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概论(选修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中学生心理健康概论

一、什么是健康?

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什么是健康?你们是否健康?是肌肉隆起、不生病就是健康吗?先请大家看一看下面几个例子当中人的行为,你说他们健康吗?

1.某干部子女在参加一个抢劫案的宣判时,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犯什么法,还不是没有后台。”他认为只要有后台犯什么法都没关系。事过3天,他拦路抢劫两个个体商贩,结果造成严重伤害,被判10年有期徒刑。

2.有位中学生骑车在校园内乱闯,撞伤了三位比他低一级的同学,他非但不觉理亏,反而指责别人挡了他的路,受害者说了他几句,他立即拳脚相加,把别人打成重伤,眼看有生命危险,他却毫不动情,麻木不仁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3.她,16岁,总是觉得自己的手不干净,总是用香皂洗手,每次总要洗十多分钟,洗了一次又一次,最后洗完手要用一两个小时。

4.她,刚满18岁,高中即将毕业,却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用一条尼龙绳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进入高中后,她言语减少,行动迟缓,失眠,有时蒙头大睡,对日常生活缺乏兴趣,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惧怕考试。她常说:我好累呀,真想死去。

他们是否健康呢?说他们不健康,似乎又没有什么病,他们的身体都很强壮,借助各种检查,都不会发现任何细菌、病毒的感染,也没有任何物理、化学因素造成的身体机能的损伤。但他们确实不健康,而且问题还很严重呢。

健康,泛指个体生理、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健全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必须是身心平衡、情感和理智和谐的人。

早在40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对健康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应该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说,健康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1)身体健康;(2)心理健康;(3)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首先是身体健康。(1)体型健康,正常人身体各部分应结构匀称适中。(2)体重正常,其计算公式为:男子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9;女子体重(公斤)=身高—104,上下几公斤属正常,不应太胖也不能太瘦;(3)安静时脉搏频率75次/分钟左右;(4)安静时血压正常,理想状态为120~80,130~85之间也属正常;(5)安静时肺活量正常,在3000~4000毫升左右。

健康,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人们在谈论健康时往往只注意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其实两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的。身体不健康的人常常表现为郁郁寡欢,多愁善感;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是形容枯槁,体弱多病。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的描述,可以借用尼克莱的一句话:“心理健康的学生接受自己,知道如何发展,并充分运用自己的长处;另一方面绝对不让自己有任何不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长久的生命目标。他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在理智与感情之间,谋求适度的平衡。他能接受环境的考验,不轻易为各种驱力、价值观念和现实的冲突而困惑。”

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才算达到最完美的心灵的健康。”

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那么,至此为止,是否有同学在关心是否自己的心理健康呢?我们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该具有以下心理健康标准。

1.乐于并善于学习和工作

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发展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并能取得理想的成就;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巧妙地安排学习和工作,从而提高学习的工作和效率,并能从中获得满足感,增强生活的意义。

2.悦纳并尊重自己

能对自己有较正确的评价,既不妄自尊大,也不过分自卑;了解自己的潜能,愿意尽其所能展现并发展自己。能在认识自己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对于自己无法补救的缺失,能够正视和接受,并努力以其潜能替代之,决不回避,更不自暴自弃。

3.情绪欢乐、适宜

能经常保持欢乐的情绪,坦然地接受不如意的事情,不为恐惧、愤怒、嫉妒、忧愁等情绪困扰,善于从挫折中寻找出路,不偏激、不对抗、不消沉,并善于适度地开放自我,表达自己的情感。

4.乐于交往、善于交往

能在交往中保持积极、正面的态度(如热情、尊敬、诚实、宽厚、谦虚、责任感、同情心、爱心等),减少或消除反面的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畏惧、刻薄、挑

剔);能由衷地赞美别人,也能接受别人的赞美;能说“不”、“对不起”,更能自己拿定主意,不受他人左右,也不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5.性格健全、行为正常

在任何情况下,能保持心理活动的协调、完整,言行举止的前后一致;诚实处事,实事求是;凡是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要督促自己去努力完成,有自信心,抉择能力强,果断,富于正义感、责任心;具有较好的理性控制力,不迷恋于过去的回忆,更不沉湎于近日的享受,积极努力,勤于实践,能使自己的行为与其所扮演的种种社会角色——儿子、女儿、学生、共青团员相一致;能在符合社会要求或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需要,建立广泛的兴趣,树立切实实际的的理想。

6.适应社会

能对环境作出正确、客观的观察,环境变化,你的行为、反应也能跟着发生变化,使环境有利于人的发展;能珍惜已有的一切,并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事物。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毫无瑕疵的人。他也会有矛盾,也会有不安、焦虑,甚至也会出现某些过失,因为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但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一个健康的人,他不小心地跌倒,跌倒了他会马上站起,勇敢地摆脱可能或已有的困扰,不论那是什么样的问题,一定会寻求解决的途径。”

心理不健康除了通过自我调整以外,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而如果时出现心理疾病的话,则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来矫正。

三、“健康”是中学生的首要任务

一个人能否成才取决于每个人的个体素质水平,它包括自然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自然生理素质就是身体素质,他是人的生命的物质载体。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没有健康的身体,生命就无法存在或者说就不能健壮地存在。对于这一点,同学们是清楚的,老师、家长和社会也是清楚的,而且也给与足够的重视。然而,对于心理素质,我们确实重视不够。其实,心理素质应是生命的精神载体。

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不可能有健全的身体素质;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展我们每个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就国外的发展情况来看,显然公众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要比中国来的要高得多。

1929年,美国著名心理卫生学者们在第二次白宫会议室指出:“心理健康,可以说是个人对于自己以及世界的适应中,能够获得顶多顶高的效能、满足、快乐和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