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巨大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的麻醉

合集下载

肝癌切除手术病人的麻醉

肝癌切除手术病人的麻醉

肝癌切除手术病人的麻醉肝癌切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肝癌的方法,而麻醉则是这一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肝癌切除手术病人的麻醉,并介绍相关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一、肝癌切除手术简介肝癌切除手术是一种通过切除患者肝脏中的癌组织来治疗肝癌的方法。

这种手术一般需要在全麻下进行,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苦。

通过切除癌组织,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治愈率。

二、麻醉相关技术1. 确定麻醉深度在肝癌切除手术中,麻醉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麻醉深度。

一般来说,手术初期需要较深的麻醉,以确保患者无意识和无痛感。

随着手术的进行,麻醉深度可以逐渐减轻,以方便外科医生进行操作。

2. 使用麻醉药物肝癌切除手术的麻醉通常采用静脉全麻。

麻醉药物一般包括镇静药物和止痛药物。

镇静药物可以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而止痛药物则可以减轻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

3. 监测麻醉深度和生命体征在肝癌切除手术中,麻醉医师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和生命体征。

麻醉深度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图、心电图和血压来评估,而生命体征则包括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通过及时监测,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全。

三、麻醉相关注意事项1. 术前评估在肝癌切除手术前,麻醉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麻醉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

通过评估,可以为手术提供更加准确的麻醉方案。

2. 导管插管在肝癌切除手术中,导管插管是一个关键步骤。

麻醉医师需要准确地插入气管插管,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的通气畅通。

此外,导管插管还可以为麻醉医师提供更好的监测和控制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深度。

3. 控制术中出血肝癌切除手术过程中的术中出血是一项重要的麻醉管理任务。

麻醉医师需要根据手术情况,合理利用输血和止血药物,以减少术中出血量,保证患者的稳定状态。

4. 术后恢复肝癌切除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术后恢复。

麻醉医师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并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切除肿瘤手术的流程

切除肿瘤手术的流程

切除肿瘤手术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切除肿瘤手术的流程一、术前准备阶段。

在实施切除肿瘤手术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

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

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一概述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是腹腔镜手术中困难而风险大的一种。

此手术从肝脏探查、游离到病灶切除等操作过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其特点是切口及创伤小,但由于缺乏手的触觉帮助,手术难度大,发生出血、气体栓塞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手术时间较长。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1.麻醉方式一般选择气管插管全麻。

2.术前准备(1)肝功能评估:肝切除患者术前必须全面评估肝脏功能。

(2)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经判断可耐受肝切除手术。

(3)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4)手术前一天晚上和手术当日早晨各行灌肠一次,或术前一天口服泻剂行肠道准备。

(5)当日插胃管、尿管。

(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三适应证1.限于边缘型、较表浅、粘连不太严重、体积不太大的瘤体,尤其是位于左肝外叶、右肝前段的边缘型肝脏病变。

2.肿瘤包膜完整,除外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肿大及远隔器官转移。

3.肝功能较好,无腹水、黄疸,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基本正常。

4.肿瘤大小不宜超过7~10cm,肿瘤过大则难以操作。

血管瘤不超过15 cm。

四禁忌证1.有明显的肝功能衰减,出现黄疸、腹水、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倒置和凝血功能障。

2.影像学检查提示门静脉有癌栓。

肿瘤体积较大,其边缘达第一、二或第三肝门者亦不宜行腹腔镜切除。

五手术步骤手术大致步骤:1.建立气腹并探查脐环上缘切开约1cm,建立气腹。

用腹腔镜探查腹腔。

若可行腹腔镜手术,在相应部位置入穿刺器(Trocar)。

2.肿瘤切除①标出肝切除线;②分离切断肝韧带。

③取出肿瘤。

3.肝创面处理肝断面若无明显出血和胆漏,可不予再处理;如果创面有活动性出血,应设法止血,可用缝合、电凝等方法。

最后用带蒂大网膜贴敷在肝断面上。

六注意事项肝手术中并发大出血多属于突发性意外,术者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止血措施。

七术后并发症大出血、感染。

八术后护理观察血压、脉搏及体温的变化情况。

九术后饮食术后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肿瘤患儿的麻醉ppt课件

肿瘤患儿的麻醉ppt课件
➢ 儿童常用化疗药物的分类
烷化剂 抗代谢药 抗肿瘤抗生素 抗肿瘤动植物成分药 杂类
-
10
烷化剂
➢ 尼莫司汀,卡莫司汀,洛莫司汀,环磷酰 胺,异环磷酰胺,甘磷酰芥
血性膀胱炎、继发性恶 性肿瘤、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
11
抗代谢药
➢ 去氧氟鸟苷 、多西氟鸟啶 、 5-氟尿嘧啶 5FU 、 巯嘌呤、 硫鸟嘌呤、 氟鸟苷、 替加 氟 、吉西他滨 健择 、卡莫氟 、氟尿己胺、 羟基脲 HU、 氨甲蝶呤 MTX、 优福定、 复 方替加氟 、安西他滨
➢ 主要副作用:骨髓抑制、过敏反应、末梢 神经病、自主神经系紊乱、继发性恶性肿 瘤
-
14
杂类
➢ 门冬酰胺酶、L-天冬氨酸酶 ➢ 可致凝血病、肝炎、胰腺炎、过敏反应 ➢ 铂化合物 ➢ 放线菌素D ➢ 亚硝基脲类
-
15
三 麻醉处理的相关问题
➢ 1纵膈肿瘤的麻醉处理 ➢ 2白血病患者的麻醉处理 ➢ 3肿瘤溶解综合征 ➢ 4术中的监测 ➢ 5动静脉穿刺注意事项
➢ 主要副作用:肾功能不全、骨髓抑制、肝炎 、脑功能障碍、肺毒性、结膜炎
-
12
抗肿瘤抗生素
➢ 放线菌素、多柔比星、柔红霉素、表柔比 星、丝裂霉素、培洛霉素、平阳霉素
、吡柔比星
➢ 主要副作用:心肌病变、心律失常、心力 衰竭、骨髓抑制、粘膜病变
-
13
抗肿瘤动植物成分药
➢ 伊立替康、三尖杉酯碱、羟基喜树碱、长 春瑞宾、紫杉醇、泰索帝、拓扑替康、长 春新碱 、长春地辛、长春酰胺、长春碱、 替尼泊苷、依托泊苷
治疗手段:神经母细胞瘤就诊时常属晚期,增加了治疗难度。 常用的治疗手段有以下几种:手术、化疗、放疗、自体造血干细胞

一例婴儿巨大肝细胞性肝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一例婴儿巨大肝细胞性肝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3 7 术 后康 复效 果 .
术 后根 据 呼 吸道 情 况 采用 雾 化 吸入 治疗 , 吸 呼
道感 染得 以控 制 , 儿在 家长 的协助下 能 自行 咳嗽 、 患

例婴儿巨大肝细胞性肝癌 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王红 丽 刘 秀兰 刘 红娇 刘光青 张梅
( 滨州 医学 院附 属 医院 , 山东 滨州 2 60 ) 560
术 操作 时 医护人 员 密 切 配合 、 强 沟 通 、 加 镇静 沉 着 ,
为 患儿进 一 步治疗 赢得 了时 间 。
参 考 文 献
1 陶红 .急 救 护 理 学 [ .北 京 : M] 人民卫 生 出版社 , 01272 2. 20 .0-1
对患 儿术前 的意识 、 理护 理 、 药 过 敏史 , 心 用 术 中的 手术 方 式 、 物 、 液 量 、 量 , 用 输 尿 术毕 患 儿皮 肤 、 意识 、 生命体 征如 实记 录 于手 术 室巡 回护 理记 录单
理 ] 。针 对 患 儿 心 理 特 征 , 术 过 程 中麻 醉及 手 手
正常 、 均匀等 。术 中检查 导管 、察尿 量 . 观
持续 补 充 5 葡 萄 糖 , 速 控 制 在 7 滴 5滴 / n mi。
持续 观察 尿量 ( 大于 3 / ) 0 mlh 。手术 过 程 中患 者 生 命体 征平稳 。 3 6 术毕 记 录 .
L 血红蛋 白 9 I 血小板 90 0/ 。肝功化验 : , 9 , 8 ×1。L 总 胆红素 2. l o/ , 3 7/ lL 间接胆红素 2 . m lI 谷氨酰 m 11 o /,
作者简介: 红丽 (98 )女 , 东滨 州, 科 , 管 护 师 , 王 16… , 山 本 主 护 士长 , 事手 术 室护理 工作 从

小儿巨大肝脏肿瘤切除术的麻醉

小儿巨大肝脏肿瘤切除术的麻醉
及术野渗血等仍是麻 醉恢复期 的高危因素。
[ 关键词 ] 肝脏肿瘤 ; 手术 疗法 ; 醉 麻 [ 中图分 类号 ] R 1 . ; 6 4 4 64 2 R 1 .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 2 6 20 )4— 0 9—0 0 2— 6 X(0 7 2 0 5 2
表1 2 0例 巨大肝脏肿 瘤切 除患儿 术中血 压 ( B D P ) 心率 ( S P、 B 、 HR) 体温 ( 变化 、 T)
酸钠 8 10m /g缓慢静注, 留 自 O~ 0 gk 保 主呼吸 , 面罩
吸氧 , 咽喉部充分表麻后行气管内插管 ; 大于 2a的 患儿 采 用 氯 胺 酮 l~2 m k 、 唑 安 定 0 1~ g/ g 咪 . 0 2m k 、 太 尼 1 0~2 0 g/ g 维 库 溴 铵 . g/ g芬 . . k、
1 资料 与方 法
铵等 , 必要时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 。术 中行桡动脉 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动 、 静脉压 , 必要时行血 气、 血常规检测。术前 预置变温毯 , 中监测体温。 术 肿瘤切除后即开始复温 , 关腹前温水冲洗腹腔 , 手术
室温度维持在 3 O℃ ~ 2℃ , 3 手术结束 时使患儿体 温升至 3 左右 。手术结束时静注新斯 的明 0 0 6c c .2
行单次骶管 阻滞 或连续硬膜外阻滞。所有 患者 均获 得较 满 意 的麻 醉效 果 , 围麻 醉 期死 亡病 者 和严重 麻醉并 发 无
症 ; 中出现不同程度低体 温, 术 但全麻复合椎管 内阻滞患 儿麻 醉苏醒 时 间明显短 于单纯 全麻患 儿 。认 为实施 d J 'L 巨大肝脏肿瘤切 除术 时采用全身麻醉复合椎管 内阻 滞是 较理 想 的麻 醉方法 ; 温、 低 肝脏 功 能受 损导致 苏醒延迟 以

小儿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围术期处理

小儿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围术期处理

小儿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围术期处理杨剑;严莉【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巨大纵隔肿瘤手术麻醉及围术期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6例巨大纵隔肿瘤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分析术中情况、低氧血症及失血情况.结果:6例患儿中,1例麻醉手术经过顺利,2例术中发生血流动力学急剧变化;麻醉手术期间发生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降低4例,经积极处理后均恢复正常;6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和严密的术中监护和管理,术后进一步呼吸和循环功能支持,是保证纵隔肿瘤患儿安全度过麻醉及围手术期的关键.【期刊名称】《贵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7)006【总页数】2页(P668-669)【关键词】麻醉;纵隔肿瘤;儿童;围手术期医护【作者】杨剑;严莉【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附院麻醉科,贵州贵阳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5.5小儿巨大纵隔肿瘤,常可占据部分或大部分胸腔,引起周围重要器官(气管、心脏、大血管、肺)的压迫及移位,甚至可因肿瘤的侵蚀、破溃、外穿或继发感染产生复杂的并发症[1],这类手术在麻醉处理上有一定难度及特殊性。

现将收治的6例小儿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麻醉处理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例患儿年龄7月~16岁,体重7~35 kg。

5例患儿巨大纵隔肿瘤向右侧胸腔生长,气管向左偏移,右肺呼吸音几乎完全消失;术前都经过胸片、CT或纤支镜检查,提示肿瘤均来源于前纵隔,几乎占据整个右胸腔,气管或支气管有不同程度受压、狭窄,心脏、大血管也有不同程度的受压、移位。

另1例10岁患儿为后纵隔巨大肿瘤。

1.2 麻醉方法患儿入室后先建立外周静脉通道,监测血压(BP)、心电图(ECG)、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

2例患儿(3、3.5岁)采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2 μg/kg,异丙酚1~2 mg/kg,吸入5% ~6%七氟烷全麻诱导;4例患儿(7 月、6、10、16 岁)采用咪达唑仑 0.1 mg/kg,芬太尼2 μg/kg,异丙酚 1 ~2 mg/kg,琥珀胆碱 1 ~1.5 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16岁患儿插入35号的左双腔气管导管,其余患儿插入加强型气管导管。

肝脏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肝脏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肝脏切除术的麻醉管理肝脏切除术,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这手术中的麻醉管理,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一个步伐都得精准无误。

您想想,肝脏那可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就好比是工厂里的核心车间。

要在这个“车间”动刀子,麻醉可不能出岔子。

麻醉要是没管好,那手术就像在狂风巨浪中航行的小船,随时可能翻船。

咱们先来说说术前的评估。

这就像是给即将出征的战士做体检,得把身体的方方面面都摸清楚。

患者的心肺功能怎么样?肝肾功能好不好?有没有其他的基础疾病?这些都得了解得透透的。

不然,就像上战场不了解敌情,能打赢才怪呢!麻醉方式的选择也很关键。

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还是联合麻醉?这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

比如说,患者要是特别紧张,全身麻醉可能更合适,让他睡一觉手术就做完了。

但如果患者身体条件特殊,那可能就得另想办法,就像选鞋子,得合脚才行。

手术中的麻醉维持,那更是要时刻保持警惕。

得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一个都不能马虎。

这就好比开车,得时刻盯着仪表盘,稍有异常就得赶紧调整。

麻醉药的用量也要精准控制,多了少了都不行。

多了,患者可能醒不过来;少了,患者疼得受不了,手术还怎么进行?再说说术后的镇痛。

术后疼痛那可是个大麻烦,就像一只讨厌的苍蝇,赶都赶不走。

所以得做好镇痛,让患者能舒服点恢复。

这镇痛方案也得因人而异,有的人对药物敏感,有的人不敏感,得找到最合适的办法。

总之,肝脏切除术的麻醉管理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

这需要麻醉医生有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让患者安全地度过这个难关。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巨大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的麻醉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266003江岩尹燕伟许慧摘要目的对15例风险极大的小儿巨大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的麻醉进行总结,探讨其最佳麻醉实施与管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近3年收治的小儿巨大肝脏肿瘤患儿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45d~15y,其中1 y以内5例,1~2y 7例,大于3y 3例。

体重3.8~45kg,平均14.94±12.61kg。

以腹部膨隆为首发症状10例,因食欲减退、精神改变、发育迟缓等就诊时发现者3例,外伤后查体发现者2例。

其中合并贫血13例,肝脏功能异常5例,黄疸3例,术前已行放、化疗治疗2例。

诊断肝母细胞瘤11例,原发性肝癌2例,肝血管瘤1例,肝错构瘤1例。

麻醉方法:鲁米那钠2mg/kg或复方冬眠灵1mg/kg ,东莨菪碱0.01mg/kg 术前30min肌肉注射,镇静不足者入手术室前肌肉注射氯胺酮5~7mg/kg。

麻醉诱导:小于2 y患儿采用γ-羟丁酸钠80~100mg/kg 缓慢静脉注射,保留自主呼吸,面罩吸氧,5~10分钟后行咽喉部充分表麻后行气管内插管;大于2y患儿采用氯胺酮1~2 mg /kg、咪唑安定0.1~0.2 mg /kg、芬太尼1.0~2.0 ug /kg、维库溴铵0.1 mg /kg、或加用丙泊酚2.0~2.5 mg /kg行快诱导气管内插管,术中机械通气。

无明显凝血功能障碍者,插管后侧身行单次骶管阻滞,骶管腔内注入0.8%~1%利多卡因和0. 125%~0. 2 %布比卡因复合液,按1.0~1.2ml/kg给药,或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

切皮前和术中适量追加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等药物,必要时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平稳。

术中行桡动脉和右上腔深静脉穿刺置管直接监测动、静脉压指导输血输液,同时监测体温和尿量,必要时行血气、血常规检测。

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02~0.03mg/kg、阿托品0.02mg/kg拮抗残余肌松药作用,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满意后带气管导管送PACU。

待患儿咳嗽、吞咽反射恢复、呼吸空气后SpO2维持95%以上,拔除气管导管,继续观察至各项生命指征稳定后送回病房。

结果全组手术时间最长6.25h,最短2.75,平均3.64±0.91 h。

切除肿瘤最大4800g,肿瘤与患儿体重之比最大为1:5。

肝门阻断时间最长30 min,最短12 min。

麻醉时间最长6.5 h,最短3.25 h;PACU内滞留时间最长4 h,最短30 min;朮中游离肝门及肿瘤切除时均有明显的血压波动,最低血压50/20mmHg;出现不同程度自然低温10例,最低达33.5℃,体温升高1例;苏醒期手术野渗血大于100ml 1例。

全组共输血及血浆:术前930ml,术中3790ml,术后3425ml。

全组无死亡病例及严重麻醉并发症。

结论小儿巨大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的麻醉风险极大,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及时适量的容量治疗是麻醉成功的关键。

低温、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苏醒延迟、术野大量渗血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仍是麻醉恢复期的高危因素,术后进一步监测十分必要,不可忽视。

小儿巨大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的麻醉肝脏巨大肿瘤切除是小儿外科风险极大的手术,手术死亡率高,术后并发症多,麻醉风险大。

近3年我院收治小儿巨大肝脏肿瘤患儿15例,实施根治性肿瘤切除手术和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全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45d~15y,其中1 y 以内5例,1~2y 7例,大于3y 3例。

体重3.8~45kg,平均14.94±12.61kg。

以腹部膨隆为首发症状10例,因食欲减退、精神改变、发育迟缓等就诊时发现者3例,外伤后查体发现者2例。

其中合并贫血13例,肝脏功能异常5例,黄疸3例,术前已行放、化疗治疗2例。

诊断肝母细胞瘤11例,原发性肝癌2例,肝血管瘤1例,肝错构瘤1例。

2. 麻醉方法鲁米那钠2mg/kg或复方冬眠灵1mg/kg ,东莨菪碱0.01mg/kg 术前30min肌肉注射,镇静不足者入手术室前肌肉注射氯胺酮5~7mg/kg。

入室后开放静脉,连接监护,一般监测心电、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和心前区听诊。

麻醉方法:鲁米那钠2mg/kg或复方冬眠灵1mg/kg ,东莨菪碱0.01mg/kg 术前30min肌肉注射,镇静不足者入手术室前肌肉注射氯胺酮5~7mg/kg。

麻醉诱导:小于2 y 患儿采用γ-羟丁酸钠80~100mg/kg 缓慢静脉注射,保留自主呼吸,面罩吸氧,5~10分钟后行咽喉部充分表麻后行气管内插管;大于2y患儿采用氯胺酮1~2 mg /kg、咪唑安定0.1~0.2 mg /kg、芬太尼1.0~2.0 ug /kg、维库溴铵0.1 mg /kg、或加用丙泊酚2.0~2.5 mg /kg行快诱导气管内插管,术中机械通气。

无明显凝血功能障碍者,插管后侧身行单次骶管阻滞,骶管腔内注入0.8%~1%利多卡因和0. 125%~0. 2 %布比卡因复合液,按1.0~1.2ml/kg给药,或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

切皮前和术中适量追加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等药物,必要时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平稳。

术中行桡动脉和右上腔深静脉穿刺置管直接监测动、静脉压指导输血输液,同时监测体温和尿量,必要时行血气、血常规检测。

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02~0.03mg/kg、阿托品0.02mg/kg拮抗残余肌松药作用,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满意后带气管导管送PACU。

待咳嗽、吞咽反射恢复、呼吸空气后SpO2维持95%以上,拔除气管导管,继续观察至各项生命指征稳定后送回病房。

3.结果全组手术时间最长6.25h,最短2.75,平均3.64±0.91 h;切除肿瘤最大4800g,肿瘤与患儿体重之比最大为1:5;肝门阻断时间最长30 min,最短12 min;朮中游离肝门及肿瘤切除时均有明显的血压波动,最低血压50/20mmHg。

麻醉时间最长6.5 h,最短3.25 h;PACU内滞留时间最长4 h,最短30 min;出现不同程度自然低温10例,最低达33.5℃;苏醒期手术野渗血大于100ml 1例。

全组共输血及血浆:术前930ml,术中3790ml,术后3425ml。

全组无死亡病例及严重麻醉并发症。

讨论小儿肝脏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占第三位,最常见为肝母细胞瘤(占43%)和肝癌(23%)。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是小儿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多见于婴幼儿,尤以生后1~2年发病最多见,男女之比为3:2~2:1,肿瘤生长迅速,病情发展快。

肝癌多发生于5岁以后,癌瘤以结节型和巨块型较多,易侵入静脉,致门脉高压,晚期可有腹水。

两病的共同点是常以腹部进行性膨隆为首发症状,或偶然发现上腹部无痛性包块,发展迅速,逐渐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早期手术完整地切除肿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较好。

术后辅以化疗,可能长期存活。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解毒及合成、分解和储藏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其血液丰富,胆管与血管交错,巨大肝脏肿瘤血供丰富,与肝血管、门静脉、下腔静脉关系密切,术中易发生大量失血和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对肝脏及其它重要脏器功能造成损害。

小儿相对于成人血容量小,对大量失血耐受力差,麻醉和手术风险极大。

本组15例麻醉成功的关键笔者体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麻醉和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晚期患儿和放疗后患儿往往体质衰弱,常伴有贫血,组织携氧能力低下,对麻醉用药和操作的耐受力差,术前应根据患儿情况做好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以提高患儿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

术前肌注维生素K 3天,减少术中出血。

术中充分备血,凝血障碍者应备新鲜血。

②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至关重要。

麻醉的关键是维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和及时补充失血,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选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阻滞复合全麻。

完善的椎管内阻滞,可减轻肝脏操作引起的肝血流改变,减少吸入和静脉麻醉药及肌松药、镇痛药用量,利于患儿术后苏醒。

全麻诱导可根据麻醉医师的经验及现场设备条件而定,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在麻醉设备良好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选用快诱导气管内插管法。

但月龄小、体质差,并存肝脏功能不良的患儿,对缺氧的耐受力差,宜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慢诱导气管内插管法。

诱导前充分吸氧,诱导后迅速气管内插管,尽量争取一次成功,避免缺氧时间过长;机械通气压力适中,特别是肿瘤巨大的患儿,避免压力过大影响回心血量,力保朮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③密切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及时适量的容量治疗是麻醉成功的基本保证。

巨大的肝脏肿瘤切除术失血量大,意外损伤各类血管时出血量更多,大量出血是患儿术中和术后不久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游离肝门及其它困难操作时,常因肝门和下腔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受阻,回心血量骤减导致血压骤降,甚至引发心跳骤停。

动、静脉直接测压可以及时发现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调整输血、输液速度。

当肝门和下腔静脉受压时,及时提醒手术者暂停手术操作,避免长时间低血压造成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分离肝门前开始输血,防止发生低血压和低氧血症。

根据动、静脉压监测及术野出血量调整输血速度,输血过慢或过快,输血量不足或过多,都可引起致死性的循环紊乱。

输入大量的库存血时,适量补充钙和碳酸氢钠,以免发生枸橼酸钠毒性反应。

④体温和尿量监测十分必要。

由于肝脏手术暴露范围广、创伤打击大、手术者常常要求开放冷气致手术室室温较低,加之术中输入冷液体或血液量相对较大,极易产生自然低温麻醉。

对于成人或大龄儿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适度的低温对患儿重要脏器有保护作用。

但过度低温可引起患儿苏醒延迟、凝血功能障碍、失血量增加、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新生儿由于其脂肪代谢和皮下脂肪结构的特殊性,遭遇低温时会出现硬肿症,而后者本身就可引起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后果。

因此,小婴儿及新生儿肝脏手术时一定注意保温。

术前预置变温毯,手术室温度维持在30~32℃,吸入气加热湿化在32~34℃,关腹前温水冲洗腹腔,使患儿体温维持在36℃左右。

朮中留置导尿管持续监测尿量,维持尿量大于1ml/h ,必要时应用速尿2~5mg,以防止长时间少尿造成肾功能和心功能损害。

⑤术后监测不可忽视。

患儿自身肝脏功能发育不全、肝脏大部分切除、肝门阻断、朮中低血压等因素均可使肝脏功能进一步受损,加之低温使麻醉苏醒延迟,术后仍有可能意外大量失血,因此,术后应带气管导管送ICU或PACU,待患儿完全苏醒后拔除气管导管,生命体征稳定后方可转入普通病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