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月考卷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语文部编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八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3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1. (15分)赤壁诗人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三、古诗词鉴赏(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3.(15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
(2)“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如何理解其中的“滋味”?四、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45分)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树张天柱①母亲虽然走了有些年了,但母亲树还在。
②从前我家院中光秃秃的,到了炎炎盛夏,在院子里吃饭,连个乘凉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蹲在很浅的屋檐下,半晒半阴地凑乎着吃,反正比家里凉快。
③也记不得是哪年春天,母亲铁心要栽树,要让光秃秃的院落铺满阴凉。
我从苗圃寻来一小捆杨树苗,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抡着镢头呼呼生风,刨下坑,栽好苗,浇上水,再回填土。
侍弄完后,我看到母亲脸上有了喜色,她嘴里念念叨叨:“桃三杏四梨五年,杨树还看第二年。
”谁知到了秋天,杨树还未发芽,好像栽的不是树苗,而是铁条,我要拿镢头刨掉,母亲摇摇头说:“当年看不出,明年春天再定。
”④第二年春天,杨树苗还是未发芽,母亲这下服了:“_____________”整整折腾了三年,树还是没有栽活一棵。
尽管那些年月饥饿和贫困如影随形总也抹不去,但母亲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八年级语文大作业2024.9一.积累运用(30分)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长距离为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朦胧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舍去了事物粗糙的外形而抽象出一个美的轮kuò,如月光下的凤尾竹,__________;短暂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只截取最美的一瞬,如盛开的鲜花,__________;逝去的东西也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回味,如童年的欢乐,__________。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粗糙()轮kuò()的2. 如果给文段开头添加一句总起“中心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生命的旅途中,人们往往会因为寻寻觅觅而忽略眼前的风景。
B. 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
C. 这自然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在审美上是多么相通。
D. 中国人在看自然时,总是带着自我内心情感的投射。
3. 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文段对应的横线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如偶然的邂逅②如破灭的理想③如灯影中的美人A. ②①③B. ③①②C. ①③②D. ③②①4.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东西月光夜空外形解说:这四个词语的词性都是名词。
B. 你看长距离舍去了留下空间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 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
解说:这个句子,假如将第二个“如”去掉,句子中的“逗号”要改成“顿号”。
D. 逝去的东西也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的惆怅。
解说:这个句子采用了夸张的修辞。
5.在下列各项对课文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飞天”凌空》这篇新闻特写,以特写镜头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姑娘吕伟在亚运会决赛中1.7秒中的跳水动作,展现了她精湛完美的技艺,赞扬了我国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品质。
B.《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篇消息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盛况,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交代了新闻背景。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

萧红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八学年上·语文学科·阶梯作业一、积累与运用(32分)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yì语。
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zhèn聋发kuì,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dùn形。
80年,cāng海桑田。
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2017年9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
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弗雷德·阿门特指出,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追求、热爱和平的悠久历史。
1.(3分)选段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右翼.(jì)B.规模.(mú)C.侵.(qīn)犯D.摧残.(cǎn)2.(5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A、yì()语B、zhèn()聋发kuì()C、dùn()形D、cāng()海桑田3.(3分)对于选段中画线的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范,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追求、热爱和平的悠久历史。
B.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追求、热爱和平的历史悠久。
C.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D.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充分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追求、热爱和平的悠久历史。
初中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中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初中初二语文月考试卷一基础知识及积累运用 (共43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 3分()A华裔沮丧如火如荼温馨B龟裂荒诞百发百中翘首C差使蹊跷万斛闲愁愚氓D风靡繁衍鳞次栉比褴褛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自出新裁无精打采触目伤怀循循善诱B娓娓动听辗转反侧退避三舍司空见贯C因地制宜收益匪浅无暇顾及好逸恶劳D闲情逸致毛骨悚然梦寐以求脍炙人口3选出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A散文《枣核》结构精巧,以枣核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枣核,把相距万里的人连接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土连在一起,几颗生枣核种在异国的土地上,给游子的心增添一丝慰籍。
B《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C《苏州园林》按照“总-——分”的结构,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念之情。
D《幽径悲剧》中,作者把这株古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B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12个主办城市举办的球迷节将成为仅次于中央体育场的球迷胜地。
C随着三峡大坝主体工程的完工,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提前两年发挥防洪、发电和航运。
D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5、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6默写 7分⑴五岭逶迤腾细浪,。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第一学期学情练习试卷(第15周)八年级语文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9分))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
《雁门太守行》 (6)古人常常咏春抒怀,自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 , ”描绘了初春花草之态;杜甫却移情于花鸟,在《春望》中用 , 表达感时伤怀、苦闷沉痛之情。
2.小清同学在默写时把“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萋萋”写成了“凄凄”,请向他解释为什么这里应该用“萋”字。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7分)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74年的历史犹如一幅画卷:1949年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使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A.锐不可当 镌刻 汇聚 B.锐不可当 铭刻 汇合 C.势如破竹 镌刻 汇聚 D.势如破竹 铭刻 汇合5.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使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领略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B.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使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领略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C.我们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D.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4分)阳江日报讯(记者/张影)9月27日,阳江市中小学“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主题阅读活动在阳江二中举行。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定等领导参加活动。
吴定指出,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孕育出许多影响深远的革命精神之花。
我们要学习并传承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红色经典书籍阅读,引导青少年阅读红色经典。
广大青少年要学习了解党的历史,让红色经典永放光芒,让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增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神圣使命感。
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后综合作业(一)八年级语文(统编版)考生注意: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
](6分)(1)此物何足贵?___________________。
(《庭中有奇树》)(2)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3)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___。
(《庭中有奇树》)(4)___________________,不但在天。
(曹操《龟虽寿》)(5)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_______。
(《庭中有奇树》)(6)养怡之福,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7)《己亥杂诗(其五)》中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其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交代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语段,完成2~3题。
“大国工匠”的气质,首先体现在凡事耐心雕琢、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上。
秉承“工匠精神”——一丝不gǒu、一以贯之,在工作中认真钻研,遵循初zhōng,将责任心镌刻心间。
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锐不可当的奋斗姿态,将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只填序号)(2分)(1)将责任心镌(A. zhuàn B. juān)刻心间。
()(2)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锐不可当(A. dāng B. dǎng)的奋斗姿态,将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上册第1~2单元。
第三单元《记承天寺夜游》5. 难度系数:0.75。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74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振聋发聩,锐不可当;1982年,新德里亚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的凌空一跳博得众人由忠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多少人黑丝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同时,我们更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戳。
2014年,中国设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
中国人民要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1.(2分)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殚精竭虑( )镌刻( )2.(2分)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 ”改为“ ”;“ ”改为“ ”3.(2分)根据语境,语段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振聋发聩B.锐不可当C.野蛮D.悼念4. (8分)古诗文默写(1)树树皆秋色,。
山西省太原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10月月考)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查范围:第1课~5课,第10课、11课完,课外古诗词诵读(上)。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试卷采用网阅形式阅卷,请将答题信息与答题过程在配套的答题卡上完成。
试卷上答题无效。
3.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本试卷配套答题卡的相应的位置里。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读·书(12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启迪着我们的智慧,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起品析和传承,赏书法作品,诵古典诗文,悟做事之理,觅诗意人生。
【书法无声的乐章】1.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名作灿若群星。
下面是书法爱好者小明同学搜集到的两幅作品,请你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作品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评价。
(2分)甲乙A.此作品为行书,大小相间,放纵流动,寓意凡事都须艰苦锻炼,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成功。
B.此作品为篆书,笔法古朴,粗细均匀,表现出了,做人应该诚实守信的原则。
C.此作品为隶书,字形扁方,蚕头燕尾,教育人不要追名逐利,要做对他人有利的人。
D.此作品为楷书,字体端正,笔画平直,启示做人应该心胸宽广,包容他人。
甲()乙()【诗文歌者的情怀】2.诗文中的不屈气节和雄心壮志:《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堂弟在恶劣的环《龟虽寿》中“_________________,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诗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仍有志向干一番事业,表达了自己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的抱负。
诗文中的风光美景和烟火人间:读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感受到了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的活力之美;读曹植的《梁甫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家园荒芜、野兽出没的,贫苦人民生存环境的忧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月考卷一.名句积累。
(8分)1.《长歌行》中诗人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是:2.《野望》中表现诗人苦闷之情的句子是:3.《早寒江上有怀》中表达旅人睹物伤情,思念故乡的诗句: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有无人举荐的诗句:5.《黄鹤楼》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6.山高月小,;,水波不兴。
7.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8.苔痕上阶绿,。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3 分)9.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 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明犯中华,虽远必诛。
10.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分)坚如pán()石:像巨大的石头那样坚固。
形容非常牢固,不可动摇。
东施效pín():指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qìng()竹难书:形容事实极多,难以写尽(多指罪恶)。
tāo()光养晦:指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飞扬跋hù( ):原意为放荡高傲,不受约束。
后指骄横放纵。
扶正chù()邪:扶持正气,除去邪恶。
1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2 分)A. 静谧.(mì) 峰峦.(nuán) 骸.(hái)骨锲而不舍.(qiâ)B. 收敛.liǎn)菡萏.(dàn)叱咤chà)毛骨悚.然(sǒng)C. 门楣.(mãi) 糍粑.(bā)蝉蜕.(tuì)吹毛求疵.(cī)D. 砭骨(biān)鲑.鱼(guì)倜傥.(tǎng)销声匿.迹(nì)12.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 分)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C.“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D. 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 分)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D. 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B.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C“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D.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15.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 分)A.“制造”、“报答”、“维护”、“沸腾”这几个词词性相同。
B.“我的老师”“完全相信”“非常坚强”“多么可爱”这几个短语与“一位顾客”的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C.“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身体躲藏”。
D.“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这个句子是假设复句。
16.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A《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
祥子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
祥子的这一变化,正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B《.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琐记》《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C.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D.唐代诗人中,“初唐四杰”是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17.阅读材料,按要求答题。
(6分)我校文学社为庆祝建国65周年决定出版一本国庆专辑,作为文学社成员,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专辑写征文广告:(2)为专辑命名:(3)为专辑题词。
请仿照“如果祖国是一只雄鸡,我愿是一粒米”这个句子另写一句。
三.阅读理解(一)(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8.解释下面括号的词语。
(4分)①阡陌(交通)②便(要)还家:③(子)之哭也④(苛)政猛于虎也: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今吾子又死焉20.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每格限填1字)(3分)21.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二)(10分)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2、杜甫被称为,他的诗作被称为。
杜甫创作了著名现实主义诗篇“三别”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三吏”, , (2分)23.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⑴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⑵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4、用原文回答问题。
(4分)(1)《石壕吏》一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2)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3)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4)能概括全诗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三)转身(14分)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
在人海里,想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
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一个年轻人。
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
”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
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
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
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
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
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
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
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
我突然感到十分失落和惆怅。
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
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
”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
她肯定知道我注意到了她,那么,在岔路口,在她转身的时候,她是否知道,不远处,有一位陌生的叔叔,他眺望的眼睛?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
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
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
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
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
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
于是我把防寒服披在这位贫苦老人的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
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
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25:本文具体记叙了几则“转身”的故事?请用洁简的语言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