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段考试卷 (1)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美轮美奂(huan)B. 恍若隔世(wang)C. 豁然开朗(hao)D. 恣意妄为(z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公园的景色很美,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B. 由于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很多家庭已经拥有了汽车。
C. 她的演讲生动感人,使大家深受鼓舞。
D. 这个工厂的设备很先进,但产品质量却不过硬。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拼搏(pin)B. 奔跑(ben)C. 奔腾(ben)D. 拼凑(pin)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
B. 这个故事很有趣,我很喜欢。
C. 你看看,那座山多么美丽啊!D. 他问我:“你知道这件事吗?”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真美,就像一位少女。
B. 这个房间很小,只能放下一张床。
C. 我去公园散步,看到了很多花草树木。
D. 那座楼很高,仿佛要刺破天空。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就像一个宝藏。
B. 那个男孩很聪明,就像一个天才。
C. 这座城市很繁华,就像一个国际大都市。
D. 那个女孩很漂亮,就像一朵花。
7.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繁华(fan)B. 沉默(chen)C. 欣慰(xin)D. 疲惫(bei)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部电影情节曲折,令人难以忘怀。
B.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C. 他做事认真负责,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D.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难找,我找了好久才找到。
9.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悲伤(bei)B. 悲愤(bei)C. 悲壮(bei)D. 悲鸣(bei)10.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
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一学期 八年级第二次段考语文科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1)黄鹤一去不复返: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4分) (2)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2分) (3)《望岳》一诗中既是表达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表现作者在山间。
(2)人们到此总要zhù zú ( )欣赏飞流瀑布。
(3)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它们千姿万状:wéi miào wéi xiào ( )。
(4)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huáng kǒng ( )。
3.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把“切忌”改为“避免”) B 、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轮胎制造基地、全球第一耗胶大国:但天然橡胶的生产却不能自给。
(将“的生产却”删去) C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把“不管”改为“尽管”) D 、郴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桂东县常住人口数量比桂阳县少两倍。
(倍数用错修改为“少一半”)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向是( )(3分) A .“嫦娥一号”于10月24日晚成功发射:举国人民弹冠相庆:共同感受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B .3月10日:俄罗斯部分华人华侨代表在莫斯科举行座谈会:大家义愤填膺:严厉声讨陈水扁近期的“台独”言行。
C .国庆促销活动中:家用电器一马当先、频繁降价:强力提升了市民的消费积极性:原本濒临滞销的数字彩电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
D .参加了今年中考作文阅卷的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慈吉中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30分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táng()!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yǐ()。
情yù()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xiè()便往往触他之怒。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3.根据语境,在下列空缺处填入最恰当的句子的一项是()(3分)你是严冬里的炭火,,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你是雾海中的航标灯,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啊,友情!A.你是暖春里的梅雨B.你是夏夜里的流星C.你是酷暑里的浓阴D.你是深秋里的严霜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C、(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的保姆形象。
D、《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5、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2分)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以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新华社太原10月5日电(记者李清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有关负责人5日表示,我国将于近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实践六号”04组两颗空间环境探测卫星。
第二次月考试卷八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谈笑风生震耳欲聋B. 鸡毛蒜皮恣意妄为C. 息息相关眉开眼笑D. 鸦雀无声沦落为奴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B. 这本书不仅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我的朋友们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C. 老师对这次考试成绩非常满意,说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使在场的观众深受感动。
3. 下列诗句中,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最相似的一项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 下列成语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B. 画龙点睛,一笔画龙。
C. 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D. 鹏程万里,前程似锦。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愿意去图书馆吗?”他问。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
C. 我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D. 她说:“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6. 下列名著中,主人公不是孙悟空的是()A. 《西游记》B. 《红楼梦》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7.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同的一组是()A. 沸腾沸然B. 赋予赋税C. 漫步漫谈D. 沉默沉重8. 下列诗句中,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意境最相似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9.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近的一组是()A. 倾盆大雨沉鱼落雁B. 鸟语花香落英缤纷C. 风和日丽雨过天晴D. 雪中送炭饥不择食10. 下列句子中,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最相似的一项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含答案.doc

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6题)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2分)既使太阳不出来,也须向东方跳望。
【答案】即眺难度:中等知识点:字形2.给句中横线上给加点字注音。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答案】tuí chù难度:中等知识点:字音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7个字)。
4月1日上午,南湖广场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信鸽飞翔,以“科学爱鸟护鸟,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2010年全国暨湖北省“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市隆重举行。
据悉,全国各级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举办“爱鸟周”活动已有28年,“爱鸟周”活动已成为传播生态文明、弘扬林业生态成就的良好渠道和平台。
【答案】全国“爱鸟周”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
(全国“爱鸟周”在我市启动。
)难度:偏难知识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4.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并做到语义连贯流畅。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鸟,那快乐就是一片湛蓝的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例: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方肥沃的土地难度:中等知识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5.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是_________(作家)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
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为我们描绘了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请根据下边的提示,补写出祥子失车的主要情节。
第一次,他用辛辛苦苦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车,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他没有灰心,从头再来,拼命攒钱,可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他与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只好卖车安葬虎妞。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0分)(一)、古诗文识记、赏析。
(10分)1、《桃花源记》中,能展示桃源人美好生活的语句是。
(2分)2、宋代诗人杨万理用“。
”描写了夏天西湖优美的自然风光。
(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诗句回答)(2分)3、《爱莲说》中表现作者观点的核心句是。
(1分)4、辛弃疾的《西江月》一词中侧面描写丰收的句子是。
(1分)5、《陋室铭》里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陋室,点明主旨的一组句子是(2分)6、对《陋室铭》一文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段从陋室的清幽环境、陋室主人交往之士、陋室主人的高雅情趣三方面,层层叙写,反复强调陋室不陋,借以突出中心。
B.作者将自己的陋室与古代名贤居室“诸葛庐”“子云亭”类比,又隐以诸葛亮、杨子云自况,突出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这是一篇骈文,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多用排比、对偶、比喻、设问、反复等修辞手法,潇洒有致。
D.这篇文章的写法属托物言志,“德馨”是全篇的文眼。
(二)、语言表达及运用(30分)7、请修改下面的电报稿,要求简明地表达原意。
(不超过15个字)事情已办好,准备回重庆,我已购买了6号上午9点从北京飞往重庆的飞机票,当天上午11点左右可以到达重庆,请学校派一辆车到江北机场接我。
图书管理员江丽。
(3分)答:8、下面一句话的空白处应填()项,才能使语言连贯,文气通畅。
(3分)桂香大酒店,生产的月饼,一向以而享誉全国。
A.香甜可口,选料精细,工艺精湛,配方科学B.配方科学,选料精细,工艺精湛,香甜可口C.工艺精湛,配方科学,香甜可口,选料精细 D.选择精细,香甜可口,配方科学,工艺精湛9、请根据下面设置的语言环境,说一句最为得体的话。
(3分)你的一位好朋友送你一张电影票,约你一同去看,不巧你因有事不能前往。
你说:10、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A.祥子拉着车,身子斜向前,迈大步,像正在逃命的鸵鸟,这只脚还没有完全着地,那只脚早扔出去。
第二次语文月考试卷八年级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落英缤纷惟妙惟肖B. 奇花异草雕梁画栋翠色欲流C. 惊心动魄气贯长虹青丝白发D. 欣欣向荣满载而归美轮美奂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B. 学校的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校园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是分不开的。
D.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以108位好汉的故事为主线。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的历程。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云。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帆风顺胸有成竹指点江山B. 奋发有为青出于蓝独具匠心C. 满载而归画龙点睛一丝不苟D. 画蛇添足雕虫小技胸无点墨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B. 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她的笑声如黄鹂般婉转。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落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
B. 花儿在阳光下绽放。
C. 雨滴在荷叶上跳跃。
D. 风儿在耳边呼啸。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品行端正。
B. 他在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方面都表现出色。
C. 他喜欢阅读、写作、画画,兴趣爱好广泛。
D. 他聪明、机智、勇敢,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宝应县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宝应县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①淮扬菜的兴起源于漕运。
②随着运河的开通,漕运的兴盛,使得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在扬州一带,江南经济日益发达,扬州饮食(即淮扬菜)随之繁荣。
③宋朝庆历八年,文坛巨匠欧阳修调任扬州太守。
他宴请宾客,挥毫泼墨,书写名篇,推动了淮扬美食和文化的结合,淮扬菜也逐渐变成了文人菜的代表。
④________________。
因为黄河改道,京杭运河逐渐淤塞.变浅,漕运日益困难。
与此同时,在外海,海上运输势不可挡;在内陆,一条条铁路相继开通。
受此影响,1901年,清政府裁撤了漕运总督府,叱咤风云千年之久的漕运黯然离场,成为历史。
漕运的停止也让淮扬菜大受打击,几乎跌入低谷,一蹶不振。
⑤许多淮扬菜烹饪大师痛定思痛,努力为淮扬菜找到了新的出路,那就是改变了淮扬菜对食材的选择。
从以前的海参、鲍鱼等山珍海味,变成了淮扬特产鳝鱼、豆腐等平民食材。
他们继承了淮扬菜的精美和精细的特点,在刀工和火候上继续精雕细琢zhuó()、精益求精。
在淮扬菜大师的努力下,淮扬菜终于走出低谷,重新回到巅峰。
1. 根据语境,为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淤塞.( ) 精雕细zhuó(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语境,在第④小节横线处填写一句恰当的话,使过渡更加自然。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商云集挥毫泼墨日益困难新的出路解说:这几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从以前的海参、鲍鱼等山珍海味,变成了淮扬特产鳝鱼、豆腐等平民食材。
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海上运输势不可挡。
解说:这句话中的成语“势不可挡”使用正确。
D.在内陆,一条条铁路相继开通。
解说:这句话中,“在内陆”作句子的状语。
5. 文学作品中处处有美食的踪迹。
以下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饮食是节日习俗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比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团团圆圆;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班级姓名:_________考号:_______分数: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6题,24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罪孽.(niè)污秽.(huì)馈.赠(kuì)执拗.(niù)悄.怆幽邃(qiǎo )B.稽.首(qǐ)脚镣.(liào)凛.冽(lǐn )旸.谷(yáng)岸芷汀.兰(tīng )C鞭挞.(dá)真谛.(tì)虐.待( nuè)忏.悔(qiàn)曝.沙之鸟( bào ) D褪.尽(tuì)翡.翠(fěi )胆怯.(qiè)酷肖.( xiào)林壑.优美(hè)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盛气临人目光灼灼拖泥代水暗无天日朝辉夕阴B浩浩荡荡长虚短叹海事山盟相形见拙泉香酒冽C住立睥睨和偕共处停杯投箸风弛电掣忧馋畏讥D彻夜不寐青枝绿叶包藏火焰觥筹交错心旷神怡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二单元五篇课文都是散文诗,散文诗既有散文的情趣,又有诗歌的韵味。
B《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散文诗《屈原》C《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D《组歌》(节选)的作者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叹为观.止B.前人之述备.矣筹备.会议C.长烟一.空焕然一.新D.把酒临.风身临其境6、根据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4分)(1)李商隐的《无题》中表现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的名句是,。
(2)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 "的心态。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采菊东篱下,。
(5)长风破浪会有时,。
(6)《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虽被辞官却不忘报国的名句是,。
(7)忽如一夜春风来,。
(8)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第二部分阅读(7——22题)(36分)(一)阅读《岳阳楼记》,回答7——11题(18分)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欧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7、本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__朝的文学家(4分)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1)百废具兴()(2)薄暮冥冥()(3)而或长烟一空()(4)或异二者之为()9、“先天下之忧而忧”一句的正确读法是(先从语法结构来考虑)()(2分)A.先天下之/忧/而/忧B.先天下/之/忧而忧C.先天下/之忧/而忧D.先/天下之忧/而忧10、翻译句子:(4分)(1)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1、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4分)(二)雪鲁迅(12——15题)(6分)暖国的雪,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觉得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时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
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
罗汉被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接,整个的闪闪地生光。
孩子们用龙珠核给他做眼球,又从谁的母亲的胭脂奁中偷得胭脂涂在嘴唇上。
这回确是一个大罗汉了。
他也就是目光灼灼地嘴唇红红地坐在雪地里。
12、从文中划出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中心句。
(1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哪些描写中,你能看出“江南的雪”“隐约着青春的消息”?(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品读⑴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2分)句中加点的“仿佛”能否去掉,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温暖的硬币》回答16——19题(12分)①家里的储蓄罐沉甸甸的,我把里面的硬币哗啦啦倒出来,竟然有一大堆了!我惊喜地喊女儿:“快来看,咱们攒了这么多硬币了!”女儿走过来,眼神漠然:“加起来都不到100块,值得高兴成这样吗?”②我知道,女儿体会不到拥有一枚硬币的快乐。
③在以前,二分钱就可以买到奶油冰棍,冬天能买一纸筒葵花子。
在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这是多么奢侈的享受。
我记得一个冬天,大姨给了我二分钱,我紧紧攥在手心,舍不得花。
后来在妹妹一再央求下,我才下决心要买点葵花子。
我攥着硬币徘徊了很久,当拿出硬币时,它已带着我手心的温度,是温暖的。
葵花子真好吃!我和妹妹一颗一颗品,葵花子仁到了嘴巴里,嘴里的香味满满的。
我们的欢喜,也是满满的。
④还有一次,我手里攥着五分钱的硬币跑,不小心摔了一跤,硬币摔出手。
我站起来,顾不得身上的泥土,赶紧四下找,可周围都找遍了,还是没有找到。
我急坏了,五分钱的硬币对我来说是一笔“巨款”。
我回家把妈妈也叫来帮我找。
母女俩弯着腰,像找一枚绣花针一样仔细。
后来,妈妈在路旁的柴草堆里找到了,我高兴得跳起来,急忙把硬币紧紧攥在手心里。
那种失而复得的惊喜,来自于一枚小小的硬币。
⑤有一年过年,当兵的三叔回来了。
他给了我一块钱的压岁钱。
我让三叔把纸币换成硬币给我,三叔笑着说“傻丫头,还不都是一样的,难道换成硬币钱就多了?”对我来说,不一样。
硬币握在手里踏实,而且还能焐出温度来。
每一枚硬币,从我手里花出去的时候,都是温暖的。
它们像一个个被我焐热的好梦,飘到不同的地方,留下了久久的快乐。
⑥时光流逝,转眼之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孩子们的零花钱,可以大把大把数。
硬币越来越不受重视,甚至很多人不喜欢硬币,嫌装在口袋里太麻烦。
但是,我对硬币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情感。
每每看到硬币,就像看到老友一样亲切。
⑦我觉得,硬币都是有温度的。
岁月的长河里,一枚枚硬币,就像一朵花,让孩子们单调的世界缤纷起来。
它让我们懂得了珍惜,也学会了知足。
⑧可是,我的女儿却无法体会到了。
现在的孩子们,丢失的难道仅仅是一枚硬币的快乐?摘自《中国老年报》16、本文回忆了关于硬币的哪几件事?(3分)17、如何理解第⑧段的深刻含义?(4分)18、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3分)19、如何理解标题中“温暖”的含义?(2分)第三部分作文(60分)题目:与同行①横线上选填的内容,如快乐、爱、青春、诚信、和谐……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600字左右。
题目:100200300400 500 600答案:1.①用二分钱硬币为妹妹买葵花子。
②与母亲一起四下寻找摔出去的五分钱硬币,最终失而复得。
③要求三叔把给我的一块钱压岁钱换成硬币。
2.过渡引出下文关于硬币的回忆3.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手握硬币时美好、满足的感觉。
表达了“我”对硬币的珍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4.以反问句引人深思,表明如今的孩子们丢失的不仅仅是一枚硬币的快乐,而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及向往之情。
5.对过去淳朴生活的追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对女儿不懂得珍惜的遗憾。
6.一是指长时间攥在手心里的硬币变得温暖。
二是指硬币攥在手心里给我内心带来的快乐、满足与踏实。
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