上青天——比上天还难。
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19、难于上青天——比上天还难。
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20、一碗水揣平——比喻办事公道,不偏袒任何一方。
21、说时迟,那时快——小说中的常用套语。
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2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23、大鱼吃小鱼——比喻势力大的欺压并吞势力小的。
2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
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高考语文作文课本素材活用

课本素材活用1.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师》)适用话题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不在年高、发现人才、成大事者应有一颗宽大的心精彩运用烛之武,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在国家危难面前,他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他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他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让我们敬佩。
2.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刺秦王》)适用话题仁厚、情义精彩运用人心不是用武力征服的,而是用和平、仁爱。
太子丹用仁厚爱人之心获得了樊於期的信任,同时也成就着丹的高洁品质。
3.刘邦(《鸿门宴》)适用话题机智、知人善任、把握机遇精彩运用虞姬的自刎,乌骓的投江让更多的人倒向项羽,鸿门宴上的刘邦似乎只是小人,听听汉家小儿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便热血沸腾,可历史的车轮证明了刘邦比项羽更能成就一番大业。
4.项羽(《鸿门宴》)适用话题鲁莽、有勇无谋、刚愎自用、听取别人的意见、沉着冷静精彩运用缜密的勇者,尤其要坦荡正义。
歌德说,善良的人在追求中即使迷惘,也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项羽虽勇,终因心胸狭窄自刎乌江;李自成虽勇,终因贪图享乐断送江山;汪精卫虽勇,终因心术不正遭千古骂名。
心胸坦荡满怀正义的善勇者才是苍茫尘世间的胜者。
王蒙在《逍遥》一文中写道,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了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尘世间。
不论周遭诱惑多好,迷雾多少,内心总要点亮一盏正义的明灯。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适用话题不拘小节精彩运用曾国藩以方圆谋人生,坚持着“定准方向,不把心思花在小事上”的信条;越王勾践,在失败后以当奴隶于吴为“小节”,卧薪尝胆,十年积蓄,一朝灭吴,最终成就了立国的大事;韩信不拘于胯下之辱,最终成了西汉的开国功臣。
这些成大事者其志不在小,将目标放远,从大局着眼,不拘小节,最终获得成功。
最火高考作文写作素材常用成语大全

写作材料常用词语成语及解释大全1、敲门砖——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
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2、人生七十古来稀——稀——稀少。
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
指得享高寿不易。
3、死马当作活马医——比喻作最后的尝试努力。
4、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
指学习一无所成。
5、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6、覆巢无完卵——覆——翻倒。
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
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
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
7、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8、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意思是摆好阵势以后出战,这是打仗的常规,但运用的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
指高超的指挥作战的艺术。
9、五里雾——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10、此风不可长——这种风气不能让它滋长发展。
11、一物降一物——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12、乱弹琴——比喻胡闹或胡扯。
13、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14、图穷匕首见(xiàn)——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5、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即——就,立刻;挥——挥手。
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
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16、打退堂鼓——比喻遇到困难中途退缩。
也作“批散堂鼓”。
1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18、鸡蛋里挑骨头——比喻故意找毛病。
19、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
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20、九折臂——九——泛指多次;折——断。
多次折断胳膊,经过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
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
21、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22、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用词语令人耳目一新高考作文词语活用宝典
词语一般是约定俗成、固定不变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写作中如能活用词语,则令人耳目一新,增强表达效果。
一、词语借用。
一同学写父亲的秃头:“……头顶的头发经不住长期的‘营养不良’,都纷纷脱离‘工作岗位’,‘下海’去了……最令他伤心的是连最后几个‘独傲霜雪’的‘忠诚者’也在这几次‘行动’中下了台。
终于在头顶上独立出了个‘地中海’……”如此幽默、俏皮的借用语,把父亲秃头的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需要指出的是,使用借用语要加引号,以示与原意的区别。
二、词语别用。
如,词语“三心二意”的原意是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
有同学这样用:“学习要做到‘三心二意’,所谓‘三心’:一要专心,集中精力;二要虚心,不骄不躁;三要有恒心,坚持不懈。
‘二意’是:一是课堂注意听讲;二是课外留意观察。
”词语别用,开创新意,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
三、词语仿用。
剧本《创业》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龙二井又有油和水的矛盾,这是它的特殊性。
周队长说,要促使矛盾转化,就要捞水,把水捞干。
我们想一不做、二不休,搞它个水落油出。
”文中的“水落油出”无非是仿用“水落石出”一词而来。
巧换一字,推陈出新。
四、词语缩用。
如“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缩写成“投桃报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缩写成“见仁见智”等。
五、词语拆用。
如“排忧解难”可拆成:“排……之忧,解……之难。
”
六、词语并用。
如,按句意将词语“马到成功”、“旗开得胜”合并同类项,写成:“……现已马到旗开,这就预示着……成功得胜。
”
一言以蔽之,词语一经活用,新意顿生。
但,切不可滥用,以免造成语言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